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电子梦:菲利普·狄克世界》或许会成为科幻迷的又一剂春药,如同《黑镜》一般,每一集都为一个独立的故事,这些故事均改编自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说。
整个剧的片头似乎暗示了这部剧的风格走向:迷幻,赛博朋克,暗黑,颓废……这些元素的组合已经让人十分期待了。
第一集 《The Hood Maker》 面具制造者故事内容其实非常简单,有一群变种人,他们拥有着特殊的能力:读心术,被成为Teep,读心者,而政府则利用读心者的能力来了解和控制人们的思想,这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在执法的过程中,读心者可分辨哪些人有危害哪些人安全,其中有一个头戴面具的人,读心者发现并不能读出他的思想,由此得知有人在制造面具来阻碍读心者读取人们的思想。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事实上读心者的地位非常低下,在特殊妓院里,读心者为上层官员提供特殊服务,她们将嫖客脑海内淫荡的幻想说出了,嫖客享受着这种扭曲的快感,而这种特殊服务让读心者精神饱受摧残。
最后读心者组织起来进行反抗,烧毁了面具。
而女主角这时才发现他深爱的搭档已经进化有了反读心的能力,最终在她搭档的眼中看见了禅意。
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对于科幻的迷恋往往并非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故事,而是迷恋于科幻引发的思考。
“读心”这个概念几乎所有人都渴望得到,或许因为好奇,或许因为窥探欲,但最初或许只是想真正能与他人精神交流。
我们时常会感觉到语言的单薄无力,语言作为运输精神的载体,其运载量又是何等的小,如果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块大陆,我们的想法是大陆上的子民,语言不过是一叶扁舟,能通过扁舟去往另一块大陆的子民屈指可数,这便是语言的悲剧性,这也造就了人类的孤独感。
《PK》中PK说他们星球没有谎言,所有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想法,那样交流起来效率极高。
但真的所有思想都毫无遮拦的公开在人类社会真是一件好事吗?
其实回归我们的成长就可以发现,我们很小就有保护自己隐私的行为 ,从小学时候的日记,初中时候的空间,到后来手机的短信、朋友圈、微博等等,这些都是人们不愿轻易分享的私密部分,可是往往会出现各种身份的人来渴望了解你的想法,然后进入你最私密的空间,他们是父母,老师,恋人甚至普通人,思想的每次被窥探都让我们非常不爽,甚至会因此和别人发生争执。
假想一下我们的父母,恋人,朋友都是读心者,自己却是正常人,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们将无法动任何邪念,无法做出任何欺骗,却得猜测他们是否同等的坦诚,不,连猜测的过程也会被赤裸裸的展示在他们脑海中。
这种不对等的读心着实让人恐慌,如果说裸体被窥探是一种蒙羞一种耻辱,那思想上的裸体则是一种绝望。
可是反过来,如此在意隐私的我们,何尝又不想去探索窥视别人的想法呢?
我们去关注暗恋对象的社交网络,打听同事的八卦,翻开情侣的手机,人类就是如此矛盾,我们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那再次假想,全民拥有读心能力的社会又是怎么的景象,小到片刻的走神,大到反人类的念头都一览无余,我们初次见面却已知根知底,我不再能表现的一表人才,也不再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再有误解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直击心底的不堪。
《完美陌生人》的结局让所有人都维持了心底的秘密,继续隐瞒的生活,但这样真的不好吗?
读心源于我们想了解对方,但完全了解,我们的关系真的就美好了吗?
所以中国人常说人要过得糊涂,往往糊涂仙才是最清晰的人,糊涂不过是不点破罢了,是装糊涂,装糊涂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在隐私保护与窥探的过程中,让我后怕的是科技的介入,不难看出相比十年以前,现在的环境要了解一个人远容易得多,人也越来越轻易的将自己的思想片段的分享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的生活,爱好,装扮,想法就这些轻易的展现,可随着我们结交的人群日益混杂,我们开始屏蔽,分组可见,朋友圈三天可见,但我们是否又越来越有安全感,对此我是悲观的。
科技越发展人越需要的交流的出口,人类都是要寻求认同寻求同类的,在寻求的过程中不得不将自己脑中的一些内容放到网络的深渊里等待回音,可怕的是这片深渊有记忆有分析能力,我们的种种都成为了数据。
或许现在的我们依然还能保护自己的思想,可想想在十几年前我们的日记最多也不过十几人能够翻阅,大多数也只会被父母看到;到了今天我们的朋友圈,微博,随时随地都在被熟人陌生人关注着,可能你五年前的一句话一餐饭,今天依然被人查看着。
那十年后呢?
目前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读取人的脑电波片段了,也有人声称很快人类的意识可以转化为数据下载,不禁脑补,若这些数据又能视觉化,我们的记忆就像放电影一般被人观看者,我们光鲜的阴暗的都公之于众,恩爱与偷腥交织出现,正直与犯罪同时上演。
如果人的意识能被读取和下载,会不会一种类型瑞士银行的机构,来保管人类最不愿公开的想法呢?
可同时如果读取想法成为普世的考核用于招聘,考试,甚至政治上,《1984》中老大哥的集权主义又是否会出现呢?
各种围绕思想读取的交易也会随之产生吧,毕竟现在人肉所搜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交易思想信息的初级版。
某些公众人物,一旦发生什么事,聊天记录的截图,语音,社交平台说过的话都会在私下里被翻出来。
这在信件交流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随着思想的被交易,思想的被篡改有一天也如同ps一般的简单,那么太多的子虚乌有会把我们一一击垮,那时的我们有会建立起什么样的自我保护机制呢?
对思维进行分组可见,或者多层的思想建筑,反篡改的思想机制。
科技的发展便是人类好奇心与自我保护的映射,只是天平会朝向何方,我想还是好奇心吧剧中最后涉及到禅,这些也是菲利普·狄克小说中的特色,常常在科幻中涉及到禅,易经等东方哲学的内容。
这仿佛在引导我们思考科技与宗教的关系,扯远一些,我想更像一种科技与神秘内容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解释神秘的过程,从日心说到地心说,从神到物种起源,人类的基因,磁场,电波过去不被理解的称之为神秘的现象都能被科技做出合理的解释,并且还将进一步解释更多的神秘,但这解释的过程是否也需要一个度,也就是科技与神秘是否需要一个平衡,人类是否需要对神秘的敬畏,我想这些答案应该是要肯定的。
未来数年星座可能就只是你出生时气候,湿度,分子对你人格影响的关系;宿命论便是根据你出生时的大数据分析你的性格及你的生命轨迹;死后的世界或许也能被解释成一个观众席,生者在继续演出,死者在屏幕外观看;或许压根不再有死亡;通灵也不过是人脑发达后感知周围的分子运转并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
宗教或许是最后被揭开的神秘,当所有神秘都被科技合理的解释,我们还将敬畏何物?
那经不起考验的人性又要被什么来控制?
道德?
法律?
道德法律不过是多弱者的镣铐,但可怕的人往往是强者。
对于科技有着无限的悲观,其根源可能是对人的悲观吧,我还是喜欢有神秘的,有敬畏的世界,其实现在还挺好,天平还只微微的倾斜了一点,希望就此打住。
(科普:菲利普·狄克的电子梦 / 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一部英国科幻电视故事选系列剧,改编自菲利普·狄克的作品。
本剧于2017年9月17日在英国第四台上首播。
本剧由十个基于菲利普·狄克作品的独立集数所组成。
在美国,于亚马逊影片上播放。
)
(上图出现在每一集中间部分,十分喜欢,想做成墙体灯带)可以说是更加赛博化的黑镜。
不论是黑镜还是电子梦,都是为我们现实存在的困惑构架了一个具相的未来世界,所有的科幻最后都会回到人的问题上。
技术大爆炸可能会带来第N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腾飞,但是人的minds是不会改变的,脆弱,恐惧,贪婪,会被无限放大。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解读,想要挖掘创作者的内在表达,但是也要避免过度解读,这是我的观剧原则(每集编剧最后都会点题也是可爱)。
谈不上是影评,只能说是观后感。
(这个剧很奇怪的一点是每集的排序在不同的视频观看渠道上的排列不尽相同,所以豆瓣每集下面的点评五花八门,好多人搞不清状况,跳集,错乱。
这也充分表明了这部剧不像是黑镜那么热闹)e1 《The Hood Maker》U can read minds,but u can’t read my heart.爱情是怎么产生的,只有看不懂对方才能产生爱情。
对于政府而言,谁能控制人民的隐私,谁就能控制人民的自由。
感情戏码,Teep读心者和hood maker的矛盾对立两条主线推着故事往前走。
(赛博)e2 《Impossible Planet》第一星球的设定很像《北京折叠》,未来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星际环游。
女主年轻时候美得像是天使,她脱掉衣服去裸泳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真的美。
小伙子和老太太用死亡完成了亚当和夏娃的梦想,来到了不存在的星球—地球。
(赛博)e3 通勤者《The Commuter》生活就是重复无聊的工作,并且夹杂着痛苦和boring。
乌托邦“Macon Heights”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现实痛苦只能在现实中去解决去承受。
“Macon heights”可以是任何让人沉溺的东西,他们加速时间流逝,让人暂时忘却烦恼。
这个故事好像中国的聊斋啊,无知书生被狐媚仙女带去安乐乡。
每次坐交通工具如果是傍晚或者晚上的话,就希望他一直开,不舍得下车。
e4 《Crazy Diamond》男主梦想自己是航海家,去发现自己的黄金国,这是他要寻找的diamond。
量子意识是人造人和黑市追寻的diamond。
Diamonds make guys crazy.e5 《Real Life》虚拟与现实就像是梦与现实,真真假假。
黑人大佬和女同警察的记忆共享。
真实世界充满痛苦和恐惧,太过完美的注定是梦境。
西方讲原罪,东方讲人世皆苦,信仰的力量到底是推着我们前行呢还是拉着我们下坠。
(赛博)e6 《Human Is》如果牺牲,善良和爱都不是检验某人是否为人的终极测试,那什么才是。
男女主在婚姻关系中的尴尬和无趣,为了繁衍而结合,都是对计划婚姻的反讽。
食色性也,想起一句话,中年女性只需要两样东西,性高潮和钱。
e7 《Kill All Others》墨美加,超级大国,哈哈哈。
红色恐怖,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人们互相监督检举,这好像在指东方某大国吧,这简直就是“class struggle”的再演绎。
对政治敏感的人最后都会被当成others吊起来处刑,色调很像第九集的糖果色系。
编剧告诉我们不要操着卖毒品的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
e8 自动工厂 《Autofac》这集还是蛮有意思的,好多hook在里面,算是剧情比较精彩的一集。
女人可以创造世界,也可以毁灭世界。
当人工真的智能了,我们又怎么能分清自己是不是真的自己呢。
e9 安然无恙 《Safe & Sound》所有以恐怖袭击为借口推行的政府新政都是bullshit,让你更安全的最后会让你更不自由。
本集向我们展示了控制一个人到底有多么简单,尤其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女。
从选角的雀斑女孩到借恐怖主义来推行新政的政府,完全在影射美国啊,和当局者作对的代价是什么,比如郭。
本集糖果色系。
e10 《 The Father Thing》报告老师,外星人吃了我爸爸的脑子,和第六集结尾变形虫伪装成人类类似。
相对来讲还是蛮小儿科的剧情,里面抖了几个英式幽默的小包袱。
外星人来进攻地球的部分让我想到了《三体》,编剧老哥结尾又点题了。
电子梦总体来讲还是很有意思的,通过人造人,虚拟现实,人这三者的关系来组合出无数种未来世界的框架和方方面面,借此来探讨政府存在的价值,无政府主义存在的可能性,人要怎么实现自由和民主,个人隐私在未来的解决办法等等。
四颗星,电影是让我们的minds去到未来的最快渠道,希望能够梦到菲利普的电子羊,梦里见。
在看迪克的小说,书评里提到了这部剧来看看,编剧格局太小,把对人性的剖析人种的争斗星系纷争改成小情小爱小打小闹,第一集读心人一般,第二集只想说是真的很烂,就问编剧不写爱情戏就写不出别的了吗?
英国也有类似gd这样的限制吗?
反派不能当主角?
书里人性的矛盾,或者绝对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主角非得给拆解成善恶两面,读心人我勉强理解了,第二集诺顿一脸装纯的样子恶心透我了,自己经受不住诱惑答应了,设计这个骗局,还对同事一脸不屑,好像自己被逼着答应的,老太太也不喜欢,原著里老人全程都是被欺骗的,没有这么清醒,或者是对地球的渴望让她愿意自我欺骗,对比造梦师不在意无所谓的态度,到最后的一枚硬币,漫不经心的惊心,最后再说一遍,诺顿这个角色写的真踏马恶心。
三集一个不存在的小镇,没有拍出诡异的感觉吧,写成了一个女孩创造的快乐园,其实都是幻境并不能真正让人开心。
第四集妻子和小三报复渣男,有前两集对比好一点。
第五集好看,盗梦空间既视感,我们生来就觉得自己该受罪,哪怕我们并没有罪。
六集一个冷落妻子的丈夫去x星抢资源,被x星人附体,成了完美丈夫,妻子发现了丈夫的异常,但是更满意现在的他。
八集的反转让我想到2号变种,当然其实剧情不太一样,就是一些反转想到的,我们以为自己是人,其实我们是更高科技的机器人,以为自己是人的机器人,为了人类跟机器人战斗的机器人。
九集政治斗争拿反抗者的女儿做武器。
很久没在豆瓣上发言,今晚刷了三集Electric Dreams,胸口闷了几句话,不抒不快。
作为PKD的死忠粉,我真的非常失望。
情节蹩脚、人物单薄、表演僵硬,从视觉上来说,整体的场景设计和呈现效果都只是捕捉到了皮毛、模仿出了样子,却并没有抓住PKD风格中灵性与厚重并存的质感,没有抓住Cyberpunk、抓住Dystopian的精髓。
对于架空世界观的Sci-Fi,特别是PKD充满省世感,社会评论,以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的作品来说,让观众相信和理解不同故事中世界构建的肌理至关重要。
期盼看到这个剧集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之间,Blade Runner 2049也在院线上映了,我也拖家带口去影院连刷数次。
从风格和形式上来说,我认为Blade Runner 2049很好地呈现出了PKD的反乌托邦灵魂。
视效的调性,人物与情节的塑造,无一不在为构筑整体宏观世界做贡献。
虽然我对故事的走向以及表演方面对于影片还是有一些质疑,但就创作者对于荧幕语言和影像艺术的把握来说,我充满敬佩和感动。
当然,电视剧本就与电影有着类别性的不同。
创作时长短、资金支持低等客观因素或许会让主创能够高质地交出延续性极强的作品显得更加困难。
但这并不能作为科幻剧集盈满硬伤的借口—Charlie Brooker的黑镜系列,同为成本并不夸张(至少前两季是如此)的剧集,却在三言两语间便搭建出引人入胜的别样世界。
对于细节的把控,着力点的平衡,以及人性的剖析让黑镜系列有口皆碑—作者和创作团队真的动了脑筋,结合精妙而相对简洁的视觉和扣人心弦的故事脉络,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惊人完整性的小宇宙。
相比之下,Electric Dreams这一次拿出的结果,显得仓促和幼稚。
我想我可能还是会继续看下去,希望后面的几集能够有所改善。
深夜发文,逻辑不甚清晰,还请见谅。
第九集human is真实的人类残酷无情,企图剥夺其他生物的星球为自己提供资源。
真正的将军对自己妻子漠不关心,不放过任何侮辱嘲讽她的机会。
但是被外星生物附身后的人类,却变得有情有义,会为自己所爱之人去死,哪怕放弃自己与同胞拼死争来的活命权。
所以人性究竟是什么?
奥林将军说,外星生物是残忍凶暴的,它们无情的杀害生命。
可是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将军的妻子反证了自己丈夫的“人性”。
事实上所有生物都有善恶之分可是人类却常常打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做些残忍至极的事情。
即使马修斯被发现了身份,但是也是因为他在梦中用自己星球的语言喊出:不要伤害我的同伴。
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恶,又怎会激发起外星生物的反抗?
被人类所看不起的外星人,却比人类更讲道德,比人类更团结更善良更有所谓的“人性”。
到最后宣判了将军的无罪,其实也体现了人类的自大。
因为不愿意承认人也有残忍的一面,不愿意承认外星生物也有和善的一面,所以他们不得不放过他。
补充两集:第四集real life让我感同身受,梦境与现实常常分不清。
可是如果现实太完美了,反而让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
这么想来,庆幸我的梦并不是太完美,只是偶尔过于真实,让我回到现实后会有点恍惚。
为了这集我还特意去百度了deja vu。
发现deja vu经常存在于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而且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经历。
第六集kill all others没有太明白,难道说我们都是异己吗,不要让当权者和时代的趋势夺走我们的独立思想…
————————本文仅用于自己日后回想剧情 毫无文采 ————————第一集一个读心术女人,远程对抗议者群众读心,被发现群众队伍中一个面具男扔了燃烧瓶被躲过,男主追到手,押送警察局,(读心者面部都有红色疤痕),大家都很忌惮读心者,新出台的《反读心法》让所有人恐惧,群众反对并有反抗组织,警员也讨厌他们,读心女人读出了燃烧瓶小伙伴的窝点,警员一起去剿匪,窝点发现了一堆面罩,读心人发现他们无法读取面具人的心思,读心人都住在一起,他们也排斥为警察工作的读心人。
调查发现面罩制造者可能为科学部门的人,女读心人通过读心网络搜集到了关于亚麻布的信息,找到了城中8个制造厂,警员们去搜集。
联邦高级长官发现了读心人是无法穿透面具的,女读心人通过读心网络找到了被威胁的读心人位置,高级长官说有人在大量制造面具。
面具对读心人起到隔离作用,可以静心。
女读心人爱惊叹警探,上床之后,警探去调查面具制造场,碰见了多年前退休的科学部职工,职工说对探员之间就很感兴趣,原来是探员的功能就是屏蔽读心术,女读心人本来是爱他的,结果发现被骗了,让警探放开思想,女读心者读取后发现原来警探只是监视女读心者的,女读心者不在相信警探。
:我想第一集讲的可能是隐喻现代互联网的隐私性,大家可以随意窥见他人隐私而被窥者无能为力,当你想要加上一些防护措施反而还要被打,然后撕下你的简易面具,甚至逼急了给你来个人肉。
编剧更进一步设想了一个完美无法窥探思想的生物防护措施(就先现在这样……)不主动透露思想,窥探者无法获取任何信息。
当主角解放安全枷锁后,女主窥探后还是失望,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表面上可以恭恭敬敬,一旦撕破脸皮就真的是坦胸露乳了。
类黑镜,比黑镜差一点,主要是故事节奏什么的不如黑镜精彩,有几集有点意思。
e1 心灵感应人。
全部听见别人的真心到底好不好?
听见的是真实的,还是经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志后经过扭曲的真实?
故事本身一般,设定倒不错,个人蛮喜欢,有可挖掘之处。
剧情本身见仁见智,设定什么的个人感觉感觉是整季最有趣的一集。
e2,impossible planet,不喜欢。
没看过这一篇的原作,不知道原作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是,那么原作者真的很不擅长爱情故事。
这一集是想讲老太太和年轻男人的“灵魂真爱”?
还是对地球故乡的灵魂憧憬?
环保?
轮回转世?
可能想表达一种浪漫情怀,想表达的内核完全没展现出来,很失败,完全缺乏说服力,只让人感觉主角在“发癫”。
意图倒也不能说不好,可能想展现一个浪漫的不在乎外表的灵魂之爱的故事,但是水平不行,缺乏说服力,故事整体展现比较糟糕。
e3通勤者。
本季最佳之一?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实的痛苦抑或虚幻的幸福,换你,你怎么选?
剧本不错,设定有点意思,感觉更偏向玄幻而非科幻,类似twilight Zone 那种。
男主演员表演很出色,一个生活造就的强撑的假笑就把一集故事整个撑起来了。
最终主角选择了有儿子的人生而非妻子,很现实的选择,男人真是不可靠啊不可靠。
“不幸者的人生往往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e4 疯狂的钻石。
乏善可陈。
不喜欢。
故事: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自作自受。
唯一优点是结局爽。
e5 虚实人生。
还可以,虚实人生类科幻挺多,这篇剧情反转,结局有点新意,原来更悲惨的才是虚假世界。
人很难战胜自己心中的愧疚、罪恶感和不配得感。
e6 human is 为人还行,科幻外壳的婚姻故事。
无私、关爱和同理心真的是人类的专属吗?
还是说,某些冷酷无情的人类个体其实比“可怕的外星生物”冷漠可怕得多?
e7 kill all others,关于权力。
喜欢这一集。
政治寓言,故事设定很极端,很夸张,但更温和的KAO却每天都在现在的世界中越来越真实地上演。
每一场极端详细、恶毒的网络审判和网暴狂欢又何尝不是一次宣泄压力和情绪、霸凌他人KAO?
这种越来越频繁的网暴却也是由现实中经历的压抑、失权的人们给自己的合理化的宣泄出口,还可以从中获得居于“心理和道德高位”合理化审判他人的优越感。
ps,最惨的其实是男主老婆吧。
e8 Autofac 自动工厂 讽刺消费主义自动工厂不但制造商品,还制造人类。
没有需求就创造消费者?
哈哈。
故事前面都普通,结尾幸存者都是工厂为了消费制造出来的反转倒有些新意。
能理解想表达的内核,但拍得一般,女主角演员选角不太好,颜值和魅力太普,再加上制作本身比较粗糙,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爱情线和整个故事都有些缺乏说服力。
感觉一般。
e9 安然无恙 上一集是没有消费就制造消费者这一集是没有恐惧就制造恐袭分子,以加强民众的监视和控制。
还行吧,理解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感觉女儿就这样为了没见过的“朋友”出卖妈妈,多少有点说不通即使是中学生也应该有逻辑思考能力,和她妈一起生活那么多年没有基本的思辨能力吗,分辨不出那人的可疑之处吗?
挺牵强的,故事发展和逻辑缺乏说服力总得来说感觉一般e10 the father thing我的外星异形爸爸还可以,故事不算新鲜,拍得也有点无聊,但这种类型本身多少还是有点意思,小孩哥们最后居然赢了。
最后小孩哥的宣言看燃了,反抗精神永不落幕!
面罩制作者,普通人和读心者之间的冲突,全面监控的社会,帅哥靓女情感纠纷,四星。
不可能的星球,三百多岁老奶奶重返地球的梦,两位工作人员为了巨款随意挑选了一颗星球;老奶奶的机器管家发现了两人的小心思也不戳破;加上老奶奶和男主莫名其妙的梦和“前世情缘”,三星。
通勤人,“薛定谔的”城镇,遗忘痛苦让人无法自拔,但是男主在这里发现了此处生活和人只是在重复;没有自己恼人的儿子,男主最后逃离了虚妄的城市,五星。
疯狂钻石,点子很多,量子意识、人和猪基因结合,但是就是没有钻石,而且叙事混乱。
一星。
真是人生,拥有美满生活的女主想来个不一样的假期,使用梦境道具进行另一个人生,变成男主但是失去了妻子从而过着蝙蝠侠式的生活;在梦中做着梦,由于反复横条已经分不清楚到底那个世界才是自己的真是人生,到了最后主角必须做出选择留在真实人生里,男主却不相信幸福快乐的女主是真实的,选择留在了梦里。
五星。
何以为人,冷漠、无情趣的丈夫征战外星,最后死里逃生回到地球,变得温柔、激情;但是高层认定已经被外星智慧变形虫侵占,开庭审理,女主作保,反而被判卖国罪;外星丈夫发言只要取消女主的罪就承认自己是外星人,这样牺牲自己的行为感动女主,并再次发言说这样自我奉献切善良的丈夫不可能是残酷外星人;将自己丈夫保下来后就问他外星真名叫什么。
四星。
屠尽其他人,讽刺民主的终极形式只有一个总统候选人,工人在毫无意义的流水线上消磨时间,无处不在的入侵式立体影像广告,无孔不入的监控;当然这些都是小意思,这一集重点就在讲排他性,系统性排他,将人物化,所有人其实都是“其他人”、都是异类,但是划分什么是异类没有标准,只是出于系统排他的需要,你就会沦落为“其他人”。
四星。
自动工厂,没有消费者,我们就制造消费者,即使你是机器人也需要消费;顺道调侃工业只会无限索取资源生产产品。
五星。
安然无恙,学生之间的攀比,霸凌等等小小展现了一下;重点在于政府希望更加全面控制和检测民众,除了多功能手环以外,日复一日在报道恐怖袭击,让人感到不安,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恐怖袭击,政府就通过女主脆弱的心理来制造一个袭击,以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三星。
父亲怪,外星生命降临地球,替换原本的人进行统治,小男主与另外的伙伴干掉外星附身的假父亲,并将森林里蛹中生长的替换躯壳烧掉;明明就是殖民星球的重大决策,外星生命怎么会将如此重要的蛹放在毫无安保条件的森林里,让小孩子毁坏自己的一个重要据点被毁坏,最后小男主还在网上发起坚决消灭外星人的抗争。
两星。
起先是無處不在的推銷廣告 針對個人特點精準推送 惱人不已 強制關閉接著是 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 仍要象徵性的 放三個工人 以對付工會 拒絕先進科技的結果是 遲到 以至於被領導根據心情而安排工作大選節目 一人候選 仍要拉攏選民 kill all others 主持人沒有在意 只關注教育問題 誰在意 誰關注 誰就是 other看透不說透 的人 明哲保身安分守己 關注的人 越來越在意 越來越變成 other抗爭的結果是什麼 被當成實例 釣取下一位 other繼續我們的娛樂 繼續承受任何法令 我們是大多數 少數的others 沒有那個勇氣暴露 我們都知道了 九片稜角的回憶 所以自此之後 再沒有過運動但我們如何保持清醒討論區有 你看昨晚的新聞聯播了麼 沒有 感覺那與我無關 太遙遠 並且感覺那是單方面有選擇的播送 卻又不得不去接受 沒有力量 沒感到 憲法 賦予的力量一旦醒了 就要永遠保持清醒 this otherare you other
最近因为时间线中不断有人提及菲利普·迪克,所以就找了这部剧来看。
顺便看了一下对应的原著故事,很方便,因为有剧集tie in的新版书,每篇还都附有改编编剧的说明。
没全看完,但总体感觉是改编的格局小了。
第一集的改编大部分来说是很出色的,继承了原著读心这个概念,但是将背景设定和视角都改了。
原著中是政府已经利用读心人建立起了高度监控的社会,所以反抗者是势力很弱的,只能偷偷反抗,原著设定的屏蔽工具是头环,细细的一根金属丝,戴上帽子就能掩藏住。
读心人想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成为人上人。
到了剧集中,背景变成了政府正在试图建立读心的监控制度,民众反抗十分激烈,而读心人还受到社会歧视。
在这个背景下,头环变成了面具,象征着明目张胆地不服从,而编剧的很多原创性的情节都是值得称赞的,特别是读心人的视角,读心人因为读心功能带来的困扰,遭受到的歧视和利用。
剧集的设定理论上说是冲突更激烈、更多元的。
原著中的最后走向是物种演化,读心人以为自己是进化的高级人类,结果发现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无法繁衍后代,只是一个短暂的畸变。
而剧集中出现了可以屏蔽读心的人,如果按演化的走向,这本可以发展到三个种族的战争。
但是在这样宏大的设定之后,剧集最后走向了一男一女的互相信任,落脚在了爱情之上。
真的只能感慨一句,格局太小。
第二集看得我满头黑线加一头雾水。
一个老妇人想要在临死前去地球,而地球是一个不存在的星球,船长为了赚钱而决定选一个星球欺骗老妇人。
原著中关于地球的记录已经灰飞烟灭,关于地球的信息都如同神话传说,老妇人从祖父那里听过关于地球的故事,相信祖父来自地球,但这个也只是猜测而已,她的祖父讲述的是什么样的地球故事,小说中没有详细展开,他是否真的来自地球,讲的是自身的经历还是传说故事,是不能确定的。
老妇人对地球的向往,其实并非是对已知的祖辈历史的向往,而是对神话幻想的向往,是对未知的向往。
而故事结尾,船长捡到的一枚硬币,则暗示他们随便选择的用来欺骗老妇人的星球,可能就是真正的地球,地球因为能源枯竭而变成了那个样子,是对读者的一种警示。
然而剧集的改编彻底放飞了,实实在在地叙述地球已经毁灭了,太阳系已经毁灭了,实实在在去了另外一颗星球。
另一方面,老妇人的祖父祖母又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来自地球的人,有着实实在在的地球往事。
这就让整个故事都不合逻辑了,一个人沉迷于神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沉迷于祖辈的往事,可能只有慕容复那样做皇帝梦的人。
而男女主之间的关系,更是匪夷所思到我无法理解。
男主为什么会梦到女主祖父的自行车?
他们是因为前世宿命而产生的一种莫名其妙地牵绊?
男主因为这种恍惚的前世牵绊,就决定和一个刚认识的老太一起去死?
啊,不懂。
只让我感觉这个故事似乎又变成了爱情,俗气而小气。
第三集,逻辑更加不合理。
原著讲的是时空裂缝的出现和影响,另一个世界取代了我们已知的世界,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改变了。
剧集改编试图为平行的世界制造一个存在的根据,但是这个理由是完全背离物理学基础的,平行世界运作的逻辑也是彻底唯心的,其中的人就像神一样。
所以到了最后,剧情就彻底成了一锅鸡汤,你有爱,就能战胜一切,能改变世界,能打通平行空间。
只是这个故事里的爱不是爱情,而是亲情。
第四集和原著差别大到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故事,除了一丁点影子外,几乎和原著没有什么关联,剧集是混杂着出轨的中年男人的激情、危机和自私选择,最后又变成了女人的复仇爽文。
画面中有很多的奇奇怪怪的科幻元素,但不是主题,只是点缀。
尽管我一直在挑毛病,但还是打了四星,有空还是可以看看的,其中很多想象力确实是很有启发的。
当然更推荐读读原著。
原著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包含的主题非常宏大深刻,而且并不过时。
因为版权问题,花了大半年补完这部剧。可以说每一集都是很优秀的单剧了。科幻迷不容错过。
前三梦看完决定弃 失败的改编。还有 这个片头Cyberpunk美学的呈现方式 只有我觉得很初级么🙄别再把黑镜和银翼杀手扯过来了,纵向比较横向比较都不行啊
剧情注重推进铺垫但结尾比较平淡,导致很多集头重脚轻. 但胜在作者设定比较独特,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东西. (喜好排序: 6>5,7,9>4,8,2≫1,3,10)PKD的特点就是自我和环境间的怀疑和不确定性,e4显然不够pkd,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sf剧本是合格的。
还是最爱第一集,后面越来越失望
有《银翼杀手》的气质,真是惊艳呐!
真的看不下去,硬撑着看了四集,昏昏欲睡,实在不想浪费时间了,弃。
好多年前看的,剧情还行。
两集弃
就这也配这么高分?本来满怀期待看的 第一集后面真是故弄玄虚玩到了极致 实际上说了个鸡吧 把它和黑镜比真是对黑镜最大侮辱了 因为是独立故事 看看后面会不会好一点再打分吧真他妈浪费我在阳间的时间 故弄玄虚浮于表面的东西
看这个太值了!一集一个科幻小故事,都是根据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说改编,虽然有的故事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画面和演员表演都没话说!每集50分钟都有自己独特的科幻背景设定,设定控看得太爽了,虽然有些设定有点老套了,但是有10个故事啊,每个故事由不同的导演改编,我觉得相当值得一看了。这个剧集竟然如此没名气以至于我最近才下下来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推荐(。>∀<。)
改编的很平庸,全靠原著在撑。卡司这么强大结果故事这么无聊。杰拉丁已经衰老至此,心痛。第一集最有科幻片气质,第八集勉强可以有在讲故事,第六集嘿嘿,如果外星人占领了你老公的身体,但是对你无敌好,那么老公体内到底是谁有什么重要的,《异形之把老公变废为宝》,绝赞!
Real Life和Kill All Others最好看,分别代表了迪克的两个噩梦:虚实难分、木及木又。Human Is次之(结尾好)。Impossible Planet里的老婆婆是卓别林的女儿。
看到第5集,总感觉不喜欢画风,很割裂
有几集特别对味!!!eg.钻石
EP2在玩蛇
十分的平庸。糟糕的编剧,把好的故事都浪费掉了,可惜。
似乎Channel4欲借此再现《黑镜》辉煌,卡司算是豪华,但很可惜明显心有余力不足,或许是小说本身的原因,剧情吸引力很不够,故事设定都是已经玩过的,不论是软科幻还是硬科幻都带着一大股平庸味,耐着性子看完后没有一个故事能够挑出来细品的,即便想深奥一把也只是在表层蹭了一会而已,配乐倒是喜欢。
一般,还行吧,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片头真是赛博朋克完美的想象与视觉呈现!最后PKD的机械头像转身时,一如他为我们奉献的电子梦境,现实与虚拟交织缠绕。期待新的PKD短篇集中文版。完结来评,部分集改编十分得体,如E05,有些试图创新,无奈画虎不成反类犬,如E04。但那么多熟脸共同协力翻拍PKD,本身已是莫大的幸事。
故弄玄虚的电影有个共同的特点,看看过的人写的影评和挖出来的资料,比自己看电影更觉得电影好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