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除了场面恶心,暴戾逼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前面节奏紧凑富有张力可是铺陈了那么多老套的元素,就冒出来个这没技术含量的结尾,太过失望了。
因为哥哥救了妹妹,所以妹妹的爱就变态,= =b,我说就算要让这样的结尾具有说服力至少也应该在前面所铺陈或者细节的之处埋一些伏笔,如此才会有令人觉得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顺畅感。
不至于觉得太过生硬突兀,好像纯粹为了惊而惊似的。
再说Jenna也没有第一次的作案动机阿,初恋放弃了他哥爱上了别人,这对她来说应该是正合心意的好事来的,而且就算按照后来的发展逻辑要杀也是在刚交往的时候杀,怎么能等到那女孩不爱他哥爱上别人的时候杀呢,这不是和初衷成为悖论了么。
sam第一次通过爬梯救他妹妹的时候是因为他妹妹被未来的自己锁在房里门打不开,所以jenna才会在同一个时间结点上发出两次一样的呼救便可以解释通(对这个有疑问的人请你们关掉字幕看原版ok?
),由此推断即便sam最后重返火场拉着门不救她妹妹,但那个时候另外一个sam已经在窗口营救了,那么。。。。
后来,到底是。。。
总之,时间再乱流,终究有一个统一性。
可这一切混乱的发生究竟是怎么统一的,在最该体现智慧重点描述的时候导演却只字不提,这个制作团队是集体逻辑混乱混吃混喝混钱的主么?
本来对于这样一部毫无养分的电影我应该是不予置评的,可是看完后冒出来的这么多矛盾和混乱总得发泄一下。
sigh...好莱坞浪费我时间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以后看电影得小心点,不能瞎看了。
p.s.补充一下我对最后Mona Lisa式微笑的猜测。
有些人说他女儿放火的,我倒觉得这样的猜想很不靠谱,如果说她女儿出生的前提是Jenna必须消失,那么小女孩回到过去纵火就有犯罪动机了,但问题恰恰是这里,小女孩已经出生了,也就是说Jenna已经s了,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很明显的因果错位,逻辑矛盾.事实上我更倾向于毫无意义的故弄玄虚。
不过也有可能就是那女孩是Jenna本人。
反正她具有穿越的能力,说不定靠自己的力量在火场又穿越了,并且以过去的身份穿越未来做了sam的孩子、这样对她哥哥应该是以报复的立场存在吧,因为从那个时间结点开始往后,她都没有哥哥曾经救过自己,事后为爱他而杀人的记忆了。
而她把洋娃娃丢在火堆里就好像控诉当年他哥哥弃她于火场不顾一样,为将来的悲剧埋下伏笔,也和任意改编历史必将遭受惩罚的主题恰好吻合。
反正,不管怎么样,随便吧,这烂剧!
看到好的电影,就如同找到了一个跟你有共鸣的人,就如同听到了触及灵魂的音乐,就如同看到了美丽的色彩、漂亮的身体,感觉很良好。
最近看烂片看多了,今天终于找到一部感觉不错的片子,而且在豆瓣上看到了跟我对结局理解一样的朋友,很开心。
《蝴蝶3》依旧被很多人大骂烂片,但是至少我觉得这一部在感觉上已经可以跟《蝴蝶1》相媲美了。
喜欢他的结局,把我从“平行宇宙”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个人还是觉得结局很意味深长的。
没有看过《蝴蝶3》的同志就不要继续读下去了,有剧透。
看到结局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片子的结局——《牛津破案算式》,那个风流牛逼的教授说了一句话:The butterfly, flutters its wings and causes a hurrica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Are you that butterfly, Martin?这个风流牛逼的教授在影片的开始说了很多很牛逼的话(我是真的打内心觉得他说的很牛逼,他说的那些牛逼的话让我对混沌学派产生了一点兴趣,推荐该片中这个教授所有牛逼的话还有一个持续一分多钟的包含本片所有主人公及其关系的长镜头),但是就是这最后一句我以前听过无数遍的话让我印象最深刻。
其实《牛津》的重点和主题不是蝴蝶效应,片子中的蝴蝶效应也不明显,只是结尾真相大白的时候让人感觉到有那么点蝴蝶效应的意思(其实也很勉强,那个凶手想杀她妈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片子中的作案手法和动机很一般,一个简单的小案件,被一个牛逼的教授搞得很牛逼了,然而这个结尾却让人感到了一种有点伤感的无奈,伤感无奈在了蝴蝶效应上。
而《蝴蝶3》的结尾是另外一种感觉了,虽说有点无奈和伤感,但是这种无奈和伤感让人觉得活得很真实:你没有办法改变过去,即使你有特异功能可以回到过去那个宇宙,你仍然没有办法挽留你想挽留的,拒绝你想拒绝的。
Jena注定是一个凶手,自从Sam第一次回到过去把Jena从火灾中救出来的那一刻,Jena就是一个杀手了,这个事实改变不了了。
即使后来Sam费尽周折千辛万苦从现在的宇宙和过去的宇宙跳来跳去,企图拯救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也改变不了Jena终究会成为一个凶手这个事实。
因为在影片的最后,Sam回到了火灾的那个宇宙,把Jena锁在了大火的房间里,Jena死在了火灾中,若干年后那些本该死了的人还活着,他的父母也还活着,他老婆也活着,他还有一个女儿。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当他的女儿(名字也叫Jena,这个设计很巧妙)把她的芭比放在火上烤焦了的时候(还带着一副淫荡邪恶的表情),我们都感觉到了这个Jena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凶手。
Jena就是一个凶手,即使不是作为Sam的妹妹出现的,也会作为他的女儿出现(当然,如果这个时候Sam又发现了,企图回到过去让他老婆避孕,Jena还会从某个别的角落冒出来,变成一个凶手)。
这个结局很真实,让人回归到了非祖母悖论非平行宇宙的大众世界中:人不可能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当然你回到了另一个平行的宇宙中除外),每回去一次,你都要为你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Sam想救出Jena,但是最终还是亲手杀死了她;Sam想阻止Jena杀人,但是Jena总会变成一个凶手。
想改变过去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所理解的本片中心思想。
至于本片最大的蝴蝶效应,我的理解是:自从Sam第一次从火灾中救出了Jena,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只是在Sam15岁时那一个小小的举动,后来的世界天翻地覆。
这是我理解的《蝴蝶3》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很煎熬,在看到结局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烂片,因为他不符合科学,他违背平行宇宙理论,他无法解释祖母悖论。
直到看到结局,突然觉得其实一直都在讲科学。
你不想发生,但是你也改变不了。
就像《蝴蝶1》所讲的,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注定要经历你应该经历的东西,你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你对你所做的事情不能挽回,唯一可以避免你经历这些事情、做出这些事情的办法,就是去掉你来到世界上这个可能性,让你自己回到从前的那个宇宙,在那个宇宙中,你从未有过机会降生。
我之所以会看蝴蝶效应3,是因为大家说它继承了一的优点。
结果很让人郁闷。
开头就是一女人被人把头砸烂,据说还是买凶杀人,我一直以为能让人花钱的杀手都是那种甩一甩刀锋,不带走一丝血迹的,想不到有人那么爱用体力。
接着没过多久就是一段连换5个pose的H。
这让我开始怀疑影片的性质。
再然后就是连续杀人事件,不同类型的漂亮女人被杀的惨不忍睹。
杀人这种戏实在可以来点象征手法,意思到了即可,可电影里却偏偏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各种死相,好像观众很爱看似的,我反感。
就这三点,我对这电影已经很呕了,可是情节也很雷。
这电影说的什么,我是看不出一点深层次的东西。
就一妹妹狂爱哥哥很多年,为了爱把他身边的女人都杀光,到最后真相被拆穿的时候才想到要和她哥哥如此如此这般那般。
这行为实在是真的是太变态了。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不单是里面杀人的手法实在太恶心,我实在觉得这人杀的一点不艺术。
我就弄不明白一女人,长得娇小貌似柔弱,为何要用那么费力的方法杀人,刀片划破脉管实在轻松。
而且那些女人也死得真恶心,美人不可见其夭,当然如果是一群丑女死得乱七八糟的,这电影就更难看了。
如果那些女人能死得漂亮点我会对这电影有点好感,一能突出我看着很没爱的男主的好品味,二能衬托妹妹无望又可怜的爱,至少对得住她的娇小。
我对这电影毫无好感大概是有一摆在那,一是一部好看又好的电影。
我觉得写出那样剧本的人不是天才也绝对是地上的人才。
电影探讨人性与自我牺牲,而且是那种流畅的抽丝剥茧,之前的伏笔,与后面的真相配合感觉像寻宝。
而三实在是对不起蝴蝶效应这个名字,感觉像扫雷,一不小心就被雷,那种意外怎可以算蝴蝶振翅,根本就是捅一大篓子。
蝴蝶若是有知也会觉得:我们蝴蝶飞动的姿态叫翩跹,你当我是大鹏展翅虎虎生风啊?偏偏还有个装13的复名叫启示,不知道启示了什么,最后他女儿也走变态路线,在结尾笑得那个诡异,可这也实在不新鲜,美国惊悚片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结尾的诡异微笑,看太多实在腻。
可我还是不知什么是启示。
我看电影很少觉得自己看不懂,可能与我只看自己想看的内容有关,这电影的启示是奇人身边多变态,或是奇人背负改变世界的命运?
我不清楚。
有了一的存在大概看别的电影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其实三如果归在B级片的范畴可能我就不会有任何意见了,因为它实在是该有的都有啊。
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吃苹果的时候尝出辣椒味,个中滋味自行体味。
有人觉得惊喜,有人觉得惊悚,我是觉得很郁闷,因为我明明是想吃苹果的。
电影给我的唯一收获是里面那种闻一下能麻倒人含有东莨宕碱的devil's breath。
根据药理成分与花型看来,应该是白曼陀罗。
李时珍说他试过喝了曼陀罗酿的酒之后,别人笑自己也笑,别人跳舞自己也跳舞,真有奉献精神。
不过电影里的那么强效,该是改良品种罢。
看完了《蝴蝶效应》三部曲,第一部、第二部都是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第三部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的妹妹。
看来穿越的有罪的,人不可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和未来。
上大学时看过1,没看过2,昨晚睡前吃快餐一样看了3。
觉得这部剧的idea很好,和中国穿越剧的一大区别在于,西方作者在思考jumping和现在的关联,尽量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解答问题,剧里面有思考和逻辑分析,而中国的穿越剧就是把一堆现代人扔在古代展示一种错位的欢乐感,缺乏思考、分析和逻辑。
客观说这就是一种落后。
我的评价可能不客观,因为上面的原因,我其实完全没看过任何一部中国作家的穿越剧或穿越书。
我经常想,中国在近现代社会几乎从未输出过任何有创造性的科学建树、发明、技术创新、哲学思想,中国对现代科学和哲学几乎毫无贡献。
我们总喜欢说自己几千年前的四大发明和算出了圆周率,但现代社会我们每天每时每刻所用、所想、所学、所受惠的科技,从现在我写字的电脑,到评价的电影、到butterfly effect这个概念、说开来去,没有一件是我们中国人所创造的。
如果我们沉浸在步步惊心和寻秦记这种娱乐至死的文化当中,我们会不会在未来的千年内更加被现代文明所抛弃?
第一次没有仔细看,因为先看的影评。
觉得看个大概就能懂。
结果,只是一知半解。
这回是仔仔细细的看,一边看,还一边做笔记。
疑点:1。
妹妹如何进入第一死者的车的?
2。
胖子怎么知道穿越的办法?
(场景:酒吧)3。
为什么胖子知道他穿越了?
在哥哥第一次穿越回去后,出现了8个死者。
(他为什么在‘过去’被改变之后还是清醒的?
)然后建议他回去观察第三死者。
4。
妹妹也一样。
在他决定回去看第三个死者的时候,生气了。
5。
警察第一次为什么就知道有‘庞帝克’事件?。
(场景:影片刚开始,哥哥的第一穿越后,在警局。
他说‘庞帝克’会知道他和老婆是如何认识的。
之所以到现在才说它是一疑点,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出现的连环杀人事件。
)6。
最后一次穿越,没有关灯。
没有数据,而且在半迷糊状态。
7。
在她妹妹描述如何杀第一死者时,镜头是在门口,杀的。
但当sam穿越回去时,死者躺在床上。
很干净。
8。
杀胖子的时候为什么要离开呢?
凶器没有电?
为什么工厂有捕兽夹?
哥哥瞎了吗?
那么大的东西没有看到,用脚去踩。
9。
第三死者本来死掉了,最后却没有死的原因没有具体交代,不过很明显是妹妹再次穿越回去了,(在她得知哥哥已经听了胖子的建议之后)那么她是如何办到的?
小结:科幻电影就是科幻电影,因为是编的,所以漏洞在所难免。
很多人都纠结在这两个问题上:1。
谁放的火?
2。
Sam的女儿为什么笑地如此诡异?
我的理解是:1。
着火是故事的前提,没有火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
要不然哥哥或妹妹直接穿越回去阻止放火者,不就没戏了嘛。
所以大家不要想太多!
2.女孩的笑,只能说明,她知道些什么,并不一定要和她爸妈的经历有关,这里可以想像的空间太多了,不过可以确定的就是,她也会穿越。
因为救自己的姐姐而害死了自己的父母,于是学会了以观察者的身份出现,此时他更加强大了,他能够进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记忆了,而且能够进入其他人的记忆,任何时间,任何空间。
可是结果依然如此惨烈。
第一次:害死了姐妹,自己变穷了第二次:害死了朗尼与维基,自己连房子都没有了。
第三次:更穷了,而且什么都没看到,为什么他每次到的时候都是显得晚到了呢?
当朗尼指认是sam是凶手的时候,还真以为是因为多次穿越,种种巧合凑在一起导致了sam杀了丽贝卡,结果却不是,朗尼为什么要胡说呢?
他不愿意作为一个旁观者,于是又一个人死了,同时自己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似乎还引发了一些列的谋杀。
时空穿梭变得容易了,但是引起的变化却更加复杂了。
更像一个悬疑剧了当他姐姐说是高德伯格在误导他时,由于高德伯格不同意他进入最早的时刻去观察丽贝卡的死亡,还真怀疑过,是高德伯格在设计陷害他,让他逐步成为凶手,高德伯格的失踪,以及家里出现的高德伯格种的花朵,都把矛头指向了高德伯格。
直到到最后才隐隐觉得是他姐姐干的,不过却没猜到是他姐姐杀的人,更没猜到他姐姐杀人的原因(真狗血),只觉得似乎是他姐姐在一步一步的误导他让他成为凶手,当时还怀疑是因为他害死了他的父母,他姐姐为此而恨他。
不过,最后好像是一个死循环哈,如果他姐姐是因为她在外面拉着门而死的话,那么他第一次回去救自己的姐姐是怎么回事,最原始的状态下,他姐姐应该自己能出来哈,那么似乎只有你一个解释,他姐姐知道他要穿越回着火的时候于是跟着他穿越回去了。
最后这个镜头是什么意思呢?
本來還挺期待這部的類但看了之後發現真是一點兒創新也沒有耶男主角爲了抓住內個連環殺手又一個勁兒的往回跑可以每次回去的時候總有別的受害者遇害電影最後不出意料又回到最開始的地方在那場火災發生之後男主角改救了他的父母把他的兇手妹妹關在了房間里哎..不知道是我視覺疲勞了還是3真的沒有1好看反正看的時候放空了好幾次而且爲什麽要有這麼多血腥的場面看的我整個很糾結唯一的發現就是男主角居然是OC裏面的內個LUKE哈哈剪了短髮真的有點認不出來類不過有變帥啦
还是不错的。
蝴蝶扇动翅膀,千里之外可以引起龙卷风。
蝴蝶效应系列片无非是作个借鉴,意思是如果能回到过去,那么只要做过改变,就能影响到现在,但往往会出现更糟的附带结果。
由于蝴蝶效应1拍在前,所以蝴蝶3怎么填剧情也无法获得豆瓣评友的认可,于是蝴蝶3导演穿越到蝴蝶1,毁掉了剧本,结果蝴蝶2变成了蝴蝶1,而蝴蝶2的水平...额...导致蝴蝶系列人见人喷。
于是蝴蝶3导演明白:改变过去只会带来更糟的附带结果,于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ps:蝴蝶3的大胸妹子,有可能是硅胶妹么?
首先,最多人问的小女孩有两种可能:她成人的生命中遇到过姑姑JENNA,关系并不好,这时的JENNA有两种情况,一是火灾救出后,心理状态好于正剧,潜伏期更久,所以SAM的小女孩出生了,但在今后某一天爆发,小女孩试图自救。
另一种情况是JENNA在那时代已死,但父亲长期处于愧疚烦恼状态,让小女孩成人后不断试图探寻真相。
第一种情况,小女孩成人后不断尝试穿越,发现忽然有一个历史是姑姑已经不存在了,她可能不知道或许间接知道是父亲干的好事,非常满意,烧了姑姑的象征物以示胜利(因为穿梭回去后,未来就没姑姑了)。
第二种情况,她知道了真相,回去女孩时候烧了那个可能会唤起父亲记忆而回去救姑姑的洋娃娃。
所以小女孩和火灾没直接关系,但却非常希望姑姑不存在,或者父亲不愧疚。
其次,真正的纵火人不要胡乱猜测什么父亲,教授,小女孩纵火论,那是逻辑混乱天马行空。
真相就是主角SAM放的火!
无论他是处在哪个时空,受不了妹妹,例如有家有口的情况下,由于妹妹而发生了严重事件。
还是正剧中女朋友连续被杀的情况,都是主角打算回去杀人的动机。
而正剧中段主角没能记得火是自己放的,只记得自己必须在父母和妹妹间选择。
结尾,真相一切大白,主角从床上起身,四周一片安静,并没起火,镜头立刻切换到了火灾,而大家有没有留意,在主角跳跃的时候,有那么一个倒退和火星由小到大的镜头说明了主角在这个切换中可能的所作所为:破坏警报器,引燃瓦斯,这时妹妹应该没醒来。
到火蔓延开来,父母安全之后,主角反手拉住了妹妹门把并锁上自己脱出。
至于正剧中那一次为什么会让父母发生不幸,可能是因为未来某时代的主角回来纵火后,计划不周,原本反锁妹妹房间脱出后,发现父母房间的路给烧堵上了,结果出门求救想办法时候,刚好未来救妹妹的意识侵占了身体,于是就有了楼梯砸窗的一幕,而妹妹糊涂了,刚刚所有迹象显示哥哥故意放火,自己更被哥哥反锁在里面,而哥哥出去后却从外面来救她。
她于是产生了的混乱的心理阴影,也是一个不好的开始。
这时已经来不及救父母了,因为这位回来救妹妹的主角意识没感觉到父母的危险。
其他正剧里的悬疑应该不难解,教授是回去看过火灾现场真相这点没错,所以他劝主角不要再试图改变什么,因为他知道,未来的主角自己做了这件事!
他中间也回去看过妹妹杀人。
可惜正剧中的主角是比较天真无辜的,一句话把教授泄露了。
教授被杀和教授的存在于聚餐时两个相对于SAM的平行空间,互不干涉。
可能在教授的时空里,他也目睹过SAM之死或者其他事件呢!
总的来说,大家都希望自己有完美人生,妹妹这个人有了极端错误的人生追求必然导致灭亡。
如果,很多人说如果妹妹是健康成长的,那她也该死嘛?
那当然就不是了。
电影逻辑还是清晰的。
我们就姑且基于她在正剧中犯的罪行来定夺她的最终结局吧。
牵扯到不同的群体(米南加保母系氏族、马来族、印度人、大马华人)、信仰(穆斯林、无神论者、佛教徒)、各类女性的困境,塞得满满当当,很像导演观察到很多案例,但是没有很完备地调查其中某一个的来龙去脉一样,停在表面,不过无一例外都对男性进行了调侃,除了涉嫌迷奸女性的神棍其他的男性角色均不在场,更像是虚空索敌了。监控的视角贯穿始终,摄影机的摆设位置也很刻意,要么极低要么极高,却始终和具体的人保持着距离,处理这种公共性极强的话题,放大媒介会显得冷冰冰。张吉安导演处理民俗与神秘仪式还是更驾轻就熟,吃碎盘子那个桥段像吃了菌子一样,但是过多的奇幻元素也会消解掉现实的沉重,让影片看起来向猎奇的方向偏移了一些。
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想法,但叙事上略显单薄,也不难看到男性视角下对这类议题思考的局限。不过这是一部了解完一些背景之后能够更好地去回味的电影。
也就比想飞的女孩的导演聪明点儿
马来西亚的语言系统真是混乱。/HKIFF世界首映
有些长镜头(准确说就是长时间记录)还行,算是剧情需要吧;但有不少有点拖沓,节奏慢,事无巨细都拍下来,不剪辑。摄影的一些角度还不错。马来西亚的民族太复杂了,语言切换也太频繁了,有意思。#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一天看的,对文化中心去魅了,坐着好不舒服。
宗教仪式的社会性表达
还可以
马来的民族结构非常复杂,然而女性共享着相似的命运。但本片既想呈现这种议题,又非常迷恋于拍摄巫术等民俗的东西。看完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拍什么。
张吉安导演延续了从南巫开始的超现实镜头。“蜗牛”寓意着性,戴胜鸟寓意着新事物,大悲咒花车、夜空中在屋顶上行走的人……简简单单,荒唐不已,充满张力[强][强][强]摇篮凡世
有一颗呼之欲出为电影节制作产品的心
感觉马来是个没有安全套的国家
我還以為能有點新意,空洞又故作高深,浪費我2h,能不能有點好電影!!!
天堂就在母亲脚下
hkiff49第一部~情节上有点散了,想讲的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很清楚。隐喻很多,没有相关的宗教背景有点难懂()但画面是美的色彩是美的。记一下“天堂在母亲脚下”,时不时拿出来品一下
#HKIFF49 随时切入的监控视角、雌雄同体的动物、猎奇的舞蹈仪式、以神之名实施的暴行,与卖力设计的看点相比,表达和叙事就显得单薄而粗糙了,像借影视载体做的马来西亚社情调研流水账纪录,这类议题理应值得更用心更深入的挖掘。
好久沒看過這麼爛的電影了😒開頭幾個場景還拍得挺有feel,本來還有有點期待怎知接下來的劇情就猶如其他馬來西亞電影一樣毫不合理(光我散場跟朋友聊就可以挑出十幾個點出來了🌚)拍攝手法糟糕,然後很多情節設計是為了劇情推進而硬塞,本來還想為兩個很喜歡的女主(她們演出得很好)而禮貌三星,見過看到(又出現在馬來西亞電影)的qj橋段我真的不行了🌚故事出現這種情節本身不是問題,但他這樣呈現純粹就是想毫無意義且片面地噁心人🌚(想噁心人你學學熔爐好不)不行了,越打越氣,我給了很多次機會了(這次還拉了我朋友去看),馬來西亞電影掰掰最後再吐槽一點:説男人全部是壞這個主題沒問題,但你把所有男人角色除了片面的壞以外毫無屬性這樣咋說服人(生理女性都看不下去了)建議解決方法:改成GL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很subtle 近乎纪实片的风格 两场情绪爆发的戏稍显尴尬
张吉安将魔幻融入现实,直视马来西亚社会难以启齿的禁忌,加上廖子妤细腻表现、许恩怡苦练口音演出,为凡世里受苦的女性发声。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