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无疑是本片的关键词。
汤米是为了原谅父亲而来的,事实上故事开头他几乎已经原谅了父亲,他坐在父亲家门口等他回家,微笑着和父亲打招呼,手里拿着一瓶酒,就像一切都已过去,就像只是来和一个多年前的老朋友叙旧。
但是等待他的是什么?
他发现那个当年靠拳头吃饭、酗酒、家暴的父亲已经衰老了,“已不是对手”,他开始去教堂,而且还戒了酒。
汤米无法再原谅父亲了,他突然变得愤怒、暴躁,身上竖起了刺。
为什么?
因为他看到父亲在请求上帝的原谅,而不是他的、他母亲的。
他说:“你找到了上帝?
很好。
妈妈成天向上帝祈祷,上帝不理她,他是一直在忙着原谅醉鬼吧?
”父亲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万恶的醉鬼了,他试图通过戒酒来改变生活、来赎罪,仿佛他的罪恶可以用把自己改造成一个不酗酒的人来洗脱一样。
一个10年前杀了你全家的人如今站在你面前对你说“我现在是一个慈善家,我做了那么多好事,社会都要嘉奖我了,你为什么还不能原谅我呢?
”你会怎么样?
更甚的是,父亲成天听着《白鲸》的录音带,他已经找到了新的麻醉品。
《白鲸》鼓励他积极地面对余下的生命,就好像他那自毁、毁人的前半生只是遇到了一个“挫折”、只是被该死的酒精“打倒”了一样,只要他努力戒酒、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他甚至可以做一个抗击灰暗人生的勇士。
父亲自己给自己建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像他这样的混蛋也可以通过信上帝、向上帝祷告来赎罪,靠“改过自新”、积极地生活就能忘掉自己的罪恶、告别那个被自己毁掉的可悲人生,去过一种有希望的生活。
父亲一直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一切、修好一起,改变那些已经发生的。
他不知道他已经错过了,汤米需要他的时候他在大醉,现在他却要“努力”了,这样的“努力”只是在徒增他的可恶,因为他在“求原谅”,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被原谅。
这就是人,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犯了罪就只会想我要怎么去赎罪,从不想想别人是否能够容忍你那恶心人的改过自新。
当父亲发现汤米改姓另有隐情的时候,他终于明白汤米已经永远不会再“需要”他了,他错过了、迟到了,他的改头换面、他的“努力”、所有他相信可以用“努力”来实现的东西全都被釜底抽薪,他终于彻底崩溃,重新举起了已经放下1000天的酒瓶,他的《白鲸》已经救不了他了,他只能哭哭啼啼地反复说“我们回不去了”,他的上帝也救不了他了,他又重新堕入了酒精的地狱。
这一刻,汤米终于可以面对他渴望看到的那个父亲——那个混蛋,那个依然酗酒但是已经挥不动拳头、只能把自己灌得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怜虫,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回来的初衷——原谅这个罪孽深重的父亲了。
如果说汤米是主动为原谅父亲而来,那么他与布兰登的相遇完全是偶然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原谅这个哥哥,因为对他来说,哥哥的罪恶、对他的伤害要远远大于父亲,哥哥是绝对绝对不可原谅的,他在汤米和他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抛弃了他们,是他的自私让汤米彻底幻灭。
但是,原谅不可原谅的人,放佛就是人的命运,是命运、更是人内心最深不见底处的潜意识在呼唤,你会/渴望遇到这个人,你会再次面对更可怕的他、面对更让你绝望的现实,但最终你将原谅他,因为你就是为了原谅他而来。
当初,汤米选择出走,到生死未卜的荒野(那个冰冷的小屋、那个杀死他“兄弟”的战场)上去,布兰登选择留下,修筑自己的城堡、建造自己的家园。
出走和留下,就像是一个命运的隐喻,“你做了相反的选择,你得到相反的人生。
”汤米一无所有,他没有家,甚至没有国家,他渴望一个兄弟(也正因此,他要为原谅哥哥而来),但是“友军火力”杀死了他的战友,他只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无条件地奉献给“兄弟”的家人。
布兰登留下了,他拥有一切,他和“那个女人”结了婚,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他购买了舒适的大房子,周末和女儿们尽享天伦之乐,美丽性感的妻子似乎还和他处在热恋之中;他在中学里教书,他那有趣到滑稽的教学方式让他深得学生们的拥戴。
布兰登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一个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家园,他强壮、进取,他建立起了“一整套”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一切,他钱包里的照片,他带到教室去的棒球棍,全都井井有条地被纳入到这“一整套”里面去了。
但他这“一整套”的生活是有裂缝的,那就是他的过去,他的父亲和兄弟。
“我过去就是一只野兽,我只是‘忘了’把它写进简历。
”布兰登对校长说。
格斗,对一个中产阶级来说无疑是出格的,校长也好,妻子也好,表面上都是反对他去格斗的,格斗几乎就要把他逐出家园,他失去了教职,遭到了妻子的责备。
但实际上,布兰登在赛场上的魅力和斗志让校长和他的学生热血沸腾,他不屈不挠的奋斗让妻子为他骄傲。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贝多芬”,“感受这音乐!
呼吸!
斗笼就是你的家,步伐和节奏由你来定,感受贝多芬,比你的对手更精明、更耐心,等待他失误,他的失误就是你的机会。
贝多芬!
贝多芬!
”布兰登的教练喊道。
就算是这么一件用拳头说话的、“野兽”干的事,布兰登也自“有一套”,也一样做得有条不紊到可怕。
至于他的父亲和兄弟,布兰登当然也有一套。
明明自己是出生在一个酗酒、暴力、绝望、崩溃、死亡的家庭,布兰登却把自己童年的痛苦“再描述”成“被偏爱的父亲忽视了才华”这种典型中产阶级式的童年心结(这种心结可能属于每一个美国总统、每一个名牌缔造者),多年以后面对那个带给他悲惨童年的父亲,他竟然只想质问他一句话:你为何只训练汤米而不训练我?
你是不是只把他当儿子不把我当儿子?
这种“再描述”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能把一切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都变成另一样东西,以至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它变得无足轻重,可以轻易地被原谅、被淡忘,让一个人能够笃笃定定地活下去,这就是实用主义的精髓。
“我那时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我怎么会知道?
”布兰登问汤米。
一切都是那么心安理得:“你不想找个地方坐坐吗”(可我为什么要跟你走?
)、“你当然要看看她们,她们是我的家人”(可你又是谁?
)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为了和心爱的人结婚、建立家园,错了吗?
“我有孩子,我要保护我的家园,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
”难道还有什么比家园更重要?
就像今天我为捍卫家园而战,在我身后支持我的几乎是整个美国。
布兰登永远都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他的生活、他的遭遇、他的战斗就是一个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童话、一段振奋人心的个人奋斗史。
他那完美无瑕的道德让他永远都站在对的一边,永远都可以对别人“心存宽恕”:“我原谅爸爸,就像我原谅你和妈妈。
”这句话简直可以让汤米再幻灭一百次。
在布兰登看来,汤米的一切怨恨、愤怒无非是因为他是一个小弟弟、一个可以摸头的小孩,他只是在发嗲、胡闹罢了。
无论汤米带着多少的痛苦和怨恨回来,布兰登都可以筑起一堵墙把它们挡在外面。
“你真是铁石心肠。
”面对布兰登的这堵墙,渴望找回哥哥、原谅哥哥的汤米再次幻灭了。
就这样,带着全世界的怨和恨,带着所有的渴望和伤痛,汤米和布兰登走到了最后的决战。
这真的是两个世界的大战,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和一个拥有一切、有一大堆东西可以捍卫的人之间的战斗,是一个渴望找回哥哥、渴望给他原谅的弟弟和一堵高墙之间的战斗,这是命运的生死之战,这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勇士之战。
汤米像野兽一样挥舞着拳头,布兰登则压着“贝多芬”的节奏忍受着弟弟的拳打脚踢,等待时机准备毫不留情地发动致命的一击。
一切的一切,都在汤米脱臼之后爆发、宣泄。
眼泪已经决堤的汤米回到场上让布兰登锁住了自己,毫无疑问,汤米是绝不会拍地的,他回到场上就是要布兰登用锁技锁死自己,他一定会这样“任性”地去死,他就是要逼布兰登面对自己的死亡,死亡,只有死亡,只有亲手杀死自己的弟弟,才能震撼布兰登坚硬的心,才能打破他那“一整套”的生活逻辑、他那完美无瑕的道德,让他看看汤米生活的那个地狱的颜色,只有死亡的到来,才能粉碎那堵冰冷的高墙。
面对只求一死的弟弟,布兰登的世界终于被扰乱了,他的“贝多芬”帮不了他了,他手足无措,慌不择言地大喊:“对不起!
对不起!
没关系!
没关系!
我爱你!
我爱你!
”“我爱你”,“我爱你”就像是把世界从崩溃边缘拉回来的最后武器,就像是《阿尔法城》结尾的那一吻。
汤米认输了,他没有死在布兰登的手上,布兰登建立的那个美好世界并没有坍塌,但是那堵高墙却终于坍塌了;汤米赢了,他击溃了“贝多芬”的节奏,击溃了布兰登冷酷无情的秩序,击溃了那些“永远无罪”的中产阶级用奋斗、进取打造的世界,他让所有人看到了手足相残,让所有人看到了那位勇敢、坚强的“平民英雄”有一个多么悲哀的家庭,他让所有人看到了美国梦背后的伤痛,他逼布兰登走到了锁住自己亲生弟弟喉咙的那一刻,而在那一刻,他终于可以面对他渴望看到的那个哥哥——那个对“任性”的弟弟无可奈何的哥哥,那个面对异质世界手足无措的可怜的中产阶级,他终于找回了哥哥,终于可以原谅那个铁石心肠的哥哥了。
当“我爱你”被说出来的时候,是爱,确实是爱,熔化了那封结14年的坚冰。
没有什么感情比亲兄弟的感情更无保留,没有什么爱比亲兄弟的爱更无条件,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因为他们永远是兄弟,爱,永远在心上。
所有的仇恨都是为了爱,所有的逃避、拒绝、命运的相隔万里都是为了原谅那不可原谅的人,因为“爱,就是永远不用说对不起。
”根据小水的建议补充几句:汤米的遭遇——他所失去的、所遭受的、所背负的——是非人的,他的痛苦几乎是超越人类经验的,他无法被理解、无法被描述,更无法被“解决”。
他是世界的黑洞,是没有光可以照亮的黑夜。
人们(每个人都)欠他得太多太多,以至于这道全人类的伤口永远都无法愈合,这条地球的裂痕永远都无法被填补,他摇摇晃晃地走着,展示着一个无法解决的“世界的过失”。
电影最后的“解决”对汤米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他根本不能也不应该被解决,为此小水说我写得太过乐观——哥哥这句试过道歉、安慰都不能让他作罢才说出口的“爱”对他来说连晃过黑洞的一道光都算不上。
但我还是更愿意从汤米自己的角度来讲,他是为何而来?
他期待一个怎样的契机完成自己的心愿?
我相信这个拥抱会让两兄弟敞开心扉,这当然不是布兰登的“解决”,而是汤米的如愿以偿。
最后附一下小水的评论:《勇士》:Tom Hardy的肌肉是反健美的,最终是反对资产阶级的精致与高度控制的趣味的。
有别于那些炫耀性的、拜物的肌肉,汤老师的肌肉像老棉袄一样笨重,既非武器也非盾牌,他的脚步因此而迟缓不稳,那身肌肉与其说让他显得更有力量,不如说让他看上去更脆弱、更vulnerable了。
当别人在健身房里听着贝多芬有节奏地呼吸和出汗时,汤老师在荒凉的小巷里用金属球棒殴打着废轮胎,这就是他全部的赛前训练。
家里人要用亲情收买他,媒体要把他打造成恶心的爱国英雄,他最终没有逃掉,可他毕竟也无法被完全吃掉,他身上还是有什么凭着极端的痛苦留在了赛场上,一种刨干了故事的相异性。
《勇士》看上去像是一部硬汉电影,这大概是对汤老师能产生的最大误解。
汤老师像女人一样执迷不悟,像小孩一样满腹委屈,像动物一样负隅顽抗;但男人,和汤老师没啥关系。
成为汤老师就是成为女人孩子动物和异乡人。
我反对@超微小兔用爱的名义来吃掉汤老师。
德里达说,原谅能够原谅的人算不上原谅,原谅不能原谅的人才能叫原谅。
汤老师向我们演示了,这种真正的原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汤老师不得不在杀掉别人(不原谅)和被吃掉(真原谅)之间做出选择。
和勇士相比,以伦理性为卖点的少年派简直是在搞笑,真正可怕的吃人是连骨头都不吐的,比如符号地来吃你。
一看完就马上来看看评论发现有很多不一致的,那就和大家说说我的理解吧在影片看到快最后的时候总在自己设想各种可能的结局,一个结局很重要它会把整个影片的内涵限制住或把影片更加升华,其中觉得最可能的结局就是哥哥最后会在比赛中做出对当年自己的过错(或者说是心中的一个对于弟弟的亏欠)的一个补偿,而看完影片觉得导演之所以没有这样做他的原因很充分。
最后的结局哥哥在地上锁住tommy脖子,喊着I LOVE YOU,也是另一种方式的祈求,祈求他的原谅,祈求放弃他的这种对自己看法的执着,祈求他的理解,此时tommy的坚持和执着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被征服了,最后两人相互搀扶着走下场去兄弟间的隔阂与矛盾也在此刻解开了,影片结束,没有一点拖沓。
结束之前一个镜头父亲一个完成心愿的一笑转身离去,在这几秒钟的画面里也让父亲这个角色有了一个归宿,在之前他的努力悔过都遭到两儿子的拒绝,他可能也明白了他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他之所以还坚持就是他还能做的就是让兄弟和好,而最后他看到了,也就可以安心的离去了,不再有过多请求原谅奢望了。
再说下我开始设想的结局,如果哥哥放弃比赛或让弟弟赢的话,这样只会让tommy更加认定当年哥哥的过错,而且会更加气愤,哥哥的谦让会让tommy更想去证明些什么,而本片的结局tommy心灵上被征服了又回到了一家人的感觉,只能说导演很到位。
很多人一说到这个结局就会按此推论哥哥有了钱过幸福的生活,而弟弟手被折断还要送上军事法庭,很不合理,其实他们俩最后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在为了那500W了吧,在影片的人物塑造来看哥哥会像是那了500W就不管弟弟了的么,很显然不是,要硬要把剧情往下想的话也会是比较和睦的。
还是从电影说起,看完了《呼啸山庄》以后,我觉得汤姆哈迪身上那股子戾气和绝望特别让我着迷,于是又把《勇士》翻出来看了一遍。
电影就是讲两兄弟为了各自要担负的东西,参加了一场奖金为500W美元的综合格斗大赛,最后决赛时,两兄弟对决,哥哥赢了。
但是,就在这里,出现了不同点。
如果说的极端一点的话,弟弟就是那个憎恨全世界的人,哥哥则不一样,哥哥娶了个心爱的姑娘,生了孩子,过的幸福美满,如果不是,如果不是因为哥哥不会理财,导致资产为负债的话,一切都是幸福美满的,又能教书,还能在老婆的批准下去拳馆练拳。
我擦,好老婆,好人生,你甚至可以从他上课的方式判断出来,他目前是一个和善的,对自己生活无比满意的男人。
弟弟呢,你只需要了解,他是个逃兵,他最为亲密的是战友(战争里面建立起来的情谊确实强大过很多其它东西),但是战友死了,于是转换为担负战友遗孀生活费用,关心她们生活,但是又不走得太近。
这里最大的不同时,他要为之奋斗的东西,跟自己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他可能只是为了某一句承诺,或者是对那一段难忘岁月想要有个交待。
但是弟弟打拳有一个很明显的驱动因素——钱。
他为了那两百美元去和疯狗对打,也为了那五百万美元去参加了综合格斗。
再结合整部片子,包括父子三人的对话来看,弟弟小时候是天之骄子,拿过很多奖项,但是因为父亲酗酒严重,母亲带着弟弟离开,而哥哥为了得到父亲的训练而留了下来,但是也没有得到父亲的训练,而弟弟则独自照顾母亲并且面对母亲的死亡,母亲死后,弟弟去参加了海军陆战队(不知道是为了生存,还是潜意识里面就有点去送死的意味)。
然后,弟弟的性格,就可以很好的归纳出来了,天之骄子——独自面对生活——经历了生死——戾气横生。
这就引发出我一个问题,痛苦究竟是刚到来的时候让人感觉最为强烈,还是迟迟不肯走最让人无奈呢。
我想是后者,故事的结局设定是很有问题的,那就是,为什么弟弟没能像之前一样,迅速KO掉哥哥,但是如果从常情来推断,哥哥赢是最好的结局,这样之后你就不需要再交待太多东西,而如果弟弟赢了的话,那不就说明戾气战胜了和善?
我们还是偏爱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
你看,由始至终,片子的主题就是:真爱无敌。
它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爱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那么,这里引用一句台词: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却立刻爱上了那个邪恶的皇后。
哥哥已经成长为成年人了,而弟弟始终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得到这一切,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家庭突然就崩溃了,并且各自落得这样的结局,但他接受了,接受了这一命运无情的安排,他对自己的哥哥问出了最本质最尖锐的问题:你凭什么,来跟我谈什么原谅呢?
所以,当影片到了后期之后,他被哥哥废掉了一只手,他独自站在笼子边哭泣的时候,听见了海军陆战队观众大呼的:汤米。
他问出了一个自己最应该了解的问题,what?只不过,他是一个人站上舞台的,最终也只能落得失败的结局。
这个社会告诉你了,你要一个人承担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要赢,你必须要有其它的东西支撑,团队合作,爱,信任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Tommy没有,他站在那里,除了对战友遗孀想尽一份责任以外,更多是因为,他除了站在那里,他还能去哪里呢?
每个人都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而只拿成功和失败这两种东西来评判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太什么了一点?
所以你看,那个孤独的憎那恨着全世界的孩子,最终还是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最终,他也要被爱感悟。
PS:结尾那首about today,真的很煽情。
但我还是大爱那个用一只手,含着眼泪,对对手说:come on的孩子。
她一直在等你的哥们“耶稣”来解救她。
“你他妈只是个人民教师,跟那些畜生完全不沾边!
”“其实……我原先就是那些畜生之一,我曾经以格斗为生。
”那家伙自911以来第一次进学校。
我原谅你,但我无法信任你。
你得放松,保持冷静,斗笼就是你的家。
由你掌控步伐,调整节奏。
感受贝多芬,比你的对手更精明、更耐心,等待他犯错误,他的失误就是你的契机。
我保证如果我不去比赛,三周之后,房子就会被收走。
这样的保证你满意吗?
小时候,我们都想知道小区里最能打的孩子是谁。
而现在,我想知道全世界最能打的是谁,所以我举办了这个比赛。
“我没参军。
”“那你就不是我的兄弟,我的兄弟都是军人。
”你们想在学校礼堂观看一个停职教师参加造成他停职的比赛?
没出场音乐我还能理解,但怎么会有人选择古典音乐作为出场音乐呢?
这就是综合格斗的伟大之处,失败的方式成千上万。
一招出错,满盘皆输。
赢一次是侥幸,赢两次就是实力了。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需要你,但是现在我不需要你了。
什么是勇士?
谁又能来定义勇士呢?
汤米和他哥哥到底是谁勇士?
汤米,一个从小被爸爸抛弃,在部队被遗弃。
在他的心中有多少的恨,与不满。
但是他内心是温柔,善良,重情义的真男人。
他一直做他自己,对的起自己。
不做作,不张扬。
格斗外是一个低调的人,而格斗场上又是如此的凶猛,快速的击倒对手。
他爱爸爸,爱妈妈,爱哥哥,爱战友。
是一个充满着爱而从不再表现出来。
布莱登,一个被生活压迫的好男人。
他爱妻子,爱女儿。
却因女儿患心脏病无钱医治。
而走上格斗。
在格斗场上,处处躲避,却总能凭借自己的执着,勇气,坚持到最后,并且一招制胜。
我很爱这部电影,是因为在电影最后的搏斗中。
我几乎一直在哭,哭到电影结束。
刚开始啷啷的小声抽噎,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我总感觉我能读懂汤米的心,也能感受到他爸爸的情绪。
一切都回不来了,既然回不来了。
我们唯有放下过去的不快乐,与其说原谅,倒不如说,不要一直把自己困在过去。
走出来吧。
我心疼汤米,布莱登抱着他的胳膊的时候,或者他感觉到了温暖,这是他一直需要的。
因为还互相爱着,所以心中的结总是解不开。
因为爱,所以我们总是会把自己困住。
因为期待,所以我们总是会比原来失望一点点。
1、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哭成这样,而且哭法居然超越了《忠犬八公》。
看忠犬八公的时候我在家里,一如既往地卧躺在床上。
等到教授和八公第一次在车站见面,我就泪了,因为脑海里都是那个悲伤的结局。
于是我一路开始哭,哭到最后,直接失声了,用一种撕心裂肺的表情盯着屏幕,泪水直接一层层覆盖脸颊,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只有嘴巴大张着。
而这部片子,当哥哥布兰登第一次登上斯巴达联赛的时候,欢乐颂响起,我哭了。
我特么绝对没有想过这辈子听贝多芬的欢乐颂还会哭。
可是我就是无法阻止去想到布兰登之前背负的那些,以前我总以为打拳击的人只有肌肉没有大脑,可是这货居然是个高中物理老师,而且对家庭绝对忠诚。
他背着妻子去打小型的拳击比赛,只是为了赢钱给女儿治病。
可是最后终于被学校发现,他辞退后只能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希望能得到更正规的训练。
一般这种肌肉男不会有太多执着的信念,想法也比较简单,可是布兰登却扛起了不同寻常的责任和负担,苦苦撑着这个家庭。
当欢乐颂响起的时候,那几乎就是讽刺,那种斗志昂扬的赛场氛围和他格格不入,全场为了对决而沸腾,而他几乎不为荣誉,只是金钱,和他的家庭。
他只看得见那个目标,身无外物,因为那里有他最想要也不得不去争取的东西。
于是从这里开始,我的眼泪就没有停过。
他一关关闯入决赛,遇见了同样身无外物的弟弟。
布兰登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弟弟会比自己更加执着,近乎偏执。
他知道当年自己的举动让tommy丢失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还始终忘不掉。
两兄弟撕扯在一起,他不停劝tommy该放弃,一切早就过去,可是他弟弟却恨不得将他揍趴在地。
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一脸迷茫和疲惫地望着对角弟弟的背影,却看不见tommy无声的哭泣。
当最后音乐响起,布兰登又用自己擅长的技巧扭住tommy,他说,放弃吧,没事的,没事的,对不起,tommy,我爱你。
下一秒,tommy用手拍了拍背以示放弃。
全场爆发,欢呼和惊讶瞬间笼罩,所有的人,观众、妻子、教练、父亲、草地上的学生和校长,背景音乐遁于无形,而屏幕前的我已经哭到从椅子上滑了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贴到地上之前死命抓住桌沿,哭得只感觉心脏和肺被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我心疼布兰登,这个为了家庭而战的男人。
我更心疼tommy,因为他的固执,近乎对现实的逃避。
2、Tommy在小的时候感受不到父爱,而在乎的哥哥却在最后和一个女人私奔,进入部队后,自己最好的战友却被己方误杀,似乎什么都要与他错过,他注定要一个人,得不到任何东西。
布兰登无法理解地看着弟弟说,tommy,你为什么这么坚持,一切都过去了。
你知道么,一切从来都没有过去,这几乎就是我的生活,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父爱,无法从你那里得到关怀,无法与朋友并肩作战到最后,而我唯一可以让自己忘记这些的,就是这一场比赛。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孑然一人,在这场比赛中走下去。
一直都是他一个人,一个人默默地为母亲守灵,默默地在战争中活下来,默默地帮助别人然后离去,默默地一拳击败对手然后迅速离场,默默地承受断臂的伤痛。
你们都不在身边,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他们说我是勇士,为了战友为了荣誉,独身而来,独身离去,可是,我只是害怕,什么都无法拥有,并且再也不敢去拥有什么,因为害怕失去。
直到最后他被哥哥反扭在地上,哥哥说,放弃吧,tommy,我爱你。
他满脸泪水和汗水,眼中的执拗逐渐淡去,然后轻轻地拍了拍肩膀。
我累了,一切都不再重要了,一切都结束了。
3、今天又完整地看了一次,再次给哭崩溃了。
这片子是我近期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前三名了,其实最近类似的体育相关电影出的太多,拳击还有铁甲钢拳,竞技还有点球成金,可唯独这部让我一次次观看,不厌其烦。
我似乎总是喜欢那种近乎真实的剧情片,包括社交网络,包括勇士。
社交网络本身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多线程进行却脉络清晰,校园氛围和商业交相辉映,绅士又残酷。
而勇士,我再次完整看了勇士的时候,发现就是那么些小小的细节,让你似乎真的在看由拳击赛延展开的真实故事。
整整一个小时的高潮,比赛场景如此具有真实性,蓄势待发的选手,随赛况而扭转态度的评论员,热血喷张的观众。
妻子在看到短信的那一刻终于欢呼,双方用战术苦苦纠缠,嘉宾惊异于选手的表现,全场被前来驻站的士兵吸引,美女粉丝们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一切都没有刻意安排,如此顺其自然地发生,似乎你在看一场电视直播。
这样的真实性充满诚意,让你无法拒绝地融入到整个氛围里,丝毫没有不真实和违和感。
而Tom Hardy的表演,实在是给这部电影大大加分。
我从来没看出汤老湿这种小甜心能够演这么苦逼的人,并且把外表强硬冷漠内心痛苦纠结的tommy给演活了,看他锲而不舍地要和哥哥决斗的场景,我都觉得他绝对沉浸在这个角色中。
诶,不知道说什么了,总之是好片,只可惜宣传不给力。
黑骏马组合风是我的呼麦唱给最远的那片云彩火是我汹汹的爱燃烧在我的胸怀坚强是我的崇拜骨头摔断也要站起来自由是我的澎湃在我心里有大海等我长到你一样高我就是你草原的记号当日月把我照耀我飞我奔跑让我翅膀更有力让我把风喝下去就让我所向无敌让我翅膀更有力让我把风喝下去明天就战胜自己把眼泪吞回去在孤独的时候就狠咬一把草在嘴里
豆瓣分数高到了令人瞠目,而且是2万多人评分的结果。
“亲情、友情、责任、战争、迷失、救赎”,看来是无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
当时我就纳闷,如此高的评价怎会没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要知道《特别响,非常近》这样的纯煽情片都入围了。
看完才知道,这些“集大成的元素”不过是为了串联格斗场面的流水账剧情中运用相当平庸的素材而已。
剧情大俗(父子三人反目到和解),人物扁平(都只有单一动机和情感),逻辑不通(哥哥突然变成不死神仙,随便秒人的弟弟居然瞬间被打败,更不用提那个号称1000多场不败的可笑的世界冠军)。
全片唯一亮点是肌肉男凶狠的自由格斗(不仅是拳击,可以用脚),拳脚到肉,的确猛烈,可以定性为动作片。
父亲尼克·诺特野兽般的面相和声音算是能留下印象,不过单薄的人物对奥斯卡男配提名也有点勉强。
再次印证电影网站的评分,低分的一定是烂片,高分的不一定是好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在于是否拓展了眼界,或是否引发了思考,或是否感动到了自己(包括情感的感动和视觉刺激的感动)。
这片在前两点不可能有建树,只是第三点对每个观看者的作用力不同吧。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作为mma粉丝老早就下在硬盘里,跟静静躺在360里练过几次的mma身体训练一个待遇。
今晚上看完了,怎么说呢,可能是期望值比较高,感觉实在跟评分不符。
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讴歌英雄勇士,世界上重量级最好的两个选手,居然同属于一个酗酒老爸的精子。
本片堪为为了要孩子不想戒酒的的男人的救赎之片,也可以作为劣质装甲输送车车的吐槽视频。
片子过早给了两兄弟不能输的理由,各自有各自的羁绊,一个给战友家属筹钱的胡八一,一个给女儿做手术的丹泽尔华盛顿,然后为了给彼此不私下分钱的理由,弟弟憎恨把走靓妹的哥哥,哥哥嫉妒父爱浇筑的弟弟。
虽然白鲸是我最爱小说四天王之一,不过就酗酒老爹来说,与其生硬的加入很不知所谓的白鲸记朗诵部分,不如来段蝇王,他就是那个血腥的猪头。
不过作为摔跤教练,摔跤训练的寝技和mma完全不一样,需要组合攻击,预判躲闪,居然老二不找更专业的教练反而让老爹训练,并且在之后的所有比赛基本都靠蛮力取胜,完全没看出小时候摔跤的底子,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看他那傻粗的脖子,大致上还是个摔跤脖子和很好的背肌,不在被压制的时候做个拱桥什么的实在可惜了。
关于哥哥,人体沙包,寝技大拿,有点wwe的意思,先让你攻击一轮,我再跟你地板上睡。
用了经典的一些动作,练习赛的断头台,以及正赛的腕十字,膝十字,木村锁什么的。
看肌肉的状态完全不能支持被那些人猛打,但只有脸上有伤,被无数人包括居然当了酱油的山姆大叔潜在敌人手下的前世界第一高手殴打的身体在一天之内恢复到各种生龙活虎,真是奇人。
最后抱住弟弟逼其认输一边裸绞一边说我爱你堪称宇宙无敌大贱招。
还有就是,兄弟俩的鼻子实在太高了,当然,如果鼻子太写实的话估计会损失很多来自女粉丝的票房,也就算了。
如果剧情衔接的再圆滑点,技术细节再出彩点,一拳KO的镜头再少点,我会打四分吧,总之在推广格斗艺术方面,还是不错的。
当汤米被折断了肩膀,支楞着单手趴在笼子边上流眼泪,他瞥了一眼观众席上不相信他会输的战友,他没有他的教练站在身后,在笼子的另一边是他为了女友以及为了拥有唯一的父亲而放弃他的big brother。
他别无退路,一只手作防守架势。
这样的情景就像,当年他的哥哥不顾他们之前的计划放弃了他,留他一个孩子和母亲在一起。
这样的情景就像,当年她的妈妈死之前要求他给她擦圣水,因为没有医保。
然后他默默地埋了她的母亲。
这样情景就像,当年他亲眼看见自己的战友因为被自己的部队误伤,在怀里死去,他离开自己的部队,在逃兵途中遇到一个坦克被困,自己一个人扒开坦克门。
至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
而当他为了战友的妻子在丧夫后能有个好的生活,不惜去原谅那个自己那个混账父亲——为了躲避他打自己母亲而逃走的父亲。
让他当教练,为了奖金能给战友的妻子。
至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
而困兽之斗,举目无亲。
只有一句“汤米,对不起,我爱你”才是解药
最后today you were far away太煽情好不好。虽然钱应该哥哥拿,但哥哥不要脸,明显tommy前两局让他了好不好,像tommy这么猛一秒钟ko他完全没问题,还让他锁到骨折就是爱好不好。去年secretariat对应今年war horse,fighter对应warrior.这……
what the fuck!?这种片子也能有8.8分?这他妈的不是豆瓣网!!
to be a real man
不是我的风格,固然拍的好,但不是我的菜啊~
字幕拖后严重影响了我对此片的判断。后半部真是看得我热血。
A two fighter story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wice as good if sparingly connected. Not as good as The Fighter...
开篇节奏好慢啊。
真够热血的,煽情也适可而止。
I love you.Tommy
在暴力中宣扬亲情
当第五轮Brendan把Tommy按在地上说出I love you时,全场的铁血汉子都湿了...我也被萌湿了....T T
前面花了89分钟,冗长而缓慢,拖沓的要死,就为了说清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工作和处境。拳击中,经常性的一拳就KO了对手,趴下倒地不起,夸张了好吗。兄弟两人的对决,开始是把对方往死里打,裁判都来不开的那种,最后竟然就抱一起了,节操呢。我觉得影视作品里的拳击赛,表现的都他妈跟疯狗一样
太戏剧化了。
哥哥总爆主角光环可不行。。。
Brendan抱着Tommy一遍遍说着“I‘m sorry I love you Tommy”,倔强的Tommy最终拍着哥哥的肩膀表示认输,那一刻,他是他的哥哥……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PS:顺便推荐一下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名著《Moby Dick》
其实挺平庸的,除了演员没什么亮点,很简单的一部电影
还行吧,没有很多人这么感冒,前半段导演在梦游么?
牛逼!!
情节附会,连我这种外行都知道他们的MMA打得有多假,还有Cameron,go back to House, Chase has been waiting for you!
MMA+兄弟情义+家庭,全是我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