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代码

Timecode,时间码

主演:Lali Ayguadé,Pep Domenech,维森特·希尔,Nicolas Ricchini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6

《时间代码》剧照

《时间代码》长篇影评

 1 ) 梦想之熹光

一个关于追逐梦想的故事 在影评课上观看的 导演对于自己想表达的刻画很细腻 从灰冷色调的背景到开头女主角红色的衣服及镜子里出现的橙色暗示现实与梦想 运用了大量的重复蒙太奇 框中框构图 非常细节的刻画了女主内心世界 尤其有那么一个镜头 男主离开 女主去够贴在外面的便利贴 也就是说 男主已经去逐梦 可女主还在仰望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但是转场却是白化 也就是说最终二人都选择逐梦 导演想表达的很简单 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不要迫于现实的压力 去逐梦吧 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2 ) 大美归于平静,普通人的绚丽

作为一部在嘎纳电影节大放异彩,又成为贾樟柯导演第一部力荐的短片,time code在人物选择、情节设置、镜头运用等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在主人公的选取上,影片将视角对准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引起公众关注的小人物—保安。

顺理成章,这项工作最冷漠乏味的工具“监控录像”成了全片的线索。

仔细想来,这一设置颇有讽刺意味。

在现今社会,每天机械的重复着进行工作的人,对待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大抵是没有感情可言的,而在本片中,一次偶然的交际,监控录像成了双方隔空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工具。

在我看来,这一设计新颖巧妙,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机械性的工作对人思想的束缚。

本片中镜头的应有也颇为巧妙,在叙述主角日常乏味工作时,影片多次使用局部和表情的特写。

当影片在最后走向高潮,双人共舞时,反而没有像传统影片那样,在高处部分大量的使用运动镜头和不同镜头的对接来增加情感,而是全部从监控录像的视角,采用这种广角固定镜头并且低画质的画面效果来表现人物形象。

这样的应用给观众的冲击更为震撼,有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味蕴含其中。

它向我们展示了并不是炫酷的画面特效和有冲击力的镜头组接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情感的共鸣。

此外,在情节设置上,联想蒙太奇的反复应用也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短片与电影不同,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详细交代人物背景和故事的前因后果,所以在影片中联想蒙太奇的应用很重要,影片两次特写女主留有伤痕且变形的脚部,不禁让人联想到她曾是舞蹈演员却遗憾的放弃了梦想;多次特写女主交班后关掉男主开着的收音机,不禁让观众想到在工作生活中,两人性格不同,女主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伙伴。

而在影片最后,“留白”手法的使用也很是巧妙,两人双双辞去工作,共舞一曲后故事戛然而止,他们接下来何去何从?

两人关系又会有什么变化?

留给了观众无限遐想。

很多网友说这是浓缩版的La La Land,但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相同,TimeCode并没有太多绚丽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简洁而又富有意蕴的手法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

大美归于平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3 ) Something about ART&LIFE

观完影片,是沉默,是惊讶,再加上一点小愉悦。

最开始,镜头出现的是女保安的舞鞋、裙子换装成了严肃的工作制服与高跟鞋,扎起头发,她走进监控室,重复着毫无波澜的工作日常.某一天,有车主要求保安调查监控找出车灯摔坏的原因,正是这次机会,激发了她心中对打破单调生活的渴望与改变的坚定决心。

键盘输入具体日期时间,点击摄像播放,屏幕前出现的,是一个男子在地下停车库里开心地跳着舞,在忘我的过程中,他不小心误撞坏了他人的车灯。

但这段奇特的舞蹈,却无形中唤起了她心中的什么东西,她选择了用善意的谎言帮助男子避过这次闯祸。

舞蹈感染到了她,从那以后,有了一道光射入,她那单调呆板沉默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执起舞蹈的画笔,在生活的画板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抹靓丽色彩。

在这条创造生活美的不为人知的小径上,在一张张贴在监控屏幕上的便利贴的传递中,引导着男同事也加入了队伍,成为同行者。

自动直升梯,停车库,电梯间,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舞台。

不需要帷幕,不需要镁光灯,不需要观众,不需要掌声,心中有对艺术美的追求,走到哪里,都可以是独属于自己的独特舞台,自己就是主角,艺术与生活在这里无缝衔接,相互交融。

在片尾处,领导和新来的年轻人看到这两个生活艺术的创造家,在一方小小的监控电脑屏幕前所展示出来的爆发性的生活美学,于独属于他们的工作无聊时间间隙里,在地下停车场里的一个个角落里,飞旋的舞蹈动作中,迸发出艺术美的闪耀。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部分,拯救了失望,打破了单调,更是产生出了对生活的新希望,让生活者更好地容纳了它,坚持下去。

活着,不仅仅是活着,而是与艺术相互追逐戏耍,嘴角上扬,直至落幕。

纵使人们日复一日地被生活碾压轮踏,无暇思考艺术是什么,但艺术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却暗暗地治愈着人们陷落的生活。

艺术与生活就像硬币的两面,当我们谈及艺术与生活的本质时,其实都在探讨相同的事物。

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殊不知生活模仿艺术,两者就像是双生子一样共存着。

艺术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使得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作为日常生活被当代艺术所浸染的一部分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不仅存在于高高挂起的古典油画中,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生活?

生活是人或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

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大体上看,这两者之间毫无关联性,但若仔细一想,艺术却不免带有生活,尽管这两者间有些微妙的距离,且并不相关。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基础。

就好比,一幅画的内容是“秋月湖色”,若是你没有亲眼所见,而聚精会神在一个空想体上面,那这幅画所体现出的美与艺术未必会增加,甚至会大打折扣。

对艺术的理解不能只是想象,而是要出自于对生活的体会。

有人说:“艺术本来就是较为狭义的生活。

”是的,就好比陶渊明,若他不退隐官场,回到乡下,体验自然风光,也不会创作出被后世所流传的“田园诗”。

莫言若不是有过类似的生活,也不会写出《红高粱》等佳作,并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艺术从生活中产生。

生活也可以“艺术化”。

并非是对生活的放纵,反而将生活变得严肃了几分。

就好比新闻头条,某某艺术家闭关作画、创作,或者古代的文人们厌恶官场,归隐到了不知何处。

这其中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一般人所承受不了的。

艺术,在于对生活的取舍,有舍才有得,它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

有的人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为生活带来些许色彩。

简单明了就是两种,一种是觉得“生活很有趣的”人,另一种则是“生活好像没有什么趣味”的一类人。

前者可能是艺术家,也可能是其他人,如哲学家、音乐家等。

后者则大多都是俗人、平凡人,他们大多觉得生活很平淡,甚至乏味,但也不去寻找美,发现美,只是每日为生活所奔波,为生存而生存。

可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艺术是需要深刻了解的,发现的“美”则又有所不同,也不一定是在热爱着生活。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你的内心情趣愈丰富,生活则会愈丰满,如何丰富情趣?

答案是艺术。

生活是充满趣味的,而这份趣味,来源于艺术。

是否理解艺术,则就是否知道如何生活?

艺术,与生活相关,相融,相通。

 4 ) 时间代码拉片

这是拉片课程里我最喜欢的影片。

忧郁的旋律下,女主走动入画,带动了镜头的运动,走进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在地下,这一封闭隔绝的场景往往关联人深层次的心理。

前景的设计有效地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要素。

特写接全景,横向接纵向,老道的拍摄手法令影像颇有层次感。

穿脱衣服时的跳切有时间跳跃的效果,从脚到头从下往上的小跳切也让整段运镜自然而不拖沓,尤其是胸口到脸的跳切是许多影片的惯用。

女主光脚时的脚茧是舞者的茧,为剧情铺垫。

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这一情节也在接下来会有新形式的重复。

二人在影片中第一次见面时十分客套,而女主似乎不满意收音机里的音乐,遂将其关闭,这也是剧情的铺垫。

女主在办公室的两个互相垂直机位的拍摄,除了在窥视视角下展现女主日常工作时枯燥的自娱自乐,更是充满层次,达到了时间跳跃的效果。

第一个镜头车出库的纵向运动和女主静止的位置垂直,画面被分隔成两边,左半边静止右半边运动;下一个镜头则是右半边横向运动,垂直左半边的静止车辆,也和上一个镜头纵向运动垂直。

刻意不展现路人角色的脸代表着其象征性,这只是女主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而在简短对话后接近电话铃声,衔接自然的同时也有紧迫的节奏感,与方才的散漫对比。

电话被放置一旁的处理令角色和观众都有被监视的紧张感,电话里上司的语气更是加重了这一氛围。

上司是讲求效率而无人情味的现代社会的符号。

监控摄像头中的衔接在影片中也可以以运镜的形式呈现。

地下车库贴地的运镜,揭示出了角色运动的状态,也直接展现角色抵达的位置。

对于监控探头的拍摄,起初的固定机位在露娜运动后也有了微动的运镜,这自然承接了动势。

女主在监控摄像头前行为被处理成刻意的留白,这为影片增加了递进感和层次感,留下悬念。

第二幕后,女主办公室换衣服的速剪镜头明显加速了,而甚至于整理头发这一本应该在镜子前的行为也被女主省略到了路上,连打卡上班的环节都险些被遗忘。

这代表女主的期待感和紧张感。

第二次见面,男主察觉到了女主的喜好,收音机被提前关闭了。

第三次办公室过道的镜头,女主已然不紧不慢,头发也早早整理好,甚至在打卡处拉腿,这代表女主已经习惯和男主的交流方式。

然而这一次办公室里收音机被再度开启了,嘈杂的环境中涌动分歧。

男主从女主身边挤过的安排更是强化了这样突如其来的转折。

画面被玻璃分割成两边,男主纵向的运动融进门外的白光,而门内的女主静止地看着便签望着男主,他们构成垂直。

扣错扣子的安排体现出新上任安保人员对环境和职位的生疏和稚嫩。

监控狂舞在多个机位下配合着上扬的旋律,把情绪推到最高潮。

这些机位和演员的安排也有垂直、递进等关系。

随着情绪高潮的来临,画面里所容纳的监控机位也越多,画面的内容越满。

 5 ) 监控里的灵动

一、监控世界里的真实人性好电影,用自己的语言讲进你心里。

我们知道屏幕里的世界是假的,但好电影可以产生一个黑洞,在这个黑洞里,你窥见了屏幕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没察觉的自己。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监控里的生活,按部就班,科学呆板,它泛着黑白的花点,记录着我们每一秒,这是无可逃避的坚硬现实。

《时间代码》,是我们从无聊的现实世界,进入这个富有魅力的黑洞的代码。

在无聊的现实世界里,地库里的人和车在监控里没有多少区别。

在黑洞里,生命肆意绽放,人变得像人。

因为它布满惊喜,产生美。

尽管没有声音,仍使观众看到这里时会心一笑,这笑来自观众和黑洞里的人找到了物种的共鸣,这是真正的“人”才能明白的情感!

(有人看不懂,觉得这两个人神经兮兮,愚以为就是被现代性异化了,这类人他们的生活本就按部就班,且不觉得按部就班有问题)可以把影片主题理解为来自反思现代性的传统,所以能顺畅进入现代人心中。

二、中国微电影能学吗?

《时间代码》抓住现代社会里的一种感觉,用最匹配的形式讲出来。

比如监控室与保安,和摩登时代的流水线工人一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聊”典范;比如作为艺术的舞蹈,艺术是人之为人的代表,舞蹈又是艺术门类低鉴赏门槛、有及时性,适合电影语言的。

在保安、监控和舞蹈、艺术之间,是艺术张力。

如果用小说讲这个电影,很不适合。

中国短片往往是长片微缩,奔着圆全故事去的。

对这类,可能看小说更合适。

 6 ) 时间代码

短片(时间代码)你如果是评委会的成员在看到许多相似的影片后,突然出现这样一部,形式上新颖,有创造性。

内容上又不落俗套,虽然是很形式主义的电影,把人物封闭在地下停车场的世界,通过不同的场面调度元素,来强调封闭,机械和重复的人物生活状态。

这当然是出于导演对于人的关怀。

而且导演的观点也很明确,这样的工作(人物的生命活动)是反人性的,枯燥无味和机械的。

导演也认为舞蹈(艺术)是人性里面很美好的东西,不管现实生活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它是不是有点虚假。

我可以说它不是写实主义的影片,而是形式主义的影片,影片很明白且清晰的呈现出了导演的所要强调和要你观看的事物和东西。

他认为在监控室里日复一日进行这样的工作是重复,静止和没有生机的。

他认为舞蹈(艺术)这样的东西是美好的,是人应该去追求和热爱的东西。

可以看到生命的律动。

难道作为一个创作者不应该去向人们传达出什么是美好的东西,去唤醒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觉察吗?

不管两个保安工作人员,现实生活中会不会真实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地下停车场起舞。

影片本来也没有要真实客观的展现生活中的一切,只是通过一个合乎逻辑,真实存在的场景,可能存在的人而构筑起一个我们向往的美好的情感和行动。

男人和女人在监控摄像头下的舞动虽然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但当我们做为一个观众,在看到由不同空间摄像头所记录下来的男女的舞动。

被不断的强调和升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丝感受吗!

认为他们在那一刻的舞动是美好而有人性的。

当我们在嘲笑他们时,我们自己也就再慢慢丧失什么是美好的东西。

什么是更加美好的情感。

作为一个创作者去尝试唤起我们日益麻木的感受和被日常所规训出的集体无意识。

做为一个创作者,你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拥有什么样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从生活中来。

而阅读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东西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东西何以产生,何以存在。

 7 ) 获奖短片《时间代码》的七个问题你看懂了吗?

这部西班牙获奖短片很好看!

但我很多地方不明白:1. 监控录像显示日期都是2016的,手机时代怎么还听磁带录音?

用上世纪90年代老款电风扇?

至少中国的保安多在沉迷手游或网剧,西班牙人还生活在30年前吗?

1-1

1-22. 5月15日天第一个镜头少女穿着青春时尚,第二镜头展示她脱换服装的每个细节特写,是想突出什么?

你咋不拍男主的内裤特写?

2-1

2-23. 5月24日女主的脚试图模仿芭蕾的动作、还有在外面压腿是想表现什么?

3-1

3-24. 5月24日男主没贴纸条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辞职与女伴跳“双人”舞吗?

4-1

4-25. 5月30日之后二人为啥辞职?

放飞梦想舞蹈大赛去了吗?

还是寓意二人最终打破黑白换班的时间隔阂,决心选择“在一起”了?

5-1

5-26. 5月30日老板多屏播放相同的时间代码时,多个探头录像同时显示二人在跳双人舞,而且动作不同,这种时间矛盾是要表达什么?

平行世界?

6-1

6-27. 影片为啥叫“时间代码”?

7-1一个短片我问了这么多问有强迫症吗?

……那你们注意到这些问题了没?

《时间代码Timecode》——第69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短片金棕榈奖

 8 ) 景豪带你看大片

本片以一次车灯事故起笔,女保安在看到男保安留下的代码条后,唤醒了内心压抑的本性与渴望,最终与男保安一同选择释放,尽情地在车库各处起舞。

两个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因舞蹈这种方式别样相识,旨在告诉我们,沟通有无限种可能。

影片聚焦日常生活中两位小人物,两位保安实行倒班制度。

在某一个平常的白天,女保安接到经理电话,车库里一辆车的车灯被无故撞碎。

女保安打开监控后,发现是男保安在车库里舞蹈时撞碎的,但是她选择隐藏。

在第二天男保安查看监控时,发现女保安留下一张便利条,上面写着“时间代码”。

男保安发现了女保安在监控中模仿舞蹈的录像,就这样,两颗心开始瞬间相通。

从那天起,两个人就开始用一张张便利条展开了“游击战”,用舞蹈演绎深夜时自我的挣扎与自由。

直到二人辞职,新员工来到,经理才发现这场舞蹈的表演。

短片拍的很是考究。

在关键情节用监控录像这一冰冷无情的载体承载故事进行,两位主人公间仿佛夹杂着时间的断层,被没有感情的工作所裹挟,可恰恰讽刺的是,二人却因此生情,从机械的同事变成共逐自我的友人,不仅嘲笑了机械式工作对人的压榨,也阐述了沟通交流的真谛,并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心灵。

语言抑或舞蹈,只是流露于表面的形式而已。

诚然,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当你我相遇,毋需言语,一个动作便可心意相通。

 9 ) 规范制度下的诗意浪漫

短片《时间代码》为我们呈现了地下停车场男女保安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

他们利用时间代码和监控录像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各自起舞,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肢体与灵魂的交流。

导演将镜头对准监控录像巧妙的设计了,人物服装以及场景上的暗示,使观众得以从这一奇妙的视角,窥见到这样秘密而浪漫的交流。

影片多次呈现桌面屏幕的画面,这种画面使得观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也在这一个看似机械呆板的监视器里,记录了如此静默而浪漫的内容,设置了极大的反差。

监控的角度自然是俯拍和全景,人物在其中显得渺小,而且动作也变得十足费解尴尬。

大多数观众的反应,或许就如同后来的新员工和老板一样,感到震惊困惑以及荒诞,甚至有些被愚弄的愤怒。

可是女主发现这个秘密是并不是采取这样一种态度,而是为他守住了秘密,谎称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就是这样一种举动,只给观众留下了悬念,在其后证明这是一种精神认可。

除监控画面以外,更有玻璃和镜子的近景画面。

电影语言中玻璃普遍被视作人与人之间沟通上的隔绝,在影片中玻璃同样可以表示一种隔绝,两种情感。

玻璃里是保安室里无声的默契是有意压制的疏离感,玻璃外是一种张扬的诗意浪漫,即动作夸张的舞蹈。

而玻璃上的那张纸条,真像一个通风的缝隙,两种情感交汇其间,不亚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的冲浪板。

电影语言中,镜子折射的是内在情绪和外在未知。

在影片中,有一幕是女主着装好以后认真梳理头发的画面,镜子里的她垂头丧气面无表情显示出对枯燥工作的压抑和无奈。

但在和另一个人有了交集以后, 她对头发的梳理是在打卡的路上的,可见仓促的行动之下,已经有了难言的激动。

服装是人物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是穿着花裙子的,而在工作中穿上了颇男性化的制服。

可见日常生活中,她可以是轻松自由的,但在工作服的制约下,她变得严谨认真,不苟言笑。

影片还特写了她脱鞋的画面,脱下红鞋子的脚,显然是练过舞蹈而有些变形了。

这里已经喻示了女主可能曾经梦想成为一名舞者,迫于生活而成了一名夜班保安。

与其情节相对比的,是片尾出现的新员工。

表情麻木地系纽扣,还粗心的系错了一整排。

新员工的形象是规矩而呆板的,如此人物与交流前的他们如出一辙,规矩才深得资本家的心。

恰如同那句“我不会跳舞”给予及时称心又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导演采取的人物很有意思,地下停车场的保安总是最不受人关注,他们枯燥机械的工作时间于他们而言,似乎只是监控器中代码。

导演赋予了故事的可能性,也在其中渗透了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孤独,以及交流的匮乏。

影片中对话相当的少,交流感却从未减弱。

或许是反映了语言交流呈现生疏,又或许是导演有意表达一种意境,而一切深刻体验都拙于言辞。

规范制度下,人们日复一日的务虚,或许偶尔也能被某种浪漫灌醉。

他们好像是怀揣着秘密的窃贼,在日与夜的交织出,与各自的解梦人狭路相逢。

然而,时间越是打结,心事越是滋滋作响,终于他们在时间的代码中狂欢,庆祝着终于寻觅到了灵魂深处的相知。

 10 ) Time Code“公式化世界里的每一个数字”

在没有点开这段影片前,看着时间代码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了平行时空。

我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平行时空。

周遭的一切是冷漠的、空洞的,并且大部分与己无关。

可即使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真实地活在这样一个看似规规矩矩、冰冷单调的逐渐被公式化的世界里。

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都非常有礼貌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和陌生人保持着距离,是社会上的种种关系令每一个平行时空有了交汇点。

影片对女主人公穿戴制服的画面进行了三次特写,在我看来,穿衣服这个动作就像是给自己戴上了一个面具,提醒自己开始不同的角色扮演。

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或许能够在长时间里将人们活成面具下的模样,甚至和面具融为一体,失去本真的自我。

脱下制服的女主,穿上自己的舞鞋,又回归到了一个怀揣着舞蹈梦的普通模样。

走进她原本生活轨迹的这位男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给予她的温暖是无声的,却也有着强大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两个人在社会上角色扮演的相似性,使得两个或许原本生活领域天差地别的人,在监控下起舞的瞬间产生了同情和共鸣。

穿着工作制服的二人,在起舞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份重合了。

以这种形式存在的默契,蕴含着残存的人情味和还未被生活完全割裂的些许自我。

随着影片接近尾声,音乐的进入和好几个跳舞镜头的展示,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是有真善美的存在,而能够在社会角色当中保留自我的人也足够强大。

尽管在最后,新来的职员看完老员工的“舞蹈”之后,面对他上司煞有其事的神态,还是说了一句“我,不会跳舞。

”也许我们都明白内在利益很重要,但为了生存,我们有时不得不向外在利益低头。

时间代码告诉我的是,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和未来的行踪将永远是个谜,但每个人在看似孤独寂寞的生活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确信和尊严。

至于,这两种利益要把谁放在首位,也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无关他人,无可厚非。

《时间代码》短评

音乐,故事,镜头,开放式结尾

6分钟前
  • X
  • 推荐

我不是来上班的,我身体里住着孤独灵魂但我同时也是位灵魂舞者。现代舞尬起来!

10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结构相当完整,利用停车场的地形和监控画面实现各种构图挺有想法的,跳舞这个元素还是很吃香的,总觉得好像在哪儿看过这两个演员的舞蹈似的

14分钟前
  • 黑猫白猫
  • 推荐

最后那段双人舞超爱

15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力荐

在无聊的时候,寻找乐趣,而要是有个伴,那就更好了。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23/6/2018 @ CX702。形式大於內容。

20分钟前
  • KLY
  • 还行

创意好 舞蹈好 但也就这样了

24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荒诞的爱情故事,想法太独特了。

29分钟前
  • 小A
  • 推荐

靠,半年前看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这片会拿奖啊...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当然,这一看就是戛纳喜欢的风格。整体说起来,虽然好像很有病的样子,但是又很有爱。不需要语言,只需要形体动作。

35分钟前
  • 玉木大河
  • 推荐

没太看明白

38分钟前
  • 踩姑娘的小蘑菇
  • 还行

没懂,同时降低了对《爱乐之城》的期望值。

43分钟前
  • He 1D
  • 较差

孤独者的爱情。 ★★★

46分钟前
  • Q。
  • 还行

停车场斗舞 并没有比广场舞高级

51分钟前
  • 还行

难道是5%规则使然? 鼓掌的,都希望自己的车库管理员是这样?

55分钟前
  • 老羊
  • 还行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孤独永远相伴(二倍速看的舞蹈简直像在打太极)。

56分钟前
  • hangain
  • 推荐

就…很有趣的两人,却没有爱情独有的浪漫…感觉朋友也可以酱紫→_→

58分钟前
  • away
  • 还行

轮班员工用摄像头传递的“春天情书”,想法很棒

1小时前
  • 绿小野马
  • 推荐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小时前
  • weiwang
  • 推荐

依靠太多奇遇的叙述,难经回味的故事。

1小时前
  • XD|醒来。你在。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