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在家,决定把所有台词抄到本子上。
刚看了第一集的前几分钟真的觉得很有意思。
最开始是几位客人和妈妈的对话。
镜头在店里,妈妈是开饮食店,跟客人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可以称为好朋友,大家一起坐在吧台聊天。
牧本大叔不知什么原因把其他客人赶出去了,妈妈笑着说,“让我损失一个重要的客人呢。
”(我觉得可能是大叔的潜在情敌)妈妈并没生气,所以妈妈可能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然后 生田君出来跟妈妈换零钱,一个正常的年轻人在本应该上班的时间跑出来、跟妈妈换钱。
说明此人无业游民,紧接着妈妈又和几个客人说起来她小儿子的事,以前开咖啡馆倒闭了。
然后现在在家宅。
既没有要继承家里店的意思,也没有积极的找工作。
但是每天早上还是会为妈妈做一杯好喝的咖啡。
妈妈也十分开心和满足。
妈妈虽然着急,也无可奈何。
而且每天很开心儿子能给自己沏咖啡。
紧接着,外甥女出场。
她无精打采的躺在地上听着广播(节目是为人解决矛盾和困惑)母亲敲门没开,说明母女俩关系不咋地。
妈妈说“老师问你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你不说你的困难,大家帮助不了你。
以后我不会给你请假,要请找你爸。
女儿已经很久没去上课,而且可能面临某种不能说的困难。
找不到可以说知心话的人,也很可怜。
ps:在日本这种现象叫“不登校”。
就说由于某种原因不去上学长期请假。
这种事情很常见,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然后就是夫妻关系。
俩人来丈母娘家吃饭,老公下班回家。
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妻子:“准备碟子,准备碗,你咋这么没眼力见儿”“有不是第一次来家里,瞎客气啥!
”“你在干什么呀,碟子不就在你眼前吗?
”老公可能不常干家务,没分清碟子和小盘子。
说到“我以为更浅的一个是碟子呢”老婆直接怼了他“我不是说了今天吃锅吗?
你拿其他盘子什么意思?
让我给你做小菜吗?!!
行了、叫生田来吃饭吧。
”所以妻子是比较强势的一方,而且说话带攻击性,喜欢挑刺,说话特别直。
夫妻关系倒也还行,因为老公脾气比较好。
紧接着生田在楼梯上就跟姐夫谈论起高级的和牛吃火锅太浪费。
其实姐弟俩特别像,都喜欢没事找事,怼来怼去。
前五分钟基本人物关系就交代清楚了。
每个人的脾气和性格。
生田:创业失败宅在家里的爱挑刺较真的未婚。
老青年妈妈:漂亮温柔 有自己店铺而且现役老板娘姐姐:母女关系不合 比较强势也爱挑刺的老婆。
姐夫:脾气好 爱迎合别人的 中年工薪族女儿:不去上课 有未知困惑的初中女生客人abc:对店里特别熟,也知道家里人际关系。
喜欢这种日剧,第一就觉得其实就是生活里的小芝麻的事,没有霸道总裁,没有白莲花,没有绿茶婊,没有狗血剧情。
一点点小事,每个人的处理态度和人物冲突,都很好看。
当然还有各种美食。
又把一部下饭剧恋恋不舍看完。
下饭剧,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轻轻松松边吃饭边看的剧,它的台词一般不会输出太密集,不然一低头抬头挑葱、姜、蒜的功夫,埋伏笔的镜头已经跳过了,后面的发展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或者背负着压力,紧盯屏幕,间隙趴两口饭,看得心累,吃得也不畅快,都不是合宜之选。
上一次选了《一人露营》,男女主角都不会见面,男生代表不会做饭,只会开罐头的那一类人群,女生则是钓鱼、摘野菜手到擒来。
大木健人和科长、老爷爷相遇碰撞出的人生感悟已不太记得,画面绿色自然,食物简单朴素,吃一口自己炒的菠菜,瞥一眼七子炸的天妇罗,一会儿就把饭扒完了。
不久找到了新的剧集《我的事说来话长》,说是找到不够准确,具体来说是拾起。
去年底已看了差不多一半,有个能够开车陪着去海边,而不是不懂少女心思,立刻站位父亲角色,开始一刻不停嘲讽的舅舅真幸福。
在春海说出不去读高中,而是想直接接受职业训练,成为电台主持人时,他先是不耐烦,着急想吃刚出炉的炸猪排,后来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幼稚的想法,借随机测试点亮她的真实心意。
里面的人都太温柔了,岸边房枝作为妈妈,不强势,看起来不那么操心,默默照顾儿子,作为可爱的“魔女”,接受着牧本和檀野先生的追求,但是她心里像明镜一样,明白如公孔雀一般的男人可不适合自己。
光司姐夫,一到岸边满开始胡搅蛮缠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赞同,然后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去责怪满,即使偶尔有抱怨,也是柔柔的,轻轻一句带过。
姐姐秋叶绫子,每天咋咋唬唬,还是在为满谋划,该怎么走出第一步,怎么去工作。
连bar clutch的员工海星,都很关心满,阿满因为和老板明日香的恋情告吹,不敢再去店里,他专门跑到家里去找满,传递对于“老顾客”的重视。
连他昔日的恋人,明日香都会直接嘲讽他以给她做饭为人生追求的想法,把这个闲散的狮子驱逐出去,找点真正的事情做。
一大家人,还有一堆“外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不是为了输出什么金句,就是舒舒服服,过日子。
失业的时候穿灰色运动套装,冬天把脚伸到暖炉里,躺着感慨“太舒服”,第一集和最后一集都要一大家人一起吃寿喜烧。
在家待业六周年这么沉重的话题,被处理得举重若轻,阿满也不是个抬不起脊梁的废人,他在家还是语言输出王者,永不落下风,他有时候可得意地像个战胜的公鸡。
只是它有个小缺陷,到了最后两集,要往主流价值观收编,不论是坚定不结婚的《家族的形式》,还是拒绝去上班的《我的事说来话长》,临到末了,治愈了八集观众的温暖棉被,盖不住脚。
不结婚的人立马看对了眼,不上班的悠闲族,周末在街上散步,余光撇见的都是在奉献价值的人们。
结尾可以更加多元化,甚至没有一个形式意义上的末尾都可以,不用岸边满在桥上走,姐夫一家人、餐馆的常客园田都要给他加油,马拉松人那么多,现场加油声此起彼伏,他听不到的,请克制煽情。
行至结尾,耳边响起阿满的名句,“要是用最短时间,走最短距离度过一生,那欢愉的果实可不会砸到你头上哦。
”春海还在问:“欢愉的果实是什么?
”满郑重其事地回答说:“那是只有不借助导航与互联网,甘愿绕远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奖励。
”它就是一个人精神出差的小小奖励。
1. 小满会每天熬到凌晨五点半,下楼给房枝妈妈冲一杯咖啡,这一习惯是从父亲去世时养成的,从那时起,好喝的咖啡给了妈妈很大的抚慰和陪伴。
虽然姐姐说,他这是对开咖啡店念念不忘,所以才每天练习来保持手感、顺便讨好妈妈来换取无业游民的居家生活,哈哈,这样揣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人们做事的出发点、坚持的理由本来就是复杂的,不是吗。
2. 小满的可爱之处在于他的认真。
他爱抬杠、耍小聪明,但同时又很会观察别人,具有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他知道如何忠诚地对待自己,没有热情的时候就暂停工作、没有找到答案的时候就不轻易行动,他知道如何在家人和外界面前表达和捍卫自己的想法。
我们常常对自己很苛刻,好像只有一刻不停地向前跑才对得起观众,但像小满一样,也未尝不是一种对自己人生认真负责的方式。
3. 春海太可爱了。
爱吃,为了寿喜烧可以放弃赌气骑45分钟自行车到奶奶家,对吃寿喜烧的精髓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暗恋的人被好朋友抢走,她纠结以后默默退出,同时用力祈祷他们分手;没有接受高平陆的表白,但也曾想过考到他的学校,即使自己有能力上更好的高中;为了自己的电台主播梦果断地决定退学去接受专业训练,虽然这样不太理智,但这股勇气和行动力真是令人佩服。
不过,还好成长路上有小满和大家,她总是能解开谜团,做出成熟的决定,说起来真是羡慕她。
4. 绫子和光司之间的陪伴感真是美好,一个努力工作挣钱、强势地主导家里人的生活,另一个不爱上班、只在组乐队的时候才能燃烧自己,两种看似不同的人生态度,反而是可以相互扶持的,这就是真实生活的复杂和美妙之处。
绫子去 Bar Clutch 把光司一直以来东藏西藏的贝斯偷偷取回家、背着它走得歪歪扭扭的背影太美了,这不就是中年人的爱情。
5. 所以房枝妈妈是每个月都会去给过世的丈夫扫墓吗?
泪目。
牧本:你怎么突然说这种恐怖的话6. 冬天想和家人或者好朋友围坐在被炉边,吃米泽牛肉配魔芋豆腐乌冬面的寿喜烧、咖喱炒面、厚厚的炸猪排和烘炒过的银杏。
7.光司不管是在乐队还是家庭,都是低调、温柔又有童趣的存在。
(谁能想到他就是问题餐厅里妖娆的海地呢hh)8. 如果无法拥有完满生活,希望以后的我也记得为了今天的心事在阳台偷吃一根巧克力雪糕。
好想知道这个酷似梦龙的雪糕是什么味道附在剧里感受到的重要几点:1. 工作和责任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人应该被肯定其职业之外的价值。
剧里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如果你要说小满和光司这样“没有正经工作”的人是失败的,那么房枝妈妈、绫子和春海都会强烈抗议吧,我也多么希望有这样的人,在我不想上学的时候引导我思考、在我失恋的时候带我去海滩、把生活里不如意的小细节通通写进歌里消解。
2. 家庭和社区是个体在困惑迷茫时的支持网络,同时人需要为维护它付出努力,即发挥自己的角色:就小满来说,他为妈妈冲咖啡/开车/跑腿,帮助改善姐姐家的继父女之间的关系,引导光司用另一种角度思考生活难题、多次解答春海的成长困惑……3. 我们可以更轻松地看待爱情的边界:无论是春海与高平路、好朋友之间的暧昧关系,还是三枝明日香与酒保和小满在分手之后的相处方式,都被轻松地展现,仿佛无须大惊小怪;由于已不是必须结婚的年纪,房枝妈妈与牧本大叔的关系不紧不慢,甚至无须说破,毕竟他们想要的,不就是情投意合的庸常陪伴。
4. 对待食物的认真态度,这个不管是小满的龟毛、春海的吃货本质还是其他人,都不用多说啦。
这一幕我笑疯逃避:阿满内心也是矛盾的,也是自命不凡的。
用不断地否定别人来保护自己脆弱又敏感的心。
温暖:家里人都是温暖的,真诚,用心在体会着彼此的孤傲,包容着彼此的孤傲。
治愈:阿满走出家门去面试,光司拿起乐器,春海能够笑着面对男孩子,姐姐做了可口的饭菜,互相治愈,在咕噜咕噜冒着泡的生活里,所幸,大家都找到了支点,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说实话前面很多集几处泪点我都没有被戳到,但最后的结局终于还是哭了。
恐怕这个角色真的是我最抗拒一起生活的类型,所以即使是toma也没有办法不觉得烦。
话超级多又爱讲大道理,总是在嘴上想要争过别人,却又没什么地方能让人发自内心觉得尊敬的角色。
31岁尚且还年轻,要是50岁这样的人真的想要放弃了。
这家人妈妈和姐夫都太温柔,姐姐虽然总跟他吵但吵得又很有意思,至于侄女是真的有些地方被他帮到了。
所以即使他似乎很失败的样子,却从未被家人拒绝。
所以最后看到他迈出第一步,家人朋友都激动地为他加油的样子,没法不被他们的温柔感动。
因为是身边的人,无论如何都没法放着不管,被他烦着,又总是想要操心。
所以即使他满嘴抗拒,一边想给迷茫中的自己一个机会,一边也不愿辜负那么多人的好意,才会愿意迈出去吧。
治愈人心的就是鸡飞狗跳的日常中的点点温馨。
周末看完一部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觉得还不错。
很多日剧着眼于社会中的小人物:因各种问题而苦恼的学生,充满压力的上班族,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因为很现实,所以看起来很丧,当然也比较有代入感,但是基调依然是积极的,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些温情,便格外让人感动。
这部剧的男主岸边满是一个31岁的啃老族,自从几年前大学辍学开咖啡馆倒闭之后,就赋闲在家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
故事是这样的,男主的姐姐绫子一家由于房子装修,临时要搬回娘家同阿满和母亲一起居住。
阿满在家待业六年,母亲房枝一个人支撑着阿满父亲留下来的咖啡店,姐姐住回娘家实在看不下去了,责怪母亲对阿满太过偏爱纵容了他的啃老行为,决定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让阿满出去找工作。
男主的人设并不讨喜,如果在你我身边出现这样的大龄啃老族,即便人家家境殷实并不在乎儿女啃老,恐怕社会风评也不会太好。
但是阿满有一个专长,就是特别会强词夺理,俗称嘴炮,或者杠精。
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立马予以否定,并说出一套自己的歪理,让别人无从反驳,诡辩堪称一绝。
他的诡辩让这部剧看起来特别轻松,没有半点无业游民百无聊赖的苦闷。
举个栗子姐姐问他为什么要把当初做咖啡的工具留着不扔,难道是想重新开咖啡店?
阿满立马否定:如果我对咖啡店还有留恋的话早就攒钱准备开店了,何必等到现在。
姐姐说既然留着也没什么用,那可以扔了吧?
男主马上吃惊脸:姐,你能对着输掉棒球比赛的高中生说,让他们扔掉训练场地的泥土吗?
姐姐一脸懵。
男主继续嘴炮:我看你就是会说出“不就是泥土吗,这些东西放在那儿也没用,还是快点扔掉吧”那种话的人。
是不是胡搅蛮缠,不可思议?
并且不露痕迹地引导姐夫光司和侄女春海跟他统一战线,为姐姐扣上了“总是以向前看的名义,逼迫大家牺牲掉对他们来说很珍贵的东西”这顶帽子。
姐弟口舌之战第一回合,阿满完胜。
姐姐绫子
标准的女强人,职场白领,执行力强,但也有典型的女强人通病,比较大条,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离过婚,同现任光司是二婚。
姐夫光司
以前玩音乐的,组建过乐队,(当然没火)。
遇到绫子后在其淫威下无奈放弃了音乐,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上班族。
怕老婆,怕继女,脾气极好,口头禅是“对不起”,窝囊指数四颗星。
侄女春海生
读初三,叛逆期,成绩优异,正处于青春期的烦恼中(自己喜欢的男生被好朋友捷足先登),从未接受光司这个继父,惹不起一族。
母亲房枝
一个很温柔热情的老太太,很有气质,性格好,厨艺好,很理想的外婆人设,备受老头子追捧。
这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就相当热闹了。
在期望阿满出去找工作这一点上,阿满是孤立无援的,另外四人统一了战线,只是姐姐绫子的方式简单粗暴。
但在对付姐姐这一点上,阿满又与姐夫和侄女组成了阵营,毕竟一个妻管严,一个叛逆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相处的过程中,哪儿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呢,生活啊,就是跟环境、跟自己不断磨合的过程。
阿满的嘴炮不仅体现在跟人抬杠上,姐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还念念不忘自己的音乐梦,在他的怂恿下瞒着绫子辞了职,和他一起过上了家里蹲的美好生活,共同创作了《家里蹲兄弟》,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侄女春海因为感情受创,不愿去学校,阿满帮她做心理建设,成功诱她上学;后来春海因为想当电台节目主持人而不愿参加中考,也是被阿满无懈可击的口才说服;姐夫和侄女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关于别人生活中的烦心事,他能一语中的,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唯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时止步不前。
阿满的诡辩来源于他超强的自尊心。
他并不是不想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还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但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找工作的事或者给他介绍工作,他都会以充分的理由驳击回去,并让人因为把自己的观念和理想强加到他身上而感到自责。
他能够把啃老说成是陪伴尽孝心,把吃软饭粉饰得清新脱俗,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也想出去工作,只是迈不出那一步。
但那一步终究是要迈出去的,就看在什么时候,谁推得最用力了。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主题是:如果你的伴侣一心当闲鱼,你应不应该去鞭策TA?
正方认为两个人要共同承担两个人的未来,如果一方一心做闲鱼,这种伴侣不负责不靠谱,当然是要鞭策TA共同进步。
反方认为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所有人都在鞭策你,如果伴侣这时也来加一把火,说不定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但很多时候,真的是需要别人在背后推你一把才有足够的勇气向前走的。
阿满喜欢的超级女富豪请朋友给他转达两个字:“去吧!
”对姐姐他们请人算命一事嗤之以鼻,说是不愿窥探未来的运势,可在经过一个占卜师面前时,听到占卜师也对他说了一句:“去吧!
”这两个字便久久萦绕在耳际。
和朋友打嘴仗说绝对不会去面试,就好比明明是美味的料理,结果却要被送外卖,这个过程本身就让料理的味道打了折扣。
后来却看到常去的一家料理店也开通了外卖业务。
仿佛全世界都在对他说:去吧!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阿满最终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虽然忐忑但是坚定地迈出了那一步,身着正装,去参加面试。
无论面试的结果如何,他都已经成功了:冲破了自己内心的桎梏,跟长达六年的家里蹲说拜拜,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吗?
时隔一年半二刷。
会时不时想起里面的一些桥段,于是又来看了。
这种平凡但不平淡的感觉,后劲挺大的。
这也是日剧的一个特点吧。
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韩剧,年长一些就更喜欢日剧了。
很喜欢春海,那种无法言说的可爱。
越来越能get到かわい的终极奥义了。
其实能说的很多,小细节也很多。
这种有些许喜剧成份的家庭剧最适合重复看了,让人很放松。
有时间再补充吧。
《我的事说来话长》于2019年10月在日本开播,由杰尼斯艺人生田斗真主演,凭借这部剧,生田获得了2020年度东京电视剧最佳男主角。
我的事说来话长 (2019)9.12019 / 日本 / 剧情 / 中岛悟 / 生田斗真 安田显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待业在家、啃老六年——这是一个“家里蹲青年”自我成长的故事;“母强父弱”、女儿叛逆——这是一个重组家庭相互理解的故事。
这些故事,说来话长。
“日剧均美食番”,寿喜锅、炸猪排、大阪烧……这些非常有烟火气的美食,让这个故事里的每一幕都平凡而真切。
一家四口重聚之日一起吃了寿喜锅,姐姐一家搬家之前,寿喜锅再次上线,编剧满满的创意,让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仪式感。
更打动我的这是一个讲述家长里短的故事。
故事里的一家人,在交谈、倾听、陪伴中,结成一个更牢固的共同体,为家人亮起明灯的同时,也让自己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01那个待业啃老的人终于穿上正装了男主岸边满在大学时代休学创业,经营的咖啡店倒闭后便一蹶不振,自此待业在家,当上了“全职家里蹲”。
面对家人和旁人的苦心劝说,他都能用超强的嘴炮技能将对方怼得哑口无言。
借着开车载母亲房枝去给父亲扫墓之事,让母亲支付油钱、供奉用的鲜花,由此来赚差价作为零用钱……这样一个任性的儿子,却能在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为母亲泡上美味的咖啡。
虽然被姐姐绫子调侃是“别有用意”,但这是阿满对母亲的一种温情的表达。
令姐姐绫子十分头疼的女儿春海的学业问题,最后竟是被她眼中的“废柴”弟弟阿满解决好了。
外甥女春海不想上高中,打算初中毕业后就去学习当主播,将来想成为电台节目主持人。
这个故事里,阿满教会了春海如何去选择,以及学会担当,这对于正处在青春迷茫期的春海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
阿满之所以能解决好姐姐的家庭问题,除了他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外,更多的是因为他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诚聆听之后,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和教训,给对方非常深刻的启发。
阿满和女社长明日香的交往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明日香对阿满的启发,不时敲击着阿满迷茫的心。
“如果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从自己不讨厌的事情做起吧”——他开始从自我禁锢的蛋壳里,迎着刺眼的阳光,观察着身边这个他自以为看得透彻的社会。
细心看护老人的护工、带领幼稚园孩子过马路的保育员、搬下一箱箱包裹的快递员……或许他们并没有从事所谓最完美、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光热,脚踏实地、热情乐观地生活着、工作着。
或许是姐姐一家搬走后,再次和母亲相对无言时十分尴尬,或许是看到常去的酒吧一直热热闹闹地运转着,又或许是一家四口三个多月的相处中,每个人都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了。
故事尾声,阿满终于卸下了过往的自负、当下的迷茫,决定一身轻地走向未知的未来。
02卸下工作的铠甲,对家人有无尽的温柔。
阿满的姐姐绫子,工作能力强,对家人也十分强势,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要求别人。
工作中雷厉风行的绫子,生活里也会和弟弟阿满“斗智斗勇”。
暂时回娘家住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啃老的弟弟赶快出去工作。
好强的姐弟俩之间的斗嘴,贡献了本剧的很多经典名场面和名台词。
时常站在对立面的姐弟俩,也有想法契合的时候。
00后的女儿不理解大人为什么要绞尽脑汁去想一部电影的名字,明明直接上网搜索就行。
舅舅阿满回应,“绕远路的人才能够发现一些小小的奖励”。
剧中有很多类似的情节,一家人在价值选择上时常出现分歧,不过他们并没有拒绝沟通,而是在多个回合的“辩论”中,慢慢理解对方的想法,最后达成和解和共识。
最让绫子头疼的事情就是和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之间的相处。
女儿春海打算初中毕业后不上高中,想去当电台主播。
看到这里,我以为一向争强好胜的绫子,肯定会百般阻挠,一定要让女儿读名校。
下一个镜头,绫子和家人一起,搜索出了有主播培训相关学习的正式高中。
绫子虽然不喜欢丈夫做音乐,但得知丈夫为了不让她生气,悄悄把吉他寄放在酒吧,只能不时偷偷去玩音乐的时候,她一个人去酒吧把吉他背回了家。
虽然经常忙于工作,但当听到弟弟向自己传达,“姐夫一直想再尝一次你做的白菜卷肉,但是因为做起来很麻烦,所以没和你提起过”的时候,她再次为丈夫做了久违的美食。
外人看来,绫子对人对事时常“重拳出击”,而丈夫光司待人接物则有些“唯唯诺诺”。
但是当女儿、当家庭出现问题时,两人总是能齐心协力地应对麻烦。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彼此是真正尊重的、相互理解的,这让这个家庭里,关于爱情、亲情的故事纯粹而美好。
03我愿意当你最忠实的听众~姐夫光司,爱好音乐,曾经是乐队贝斯手,和绫子重组家庭后将热爱藏于心底,在稳定不变的职员生活中,默默回味着自己的音乐梦。
他最大的心结就是,和继女春海之间的隔阂。
任性叛逆的女儿春海,有时也十分单纯可爱。
因为太想吃毛蟹,但又怕生病中的光司发现家人们背着他吃美食,在家人的“怂恿”下,亲自为光司做了毛蟹粥。
独自一人给继父送粥的时候,一边说不好喝可以不喝完,一边期待着光司给出反馈。
光司含着热泪喝完了春海做的粥,甚至把碗底也刮得干干净净,“这份粥对我来说,已经是再好不过的佳肴了”。
辞去职员工作后,光司一直在思考如何度过“第二人生”。
原本想继承岳母的餐厅,然而上菜时手老是紧张地颤抖,被客人调侃“地震”了,多次尝试失败后,缩在墙角“面壁”;想继续投身音乐事业,但创作灵感也临近枯竭……迈入“中年危机”的光司,在女儿春海决定当电台主播的那一刻,仿佛发现了一条开阔明亮的道路——他决定当出租车司机。
剧里的每个人都生动而有个性,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温馨平凡,偶尔吵吵闹闹的日常中,他们都勇敢地为家人,为自己做出了改变。
片尾曲里有一句歌词:“为这没有答案的时代,献上毫无保留的爱。
”就像阿满阔步走在天桥时的场景一样,或许我们对前路有迷茫和犹豫,不知道当下所走的路是否能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身后家人无条件的支持,足以让我们勇敢走出困境,迈向未知却精彩的未来。
人生当然会有低谷,我们都会有觉得疲惫不想努力,或者觉得努力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时候。
二十多年前的经典日剧《悠长假期》中给出的答案是:不要焦虑,把人生中的低潮当作一个难得的假期吧。
听起来很温柔,但隐含的意思是你只可以暂时放松,因为再悠长的假期也会结束,奋斗才是人生常态。
今年的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把问题更深入化了:如果我就是没有想努力的目标,或者我的兴趣就是不想努力怎么办?
剧集并没有给出一个鸡汤式的答案,它不过是心平气和的讨论,我知道你的事说来话长,所以我耐心倾听,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但你真实的心意很重要。
这种答案听起来无力且不负责任,而且好像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我觉得这才是现实的处理办法。
改变自己和改变社会其实都是不可能的,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就这样吧,让我们边走边想,也许有一天我会想明白的。
除了这种我喜欢的价值观,这部剧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表演,台词,节奏和每集都有的美食都让人看得很舒服放松。
结论是,《我的事说来话长》是今年最好的日剧,也是近十年来最好的日剧。
开口求人难,谁都知道。
不求人更难,自己知道。
想好怎么还债,就不怕开口求人。
这就像,贷款买房一样,你想好了怎么还月供,才敢开口去借首付。
更极端的例子是,求婚,你想好了生不生孩子,才能过丈母娘的关。
最痛苦的是日常工作,遇到难题,你不会,就只能问前辈。
前辈的工资,不是你发的,你更给不了人家加班费。
前辈的肉身,在千里之外,你想请他吃饭联络一下感情,只能打飞的去。
可你真飞过去,那就不是求助,是道德绑架了。
前辈的微信你有,但你不能V他50,请他吃肯德基疯狂星期四,他帮你是尽职尽责,你打赏,算陷害,害人家恨你,恨你不懂规矩,更不懂人情,把人情当工具,早晚拉黑你。
所以,你必须想清楚。
你还前辈的债,首先啊,就要把前辈当成老司机,求他带上你,态度要好。
其次啊,同样的BUG,别让老司机二刷题,要做好记录。
最后啊,轮到你成为老司机的时候,做一个好问好答的前辈,把爱传下去。
职场技巧千千万,开口求人最关键。
敢问路在何方?
答案就在嘴上。
开口求人的基本技巧,一共只有三条。
第一条,要把问题分类1.那个部门提出的问题?
2.谁提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之后,报告给谁?
4.截止日期,是那天?
第二条,把问题描述清楚。
1.别让前辈猜。
这样说就是坑人:前辈,上次那个Bug,还是有问题啊?
要说清楚,那个上次,几月几号?
那个Bug,项目编号,需求描述,有什么新问题?
上次解决了什么?
2.最好照稿念。
先把问题写下来,然后自己大声读一遍,自己听明白了,再问。
3.前辈听不懂,那就一定是你的错。
重新去找提需求的那个人,最好面对面,去把问题搞清楚。
第三条,别带情绪,特别是委屈的情绪。
打工人为难打工人,都是被迫的。
谁不想,开开心心拿奖金啊?
时间紧,任务重,活儿杂,分工乱,技术多,领导忙。
哪里都是一样的卷。
哪都需要你,敢问敢干,边问边学,把问题解决掉,把Bug兑成奖金。
有个雷区一定要避免。
开口求人这件事儿,不要乱发朋友圈。
那是七伤拳。
首先,伤的是你自己的士气。
其次,朋友圈是虚的,朋友可以假装没看见,不理你也没有压力。
最后,发了以后,最多留24小时,一定要删。
时间久了,容易歪楼。
一旦截屏,因果难料。
一集弃,实在受不了这么事儿的男的
看了一集还是挺有意思的,看介绍是一个31岁大学肄业的,跟我很像哈哈,我也是肄业的,曾经也废材过一段时间。发现日本凡是一些生活化的电视剧都是挺有意思的。2019看了一集,直到2021年4月13日才看完,可以六年不工作是真爽啊,家庭环境是真好啊,有个不要太好的妈妈是真幸福啊,羡慕不过来了。
真是太喜欢这个“废柴舅舅”的故事了。E10不失所望,最后的马拉松以及来自四面八方无数的「加油」真是泪目。三个月的吵吵闹闹揭示了生活的本质,那么多华丽的道理用日常的斗嘴平铺直叙开来,在温情与细腻的加持下,让人也真的好想裹挟在一地鸡毛却又密不可分的「亲情」关系中。真舍不得完结啊,就像舍不得那首每集都会响起的片尾曲一样。“朋友啊,人生真是太精彩了,所以才要活下去啊。”
一起家里蹲不是挺开心吗?
总体挺平淡的没有想象中的好。人物没有特别喜欢的,勉强能看的下去。没有俗套的完满结局是优点,但是始终觉得剧情挖掘的很浅,剧情给每个人物设置了难关,但感觉都没演出来,一个个都挺悠哉的。看到一半发现一些台词设计不错,看了一眼编剧是谁:金子茂树……写《短剧开始了》的那个,啊那没事了。
治愈但是也无聊…会看着看着玩手机那种无聊
生田斗真演技变得好多啦~ 变得超好演技~ 最后好让人感动到哭
尽管最后还是串味成了鸡汤,但这寿喜锅回甘真是丰富又温润,口齿留香心灵治愈。为何早不知Toma酱这么萌... ep6. 超喜欢前半集毛蟹和温度计 | 恰好前几天偶遇一个小池荣子(很喜欢姐姐)参加的综艺节目,弹幕里飘过“我屁话贼多里的姐姐”,笑死
#怎么做到把生活里最让人厌烦的各种类型集合到一家人里还妄图走搞笑温情模式的#简直是生活组极品贴合集
天啊生田斗真都老到被人说像《爱情公寓》的张伟了吗?
日常剧。选角、演技、故事、配乐都好棒啊。男主的头发很自然地翘起一撮,日漫里柯南那种翘起来的头发 大概就是这样吧
日本版“我爱我家”之家有嘴炮啃老舅舅,没什么特别惊奇的情节,但看完心情很好。
很难得会看到一个非反面主角会这么让人厌恶的而且是一集比一集的讨厌一个家里蹲的废物男主天天跟个杠精一样和全世界战斗,非要争每句话的输赢这种人在现实里只会有人和他说好好好对对对看完全集的过程一直期待会有什么改变,然而真的没有,只会抬杠和逃避的废物一枚呀剧里随便一个角色都比他有魅力十倍吧
君の話は長すぎ 【でもスキヤキ食べたい
我真的是为了toma还有姐夫那个角色而撑到现在的。完全!不知道作品要表达什么啊!我想吼出“全く意味分からない!”这句话来表达我的心情!本来以为是otaku题材还蛮感兴趣的,可是作品也没挖掘出深度啊,本来嘴炮也应该是很欢乐和有趣的点啊,但电视里表现出来的真的很无聊,真的。编剧到底在干什么啊喂!!!
算是今年秋季常规档还挺好看的一部剧了。不过长篇大论的嘴炮有站不住脚的时候,给人感觉硬杠……这是编剧的问题。
我以为讲的是今何在,谁知道说的是囡囡,就那么想开咖啡馆吗?又是舅舅,哈😅
还是好讨厌男主,姐姐演技好好
男主真的是一个嘴炮王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和人争辩,可能我欣赏不来这种风格……所以这部剧一再被我搁置了,年底了跳着看完了。
一集弃很不开心,期待了很久了没想到是这样,预告欺诈,节奏糟糕而且正如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