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看《机器侠》,是因为看过评论说它很好笑,闷热的夏天好笑的电影总是比有深度的电影来得让人快乐,至少不会那么令人压抑。
片子的开头是一系列平淡无奇的打斗,还有一些眼熟的桥段,香港制造的元素很明显。
老实说,这部影片里的机器人的造型真的很变形金刚,胡军的严肃与片子的插科打浑一点也不搭调,方力申的柔美和机器人的刚硬冲突得那么强烈,但是刘镇伟的经典其实一直都是隐藏在影片中的那一抹坚定的情感,不管是最初的《东成西就》、《大话西游》还是现在的《机器侠》。
素梅问K1:“假如你爱一个人,她要一朵长在悬崖上的花,你知道如果去摘的话你一定会摔死,你会不会去摘。
”K1挣扎了许久,悲愤的大喊“不会”。
素梅凌乱地掩饰着那份虚弱显得那么真实,她说我没事;她说没看我和大家聊得那么开心。
她像一只胆怯的蜗牛,拼命缩回自己的触角,想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却依然阻挡不了排山倒海的伤悲。
洞悉事实的真相有时是一件最残酷的事情,假如不知道,还可以任凭自己去猜测一万种可能,假如不知道,还可以寄托一千万次希望,但是一旦有了真相,便只剩下接受一个选择。
故事的编撰其实很俗,看到了开头,便可以预知到结果,在铁一般的定律下,仿佛一切就是注定了,像命运。
K1平静地转身,坚定的步伐向着素梅靠近,幻化在手心那一掬灿烂的玫瑰,是他从悬崖上摘下来的花,耳畔低喃的语,清晰可闻的口形,是一句咒语在寂静无声的夜轰然作响,素梅嘴角定格的幸福笑容,在K1化作漫天晶莹碎片中崩碎,撕心裂肺的呐喊是穿透心脏的一把利刃,假如不曾爱你,也许不必离散。
悲呛的音乐中,拉下的是故事的帷幕,我不去猜想,在接下来的岁月,素梅是如何走出那个深夜,也不去猜想,她是否还会再次绽放那抹快乐的笑容。
那只是一个故事,在你我的生命中,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的故事。
“我想让你知道,我不会上悬崖去摘那朵花,因为我要活着,活着是为了在你吃完东西忘记擦嘴的时候,我的眼睛看得见,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我的耳朵可以听你发发牢骚,当你开心时,我的嘴巴可以陪你一起说,当你生病时,我的双腿可以跑去帮你买碗粥,当你冷的时候,我的双臂可以抱紧你。
不过,如果有一天,当你找到一个男孩儿,而且你更喜欢他的时候,我就会爬到那个悬崖上面,为你摘那朵花。
”真正的爱情似乎都是这样,奋不顾身,却不能保证会有一个好结果。
假如“我爱你”是一句最悲凉的句子,那么,你,会为我摘下悬崖上的那朵花吗?
看来本人注定当不得文艺小青年,还没看就被扑天盖地的砖头砸到到脑袋。
本着雷雷更健康的精神,我决定去考验下我的精神承受能力,也好在豆瓜地里种下第一颗土豆。
虽然在看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心脏药随时准备着,但还是被雷的心脏砰砰滴,我很高兴又见识了中国电影强大的杀伤力,果然是惊天动地,日月无光,我也随着电影里的几位大叔大婶开始装疯卖傻,仿佛被人不断的戳着咯吱窝看你笑不笑,我承认我败了我笑的已经前俯后倒,不成人形。
最惨的是看完后还在不断的回味,刘老大虽然本人不是在看电影看的是寂寞,但也不能把观众在猪耍吧。
本来是拍给大众看的,但你硬是整的比我们大众还大众,那我只能说你呀呀的怕是头被门挤过了。
在看一本《一个人的电影》之后看的这部片子——顺便推荐下《一个人的电影》这本由利于理解中国电影现状的书。
刚看完后,对比书中提到的贾樟柯等文艺腔调的电影,觉得这电影里太不文艺了,而且也没什么科幻,有些荒谬,有些不着四六,也有些茫然。
总之,还是失望了的。
但第二天又陪老婆看了一遍,在她对编剧的批评中,我反而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深意。
又来到豆瓣上,看到对这部片子的恶评如潮,不禁想到最近比较热门的另一部仍然是冠以科幻片名号的《第九区》。
如果说《机器侠》对未来的想象力贫瘠,《第九区》难道就很了不得吗?
我看关键并不在这里。
很有意思的是《第九区》里有个半人半外星人的猪脚,《机器侠》里也有一个半人半机器人的大春,但两个人的结局完全不同。
许多人觉得方力申才是主角,其实我看不然,胡军不但不是打酱油的,反而恰恰是故事的核心。
电影是从大春开始的,结局也是以他的结局结束的。
胡军扮演的大春是主流的正面角色,坚决服从,不为金钱所动,舍弃亲人也要维护工作和大局,这正是多年来我们树立起来的好典型。
可是他却没有什么真本事——剧中的警察似乎都没有什么真本事,被孙俪熊得一愣一愣仍然是无言。
这与方力申扮演的机器人相比,简直是太无能了。
但是,注意他们的结果。
大春为了工作做炮灰死路一条,机器人几乎是全能的,但动了感情也是死路一条。
相同的是,虽然两个人同样忠诚事业,但为了追求感情,都可以放弃。
感情才是更值得人追求的,更为永恒的东西。
方力申放弃得更为彻底,也就更让人感动。
但在体制内更多的人的影子其实是大春。
努力符合体制的标准,但处处充满了失败感,最后成为炮灰或者试验品。
郑中基演的小江老师极其真诚但同样极其猥琐,学艺不精,却总陷入单相思中。
总是喜欢凑热闹,但总是添麻烦。
在导演刘镇伟眼中,内地典型的知识分子大概就是这个形象,这个命运。
k88吴京是敢于对体制质疑并发起挑战的,他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应该说也打动了机器人方力申,但最后还是会被体制消灭。
只是他的灵魂会最终附在大春这样忠诚的人身上。
方力申联手变成大春模样的k88欺骗了组织,并进行了抵抗,江湖义气的动员力强大,大有愚公移山之势,很有寓言性质。
美国有个乐队,以前很喜欢,叫暴力反抗机器,这个乐队名大概可以对这个电影做点解释。
刘大师终于用后现代的方式对中国60年来的意识形态进行一次反思,也算是对国庆的献礼吧。
看了那么多年电影,就算在烂,我也还是不会睡着的。
不过这部片啊,我是不自觉的就看不下去了,眼睛自动闭上,如果不是因为有小孩观众发出笑声,看来我是真的就趴下了。
还好票价不贵,建议啊,想去电影院看的,就真的免了,我不想其他人浪费钱。
中国的科幻片还赶马都赶不上外国,妈的,科幻最后变爱情片了,操,而且爱情爱的也空洞,男女主角还没一起出现几个镜头就勾搭上了,虽然是看电影,不过也太快吧。
不靠谱,严重不靠谱。
我有足够的理由给这部影片打五星。
在去看电影之前,我给刘慈欣发短信:“机器侠好看吗?
”众所周知刘镇伟请了刘慈欣做发布会。
看到两位刘爷相谈甚欢,我都忍不住觉得中国科幻就要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天地人和。
大刘说:“比预想的要好,以国内的标准,还是比较成功的。
”又补充道:“乐视公司昨天刚问我对机器侠续集有什么想法。
” 我说豆瓣上都是恶评。
可是大刘说对于整个电影界来说,科幻圈的看法算不了什么,太小众了。
他说这部片子票房不错。
于是我明白了,这部片子要到电影院去看。
于是今晚我就和十三去电影院看了。
九点半,只有一个很小的厅,厅里除了我俩,只有两个抱着一大锅爆米花的女孩子,当时我还不知道,她们嘎吱嘎吱的爆米花咀嚼声会和电影对白相映成趣。
电影一开场我就被胡军的爷们气息给震到了:“我这么正直的人,一亿算什么,我是不会放你走的。
(大意)”咔嗒一上枪,抵住了通缉犯K1的额头。
结果谁知道大家都稀罕这一亿,冲过来对付胡军。
最后,胡军英明神武制服了通缉犯。
这个时侯,响起了一片掌声:“你果然不愧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曾志伟从人群中走出来,说,你,通过了我们的考验。
我——当即就有一种被雷深深穿透的感觉——我被刘镇伟用一根雷神大针狠狠钉在了座位上。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部影片是如何得到五星的。
Chinese Kongfu!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科幻,当然要深深打上中国烙印,不然怎么叫新闻联播去宣传呢?
不然怎能说是 “严格意义上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呢?
(你们就是不把霹雳贝贝放在眼里,也不把星爷当成中国人,不过还好,你们没有把老谋子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当成是科幻。
) 所以呢,菩提老祖硬生生让两坨大铁块在毫无物理根据地飞向天空之后,在空中打斗起Chinese Kongfu!
当那一段流畅的双节棍耍起来的时候,我暗暗佩服:把中国武侠搬进科幻!
哦也!
这真是我大中华科幻的出路哇!
此时背景音乐起——一个流行的男音激扬地唱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后面听不清了),正中我心……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不要以为机械打斗仅此而已,当然不是,菩提老祖还有很多串葡萄。
你以为中国特色就是功夫吗?
哼,你想的太肤浅了。
中国还有僵尸!
中国还有僵尸头上贴的那道符!
当那道符迎风飘扬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瞬间组合起来的钢铁怪物绝对不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大力神,他是一个铁铮铮的中国僵尸!
他有辫子有符签!
还有,你知道他是怎么被打败的吗?
是被一种叫做“江湖义气”的病毒打败的。
那些不知如何从K88背后冒出来的凌乱小人,有的是穿着武术服拎着棍棒,有的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有的的挂着高跟鞋围着披肩,他们——都是中国所向无敌的江湖义气!
香港电影万岁!
看着那些肉身小人爬满钢巨怪的样子,我就觉得,这个比喻很隐晦,我们国民很无力。
菩提老祖,我佛慈悲。
不可说,不可说。
笑到泪流满面 一部好的叫座的电影,怎么能没有笑料?
大话西游的导演怎么可以不让大家发笑?
我就是奔着笑料来的。
佛祖在上,我笑了,笑到放声大笑,笑到肆无忌惮,笑到脸部抽筋,笑到泪流满面…… 胡军的头变成扳手,胡军的头变成了豆豉鲮鱼,胡军的头变成了摇摇晃晃的屁股,胡军的头变成了一盆花,花盆变成了四瓣,眼珠弹了出来。
我承认那一刻他周星星附体了。
龅牙对眼的郑中基大喊一声“豆豉鲮鱼!
”昏了过去。
那一刻,我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啊笑,笑啊笑,笑啊笑,笑到脸部不能活动,笑到眼泪流了出来。
好久之后,剧情已经发展到另一个方向的时候,我对十三说:“豆豉鲮鱼。
”于是我们又笑,笑到肚子疼。
明星、广告百花齐放 看到胡军孙俪郑中基唐僧和曾志伟。
我感到的不是一般的欢欣鼓舞:不管什么样的剧本,不管什么样的题材,只要有菩提老祖,大家都是能出山的。
尤其当我看到郑中基看到胡军的头变成四瓣大花盆的时候,大叫着:“啊!
撒亚星人来侵略地球啦!
”我就觉得,只要有菩提老祖,你可以让任何一个明星说你想让他说的台词。
任何……我内心已经开始YY…… 记得《参考消息》曾经翻译英国报纸(忘了哪个报纸)一篇文章,说科幻是不能提的题材。
说什么星球大战基因危机小绿人进来你家这都不是科幻,为什么?
因为科幻卖不出去,因为科幻让人觉得幼稚低廉。
你看什么蔡骏啦什么郭敬明啦什么王小波啦(声明:我热爱王二老师!
),听到科幻两个字就立马弹开,我不是科幻我不是科幻。
没事,没说你是。
可是我难过的是就连大刘都说:“你想要卖的好就不能说自己是科幻。
” 于是我不知道中国科幻没人买书没人去电影院,还能活多久。
但是,葡萄还是给了我希望,我爱葡萄。
当K1同学(就是那个男猪)打开一个虚拟界面要发邮件的,我赫然看到了“新浪娱乐”四个大字!
“植入式广告!
”我惊呼起来!
我捂住嘴感动得要流泪!
中国的严格意义上的首部科幻电影里有植入式广告!
这多么叫人窝心……温暖到骨子里去了。
以后,也许《球状闪电》里面也会有一女明星拨打诺基亚手机的特写,然后她优雅地拿起一罐可口可乐,喝了一口,关掉她的苹果笔记本,出了门,开的是别摸我,路边还有一个喜来登大酒店…… 我我我,激动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心甘情愿的几十块钱 看完了电影,姬十三满意地说:“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值得到电影院来看的。
”要知道,我俩的票钱都是他掏的,虽有女士半价之说,加起来也有七八十块吧。
看来他觉得很值。
我很欣慰。
爱因斯坦做了三个小板凳,第三个小板凳是踩着前两个的尸骨爬上来的。
黄天厚土,我们有了第一部大家愿意掏钱到电影来看的科幻电影。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看到了希望。
希望啊,希望是什么?
那就是星爷在垃圾堆上升起的飞碟!
姬十三还补充说:“如果知道了这部影片是这样,你不觉得很值得到电影院来看吗?
”说完眉毛一挑,一脸欣喜。
阿弥陀佛,请到电影院来看!
我不得说,我是多么地热爱大话西游,热爱那串葡萄,热爱那个月光宝盒,热爱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热爱那只猴子把金箍棒架在脖子上转身离开的背影。
是你教会了我要珍惜一份真挚的感情,要对那个人说“我爱你”,是你让我笃信五彩祥云,笃信紫青宝剑,笃信只有你能伴我取西经。
这一次,我不得不说,还是你让我看到了昂贵的3D金刚怪兽,看到了双节棍,看到了僵尸和黄符,看到了胡军和孙俪,看到了郑中基大喊着:“地球好危险呀!
……”也听到了曾志伟的“浪奔,浪流……” 是你让我看到了新浪娱乐的logo,看到了IPOD,看到了新闻联播也能播跟科幻有关的新闻,看到了大手笔和大制作——看到了中国科幻是有人投资的!
是你给了我信心:不管什么样的剧本,有了菩提老祖,就有了投资!!
中国科幻太需要投资了。
当我们看到《地火》的时候,我们希望贾樟柯来拍(其实他老人家根本对科幻不感冒,表因为人家在三峡好人用了个飞碟,你就自作多情)。
当我们看到七仔的时候,我们真的在电影院里泪流满面地认为自己看到了希望。
(《长江七号》的英文名字叫Hope。
我一定要自作多情地认为,星爷是懂科幻的,表因为他把飞碟做得跟那个人的帽子一样你就以为他不懂科幻。
) 当我们看到中国最牛掰的科幻作家因为“节能减排”而失业的时候。
我就觉得中国,就是一个科幻的国家。
那么我们怎么能没有科幻呢?
爱中国科幻需要理由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菩提老祖在上,中国科幻有救了!
PS:还有一件更让人欢欣鼓舞的事,中国正在加强外宣,于是给全国媒体拨了450个亿,于是我社要办电视台,于是我社新聘请了很多电视人来做视频新闻,于是有一个人来到了陕西分社,于是我听说他也是当年大话西游的导演之一…… 菩提老祖在上,中国新闻也有救了!
其实动画设计还算是不错的。
倒是一变成是机器人的时候,感情叙事的能力及其低下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我们亲爱的死葡萄其实心中非常执拗的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无论是《大话西游》来回五百年的反复纠缠,还是《天下无双》那看似不靠谱的最后只能推倒重来的洒狗血,到《情癫大圣》就成了人和妖,妖和妖,现在到了这部片子,变成了人和机器人。
其实刘导说的一直是爱情,是他问了五百遍的需要吗?
不需要吗?
至于剧情,从来都只是形式。
那些机器人的噱头,不过是葡萄做出来的又一个新瓶子而已,毕竟葡萄也要吃饭,投资人要回报,这个世界现实到大师也要为市场而折腰。
况且葡萄从来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是我们固执的把他钉死在了《大话西游》的十字架上,观众喜欢他端坐在心中早已布置好的神龛中,一丝一毫的偏差会影响我们的神圣感,用熟悉的话说,叫极大地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
熟悉的桥段、久违的笑声、震撼的爱情,还有一点点的思考,情节和技术的粗鄙还重要吗?
这个时代大师多到已经玷污了这个词语本身,一生拍一部传世的作品已经是上帝的垂青,更何况凡夫俗子。
所以,给我们的刘导多一点点的空间,让他笑着、闹着、开心顽皮的拍下去吧,那也是我们曾经的承诺,毕竟我们都曾经、即将或正在经历着他反复咏叹和坚持着的那些爱情。
时代背景是2046,葡萄,我在五年前就在写影评赞许你和墨镜的友情,可是我不觉得这种友情需要用每一部电影来体现。
不过那个乡土气息十足的2046年还是很合我的胃口的,四十年后中国能怎样呢?
昨天吃饭时很多人在一起,我听他们说起阅读模式的改革即将到来,电子书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可我却怎么也激动不起来,就好像如果墨镜和葡萄将2046的背景设计成处处电子化处处机械化高科技满天飞我也会很不适应一样。
我喜欢那种哪怕在现在也难以看到的小城镇,还是那个样子的中国街道,还是那个样子的中国人,他们没有变,我就觉得很安全。
整个故事的背景让我很舒服的话,具体情节的发展我就不会那么吹毛求疵了,方力申比我想象中发挥得好太多了,我总觉得之前我好似对他有点偏见了……找个时间去下他和邓丽欣一起演的那部看看。
哦对我想起来了!
我是先讨厌邓丽欣所以讨厌他的。。。
他演得还行,问题在于,那种表面上的强烈喜感和内里的沉重悲伤两相结合的感觉,他还是不够范。
为什么葡萄的所谓时空三部曲,我喜欢大话西游和超时空要爱,而对无限复活的感情却不是那么深,就是因为梁朝伟和周星驰必然可以满足刘镇伟想要表达的那种感觉,而郑伊健还是不够。
郑伊健真是学不会演戏……谢霆锋也是。。。
这两个我很赞赏的演员,因为总是被导演误会,以为他们其实是懂戏的,而搞砸了我很喜欢的导演连续两部电影……不过能够拿来给机器侠作为同导演作品对比的,不是那三部可以算是升到港影殿堂高度的时空三部曲,而是情癫大圣。
对,就是被谢霆锋搞砸了的片子……谢霆锋也有点无辜。。。
不过确实是被他演砸的。。。
我深刻地觉得,情癫大圣就是葡萄用来给机器侠这个构思热身的,那时候多年没有接戏的葡萄重回影坛,面对的是港影集体谄媚大陆投资的年代,他必须找到一个分寸,既适合他的悲剧情怀,又能让大陆的观众笑。
结果是,误判啊,误判毁了电影。。。
好在有一次失败就会有一次成功,当然机器侠还不足以成功论,但是毫无疑问,喜剧效果方面,做得不错了,开始没多久对人民群众的一个俯拍镜头就让我笑了,那个镜头很有感觉,下面的群众演员做的也很到位。
不过方力申和孙俪的爱情,拍得一团扯淡,很奇怪,葡萄在情癫大圣时败在了喜感的营造上,但是爱情戏的水准并不算低,反倒是机器侠,难道是觉得科幻片爱情不重要所以没在心?
方力申带着孙俪单车游小镇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那时小镇感觉好又不是爱情感觉好……这个时候我只好开启我的强迫接受系统,自动认定此二人互相喜欢不容辩驳,否则之后的很多内容我觉得我会理解不能……电影在吴京出现以后开始有了些气质,当然这也不是吴京的功劳,吴京是无辜的!
他只是一个会打的没明星气质的明星,各位导演放过他吧……气质来源于葡萄开始准备讲道理了,葡萄讲道理我最爱听,因为他绝对不会像吴宇森那样派个靓仔主角出来对着镜头唧唧歪歪,也不会像墨镜那样镜头照走但是旁白别听,更不会像成龙那样快到结尾了音乐起来了大家都别动了大哥要开始给你们讲个大道理了。
葡萄的道理很简单,不论是人是妖,是仙是佛,是刘备还是古惑仔,是诸葛亮还是小警察,是赌神还是衰神,是姑娘还是母马,是南帝还是罗汉,是洪七还是表哥,生活都还是要继续的,爱都还是不应该被否定的。
2046年的小城镇,一个机器人,一个姑娘,一个先误会后信任的朋友,一群有爱而又搞笑的路人甲乙丙丁,这就是葡萄的道理。
看完电影,阿豚去厕所时,我跟素素说,刘镇伟这么多年还是在说同一件事情其实。
一个盖世英雄,当然你绝对一开始不知道,一开始他就是无厘头无厘头无厘头,生活充满快乐和期待,直到有一天,你需要他变成一个盖世英雄时,马帮老大变成了孙猴子,小警察变成了诸葛亮,杀人犯变成了赌神,娘娘腔和尚踹起了金箍棒,粉面小生变成了机器侠,盖世英雄到啊,那个真叫帅啊,之后盖世英雄谁也没有救到,他们有的在死之前说了我爱你,有的眼睁睁看着喜欢的姑娘救了自己而说不出我爱你。
结局不外乎两种。
可是道理永远都是道理,K1的结局我在他放弃战斗时就已经猜到了,可是看到时,我还是眼眶湿润了。
葡萄,你讲清楚爱情的本事可能降低了,但是你说爱的本事还真是提高了。
方世玉每次大打之前都会讲道理,夕阳武士废话了很久,小警察独白了很久,郑伊健要回了戒指顺路将错就错表白了一会,这些轮技巧,其实都比不上谢霆锋那脏兮兮的三个指头和方力申的三个口型啊。
然而,星爷和梁朝伟,其实才是被记住的。
这个时候是不是该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星爷来演K1,吴孟达来演春哥,吴镇宇来演K88呢?
借用曾志伟在戏中的一句话。
你不觉得这样做,对香港电影人这些年的努力,有些不公平吗?
第一,机器人死的问题,历来机器人就像是有生而没有死的。
人类开发机器人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道路也很明确,就差时间去完善了。
机器人的问题一直都带有哲学色彩,因为谈论它就不免要谈论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有生有死,是阴阳太极哲学的命根,如果打破这个框框就让人类自己不可接受。
整个理论体系就要崩溃。
所以机器人的死成了一个难解,它听人的话,那我们就觉得机器人无能,而机器人终极目标就是像人一样有智能,有智能的表现就是有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仅仅执行别人的命令。
那怎么让它的智能有个约束呢,没有约束,那机器人就可能为所欲为,生态就将失去平衡,人类就会受到威挟。
机器死的问题最终就落在爱上。
年轻人在拍拖时,都会忘记所有,想有为对方付出一切的愿望。
而机器人死就死在爱情上,这就和人一脉相承了。
好,这个问题就得到一个让人接受的解决办法了。
第二,香港电影往后方向在哪里。
曾经辉煌不得于永远辉煌。
前面有好莱坞的高科技压住,后面有大陆的人力成本等等断后,香港电影而临绝境,但是香港的根本是在东西方之间的平衡点上,它一方面可以前后受敌,而另一方面却可以用融合之力,用好莱坞之器,用内地之力,打造香港电影产业永久之道。
这部电影里,导演其实只想讲一句话:不要相信葡萄,葡萄只是一个传说。
作为一部号称花了两三千万人民币的电影,特别是考虑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还升值了,它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的,所以要说它有多差也不至于。
对于现在的国内观众来说,既然都能让《零零狗》票房过亿(本周九千万,估计很快了),那自然也能用无比包容的心态接受这部电影,并送它一个还过得去的票房成绩。
但是,问题在于,这部电影,这部其实从头到尾都没鸡鸡的《鸡鸡侠》,一直在号称自己是一部“科幻片”。
既然你给观众这样一个消费承诺和期望,但最后其实是个僵尸片和神棍片,中间夹带了点陈年剩饭,那么就要敢作敢当,别怪我们这些科幻迷骂你。
特效什么的其实我真的不在乎,因为就那么点钱(折成美元也就四百万美元左右),连人家电视剧的成本都比这高,一分钱一分货,我也没啥苛求。
弄俩圣斗士出来冒充机器人,如果忽略掉毛糙糙的质感,也还算热闹。
但是,“科幻片”不是弄俩机器人出来就是科幻了。
科幻是要有世界观的,您这鸡鸡侠的世界观是什么?
有了爱情,算盘也能有人工智能?
我觉得这就是宣传定位的失误。
不知道发行方是对中国观众的科学水准有根本性的蔑视,还是对自己的科学水准有彻底性的误解,把这么个东西说成科幻片,我认为是对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侮辱,也是对科幻片这种电影类型的侮辱。
(插播一个段子,有观众问导演,为什么那个K什么什么的机器人像阿童木啊?
导演无奈地说,其实它是按照猫王打扮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鸡鸡侠最后会变成一个“科幻片”,但我知道,技安和葡萄都在恶狠狠地对观众说,当年大话西游的时候我没挣到钱,现在你们都得给我补回来!
好吧,50元奉上,赶紧回家养老去吧。
有被打动到~~
节奏无限慢,情节无限扯,浪费生命
丧标,K型,“食支烟喇,老细”,风中飘散的Jude Law发型,迟钝光线……虽然整个影院都在笑,但是我仍然固执得觉得,这是给我一个人看一个人暗爽的菩提笑片。
方同学越来越有爱了~哈
至少没让我失望
我想让你知道,我不会上悬崖去摘那朵花,因为我要活着。活着是为了在你吃完东西忘记擦嘴的时候,我的眼睛看得见。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我的耳朵可以听你发发牢骚;当你开心时,我的嘴巴可以陪你一起说;当你生病时,我的双腿可以跑去帮你买碗粥 当你冷的时候,我的双臂可以抱紧你。不过,如果有一天,当你找到一个男孩儿,而且你更喜欢他的时候, 我就会爬到那个悬崖上面,为你摘那朵花...
haihao couhe 不是想象的那么差
方力申 帅~
没什么亮点
杂糅
菩提老祖就是菩提老祖。不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许这是我们要去习惯的新型的港产片吧。。。虽然现在怎么看都觉得没有以前好。
整体不如细节 春心荡漾,爱泡的邓丽君和江湖义气很不错
很好笑啊~缓慢针……不但能让不开心的我笑,还让我笑的肚子痛呢~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看动作的电影,在电影院看效果会好一点。站在中国科幻的角度,应该稍稍鼓励一下。
四分纯粹把分给alex
看在CG的份上 我承认我厚道了~~
小感动
2010年5月13号,停电的时候。
烂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