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科诺戈夫上尉逃亡记
Капитан Волконогов бежал,沃尔科诺戈夫上尉在逃,赎罪狂奔(港),大尉叛逃记(台),Kapitan Volkonogov bezhal,Captain Volkonogov Escaped
导演:娜塔莉亚·梅尔库洛娃,阿列克谢·楚波夫
主演:尤拉·鲍里索夫,蒂莫菲·特里布纳采夫,亚历山大·亚森科,尼基塔·库库什金,Vladimir Epifantsev,Anastasiya Ukolova,Natalya Kudryashova,德米特里·珀德诺佐夫,维柯托里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法国,爱沙尼亚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费多尔·沃尔科诺戈夫上尉是执法系统的一员。他受到指挥官的赏识和同事们的尊敬。但是上尉的生活突然发生了转折——他受到了刑事指控。上尉在被捕前成功逃脱,一瞬间他变成了被前同事追捕的猎物。晚上,费多尔收到来自来世的警告,他注定要下地狱并遭受永恒的折磨。虽然上尉仍然有机会改变命 运,并被天堂接受,条件却是他需要忏悔,并至..详细 >
电影的氛围压抑血腥,极好诠释了苏联时期的恐惧。片段的镜头刻画出背后极深的残酷刑罚,甚至施虐者但凡有点良知都活不下去。但故事本身是偏戏谑的,对从事屠戮工作感到怀疑的叛逃上尉为了灵魂得救需要找到苏联当时一个受害者家属的原谅,于是展开了一连串的拜访,结果当然是各种意料之外。侧面说明了说出真相便能得到原谅这件事的可笑程度。就用了一个假想的故事来比喻。结尾被逼至绝境但灵魂已获得拯救的上尉,露出笑容的跳楼让本已戏谑的故事变得更有深层了,因为犯下迫害平民这种事就不该寻求被原谅。电影有个镜头,红衣大汉们威视下离开的瑟瑟发抖的平民,让我极有感同身受。兴许此时的言论都将会成为未来杀身的理由。
他们的衣服必须是鲜红色的
两星半。编导的执行力,与影片题材的深刻大胆太不对等。自队长开启自我救赎之旅,故事便完全失去悬念,出现的每个新人物,更像是为了情节丰富的一种罗列,而非本质意图里历史的立体化呈现。两位导演在保证影像质感的基础之上,更应该学会关键节点的力量感呈现。有时一个动势,一点点的变奏,便会蕴含巨大的力量。否则,男主角尤里·鲍里索夫已然如此优秀,却终有种孤掌难鸣之感。
2.5。俄羅斯人的罪疚感也太強了吧⋯想起托爾斯泰的《復活》,宗教影響?看完被Poliushko Polie洗腦一波。祕密警察穿得好像運動員啊(誤
超现实的文本见仁见智,但38年的苏联背景放在当下则无疑是相当有代入感,在绝对的POWER下无论是施加者还是承受着皆面对着不可避免的内在扭曲,而在这种现实下片刻的良心反而是最格格不入的存在,本来想说鲍里索夫的面容不太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但看完才发现他确实非常适合这个故事
C+补
国自由,人自由
一群光头就很有废土风,这是一个牢笼,你以为是执法者,也不过是困在里面而已
8.2/10 #芝加哥影展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描述了老毛子那段触目惊心的特殊岁月。。。
这个电影有两条路径,要么就是拍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要么就是着重大篇幅地拍每个人面对请求原谅时的态度。又想拍阴暗面又想道歉,两种故事全都没拍好,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死结,所以只能用时间冲淡,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当代俄罗斯对待苏联时期的冤假错案的态度。光头让我想起《八月的雾》里的埃尔沙,处决消音让我想起《希望永远都在》里red高棉的做法
2.5 导演执行力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视听层面没有任何延展. 主角究竟是否良心发现也打上问号,更多的是在为自己考虑,人物没有前史无法共情.
刑讯逼供,兔死狗烹,坟上哥萨克舞,市场苏联笑话,1938年莫斯科上方的齐柏林飞艇,出逃大尉罪与罚求原谅炼狱行,“我只觉得自己不属于天堂”……既然国家文化厅都资助这样的历史反思了,也难怪普丁要跟1917年割席了
我喜欢他抗争的态度,以及。行为的力量。可是我对这种题材的兴趣并不大。他坐在工厂里面的,摇摇椅上面,那几个布景和镜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对体制的反抗,大抵要先进行一轮心灵救赎。
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感动过感慨过。然而零零乱乱的生活终究还是要用遗憾来填补,可是我们别无选择依然抱着希望的生活着,对于生活而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只是我们不能再妄想会回到从前,从头再来。
毛子电影画面是真好看
他们为什么都坚称无辜·我猜是想逃避责任吧·不·他们坚称无辜·是因为他们真的无辜 所以我们是在逼他们招认还没做…或者根本不打算做的事 没有人会原谅你的。
有点刻意但挺精彩
这会是一条将要消失的短评吗?巨型红色飞艇投下黑色的阴影笼罩城市,正因无处可逃,逃亡才显得如此不易与伟大。电影毫不克制,因此看来动魄惊心。48小时之内,从东窗事发到救赎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得十分精致。这或许可以是个进行时的故事,不该又不能的联想,才是余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