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碎片
Iraq in Fragments,破碎伊拉克
导演:詹姆斯·朗利
主演:Mohammed Haithem,Suleiman Mahmoud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库尔德语,阿拉伯语年份:2006
简介:以“三部曲”形式描绘美军占领后的伊拉克的社会实态。第一部以逊尼派居住区的少年为观察对象,第二部的视点则切换为什叶派的神职人员,第三部旨在展示库尔德牧人的生活境况。影片虽在返美后完成最终剪辑,但为保持原汁原味,完全留存了伊拉克的现场拾音。在此基础上辅以细腻的映像、巧妙的剪辑,高超的完成度叹为观止。难怪本作于年初的圣..详细 >
童音旁白不真实感好强。整体都太散了……
#siff 看得我好难过 真是感谢这样细腻的记录和剪辑 尤其是几处眼睛特写 有绝望有恐惧有渴求(说松散的 多看看纪录片风格吧 说战后GDP的 所以都在拥有地球家园 就得人家失去?)
太碎片了!我被我带来的朋友打成碎片!
作为纪录片很一般,甚至不如一些新闻记者/自由记者的记录。
可能是伪记录看多了,这片子让我感觉平实的无力。
还真是有够碎的……喜欢第三部分
上帝站在胜利的一边。我实在最近有点累,中途忍不住打瞌睡,强撑着醒来。太抱歉了。
把纪录片拍得跟文艺片一样属于不伦不类,只有满脑子想标新立异的人才会去搞这种玩意,好处就是能拿奖.
单从第一段教育和孩子的生存状态就提现战后重建困难重重,第二段政治集会暴力社会舆论宗教仪式有些看头,但是没有叙事主线的纪录片很容易让人过度分析。萨达姆时代值得追问。三处碎片结尾的长镜头不错。电视上的布什提醒我已经整整过去十年的Abu Ghraib虐囚事件。另外感觉库尔德语真心比阿拉伯语悦耳。
21SIFF#兰馨# 我在想在这种环境都可以要这么多孩子,生下来就要负责还成立吗?我是给予他生命就可以了,还是要在这个内卷的时代让他起跑线更前一点?
纪实的片子,有思想性质!
#SiFF#03,本届第一个小雷,纪录片有一千种表达观点的方式,采访、镜头语言等等,采用旁白尤其是小孩子使用成人语言的旁白去叙述,是我能想到最差的那种。
以战止乱!现如今伊拉克的GDP是战前的7倍,这已经说明了一切。却还有很多道德感泛滥的人在控诉战争。。。
one man's band and the translators
在向日葵里的那一场戏叹为观止;James是一个很好的composer
一切的肮脏混乱无序不都是暴政独裁产生的恶果吗?
24th siff#8: 前三分之一还挺好睡的,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絮絮叨叨;后面开始有冲突暴力了提了点神。上帝给了这片土地最富饶的石油资源,可同时也带来了种族宗教和战争……06年拍的距离现在15年过去了,那边是变好了还是更糟了呢……
这部有点失望,说它是纪录片吧,旁白和对话又很像刻意设计过;几部分的勾连缺乏;只能说描述了当时的月亮,那时的事件。
三段式叙事纪录片也常见,本片分属了童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应以是按照一定逻辑而来的。这部片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快速剪辑上面,使得观者能仿若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恐惧与苦难。不过导演似乎是刻意安排的几处主观镜头却成了该片的败笔,有些越俎代庖替人说教的意味在其中。
-他们作为解放者而来,却成为了占领者。-两个人有争执上帝站在哪一边,上帝站在胜者那边。#S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