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片中所说,46亿年前地球诞生的时候,悲伤还没有被定义。
随着人类衣食无忧尤其是社会化,各种复杂的情感不断被发掘和被表达,所谓文艺就诞生了。
文艺就像一片大沼泽,深陷其中的人们不能自拔,其中的装逼犯鄙视未涉足者不懂得feeling,而为俗务奔忙者或隔岸观火者又对此难以理解。
因而文艺、深刻、装逼、矫情四个词密不可分,本就是人们对同一种表达的不同看法。
而文艺工作者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文艺青年可不是好伺候的群体,一部文艺片里有一秒钟表达太直接或落了俗套,偏执的文青们便会毫不留情的把它踩为烂泥。
《初学者》这片拍的很感性很琐碎,依照情绪非常主观的剪辑,无视客观时空顺序,我感觉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我并不爱看。
我发现如果困难,也不用去努力理解文艺片作者的全部用意,只要从中感受到点什么便好。
而其中有些感受到了的,又难以用言语表达。
比如看到家中挂着安迪·沃霍尔的《帝国大厦》的剧照,就知道伊万·麦克格雷格在墙上涂鸦:“1985 Bush found Jesus.”这类句子并不意外。
再比如片中伊万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灵感设计出的T恤图案,很多我都挺喜欢,换做几年前我一定骂它矫情。
归根结底我还是个理性的全局主义者。
这片要说的是由于现实所迫,老父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直到75岁才开始弥补这一生都所缺乏的情感体验。
即便是一个75岁的情感初学者,但是他心里明白,因而这四年他过得非常灿烂,唯可惜这一切开始得太晚,不过远胜过没有开始。
我也要像他那样死在一个四周都是落地窗,窗前春色满园的明亮房间里。
儿子伊万·麦克格雷格由于童年记忆和其他心理因素,尽管在纸笔上是个情感丰富的创作者,但在人际情感上到38岁也没有入门。
他失去的也如此之多,以至于不知从何开始弥补,拒人于心灵之外。
女主角开导他“房子之内是禁锢,房子之外是自由”的道理他也明白,最后终得从零开始,做个爱的初学者。
其实我们这个处于焦虑中的国度里的人们,失去的何尝不是更多。
也许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而我,只能装作不在乎这些罢了。
顺便吐槽下本片的中文译名,台湾译作《新手人生》,香港译作《基爸爱留情》,一眼便知这两个地方,并不适合相提并论。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在漫长的BC作品赏析中,请允许我插入一些其他的电影评论。
看这部电影其实和奥斯卡无关,而是一直不能忘记半年前别人的一个推荐:这肯定是你喜欢的,它适合你!
初看片花介绍时,发现了叫arthur的那条狗。
当时想:哦原来是因为那条狗,才让我看的呀。
感觉像是小成本的文艺片啊。
并且剧本结构内容很古怪啊。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初次印象。
之后,便被我遗忘脑后了。
在今天晚上选择看,也许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下午,短暂的心里恐惧刚刚过去,在心绪未定的情况下,我走入了oliver的孤独生活。
其实看了大半,仍不能明白oliver如此伤心的理由。
他是个40岁的男人,有过爱情,现在单身,是个插画作家。
城市里的文艺青年。
oliver的童年是无爱的,源于父母各自隐藏的秘密。
直到78岁的爸爸说:我是同性恋。
oliver的生活发生了N百度的转变。
也许就像过山车,人生的铁轨还会拧着麻花那样的旋转。
爸爸终于出柜了,换了衣服风格,加入了同性恋团体,天天开趴体,交了男朋友。。。。
oliver,被迫和一群同性恋吃饭聊天。。。
还要帮他们做饭。
然后,爸爸病倒了,癌症第四期。
尽管这样,爸爸努力地活着:买很多书,买很多花,买很多衣服,每天和小狗arthur一起玩儿,支持同性恋议员,在家开同性恋大会,继续开趴体,开始写宗教论文,还请了个秘书。。。。
oliver最终还是失去了爸爸。
是的,失去。
我们的故事开始步入了正轨。
我要讲讲“失去”。
我终于明白oliver为何如此悲伤。
他的插画说:悲伤的由来。
世界之初本没有悲伤。
人类的第一对夫妻不是因爱而结合。
古埃及人发明了酒精。
开始有了朝圣者。
同性恋被认为是精神病人。
我们的过去,现在。。。
长长的画卷,画不完的其实是oliver自己的悲伤,源于他的“失去”。
失去母亲,她于5年前癌症去世;失去父亲,他于3个月前癌症去世。
现在除了arthur,他孑然一身。
住在父母的大房子里,回忆的,是母亲的悲伤,父亲的背影,以及父亲最后日子里的努力乐观的生活。
oliver爱上了一个法国演员, anna. 她太美丽,却太飘渺。
她像是惊鸿,掠过湖面,留下爱恋,便消失无踪。
她怕失去,所以选择退却;他怕失去,所以选择放弃。
影片最暖人的地方其实是结尾,它没有恶俗地告诉你,oliver得到了什么。
而是说,oliver可能会得到什么。
前面一切都是虚幻和模糊,即使anna又出现在他的家门口,坐在他的床上。
当oliver问:what happens now? 无人能回答,除了相视一笑。
至于后面的故事,任你猜测。
我试图体会oliver的心境,那是失去后的一种凄凉和悲伤。
心留下的洞太大太深,不知道anna能否帮他重新填满,不知道anna是否又会中途逃走。。。。
其实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推荐这部电影。
为什么“适合我”。
也许是因为那条叫arthur的狗,也许因为写别的什么原因。
最后,祝愿Christopher Plummer先生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您当之无愧!
附:以上评论是在2月25日(奥斯卡之前)写的。
所以最后是祝愿Plummer先生能够得奖。
正如我所预料,老先生如愿以偿。
真是要恭喜了!
初学者爱的故事在电影里不断交叉,偶尔铺垫,偶尔推向高潮。
一段自己的故事,一段父亲的故事,一段父母的故事,一段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故事,一段亚瑟给他的故事。
缓慢的镜头语言下,故事的结构、顺序丝毫没有受到不断的穿插而导致的所谓叙述不清。
自己40几却没有结婚,甚至没有女朋友。
父亲在晚节都不愿保的时候宣布:我是个同性恋。
儿子的反应却总是感觉慢板拍,与其立刻神经质的反应,不如好好尊重父亲有尊严的活给自己看。
最让我心疼的是儿子对父亲说:这已经没有第四期了。
儿子对父亲的爱总是夹藏在平时不够温暖的话语中。
从开始父亲与小男友恩爱的在一起,再到像小情人那样拌嘴相互憎恶。
父亲的癌症已经拖不起他那身体以及那段感情。
他选择了无视,并希望儿子有个爱人陪伴,话虽剪短,字句是金。
父亲的男友以为男主歧视他,并从开始以有那种所谓的歧视感觉,无非是一时之间无法缓过这种氛围。
两人最终以拥抱最为结尾。
男主的故事发生在父亲逝世后,作为一个插画师,笔下的人物无非都由着自己悲伤所绘。
朋友邀约参加个装扮的party,他并无心思参加。
或许朋友说的:笔不是你的朋友。
触动了他吧!
勉强接受却遇挚爱,这样得故事太美好了。
那些眼睛透露出来的信息,只有那些和你由着相同故事或者遭遇的人读透。
俏皮的女主竟没有说一句话竟打开男主的心扉,一面之缘真的可以,无非是大家相互希望对方身上获得需要的东西,多了的就是粘合剂。
实在不想写了,待续
"what is real""does it hurt""sometimes""does it happen all at once""it takes a long time""generally by the time you are real, most of your hair has been loved off, and your eyes drop out and you get loose in the joints, but these things dont matter at all, because you are real, you cant be ugly except to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why did u let me go""maybe its because i dont really believe that its gonna work,then i make sure that it doesnt work"
我帶著這部劇去英國 說是帶了 也不過是存在IPAD當中裡面還有補寫女性主義的論文資料:intimacy (親密關係)我的確是對“過去”有執念的人,但即使再懷古地堅持用CD機聽音樂,將幾十張唱片打包上飛機。
更多時候,我們仍舊無法選擇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這當中會有很多因素。
就像那個等獅子的故事,你想要一隻獅子,你等了很久很久,來的,卻是一隻長頸鹿。
奧利佛說,我會繼續等那隻獅子。
你且以為這是一個答案。
但如果要繼續問下去,如果再等了很久很久,獅子仍然不來呢?
如果長頸鹿始終不肯走呢?
如果最後來了一隻獅子,其實卻是一隻假裝獅子的長頸鹿呢?
......誰還有信誓旦旦的決心去回答這些問題,人生輾轉反側,一應苦難,種種層出不窮的問題,像奧利佛一家子,猶太人的媽媽,長達四十年的形式婚姻,爸爸是個同性戀在七十五歲時出櫃,病死,有一隻不肯獨處的狗,遇見一個漂泊的女孩.....荒唐的故事像工廠里有序的編織機,會頻率等同的發生在每一個過路的人身上,只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全然不知,擦肩而過,又或者重新相遇。
只有人快樂與悲傷的樣子,不曾改變。
影片當中不斷閃回的圖片,2003年與1955年的太陽,星星,自然,與總統。
試圖找出端倪,這便是人的經驗主義因子,我們以為走過了那麼多的路,遇見了那麼多的人,可以讀出,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句號,問號,驚歎號,省略號。
奧利弗的媽媽說,你有四分之一的猶太血統。
有趣,激情,熱烈的因子。
鍛煉了一出假死的功力,仍沒有媽媽的大膽放肆,在寫滿現代藝術頭銜的博物館里用身體表演關於靈魂的熱情,“你還是選擇做一個號市民。
”母子倆被趕出博物館時說。
於是後來的奧利佛,面無表情,心底卻寫滿憂傷的情詩。
記得父親出櫃時的紫色睡衣而不是驚異,在街角塗鴉歷史啟示並非宣洩叛逆,承認自己為了這個女孩神魂顛倒卻靜靜等待....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成長為了一個守規矩的好演員,學會假裝一詞。
“ 大樓里住著一群人,一半人在醉生夢死,另一半人相信魔法。
”我也曾經想極力擺脫情緒化的樣子,嘗試如何冷靜聰敏地生存,不再會有午夜崩潰的時刻,不會再挑選到錯的男孩,要有毅力耐心地堅持到勝利為止....有時情緒濃稠的人,會覺得自己懦弱無能,因為那些悲與喜,往往都不受控制,像低等生物般地靠氣味分辨同伴,因喜愛而橫衝猛撞,而眼淚總是流不完。
可是,它們都是真實的。
那首關於兔子的詩那麼震撼:毛絨玩具兔子問:什麼是真實?
兔子又問:會痛嗎?
馬說:有時會痛。
這痛是一瞬間還是持續很久。
會痛很久。
如果你是真的,你的毛會被剃光,眼睛掉了,四肢殘缺不全。
但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你是真實的。
只有那些不理解你的人才覺得你是醜陋的。
我突然認可了那些每每吞噬我的情緒,他們原來不是缺憾,是禮物。
在我們這些血肉之軀慢慢進化成塑膠產品之時,持續地刺痛我,以此來告誡我,要記得,什麼是真實的。
學了整整一年的電影理論,可我仍舊不愛將影評寫成分鏡頭。
邏輯計算分析,方法論指點不了人生。
仍記得午夜的倫敦機場里,一個人等待凌晨的航班,守住行李,讀完一篇又一篇論文仍不知如何下筆,只有聽到影片中那句”Does it work?"時止不住地默默淚流,那時的我,努力,堅持地去完成那篇論文即便我真心不喜歡討論女性主義的命題,那時的我沒有想也不敢想它能否通過。
雖然四個月后的現在,它還是被否定了,也因為這個否定直接影響到畢業的問題,而能否畢業與回國,都成為了人生中看起來好像很大的交叉點。
那個時候,我在機場靜默無聲地哭了很久,冷掉的咖啡與在下棋的大叔,都注意不了我的眼淚,只有我自己,有憂愁的預感。
奧利佛的爸爸去做心理咨詢時,醫生說,同性戀是精神病,有些人可以成功治療,有些人不行。
這世間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如願,只能嘗試,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經驗是無稽之談,從前的故事,只能定個于過去。
奧利佛對父親說:為什麼要假裝很好呢。
你是在癌症四期。
癌症沒有第五期。
父親說:癌症四期的意思只是,你需要去經歷前三個階段,而已。
像世上第一對夫妻亞當夏娃並非為愛結合一樣,向死而生的人從落地就走向死亡,一生中那麼多悲傷的故事,如果都非要賦予經驗的意義,那一定都是為了,經歷。
本来觉得节奏不适合我,结果看完之后却抑制不住的想记下点什么的冲动,不经意间让我思考了许多,算是一点小意外。
尤其喜欢这种叙述的奇怪调调。
看了一遍,写的时候又看了一遍,越看越喜欢。
喜欢男主的妈妈,她的性格,她和男主的相处方式。
喜欢爸爸和他男朋友之间有爱的互动,手中藏着的虫子,那束花,相依睡觉。
喜欢女主,从惊天魔盗团,到你脚上的鞋子,再到这次的初学者。
喜欢那只狗,酒店的过道,男主的画和涂鸦,女主的法语。
喜欢······到最后,发现自己满满的都是喜欢,真奇怪。
三个泪点,第一是在酒店的过道上偶遇一个很像爸爸的老人。
第二是爸爸的男朋友抱着狗噙着泪光说,他记得我。
第三是最后读完爸爸的征友广告说的那句,他从未放弃。
对,我的泪点就是这么奇怪。
喜欢的台词吧!THE HISTORY OF SADNESS 忧伤的历史Earth begins,sadness not yet invented. 地球初始,还未有忧伤这事儿。
Quote From The Velveteen RabbitThe stuffed rabbit asked ,"What is real?" 绒毛兔子问,真实是什么?And the rabbit asked,"Does it hurt?" 兔子又问,痛吗?
And the horse said,"Sometimes." 马说,偶尔。
"Does it happen all at once?" 疼痛是瞬间的吗?"It takes a long time. Generally, by the time you are real, most of your hair has been loved off, your eyes dropped out and you get loose in the joints and very shabby. But these things don't matter at all, because you are real.You can't be ugly except to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会疼很长时间的。
总之,当你变成真的,你的毛发会被撕扯,你将失去眼睛,变得残缺。
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变得真实起来,那些不理解的人才觉得你是丑陋的。
Here.Here is simple and happy.That's what i meant to give you.给,这个代表简单和开心,也正是我希望给你的。
恩,我的点很奇怪。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我不知道。
怎么会这样呢?
结束了么?
不!这,只是个开始。
看似摄制精良,包涵着某些噱头和沉重,实则特别随性的影片。
里面看得出来很多来自编导自己对生活、对周围人的触觉。
可能是一个下午打盹儿醒来记忆中的台词,可能是醉酒后和朋友在回家路上会干出的事情,可能是一个人时会对着某个静物产生的对话欲望……都被掺进了影片人物间的碰撞。
当频繁的各种切换插入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过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情,其实这种支离破碎感正是影片的大部分魅力。
每个分支片段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当然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梅拉尼·罗兰 Melanie Laurent、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看似非表演的表演也是降低影片感知阈值的重要点,特别是伊万,如果不是这个最喜爱的英国人来演这个美国人,可能我对影片会苛刻得多,有的时候明星价值正在于此。
看完Beginners这部自传性很强的电影后,还是有点小小的感动。
剧本几乎是按照导演Mike Mills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
Oliver的父母是绝对的非主流:父亲从13岁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同性恋,母亲从13岁开始才知道自己有一半的犹太血统。
尽管母亲从一开始就知道父亲的性取向,尽管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将同性恋当作病症,他们还是相爱了,并组合了一个奇特但并非缺爱的家庭。
作为父母的独子,Oliver在感情上一直是非常依赖父母的……但他也察觉到了父母的幸福有些不完整,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你们并没有相爱过“。
因此,他曾”不相信爱情“。
在母亲去世后,75岁的父亲出柜-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患者-去世 的这一段时间内,Oliver重新审视了父母之间的关系,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自己与相恋过的女人们的关系。
因为需要经常照顾重病的父亲Hal,Oliver与曾经因为工作很少在家的Hal演绎了一段全新的父子情谊。
虽然已走到人生的尽头,Hal却犹如获得了新生,他积极地投入各种同性恋组织的活动,并在男伴Andy怀中找到了完整的爱情。
虽然Oliver诧异地看着父亲的蜕变,却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并又一次”相信爱情“了。
Oliver与Anna的爱情故事依我看来却是该片的薄弱环节。
在叙事中植入Mike Mills本人做的插图有些故弄文艺嫌疑,而Mélanie Laurent塑造的这个不断挤眉弄眼、天马行空的法国妞有些故弄古怪,不够生活自然,远不如Natalie Portman在《Garden State》与Zoey Deschanel在《500 days with Summer》中塑造的精灵姑娘深入人心。
(不过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法国演员,她的英语是相当棒的!
)两位男主演都是相当优秀的,Ewan McGregor将Oliver的低调性格与Christopher Plummer将Hal的高调出柜都阐释得恰到好处,观众无不为这一对父子的第二次成长所需的勇气和慷慨胸怀而动容。
灵气十足的小狗Arthur更是演技出众,算是再一次为Jack Russell这个在欧洲相当受欢迎的品种挣了光吧 : ) 。
可是原本该是本片一大亮点的Oliver与Arthur的无声“对话”,却让人略感蛇足,如果他们的对话内容更丰富一些,效果也许将会更佳。
昨天(2021年10月30号)的豆瓣日历,推送的电影封面是《初学者》;坐到办公桌前刚翻过前一天的日历页,我便被眼前的电影海报吸引了(就是下面这张),今天正好有空,就顺便补了这部电影。
《初学者》——豆瓣日历很久没看过节奏这么慢、这么平的电影了,但是观影中间基本没有让人想注意力跳脱的时刻。
我喜欢其中一些片段的拍摄方式,比如:穿着不同的衣服的同一个人,反复说着一句话;同一个地点,两个人每次都挽着走进去;同一个场景里,只有桌子上放的饼干每天在发生变化。
还有一些同主人公的回忆一起展开的、幻灯片式放映但并不违和的时代对比图,比如,1995年和2003年各自的星空,太阳,自然景观,人们的穿着,喜好,悲伤的样子,幸福的样子;男主人公在不同情绪阶段画的设计图及附注;男主人公父母的感情生活背景与男女主的感情生活背景等。
还有,好电影标配的、让人舒服的背景音乐。
当一个人是孤独的,他身边的光与尘便都是孤独的化影,狗狗也有了无声的台词。
“我爱你妈,可是,现在我想发展一下这边的取向;我不想一辈子当个理论上的同志,我想成为真正的同志。
”一对新人结婚了,男方是博物馆馆长,女方是旧物翻新设计师,他们婚后育有一子;婚姻生活持续了44年,然后女方死于癌症,4年后,75岁的男方公开出轨,三年后,男方死于癌症。
故事里的孤独从男主是那个孩子开始,他后来跟女主开玩笑说,他是被群粗人养大的,他们禁止他提问;他总结道,他有着父母无暇顾及的悲伤。
他爱他的母亲,爱他的父亲,可他却没从他们那里学到如何去爱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人,所以他孤独又困惑。
”比方说,你从小就想养只狮子,你等啊等,狮子就是没有出现;这时候来了头长颈鹿,你可以养那只长颈鹿,或者什么都没有?
““我会等那只狮子。
”“我就是担心这点。
”这是男主父亲与他的对话,男主选了狮子,但在很久以前,男主父亲选了长颈鹿。
男主父亲13岁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他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人是可以治好的。
于是,当男主母亲追男主父亲的时候,他父亲答应了,想着:我尽力试试吧。
然后,男主的童年生活里,只有一个父亲出门的背景,和大部分时间孤单的母亲。
“我以前很喜欢住酒店,但现在总在陌生的酒店和公寓间辗转……现在这样,很容易就离群索居,形单影只。
”“就算住在同一个地方,也可能离群索居”“那我们是同病相怜喽”没有人是生来孤独或者注定孤独的,比方说,当他遇到另一个孤独的人,那个女孩问:你看上去很伤心,为什么还要来参加派对。
比方说,男孩约会完回去的路上,和自己的狗狗面对面谈心,说道:我希望这种感觉延续下去。
“这是我妈妈放在卧室里的照片(一张手握雏菊递出来的照片),小时候我以为是我手拿雏菊给她,现在我又错了,其实是她手拿雏菊给我,并且说:这个代表简单和快乐,正是我希望给你的。
”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各种尝试去治愈童年,而如果他/她足够幸运的话,最终是会被治愈的。
看到好片子第一个想看的是导演何许人也,发现自己竟是第一次知道Mike Mills。
整部片子如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即便是那些颠来倒去的回忆,在与现实的转换里看起来依旧如呼吸般顺畅自然。
因为,这些都是真的啊。
所以觉得这片子的中文名才该叫“暖暖泪寒光”好嘛!
片子里的Oliver,好像把人们心底害怕的东西都拼凑了起来。
对家庭关系失去信心;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在派对上扮成一个很有深度的家伙(譬如弗洛伊德);邂逅心仪对象,却没有信心走下去;面对生老病死,感到无奈又想挣扎;种种种种……所以最后他酝酿了很久的插画作品变成了一个讲述什么是Sad的故事。
所以大家都对他说I'm sorry。
所以他觉得什么都不work。
所以看出了这点的Anna逃走了。
所以请问认真作出一个承诺是有多难啊?!
其实我现在也没有太想通故事的转折点是在哪里,也许是Oliver跑到纽约的时候发现Anna根本就没有离开;也许是他和爸爸的好基友对话完后顿悟;也许根本就是这个男人长大了终于不再走文青路线自己瞎纠结。
其实整部片子里叫我差点哭出来的是他父亲对他坦白原来婚前母亲早已知道自己嫁的男人不爱女人这个事实。
"It doesn't matter. I’ll fix it."此时其实应该放Coldplay的那首曲子了对于这样一个生活跌宕起伏的男子来讲,也许只有那个姓July的女导演才能撑起他的天空啊。
瀰漫著揮之不去的咒怨.
好无聊。
从头闷到尾
看到一半看不进去了……就算是伊万也没有阻止我昏昏欲睡
小文艺和小清新。真是耐着性子才看完的,对男女主的爱情完全提不起兴趣是怎样,父亲的故事吸引人得多,75岁的初学者。什么时候都不晚
heart broken...
千万别再让我看闷片了。
我之前过于期待这片子了,说实话,没怎么懂,或者是因为导演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这片子各种打幻灯片和带着一阵灰蒙蒙的色调描述着Ewan的生活观,其实是想装成治愈片鼓励观众学习他老爸各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的另类励志而已吧?嫌没耐性的千万别手贱看了,哥是冲才女去的
比较闷。
xiaoqingxin
非文艺青年发条表示看后无感,色女饺子表示看后梦见穿黑色大衣配红蓝格的围巾小麦,还闻到了他身上重重的呢子料子的味道。。。。。。
这是Mills私人的故事,他用私人性的叙事方式喃喃道来却能进入观者的心,他在疗自己的伤也安抚了别人。此片在打光上比小清新片子暗淡,顺应了其颇为孤独内向的故事。Ewan内敛和Plummer顺手拈来的表演为片子增光加色不少,甚至狗狗的演出也值得称赞。文艺范的Mills为片子选择的插图和音乐都极为出色。
烂片,烂片,烂片。极烂的剧本,装B的表演,昏昏欲睡。
看到我太多情绪无法表达。伊万真是帅而细腻忧郁的男子。伊万和安娜还有爸爸都是我们小小的缩影。这个故事平淡真实,细腻灵动。很难说意义在何处,可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这才是人生我们每一个人作为Beginner重新开始的记忆。亚瑟真是年度最佳狗。
一点点文艺舒缓,一点点平淡真挚,没有跌宕起伏但是依旧感觉很温暖,闪回的卡片、图像、文字、涂鸦,懂得150个词的灵巧狗狗,生活以及其他人之于生活的影响。父亲对于同志生活是初学者,Oliver对于接纳和爱也一样。我们对于人生,永远也都是初学者:114+1e6vpa6u1# 克里斯托弗
温情又平淡的小品电影 狗狗是亮点
第一次看到把同性恋表现得如此之“美”的电影,真实 平淡 温暖。对于同性恋生活,对于接受爱情,对于我们的人生,每一天我们都是初学者。
文青的文艺片~~我觉得他爸活的挺潇洒的~~
安微博推荐,痴迷小细节,自言自语,设计的封面无人问津,回家途中还自欺欺人会好起来的……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