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新店的过程中,我偷懒躲在车里看了开头,然后和男友一起看完整部电影,站在窗台,夜色朦胧。
打闹一番就跑到老家给亲爱的外婆庆生。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 男友指责女孩去夜总会跳舞,说那是坏女孩去的。
而女生还不理解"坏女孩" 是指被"轻视" 的女孩〜 她的脑子里只是"舞蹈" 而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是所谓的道德谴责。
想起自己大四在一家涉外酒吧打工,为了锻炼自己的口语,拯救自己虽专八,但仍然结巴的英语。
那时同样只是一个目的,但确实也意识别人异样的评论:酒吧,不是好女生待的地方。
那两个月左右的工作很辛苦, 对于初尝社会压力的21岁小姑娘, 经常到夜里3点左右,生平第一次晕倒在马路上, 下班的路上等着红绿灯,唯一一个人影也在视野里消失。。
昏黄的路灯打在身上,这是我唯一感到的温暖与光明。
同意一句话: 人生,经历的越多,那些即使当时痛苦的也在记忆中慢慢发酵,所有的回忆都变成美好,或者带着苦涩感的甜蜜,生津回味。
唯一遗憾的是: 其实那时的我就有一股牛脾气,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现在回想,自己还是受了"道德"的无形禁锢。
一位女领班超级帅气且性感无比,可以一口气把台球全部打进洞。
虽然那时她也让我没客人的时候多练习练习,但不知为何那时我的脑子里就认为: 打台球的女生是"坏" 女孩。
错失那时绝佳锻炼机会。
这是我在后来在上海工作时和意大利同事或外国朋友们出去玩时,看着他们那么帅气滴戳杆子产生的一丝丝悔意。
回想起一位那时客人朋友对我说的话: 如果你一直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永远不能找到你自己。
现在和男友出去玩,偶尔也玩几局,但完全是摆个pose 的水平,可惜。
如果那时也像电影女生,拜女同事为老师,那说不定也能小小笑傲江湖。
至少煞煞得意的BF。
年轻,什么都应该去尝试,带着开放的心〜XF
如果你想欣赏会跳舞的美女,这里有;如果你想欣赏美国靓妞跳肚皮舞,这里有;如果你想欣赏开罗独特的异域风情,这里有;如果你想知道你已经过了25岁了,但还有未曾实现又觉得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就请看看这部电影吧。
对了,两个帅哥是拥有很漂亮的眼睛的埃及人。
看这部电影实属意外。
刚看完《猫鼠游戏》的我因为喜欢马修所以搜了他的电影结果搜到《魔力麦克》,接着从《魔力麦克》的主演查宁那里搜到了《足球尤物》,接着又从《足球尤物》的女二劳拉那里搜到了这部电影。
因为感叹于劳拉的美丽所以打开了这部评价不高但是由她主演的舞蹈电影,但我觉得这更是一部游记电影和励志电影。
看了整个晚上,泪流满面。
实在实在太喜欢太喜欢这部电影。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是。
罗拉是个没受过高等文化教育的邮递员,她是个生活在纽约这个大都市里最平凡不起眼的一个蚁族,但她有简单的快乐,以及一个看似无法实现却仍旧热爱的梦想——跳舞。
送信的时候她看上一个埃及帅哥,在朋友的餐馆跳舞时埃及帅哥看上了她,他们水到渠成地在一起。
在多日的相处中,男人发现罗拉不适合做贤妻良母,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出现分歧,男人毅然离去回到埃及,留下分手信一封,信中还特别鼓励罗拉继续自己的梦想。
在爱情和舞蹈的双重诱惑下,罗拉卖了前男友送的真皮沙发砸了储钱罐终于凑齐去开罗的机票钱。
这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纽约的女孩为了爱奔向远方。
遗憾的是罗拉飞蛾扑火地奔向男主本以为会换来感动和日后的美好生活,无奈男主嫌恶地推开她,最后撒了一把钞票要她打包回纽约。
愤怒的罗拉把钞票丢回给男主,伤心愤怒之余她想起了喜欢的肚皮舞于是逛遍大街小巷游览开罗和它的文化。
她决心学习肚皮舞,而且要找最好的老师。
在朋友的口中得知开罗最优秀的肚皮舞娘Ismahan的住处后,她就以她的盲目乐观以及无敌厚脸皮精神天天蹲在人家门口,先是感动了 Ismahan的女儿,她的管家,最后感动了她。
隐居多年的Ismahan开始教罗拉跳舞。
罗拉每日学有所成之后就跑到开罗舞厅去卖艺。
最后吸引了开罗最牛经纪人纳赛尔拉迪的注意。
她因此登上开罗最著名的舞台,并且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在埃及乃至全世界跳出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罗拉在纽约时虽然有邮递员的工作,但是仍旧坚持跳舞,哪怕她的梦想看起来如此无望,她依然没有放弃。
当她工作满日可以邮递员转正(据说薪水不低)时,她为了梦想和爱情还是放弃这份优越的工作。
在朋友的餐馆里她不怕被嘲笑公然翩翩起舞,跳砸了她的爵士,配乐还非常贴合的叫做“无论罗拉要什么”,但却因此吸引了埃及男友。
在埃及男友离她而去时,她热情而冲动地为爱奔去了未知的国度。
当在举目无亲的埃及被男友无情抛弃后,她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跑遍大街小巷学习自己喜欢的舞蹈。
隐居的Ismahan给她冷脸,她仍旧每日热乎乎地蹲在人家门口势必要成功拜师学艺。
在舞台上她不怕被鄙视说出了自己老师的名字,功成名就梦想成真后她回到了纽约。
她在爱情最低迷的时候仍旧不忘记对水果摊老板微笑,那种美国甜心的甜美长相,那甜美的一笑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温暖所有人。
吃了闭门羹之后的罗拉还欢脱地在开罗大街上舞蹈给Ismahan的女儿看,并最终感动Ismahan。
我实在太喜欢罗拉,喜欢她的乐观,她的不认输,她的真性情,她的善良,她的自我,她的美丽。。。
她似乎永远都不明白什么叫做痛苦,就算有打击也总是难过一阵又马上原地满血复活,她总能找到生活里那些可以为之倾注热情的东西,并且永不言弃,所以她成功了。
但最令人感动的并不是她的成功,而是她孜孜不倦的快乐,永远没有停歇的乐观与活力。
片中的另一位主角Ismahan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强大。
她是穷乡村里忽然被世界发现有跳舞天分的女孩,成名后因为追求爱情而被社会舆论打压不得不隐姓埋名过起隐居的生活。
在被狗仔队拍到照片时,她勇敢地用双手挡住心爱人的脸保住了对方的名声,却让自己身败名裂,丈夫也因为伤心离开了她。
她独自抚养女儿,过着闭塞压抑的生活。
直到罗拉的到来。
罗拉是美国人,所以她不懂这个国家的封建与不人性。
在跟Ismahan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罗拉学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舞蹈,而Ismahan也从罗拉那里感受到了青春活力,并且再次燃起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看着她不苟言笑的美丽面容终于绽放出快乐,看着她虽然不再是妙龄少女却仍旧轻盈地在院子里起舞时,我的眼泪漫过眼眶。
与其说是Ismahan教会了罗拉舞蹈,不如说是罗拉的快乐终于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心。
两个世界完全不同的人,因为舞蹈走到一起,各自为师,成为朋友,并最终改变对方的生活。
这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我喜欢这部正能量感十足的电影。
Whatever Lola wants, she finally gets it。
2014-05-14 13:26
看电影,我的情绪基本可分以下几大类:一、被电影惊倒。
击节赞叹,久久回味,然后对自己没有支持正版略感羞愧,接着把该盗版珍重保存,个别光碟日后看了再看。
其代表有:“肖申克的救赎”“蝴蝶”“天堂电影院”“闻香识女人”“印第安纳琼斯”“硬汉”“日落之后”,etc,etc。
二、电影开场十分钟左右就拍案而起,怒而关机:“这种狗屁电影,竟敢浪费老娘宝贵的时间。
”要是该光碟不是借来的则情绪是义愤外加心痛(钞票)。
其代表作:连片子我都没有看完,怎可能记住片名哦。
三、看电影整个过程且看且笑看的拍的人都蠢但想闲着也是闲着就忍着看下去吧。
该类电影代表作:多如牛毛。
下面要说的电影“Whatever Lola Wants”当然名列其中。
这个电影,我把它名字翻译为:“舞娘萝拉”。
编导极力想告诉我们这电影教育大家有志者事竟成。
由于担心广大观众太蠢,拎不清、不明白他们的苦心,该中心思想被做成口号由片中大小角色反复多次朗诵,每次演员都有热泪盈眶的意思。
我不争气地辜负了编导的苦心,看了之后得出酱紫的结论:该剧教育了观众,不怕女主角做不到,就怕编剧编不到。
萝拉,一个未受什么教育的美国邮递临时工,狂爱跳舞,暂时看不到出人头地的苗头。
为了跳舞她毅然拒绝转正(听说资本主义国家做邮递员收入丰厚又超级稳定)。
看到她对邮局长say no的时候我愤怒啊:“这要是我女儿,看老娘打不死她!
” 她送信时顺便暗恋上了一个收信的埃及人(萝拉有眼光的,那小年青住的是豪宅)。
不出观众所料,埃及男得知萝拉的意思后马上和她成了好事,且事后加送真皮大床一枚。
相处几日,埃及人觉察出萝拉的鸿鹄之志是当个名舞娘,绝非贤妻良母之人选,当机立断,留下激励话语数行(诺,就是那有志者事竟成!
),然后火速消失。
萝拉利用工作之便没费力气就找到了男人逃遁的埃及老窝地址,立马收拾准备千里寻夫:丫看你往哪里跑!
纽约飞开罗的机票,那叫一个贵呀,要美元870哦。
可那难不倒我们的萝拉,尽管她从小到大连纽约市也没有出过!
她马上抛售埃及男相送真皮大床,连纸币加硬币,啪地全拍在柜台上:“机票拿来!
”看到这里,操心的我抑制不住开始胡思乱想:“个么她身上还有钱去埃及开销伐?
怎么出行前也不象我们一样稍微做个攻略啥的?
行李就这么个小包有没有带换洗衣服啊。
” 闹,拍到这里就会彰显这类电影的绝大优点了:看下去非常省心,万事不用我们观众咸操罗卜淡操心。
话说这萝拉一下飞机,不问价格便登上第一个向她拉皮条的差头(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那辆车是黑车)。
一路顺风顺水到了埃及男友的豪宅(当然,她跳下差头的时候是绝不付钱的)。
男友不在,他那仪态万方的老娘上下一打量人美国客人,马上叫了佣人:“带她洗洗去先(身上哪能嘎龌鹺的啦)。
”你看,埃及富豪大婶就是有腔调,不象我们里弄大妈见了高鼻子蓝眼睛就没有方向。
富贵男回家,一眼见到如狼似虎扑将上来的纽约土妞跟见了砒霜似的(他脸上明白写着嫌弃二字,可我们的美国秦香莲看不见啊看不见)。
找了个旅馆预付了三天房费,将就着把硬送上门的便宜踏(此处不知普通话怎讲)掉之后,富贵男扔下很厚一叠钱说萝拉您老还是买了机票回吧。
浑身是胆的萝拉二话不说,顺手就把钞票从窗口扔特了一刚(当然,丫背后有编导力挺着呢!
)。
自此,悲愤的萝拉晚上在连埃及当地人也不敢去的红灯区大跳肚皮舞,小费多得作雨状往下撒。
可丫特洁身自好,埃及下三滥流氓嫖客也特好对付,她只要跟他们说:“我不是个随便的人哦。
”流氓们就如潮水般退去。
白天,萝拉用她的毅力打动了退出江湖N多年从不见人的埃及舞后,做了伊的唯一弟子。
萝拉把舞后搞定的同时也搞定了舞后的男朋友——埃及第一经纪人,正是他将她推向埃及舞界。
在此期间,萝拉也顺便把她住的旅馆掌柜的也收拾了过来:她把他硬扯进房间,把自己衣服一脱(当然还穿着点肚皮舞的舞衣),一阵狂舞,正看得那老人家眼热心跳,重返青春年少,那萝拉脸色一端,衣服一穿,把人家一推说:“侬好走了。
”好个狠心的女人那!
当第一经纪人将萝拉在埃及上流社会隆重推出时(此处略去老套的萝拉老情人埃及富豪男后悔等等情节),整个上流社会理所当然没有悬念地为之轰动。
多么没有出息的埃及人哪!
他们放着好好的自己人舞娘不爱(电影里面的埃及舞娘哦,要身材有身材,肚皮上的肉跳起来既不紧到没得晃,又没松到乱晃八晃,刚刚好的肥瘦度;舞艺高强,激情饱满。
),却爱上了干巴巴没见过世面没规没矩的美国大妞萝拉。
当然,我没忘了告诉自己:“人家这是在拍电影好伐!
” 电影的结局?
还用问!
当然是萝拉成功了,成了横跨美非两大洲的头牌舞娘。
对了,我翻译的片名是不是要修改一下?
要不就叫: “顺风顺水要啥有啥的美国婆娘萝拉”
剧情已经有很多介绍了,我也不否认,在电影意义上,这部没什么了不起。
其实每部梦想成真的电影,或者麻雀变凤凰的电影,多多少少我都喜欢。
但是一个舞动身体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共鸣,享受过如雷般掌声的人的,再度体验到这种情景时的激动,真是让人窒息。
登台前的紧张,就像发令枪响前的心情而如雷般的掌声,如同冲线时的释放看到罗拉在婚礼上抑制不住的再次起舞,看到ismahan完全了解罗拉的体验,看到一个人的灵魂在另一个人的灵魂中闪亮(两个人互相)心里不禁为她们颤抖。
跳过舞的人一定会喜欢这部电影
不费脑子的一部电影是欧美童话的通版我从中看到了希望一直以为25岁已经很老了但是,这么看来25岁还很年轻,还可以有梦想只是萝拉那样的大胆经历,离现实远了点恩,,还是追求梦想吧!!!
我还很年轻,也是25岁!
在心灰意冷时看到的,给了自己莫大的触动和信念,一个女孩远赴埃及,追求爱情与梦想,爱情的枪走火,女人人生的追求还有更多的可能,一部值得玩味的電影,也給所有有夢的人,踏實追夢的勇氣。
也写给自己,自己选择的路要勇敢的走下去!
不管是一种舞蹈的学习也好,一种乐器的学习也好,遇到一位心灵感的老师都是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实在难得的。
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劳拉的热情打开了冰封已久的导师,而劳拉也从一名爵士舞者向着肚皮舞者成功转型。
矛盾存在,是每部电影都要有的情节,无矛盾无高潮。
当罗拉最后离开埃及与导师拥抱那一刻时,相互传递的情感又岂止是言语能说的清楚。
而电影讲述的另一条线,是导师与他爱的人长达多年的爱情磨砺。
也许是中东国家的大背景,是你无力反抗的。
这年头最怕的也是社会舆论,可见其对人的影响具有多深远的意义。
而劳拉的到来,让她的导师也有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就像导师最后在信里写的那样。
劳拉最初见她留下的录影带并没有被退回去,因为她也在想这会不会是一个转身的机会。
有时人生真有意思,某个人某件事,也许就在那个转角在等待着你。
在片中你可以感受到lola,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那种执着、坚强与乐观的精神;你也可以感受到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但仍在内心深爱着彼此,保护彼此,愿意为彼此付出一切的那种感动;同时,你还能间接对肚皮舞、对埃及文化有所了解。
片中的演员都表演的很好。
但是,就个人而言,我是喜欢lola的乐观、执着,ismahan(lola的老师)的气质及为爱而牺牲的勇气,还有纳赛尔拉迪(lola的经纪人)在内心深处对ismahan爱的忠贞。
女主:萝拉,美国人,在纽约当邮差,睡弹簧坏掉的沙发床,超喜欢跳舞且坚持花钱花时间练习。
男主:查克,埃及人,在纽约读IBM,回开罗继承家业开敞篷宝马,还算喜欢经商。
本影评不讲肚皮舞,不谈梦想,不聊爱情。
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已经被世界所普遍认识,即使在封建的中东国家,像查克一样有能力和机会去接触和思考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人群,在遵循本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内心中分明有向着“万恶”的资本主义猎艳的情怀,眼里闪烁出坦荡的接受程度。
他给萝拉的临别赠言里,有中东的古老谚语“力量源于渴望”,中东圣贤们一如世界存在便有着普世价值观。
影片所围绕的美式主流价值观,还是最基本的“自我实现”。
萝拉和查克的最初相爱,完全源于人性,他们从尊重彼此开始,避免了不可调和的冲突。
这就是,我保留你信仰的价值观,我不攻击你,可我不能和你一起执行信仰,我知道我们的后代们都会追求自由,然而现在我得回家。
每个人的身后都挺着一个国家,这条暗线像你的深层动脉,会引你回家。
人都进步了,分手也不拖泥带水浪费宝贵生命,彼此价值观的冲突用眼神的哀怨涌出心中的痛楚,因为深谙彼此选择,看清了现在也分析了未来,和平分手,此情才能久久。
——小雪
又是美国人的猎奇世界观,而且拍得很无聊。
肚皮舞减小肚
可以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梦想追求,奋斗,文化感情的碰撞冲击,表达的非常富有层次,伊丝拉汗真的太美丽太有气质了。。。
美国式追梦旅程,却蛮符合我口味
strong Egyptian style with western culture.
虽然她的每场演出出场都没有很震撼到我,因为之前有华莉斯在「沙漠之花」太惊叹的出场,但这样的剧情安排,开罗的异国风情,我喜欢
作为爆米花电影很不错了。女主角的舞业余来讲跳得可以了,不要要求太高嘛。不过舞码是jillina的《埃及之夜》,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应景的,呵呵。还有,女主角真的很美丽。《足球尤物》里我光看她了。
很好的一部肚皮舞以及埃及民俗文化科普片,很多情节是比较善良,温情的。不过作为一部2007年的影片,剪辑,故事线,表现力,却充满了浓浓的90年代风格,三观也是70/80年代嬉皮士的感觉,如果是自黑美国大众的无脑,狭隘,自我的话,倒是不错!要说励志谈不上,主角光环太多,基本就是冲动青年+幸运女神。说实话,女主的舞蹈感觉真一般!找个替身效果更好些吧!每种文化,民俗,个人想法,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互相尊重就好!真爱可以有,违背道德被人唾弃也没错,所以承受其果也是必然,真爱如果没有牺牲为前提如何去体现呢?这些无非都是各自的选择罢了。
好生羡慕主角的光环【手写狗头】,罗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灰红娘最终蜕变成白雪公主,虽然过程槽点很多,男主有点渣?嗯,骄奢淫逸公子哥。全电影主题:有志者事竟成,原因也可归结于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吧,个人也偏爱爱笑的女孩。觉得这电影大概率也是为我们创作的,有时会有些代入,相仿的年纪,弱小资源又欠缺,出卖自己的时间勤奋去换取梦想。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小细节:前几天看一个专业肚皮舞肌肉控制的视频,女主貌似有点业余,不过这不是重点。
la danse orientale很喜欢,但是电影很傻逼
其实作为励志电影也没什么不妥,就是感觉看完有点浪费时间,女主舞技不至于惊艳,典型的美国傻妞,难怪设定是一头金发,男主其实是酱油,舞娘老师倒挺不错,只是美人迟暮。原本期待看到好的舞蹈,剧情不重要,可惜对肚皮舞无感。
21/11/13
背景音乐古古怪怪的。。。。。而且看到结尾竟然被老师的故事感动了卧槽!!!!!!!!!!!
看前半段就觉得这个片子是个大俗片,倒是后面的剧情让我改观了。罗拉在爱情与舞蹈之间毅然选择舞蹈,坚持和努力使她获得成功,而她也用自己的成长,影响了她的老师和伯乐~除了美国甜妞征服埃及以外,演伊斯玛的这个演员相当有魅力……
文化冲突那部分看得挺有意思的
只看了belly dance的部分= =,还是埃及女人跳起来优雅有味道啊
如果你信念坚定,你的坚持就是你实现梦想的阶梯。
反正喜欢跟舞蹈有关的电影……很励志……喜欢!主题曲很好听!
节奏慢到可以,看了五十多分钟才开始有跳舞的苗头出来,话说Lola跳的真心不算好,而且她也太顺风顺水有好人缘了,真是Whatever Lola Wants了,理想化。看在把开罗拍得那么美的份上加一颗星。
姑娘太适合肚皮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