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东方思维。
首先我们用道家思想理解灵魂和盖亚的设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客观世界,不过是客体,主体是什么?
道,也就是电影里的盖亚。
我们从中来,死后也回到她中去。
也就是盖亚是地球之魂,孕育所有地球上有灵魂的事物。
而且生命都有灵魂。
2、外星人的目的首先必须明白外星人是灵魂,陨石是他们星球的盖亚。
而且他们很痛苦,这从女主的梦境和解读也看的出来,所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追求安宁。
而外星人是知道盖亚的存在的,所以他们获得安宁的方法就是融入地球的盖亚,整部电影就是讲述外星人为了融入盖亚做的努力。
而他们是和地球盖亚不相容的,所以他们一直飘荡。
3、为什么杀害地球生物?
首先,影片的设定是灵魂,那么怎么能杀死灵魂?
能量。
外星人是虚无的,为什么子弹和宙斯炮可以杀死?
因为能量。
而为什么他们一接触地球生物地球生物就会死,1因为不相容,2他们的能量比地球生物大的多。
所以外星人是杀不完的,一旦死去回到外星盖亚,重新孕育,所以宙斯炮没什么用。
4、这不是侵略电影里一再强调。
首先杀死地球生物并不是外星人的本意,因为他们的数量巨大,一碰就死,至于病毒应该是能量的辐射。
他们一直在寻找融入地球的方法。
重要的是,他们很痛苦,所以迫切渴望达到目的,或许短暂接触地球生物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所以加速了毁灭。
他们的目的不是侵略,而且最终的收益者是地球,因为盖亚才是本身,外星盖亚已经给地球盖亚提供巨大能量,生命都是盖亚孕育的。
5、八个灵魂是什么?
八个灵魂是外星人为了融入盖亚做的尝试。
这八个生命是被外星人植入他们的灵魂存活下来的生命。
是他们破解地球灵魂密码并同化自己的计划的尝试。
女主是他们的第一个成功的人,所以也就打开了沟通的窗口,当八个灵魂凑齐,密码破解,同化程序完成。
女主的梦境包括女主身上的病毒还有最后的第八魂都证明她身体里是有一个外星人的灵魂的,他的梦就是这位大哥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提供解决办法,幽魂追女主等迹象表明这大哥很可能是外星人的领袖。
为什么需要的第八魂是一个外星人?
因为有了携带外星灵魂的女主和携带地球信息的第八魂就表示两个星球盖亚的信息可以融合,破译完成,同化程序可以启动。
所以最后女主和第八魂启动了同化程序,让外星盖亚融入地球。
最后博士身上也漂出白色灵魂,所以证明博士身上也有外星的灵魂痕迹,所以外星人才是问题的制造者和解决者,人类就像个傻子。
最后,外星人获得安宁,成为地球盖亚的一部分,地球盖亚获得巨大能量,会孕育出很多生命,女主梦境的最后一幕可能是外星大哥对未来的预言,地球会孕育更多生命,他们曾经的繁荣也会在地球上开花结果。
所以,这是一部深度好片。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刷了好几遍,当年最强CG,得分也不应该这么低。
要不是好奇搜索了“最终幻想”恐怕我真的记不起这部电影了。
十年。
慢慢导回记忆的时候,当初的震撼感觉也慢慢回来了。
【灵魂深处】对我的意义在于技术和涵义两方面。
我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至少是七八年之前了。
彼时我懵懂无知,对动画的感觉完全还在启蒙阶段。
当初连最终幻想这个词都没听说过,不知道有一系列的游戏都叫这个名字。
买的时候我也以为是电影,根本没想到是动画。
是的,根本没想到,动画技术可以与真人媲美。
我记得我刚看了一点就暂停,因为才意识到原来这不是一部真人电影,而是可以以“假”乱真的动画,受到震撼太大,以至于激动了好久才看下去。
于是CG第一次走进我的生活。
【灵魂深处】奠定了我对最终幻想系列长久的好感,以至于FFAC出来的时候真的是疯狂了。
不过老实讲,看到FFAC的时候我也没有那么震撼了。
一是【灵魂】当时的技术在我看来已经是逼真的极限了,AC做得更加唯美,但技术上已经不能让我再多惊叹(我再一次惊叹CG技术就是AVATAR上映的时候了)。
二是,【灵魂】当时就已经提出了地球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个概念,后来AC的设定其实也只是延续了这一设定。
在我看来【灵魂深处】的设定是相当有前瞻性的。
后来日本出的一系列科幻动画很多都能联系到【灵魂深处】中的设定 ,并不是说他们借鉴【灵魂】,我相信是【灵魂】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今最喜欢的英文名是Gaia,仍然相信地球的灵魂就是叫这个名字。
这也算是它遗留的影响了。
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初买的碟。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再看一遍,或许已经没有当初震撼的感觉,但一定有些东西,即使过了十年仍然让人觉得新鲜,仍然有着保存下去的价值。
我看了一些影评,集中观点认为当时的票房惨败一个是因为在西方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另一个是由于北美上映档期等等因素,导致票房惨败。
一些正向评价认为这部电影在当时看来,CG效果还是非常震撼的,并且叙事及精神内核是东方化的。
首先对于大部分影评的观点我基本都是认可的,在2001年的时候,你可以想象这部电影CG效果无疑确实是非常棒的,耗时4年时间,投资金额如此大,动用如此之多的计算机,你能够从电影特效中看到AKI头发上的每一根发丝,质量上确实的肉眼可见的能看出飘逸的发丝、分毫毕现,衣服上的褶皱、人物脸上的表情、金色暖光的效果等等,在当时的技术来说,都是非常精良的。
我个人在这部影片里非常喜欢各种类型的武器及飞船等的效果,由于是电脑效果,所以在武器等造型上可以天马行空,所以可以看到各式各样非常炫酷的装备,为此我还特意截了几张电影图片。
现在再来说说东方内核,影片中盖亚(Gaia)是地球之魂,孕育所有地球上有灵魂的事物,虽说gaia名词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众神之母,名词释义的源头在西方,但是这种生命体的诞生、如何孕育星球生命的特质、加上最后润物细无声的能量消耗转化结局,包括影片中你会发现,那些幽灵的形体有一些龙形图征,这些因素其实都非常有东方特色。
东方文化多元兼并,大道三千,和而不同,我显然是认为并不是个人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事物都不能忽略多方便因素制约影响。
我个人感觉可能一些基本定位或者故事核心等等的一些问题在当时来说还是有待考究,当然并不止这一个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市场条件、大家对CG技术的认知等等因素。
但是总之,在技术层面来说,我个人还是非常肯定这部movie的,至少在2001年,是很棒的技术了。
如果不是有論文作為前提的限定,我一定不會那樣注意這部電影強大的動畫效果。
但當角度轉變,我不得不說,這是人類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縱然票房不佳,但這部電影對於3D製作是不可言說的重要。
人物面部的表情,肌肉的紋理,幾千根頭髮飄動的效果,微笑時嘴角牽拉的線條。。。。
都是使這部電影突破動畫而更加具有真實感的必備。
--其實除了上述所說,還有一些隱含在電影內部的信息值得注意: 電影中龍形鬼魂所代表的含義無出東亞,這樣的細節設計跟當時中國威脅論估計也脫不了干係,而與此相對比的就是曾兩次出現在影片中的白頭鷹,恐怕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是美國吧。
無怪乎如此,即時我們再把它當做日本動漫的典型代表,他依然是美國好萊塢式大片和日本新動漫結合的產物,而災難片中一再重複的美國救世主模式以及以破壞紐約為代表的美國城市的受害者角度也讓以日本遊戲為基礎的電影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關於Gaya與靈魂的理論也應該是美國清教教育的平民化宣傳吧。
我很喜欢这电影的概念设定记录如下,供讨论:1、魅影( Phantom)最初被认为是通过一颗名为狮子座流星的陨石来到地球的外星入侵者,实际上他们是【剧透预警】未命名星球或可称作魅影星的外星智慧生物的灵魂。
他们又大致可分为四种:①战士型
这些幽灵身高约三米,是最常见的类型。
它们的手臂上长有生物有机体般的触手状武器。
②飞龙型
③坦克型( Meta-Phantom )
有资料称,最初,这些巨型魅影的真身是作为生物工程坦克制造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野蛮,成为幻影星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与普通的魅影一样,Meta-Phantom 的身体上有触手状的附肢,背部有炮塔状的附肢。
使用非火炮武器很难杀死它们。
④原型魅影( Proto-Phantom) 它幽灵是魅影星球盖亚的残骸,因此所有被消灭的魅影最终都会回到原型幽灵那里重生。
2、魅影星球
这颗行星的性质与地球相似,拥有自己的“灵魂”并支持各种生命形式。
其中一个主要物种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这场战争摧毁了行星的环境,并最终摧毁了行星本身。
行星的碎片被抛向太空,变成一颗陨石,坠落在地球上并引发了魅影入侵,摧毁了地球上的生物。
3、盖亚(Gaia)原本是现实中的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和生物学家琳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提出的盖亚假说中的核心概念, 地球本身被视为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机体。
本片中则将盖亚理解为“地球之灵”,而且每个有生命的星球可能都有自己的盖亚。
片中的地球盖亚
片中的魅影星盖亚4、 生物以太(Bio Etherium)希德博士发现的一门科学,其理论认为所有生物都会散发出类似于“灵魂”或“精神”的生物能量。
生物以太产生的科技和创新,包括“卵包”(Ovo-pack)、屏障城市中的屏障能量。
5、波理论该理论是源自生物以太学派的科学理论,其目的是结束魅影的威胁。
该理论认为,生物波场可以抵消魅影波场。
要创建此频率,必须收集并组合一系列单独的频率。
6、卵包(Ovo-pack)
一种便携式能量电池,用于为各种机器充电和供电。
卵形包有多种尺寸,可满足不同需求。
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快速生长,然后收集其简单但强大的生物以太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可用形式。
关于最终幻想系列,最开始也只是听说,后来终于有机会看到,我记得我看的第一部是圣子降临,出色的CG技术和后期渲染让画面栩栩如生,而影片中的男男女女又很养眼,所以,最终幻想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这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的评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评分有些低了。
1.故事性首先,故事的开展是从博士的梦境开始的,这个梦初开始看不出什么深意,到后面的数次闪回,才渐渐的抽丝剥茧,还原事情的真相。
这个方法并不新颖,梦境的闪回和回忆的闪回一样,是好莱坞用烂的方法,很多影片都曾经采用过这种方法。
博士和上尉的感情设计,还有队员的设置都很合适,但,缺乏亮点,一个负责搞笑,还有另外一对感情线不明朗的情侣,一个话唠,这是常见的小队设计。
这种小队设置在插科打诨等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一些小点子的设置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其优秀的理由。
最好的还是这个点子:灵魂的归属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生物在死去之后,其的灵魂都要前往灵魂的最终归处,盖亚。
像前面的一些评论中提到的一样,在这样的影片中,灵魂与飞船是可以同时出现的,影片提出的灵魂本源性是我非常赞同的,影片认为,所有的生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在世间游荡一次,最后回到盖亚的怀中,所谓死,就是生,这样说起来,倒有些宿命论的味道了。
2.CG当初看圣子降临时,感叹这项技术的先进,在此片上映的2001年,已经看到这项技术达到了高峰。
博士飘逸的头发,还有动作,当然在一些举枪,拥抱的动作上,还是略显生硬,但是已经做得很棒了。
3.科学家和军人科学家在一些人类在外星球进行殖民或者开战的科幻电影里,科学家往往扮演着沟通的桥梁的角色,在阿凡达里,科学家建立了学校,教对方我们的文字和文化,同时学习对方的,力图达到文化上的理解和相互尊重,在这部电影里,科学家是灵魂的容器,梦境的主人,外星文明希望通过她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科学家也为了这群失去家园的灵魂寻找归处,科学家仍然扮演了沟通的角色。
在普罗米修斯里,科学家不仅是新文明的发现者,也是异形文明的孕育者。
在与外星文明的交流上,科学家是殉道者,也是先驱者,他们真正建立起了桥梁。
军人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肆无忌惮的用武力征服外星文明。
在阿凡达里,他们焚烧森林,屠杀纳美人,是仇恨的制造者,在这部影片中,他越过议会,一意孤行,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博士在劝诫他的时候,他仍然一意孤行。
他们代表暴力和秩序的破坏者,一心想着消灭和除去,他们代表了人类原始的兽性和破坏欲。
好像很早以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可今天重看却发现记不起半点剧情。
感觉影片说的就是论一个傻逼如果当权的话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画面算是很不错了。
只是到结尾都没有搞清楚,他们到哪里去知道要找到8份灵魂凑成灵魂波,又如何去找到的不同。
只能说假定他们的科技水平已经牛逼到对灵魂方面的研究 已经非常透彻的地步。
另外最后的结局感觉略坑。
从一个一直都搞不清楚状况的人,突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女主也突然就知道男主准备怎么做,竟然还都知道这样可以解决这些外星幽灵,实在是有够蛋疼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吐槽的,既然那些外星幽灵不怕物理攻击又是肉眼无法捕捉的,而且通过剧情可以知道这些幽灵还具有非常强的攻击意识,感觉把人类当做猎物似的。
那么当初他们刚遇到的时候到底是怎么去反抗的才能造成影片里的世界观设定?
碰到这样的敌人估计一开始就会被灭完吧?
只能说这样的影片都是不值得推敲的了,就纯粹的欣赏绚丽的画面以及坑爹的剧情来打发时间吧。
已经有好些个年头很少看日本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小日本着实不上路子所导致的个人情感问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儿时乃至少年时代的很多成长经历和记忆都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难以忘怀的经典日本漫画。
从《七龙珠》到《圣斗士》、《机器猫》再有后来的《城市猎人》以及《灌篮高手》等等,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着极其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引起大量的同龄人产生共鸣的,甚至可以说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漫画故事,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那个日本漫画刚刚开始兴起,刚刚开始被引进的年代,也缔造了许多漫画的后来者难以企及的神话。
在属于漫画的神话时代的光环,渐渐淡去,岁月的年轮走入21世纪后,日本作为漫画的天堂,世界范围内漫画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伴随着开放的逐渐深入,许多之前未被引进的优秀漫画也逐渐崭露头角,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生产出的一部部史诗般的精品,在漫画王国日本那都是神迹一般的存在,一些新崛起的漫画故事、电子游戏也是层出不穷。
其中就包括了眼前这个1987年由日本任天堂公司,发布在带给我无数美好回忆的几乎是最原始的游戏机FC上的一款经典游戏。
至今已然超过20年,第14代产品已经发布,依然保持长盛不衰,而这款经典游戏也是日本电子游戏史上,最为畅销,影响最大的游戏之一。
而作为游戏的衍生产品——改编电影,也逐步成为几大游戏开发商越来越重视的领域。
很多人熟悉的《生化危机》已经被好莱坞拍了5部,《寂静岭》也出了续集。
而本片则采取改编电影依然是动画片模式,没有真人演出的本片,则通过异常逼真的CG特效,无数精美的画面组合,达到几可乱真的画面效果。
本片的故事背景实乃近年较为流行的末世题材,在这个前提之下,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张白纸,编导即可以开始随意的发挥,反战与环保以及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灵魂的拷问成为影片的主题。
为了这个伟大的主题,美丽的女主来到了被外星生物侵略已然几乎遍地荒芜,杀机处处的禁区,收集她所需要的灵魂样本,以便合成扭转一切的大招,男主则在此时适时的出现,充当英雄救美的角色。
而那近乎没完没了的外星幽灵,以及好战的军阀成为两位主角达成目标的最大障碍。
真是不得不愤恨在如此的危机关头,总是有顽固不化的始终保持强力手腕的军方好战分子,总在危机关头扯后腿,将事情一再的推向无可挽回的地步。
总在危机关头让男女主角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
哎…………这种不把主角超度成真神就决不罢休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这种宁可把自己陷于险地,甚至不惜身死也要度他人得道的慷慨精神绝对是值得敬佩的。
要是没这个疯子最后的一再开火,两位主角绝不能在最后关头完成逆转,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也。
在一切的灭世危机也好,外星生物的侵略也好,人类生还着之间的内斗也好,在各种危机和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各种创意视觉的环保之下,爱情成为了最终的主题,也成为了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当最终胜利的阳光洒向大地之时,当代表着胜利与生机的信号到来之时,爱已然凝固在这美好的一瞬。
一部制作精良的全CG电影,是不是全球首部,我不知道,但画面是我相当喜欢的风格,整个电影大部分是晚上和室内,和影片所要营造的气氛很融洽,那时候记得很多人都看不懂,我在朋友家看的时候,他也说这个动画很不错,但电影是没看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就看懂了。
电影一开始,就是主人公坐飞行器到纽约来搜索七个有生命的物体,这是根据博士的笔记来搜索的,故事的背景是在若干年后,由于宇宙中很远的一个文明星球爆发了恐怖的战争,可怕的武器,毁掉了这个星球,大爆炸之后,有一颗星球残体载着外星人的魂魄飞向地球,并深入地球核心,没想到外星幽魂很适应地球内部的环境,浙浙成长,并发展到地面和世界各地,它们从地底钻出,并改变了地球的环境,吞食地球生物的魂魄,转而状大它们的群体。
残存的人类和它们展开战争,但最终失败了,常规的武器根本对它们无效,然而他们又是看不见的幽灵,战争似乎以一边倒的结果结束,人类被迫放弃地面,在高山上修筑巨大的安全区,用高压电墙阻挡外星鬼魅的冲击。
世界上的残存的人类不想失去自己的地球,他们组成了一个联合国家,主人公属于政府的研究机构,研究如何对付这些入侵者。
他们发现了地球生命之母盖亚,原来所有生物都是有灵魂的,外星生物如是,地球上的生物也是一样,盖亚就是地球所有生命灵魂的源泉,它是灵魂的组成元素,所有的生物在死去后,灵魂回归大地盖亚,在不久的将来又再次重塑新的生命。
少量的盖亚可能被外星幽灵吞没,但同等的盖亚却可以中和外星生物的魂魄,达到消灭外星幽灵的目的,主人公把研究发现在国家国防会议上公布了,但与会者少有人信,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个强硬派,他非常反对这个提案,极力主张以终极武器迅速摧毁外星怪物,其实此人野心极大,想藉此通过议会的决议来掌握实权。
主人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展示了惊人的秘密,原来她自己的身体内有未完全消除的部分外星生物的魂魄,和自己身体内的盖亚抗争,如果谁占了优势,将毁灭另一方,其实主人公的导师也就电影里那个老头博士,也知道此事,主人公也需要收集盖亚来拯救自己,当盖亚的数量大于外星幽灵,就可以消灭它了。
故事的前因都在此了,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能看懂吧。
提醒一下,最后终极武器轰开了地壳,男主人公充当导体,解救了女主人公,也解救了世界。
让史克威尔被收编的片子
2001年看的,一头雾水。北美票房也一败涂地。10年后通过免费电视看了第2遍。叹息本片生不逢时,神奇的CG特效技术不比日后的《阿凡达》差,甚至更强。富有东方禅宗哲理的故事内核也早已甩开卡梅隆几个台阶,属于应该铭记的里程碑式作品。但是晦涩难懂的故事很难让观众喜欢,票房差不意外~
不是原作啊
形式大于的内容最好的诠释……(PS:本片的里程碑意义更大于电影本身……)
四星并不代表我认可它的编剧……
影片是《最终幻想》的首部动画电影,讲述了2065年的地球被一种名为幽灵的外星生物侵占,人类只能躲在一个有屏障保护的堡垒里,而天才女科学家阿琪·罗斯试图寻找一种能够消灭幽灵的方法,拯救地球的故事。影片在票房和口碑方面都遭到了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当年CG技术不完善,制作成本高,显示效果差;2、影片虽冠以“最终幻想”之名,但剧情与最终幻想系列中的任一游戏都没有关联。
里程碑式的CG电影,票房上的惨败令人惋惜。高中时期看的。
I am an enthusiast of Sci-Fi movies.But I never heard this movie in the past.And it is said to have a low box office. I was so confused that why this movie is unknown by people because it has a more excellent story and visual effect than the other Sci-Fi movies with 7-8 score on IMDB. In the meanwhile it's my first time to watch a CG movie.
此片能比得上真人效果了,童年的回忆
这部动画片的创意太妙了,至今记忆犹新
一般生物系的学生对盖亚理论神马的不感冒
可惜出力没讨好。
2001年就有那么厉害的CG了?
这是20年前,最牛比技术的动画电影。1.35亿制作成本,最后票房只有1千万,连零头都不够。直接让《最终幻想》的制作公司史克威尔血本无归。这电影的缺点很明显,故事太诗意、太抽象了,外星人对地球人用外星人的灵魂攻击,这个足够抽象的概念还不是最抽象的,整个故事连爽点都没有,都是软高潮。没有爆米花电影的传统枪炮战争、刀剑战争。就连卡梅隆拍《阿凡达》也只敢拍爆米花电影。拍这种艺术电影,票房上是一定死路一条的。没办法,这就是电影。可惜了,当年看得很震撼,毕竟是当时最高的动画技术。
这部片子让史克威尔破产了,所以以后的史克威尔就叫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了。而且即使是这样在奥斯卡上连个特效奖都没拿着,因为被指环王抢了。
为什么分那么低,很优秀的CG啊。我就是要给五星!
当年记住的只是它代表的动画制作技术的突破。
理论上2000年左右应该有过一股潮流 什么CG主播CG偶像 以及CG人物演戏
场面、效果都不错,可以说相当震撼!某些小细节(人物动作、表情)不完善,但很难相信这部片居然评分只有6.8
绝对的沧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