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部交通救捞题材的行业大剧,《碧海雄心》在故事内容上先天有着与众不同的紧张感,剧集一开篇就接连发生两起严重的生死救援,第一集男主角陈一诺就差点牺牲,但这还不算狠的。
到第二集,刚跟观众建立起情感联系的郑子航就牺牲了,惹来弹幕上一片要找导演拼命的观众。
在以往的行业题材剧集中,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设置,但是偏偏《碧海雄心》就这么做了,就是要让观众从一开始便在残酷中认识到海洋的残酷!
当然,对于海上救捞这种行业,普通观众肯定是不熟悉的,要想迅速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他们的形象,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通过一个又一个惊险紧张的救援案例来体现。
《碧海雄心》在短短36集剧情中,就穿插了17个有真实案例可查的救援案例,再通过几位主角面对生死挑战,仍然保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每一位被救援者,把随时可能牺牲的挑战留给自己,真切地表现出搜救队的行业精神,同时也通过他们在生活之中必须要面对的种种情感纠葛与困惑,来表现每一位选择成为搜救队员的真实人物,以及他们坚定的内心。
作为电视剧,情感纠葛的设计是为了戏剧冲突的需要,比如一诺在战友子航牺牲之后,主动承担起子航未婚妻叶萱和遗腹子的生活,却不料被叶萱母亲逼婚,与此同时,他和追求多年的老同学林越之间纠缠多年,却始终没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暧昧关系,也在这样的压力面前产生种种误会;更巧合的是,富家千金孔令雯的蛮横追求更让这组本就已经足够复杂的多角关系产生众多变数。
围绕着子航的情感归宿,以及他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惊涛骇浪、生离死别,整部戏有了更多的人情味,也更加跌宕起伏。
其实不仅是郑子航的故事,另一位主角高亮与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因为他这份高危职业而次第展开。
所谓真正的勇士,不仅要敢于面对工作中血淋淋的现实和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危险,更要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关系,并且保持自己内心的坚持,不被动摇。
这才是《碧海雄心》这部戏通过种种惊险刺激的表象,所要着力刻画的人物以及其内心与品质。
众所周知,作为一部着重表现搜救,特别是海上搜救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的剧集,特效是《碧海雄心》必须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17个真实搜救案例,各种复杂艰险的天像、海像甚至是海底状况,剧组用大量水底实拍加上电脑特效与真实记录画面相结合,通过电影剪辑技术的配合,产生出完全不输电影大片的画面效果,看得人心惊肉跳,也对剧集中几位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在搜救第一线的勇士们产生更深刻的认同感与钦佩。
《碧海雄心》终于播出了,有必要说两句。
之前很期待,因为在华语电视剧领域,这样的题材并不多见。
话说《碧海雄心》是我国首部以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海上救援力量为主的,讲述了一群默默无闻的救捞英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和题材,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美剧《海岸救生队》,描述救生员的故事,而且一拍就是11季。
《碧海雄心》与前者类似,都是描述海上救援的故事,只不过本片的格局更宏大一些,更像是日本的《海猿》或者美国的《深海浩劫》,都属超大制作,往往出现在灾难片中,这种类型片主要体现海上灾难和救助场面,需海陆空立体配合,得动用飞机和大小船只,还得有专业技术、专业场地、专业人员等等的全力配合,所以制作难度和挑战都非常大。
因此,在电视剧领域出现这样一套《碧海雄心》,我是很期待的。
且这样剧集,实则属于我们常见的行业剧,但却因题材的特殊性而显得与众不同,看了几集之后,更因跌宕起伏的和个性十足的角色,乃至灾难场面的营造,更让该剧在如今的电视剧领域显得出类拔萃。
《碧海雄心》“行业剧”的角度出发,也是当下很多剧集的特点,比如《法医秦明》中的法医,《黑色的M》中的失踪人口调查组等等,依靠普通观众对特殊行业的猎奇心态,将行业特殊性和专业性与故事本体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娱乐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我国第一部“海上救援”题材的灾难类剧集,《碧海雄心》在行业剧的模式下,展现了源于真实案例的救援情况,让本片的质感显得格外强大,可算得上是行业剧与灾难片合一的类型。
该剧所呈现的十七宗生死攸关的海上救援均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经过艺术化加工后,又润物无声地融入了上百起矛盾冲突。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真实案例的完整呈现,又能够增强剧目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同时以“单元剧”的形式,而平均每两集一场救援事件的节奏,再以角色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来,使得该剧呈现出典型的“糖葫芦型”结构,让观众在生死竞逐的跌宕中度过,又对角色本身的故事线索甚至他们在灾难中命运的欲罢不能。
在行业剧+灾难片二合一的特殊载体下,《碧海雄心》却相应的增强了两个方面的设定。
其一海上救援队的主要角色,个性被突出展示,陈一诺的热血和冲动,是那种极富正义感大胆的性格,以及飞行员高亮不苟言笑老练成熟的风格,二者的互补造形成了海上救援队的主要力量,乃至于小彤饰演的丁超的初出茅庐,丁海峰饰演的总指挥等角色为为该剧刻画了生动群像。
同时在描述角色日常的故事,情感和家庭线索的加入,丰富了电影的剧情,也从侧面完成了对人物饱满性格的刻画。
救援队这样特殊行业下,随时出任务,在危险的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生死中度过,这就让传统行业剧中,事业与家庭的博弈在本剧中被格外的放大。
陈一诺与袁泉饰演的林越的爱情长跑,与遇难战友郑子航之妻叶萱之间的责任故事,甚至还有白富美石安妮对陈一诺的追求,都生动点缀着该剧的角色主线。
而张国强饰演的高亮与妻子之间关于事业与家庭的争议,无疑成为该剧中海上救援队职业特殊性的缩影。
因为该剧在展示救援事件中,是沿用的是经典灾难片的模式,本但片的特殊性在于,命悬一线的角色不单单是主角,还有乘客。
毕竟本片是以“营救”作为主题,就像陈一诺对丁超所言,我们不但要救人,还要救自己。
比起很多灾难片中主角的光环和配角的炮灰设定,本剧这样的双向“营救”为该剧带来强大的故事张力。
比如那场营救沉船的戏份,一船的乘客生死未卜,这场戏非常揪心,因为他们不是主角,我们不知道他会不会活着回来,但一旦让他们丧命,就意味着任务失败,而作为主角,在如此凶险的环境中,除了要保证营救对象的安全,也要保证自己安全带着他们逃出险境。
比如郑子航的殉职,就给了陈一诺很大的心理负担,他无法面对战友的一家老小,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同时也能吸取教训,为营救更多人,还要保证全部队友顺利回归,无疑成为该剧最大的看点。
因此得见,《碧海雄心》水准是不俗的。
故事从节奏和制作水准都非常值得推荐,大量视觉效果,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张力,在惊险场面中的“救人也要救自己”的双向营救也为叙事带来了强大故事张力,再加上生动的角色和展示特殊行业的点滴,令人感觉很有特色且足够有趣,继续看。
大海很神秘,有着各种的可能性!
片子的海上搜救画面令人震撼!
开头的场景,很像是真实的画面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紧迫感。
演员阵容很是强大呢!
女神袁泉,人民的民义里的赵东来局长,正在拍唐人街探案2的陈思诚,正义的代表张国强。
其中,王老师的演技相当出彩不愧是老戏骨!
海上搜救,以前听说过,因为家里有做相关工作的,不过真心不太了解。
这次这部电视剧让我真切的知道了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在危机背后他们所要承担的危险还有家庭成员中不可避免的冲突。
最近好像很流行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前有考验观众常识的维和步兵营,后有还算合格特勤精英,现在又来一部碧海雄心。
其实这部电视剧的细节做得并不是特别好,但是那份信念却表达得很到位。
虽然我也觉得冒死前去打捞尸体,而且还是其父亲都愿意放弃的,有点太过夸张,毕竟不管怎么说,用生命换尸体不划算啊。
但是第二个故事却是比较感人的,海上船只失事救援难度可想而知,而海上救援会有人员伤亡也不是不可能,我知道有些人会觉得特效什么的做得很假,可是那份受难群众被军人救援的心却演得很真。
不说别的,郑子航牺牲的时候我是真的掉眼泪了的。
至于后面怎么样还不得而知,毕竟时间有些晚了。
电视剧《碧海雄心》是首部交通救捞题材的电视剧,不看这部电视剧,还真不知道有“中国救捞”这个部门的存在,而且还完成了那么多危险的救援任务。
电视剧里的故事当然是经过艺术化加工的,但我相信真实的救援场景有时候比电视剧里的描述还要危险。
因为电视剧拍摄是可以不断重来的,但真实的救援中没有重复一说,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中国救捞队员的口号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看剧中他们的表现,也确实如此。
《碧海雄心》一共36集,每一集的信息量都很大,救捞队员在不断完成各种救援任务,也在不断应付各种危险。
剧集的演员阵容很强大, 包括:袁泉、张国强、丁海峰、于小彤等等,刚开始是叙述张国强、高峰等人在剧中的工作和感情生活,算是三条故事线,主人公陈一诺是主线,张国强和高峰是附线。
这部《碧海雄心》制作前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主要就是后期特效时间长,一开始听说这个后期制作的时间,我还很诧异,因为国产剧现在都是走快销路线,能沉下心制作两三年的电视剧少之又少。
看完前几集,相信了,特效制作确实不错,当然不能和单集耗资上千万美元的《权力的游戏》那样对比,但是在国产剧中的特效来比较的话,还是有质感的。
《碧海雄心》最大的亮点当时救援行动,救援队员面对的救援任务千差万别,一开场就展现了海上救援,然后又是水库救援,都是随时会发生生命危险的任务,救援队员首先还要保证救援对象的安全,看着就让人捏了一把汗。
剧集我还没有看完,但相信这部剧后面还会有更多惊险奇特的救援任务,危险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放生在大海和江湖中的危难,根本是在考验人类求生的极限,救援队员们每一次都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
应该说,编导们的每一个故事选取都非常好,很抓人,而且特效场面和实拍场面结合的也不错,好剧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打磨,为了赚快钱而着急完成的剧集,基本没啥好作品。
很显然,《碧海雄心》在制作上也受到了港剧和美剧的影响,叙事节奏快,人物性格有棱角,剧情冲突紧张,看着没有沉闷冷场的时候,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但这部剧不是单纯说救援队员的工作,还涉及感情生活,所以还请来像袁泉这样的知名女演员,袁泉和男主人公陈一诺在剧中组成CP,不过刚开始两人还不是恋人关系,属于欢喜冤家吧,还没成,具体什么时候成,还要看剧情发展吧,反正一时半会肯定成不了。
剧中高峰、张国强的感情生活都有涉及,编导们制作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男女观众不同的关注点,大场面是要有的,感情线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这是一部覆盖面很广的剧集,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救捞的艰辛付出。
《碧海雄心》播出了,拍的惊心动魄,气势恢宏。
人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有这样一群平凡英雄。
或者说,如果没有这部电视剧,可能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海上救捞这份职业。
人类无论发展到何种地步,在广袤的大海面前都不过沧海一粟。
像《泰坦尼克号》,又像《太平轮》,在灾难面前你才会知道往日里你所忽视的生命有多可贵。
过去看过一个海上救捞的纪录片,海水汹涌,一个巨浪便能覆船。
救捞人员在巨浪面前渺小的让人心疼,却又伟大的像个超人一样往前冲。
在纪录片里,所有被救的遇难者在踏上地面的那一刻都失去了理智,只会干一件事,就是大哭。
老人哭的满脸都是褶子,年轻人哭的丧失语言能力。
有的人一边大哭一边跪在地上用力的磕头,而他们的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那样的场面太雄壮了,以至于时至今日都让我刻骨铭心。
电视剧《碧海雄心》就是在讲救捞英雄的故事,立意确实感人,也许不必提前备好纸巾,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心会随着遇难者的尸体沉到海底。
生命易消逝,明日不可期。
救援人员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在用生命下赌注。
因为工作的危险性,家属的不理解,每次救援机机长高亮去执行任务,他老婆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最后无奈选择了离婚。
为了救人,陈一诺的战友死了,留下一个妻子和肚里没出生的孩子。
陈一诺不明白,“我们救了这么多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可为了救他们,我的朋友牺牲了。
”后来,队友又为了救人断了两根手指。
队友的死亡,队友断的手指,都和陈一诺有脱不开的关系。
所以陈一诺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他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坚持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个人觉得袁泉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因为演员的责任,是诠释好角色,袁泉一直都可以做好这点。
并不是有意要捧她,上半年她在《我的前半生》里饰演的唐晶正直利落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次在《碧海雄心》里,袁泉饰演的是救援医生,观众也跟着袁泉的眼睛走近了这群平凡英雄,了解他们的事业,感受他们的情感。
编剧写这些内容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编剧也不可能想象的出这些海上救援故事。
因为无论编剧的段位再高,能力再强,他也想象不出怎么开飞机,怎么开船,怎么潜水,怎么救捞,甚至连压缩空气瓶和氧气瓶都分不清,到底直升机怎么跟船配合才能救援,救援船上都有什么样的职能和什么样的人。
所以编剧只能亲自体验生活,于是用了三年半才定下稿。
不仅是创作,拍摄和制作都极为用心。
每一个为电影付出的人都一身荣誉加身,在业内名声赫赫。
主演袁泉、张国强、王媛可、于小彤、石安妮、丁海峰、唐国强都是相当优秀的演员。
而后期特技量超过了460分钟,相当于16部电影的总量,甚至部分特效制作是送到美国去做的,耗时近两年。
这份精益求精的诚意就是其他电视剧所望尘莫及的。
我始终忘不了这一幕,救援英雄们热血的站在甲板上,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给他们做背景,他们穿着橙色的制服,晒得黝黑,背挺的笔直,像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一样:“你们愿意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吗!
”“愿意!
”“你们愿意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吗!
”“愿意!
”要知道,他们不是超人也不是军人,没有义务救我们,他们只是普通人。
他们的头顶没有光环,我却觉得他们是最应该被我们仰视的人。
不仰视,也至少该给他们多一些善意的关注。
谢谢。
人生的迢遥长路伟大或者平凡,但毋庸置疑的是,生命本身就是蕴藏着无数的可能与机遇的,到了人生的某一个分岔路口,各人忙不迭地选择其中一条道路,信步行去。
或许前路一马平川,或许潜伏着惊涛骇浪,但这就是生活。
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时不时地瞥见他人的生命一隅,仿佛短暂经历另外一种人生。
在这部交通打捞题材的电视剧《碧海雄心》中,有幸观望了过去不曾设想的海上救援生活,在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任务中体味这些救捞英雄对于生命的执着与单纯热爱。
时常看到关于海上救援的新闻:上一秒还在汹涌波涛中苦苦挣扎的遇难者,下一个时刻就历经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死里逃生,接下来的镜头画面,大概就应该是被解救的遇难者及其家属从生离死别中回过神来,抱在一团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这样的人间烟火,让人感到幸福与宽慰。
然而在这场看似滴水不漏一气呵成的救援过程中,发挥着最重要作用的救捞英雄们往往最容易在一片喧嚣忙乱中被悄悄忽略。
这大概也是因为救援队员绝大多数都相当低调的缘故。
救人性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样的道理不言自明,还能再要求些什么呢?
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无冕英雄。
根据17个真实海上救援案例改编的电视剧《碧海雄心》取材于交通运输部的救助打捞局。
这个部门或许不为广大群众所了解,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专业打捞力量,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光辉责任与崇高使命。
在这里,无论是潜水救生员、医生,还是负责驾驶救援直升机的飞行员,相当一部分都是军队中的退伍军人。
但当风暴来袭,他们愿意在飘扬风雨中拼尽全力呐喊出发自心底的铮铮誓言: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带着点儿“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意气,但更多的是铁马冰河一般无懈可击的壮志豪情。
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固然扣人心弦,但在电视剧《碧海雄心》中队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与脉脉温情亦是极为动人:出生入死的难兄难弟郑子航在一次救援过程中意外丧生,好兄弟陈一诺在悲痛之余暗下决心,要坚强起来,完成子航对他最后的嘱托;医生林越被歹徒用枪直指头部的生死关头,仍旧坚守自己的使命,诠释生命的价值;看起来脾气火爆任性、娇生惯养、为爱痴狂的“孔公主”,最后也成为了有责任感、懂担当的救援队员……人的生命或许像芦苇杆一样脆弱,但雄心却是碧海一般的慈悲广大。
作为首部交通救捞题材的电视剧,《碧海雄心》不遗余力地全方面展现了这些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无名英雄青春热血、英勇崇高的一面。
不但通过海陆空多角度呈现出每一次救援行动的周详计划与高难度高风险的特质,整部剧中更是运用超过460分钟的大量电影级特效,尽可能忠实地还原了每一次救援案例中的危险情景。
有分秒必争的救援场面,有温情美好的人性光辉,更有生命本身的执着与热烈。
只要拥有一颗无惧无畏的《碧海雄心》,前路再多危险又何妨?
文|苏筱兀。
行业商业电视剧是个蛮有意思的存在,它兼容了纪录片的知识性与商业片的趣味性,成为观众接触并了解某个行业的敲门砖。
TVB电视剧最辉煌的时期,几乎拍遍了香港所有常见工种,律师《壹号皇庭》、飞行员《冲上云霄》、白衣天使《妙手仁心》、消防员《烈火雄心》等等等等,导致大批年轻观众看一部剧便多一份“职业梦想”,最终养成狗熊掰棒子的性格,沦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芸芸众生。
日本行业电视剧市场估计太成熟啦,总能另辟蹊径关注一些小众职业的存在,譬如《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卖房子的女人》等。
内地刑侦剧、律政剧、医疗剧、职场商战等也都是观众非常熟悉的行业电视剧类型,最近很火的《白夜追凶》、曾经火过的《人民的名义》等等都是非常有意思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存在。
国产影视综艺作品创作总像潮涌一样,喜欢一窝蜂冲着挣钱的主题去,然后再被后浪拍死在海滩上。
可能拍死的次数太多,广电方面又强压着群起举动,最近渐渐流露出精工细作也有出头天的趋势。
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内容加真好看。
特别提到的行业剧,没有市场热度之分,只要满足电视剧好看的基本创作与制作,吸引到收视率与良好口碑,即可作为常青树一直威风下去。
毕竟“职业是外壳,生活才是内涵”。
说这么多主要是想向大家推荐国内首部交通救捞题材的电视剧《碧海雄心》,一部关于海上救援题材的作品。
该剧通过十七场大型救援、打捞、海上作战,向大众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海上救援队员们的战斗与生活,进而从他们的特殊职业展开,走进他们的事业、爱情与家庭。
《碧海雄心》没有采用一般行业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行业生活,而是通过救援线和情感线一起来塑造人物,构建了多位主人公不同的立体人生。
不同于以往行业剧基于行业知识全新打造故事,剧中所呈现的十七场海上救援均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平均两集一个救援事件的快节奏,既保证了真实案例的完整呈现,又保证了故事的凝练集中。
在制作上,该剧注重案件的真实还原,斥重金在水下拍摄与后期制作上。
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的中国救捞部门也为该剧提供了大量历史救援资料,真实的救援镜头为剧情平添了一份儿紧张刺激。
无情的海水面前,人的生命之脆弱显露无疑。
这群海上救援团队的口号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对社会而言很英雄,对家人而言,很残酷。
该剧编剧将人物与事件通过强情节的紧急救援故事结合在一起,比单纯表现行业生活更具可看性。
海上救援队员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生。
夫妻、情侣、战友、兄弟,如何平衡身居其中的矛盾与利害关系。
当家人需要你,你应如何抉择;当兄弟离开你,你要如何直面自己的工作;甚至,当你不顾一切去救人,还要遭遇被救人的误解仇视,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人物特征,有优点也有数不清的小缺点。
正是这样一个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带我们了解海上救援队员的工作,走进他们的生活,从而审视自身的工作价值与生活内涵。
于危险处感受荣光,于残酷中认识英雄。
《碧海雄心》通过细腻的刻画,使得高尚不那么曲高和寡,自私也不至于人人唾弃,使得一部原本极难呈现的行业剧,透露出湿润的人性光华来。
海上灾难救援向来全球性的热门影视题材,偏偏国内在这一创作领域乏人问津。
《碧海雄心》出现,真正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作为国内首部海上救捞题材的电视剧,这部由交通运输部所属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央视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的剧集,汇聚张国强、袁泉、王媛可、于小彤、丁海峰、唐国强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兼备深海大冒险、潜水兄弟情、励志英雄心等商业元素,用精心的拍摄、精彩的表演、精致的制作,彰显着救援健儿如何抱定真切的自我牺牲,以向死而生的气概深海救护,在浩瀚海洋中大逞英豪。
剧集依靠“海洋灾难”这一主题设定,通过17个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救援故事来串联剧情,表现救援队员一次次在危险情况下,如何于海上海下的寻人搜物、抢险救援。
从打捞沉船珍宝文物,到深海找寻失事飞机的黑匣子;从视死如归用撞船方式保护大桥,到抢修火光四起的万吨油轮;从水下营救被劫的货船船主,到台风肆虐下拯救遇险船只;从与海盗斗智斗勇确保科考队员平安,到实施国际救援搭救越南渔民。
救援队员每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都曲折惊险、险象环生、悬念迭起,他们屡屡命悬一线,这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
而大场面、大制作、大特技的灾难场景,显得极具视觉攻击力,深深地吸引大家的眼球。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这句在剧中频频喊出的口号,正是海上救援队员舍生忘死的真实写照。
剧集没有把这些救捞英雄塑造成那种高大全的脸谱人物,更多地凸显他们生活化、情感化、个性化的一面。
具体说来,就是用工作和生活来的双管齐下,来树立他们饱满而鲜活的形象。
如果工作体现的是救捞队员在惊涛骇浪中大显英雄本色。
那么生活中遭遇情感波折的酸甜苦辣,则是把他们还原为一群性格饱满的普通人。
而工作上的惊心动魄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两相结合,来精确呈现真心英雄的有血有肉。
剧集的主线潜水员陈一诺展开。
他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搭档郑子航为救他而遇难,让其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
自负的他总想自己挑战极限,忽略了团队的重要性,因此在考核中被教官打了零分。
但一个又一个救援任务,让有着强烈责任感与事业心的他在磨砺中成长、在历练中前行,最终完成了心灵成长。
而与救援机机长高亮的战友厚谊,同菜鸟潜水员丁超的兄弟情深,以及爱情上的多彩遭遇,始终贯穿在他的经历之中。
因悉心照顾郑子航遗孀叶萱和孩子,被后者老妈乱点鸳鸯谱;因奋不顾身的应急救援,被爱慕英雄的白富美孔令雯热烈追求。
陈一诺真正所爱的是心理医生林越。
袁泉饰演的林越在剧中起着双重作用。
林越的视角也构成了显示救捞英雄如何不平凡的见证。
林越一方面来给救捞队员做着耐心的心理辅导。
在感情关系中与陈一诺上演着情感拉锯。
相识很久的两人彼此爱着对方,却因各自追求理想与事业,在情感上迟迟未能开花结果。
经历了好事多磨的他们最终有情人终在一起。
统而言之,剧集用惊险的情节设置、宏大的场面铺陈、丰沛的人物情感,这三者结合来显露救捞队员的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显现他们无怨无悔的英雄壮歌,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看后令人无比动容。
讲述士兵淬炼成长的《士兵突击》与描述海上救捞队员怒海争锋的《碧海雄心》是不是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
错!
这两部剧最大的相似处是剧集灵魂——一个主打“不抛弃,不放弃”的铁律,一个则铸就“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雄心,都是勇敢、担当和大爱的化身。
在《士兵突击》中,关于“不抛弃,不放弃”的解读有很多,比如其中一种就是不抛弃战友,不放弃自己;而在刚刚上线的新剧《碧海雄心》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句话既是对中国救捞队员日常工作的描述,也是对他们工作内核的完美诠释。
而且,正是有了对于“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一如既往的坚持,才会有十七宗生死攸关的海上成功救援经典案例,以及中国救捞力量不断地成长。
《碧海雄心》的“能量”很正。
这是一部以中国救捞队员真实救援案例为核心的走心接地气剧集。
确切地说,《碧海雄心》描述的“原型”即是交通运输部所属救助打捞系统(中国救捞),该部门是中国唯一的国家专业救助打捞力量。
真实的案例让这个中国首部海上救助题材影视作品,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具体人物表演,只有艺术加工成分,没有半点儿虚假。
而且在剧集紧张、惊险的节奏中,观众除了被吸引追剧,也将了解到中国海上力量还有这样一支英勇无畏的“救援生力军”,这是国家强大的直接体现,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形象。
《碧海雄心》的阵容很硬,情节很赞。
之所以对这部剧非常看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演员阵容的“硬朗”。
尤其是张国强与丁海峰的联袂,这是“高连长”遇上了“行者武松”,任海上有再大的风浪咱也不怕。
在《碧海雄心》中,张国强饰演中国救捞队某救援机机长,可谓是重中之重的角色,参与了几乎所有高难度的海上救援。
巧合的是,张国强在《士兵突击》里叫高城,在《碧海雄心》中则叫高亮,“实在是高”!
另一位丁海峰貌似比他《战狼2》里的“角色”还要果敢、坚毅和有担当,不同的是驱逐舰换成了救捞船,但这丝毫不影响丁海峰饰演的杜伟成在救援行动中尽情挥洒勇气和男人味。
《碧海雄心》的情节也很吸引人,只一点——该剧所呈现的十七宗生死攸关的海上救援均由真实案例改编,经过艺术化加工后,又十分巧妙、自然地融入了上百起矛盾冲突。
而每两集一场救援事件的节奏,也会使剧集的故事性和可看性大大提升。
《碧海雄心》也有不可或缺的“柔情似水”,近一年越来越火的袁泉在这部海上救助题材剧集中承担起了“救援队员女友”的“重担”,她不仅要分担救援队员的辛劳,还将给予对方厚重的爱,更有不可预知的危险……
为了张国强陈思诚高峰来看,导演应该是士兵突击粉丝吧……知道了情感结局就不想看下去了,性别的刻板印象比较严重…… @2020-02-11 10:35:09
只看袁泉cut都能看出剧情深深的狗血 星给小袁老师
题材还不错,但陈思诚演的什么玩意儿啊,发火大吼时台词说得都快断气了,演技不咋地还格外油腻于小彤演得也特别让人尴尬,参加金嗓子唱歌的时候画面尬得我好想静音
陈思成满脸写着“我在演戏”。他是想到六十岁才开窍吗?
要不是为了小袁老师谁会看…
两星全给袁泉
演员是好演员,题材也是我很期待的题材,可是导演的水平真不敢恭维,国家海上救援让这导演拍的跟儿戏似的,特别于一些细节的处理,处处是bug..
不要老拿主旋律当挡箭牌作为可以名正言顺拍烂片的借口。不是不喜欢主旋律,恰恰是这种烂片毁了主旋律。仿美电影惊涛大冒险的题材拍成电视剧,结果东施效颦。
虽然电视剧有不少bug,不过剧情还是很有感染力的,只是很想感慨一句,主角配角命不同啊,陈一诺一度都呼吸停止了,还是醒了,郑子航却直接牺牲了。
演技,剧情,真的一切都很尴尬
很好的一部国产片,被忽略了的感觉,故事、人物都很好,题材尤其好
最近写相关小说的参考。我其实不太明白以这个片的先导性意义怎么可能收获这么多差评……
为了张国强陈思诚高峰来看,导演应该是士兵突击粉丝吧……知道了情感结局就不想看下去了,性别的刻板印象比较严重……
立意挺好的,特效配音太不走心了,剧情也莫名狗血。
职业很感兴趣,袁泉很喜欢,东来局长也不错,但是陈思诚🙄
成才和高连长,还是挺期待的
还不错吧。虽然有点不合理。
最开头感觉不太好,但是到后面渐入佳境,很喜欢陈思诚演的陈一诺😃😃😃
题材吸引人,精神感人,演员都很好,但是剧情漏洞太多,特效比较假,细节不够用心,可惜了好题材好演员。为看陈思诚而来,给他加一分。他演得很不错,虽然还不是他自己的最好水平。片方在宣传和海报上拿掉男一号,幼稚也没必要。
剧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