以前的旧文了--话说在考研声一片的时候这部电视剧悄无声息的风靡起来,虽说是第一个结束战斗的,而且一直萦绕在黎姿的音容笑貌中无法自拔,但是总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情绪在作怪,想说两句又怕说不清,不说两句又怕就这么忘记这种美好,于是一定要虎头蛇尾的说两句。
第一次对这部电视剧有印象是2000年刚拍的时候,听说袁洁莹演赵敏,黎姿演周芷若。
此为袁洁莹。
那一阵子颇为激动,很符合我对两个人物的认识,袁洁莹中性化,可男可女,聪明伶俐表现在脸上,黎姿演过电影版《倚天屠龙记》,坏到骨子里。
后来袁洁莹病倒了就由黎姿顶上,于是对这部片子充满了怀疑,事实证明袁洁莹病的真是时候。
gigi lai版赵敏的成功程度天地可鉴,虽说黎姿此人毁誉参半,但是我至今没有认识一个说这个版本的赵敏是不好的。
黎姿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美,漂亮到人神共愤,这就注定了赵敏从14集出场就鹤立鸡群的艳压群芳,就算毫无原著知识的人都能认定这个才是第一女主角(记得小时候看马景涛版一直认为周海媚才是第一女主角,叶童根本没有那种霸气)。
男装的剑眉是相当英气的,英气到女生都为之倾倒。
中间那套蒙古服装虽然过于冗杂和累赘,但是她笑起来那个小酒窝道尽了这个冰雪聪明的君主的小聪明大智慧。
个人最喜欢后期穿汉服的赵敏。
眉毛上挑,笑容开始有了城府,淡淡的不张扬的,会有掌控不了所有事情时候的不知所措,会有吃醋时候的无理取闹,会有小女人得到全部爱情时候的真情流露。
黎姿早在2001年就该拿下最佳女主角了。
除掉黎姿,这部片子看这一遍的时候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激动感觉了。
以前就是看人看tvb看大侠看小女生喜欢的爱情故事。
现在会想会思考会有要求。
布景服装差先不去说,既然把大部分人物都留下了,40集的剧情是肯定不够的。
而且按照tvb的艺员阵容,要摆清楚这部巨著的人物很明显过于捉襟见肘。
我至今觉得这部戏对于周芷若和佘诗曼都是不公平的。
佘诗曼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是我至今都非常讨厌她绝对是来自周芷若的阴影。
周芷若应该是一个背负着誓言而又矛盾着自己的爱情的女人。
结果电视剧让她成人版一出场就显露出恶毒的本性,然后九阴白骨爪之后的造型实在太欠扁了,紫色就紫色,非要抹上黑,整个人阴森森的,妆容严重突出了佘诗曼脸部的所有缺点。
我是张无忌我也不要她。
小昭应该是整个小说里面第二漂亮的女人(我一直觉得第一漂亮应该是黄衣少女)。
结果歪个嘴就大家都说她奇丑无比,嘴摆正了大家都说她美若天仙,太托大了吧?
其实江希文不是一个很丑的女人,发型和服装比较失败。
而且说实话,她演紫衫龙王,叫江欣燕来小昭,我更能接受一点。
(这两个演员是姐妹,这部戏的选角确实过于粗糙了)黄衣女子我是无语了,这个女人早在tvb奠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角色基础,对于没看过原著的人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影响。
金花婆婆和紫衫龙王的差距太大,逻辑上根本连接不起来。
其实整部戏最粗糙的就是感情的逻辑联系。
不管哪一段,细想下来都觉得毫无来由,除了张无忌和赵敏一见钟情时候两人的眼神对望勉强算是交代清楚了,其他那些爱的死去活来的都实在过于莫名其妙的。
不过在选角如此捉襟见肘的时候张翠山和殷素素那对还是比较成功的。
男才女貌,没有俗套的像所有版本一样直接找张无忌赵敏来了事。
而且了了几集,感情起因结果交代的非常明确,张翠山的迂腐和殷素素的古灵精怪被两个老戏骨表现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么多的粗制滥造更加衬托了赵敏这个人物的天上有地下无。
张无忌的瘪三样这次我是彻底的看明白了,多半是个天秤座的男人,最后落水三千只取一瓢说的毫无底气,所幸赵敏这种冰雪聪明的空前绝后的女人也不在意这么一个瘪三的朝三暮四,毕竟男人的劣根性不管是大侠还是市井之徒都无法摒弃的,谁让自己喜欢呢?
我一直觉得赵敏是殷素素的延生,做事狠毒本性善良,冰雪聪明容易为情所困。
金庸前辈定是偏爱这样的女人,这种女子简直是把世间无法寻觅的优点全部集于一身却也有着极端的性格。
这种极端理想化的勇气女人,满足了世人包括男女的yy,所以才能经久不衰的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化身一种只能瞻仰的理想。
扯远了,虽说我一直觉得赵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点化出她的出众之处的,但是对于这么一个眼咕噜一转就把世界运筹帷幄的女人来说,要找一个合适的男人实在不容易。
张大教主也是唯一选择了。
可惜可惜
最近追看TVB的金庸剧,刚看完《倚天屠龙记》说到此剧,迄今为止共看过两个版本早些时候看的是台湾版的比较起来,还是台湾版的更出色些除去那以歇斯底里著称的马无忌,和哭哭啼啼的叶赵敏以外,无处不是亮点那狠绝的师太,仙风道骨的张三丰那阴险的朱元璋,那重情重义的武当三侠那名副其实的小昭,那痴情的蛛儿还有黄沾的《随遇而安》,周华健的《刀剑如梦》,成龙的《给我一片天》,李丽芬的《爱江山更爱美人》,辛晓琪的《俩俩相忘》哪一首不是主打歌呢还有周海媚的周芷若,从温柔婉约到心狠手辣,真是丝丝入扣还有那豪气干云的杨逍,那孙兴版的杨逍那爱上纪晓芙的杨逍,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杨逍笑起来温柔一片,他说:丫头,总有一天我要你心甘情愿的陪我看月亮不过呢,TVB版的总算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黎姿演的赵敏她真正漂亮,用亦舒的形容来说,真的是剑眉星目娇艳无比她性格豪迈却心思细密,她敢爱敢恨她坚强却不乏柔情,她睿智又敢于牺牲她胸怀大志机敏无比,却为了区区张无忌甘愿做个小女人张无忌如何配的起赵敏呢
殷素素是《倚天》中妖女的典范,其形象和性情甚至比赵敏鲜活。
从毒辣到温顺,她只为张翠山而改变。
她为他尽了做妻子的本分,为他守着她曾经不屑一顾的侠义规矩,为他收起了蝎子的本性,陪他一起悲天悯人——她只当是守着属于她自己的爱情,遇上了,便一生一世。
她爱他,所以她肯为他做好人。
但他死了,一切都没了什么价值。
报复也好,本性也罢,殷素素末了“移祸江东”的一招令人拍案叫绝,若非如此,就配不上一个妖女最璀璨华彩的生命落幕。
她努力改变自己,委曲求全的爱最后还是灰飞烟灭了,不若最后一次做回自己,这才是殷素素的本色。
然后她殉了他的情,就是儿子也绊不住她死的决心。
妖女便是如此,拼不得白头偕老,也落个生死相许,爱与恨都浓烈决绝,生如夏花,开到荼蘼。
看了众多版本的《倚天》,我还是觉得米雪的殷素素最令人印象深刻。
她演技之狠辣精纯,令人叹为观止。
刚开始和张翠山定情的戏份,可能尚有“装嫩”的嫌疑。
但到了十年之后回归中土的戏份,便堪称无懈可击。
尤其是“百岁寿宴催肝肠”的一段,最见其功力。
这段戏是张翠山和殷素素一生结局的高潮,情绪大起大落,心念爱恨痴缠,是两个人用性命燃亮他们人生里的最后一束烟花,为自己送葬。
马景涛的版本在一片大吵大闹的嘈杂中迅速收场,壮烈有余,凄惨不足。
而苏有朋这版向来以不会营造场面气氛著称,更是乏善可陈,只看见郭妃丽演的殷素素哭得像个泪人,但除了戚容和泪水,让人感觉不到什么撕心裂肺的绝望和伤痛,反倒落了孤儿寡母的俗套,哪有一点殷素素的气魄。
米雪演的殷素素,在老公死了,抢回儿子之后,没有流一滴眼泪。
她语气平静地叙述着六大门派逼死张翠山的事给无忌听,没有如火般的愤怒,却有寒到了骨子里的怨恨,她语声轻柔、缓慢,却像是地狱里爬出来的冤魂一般,怨到极致,尤其是那句“要慢慢等,慢慢等,只是一个也不可以放过”的凄厉,真的是说到让我的心都在战栗,我想六大派的掌门,可能会内心战栗一辈子。
之后是对无忌声色俱厉地说:“你爹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你知不知道?
”几乎把殷素素那种内心的绝望和痛苦诉说到了淋漓尽致。
这段戏,米雪把握得很到位。
因为无论殷素素也好,还是黄蓉也好,这样被称为“妖女”的人,多数都聪明狡黠,机变百出。
而这类人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一旦出了事“责人”多过“省己”,比如郭靖迟钝,所以他常常都会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
而黄蓉聪明,得天独厚,所以她向来都以为是别人错了。
同样之于殷素素,对于张翠山的死,她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六大派上山来,逼死了你爹爹”,在殷素素这样刁钻的妖女的逻辑中,如果六大派不上山来一起同他们夫妇为难,就不用练什么见鬼的真武七截阵,那自然也就不用见俞岱岩,张翠山自然也就不会知道那些陈年旧事,也就不用自刎以谢师兄。
至于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当年她为了抢夺屠龙刀打伤俞岱岩才种下的祸根,她会本能性地回避。
这一点可以从当年她杀了龙门镖局全家就可窥见一斑,她觉得是都大锦糊涂,才害了俞岱岩残废,她爱张翠山,她要把罪责全都推到旁人身上才能安心,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亦是如此。
所以张翠山死后,殷素素第一反应就是“恨”,撕心裂肺的“恨”,只有“痛恨”六大门派,才能令她从对张翠山的死的“悔恨”中解脱出来,她不仅要自己“恨”,她还要无忌也“恨”,若非如此,她无法面对儿子。
所以这段戏,殷素素是冷静又癫狂,只有复仇才能令她有快感。
她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又起了极端深沉的心机,殷素素冷狠、毒辣这些比较邪的本色,就展现在了这一段戏里面,而对于一个有着枭雄气质、必要时候一拍两散的妖女而言,凄凄怆怆的以泪洗面已经不可能宣泄内心的伤痛,既然打定了共赴一死的决心,剩下的也就只有怨恨至极的平静和“移祸江东”的自豪。
所以我说郭妃丽的哭,反倒不如米雪的不哭来的锥心刺骨。
除了恨,自然还有情。
当她成功地把空闻坑了之后,她死之前能力所及的最大报复已经完成了,她整个人仿佛放松了下来,所以才会关怀而又温柔地对无忌说 “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这情绪的一起一落,使得殷素素整个形象更加饱满。
嚣张霸道的生存手段之下,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
在这一刻她是谈笑生死,举重若轻的,这里她既是在半哄半戒地告诉儿子,也是在有意无心地自嘲,所以这里殷素素是表面欢欣、内里凄怆,而米雪对于这一喜一悲的融合也很自然。
直到最后,殷素素把无忌交给了张三丰,她把匕首插进了自己的身体的一刹那,那种死的决心,睥睨天下。
最后,一个将死的女人,一步一步地走向张翠山的尸体。
她每走一步,六大派的人就怯得向后退一步,而米雪的眼里始终都是一种近乎嘲讽的冷笑,殷素素至死都鄙夷这些道貌岸然的“豪侠”们,更遑论在他们面前伤心落泪,让人看轻。
最后一声无奈:“五哥,我来陪你。
”大喜大悲,溘然长逝。
同样的台词,有千百种演法,这是金庸剧一版再版还有人看的原因所在。
而米雪,无疑是把殷素素殉情一场戏做到极致的第一人。
在情绪表现上,她反其道而行之,没落一滴眼泪却演完了所有的辛酸;在人物的理解上,她把一段戏演出了多个感情层次,悲、喜、愛、怨,游刃有余。
一直都觉得米雪是演妖女的不二人选,明艳、刁钻,爱恨决绝。
在《雪花神剑》里惊鸿一瞥的聂媚娘已经足以让同台的一众男女皆尽失色。
再到殷素素,更将美丽而又聪明的妖女演到登峰造极。
很多人都说她们这代的人是经典,因为赶上了电视刚刚起步的黄金时代,许多角色,机缘巧合之下,让他们这代人做了吃螃蟹的第一人,于是有人凭着记忆的美好,认为他们空前绝后。
但如果经典的记忆是凭运气,那么经典二十年的奇迹,恐怕就得叫实力。
有的人,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有的人,岁月荏苒,打磨之下,玲珑剔透。
米雪,竟然能够终身美丽,丝毫没有留下年龄驻足的的痕迹,而演技,却日臻炉火纯青。
米雪的殷素素,无愧是一个传奇。
优酷今天有了吴版倚天蓝光粤语版两个月重温第三遍开始我看这剧的次数赶得上步步惊心了cp果然是个坑,最爱的一版忌敏,最专情的张无忌,最符合原著的赵敏一年重温了两次的等暑假再去B站和优酷重温一遍再次表白吴版倚天全员,我心中最好的忌敏,最好的一版倚天屠龙记
优酷今天有了吴版倚天蓝光粤语版两个月重温第三遍开始我看这剧的次数赶得上步步惊心了cp果然是个坑,最爱的一版忌敏,最专情的张无忌,最符合原著的赵敏一年重温了两次的等暑假再去B站和优酷重温一遍再次表白吴版倚天全员,我心中最好的忌敏,最好的一版倚天屠龙记
第十七对:《倚天屠龙记》赵敏AND张无忌 喜欢吴启华这个版本的《倚天》,不仅因为这里有我所喜欢的杨逍,还有我所喜爱的黎姿版赵敏!
西妹自己最讨厌的应该就是张无忌了吧,可偏偏因为赵敏,这个女子我太喜爱了。
可是也不得不说,吴启华版本的张无忌应该是最爱赵敏的张无忌了。
赵敏,金老笔下最聪明,最受人喜爱的角色,汝阳王之女,他曾说道,生平最遗憾之事,敏敏乃女子!
若是为男子,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这个女子,她叫敏敏特穆尔。
她出场时,已经在十几集后面了,一出场便奠定了第一女主角的地位。
她独特的男子气质。
十分美丽中带着七分英气,三分豪态,她是汝阳王府的郡主,她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她是大元朝廷最得力的助手。
明教众人被她玩弄于鼓掌之中,六大派更是被她一网打尽。
若不是半路杀出张无忌,恐怕中原武林早就是她池中之物了。
她也风情万种,为爱痴狂。
绿柳山庄地牢下让人心动的脚踝,石鼓中,那句小淫贼叫得如痴如怨。
面对张无忌时的笑靥如花,金老赞她灿若玫瑰,好一个灿若玫瑰,恐怕也就只有黎姿版的赵敏可谓是担当得起这个称谓了!
而最让我喜爱的则是赵敏要求张无忌的那三件事,可谓是全剧最精彩的!
第一件事,借屠龙宝刀一看。
因为喜欢,因为心动,所以她甘愿与他一起去灵蛇岛。
可是却被周芷若陷害,回到中原还被小小的华山派欺负。
殷离死,倚天剑屠龙刀失踪,他张无忌更是在蛛儿坟前发誓,此生必手刃妖女。
看到此处,我真是又气又恼,这个傻瓜张无忌!
再后来,王府后堂相见,他质问,他冷漠,他无情,她气他疑心她,她气他怎可这么糊涂,她气他如此无情。
拿起匕首,一刀插入胸口。
双目黑白分明,逼得他羞愧不已。
第二件事,濠州婚宴上不得与周芷若成亲。
她单枪匹马的来了,面对六大派,面对明教众人,她毫不迟疑,金老书中那句经典的,我偏要勉强,被黎姿改成,我赵敏偏偏就不爱勉强别人,也是如此霸气十足。
周芷若素手裂新裳,亮出狠毒的九阴白骨爪,若不是张无忌救下,恐怕早已命丧周芷若掌下。
灵蛇岛上,义父苦苦要求与周芷若成亲,这时义父只不过是他张无忌转身逃开的最好借口罢了。
周芷若的心,恐怕也是在这一刻,终于看清楚想明白了。
不爱就是不爱,苦苦相逼也是枉然。
第三件事,一生画眉长相伴。
张无忌面对周芷若的再三请求,终于说出了埋葬心中的话。
对芷若是敬重,对小昭是怜惜,对蛛儿是感激,只有对敏敏,是刻骨铭心的爱。
他终究是最爱这个女子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最后他还说道,若是你杀了敏敏, 我这一生都不会放过你,我会杀了你,为敏敏报仇。
这恐怕是全剧中我最看得起张无忌的地方了。
他终于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心。
这部很古老了。
不过,里面角色选得都不错,赵敏简直就是书上的赵敏,又有才又有貌,又腹黑又有情深义重。
男主有点老了,书中的张无忌也是十几岁,结局的时候估计不过18,吴启华当年估计得30多了吧,演技虽然不错,形象有点不搭。
杨逍演得不错,风流倜傥,也亦正亦邪的意思。
不过,香港的剧,格局都小,从现在看服道化也过时了,估计没法看了。
今天在空间里的评论上看到冰儿的一句话。
她问我为什么她喜欢的不是坏女人就是没人爱的,明明知道她们是坏女人可还是很爱她们。
其实,我真的很想说,蝶儿也喜欢好多坏女人啊。
可是我并不觉得她们是坏女人。
也许大家都说她们坏,可她们在我心中并无好坏之分。
我喜欢她是因为她身上有值得我喜欢的地方。
正是因为喜欢了她们,所以她们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好的。
幼年时,固执的喜欢那个叫做阿紫的女子。
明明知道她很坏,爱害人,可我就是喜欢她呀。
因为我觉得那个演员很可爱,她演的小阿紫虽然毒辣,却很传神。
被我外婆知道我喜欢阿紫,还被她骂了一顿,用她的话形容阿紫,那就是心狠手辣,可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喜欢。
我喜欢的不是她的心狠手辣,而恰恰是她另一面的可爱。
六年级时,全班几乎每个人都看了《武林外史》。
我那时中白飞飞的毒好深哪。
天天和同学左一个飞飞,右一个飞飞的。
用我的话来说,我从不认为她是个坏女人。
我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相信飞飞在我心中是最美好的女子。
白飞飞也害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可是我就是怜惜她,喜欢她,只因她不仅是沈浪心中的那个飞飞,更是我心中的飞飞。
直到后来,看了《云海玉弓缘》,认识了那个叫做厉胜男的女子。
她是杀手,她是别人口中的妖女,可是金世遗的心中没有他,我的心却不知不觉中早已被她占得满满的。
我喜欢她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喜欢她的清冷,喜欢她爱的决绝。
她终究以飞蛾扑火的这种方式将自己燃烧,成全了她的爱情。
光是这种勇气已叫我惊叹不已,在她倒下的那一瞬间,我才明白,她有多爱金世遗。
她是妖女,可她终究不是坏女人。
我读书的时候是一直喜欢着那个叫做周芷若的女子的。
从佘诗曼就开始了,到了高圆圆,这种喜欢更是强烈。
也许真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可是我却真的恨不起来。
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她所经历了人世怎样的沧桑变故,才导致最后的结局?
她的楚楚可怜并不是装出来的,她天生就是那样温柔的女子,有着江南女子的婉约,轻柔。
很多人都说她是坏女人。
可是最终的最终,我依然恨不起来。
从金庸到古龙再到梁羽生,他们的笔下不乏这种“坏女人”,可是别小看了“坏女人”,她们也有她们的一大批粉丝支持者。
一个人不管她再怎样坏,她始终还是有她的独特魅力。
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我还没见过。
其实不用执着于坏女人好女人的问题。
我始终这么认为,别人觉得她是坏女人,你觉得她是好女人就够了。
我们只喜欢给自己看。
晴潋庄蝶写于2010.8.11
好吧,再度迷上倚天屠龙记,不写点评论痒痒啊起因是贾静雯赵敏的靓照,哎,忽然有感最近看的倚天屠龙记,想着这赵敏的扮相实在没话说,漂亮有性情。
然后我就去看了苏有朋版的倚天,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下去了,赵敏漂亮是漂亮,邪气完全木有啊,而且这个张无忌的扮相实在让我难受,演得更是让我越来越不爽,也不能怪他,有些台词实在改的不成样子,尤其是张无忌弃婚那集,肿么回事,跟赵敏在木屋那段对话,我吐血,赵敏问:我毁了你的美满婚姻,你生不生气。
张无忌:我的义父在哪里,我的义父在哪里......额啊,我彻底拜服了,金大侠那么美好一段台词怎么换成了这个,原文:。。。。。
不知如何,张无忌此刻心中甚感喜乐,除了挂念谢逊安危之外,反觉比之将要与周芷若拜堂成亲那时更加平安舒畅,到底是甚么原因,却也说不上来,然而要他承认欢喜赵敏搅翻了喜事,可又说不出口,只得道:“我自然怪你。
日后你与那一位英雄潇洒的郡马爷拜堂之时,我也来大大捣乱一场,决不让你太太平平的做新娘子。
”赵敏苍白的脸上一红,笑道:“你来捣乱,我一剑杀了你。
”张无忌忽然叹了口气,黯然不语。
赵敏道:“你叹甚么气?
”张无忌道:“不知道那位郡马爷生前做了甚么大善事,修来这样的好福气。
”赵敏笑道:“你现下再修,也还来得及。
”张无忌心中怦然一动,问道:“甚么?
”赵敏脸一红,不再接口了。
说到这里,两人谁也不好意思往下深谈。。。。。。。
然后在苏有朋版里就变成张无忌在心里对赵敏说:你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帮了我云云,哎呀,太掉价了。
然后我特别不理解的是:无论哪一版的张无忌都死死的问义父在哪,好像这么着就表现了他对义父的关切之情,原著中没有多少这样的句子,也能让我感受到那种浓浓的父子情。
怎么的电视剧中这些个语言多了反而让我觉得感情变得干巴巴的,找义父像变成了责任。
更让我郁闷的是,无论苏版还是吴启华版,赵敏都急着说现在你看清了你的芷若是怎样怎样一个角色了吧,非要让张无忌相信周芷若是个坏蛋,晕,聪明如赵敏,她会不知道张无忌这呆瓜最不会去把人往坏了揣测,更何况还是爱他的人呢。
这么着的台词太不是赵敏啦。
原文。。。。。。
张无忌将她轻轻放下,再看她肩头时,只见黑气丝毫不淡,只是她脉搏却已不如先前微弱。
张无忌略一沉吟,知道“佛座小红莲”药性太缓,不足以拔毒,于是俯口到她肩头,将伤口中毒血一口口的吸将出来,吐在地下,腥臭之气,冲鼻欲呕。
赵敏星眸回斜,伸手抚摸着他的头发,叹道:“无忌哥哥,这中间的原委,你终于想到了吗?
”张无忌吸完了毒血,到山溪中嗽了口,回来坐在她身畔,问道:“甚么原委?
”赵敏道:“周姑娘是名门正派的弟子,怎地会这种阴毒的邪门武功?
”张无忌道:“我也觉奇怪,不知是谁教她的。
”赵敏嫣然一笑,道:“定是魔教邪派的小贼教的了。
”张无忌笑道:“ 魔教中魔头虽多,谁也不会这门武功,只有青翼蝠王吸人颈血,张无忌吸人肩血,差相彷佛。
” 。。。。。。
看看书中写的多聪明豁达,点到为止,顺带开个玩笑。
然后我看不下去啦,想着这个赵敏气势有点弱,就想到,黎姿可演出了赵敏那股聪明劲。
然后我就去看了吴启华版的电视剧,这里面的扮相可好太多啦,赵敏看的我也是酣畅淋漓,也把张无忌那种从灵蛇岛回来跟赵敏要断不能断的表现的好多了,虽然剧情跟书中出入蛮大的。
可是这剧里面有个让我苦笑的地方,到底是TVB啊,怎么那么的喜欢女人们的勾心斗角啊,要说周芷若在张无忌那里没有安全感我信,也不用动不动就提醒张无忌你要杀赵敏给殷离报仇吧,然后赵敏也没少在张无忌面前损周芷若,倒像个宫廷争斗了。
哎,聪明如周芷若,赵敏,焉会不懂张无忌把人人都看成好人,即使害了他,他都会想人家出发点是好的,依然感激涕零。
我理解周芷若对张无忌没安全感,书中表现的太微妙啦,除了张无忌他自己,其他人都能看出张无忌倾心于赵敏,周芷若焉能不知。
读者从书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张无忌跟赵敏初出见面就能说心里话,这是很不正常的。
原文。。。。。。
张无忌道:“我爹爹妈妈是给人逼死的。
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华山派、崆峒派那些人。
我后来年纪大了,事理明白得多了,却越来越是不懂:到底是谁害死了我的爹爹妈妈?
不该说是空智大师、铁琴先生这些人;也不该说是我的外公、舅父;甚至于,也不该是你手下的那阿二、阿三、玄冥二老之类的人物。
这中间阴错阳差,有许许多多我想不明白的道理。
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将他们一一杀了,又有甚么用?
我爹爹妈妈总是活不转来了。
赵姑娘,我这几天心里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
我不想报仇杀人,也盼别人也不要杀人害人。
”这一番话,他在心头已想了很久,可是没对杨逍说,没对张三丰说,也没对殷梨亭说,突然在这小酒家中对赵敏说了出来,这番言语一出口,自己也有些奇怪。。。。。。。
我觉得从这里就能看出他对赵敏感觉不一样了,能感觉到他有很多心里话实际上没什么人可以跟他交流,他一直在一群豪杰里,不免老气横秋的要做很多侠义之事,还要有N多压力,N多责任。
之所以赵敏会是她第一个倾诉对象,窃以为,是因为在张无忌跟赵敏一起心理压力最小。
其实张无忌确实很可怜,极爱他的父母在回到武当山就死了。
一下子就变的一无所有,无牵无挂了,他经历这种瞬间失去至爱双亲心里肯定十分凄苦,好在我觉得他身上的寒毒倒是帮他减轻不少思想上的苦难。
所以他对自己是否能活着一直不挂念。
在遇到四个很好的女孩子会觉得跟哪个都行,这种不听自己心意的人是因为对生活失去最美好之后无所谓的状态,好听点,叫无欲无求,难听点,不是很想负什么责任啦。
就连笨笨的郭靖都会想到倘若他和华筝一起,自己由于一份坚忍能扛下来,可是却苦了蓉儿了,她一个女孩儿家怎么能够忍受呢,读到这段的时候,我诧异了,感动啊,郭靖竟能这么体恤黄蓉,黄蓉可比爱张无忌的任何一个都幸福多拉。
说说周芷若和赵敏这两个人。
周芷若就像一朵高雅的花,连身上的叶子都是美而柔情的,可是赵敏是一朵自由美丽的花,身上的叶子却是粗糙的。
花是指聪明漂亮,叶子是指处世行为。
周芷若是大家闺秀或是小家碧玉,内而外,外而内,各种美。
赵敏是却不会太注重小节,说话赔太多小心。
周芷若一直正正经经叫张无忌:无忌哥哥,小昭叫:张公子,殷离叫:小淫贼,阿牛哥。
赵敏则叫了个遍,随心情,随场合:张无忌,张大教主,小淫贼。。。
张无忌太需要这种平等的感觉啦。
周芷若那高雅的花,只合偶尔陶冶下,长期看,需小心呵护其美,压力太大。
赵敏这样的花也是我最爱,要真长的太完美了,累不累啊。
而且觉得赵敏脸皮厚的可爱,那么多人骂她小妖女,她也不生气,却看出她的大气,风度。
比自居名门正派的周芷若可爱多拉。
我想张无忌是最有自知之明的一个,他护不起一朵全身公认美的花啊。
而赵敏实在有她强悍的地方,这娃儿太可爱了。
她能在危难中也诙谐自如,最喜欢四女,张无忌,谢逊同斗波斯明教那段,赵敏可太出彩了,赵敏跟他们一堆人尔等尔等的说了半天话,可真叫人笑死了,赵敏还有一种气场,就是越是这种场合,她反而越能压得住人,就连谢逊都会去配合她,这是怎样的魔力。
所以,在少林寺,即使明教中人都管她叫妖女,但明教中的上层人士也十分的邪气,所谓臭味相投,逐渐的,在屠狮大会上赵敏已然和领导阶层的人相处的狠融洽。
发现很喜欢这种透着邪气的人物即使立场不同却能有共同语言的感觉。
就像在射雕里,即使郭靖的师父们江南七怪不喜欢黄蓉,可是二师父妙手书生朱聪倒是很欣赏黄蓉的,只因为他也散发着股邪气。
发现这类人很难能可贵,他们大多对于别人骂他们魔啊,妖啊的都不在意,所谓不跟你们普通人一般见识。
何等快意恩仇,何等潇洒人生。
返回正题,我还发现书中很明显的写出了周芷若不了解张无忌。
听到张无忌手下人说他日张无忌可以做上皇上云云,周芷若是欣喜的,张无忌是不屑的;张无忌同意和周芷若成亲时曾说要辞去教主,两人去做神仙眷侣,周芷若觉得即使你能辞去教主,我也不能辞去峨眉掌门,这周姑娘身外之物太多,活的不够潇洒。
其实,就连范遥都比周芷若了解张无忌,在赵敏被逼向众人表示要退出中土,范遥都能看出来张无忌日后会辞去教主随赵敏同去蒙古。
由此看出,别人都能看出来张无忌对这个教主之位实在没什么兴趣,为什么周芷若看不出来呢,她也够聪明,只能说她不了解张无忌。
说了这么多女子,我真的感叹金大侠太厉害了,个个厉害,很有自己的特点。
我看过的那几部里,女主都出来的晚,赵敏是在书都看过去一半了才出来。
而且所谓的女主必定是特别漂亮的。
这在我看书剑恩仇录的时候特别的头疼,美丽绝伦的可以以美貌怔住厮杀士兵的香香公主,我是真没看出来陈家洛除了喜欢她的美貌还喜欢她什么,而且男主们永远对美貌的女人扛不住。
看来金大侠和书中的诸位男主们都是极贪恋女子美貌的。
当然要原谅的是书剑恩仇录毕竟是金大侠第一本,写的没有情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看出来女子不可以不美啊,真是囧。
但是,金大侠不知道是怎么了,在新版倚天屠龙记里把结局变动了下,改成周芷若要求张无忌可以跟赵敏一起却不能结婚来报复赵敏。
窃以为,这个改的真是让周芷若这个人物很掉价哎。
金大侠认为,以张无忌为人,这几个女子以后会跟张无忌发生什么也说不好,说什么小昭也可能找去蒙古,周芷若也能去蒙古,因为他和赵敏反正没结婚,言下之意,赵敏不一定能一辈子跟张无忌在一起。
我了解世事变化,可也不用这么悲观的想吧,不知道金大侠人到老年生活中起了怎样的变故,要说这样的话,亦或是看到人世间怎样的悲情故事让他觉得一切不可信。
总之,改版想法的来源甚是让人觉得人世悲凉,登时给我浇了一盆冷水。
也许因为年轻,对什么都还有个美好的想法,如此想来,当真让人肝肠寸断。
我还是宁愿相信美好的故事定然有,只是不一定人人能遇得上而已。
反观改版后的这一情节,甚是无趣。
张无忌自己也说不结婚也会生小孩的,那结婚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你周芷若怎会觉得张无忌这么个正派的家伙能抛弃事实上的家庭。
而周芷若更是无厘头的认为这样能让张无忌记住自己。
哎呦,我想说,你越是放远了姿态,他才越会记得你的好,你如此内敛聪明,怎会效仿赵敏。
要知道,创新的东西让别人眼前一亮,模仿的不仅没味道,还会让人看低了你。
我觉得周芷若不是这种人嘛,这一点把她写的不好不好。
说到写到不好的地方,确实也有几处。
比如说在开头的地方为了表现殷素素怀孕之后向善,竟然用写张翠山有杀谢逊之意,殷素素不忍来表现。
以张翠山的性情,他根本不会,他们这种人是在侠义面前能放下亲人的人(他们回归中原途中,张翠山和俞莲舟不知道什么情况来着就有牺牲张无忌之意),这么写实在太牵强。
这些个不再一一列了。
说到这种侠义的人,我觉得这种人真的好难得,最难得的要数连城诀中的邱云了,在身边亲的不亲的几乎都是彻底的大坏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侠义,实在叫人感动死了。
不过确实不喜欢这部,世态炎凉若此,好人都去自杀好了。
还是喜欢有情有爱的世界,喜欢立体的人物,有好有坏。
初一或者初二的寒假,一个假期,让我完全迷失在这部TVB剧中。
到现在还记得,某个冬日的傍晚,自己一个人在家,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这部剧,从此彻底沉浸在张无忌与赵敏的爱恨中不能自拔。
彼时我尚未听说过金庸,更不知“倚天屠龙记”为何物。
只知,赵敏女装出场的那一瞬间,明艳不可方物;张无忌低低地唤“敏敏”的时候,眼神中承载了那样多不可言说的深情。
好吧,那就爱吧。
那个寒假,我不知道自己除了“敏敏”和“无忌哥哥”还认得什么。
跟姐姐说起的时候一定是连声音中都写满了爱慕与痴情,以至于她带着微微审视的目光笑着说,哟,你爱上张无忌了。
是啊,那个时候我是爱上吴启华演绎的张无忌了。
我天生就对这样眼神深情声音充满磁性的男人没有半点抵抗能力。
唉。
那个时候,真真是完全的沉迷啊。
日日夜夜,想的就是里面经典的对白。
忍俊不禁的,深情的,惹人心酸的。
他说,芷若,我不能再瞒你。
我对蛛儿,是愧疚;对小昭,是怜惜;对你,是敬重;而对敏敏,才是刻苦铭心的相爱。
刻骨铭心的相爱。
刻骨铭心。
我花了好几年,也没能明白,刻骨铭心的爱,到底有多深,多痛。
那些经典的场景。
昏暗的灯光下,她微微侧着头,灯光刚好照出眼中抹不去的痛,她说,你要杀我?!
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她说,你杀啊,杀啊……语气不是歇斯底里,而是虚弱的,仿佛,她被伤得如此之重,以至于都没有力气再把话说完。
而那个混蛋张无忌(每次看到那里的时候我都格外狠他!!
)居然真的忍心对她下手!!
混蛋!!
但其实,他的眼中,又何尝不满是伤痛与不忍呢。
那个晚上,他在曾经与她共饮的花园中自酌,眼泪流啊流啊流不尽……是不是因为比较亲近,所以反而更容易相信他人的挑拨离间?
接近结局,山洞中,周芷若终于承认恶行,他却没有责怪她,反而轻言软语安慰——一切都被她看在眼里。
她发怒,他追出去,她说,张无忌你好偏心你知不知道?
当初以为我是凶手就对我要杀要砍的,还捅了我一刀呢!
现在看人家楚楚可怜,就安慰还来不及!
他说,其实芷若也是有苦衷的,我们不能全怪她——这下可好,醋坛子彻底打翻——她更怒,是啊,人家为了你守身如玉,到现在还是处子之身嘛,你当然——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哈,发现我不知什么怪癖好,就是喜欢看这种小两口闹矛盾的情节——前提是知道这小打小闹没有导致两人最后悲剧结局……总会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生理上的,大约在从心口到胃部的位置,会很酸。
仿佛是,上帝从天上浇下一盆醋。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TVB版的小昭胜过其他版的吗?
因为TVB版的小昭曾经对张无忌说,是谁让公子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曾经对黛绮丝说,没用的,公子心里真正喜欢的人,是赵姑娘。
就这两句话,让并不漂亮的她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超越的小昭。
那些情节啊。
那些场景啊。
八成又是永远忘不掉的了。
为什么喜欢赵敏,我曾今告诉我自己,是因为我跟她一样敢爱敢恨。
后来我发现,不,是因为我不能像她那样敢爱敢恨。
我羡慕她。
甚至,我嫉妒她。
那样勇敢的一个女子。
我,恐怕永远都不能了。
高一的时候很爱看《倚天屠龙记》,厚厚的一本书竟然翻掉了页儿,那时候想,张无忌和赵敏之间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
五年后才突然明白,那种卑微的情感根本不算爱情。
为了张无忌,赵敏的付出远远超越了情感的界限。
当朝郡主、如花美眷、武功卓然、聪慧无双,这样一个绝世女子,为了跟张无忌在一起,舍弃了自己所有的背景地位,舍弃了自己优厚的生活,甚至不顾自己父亲和哥哥的死活,天涯海角,只顾着追随自己如意郎君。
无意贬低这种不顾一切的追寻,这个世界上,爱情故事这么多,赵敏绝对不是第一个如此痴缠、如此不顾后果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张无忌到底值不值得赵敏这样做?
在故事的结尾,金庸无疑给了张无忌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小昭走了,蛛儿死了,旧爱周芷若又由正转邪,差点成为了武林第一大女魔头。
这个时候,只有赵敏时刻追随着,灿若玫瑰、智谋过人、不计后果想着和张无忌厮守终生,所以,张无忌最后选择跟赵敏在一起,理所当然。
当一个男人因为不得不选择你而选择你的时候,这不是你的胜利,这是你的悲哀,因为你永远无法证明,你是不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如果是,你情何以堪?
你的价值,本应该更大。
张无忌跟很多女孩子都说过让人感动让人倾心的话。
在他跟周芷若举行婚礼前,张无忌说,至此再也不见赵敏,只想着和你厮守终身;在少林寺谢逊呆过的地牢里,张无忌跟赵敏说,等到哪一天,我不再是明教教主,我们就在湖边搭一个小屋,种花种草,赏荷观莲;张无忌似乎也跟小昭说过,要一辈子不离不弃之类。
最终,张无忌晚上闲逛到小酒馆,与赵敏再续私情;最终,在与周芷若的婚礼上,二女争夫、血溅华堂,张无忌还是禁不住赵敏三言两语的威逼利诱,抛开喜堂,随赵敏而去;最终,张无忌带着一丝丝眷恋看着周芷若头也不回地拿着倚天剑离开,然后跟周芷若击掌为誓,不知道又许下了几多生死相依的诺言。
张无忌说那些话的时候,未必不是真心。
他说想跟周芷若儿孙满堂,他确实是这样想的,婚礼现场,新郎官喜气洋洋,那个时候,赵敏确实被远远的抛在了脑后;他说想跟赵敏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也确实是这样设想的,美貌的女子、神仙般的生活,向往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张无忌的异于常人之处。
赵敏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张无忌到底爱不爱她,她或许觉得没有必要询问,她或许不敢询问,因为她知道张无忌一出口便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打击。
最终,周芷若替赵敏问出了答案。
在周芷若的再三逼问之下,张无忌终于开口说,对小昭是怜惜,对蛛儿是感激,对芷若是敬重,对赵敏才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这句话,金庸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在纸上,但是连他自己也未必相信这句话是肺腑之言,张无忌爱谁,想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更相信张无忌在地牢里拥着赵敏说的那段“无心之言”,他说,赵敏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一直觉得亏欠,所以一定要好好报答赵敏。
这句话,才是张无忌的真是想法。
在张无忌的情感世界里,哪一个女子嫁给他,都是他莫大的福气,但无奈身边的女子太多,赵敏灿若玫瑰,周芷若美若幽兰,小昭身上充斥着淡淡的异域风情,而珠儿却是情深意重。
当年四女同舟时,张无忌便默默在心中实现四女共侍一夫的梦想。
无法抉择之时,张无忌只能把这些女孩的付出当做自己选择时的衡量标准,谁付出的多,张无忌就会选择跟哪个女孩子在一起。
这是一个男人爱无能的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张无忌并不值得爱,因为他的爱太泛滥,就像是一杯绝好的咖啡被太多的水稀释,最终淡而无味。
张无忌的感情,最终也是寡淡的。
他不懂爱,他不爱其中任何一个女子,他只爱他自己。
其实细细想来,赵敏与其他的女子相比,并没有太多过人之处,她只是太能付出,太不计后果,她对爱情的狂热付出超过了张无忌的道德底线。
所以,张无忌跟赵敏在一起,并非爱,更多的是报答。
如果一个女子只有在付出到一无所有的程度才能获得所谓的爱情和所谓的厮守,这种卑微的爱情,不要也罢。
倘若当年,小昭并没有远赴波斯,被抛弃的周芷若并没有一怒之下误入邪路,而是在喜堂上大方得体苦苦死等,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知道要被改写多少次。
赵敏得到张无忌只用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愧疚。
表面上赵敏达到了目的,事实上,赵敏的委屈不知道有多少。
她就像一朵卑微的花,低到了尘埃里。
换作是我,我宁愿做小昭。
杀掉张无忌,我不舍;一直在身旁跟随,我不甘;付出全部与他厮守终身与别的女子斗的你死我活,我不敢。
我只能在张无忌无限不舍得目光中悄悄离去,然后丽服金饰,老死不相往来。
我知道张无忌会想我一辈子,因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我。
爱若卑微,就算了。
最刹风景的就是吴启华,找那么个老男人来演张无忌。。TVB没男演员了么。。
上一代的戏比较好,百岁寿宴一场戏直接看呆了,后面就比较乏味。
我至今仍怀疑吴启华是因为睡了谁才当上主角的,就他那卖相演个毛张无忌啊。不过黎姿和佘诗曼的卖相就很佳了。
长大发现黎姿很漂亮,小时候愣没看出来
佘诗曼不好看,周芷若很美的。
瞎改啊,结局无法接受
剧本实在是不行,没有那个水平就别瞎改原著
一般,可以看
黎姿的赵敏,啧啧啧,美的没话说
男主也太...
这是最喜欢黎姿的一部片子,把赵敏演得非常好啊
这个版本原来很久前看过,只记得黎姿和佘诗曼,完全没印象吴启华是男主角。想到有佘诗曼,我弃了重看的心思。
里面一星是给黎姿的,她的赵敏短期应该无人可超越。
我真的觉得吴启华的颜值和演技还好。。。
其实真不太喜欢这部 - 跟三部曲的九零年代前两部相比
没什么好印象,大概偏爱苏有朋版多一点
吴启华是金牛座的。
吴启华的古装怪怪的,还是马大叔顺眼
渣布景、渣画质、渣特效…但是选角太好了,演员的演技也过硬…吴启华和黎姿太般配了!星星眼…自创台词趣味性超强,简直要把头笑掉…
这部剧我可能是会一直看到海枯石烂吧...重温了好多遍了还是看不够,吴启华的无忌哥哥和黎姿的赵敏是我心中永远的一对,他们俩同框我就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