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华尔街狼人(港)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乔纳·希尔,玛格特·罗比,马修·麦康纳,凯尔·钱德勒,罗伯·莱纳,乔·博恩瑟,让·杜雅尔丹,克里斯汀·米利欧缇,卡塔莉娜·凯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13

《华尔街之狼》剧照

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2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3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4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5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6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3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4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5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6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7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8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19华尔街之狼 剧照 NO.20

《华尔街之狼》剧情介绍

华尔街之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危机四伏的投资界,掌管史崔顿·奥克蒙公司的乔丹·贝尔福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生活侈靡、实力雄厚。1987年,22岁的乔丹进入罗斯柴尔德公司,从接线员做起,在高级经纪人马克(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指点下,进入了股票经纪人充满毒品和欲望的世界,半年后因“黑色星期一”,乔丹转投靠贩卖“便士股票”的小公司,凭借巧舌如簧获得成功,与邻居唐尼(乔纳·希尔 Jonah Hill 饰)和一班朋友另立门户,游走在灰色地带获利颇丰,获称“华尔街之狼”,然而,FBI已经开始留意他…… 本片根据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个人自传《华尔街之狼》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山海之机巧蒜泥拐个洋妞做媳妇逆鳞恐惧街2心之歌藏獒多吉帕苏特里·加杰花牌情缘OAD暮光之城3:月食生死柬杀戮游戏爱情来了,请打卡赛琳娜第一季谁家灶头无烟火意外雷樱死亡中惊醒渡君的XX即将崩坏市委书记日记曾是超人的男子加布里埃尔危险方法笑笑茶楼2大漠皇妃卧底使命·火线追凶半个喜剧金帐汗国年轻一代第二季死于三日之内2芝加哥警署第一季

《华尔街之狼》长篇影评

 1 ) 情到浓处十一秒

1、夫人收到游艇做新婚礼物的时候,开心的要疯掉了,crazy!

收到大钻戒的求婚,当然没办法拒绝,百般宠爱不说连糟糠之妻都踹了,难道这都不算爱?

当乔丹打官司的时候,她提出离婚。

她说“你娶的我”。

对,你娶的就是这样的我,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你才娶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夫人是聪明的,吕不韦当初劝华阳夫人“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聪明的女人都会懂这个道理。

所以乔丹的这位女娇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乔丹完全被物质迷住脑袋的性子已经扶不上墙了,已经穷得只省下钱了。

乔丹当初迷恋她,正以为她知人心,乔丹在车里脑子里一片浆糊想找理由上楼去的时候,她主动提出来解了这个围,虽然是当小三,但是上流社会么,呵呵,不算什么。

恩,如果这是爱情的话,乔丹因为个人物质条件的改善,他一并把爱情都改善了。

至于是否善终,外人不知,当事人喜欢足矣。

2、胖子运钱的过程中出了纰漏,第一反应不是赶紧想办法补救,而是去搞定乔丹,掩耳盗铃。

一起嗑药,high了之后打电话差点暴露了自己,这一段简直是“猪一般的队友”,可正如乔丹的小娇妻一样,这就是他选的人,这样的队友就是他的选择,也是这样的队友成就了他。

都形容小米手机,得屌丝者得天下。

乔丹也是深谙此道,把自己塑造成大家的偶像,用崇拜来管理员工,每天打鸡血,疯狂的boss+疯狂的员工战斗力简直无敌。

乔丹被赎金为难的时候,胖子临门一脚,乔丹是想求人却不能出口,胖子也争气意会而至,我带你驰骋沙场衣锦还乡如今哥哥有难,你当小弟的还不得热血来帮,这是义。

可美国人又不是中国人,没有义薄云天的关二哥当偶像崇拜,胖子钱多了不算是替你交点罚金这没啥,可真正考验友情的时候。

华尔街是没有朋友的,所以该出卖谁时还是得出卖。

这也是美国文化跟我们文化的区别的,换做中国人的话,到了乔丹这份,就得学前面被抓那哥哥一样,怎么能出卖朋友呢?

呵呵,自始至终,乔丹都没在这群人里交到朋友吧。

3、乔丹当时知道跟证券所撕破脸的下场,后果不堪设想。

可道别会上,拿着麦克风的他,情到浓处,满心的热血沸腾,哪里还有一丝理智可言呢。

年纪轻轻的他,就享受到了极致的物质。

这人间的快活事,还有什么能让他快活呢。

房事腻了,嗑药都有抗药性了,钱成厕纸,如此这般唯一能让他感觉到存在感、成就感的事,就是带着公司一群人赚钱了。

不是需要钱,而是需要赚钱的这个过程这个感觉。

不然的话,得跟我们一群皇帝一样,修仙求长生不老才不活的发慌了。

4、曾以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即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乔丹就是这样,他肆意妄为,纸醉金迷,自由吗?

电影的角度其实有问题的,把乔丹整个敛财的过程拍成了一个靠勤奋跟聪明获得财富的过程了。

那个女职员,单身妈妈,描述的还挺励志的,靠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预支工资给孩子交学费的落魄母亲,摇身一变身着名牌的职场女强人。

可是还有另外多少位单身母亲,因为被欺骗买了垃圾股,把孩子的学费贡献给他们这群纸醉金迷的人了。

在道德层面,一切都是因人而异的,只是各自的生活方式取舍而已。

但是违背法律,就不能因为购买股票者想发财、贪财才被骗,这不是行骗的理由。

这群人积攒的财富的获得,是一群人背后的失去,真正的财富积累是双赢的。

5、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不说了,但当然会忍不住对比沈万三了,同样是白手起家积累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可这个消费,中国人还是挺可怜的,被道德压制着不敢追寻物质上的快乐。

这样对比看,乔丹的这种自我解放,挺爽快的,起码不憋屈了,隐忍不一定是克制。

对财富的追寻绝不违背道德,物质条件的改善当然提升幸福感。

小李演的很卖力,电影也很卖力,以致给人美国人民很好骗的错觉,作为销售能引导员工如此火热的激情,必然有战斗力。

而且乔丹的“抓住客户不放不挂电话”的工作理念,也是销售最基础却最难做到的。

想想刚开始进入华尔街,被胖子带着吸第一口的惴惴不安跟后面的对比,人对物质的把控,决定是否安稳。

打江山,也要守得住江山,负责永远只是一名牛叉的销售,而非一个牛叉的人。

乔丹虽然后面吸毒差点伤害女儿,但自始至终,他一直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知道是不是玩性虐那场戏他叫的太欢乐让我跳戏了,后面我一直严肃不到哪里去,觉得这是一个可爱的逗比。

6、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得撑着才能看完。

看完要不是我在去客户的路上,坐车实在无聊我也不会闲到扯这一堆淡打发时间。

全片啪啪啪啪,都是无前戏,急着发财,急着一切,急着进棺材的生活模式。

情到浓处,不是因为他人,是爱自己被崇拜被需要的状态,拿着麦克风声嘶力竭的喧嚣证明自己存在,不是那十一秒。

 2 ) 这个应该被承认的世界

''See money doesn't just buy you a better life, better food,better cars, better pussy, it also makes you a better person. You can give generously to the church or political party of your choice, you can save the fucking spotted owl with money.钱不仅仅可以给你一个美好的生活,充足的食物,酷炫的豪车,肥沃的逼,它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好人。

你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选择慷慨的给教堂或者政党捐钱,你他妈的也可以用钱拯救西点林鸮。

''影片一开始就阐述了不仅是Jordan,也是Martin的视角,钱,的确是万能的。

而谁来掌控钱?

人。

Jordan是一名股票经济人,我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这个角色的职业定义很到位。

华尔街每天股票交易量足足能把你淹死,可是里面的股票流通未必是实打实的,但是唯一两样东西是实在的,金钱和肉体,恰恰这两样也是Jordan的人生信条,通俗点说是癖好。

扯开话题,我们经常会去讨论生活,用爱用感情,发自肺腑的用生命去体验,想要逃离,想要流浪,想自由,想要寻找自我,但是殊不知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而构成这个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使得社会运作的本质就是钱。

这一切都很简单,而能够使你去流浪去找自由去拥有爱人的资本也是这个社会所回馈给你的报酬,夏日和三五好友在街边大排档穿着背心喝着冰啤侃大山的悠闲,辛苦一整年打开账户看到的那六位数,和爱人翻云覆雨憋了好久你们一同射出了那一秒快感,这些本质还是那两样东西,金钱肉体。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作为金牛座,这些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金钱就是物质,肉体就是感情。

好了,扯回来,Jordan说白了就是一名推销员,和李阳还有奥巴马没啥区别,激情,澎湃,聪明,圆滑,给人画大饼,给人画美国梦,为啥?

因为人们有这种变态的需求。

需求什么?

钱。

为什么要钱?

养家。

什么要养家?

因为爱家人,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感。

所以在我看来,Jordan虽然嫖妓吸毒欺诈,但是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是一个好男人。

因为他履行了人的基本欲望,不逃避,也满足了自身的基本欲望。

现在我们来谈谈刚说的从钱扯到的爱。

影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Jordan在有了钱之后和漂亮的伯爵夫人相爱了,他和前妻离了婚,这时候一定很多人在骂:臭男人,有了钱就忘了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却去喜欢一个D奶的臭婊子!

这里Jordan给出了一个信条:在金钱之上就是真爱了。

很多人会误解这个金钱至上的爱,真不知道你们是不够聪明还是仇富。

没有物质基础的爱只会把爱拖累,何况D奶的伯爵夫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最后她也和Jordan的前妻一样忍受不了Jordan多次找妓女而和他吵架,最后他们也离婚,为啥?

因为Jordan没钱了。

于是他们的“真爱”和“婚姻”就此崩塌,责任感也就此消亡。

这应该是因为钱而诱发的责任感的故事,通俗老套。

但也恰恰印证了影片一开始的那句话'' Money could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影片最后的最后,Jordan又干起了推销员的工作,激情,澎湃,他拿着一支笔问听众有谁有办法将这支笔推销给他,没有人会,但是他曾经的老搭档会。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write your down name on the napkin for me.能帮我个忙吗,在餐巾纸上写上你的名字给我"‘’ But I don't have a pen.但是我没有笔啊‘’“ Exactly, supply and demand, my friend.就是,供和需,我的朋友''这个社会如何运作,供和需,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赚不到钱或者无法和客户良好的沟通,是因为我们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在爱和性上也是,不要怪你的爱人为什么会出轨,也不要怪为什么你真心诚意追一个女孩子对她万般的好却一直不成功,因为你不了解她和她的身体。

更深一步说,我们无法和这个世界友好的相处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世界,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从头看到尾,所有的故事很简单也很赤裸裸,但这背后不仅仅是“金钱和肉体”这四个字这么简单,当然了解这个社会的前提也是你愿意承认它们,承认我们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游刃而解了。

Martin的这本片子让我看到了中国的那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

你画了半个圆,那么再画完另半个圆之后你会发现你又站在了起点。

 3 ) 一块肥肉

尽管还有很多莱昂纳多的粉丝不服气,眼巴巴盼望着偶像这次能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帝,可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他时机未到。

平心而论,莱昂纳多在《华尔街之狼》中的表演确属上乘,问题就出在奥斯卡的口味太偏,难以咽下《华尔街之狼》这么重口味的肥肉。

之所以用“肥肉”来形容这部电影,除了莱昂纳多的肥肉确实有点多以外,还因为那种油腻的效果,应该就是马丁导演刻意追求的。

早有国内影迷对此片有过精到点评:这就是一出好莱坞版的《金瓶梅》啊。

莱昂纳多饰演的这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不就是现代版的西门庆吗?

三个小时的片长,几乎全是由“黄赌毒”撑起来的,“黄”和“毒”已经很明显了,而“赌”说的则是股票这门生意,看起来和赌博完全没有什么两样,上一秒还在纸醉金迷中的生活,马上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掀个底朝天。

莱昂纳多最近似乎演土豪演上了瘾,不知道和来中国参加商业活动耳闻目睹到的景象有没有关系。

去年那部《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这部《华尔街之狼》,都为我们呈现了奢华到糜烂的上流社会物质生活,不同之处在于,《了不起的盖茨比》有名著打底,重点是繁华之后的幻灭;《华尔街之狼》则把重点放在了糜烂生活本身,看完后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课本里常有的那句话: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堕落,和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

而这两部“土豪”片,和郭敬明的《小时代》又有区别,虽然都在炫富,好莱坞多是揭露和讽刺,《小时代》则是眼冒金星的不懈追求。

说回莱昂纳多的表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苦追梦中情人的纯情土豪不同,《华尔街之狼》中的他完全是歇斯底里的狂放,特别是嗑药过度后开车的那场戏,极度扭曲的脸和身体把我完全看呆。

于是我也决定加入为他祈祷的粉丝行列,期待奥斯卡典礼上的奇迹出现。

 4 ) 关于男主Jordan的一些故事(其实这是一篇幕后八卦)

Can you sell this pen now? 这句类似的话在电影中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Jordan与Danny壮志酬酬拉来一群主要以卖大麻为生的sales在餐厅中说服他们卖金融产品就是卖东西,而当时的sales回答的非常巧妙,他问Jordan xxxx(原话实在脑盲不记得,感谢各位大牛脑补,无论是填表格还是在餐巾纸上签名,这位都很聪明好嘛!

)。

第二次是电影临近尾声,Jordan从监狱中被放出后,来到一个满是迷茫眼神的大房间做motivation speaker时候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

这些人不是诺诺的说着这只笔有多么多么的好,就是傻傻局促的笑着说不出话,紧张的看着Jordan。

这个时刻,也应证了电影其中的一个隐喻更是Jordan成功精神之一,卖东西要了解顾客的需求。

看看the wolf of wallstreet“小说”当年的畅销记录,再看看同名电影现今的轰动,不禁默默感叹难怪Jordan Belfort可以在31岁那么年轻的年纪成为billionaire. 小说改编电影虽然对外公开只赚了1million,在金融街中只是沧海一粟,可是以一个问题大人的身份,在经历各种随时能打垮一个正常人的遭遇后,依然可以准确把握公众需求,sell his pens to you successfully, 这便是主人公天才的地方了。

可以说在过去的时代,Jordan给投资者卖垃圾股票(or penny stock),现在,Jordan给公众卖自己的故事。

他依然很好的掌控着他参与的市场。

经常关注美国金融界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Jordan这号人物。

2013年的他在公众面前依然是非常非常的抢眼,不仅仅是因为华尔街之狼这部电影,更是因为他依然存在fraud的嫌疑(早期Jordan与美联储有过协议,必须要讲所得收入50%还给当年受骗的投资者,但实际上他在2013年依然被美联储怀疑隐藏大笔存款,还给受骗者只是收入的非常少的一部分。

Jordan本人的人品实在不敢恭维,嗑药抽麻乱交花钱流水,这些只是个人生活方式不予置评,可看看他本人在小说以及电影中对他欺骗的那些投资者的表面恭敬热情而实际的各种不屑,我们便可见一斑了。

而且他也确实有家暴殴打妻子和嗑药后险些间接伤害小女儿的记录。

现在说说Jordan 与他的合伙人Danny的故事,Danny是真实存在的,电影只是根据Danny本人和家庭要求将他的last name虚构成了Azog。

电影中,Danny被讽刺成一个又胖又有些“weird” 的与自己表亲结婚并扬言小孩有病就要抛弃小孩,最终rat out (出卖)整个公司大多数人的猥琐男。

实际上Danny的last name 是Porush, 他的确出卖的大家,却也同时被Jordan出卖。

坐牢时间比Jordan更长,为四年。

出狱后做过卡车司机,随后娶了一任据说非常有钱的妻子,现在与自己一个儿子一起在美国一个医药公司工作。

无论Danny人品如何,Jordan有多么恨这个曾经的partner,相信看过电影的人能从这些讽刺的台词中得到一些启示。

但无论Jordan与Danny表面上看起来关系有多么不好,如今工作有多么middle class (演讲和医药公司的咨询师),两人现今生活品质依然属于土豪的水平。

Jordan以卖书和版权为理由,Danny以娶了一个有钱的第二任妻子为借口。

可是不要忘记,他们都是从什么多没有的nobody变成了操控信息控制华尔街的饿狼。

Danny的前任妻子曾透露过二人当年事发前私下成立过一个以出口鸡肉为主的公司通过虚假提供鸡肉价格,将骗来的钱保留并且继续运作下来直到现在。

事情自然无可考证,对这两个好基友说不清道不明的八卦感兴趣的可以移步http://www.esquire.com/blogs/news/real-wolf-of-wall-street(不确定国内是否需要翻墙)。

再来说说关于电影中一些真实的故事影片开头Jordan遇到的变态老板Mark Hanna,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在Jordan供职在罗斯切尔德家族旗下的某家交易公司时教给Jordan成功之道是 “masturbation, cocaine and hookers, in addition to making your customers reinvest their winnings so you can collect the commissions” (来源TheDailyBeast.com)影片中那个被剃头的女职员也是存在的(她是否有生病住院的家人需要几千刀这回事不确定),这姑娘当时被付了1万美金,并且拿这笔钱做了个隆胸手术,成功跻身D奶世界。

囧~ (来源-MotherJones.com)即使真实的Danny不像影片中那么疯狂看到金发美女就能当中自撸,他的确娶了自己的表亲,并且有三个孩子,那个吞金鱼的事件也被他本人亲自证实过。

还有关于Steve Madden的故事也是真实的,Steve与Danny两人确实是childhood friend,而且经常在一起抽抽麻喝喝酒,当年steve公司IPO因为Jordan成功将股票卖给很多知名大佬,一时间成为华尔街最热门股票之一,而Steve这只狐狸在股票价格最高的时候背着Jordan卖出兑现,害得股票大跌。

最后Steve 也被收监近乎一年时间,并且不能在公司出任重要工作。

现在这货依然在公司担任creative consultant, 创意咨询师,就是拥有收入的闲职了。

(来源 NYTIMES)最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莱昂纳多最后作为培训师或者是motivational speaker 出场的时候那个介绍他出场的哥们。

那哥们就是Jordan本人!

对电影其他真实故事感兴趣的可以移步http://www.historyvshollywood.com/reelfaces/the-wolf-of-wall-street.php 当年还有一部电影也是以Jordan的故事为主拍的,是不一样的视角,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名字是Boiler Room ,抢钱大作战,豆瓣链接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603/--贴一篇最近港版彭博(bloomberg)的背景介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新闻地址:http://hk.bbwc.cn/uwyfqx.html新闻作者:未知新闻原文:紐約金融區被稱為「鍋爐房」的高壓推銷證券公司集中地「他們的獵食目標,是少數仍接聽固網電話的人」塔博阿達(Paul Taboada)在華爾街120號經營證券公司Charles Morgan Securities時,他的西裝使他顯得與眾不同,因為上面繡著公司的名字。

2012年該公司在受到監管機構調查後關門大吉,他便轉投華爾街100號的Blackwall Capital Markets。

在這裡,實習生每日致電數百名陌生人推銷股票。

「華爾街做的事,便是讓普通人有機會參與機構投資者的交易,」塔博阿達說。

20年前,Stratton Oakmont公司透過長島的辦公室騙取投資者逾2億美元,最近的熱門電影《華爾街狼人》(The Wolf of Wall Street)便是講述相關故事。

40多名現任和前任證券經紀接受訪問時表示,如今所謂的「鍋爐房」(高壓推銷證券的公司)仍然存在,而紐約金融區正是此行老手的集中地。

他們利用數十年不變的劇本,逼投資者作投機買賣。

「他們的獵食目標,是少數仍接聽固網電話的人,」紐約資產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行政總裁(CEO)布朗(Joshua Brown)說。

證券經紀稱這種公司為「劏人店」(chop shop),而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附近幾個街區,至少有15間這種公司。

其中較大的一間是原本位於華爾街14號的John Thomas Financial,已於去年關門。

在這個鋪鵝卵石的街區,除了華爾街60號的德意志銀行外,其他大銀行已相繼搬到曼克頓的其他地方。

John Carris Investments和Aegis Capital這兩間利用電話推銷(cold calling)證券的公司將辦公室設於華爾街40號的摩天大樓;這棟為Manhattan Company建造的大樓有72層,1930年建成。

Carris的創辦人凱利斯(George Carris)正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的指控申辯,後者指他挪用公司59萬美元支付個人開銷,包括花在紋身上的逾1萬美元。

凱利斯未回應記者的提問。

Aegis的律師Michael Ference說,該公司只有三名經紀在華爾街40號從事他所稱「尋找客戶」工作。

Sean Scott表示,他在Carris工作期間,好景時一個月能賺2萬美元。

他說:「一名經紀這裡幾單交易、那裡幾單交易,一個月便可能賺很多錢。

」他2011年在Carris工作,如今是美林駐佛羅里達的顧問。

現在多數經紀的日子並不令人稱羡。

如今實習生的周薪是250至300美元,而經紀表示,他們有時可能幾個月都賺不到佣金。

城中證券公司的發薪日一般是每個月的15號。

經紀表示,16號上班的人會明顯減少。

一位要求匿名的Blackwall前經紀稱,好景時他會致電相熟的毒販,並去大西洋城玩兩手。

百老匯道45號Meyers Associates的一名前實習生說,他的老闆會給他100美元,讓他到街對面去兌現數千美元的支票。

電話推銷證券完全合法。

1990年代的「鍋爐房」之所以惹上官非,多數是因為相關人士透過經紀,將他們秘密持有的蚊型股(股票低於5美元的小公司股票)大量賣給不疑有詐的投資者。

這種騙局非常賺錢,組織者甚至可以支付經紀高達20%的佣金。

經紀稱,如今沒有人會付這麼高的佣金了。

監管當局對付證券欺詐越來越老練,而美國謝絕來電登記計劃(National Do Not Call Registry)既限制了電話推銷,也使這種做法變得更不可接受。

經紀表示,多數人知道他們花10美元左右便可以在網上買賣股票,而用Google就能搜索證券公司的資料。

「Stratton Oakmont是互聯網時代之前的公司。

現在要騙人比以前困難得多。

有人向你推薦股票,你只需要上網查一下,就什麼都知道了,」Stratton的總裁Danny Porush說。

他因證券欺詐坐了兩年牢。

但是,有心的經紀並未因此放棄嘗試。

他們只需要一些公司老闆的姓名及電話,便可以叫實習生打電話去,而且用的是多年未更新的劇本。

「不要開玩笑了,我不是隨便翻到一個號碼就打電話給你。

這種機會不是每日都有的,」Meyers一名前經紀提供的推銷劇本這麼寫道。

如果有人接聽電話、而且沒有掛斷,實習生就會吹噓公司的華爾街地址,說他們的老闆稍後會致電推薦好股票。

然後,老闆會打電話推薦某隻有名的股票。

幾個月後,他們會催逼投資者賣掉該股,轉買其他股票,每次交易收取約3%的佣金。

「大公司絕對不會這麼做,」Ritholtz行政總裁布朗說。

經紀稱,一些聽從最初推薦並賺到錢的投資者會被要求加碼投資,然後被推銷蚊型股或參與私人配售,因為這些交易的佣金較豐厚。

一名有18年經驗的經紀說,他的客戶最終總是輸錢。

數百人接聽電話,往往只有一個人願意聽推銷。

「有時你不停打電話,但連續數日一無所獲,」Blackwall的經紀Jorge Ferreira說。

他至少在20間其他證券公司工作過。

他說:「我不數有多少間了。

我碰到很多人渣老闆。

」那名會穿特別西裝的經紀塔博阿達在他24年的職業生涯中見過很多事。

他曾工作的公司中,有四間已經被踢出證券業。

一名客戶2010年因欺詐被判入獄,檢察機關稱塔博阿達協助詐騙,但他未遭起訴。

塔博阿達說,他不做電話推銷,而且將他與已停業的證券公司聯繫起來是錯誤的。

Blackwall行政總裁Kevin Chen說,他的經紀所做的都是合法的,而塔博阿達是一名有用的員工。

塔博阿達的律師Michael Bachner說:「他未遭起訴說明了一切。

」經營Charles Morgan期間,塔博阿達在2012年Facebook上市前,為投資者設立了一個基金購買該公司的股票。

四名前員工稱,客戶因為發現他們支付的價格比預期高10美元而非常憤怒。

塔博阿達並未因為該基金或任何不當行為而遭控告。

但是,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的記錄顯示,他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遭到調查,涉嫌違反某些規定(細節未明)。

這並未妨礙他積極工作。

據1月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他為投資矽谷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建立了名為Mogo Industries的基金,已經籌集了950萬美元。

撰文/Zeke Faux 翻譯/張君琦 編輯/傅婷婷、李文博總之 華爾街劏人店的經紀與實習生利用推銷股票的舊伎倆引誘投資者。

他們利用數十年不變的劇本,催逼投資者作投機買賣。

 5 )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华尔街之狼》

今年看了两部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华尔街之狼》,两部影片都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勾勒了美国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但讲的仍是同一个故事:一场美国梦的幻灭。

前者将其具象为一个女人,后者叙述成一个患有金钱追逐瘾的个人奋斗史;前者是舞会、乐队、美酒、盛宴,后者是粗口、毒品、滥交、癫狂。

即使两部电影不是在同一年上映,主角不是同一个演员,内容背景不是在同一个纽约长岛,他们之间仍有必然的联系:将美国社会贪婪的物欲、道德的沦陷、灵魂的不安和沉浸在金钱中的飘渺集结在一起,爆发,然后凋零。

从另一方面讲,这是两个盖茨比或者两个华尔街之狼的故事。

他们表面风光气派众星捧月,实则空虚孤独毫无安全感。

只不过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故事情节比盖茨比一味的炫浪漫刺激许多——视野所及尽是豪华游艇、海滩别墅、裸体美色,直到一切轰然瓦解……难得的是,观影过后,我能记住的仍是盖茨比幻想中码头对面的美丽黛西,还有李奥纳多拿起酒杯时,混杂着幸福、期待、无奈,但看着却让人无比心安的微笑。

在斯科塞斯的影片中,财富是通过贝尔福特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使他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只是凭借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和一个近似黑帮的兄弟团伙,所谓的爱情、女人、兄弟无一不是他为了得到金钱而消遣或利用的;贝尔福特的受害者也没有在影片中具体展现,因为影片仅是对大众提出问题而非回答,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为了娱乐而观影的大众是不会在意那些被迫害而遭受不公的人群。

同样,盖茨比中也没有受害者,唯一的受害者就是盖茨比自己——太过于相信真爱而被这冷酷虚伪的上流社会谋杀。

我想,在菲茨杰拉德心里,即使盖茨比是因为因他人的罪孽而死,他的灵魂仍然是高贵的、神圣的,这甚至是不容置疑的,这必然跟原著作者的社会领悟不无关系。

贝尔福特的世界里只有金钱,和为了得到更多金钱而必然走向的堕落,菲茨杰拉德更多的思考则集中于对美国梦实现所付出的代价。

想做富豪只有三种可能——要么继承一大笔财产,这个是看起来最简单但也最难实现;其次是填补某项社会缺口,当然仅凭个人努力依然很难达成;第三个相对比较容易:破坏现有规则,贪污或欺骗。

活在谎言里永远比活在现实里容易,但以此交换的是内心永无休止的不安。

无论怎样,《华尔街之狼》只是特定年代的特点产物,对现实不具任何指导意义。

或许,马丁斯科塞斯的本意即是让我们看到电影中财富背后的虚假、贪婪、痴狂和冷酷,让观众带着厌烦、痛恶的心情离开电影院,进而讽刺那些操控金钱的人的丑恶嘴脸。

但如果,观众看完影片之后仍然是对贝尔福特鼓掌,对他的生活为之向往,那么这部影片给人的指示仍是空虚和充满负能量的,它将成为另一种心理暗示,一个只要有钱即使践踏全社会秩序和良知也不会遭受指控的逍遥。

无论是在繁华呼啸而过的20年代,还是充斥着投机泡沫90年代,是为了金钱将自己埋葬于声色犬马,还是在悄然而逝的时光去好好爱一个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或许《华尔街之狼》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最终展现的是一个统一的主题:金钱不是万能的,一个人存在世上的价值不能仅凭银行账户来判断,再富有最终结局也是只身一人。

回头来看,贝尔福特和盖茨比都是小李子最擅长的角色: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

无论如何,当我们再回头品味2013年迪卡普里奥奉献的这两部影片时,我们能为在夺得第二座金球奖的《华尔街之狼》喝彩,也应该为他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的坚贞、痴情的盖茨比赞许,要知道最终直达人心的,仍是对爱从一而终的恒定信仰。

 6 ) 哀悼我被美帝摧毁的价值观

我很相信IMDB排行榜的权威性,就像脑残粉们相信偶像放的屁都是香的一样。

这次我失望了。

该死的剧情介绍以及小李亮眼的大名让我原以为这是继《逍遥法外》之后李大帅又一部出色的传记电影,于是我带着鸡冻的心情准备大饱眼福。

结果的确是让人大饱眼福,从开始到最后。

整个屏幕上充斥的荷尔蒙刺激让我做出了结论:没有什么剧情、犯罪、传记,这就是一部赤裸裸的18禁电影。

以一个从小接受中式传统教育的中国青年来说,完全毁三观。

套用一位网友的话,这部电影不应该叫《华尔街之狼》,干脆叫《啪啪啪》。

导演绝对是乔丹·贝尔福特的狂热粉,整部电影所透露出的信息就是他对于乔丹的这种奢靡淫逸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粗口和大尺度镜头贯穿始终,绝对刺激眼球。

美帝用赤裸裸的方式亮瞎了我的狗眼,摧毁了我的价值观。

因为我没有看出男主有任何值得推崇的地方,导演很失败地将乔丹塑造成了一个只会爆粗口、吸毒、沉迷性事的小流氓,毫无人格魅力。

穿插在整个电影当中的18禁镜头更像是一种变相宣传,以及导演对此的渴望。

如果你不能成为乔丹,那就拍部电影过过干瘾吧,起码裸女看够了。

我想我开始理解李大帅为何始终与奥斯卡缘悭一面了。

无论是盖茨比还是乔丹,近来始终徘徊在小说和人物传记中的李大帅戏路都是老一套,内容也看不出有任何值得回味。

《狼》里演瘫痪倒是相当到位,不过单凭这样,也很难说他就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人物。

三星是冲着小李打的,放下道貌岸然的架势,单从荷尔蒙刺激的角度来,这部电影倒是很成功。

豆瓣上7.6的评分和IMDB 8.6之间的1分差距,恰好说明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价值观上的区别。

美国人要的欢乐,中国人要的是意义。

没有看到起码的正能量还毁掉了我的三观,我想三星也不过分了吧。

 7 ) 满目荒诞 又真真实实

这算是我看过的电影里尺度最大的了吧充斥着性 暴力和色情 下一秒就能唱起“拒绝黄 拒绝赌 拒绝黄赌毒”但是这些荒淫也好炸裂的三观也好 全片最让我难受的场景 是在男主年轻时 跟随经理人 敲着胸脯哼唱那首歌 突然就梗住了于是这种谜一样的仪式感伴随着我的整个观影体验 在清楚的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反伦常而跳脱的同时 又觉得理所当然或许全片 此狼的一生 都只是在不断地洗脑自己 放纵动物欲望 而所谓的浪子回头 不过是又一次的猎食 蓄力待发

 8 ) 狼崽出没,别说我没提醒你

The Wolf of Wall Street從上映前的評級到上映後爭議不斷。

電影源於Jordan Belfort自傳而成,這個前華爾街股票交易員欺騙客戶操縱股市賺取高額佣金並在垃圾股高扭曲價值拋售肥了自家腰包留得客戶血淚。

據傳聞Jordan曾年入5億美金,更有傳聞此君曾在三分鐘內入賬1.2亿美金。

而他花錢的方式也格外的大膽,卡洛因,妓女群交,直升飛機,遊艇,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在全世界人民仍舊籠罩在還未灰飛煙散的金融危機霧霾之下,Jordan Belford這種人簡直一樣不落地印證了各種對華爾街金融人士貪得無厭生活糜爛的種種猜度想像。

而在電影裡似乎所有的這些膿瘡流毒都在一種怪誕和雜亂的歡快中帶過,因此不少影評人甚至曾經在FBI調查組中起訴過Jordan的检察官都相當不滿,直指:”The Wolf of Wall Street” creators can possibly justify excluding victims from their story, but not while they literally give the final scene to the real Jordan Belfort. That might be art, but it's wrong. – 華爾街之狼的原創班底將受害者剖離於電影或許能說得過去,但他們居然讓Jordan Belfort本人壓軸。

這是藝術?

大錯特錯!

真的錯的離譜麼?

電影工作者的工作難道是要站在一個道德製高點告訴你是對是錯麼?

Jordan Belfort在電影裡,在他本人的書裡所被描述的所作所為,對於任何一個基本的人來說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錯”麼?

受害者被騙取錢財甚至傾家蕩產的故事難道第一天聽說麼?

如果這部奧斯卡獲獎影片將一切醜的,被害的,痛苦的血粼粼的事實展現在你面前,就能停止人們前赴後繼的參加Jordan的勵志演講(告訴你如何sell,如何成功,也就是如何掙大錢),就能停止人們仍舊接連不斷地被大的或小的騙局騙到嗎?

BBC英劇Hustle(飛天大盜)第一集道出了騙術的精髓:真正內心誠實的人你別想騙到,只有那些期待空手套白狼的好事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貪心人才會上鉤。

Jordan這種油混子多得恨都恨不過來,多一部揭瘡疤的電影不缺老馬一份。

真心覺得老馬糊塗嗎?

真心覺得Dicapreo這個協同製作人隨便拍拍娛樂大眾麼?

這部電影在還原Jordan書中他眼中自動PS過的自己是其一,這電影版權爭了幾年搶破了腦袋,Jordan不能把版權交給醜化自己的劇本是其二。

我們來看看老馬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人家心裡跟明鏡兒是的:It is not for us to say. It's for us to present. And obviously it's bad behaviour. Obviously the values are twisted and turned upside down…He does it because he can. If you can do anything because you can, what are we as people? Can we easily fall into it? I think so. 我們的工作不是界定對錯,而是把一切擺在你面前。

這些顯然是不良行徑,很明顯那些價值觀扭曲異位……他做是因為他能。

但是如果只因你能夠便做盡一切人間之能事,那豈不是披著人皮的獸?

我們會不會掉進這樣的陷阱?

我們會。

The Wolf of Wall Street最遮人耳目的,是不露醜—Jordan毒品high高了撞壞的是超拉風的Ferrari Testarossa,他脖子上纏著電話線用可卡因重獲力量給Donnie做人工呼吸被噴的滿臉香腸那是在大理石鋪地餐桌大的像床的長島豪宅,他執意出海差點老婆和無辜船長喪命那是在Coco Chanel曾經擁有的豪華遊艇……這一切荒誕的離奇的甚至令人厭惡讓人覺得無恥到可憐地步的場景讓電影院裡充滿歡笑,我卻笑不出。

如果撞壞的是夏利,他住在毒品交易盛行貧民區的陋室,沉入海底的是條破爛漁船,他旁邊站的也不是金發丰乳肥臀的模特老婆,這不搞笑,這就成了一部驚悚片。

Jordan他快樂麼?

他每天早上和老婆吵架,用毒品女人填充生活,時時刻刻擔心FBI查封資產,他不快樂。

但當一切的不快樂被一切那麼美那麼高大上的場景呈現出來,當這一切的不快樂被錢鍍了金,你卻有種錯覺:似乎看起來也沒那麼糟。

耳熟麼?

寧願坐在寶馬里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面笑。

你當然可以義憤填膺的說,這婊子真膚淺!

可難免你就不做出同樣的選擇—馬諾只是指出皇帝全身赤裸的小孩,那些在旁邊看著一句話不說的就佔領道德製高點了,這不搞笑麼?

但願各位看到的是騙子的全部絕招,從此驚醒敏銳。

騙子絕招總結三大要點:1. 創造你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並讓你相信你缺了它人生不完整。

這不僅僅是Jordan的騙術,這是所有活在被電視網絡廣告洗腦的現代人每天都親身經歷的騙局。

我前天在Piccadilly Circus吃完晚飯,出了餐廳華燈已上,望著倫敦標誌性的攝政街底巨幅霓虹燈廣告牌上可口可樂,三星,Burberry百思不得其解,這些無論誰熟到不能再熟的名字究竟為什麼要擲重金在這寸土寸金的地界只是不斷重複品牌的名字呢?

這是一種無形的洗腦,他們永遠潛移默化在你根本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告訴你:你需要我。

你真的需要么?

如果你不編程序不玩超屌遊戲,你的電腦需要那麼高的存儲空間那麼高的計算速度麼?

iPhone4S/iPhone5用的好好,你真的需要升級到iPone5s或者更高麼?

兩室一廳住的舒舒服服,你真的需要窮極畢生努力住到第五大道的屋頂房或是長島20間房的泳池花園別墅麼?

是的,你需要,因為如果你不去做,你就落伍了,就落後於潮流了。

請問,這“伍”是你一定要入的麼,這潮流又是誰定的?

我們不過都是在各種潮流中激流勇進任人擺佈的無頭蒼蠅,卻沒見潮流制定者們數錢偷笑,一如Jordan在電話一端賺到客戶的同時各種模擬fuck you。

2. 把大便裹上奶油,為了嘗奶油的甜頭你不知不覺就吃到了大便。

吃奶油之前能不能嗅到大便?

騙子(Jordan在電影裡也是)常說:我剛剛發現一件天大的好事,立即想到告訴你,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要後悔。

他們說的方式和對“不”字的抗打擊程度各有不同,但總有辦法讓你相信此人真正為你,你這位“特殊“的客人,著想。

我自己也是容易受騙的傻子,耳根也軟。

但是真的要好好想想,為什麼就是你如此特殊?

為什麼他要如此為你,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著想,並把這種好機會和你分享?

為什麼?

永遠要記住這世界上絕沒有隻有一方收益的好交易,只有雙方同時受益才有合作的前提。

吃到第一口大便之後還要不要吃下去?

如果你相信再吃下去興許奶油還能回來,誰能攔得住你?

3. 你現下所有的問題錢全部能解決,而相信我,我能讓你一夜暴富。

電影裡Jordan賣垃圾IPO之前全體動員大會。

他說:你有沒有拖欠的房租沒付?

你有沒有個馬子覺得你一文不值?

你有沒有個老媽一天到晚讓你抬不起頭?

有你就他媽的成為超級富翁給他們看看,money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今天就是開始,把你的手放到電話機撥盤上,要么你sell,要么客戶嗝屁,否則永遠別想掛斷電話!

這廝和傳教士沒差啊?

以前說有問題去教堂,信上帝會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現在說有問題去簍錢,錢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錢即是上帝。

幾千年的人類文化也變不了的人性啊!

無論什麼樣的救世主形宗教都是一個本源:快速解決你一切問題的包治好。

所以將一切交給一個萬能的主,一個你從未曾謀面的相信,告解便可釋罪彌撒便能得力量,這不太容易些了麼?

受家庭暴力的,從教堂出來仍舊要忍受毒打;吸毒成癮的,從教堂出來仍舊要尋新的罪;考不上大學的,把唸書的時間都寄望於那個主,仍舊要接受沒有學上的考驗。

那種群體的儀式只是暫時的避難所,對上帝的相信是不變的懶惰。

相信錢是一切的快利達不也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都有自己所要面對的問題,錢是當代所謂一切問題的源泉也會是一切問題的終結者。

這種錢的一元論真讓我豎中指的讓我覺得傻透了。

一夜暴富什麼概念?

天上掉餡餅,而且只在你頭上那片雲上掉。

不想踏實付出努力的走捷徑是根源,也是我們被騙的主要原因之一:想減肥嗎,xx減肥藥無需節食無副作用無反彈;想出國嗎,上xx課,我們幫你實現夢想;想賺錢嗎,參加我的勵志演講我告訴你成功的秘訣……走捷徑走捷徑,大家都在抄近道,為什麼你要走主路?

他們沒有告訴你,近道上有豺狼有猛虎,近道上有岔路有引誘,你準備好了麼?

電影結尾讓Jordan Belfort真身出場,領出出獄後成為勵志演講家的Dicaprio,重複著他Stratton Oakmont招募新隊員時伎倆:讓學員推銷他手上的一直不起眼的筆。

這彷彿是說:你瞧好了,未來你要應付可不只是Stratton Oakmont口吐蓮花的股票推銷員,你現在要面對的是即將被Jordan餵肥嗷嗷待哺即將出籠狼崽… …小心!

你真的能小心麼?

 9 ) 看到一半睡着了,High过头了很累

最近第五大道附近的广告版上高高的挂着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

周围朋友看过的反应是:秀下限。

所以我把新电视连上电脑的第一刻就看了这部电影。

结果是,我看到一半睡着了,后来醒来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粥才继续看,然后莫名其妙影片就结束了。

奢靡,色情,夸张,麻木。

本片的属性大概就是这样,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呢?

抱歉我找不到了。

因为仅仅是堆积:毒品、豪车、肉体、钞票和出离愤怒的镜头夸张独白这些,是不能让观众投入的看3个小时的。

说白了,仅仅靠“High”感动不了我啊。

如果你讲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你最好有些“挣钱的”和“被挣钱”的对比,可是你没有。

本片仅仅是一个视角,拼命圈钱者的视角,而且似乎有了一张会说的嘴就可以一直顺畅的挣钱。

用两分钟讲如何劝服客户,用八分钟讲大家怎么花了这些钱。

这这这,和晚上电视上一款“带你参观有钱人的房子”节目区别好像也不太大啊。

(昨晚还乱播播到了那个节目。。

)如果你讲一个传纪,你最好刻画一些人物成长的轨迹,让我们看到他原来是怎样,然后经历了怎样,最后怎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可是你也没有。

一上来你就是能说会道,一上来你对毒品豪车肉体钞票眼神就没有任何“惊讶”和小字辈的“新鲜感”,一开始你就在磕可卡因,到最后还是磕可卡因。

有时候你眼神略带挣扎,但是似乎只是因为“一大笔钱”要没了,或者“FUCK要进局子了”,所有其他你驾轻就熟,连带着你的手下,似乎没有成长?

还是想说: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能做成这样的买卖,然后一直做一直做。

high一下是挺新鲜挺爽的,可是马丁让我们持续high了三个小时,手段仅仅是“持续给药”。

这样内容过轻的重复性刺激,即便本片每分钟都闹哄哄的,还是会让人睡着的╮(╯▽╰)╭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莱昂纳多演戏的努力。

他那么声嘶力竭的在屏幕前爆发他的台词,扭曲所有面部肌肉,看着真的好累。

可是,我觉得他想拿小金人的愿望还是实现不了。

华尔街之狼也好,盖茨比也好,我看得出你塑造人物有点癫狂,有些执着和纠结,可是他用同一种纠结的眼神,同样的声嘶力竭和颤抖,太过表现,反而没什么内在的感动了。

看着两部电影时,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在《血钻》里的表演。

那时候这个人还是会让观众跟着揪心,跟着流泪,不需要声嘶力竭。

深深地怀念那年的小李,只是我觉得那样有内容的表演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了。

总归总,可能这个电影无法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出在剧本,剧本本身没有什么深入的思索,纵然有大导演,大演员,各种刺激画面和才华出众的剪辑,仍然无法感动和投入。

“没多大意思”。

 10 ) 时间就是金钱

全片重点有:1.营销,卖垃圾股。

可能是老鼠仓,多空反向操纵诱多接盘,直接从购买者口袋掏钱。

也可能是庞氏骗局,50%profit?

那个年代买卖都是通过经纪人,谁特么知道你是真买了,说不定你买的那堆东西根本不存在,一个标的而已把钱从口袋装到经纪人口袋。

2.inside trading。

老鼠仓。

偷偷开设私人账户,操纵价格。

拜托,内幕交易这玩意你说有就有,要查,一大把。

简单点说,你在得了点哪个公司的小道消息,好吧你自己从业人员不许从中获利,你一亲戚盆友刚刚好进了点货问你怎么样,你怎么说?

no?

yes?

什么也不能说,干笑两声,可你意思表达了,人家一转身获利了,算inside trading么?

说内幕交易,绝对的不存在是不可能的,水至清则无鱼哈哈。

可是老鼠仓就不一样了,户头在那儿,账在那,一查一个准。

做了老鼠仓,这辈子跑不掉了,一查就完蛋。

最近头条不就是么。

3.IPO. initial public offered 。

这特么也算诈骗?

反正我是没看明白,帮人家上市了作为承销商赚个差价这不天经地义的么?

犯法的可能是设了老鼠仓。

最近N板不就溢价40%么,意味着眨眼就赚饱了,接盘的自己负责。

不那句话么,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人逼着你买股票是吧,没人逼着你进赌场吧?

愿赌服输。

一些crap:1.男主角就是年轻时帅一地渣的泰坦男A吧,老了真埋汰。

看见眼角的鱼尾纹就慎人,好歹这剧本挺有名的吧,3个小时要是找个帅小伙,让人看着也舒坦啊。

反正我拖着进度条看得,真几把无聊。

2.打着金融名义诈骗,这特么才是fraud。

这片真没什么技术含量,大把时间在渲染主角是多么有钱,生活多么疯狂。

不过广大群众就好这口,一边high着一边草着money就来了,扯犊子吧。

3.真恶心营销的那些段,虽然说现在这个社会营销确实占了商业的很大一块,但你能含蓄一点吗。

这种疯狂骗人买股票的年代是在一战后的黄金十年吧,没记错应该是男主演的盖茨比那个年代。

总而言之,推销股票恶心又露骨,这种夸张是在故意抹黑拉低搞金融的吧?

我能说sales都不是专业的在做吗。

4.我个人觉得片的主旨在抹黑搞金融搞股票的。

A股大盘今天又绿了,导演你妈妈知道吗。

美股日经都不好看,你妈妈知道吗?

12月非农数据让很多人头大,你们都知道吗?

经济不景气,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容易,干嘛还要挑起这种阶级矛盾?

5.特别贱的truth。

金融危机错是在搞出那些次贷产品,衍生品,证券化产品创新的人吗?

错在卖的人吗?

雷曼自己都搞垮了,别说买的这些人就都没有错!

贪婪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买不起房子的人买了一堆房子,后来换不起钱了,然后整个游戏就崩盘了!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只有卖的人贪婪?

买的人买他们根本买不起的还心安理得的享受这特么才是贪婪!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出事的时候一起玩,出了事把责任全推到泛证券化身上?

金融其实就是一种服务,一种为人需求而设计的服务,服务本身没错,服务需求者的不合理需求才是根源!

6.导演根本不懂金融,我也不懂。

总而言之,想看白花花的肉的话,这是一部好电影。

想看一些反映wall street的事,想了解金融?

还是去看纪录片,查资料吧。

真实的故事远远比这玩意精彩的多!

我才不在乎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我的看法就是这些。

以上纯属扯淡,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尔街之狼》短评

不喜欢这电影。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出来混的,想成大事就得仗义,有谋略但不算计。

8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较差

无疑是老马最嗨的电影,荒淫喧闹颇具费里尼遗风。对“华尔街之狼”先褒后贬,褒的是年轻人拼搏的美国梦,贬的是毒瘾般的贪得无厌。贪婪上瘾终将摧毁曾经的梦想,美国梦变得难以捉摸,曾经的一间房屋进化为豪宅、游艇和不义之财。“华尔街之狼”正是这种不合理进化的比喻和讽刺。

1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本片根据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个人自传《华尔街之狼》改编

1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小李一开始的午餐就被马修麦康纳高下立判,整部电影,从白手起家赢得所有狂欢糜烂到迷失自我不断犯错被出卖落魄,这不就是goodfellea吗?小李毫无突破,只有爬回法拉利一段有所发挥,奥斯卡基本没希望了…jonah hill都比小李出色

15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嗑了药一样的电影,像极了猫鼠游戏。跳抓钱舞唱励志歌的公司都可以还看这片的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剪辑版。Hustle说过,不骗好人。

16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强大的卡司,却是这么恶俗的效果。除了马修麦康纳十五分钟的表演。

18分钟前
  • 马匪
  • 很差

情绪绝佳 立场极谬 颇像绝命毒师 但各方面都做得更过 贩卖攫利 创业 犯罪快感 并最大限度混以酗酒 吸毒 暴力 性快感 癫狂至极 主角被塑造成一个智略过人 有情有义的大枭雄 丝毫感受不到马丁的批判意味 至多展现主角嗑药过度 妻离子散的惨状 却没给真正的受害破产者任何一个镜头 叙事上各事件关联也较弱

20分钟前
  • 東方不親
  • 还行

小李演技“癫疯”,本“色”演出。当你和我说一部电影3小时但我不会皱眉头的时候,我俩谈的就是恐怕就是这部。长而不冗,全片自带药效,一路加速,这么“肆意妄为”的美国片越来越少,且看且珍惜。

24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裸体裸体BANGBANGBANG嗑药嗑嗑嗑嗑买股票鼓动 只能说J天生是个推销员 但悲剧是没掌握见好就收 把这电影关于嗑药胡搞可能就剩下30分钟吧

25分钟前
  • K
  • 较差

人不断地追求成功,是因为想活得从容,可是人往往越成功就越不能活得从容,人生就是充满了这样的悖论…3000刀的Armani suits下是肮脏的灵魂,这就是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28分钟前
  • LAURIA
  • 还行

没有看到期待的内容,充斥各种黄暴,完全无法理解。这部电影把我害苦了,我以为是金融科教片,还挂着影帝小李子的名字,于是带着全家老少正襟危坐一起观摩,观摩了三个多小时不带马赛克的画面,坑爹啊!强烈建议独自一人观看!情侣可以放宽条件~

30分钟前
  • 小蚂蚁
  • 很差

靠!我还想小李贡献了怎样的演技呢你们为他鸣不平,活该得不到影帝,这难道不是他的个人生活伪记录片吗?和影帝的一场对手戏就分出高低了,小李你还是走偶像派吧!

35分钟前
  • 玉茗
  • 较差

开眼界全程嗨,三个小时并不觉得时间长,反而有种稍不留神又漏掉重要信息的感觉。两个观后感:1.金钱不会凭空变出来,一切虚高利润的行业都会有不那么道德甚至不那么合法的嫌疑。2.这种浮华喧闹的有钱人生活真是无趣啊。虽然这是我一个穷人的想法,但我想小扎这类的超级富豪也会点赞的。

38分钟前
  • 蜉蝣渡海
  • 推荐

欣赏不了这种歇斯底里的喜剧风格(除了嗑了过期药片之后的表演)。好像已经厌倦布拉德皮特了…是不是不懂金融就看不了●﹏●

42分钟前
  • 小兔雷特
  • 较差

大力水手吃菠菜,嗑瘫小李吸粉狂。脏话速成手册&节奏过长喜剧。贪得无厌、毫无底线地赚钱,节操尽碎、醉金淫靡的生活,然后由于运作疏漏又导致千金散尽妻离子散众友叛离,可即使是这样所有人也都想要。玛格特·罗比=金发尤物,脸蛋身材都爆正,就是颜不够精致。

44分钟前
  • Elvina
  • 还行

如果说对老马还抱有一丝期待的话,那就是期待老马今后再也不要拍电影了。

46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看了90分钟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假期看了这么多电影这是唯一坚持不下去的,除了这帮沙币跟疯狗一样乱吼还有色情还有啥?

51分钟前
  • Vincent
  • 很差

不给五星是因为中间有一段还让我不够嗨!回来看豆瓣评论发现大部分人还是三观太正把电影不当成电影去欣赏啊!另外注意到片中出现的两首1960年代的名曲都是翻唱的:The Gimmes的Sloop John B和The Lemonheads的Mrs. Robinson【百老汇数码港】

5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华尔街之狼]是一场美学灾难。灯红酒绿的坎普之美要诀在于不自觉,浮夸的基础是种放浪的游戏心态;而斯科塞斯的新片连同小李的表演是可劲儿地在作,那些夸张就不能让人会心反倒会生厌。结尾处我们看到了强烈的道德自律感倾向。这种警钟式的悲悯放在如此纸醉金迷的结构里,不知福兮祸兮?

5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较差

建议看完一个片子一天之后再打分,因为某些电影强烈的投射和带入感会十分影响冷静的判断,小李子演得真好,马丁的故事越来越招人喜欢了,从禁闭岛开始成为马丁和小李的脑残粉,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

1小时前
  • 赵启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