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历险记2:海绵出水》以CG动画的形式呈现,而且离开了他们的水下家园,来到了陆地上,大小也和真人无异。
这次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蟹老板将化身为超级英雄,不过他们的性格依然还是那么可爱。
在成人看来,海绵宝宝是一部带着忧郁的开心闹剧。
在嗑药般欢乐癫狂的背后影射着现实世界的的残酷和变态。
尽管发生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但它并不回避成人的烦恼和问题,只是故意用无厘头和天真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态度像是讽刺,反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无聊和荒唐。
这种效果有些像金凯瑞和周星驰的一些电影,但海绵的表现更极端,这也是动画片的优势。
对我来说,海绵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将我的大脑降维到只剩一个神经元,去欣赏这种积极到无脑的快乐。
在这种情境下,加上如七彩棉花糖般的想象力,以及海绵魔性的笑声,无论是章鱼哥的消极和蟹老板的压榨,都被温情包裹起来,成为一种萌点。
它是现实的反义词,却比任何现实都能打动人。
所以每当我在现实世界中摸爬滚打身心俱疲的时候,它都是一宗治愈良药。
看过动画片的人都知道,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都很喜欢抓水母、吃冰欺凌、吹泡泡、喜欢《傻花生之歌》(The Goofy Goober Song),这就是他们的友谊基础,无比简单又无比坚固。
他们一起完成了被嘲笑的任务后,就高高兴兴的去傻花生俱乐部吃三层冰欺凌了,神马出丑、神马失落、神马被嘲笑,都是成人世界的玩意,都比不过傻花生俱乐部的三层冰欺凌。
往学术了说,其实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弱智也是一种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你要玩深度,我偏要装肤浅,我就要用我的简单直接对抗成人世界的功利世故。
其实想想也是,世界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不是也挺好么。
电影的主题就是“做你自己”。
当海绵宝宝伤心地问蟹老板,为什么不提拔他为分店经理,蟹老板搜肠刮肚,终于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只是个孩子,我需要一个男人”,——质疑,是成长之路的第一个伤痛,就像是被高年级的男生拒接交往的小女孩一样,一夜间特别渴望长大。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决定去找独眼怪兽,证明他们不是孩子。
但是一路艰险几乎无法前行,海绵宝宝悲伤地意识到自己的确只是个孩子,派大星依然一副无知者无畏,于是海绵宝宝扒下派大星的大短裤,指着它的花内裤说“大人会迷恋傻花生3年,一直穿着它的印花短裤吗?
”派大星也觉悟了,两人“大哭”。
——无能为力,是成长之路上的第二个伤痛。
它们想努力成为大人。
在恶人酒吧,为了不显露自己是小孩子的身份,憋红了脸,不跟着录音机一起唱《The Goofy Goober Song》。
因为不是,就越想证明是,一派天真烂漫,幽默搞笑,老少咸宜。
后来海绵宝宝如愿以偿,成为了分店经理,以孩子的身份。
他和章鱼哥的对话成为整部电影的升华,做自己最重要也最开心,不用去追求不是自己的东西。
搞笑+感人+励志,谁说不是一部好作品呢。
希望我也一直能保持一颗未泯童心!
我也很努力地上班,作比别人更多的事,同样是堂堂正正地负着一块责,为什么会老是没有被人严肃地对待呢?
嗯,然后今天无所事事看了这个方裤子Spongebob的片片,就明白了……原因素:U R JUST A KID!
如果你表情较多,动作稚拙,滥用笑容,对话时经常睁大眼睛扑闪扑闪,脑海中的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卡通: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秘的规则,人们将据此看破你幼稚的本质,然后自动把你划分到kid那一类。
他们会轻易知道,你比较少原则,缺心眼,能自我分散精神压力,对冒犯和怠慢的容忍底线较低,而且即使被激怒也很好哄。
他们会开始心不在焉,减少维持你友好度的心力投入,因为你的高友好度是天生泛滥,人家不用努力获得。
而且没错,你对责任和要求看得不是那么重,梦想也没有那么具体,对物质的欲望只是出于欲望,所谓的野心也不会有杀伤力,被剥夺或无法获取什么东西的时候,纵使失落也只是一阵,没精神去维持和报复。
这种特性被称为:靠不住。
bikini island下的世界,兴高采烈好像小神经病的SpongeBob和partick,靠着fake mermaid magic四条海藻的自信,靠着横冲直撞的念力爆发,靠rock&roll,靠激情,对,靠着那股心气儿,就踏过枯骨累累的险境,感染怪兽一大群,逃过杀手,自然是精彩的。
但除此外,片子甚至设定了完全现实世界的绝境shell city,这两个弱小的软体生物居然在这里也能创造奇迹起死回生……还有那个带典故的雷锋型浪里白条帅哥……真是比较适合给kids们看,仿佛自己也充满斗志了呢,仿佛只要一根筋奋斗奋斗奋斗,天下没有过不了的关呢,仿佛只要跟派大星那样乐呵呵傻笑,就真的没有烦恼了呢看着看着真想自己也乱撒零食吹泡泡蹦蹦跳呢而高唱i'm readypromotion的绵块儿终于也在片尾突破了kids形象的限制,完成他梦寐以求的梦想,升职!
一切尘埃落定,结尾主题曲响起。
层出不穷的辛勤劳作画面,又给刚才感染到的亢奋带来一丝与现实世界相关的不安,但忙到飞起的绵块儿Bob在画面中贯穿始终的灿烂泛滥欢乐笑容,好像是在说,“管它的,我自己觉得带劲就好啦。
”
就像所有还没有长大的小孩子一样海绵宝宝的单纯快乐简直让人妒忌同样,也像大部分的孩子一样他骄傲,有点儿自大,喜欢卖弄小聪明,并且总是自以为是但即便有再多的小毛病他仍然是可爱的--因为,他仿佛多孔的海绵, 有着可以轻易被人看透的单纯他眼中的世界大概也像他心中所想吧一如比基尼岛上空明媚的阳光--即使这个世界本不是那样
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动画改编电影了,真实还原了动画的原貌,并未做什么多余的修改。
剧情很是简单,很适合儿童观看,大人看也不会有什么尴尬,相反会引起童年的回忆,那一个金灿灿、整天积极乐观充满微笑的海绵宝宝,还有他一生的死党、各种滑稽搞怪的派大星,两人光是站在一起,便是无尽的笑料了。
这一次对于成熟的探究的冒险,展现出他们的勇气与活力,即便不能长大,也依旧是有了极大地成长。
片中除了在冰淇淋店那一段有些惊悚和深海恐惧症之外(巨大的海洋生物的身躯实在是恐怖),都是充满了欢笑,结尾的重金属高歌也是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
而这部片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加入了大量真人的互动,使得二次元和三次元无缝的衔接在一起,兄弟俩被“独眼巨人”(潜水员)抓走、被烘烤至干、屋内的水产集体暴走、和杀手在演员腿毛之间搏斗,这一切在动画电影中都是不多见的,不禁能令人耳目一新。
尽管影片并不算太长,但从里面的点点滴滴,真的能够回忆起放学回家坐在电视前翘首以待的情景,不由得会心一笑,也就够了。
——“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
”——“海绵宝宝!
”
2004美国动画片《海绵宝宝历险记》,定级PG,全球累计票房1.41亿美元,豆瓣评分8.5,时光网评分8.0,IMDb评分7.2。
本片是海绵宝宝的第一部电影版,采取了2D+实景+真人的新颖表现形式,片头和片尾的海盗桥段是真人桥段,后部分的潜水员桥段是2D动画叠加真人实景。
如此设计,给海绵宝宝这一传统手绘2D动漫IP注入了新意和活力,增加了电影版给观众带来的新鲜感。
我对“海绵宝宝”这一美国动漫IP并不了解,并不是我童年时代的流行动漫,我只是听儿子聊起过这一IP,仅仅知道“海绵宝宝”“派大星”“蟹老板”“痞老板”这些角色名字和大致的角色形象,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本片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海绵宝宝,算是海绵宝宝的扫盲启蒙作品。
本片各种角色的丰富而夸张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是我看过的手绘2D动画片中角色表情最变化多端的动画片了,非常体现创作者的画功和对角色情感的拿捏。
丰富的表情,精准地诠释着角色的情感,也对观众融入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是2D动画片,但节奏紧凑,引人入胜,笑点幽默,笑点不断,剧情简单却很搞笑。
海绵宝宝虽然是面向低幼儿童的动漫剧集,但电影版的剧情却是全年龄段设置,虽然低幼画风不变,但笑点并不低幼,各种一惊一乍式的笑点和反转反差式的笑点很有幽默感,成年人也能笑得起来。
说到风格,当今好莱坞,三维动画已经到了横行无忌的境地,二维动画几已完全被3D动画取代。
3D动画影片更是一部比一部强劲,这其中可不只是投资。
现在最常见的动画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调侃、戏谑为主,如梦工厂的作品,一种以温馨、搞笑为主,如传统豪强迪士尼的作品。
前者更主要以成人为目标,后者虽然很适合一家老少全家欢,但可惜的是,影片对准的却不是孩子,这个本来属于儿童的空间已经彻底市场化。
幸好还有这部《棉球方块历险记》,虽然使用土的掉渣的平面技术与早已过时真人与动画结合的技术,但它却凭着对角色的塑造与角色的剧情发展创造出了绝不逊色于一些大片的票房。
也许是因为让3D弄的眼睛疲劳了,竟让我对这部简陋的二维动画片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动画片的内容似乎都没有什么可介绍,这部片子也一样,内容极其简单。
描写的就是生活在比基尼岛下海底世界的棉球与好友海星想成为大人做大事的冒险故事。
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可出彩的地方,而且使用的还是最拙劣的二维技术,但影片成功了,它高明就高在了对人物的性格设计上。
这个小海棉是个乐天派,天塌下来也不愁的那种,他在影片开头就以童真的心做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梦。
在梦中,螃蟹老板终于开了间小蟹汉堡店的第一家分店,他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分店经理。
就在开业的第一天,汉堡店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当地的娱乐媒体也在跟踪报道,所有的人都在等着这个新任经理来解决问题。
我们的小海棉经理很牛的下车,很牛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得到了大家的赞许。
到底是什么大问题呢,原来这件大事竟然是一个汉堡没有放起司!
他终于解决了一个这么“大”的事儿,他得意的不得了,而我们也被他乐晕了!
这部影片的成功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这个小海棉的天真与单纯。
这部影片是以小孩子的性格可能性来展开故事,完全以孩子的视角来讲故事,他与《史莱克》等影片不一样,他没有带有隐喻的成人化幽默,也没有精致的逼真三维画面来夺走你的眼光,却用最干净的纯真与充满童趣的幽默来打动观众,让我们从心里乐出来,影片的制作人员对儿童的心理拿捏的很准。
对三层冰激淋的入迷可以忘掉任何的不开心;见到了洗手时产生的泡泡就玩了起来,完全忘了还有任务在身;对笨蛋花生偶像近乎疯狂的崇拜种种。
即使如此简单,但却不会让你感觉到弱智,而是让你有种轻松、自在的欢愉。
我想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看看这部影片,开怀的笑一下,什么都不要想,只需舒服的躺着来感受纯真就够了。
第二天,又看了一遍影片,这一遍,就是为了再听听那首花生笨蛋歌,再看看他们吃冰激淋的痛快模样,再感受他们被贴上海草当成胡子后的恣意妄为,“我是男人,我什么都不怕”,哈哈,真是太搞笑了,让我又找回了童心,我现在恐怕根本不会像他们肆无忌惮的为这种事儿傻笑。
单纯的搞笑,却不淫邪。
就算在周星星的片子里,在感到幽默的同时,也会有一丝对小人物命运的伤感,但这个片子绝对不会,他会让你从头笑到尾。
我喜欢他的口头禅,很自信,很悠然自得, I am ready to promotion;I am ready to promotion .
我的室友们正在追最热的电视剧,而我叛逆地不愿加入。
也不是对他们有意见,只是不想随波追流。
所以就随意点开小破站,首页推荐进来看完了这部电影。
首先我的通感是一如既往地好看。
即使这是一部大众意义上的动画片,但是对于十几年后已经成年的我来说依旧不落俗套。
我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集海绵宝宝了,所以可能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一味地支持海绵宝宝。
在他冲上奖台兴奋地发表感谢词而没有意识到获得经理这份职位的并不是自己时;当他宿醉(?
)回来发现蟹老板要被烧死依然决定救他时;当他在死人堆里买冰淇凌时……我好像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反而更能理解章鱼哥的举动,毕竟他看起来是那么正常。
但是就是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这样的无厘头组合,却让我一口气看完了全片。
为什么呢?
我看完片尾彩蛋海绵宝宝灰头土脸地打理蟹堡王二店却依旧露出最灿烂的笑容时,我好像明白了。
成人世界固然死气沉沉充满压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露出笑意。
我们好像真的被现实禁锢了许多。
结束劳累的工作后只想躺在床上呼呼大睡,难得的休息日也只是窝在床上和手机相处一天。
我到底有多久没有尝试改变了?
海绵宝宝的下一步举动总是出人意料,我好想也去尝试一下,体会意外的惊喜或者惊吓。
去走一条从没走过的路,去尝试一种不在自己舒适圈风格的衣服,去试吃一款还没有评分的新品……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试过了。
这个过程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谢谢你,海绵宝宝。
明天我就去打卡那款我心仪已久的美食~
现在手机铃声还是海绵宝宝的主题曲。
说起童年,想必90后们都不会忘了这部经典童话。
在那片海里,有三个家,一个石头,住着一只傻傻憨憨的海星,一个城堡,住着优雅小气的章鱼哥,一个菠萝屋,住着心底不会藏事的海绵宝宝。
还有蟹黄堡的蟹老板和他的死对头海臭虫。
这个世界的一切似乎都是这么有趣美好和无忧无虑。
童年也是这样的无忧无虑,每当想起童年的无忧无虑,必然也会想起海底世界的无忧无虑。
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最后海绵宝宝化身摇滚巨星拯救大家的镜头,依旧唱着自己最喜欢的主题曲Goofy Goober Rock ,伴随着急躁的节奏和精彩的吉他solo,就连脸上用力揉弦的表情和手势都来了个大特写,他替所有人打开了脑袋上的枷锁,每个人都在此刻释放了,小孩也可以是拯救人类的大英雄有趣的是在如此令人兴奋的节奏下两只鱼在疯狂甩头享受这一切,就连plancton的computer wife也玩起了人海传输,真的是很high啊就像歌词中唱的一样:"Put your toys away" Well then I got to say when you tell me not to playI say NO WAY! No no no no way!"I'm a kid" you say.When you say I'm a kid I say "Say it again."And then I say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very much.就是要做小孩 堂堂正正的做小孩,有什么不可以片尾曲中wilco的just a kid也唱着:Maybe I'm not so bigMaybe I just don't fit inI'm ready, I'm ready, I'm ready, I'm ready for more now来吧 我们需要更多的欢乐
我是高菲•高伯耶#海绵宝宝# 今天重温了海绵宝宝历险记,发现:1.信心真的比黄金重要,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觉得自己小孩没有勇气去贝壳城,有了胡子后觉得自己是个男人有信心就顺利的拿到了皇冠。
2.状态很重要,一路上开开心心的,欢声笑语,即使是去别人恐惧的贝壳城也不害怕了。
3.永远保持好奇心,和天真。
他们喜欢吹泡泡喜欢高菲高伯,其他人说只有小孩子才喜欢吹泡泡和高菲高伯,但是最后是高菲高伯拯救了比奇堡。
所以能让你开心的事情你就放手去做,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你热爱的一定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
4.对自己的老板和同人类善良,一定会有回报的,开始蟹老板没有让海绵宝宝做经理,他很沮丧,和派大星买醉(狂吃冰淇淋),第二天很疲惫,痛骂了蟹老板一番。
但当国王误会蟹老板透了皇冠要烧死蟹老板的时候海绵宝宝替蟹老板求情了,并承诺六天内到恐怖无比的贝壳城去找皇冠,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救蟹老板,这是他的善良。
在寻找皇冠的路上几次要撑不下去了得知整个比奇堡被痞老板控制了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寻找皇冠。
最后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成功了!!!
个人观看海绵宝宝感想,文采糟糕,各位轻喷
海绵宝宝历险记 (2004)8.52004 / 美国 / 喜剧 动画 冒险 / 史蒂芬·海伦伯格 马克·奥斯本 / 汤姆·肯尼 克兰西·布朗
THE POWER OF ROCK!
确实是做到了TV版没法一集讲完的故事 看的也挺开心的 被拷干那段也属实心理阴影 我到现在都记得海绵宝宝用冰激凌买醉的场景
无厘头搞笑风格延续到电影版中.海绵宝宝最终还是升职成为分店店长了嘛.整部片子笑点不断,但是泪点和亮点几乎没有,就像是一部加长了的电视动画版一样.不过这样也就足够了,片中还有向丧尸、法老和西部片致敬的桥段,另那个独眼巨人实际就是生化冲击里面的老大哥形象嘛.喷水还原的部分振奋,音乐赞
虽然没有想象中好,但这是大电影的海绵宝宝与派大星。
手贱。。
头盔的致命武器是摇滚乐!!!竟然还有摩托头!电吉他solo太好听了~~巨物+深海爱好者狂喜
很早之前在电视上看的。当时觉得海绵宝宝死了,电影院里的海盗哭得好伤心。然后剧情其实我是记不得了 - -
我蛮喜欢海绵宝宝的 这个真不好看 剧情糊弄人吧小孩他也不能看啊 好几次这动画形象我看着都害怕
【B】哈哈哈哈这么脑残的玩意儿但是我看的好开心啊!其实和今年的乐高大电影蛮像的,各种对好莱坞大片制作套路的调侃。那个“小孩也能成事”的主题也很有鼓励意义。
足够的好笑和无厘头,整个特别的high。just a kid。英勇无畏的小孩子,而且没事傻着乐也是难得的天份呀。
好无聊。。 =。=#
以前我每次换台换到海绵宝宝都要被鄙视并且被迫换台。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集完整的海绵宝宝。好吧确实不是我的菜,毕竟全程我一次都没笑过…………
可爱!没心没肺的剧情对小孩来说可能过于幼稚,对大人来说刚刚好。独眼巨人你上岸了为什么还穿潜水服。小孩总是很介意被当成小孩,等他有一天意识到当个小孩也没什么不好的时候,也许就是真的长大了(海绵宝宝除外)。
预算不足么?
这种片子只能给小盆友看,现在完全Get不到它的点。
电影版也一点不闷
比海底总动员迟了一年,可见很多都是学那部经典而来,虽然后面部分还是有一些创新的元素。另外,太美国无厘头的重口味,其实不大适合幼儿看。
总体挺低幼向,有些段子有点尬。而且让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成功完成任务的因素也都很偶然:不是靠卖萌,就是靠运气,再不然就是玄学或强大外援(人类泳者),没什么是他们自己的力量,最后还被捧成大英雄,就很emmm…
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了。
连看几部撑眼皮的文艺片,看这个挽救一下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不过没有短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