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意外撞死人逃逸 —— 罪不至死。
坑爹 —— 充其量算是个教育问题,和罪与罚八杆子打不着。
很多评论都说坑爹儿子死了大快人心,完结,撒花。
这花是这么好撒的么?
大家不会以为编剧的智商下降到和黑帮老大婆娘一样的水品——因果报应,血债血偿——完美结局,续集都不用拍了?
这里我不得不立个Flag,这片子一定有续集!
大家也别着急说老白接的戏走下坡路,咱们还是走着瞧。
说回剧集,Adam这个名字可不是这么好叫的,伊甸园里面偷吃了苹果的男人。
可惜在这个戏里面,苹果还没吃上就死了。
因为现今这世界早不是伊甸园了,大家苹果都吃上几百年了,各种口味的。
我无法猜测编剧的口味,如果不负责任猜,我觉得往七宗罪的路子上编就不错,再加上老白封神的“挣扎感”的演技,就会相当有看头。
下一季谨慎关注法官女友的命运之轮如何运转,希望能快点上线。
都骂儿子坑,是以外人的角度考虑,如果是自已呢?
当然,如果撞的是普通人,不自首是不对的;撞死黑帮老大的儿子!!!
要考虑清楚了,顶包黑人小哥用脑袋和全家示范了!
不过,最后儿子因LEE的骚操作,对自已的过失付出了应有的**(剧透)。
更坑的是女友LEE,明知道是老白的儿子撞的是黑帮老大儿子,会杀人的,还坚持正义就是真理,就让人费解!
不是不爱老白;就是不想当后妈,嫁个没儿子的法官更好?
以因果论来说,最坑的也是女友LEE:1.黑人小哥,混黑帮没混好,只能当小兵,替人顶包,只能说应有的下场!
LEE作为辩护律师,在不知道黑人小哥是顶包,而且证据又确凿的前提下,尽量替客户减刑是应该的,但做无罪辩护就有点过了(调查取证是警方的事,律师越界了)。
不搞那些辩解,黑人小哥被打死,气儿过了,也许不会牵扯他的家人!
这里说的也许,也是没办法,黑人小哥家人没顶梁柱在黑人区属于最弱群体,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以说LEE对黑人小哥一家人被炸上天,是有一定责任的。
2.有你肾么事啊?
热心过度?
同情心泛滥是最惹人烦的!
帮倒忙、多管闲事,导致各种不良后果,在美剧里这样的角色最惹人烦,现实中也一样。
你一个辩护律师,客户死了,他家人炸上天了,你不动脑袋想一想,还不要命似的连最后一个都不放过?
各种骚操作,把黑人小小哥牵扯进来,见过坑爹的,没见过这样坑客户的!
最后把卖棒球钱(好几集都有这个棒球,我就知道要划重点要考)给黑人小小哥,后者用球钱买枪,间接替哥哥报仇!
LEE成功解决老白有孩子问题,妙!
终上所述:老白啊!
这圣母婊要不得!
节奏层层推进,很有代入感,非常能吸引人,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剧了,太喜欢这样类型的剧了,政治,人性,原则不断的来回拉扯,现实中我们也是这样子的,这部剧的基础很牢固,好与坏,善与恶没有绝对只是每个人在某个时刻做出了选择而已也没有对错,期待早日回归,以我的看剧经验,这个绝对不会烂尾,编剧太牛逼了,亚当的死瞬间把老白拉回正义的这一边,老白没有牵挂了,亚当也应该去死,不过尤金开枪误杀他太牵强了吧。。。。
三个儿子就残疾的那个还算省心……爸爸,你是大毒枭,我打电话举报你!
老白:恩……儿子,钱你收好,我跑路了!
小粉:爸爸,咱俩组团卖白粉!
老白:恩,儿子,钱你收好,我跑路了!
亚当,爸爸,咱们市谁最牛逼?!
他儿子,我给弄死了!
咋整?!
老白:恩……better call saul!!!
我跑路了……
不是我说,真的就是全看老白,他的儿子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老师那么好看还要去找自己撞死人的姐姐,呢个女的靠在他怀里头比他肩膀还宽
再来说说看这个剧的心情第一集:5🌟第二集4🌟第三集到第9集:1🌟第十集:5🌟结局倒还可以,亚当自己做的孽自己偿老白是这个剧的唯一亮点了不得不说演技是真的好
健康缺陷的儿子,深爱儿子的父亲,突发的来自生活的残酷“馈赠”;父亲因对儿子的爱不得不开始在一向以正直示人的身份的掩护之下、在公检法的眼皮底下涉手各式不堪的勾当,然而节节都节外生枝,每一个谎言又不必得牵扯到一个新的谎言来圆,父亲由此被谎言裹挟着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为了一代绝命毒师……hh有点跳戏,但说实话我在观剧过程中很难不跳戏。
一方面是因为剧情设定本身和Breaking Bad确实有点相似,另一方面Mr. White也实在深入人心。
一对比起来,这剧就看上去就平庸了许多。
不是我在苛刻地期待多么戏剧化的剧情发展、多么有深度的人物刻画,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缺少吸引力,重点多且散,看得时候总觉得心揪着,但这种揪着并不是入戏的表现——而是我在剧中看到的破绽后,很难判断到底是剧中角色的破绽还是剧外编剧的破绽,第四面墙存在感太强,没有那种一气呵成地扎进剧里、放心地把情绪交给编剧安排的引人入胜的感觉。
当然,才出了三集,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编剧最后怎么填坑值得关注。
Anyway,看完前三集,我又打开了Breaking Bad。
*突然记起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就是第三集Adam在暗房放着Joy Division跳舞那段。
他跳得真像Ian Curtis。
Joy Division的主唱Ian Curtis患有癫痫,癫痫有时会在舞台表演中发作,但从观众视角来看很可能只觉得是他在跳什么怪异的舞蹈。
Ian Curtis在23岁时自杀了,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对于未来剧情发展的暗示?
Love Will Tear Us Apart9.6Joy Division / 1980
图文无关。
(其实也算有关?
衣服上写着Love Will Tear Us Apart歌词)
剧情上有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既然都选择逃逸了 儿子一直在那里矫情什么呢 我不能理解这里儿子的心理矛盾 脆弱?
善良?
白莲花?
还是单纯为了推动剧情?
毕竟现在看下来真没觉得儿子是那种会做了错事内心会折磨的性格 弹幕都在说老白惨 那我想知道谁不惨 再说最惨的不应该是黑帮老大吗 儿子死了还被混淆视听 媳妇天天逼他又冷嘲热讽的 也就多亏是老大 换一般人要就自杀了好吧 我记得上次这么讨厌一个剧的主角是《十三个原因》第四季 里的女主 白莲花程度和这部剧男主有一拼 目前唯一看剧的动力就是儿子赶紧被抓或者gg 愿天堂没有怂逼辣鸡🙏总体看下来 剧本三星 演员演技是真的在线把剧本硬生生拉到了四星 不过碍于现在我对老白儿子的厌恶还是觉得三星比较合适看到第七集真的被气死了 老白为了帮黑老大 设局陷害女法官的行为真的下贱 因为他儿子撞死一个人连累了多少人了 又是黑人全家又是女法官又是女律师 赶紧滚去自首好吗 这部剧真的就像一个巧克力味的屎 又恶心又忍不住看 不过看下去的动力是男主他们两个被抓起来 以前看剧就算主角是杀人犯也不会反感 男主父子俩也算我少有的真切让我看着恶心的第八集看完感受 希望老白和儿子一起死最后一集感觉有点潦草啊 两个女律师知道这真相以后并没有对整体剧情走向有啥影响 我以为会对最后的结尾有个集合的作用 结果知道以后就没然后了 所以演了十集都只是衬托气氛吗我猜到儿子会死了 但没猜到是这种死法 我以为会在黑帮当着女儿面揭穿他的时候被杀死 总之也算圆满了
脑残儿子,太坑爹了。
越到后面越二,看得我抓心抓肺,恨不得从屏幕里揪出来耳光开回抽!!
开篇不错,中途疲软,本来综合给三星的,最后被KO真是大快人心~加一星!!
大胆预测一下,法官老爸不知道黑老大已经拥抱脑残儿子表示和解和接受,一定认为是黑老大派人杀的。
第二季毫无牵挂的老爸一定火力全开跟黑老大血战到底!!
《绝命毒师》里的老白这次不用再制作毒品了,他成为了一名法官。
他深受大家关注的原因,除了其刚正不阿的品性外,还有他不幸的遭遇——他结婚三十多年的妻子在一年前被枪杀了。
老白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试图从这样的创伤中振作起来。
毫无疑问,他17岁的儿子Adam成为了老白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精神慰藉。
但谁能想到,正是这个儿子将他推入了深渊。
纪念日当天,Adam开车前往母亲身亡的地方祭奠她,但那个地方是黑人聚集区,一个手无寸铁的少年独自去那里是很危险的。
在一堆混混走向Adam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威胁,哮喘发作,在慌乱逃离的途中撞上了骑摩托车的17岁少年洛克。
洛克当场身亡,手足无措的Adam拨通了911却没有勇气告诉警察发生了什么,他最终逃离现场,并将洛克的手机丢入河中。
那个少年的尸体被孤孤单单地丢弃在水沟旁,只有路边的野狗在舔舐地上的血迹。
Adam告诉自己的父亲发生了什么。
老白原本是想让儿子去自首的,甚至联系了警探和律师,但他发现死去的洛克是本地最大黑帮头子的儿子。
感到小命不保的老白马上转变了策略,他决定掩盖儿子撞死人的事实,并就此开始了一系列制造假证据的操作。
说真的,除了最后一集老白对包庇自己儿子的行为振振有词的样子让我有点恶心和气愤以外,对老白这次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对应的行为,我都是持中立态度的。
《法官大人》这部剧我最想吐槽和研究的,其实是老白本剧中的儿子Adam,他是躲在父亲名望背后企图明哲保身的傀儡和巨婴,如果他不死,总觉得他最终会成为魔鬼一样的存在。
【瘦弱的哮喘少年】都是17岁,但和出镜率几乎为零的洛克对比,Adam无疑是瘦弱的。
从后来洛克的姐姐Fia嘴里,也能大致知道洛克的样子:开朗、幽默、健壮。
而这些,统统和Adam没有任何关系。
Fia调侃Adam非常适合去纽约大学,因为那里特别欢迎书呆子。
更糟糕的是,Adam还有哮喘,这也就决定了他和所有炫酷的运动都无缘了。
受母亲影响,他唯一喜欢的只有摄影。
身处最需要受到关注的青春期,但Adam被大家关注的只有父亲是一名法官以及母亲的暴毙,他内心无疑是苦闷的。
所以他先爱上了自己的摄影老师,后来又爱上了Fia。
前一种恋爱不被法律允许,后一种更是被道德谴责,但Adam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安。
虽然没有同龄人的接纳,但长辈们对他充满了包容和爱意。
老白自不用说,他还有教父,外婆,甚至父亲曾经的同事都对他关爱有加。
大家不仅因为他失去母亲而心疼他,也因为他的哮喘心疼他。
老白知道他撞死洛克的第一反应就是问他是不是因为哮喘,两人发生争执后老白也生怕他哮喘发作。
这个名叫Adam的男孩,从生理上就占尽了便宜。
没有人会想到,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会犯下如此罪行。
【爱情里的渣男】Adam有两段感情经历。
他是以和女友在床上相拥的方式出场的,但这位女友没有出现在他的日常校园生活中。
直到Adam上摄影课,镜头用暧昧的方式暗示了他和摄影老师的关系,观众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Adam在课上暗搓搓得向老师表白,但实际上他的爱并没有那么深。
他缺失了母亲的爱,便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最具有母性特质的对象——他的摄影老师。
从后面老白和老师的谈话可以看出来,两人确实是在Adam母亲去世后越走越近的。
但当Adam认识了Fia,他被对方的热情开朗所吸引,于是,他连一个电话或者暗示都没有,就火速抛弃了摄影老师,和Fia开始成双入对。
而这个时候,摄影老师却在为两个人的未来打算,想和Adam开始一段不用隐藏感情的生活。
但是,Adam真得爱着Fia吗?
那也未必。
Fia在这段感情中一直都是坦诚热烈的,而Adam却始终犹犹豫豫,眼神里都是闪躲、迟疑和心虚。
与其说他被Fia的性格所吸引,倒不如说他被对方是洛克姐姐的身份所吸引。
两份感情,Adam都是渣男:第一段有关于背叛,第二段有关于隐瞒。
说到底,他都不够坦率和真诚。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对于老白帮他隐瞒罪行的行为,Adam不仅不赞成,甚至可以说是愤怒的。
他每天不是消沉就是抱怨,尤其不能接受有人成为了他罪行的替罪羊。
但他的良心也就止于愤怒了,他的振振有词有多伟岸,他的行为就有多虚弱。
最不能让我理解的,就是Adam甚至跑到了法庭去看相关案件的审理。
他的表情除了刚开始有些不忍,之后都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有一段剧情颇有意思:Adam在法庭的电梯里遇到了两个人,他们在讨论自己的罪行。
然后其中一个问Adam为什么你在这里?
他带着一丝奇怪的笑容说“Murder”。
这个奇怪的笑容最真实地反映了Adam的内心——他也许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憎恶自己的罪行,甚至可能是享受的。
所以,当Adam最后倒在血泊中时,很多人的感受跟我一样,那就是极度舒适!
这个卑劣的角色总算偿还了他的罪过,希望第二季他不要活过来。
拭目以待第二季会讲什么。
我只想……做正确的事。
一个极简的空间。
灰暗的色调、空荡的陈设,矮仄的镜头。
空间中的声响只有磁带中那盘录音,底噪滋滋之中,近乎窒息的呼吸声,残酷到乏味。
仿佛报案人发出的才是死者临死的喘息。
巴克斯特家族的教父悄无一声,轻轻颤动的身躯和紧紧纠结的五官却难掩内心苦痛。
一遍听完,再又一遍。
除了寻找凶手的线索,他还在寻找什么吗?
儿子死前的任何声息?
这是录音中没有记录下来的。
法官继续埋藏证据。
他求助于第一集出现过的黑人议员。
法官显然知道黑人议员查理是个黑白通吃的人物,才有此求——让一辆有官方登记的交通工具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法官并没有特意编造任何借口,只是希望对方不要问原因。
说明法官对此人的信任,也可见法官还未足够虚伪——与之后的他相比尤然。
但是由于法官是一个公认的高尚人物,议员根本没将他的动机往阴暗的角度想,以为他只是出于睹物思人。
法官也乐得顺水推舟,维持良好人设。
很容易看出法官在做这种事时,心中负疚。
但随着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愧疚还会存在吗?
议员的一通电话,将权力系统的秘密森林轻轻撬开一角,一条黑白纠缠的生物链清晰显现。
议员打给副局长鲁迪,鲁迪打给街头帮派头目小莫,小莫将任务派给小兵(soldier)科菲。
法官的掩盖行动继续。
现在所做的是给亚当制造不在场证明。
法官的概念很高明,"This is yesterday"——他要篡改昨日。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通过口头的语词编造,而是采取实际行动去充填这份日程。
法官在早餐店和女店员说起昨天庭审过的那件案子(这里再次清晰地看出法官曾经帮助过的人现在都反过来成为他的利用资源),目的是诱导女店员说出让他去现场查看的话。
法官的表达是经过精密设计的。
开口就抛出关键词"shotgun homes",是在给聆听者植入记忆靶点(希望对方记住的信息)。
中途欲言又止,却说这是个案子,激起对方的窥探欲,直至对方顺理成章地帮他完成实际上是他预设的剧本。
法官登时情绪高昂,回头对亚当说:“喝光!
”自己将杯中咖啡一饮而干,那份得意不胜言表。
试想当一个深谙法律、权力的人徇私枉法甚至为非作歹时,着实令人心惊。
在咖啡店时法官就让亚当写好了一张卡片,那是为下一站——墓园做的准备,卡片将被放在亡妻墓前,如果有落款的话时间当然也是昨天。
过马路时,有意无意(当然有意)地让一辆摩托车疾驰而过,为的是给情境增添一丝焦虑,结果就是亚当低头那一阵的恍惚,以及抬头后对轰鸣远逝之处的一瞟。
对墓园门口的老兵所说的话绝非法官自己会说出的话,他反常的表现同样出自有意而为,目的还是在老兵的脑海中打出一个记忆靶点——你怎会轻易忘记一个羞辱过你的人呢?
这些不知情的陌生人,无论是被法官善待还是恶语相向,他们都意识不到,在那片刻,他们的意识甚至命运被法官轻轻操弄在手,而且当某天法官需要调动这份资源时,它就会像一颗被唤醒的时光胶囊立即发挥功效。
在人生的一两个瞬间,他们就是法官的牵线傀儡。
我们可以看到在完全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中,权力者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墓碑前的对话,法官给亚当解释了他在咖啡店和墓园门前一系列行为和言语的原因,他就是在为亚当伪造缜密的不在场证明。
对法官而言,这是不得行而为之,可是亚当却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我们会发现,虽然法官和亚当是一家人,看似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法官所做的也是在庇护亚当,但是亚当却和自己的父亲有着明显的价值分裂。
法官的一切掩盖行为最直接的阻力竟然来自自己尽力维护的儿子。
而往后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亚当如何一步一步与父亲决裂,成为法官掩盖行为的最有力的反对派。
科菲接到处理肇事车辆的任务,来到法官住宅所在的街道。
他摘下了帽衫,被法官屋对面的女邻居看到了模样。
法官回到法院上班,卡斯特罗警探在办公室等他,卡斯特罗就是昨晚法官带亚当去警局自首前,打的两通电话(都没通)中,其中一个联系对象。
从卡斯特罗一系列的语言和副语言来看,她对法官很有好感。
法官必须要为昨晚的电话编造一个合适的借口,而法官确实做到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借口是怎么想到的,答案是法官复制了黑人议员给他营造的理由——长痛不如短痛,亡妻的车消失是好事——因此法官希望卡斯特罗不要追究车的失踪。
法官的表演是精湛的,因为正如他在墓园所说的,他的言辞、行为、情感都“非常贴近事实”。
但是当卡斯特罗坦坦荡荡地露出不以为然的笑意时,法官的面部肌肉一下子就僵住了,因为他恐惧自己的谎言被卡斯特罗明亮的双眼看穿了。
等卡斯特罗继续说下去,法官意识到卡斯特罗并没有察觉自己的秘密,他才稍微舒缓了紧张情绪——喉头咽了一下口水(Cranston的表演微妙如此)。
法官遇到的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警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律师李·德拉米尔也是同样的人),她要将这起所谓的失窃案追查下去。
两人对话中,让观众知晓了法官妻子死于一起商店中的谋杀案,这就解释了亚当在母亲忌日那天去黑人聚居社区的一家商店门口摆放相片和鲜花的原因。
对法官来说,他没有必要非要阻止卡斯特罗,因为黑人议员向他保证这辆车会消失。
但是事与愿违,人算不如天算。
但天算终究是人为。
科菲被交警拦住了,他们说他闯了红灯,可是明明转场第一个镜头就是他在等红灯。
考虑到这里是黑人聚居的下九区,交警涉嫌过度执法甚至种族偏见(你也可以回忆一下亚当在同一个区域开车,交警看了看他,没有任何动作)。
科菲扔掉棒球(重要的线索性道具)的动作引发交警强烈反应,也可见这座城市中潜藏着深重的种族矛盾。
科菲最后被粗暴地拘捕了,不容任何分说。
法官的计划以这种方式出了岔子,不说讽刺,多少有点荒诞,这座城市盘根错节、难以逆料之处实在太多。
此时开始交叉表现亚当和科菲两个少年,在亚当重新步入正常的校园生活时,科菲被带进警车,布满镜头的隔离网将他牢牢笼罩。
这几乎暗示着科菲替代了亚当的命运。
从后续剧情来看,的确如此。
接下来有一个挺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就是亚当在摄影课上(摄影老师就是第一集开头睡在亚当床上的女性)对摄影师和被拍对象的关系的一番理解,这段陈述表明他是一个共情心理很强的人,他像摄影师薇薇安·迈尔一样,能不为介质所干扰(因为介质往往也是屏障),看到介质背后现实中的人。
这样的价值观会让他无法忽视那起他必须承担责任的事故,也无法忘记在他面前死去的生命,更无法心安理得地将真相埋葬。
科菲在警局等待处理的时候,动了歪主意,想用车上遗落的那颗有传奇球星签名的棒球贿赂警察,放他离开。
这种签名棒球肯定是非常珍贵和少有的,因此是一种指向性非常强的线索,就看后面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了。
令法官猝不及防的事发生了,肇事车辆被扣,而尽职的卡斯特罗马上查到了这辆“失窃”的车。
事情正在朝失控的方向发展,为了掩盖昨天,他不得不掩盖今天,进而掩盖明天。
挂掉电话,再度出现高角度俯拍镜头,百叶窗矗立如碑,如无声却严厉的审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卡斯特罗根据车子的GPS定位记录,发现车子是要被送到废车场进行报废处理,结合原车主是法官妻子罗宾,法官上报的失窃日期又是罗宾的周年忌日,卡斯特罗怀疑失窃案与罗宾的遇害有关。
法官一时无法想出自圆其说的谎言,一个定时炸弹就此埋下。
法官只好继续通过剥削自己对妻子的情感(也是剥削死去的妻子),暂时避开危机。
越要掩饰自己的卑劣,法官就越要表现得高尚,他也就变得越发虚伪,甚至罪恶。
卡斯特罗留意到法官第一次称呼自己的名字,法官这一声有意无意的称谓再度令人心惊。
从他的神情,我丝毫看不出他是有意而为,但是如果他是有意的呢?
法官试图打探“窃贼”的姓名,没有成功。
此时他有点没能把控住,多嘴问了一句“他多大了”。
听说“窃贼”只有十七岁,是亚当的同龄人,他产生了恻隐之心,不忍让一个孩子因自己受到法律制裁。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份恻隐之心让法官编造了那个自己和亚当都喜欢把钥匙放在轮胎上的谎言,这样科菲就不会摊上入室盗窃的罪名。
这个说法巧合性太强,不太能说服人,法官本不该犯这样的错。
但也有可能法官并不是在为“窃贼”减轻罪名,而仅仅只是在为车子的失窃寻找合理的解释。
眼看着法官就要有惊无险度过危机,却再次如同先前许多情节所暗示的那样,真相不仅无法掩藏,反而随时都要冲破那层薄薄的新土,曝露在光明之下。
破破烂烂的小车一声颠簸,爬过缓冲带,同时跌下一截受害者机车上的零件。
一起失窃案过渡到肇事逃逸案,躲在阴暗处的法官被阳光打着了头颅,想要置身事外已成奢望。
当这辆“失窃”车辆与那起事故发生关联,你发现警局反应多么迅速,或者说,巴克斯特家族对情报和警局资源的掌控能力有多么强。
局长库萨克得到巴克斯特家的指令,当即将用签名棒球贿赂成功马上要离开警局的科菲扣下。
一个警察开车将法官送回家,说起一个案子。
一个偷内衣的男人,法官没有判他有罪,后来他成为一个强奸杀人犯。
法官或许感到一些尴尬,但他强调断案不能进行预期性审判,而应讲究证据(you try a case on the evidence )。
这句话无疑非常理性和正确,但鉴于法官在制造伪证给儿子脱罪,就显得很讽刺。
愧疚令亚当无法心安,正如他在摄影课上所推崇的——摄影师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他也无法漠视一个因自己而消陨的生命,于是他通过互联网去了解死者。
又一个非常出色的细节设定,警笛声迫近,亚当心中隐藏的恐惧被充分调动起来,正义审判的焦虑时刻注视着逃脱罪责者的心灵。
对看似逍遥法外的犯罪者而言,或许社会权力机制没能对犯罪行为做出惩罚,但是自然的权力机制却从未须臾中断对人类之罪的审判。
当警察跟在法官身后走进家中时,惊慌失措的亚当以为法官已经报案,他连声道歉,法官赶紧制止了他。
警察送法官回来,目的是向亚当取证,因为法官说最后开那辆车的是亚当。
法官在警察去卫生间时,制止了亚当说话,他防的是看上去漫不经心的警察,可能是在诱使他们串供。
实际上这名警察应该确实是漫不经心的,不过例行公事地问了一句,但是亚当的回答和法官的证词产生了矛盾,他否认自己开过那辆车。
法官因此和亚当产生争吵,一旁的姜戈拼命试图叼出带血的抹布,一种迟早东窗事发的张力不受控制地弥漫开去。
法官的恼怒令亚当病情发作,如同重置那日车祸现场。
法官仔细询问了亚当,以确认还有多少漏洞需要他去填补。
加油站出现的陌生人需要他“解决”,但是这还是小事,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个遗落在现场的吸入器,上面沾满了亚当的指纹。
原本与故事主线毫无干系的科菲越来越深地被卷入这起案件。
在当地黑帮大鳄巴克斯特家族的催逼之下,受其支配的警察局长库萨克顶着压力对科菲进行了非法审讯和酷刑虐待。
此时再次出现平行叙事结构,在科菲忍受酷刑的摧残时,也同时表现了法官和亚当。
这意味着科菲此刻和之后的遭遇与这对父子的行为和决定强烈相关。
科菲承受着身体的痛苦,而法官与亚当无可避免地背负着道德的熬煎。
夜色灰暗无比,仿佛冒着罪恶的烟气,幽冷的配乐中,亚当从黑暗中惊坐而起。
库萨克带着新奥尔良警方突袭了费玛丽家,完全充当黑帮走狗。
这一出情节如同当头一棒,因为我们发现科菲竟然是费玛丽的大儿子!
也就是说,法官在头一天拯救了这一家子,后一天就摧毁了这一家人——虽然他不应背负所有责任。
这悲剧性的转折令整个事件迅速转入死角,他人的命运与法官自己的命运紧紧扭集在一起,接下来法官的任何行为都会左右无辜者的命运,而他也越来越无法以一个不知情者的身份欺骗自己——因为亚当将南希的话转告法官,法官知道科菲将面临着什么。
亚当的眼神渗出恨意,他认为科菲是被法官推到绞刑架上的替罪羊。
科菲被送往监狱的牢房,铁栏背后,是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黑色皮肤。
城市?
秩序?
正义?
广场上,权力的火炬,投下浓墨色阴翳。
而去警局的那天晚上,法官联系的另一个人——律师李出现了。
李是法官的学生,而且同样是一个父性明显的关系设定,李和南希一样爱慕着法官。
为了掩盖上一个谎言,法官编造了下一个谎言。
法官让李误以为他对她有意思。
欲念帮很容易就和刚被关进监狱的科菲联系上了,这再次体现公共权力体系的根本性腐烂。
欲念帮让科菲把事情顶下来,虽然他完全无辜,他甚至都不知道他顶的是什么案子,简直荒谬到极点。
欲念帮是在丢车保帅,“车”就是科菲,“帅”自然就是那远远置身幕后的权力人物——议员查理。
如果科菲不答应,他的家人就会受到威胁,他这样一个底层的小兵(soldier)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有些恢弘、有些清峻的音乐之中,镜头直接从极高角度竖直拍摄法院的柱石与台砌,产生强烈的凛然不可侵凌之感,就像神的凝视。
科菲的案件公开审理,法官和亚当都作为旁观者,目睹了一起实则自己才是局内人的庭审。
科菲在法庭被轻率简单地指控(身边也没有辩护律师),他因偷车被捕,而这辆车撞死了罗科·巴克斯特,所以他就被当成了肇事逃逸者。
这样的指控是极为粗疏的,因为它根本没有证明撞死罗科时那辆车的驾驶者也是科菲。
当庭法官也没有就案件事实做任何质疑,因为他也默认了科菲就是肇事者。
当庭法官只问了一句话:“你混帮派吗?
”这样问是因为他对这起事故有着明显的预判,他认为罗科的死是帮派斗争的结果,科菲为欲念帮杀死了巴克斯特家的儿子。
普通民众这样猜想是很正常的,可是一个司法官员是不能带着如此明显的偏差性预设的,一切终究要讲事实、看证据。
令人唏嘘的是,此时你不知道是不是该说科菲不幸,因为没有得到德夏托这样的法官为他主持正义。
当科菲被粗暴地脱去衣物时,那是这个社会上的底层弱者当众被权力的目光所审视,所羞辱,所凌迟。
而在剧中的新奥尔良,这样的弱者就是下九区的非裔美国人。
然而,底层黑人不仅承受了种族不公,还要承受同种族内的权力压迫。
科菲只是一个小兵,当他看到台下自己的母亲被小莫摁着肩膀时,他便清楚自己是没有任何自由选择的,幕后的帮派大佬决定了他作为牺牲品的命运。
此时法官看到了焦虑万分的费玛丽,他很快就推断出了科菲和费玛丽的关系。
此时亚当来到现场,目睹了科菲被宣判的现场。
亚当从高处现身,意味着在他身上的高度道德性,他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
同时,他向审判结果投去的目光也代表着来自自然之眼的凝视。
当科菲说出那声“guilty”时,法官似乎松了一口气,心中落下了一块石头;又仿佛面部猛然抽紧,心下悬起了另一块石头。
费玛丽在庭外追逐着法官,一声声呼唤着“Judge!Judge!(法官!
法官!
)”对法官而言,却如声声重锤叩问着他的良知:“审判!
审判!
”法官根本无法承受良心的拷问,发出失控的叫嚷。
此处有意做了声音的编排,法官的声音被放大,而周围嘈杂的人语忽然悄无声息,空气仿佛凝固,众目睽睽回首——包括背景中的巴克斯特家族。
镜头焦点也自然挪移到巴克斯特家族这边,他们也持那种想法——这是欲念帮对他们的报复。
从老大口中得知,他还有个大儿子,与欲念帮有仇,他认为这导致小儿子被报复。
当老大说起这些帮派犯罪事实时,他的妻子走到一边,这是为了保持不在场,以显示她对帮派犯罪的不知情状态,避免在丈夫出事时波及自身。
“我要清理这座城市,让它焕然一新!
”一起无心的交通事故,迅速演变成帮派斗争的风波,使整座城市都陷入危机之中。
庭审是台面上的政治,休庭后法庭的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才是真实的政治。
巴克斯特在庭外(二层)窗口宣战;小莫在法院门口(一层)将消息传回副局长,副局长传回查理;而在停车场(地下)法官请求李帮科菲减刑,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然而他又不得不继续维持着高尚的人设,为自己的行为建立合法性。
"I just… think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可是法官早就放弃了做正确的事。
而俯览整个庭审场景(三层)的亚当,缓缓走到科菲被宣判时站立的位置,双手交叉如同戴着手铐的嫌犯,光线从他的眉心鼻骨明暗剖分,他面色沉,低下头首,体验着这场尚未结束的心灵审判。
公众号:段雪生
老白还是宝刀未老啊!演技太牛了也!烦人儿子最后被写死真的好爽!有点寓言式的结尾,高开中走高结吧算是。
第一集质感不错,老白帮儿子清理车子上的血迹,这是老迈最擅长的。第二集,老白又当又立?他葫芦里卖什么药,有点看不清剧情走向。第五集太吓人啦,不敢看,两条线这么快就并轨。第六集,帮黑老大救他大儿子,老白彻底黑化。第十集,结局满意。黑弟弟用老白给的钱买枪歪打正着傻儿子,报应来晚了总算来了。好像除了女检察官,其他角色都知道了谁是肇事者。
很多伏笔和坑都断了,那不如拍成电影。尽人事听天命,不可控的变量太多太多。
不知道为什么绝命毒师类似的剧情设计我真的get不到
中途弃剧之后看了第十集大结局,麻蛋幸好没追这剧。。
小孩撞人这段因为刻画得变态地细致看得好生气啊
挖坑不填靠巧合😂
没有老白都想打一星了,看得尴尬症发作,各种不合逻辑的剧情。哮喘病患是呼吸困难,缺氧,不是缺脑。
再好的演技也顶不住一个脑残编剧😡
政客、黑帮、法官,在各自利益驱使下互相斡旋但终究躲不过宿命般的因果轮回,老白再次饰演法外狂徒,苦大仇深了十集,终于在最后给了一个解气的黑色结局。
老白小粉父子局,情节和人设都跟《毒师》重合性过高。
绝命法官真好看
巧合好多啊
人物内心挣扎很吸引人。
很经典的关于道德选择和报应的故事。一步步沦落,最终依然要偿还。
为什么没翻译成绝命法官!
比起法律或者犯罪,这可能是政治剧,poor Kofi。white guilty 是一个笑话。大家都在讨厌主角儿子,但我最讨厌的就是主角,虚伪至极、假左真自私自大至极的典型代表。整个立意就很他妈扯淡。结尾,导演是不是洋洋自得搞了出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这只是再次证明剧情走向有不少的牵强与硬伤。
不好看啊,也就第一集质量在线,中间拖沓的不行。儿子是各种脑残,各种作死。老爹忙着帮他擦屁股,儿子竟然脑残到跟黑帮女儿谈恋爱,WTF?结局因果报应,本来三集能讲完的事拖了10集。。。
一个是法官大人,一个是黑帮老大,两个人都为了保护儿子而撒下了弥天大谎,不择手段,殃及无辜。剧集不乏一幕幕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时刻,但为了这个寓言般的故事,很多设计还是比较刻意,只做到了八成。儿子的角色也是集懦弱、愚蠢毫无担当于一身,坑爹坑到山穷水尽,让人恨得牙痒痒。直到结尾因果难逃的悲剧发生时,才明白这就是一个关于懦弱和愚蠢的故事,孱弱的儿子和精明的老子其实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一样的人,都在逃避,为了掩盖真相,他们不惜抛弃公正、良心、道德、悔恨,最终由谎言堆叠而起的虚假生活就像包不住火的纸,最终会被付之一炬。这便是谎言的代价。
第一集就炸裂了!为了家人走上犯罪道路被最大的犯罪集团追杀,熟不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