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第三部怎么和前两部质量上差那么多呢?
完全没有前两部的惊艳,故事太平淡,拖拖拉拉寡淡无味。
演员的表演没有问题,剧情太差了,那就是编剧的问题!
一看演职人员表,编剧有汪海林就差不多明白了,这剧大不如前也不奇怪了!
这种要专业不专业,要素质没素质的“编剧”,能好才怪!
虽然他也不是第一编剧,但不妨碍老鼠屎坏一锅粥!
确实不好看!
全靠几位主演的演技撑着!
建议这位“编剧”专心去撕逼就行了,不要祸害电视剧!
第一集杜小月出嫁没有拍出来,全靠纪晓岚的悲伤和和珅的描述表现出来,情绪铺得好长,到看小月出嫁后一个月寄回来的那封信,眼眶红了,想起了第一二部的小月,小月一直是老纪最好的助攻啊。
老和在老纪面前还是那一副小媳妇样,杏儿换了人,有点木,第二部的杏儿看起来机灵一点。
皇上身边的皇后妃子和民间情人换来换去的,连太后每一部换一个人,也是醉了。
陆琳琅第一眼很漂亮。
皇上:朕不易啊,你们这些人拍我一个人的马屁就够了,可是朕要拍全国百姓的马屁,才能当好皇帝,一个拍不好就要挨骂。
和珅下人很刁钻,其实是和珅内心喜欢的,然后故意在别人面前训下人,显得和珅很好人似的,高啊!
第二集国舅爷拿画那里,和珅可心疼了,国舅爷吐槽皇上乱盖戳😂第三集常四(黄小蕾)不说话静静地好漂亮。
刘全:什么大人物,在我们下人眼中就是小人。
第四集和珅:天底下没有人白送你东西的。
陆琳琅的声音好怪。
三个人进顺序进酒馆(皇上-和珅-纪晓岚),都对小二大喊,都是被女人气的。
纪晓岚: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
这男女相爱只是,就该这样,想着盼着盼着想着,看得见又看得见,看不见又看不见。
第六集刑部倒过来就是“不行”犬吠半闻入户来(润)两个女人好热闹,把纪晓岚逼得……我觉得常四适合顶替小月第十集皇后威武啊,性子很倔,连皇上也没辙了第十一集好几个大臣被假纪晓岚骗了,皇上问被骗了多少银子?
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没有报,皇上又说哪位爱卿被纪晓岚骗了多少银子朕替他赔了,从纪晓岚俸禄里扣。
好些大臣于是报了被骗的数额五百里八百两一千两,皇上让登记下来照赔,大臣们都签了字。
皇上问被骗的原因,大臣说骗子打着皇上出诗集的名义行骗,皇上笑着说你们平时省吃俭用的囊中羞涩,一听说可以挂名就慷慨解囊,都是虚名啊。
各大臣表忠心,皇上笑着说是是是,你们被骗了多少今天都可以得到赔偿。
皇上问闽台的风灾怎样啊?和珅回答了,皇上说这上头有名字的大臣都有捐款啊,被骗了多少这回还捐多少,明白了吗?
大臣们被迫领旨。
皇上又问和珅呀,还有哪受灾。
和珅说西北正闹蝗灾。
皇上:每人要捐同样的款到西北去赈灾,给朕算清楚了啊,少一文钱,就充军到西北去打虫子去。
大臣们互相看着被迫领旨。
皇上再问什么地方还有灾呀?
和珅顿了一下,各大臣都眼神示意和珅不要再说了,和珅说再没有了。
皇上说怎么没有啊,你刚才不是上折子河南的瘟疫流行,这册子上有名的人再捐一次。
各大臣痛心的说臣遵旨。
皇上:你,真记得你上一回赈灾的时候捐了多少,十五两!
这回怎么一听说要印书,赶紧给朕拍马屁,捐了一千两,有这事吗?
某大臣:这……臣是一片忠心呐皇上:身为朝廷大臣,国家有多少事等着你们去办呐,朕一天到晚有批不完的奏折,朕也知道,和珅呐白天在军机处忙,晚上还得把折子带回家去,三更半夜的加班加点批折子。
和珅:万岁这是奴才的本分嘛。
皇上笑着说:瞧瞧人家说的多好啊,奴才的本分,你们的本分呢?
众大臣下跪:奴才该死!
皇上:一天到晚的就想着揣摩上意,一天到晚就想着怎么拍皇上的马屁,那朕还要这六部干什么?
干脆都撤了,咱们设一个马屁部怎么样啊?
和珅:皇上,这实在是骗子太狡猾了,请万岁息怒啊。
(也跪下了)皇上:依朕看啊,这帮骗子比朕更了解你们这帮大臣,退朝。
第十二集公里太监传消息皇上突然派各位阿哥和格格到各地分巡,偏偏没有河间府。
和珅说有便是无,无便是有,不去河间府,正是河间府。
刘全:老爷,要尽快通知河间府那边呀。
和珅:立刻八百里加急文书通知河间府俞定中,小心钦差暗访。
刘全领命,和珅又说慢着,不能用公文邮译之路了,刘全说八百里加急文书可是最快的了。
和珅:也许皇上正等着咱们加急呢!
刘全:那老爷的意思是……?和珅:你去找个镖局,捎封信给常妈,明白吗?刘全说奴才明白,刚转身,和珅又说慢着,连封信也不能写了。
刘全问难道要传口信?
第二天皇上果然拦下了不少八百里加急文书,把通风报信的人都抓起来。
这斗智斗勇的。
第十三集常妈:(对付钦差)能拉就拉,不能拉就骗,骗不过就逼走,逼不走就杀!
官场五官:中饱私囊者,贪官;明哲保身者,昏官;结党营私者,奸官;糜烂腐败者,赃官;鱼肉百姓者,恶官。
如今这官场,最多也是这五官。
五官:清官、廉官、能官、儒官、好官第十四集👍👍最好看的一集!
常妈画了两只鸽子倒立,和珅看出来是“格格到了”常妈送给和珅的礼物被阿桂扣下来,乾隆请和珅去开箱子,和珅很从容开了,里面的东西都不值几个钱。
乾隆看出来和珅的把戏,去镖局京郊的货仓领了常妈给和珅的箱子,办成车夫给和珅送去。
和珅在雨中跪下,乾隆装睡,进去后和珅说要给皇上开箱子,皇上按住说:不用开了,朕真要看这箱子里的东西,直接交给阿桂不就得了。
康熙爷遗训: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
朕与大臣官员每多包容之处不查于细,故也。
第十七集俞知府用诗词记暗账,好厉害👍第十八集常妈的生意牵扯了多少人?宗室的贝勒贝子,还有铁帽子王,至于朝廷文武大臣更是数不胜数。
河间府案都到了死路了,皇上这个救世主就出来了,然后俞知府和常妈死了,其他人就木有事了。
第三十集闻香楼对联纪晓岚:唯本色英雄方能到此,是飘零儿女莫要苛求和珅:闻香下马,摸黑上床纪晓岚学到: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考官。
皇上:臣子对皇上负责,皇上对百姓负责。
第一天学会察言观色,得会说话。
第二天斗蛐蛐学会官场争斗之术,如何以气势压人,如何不为对方的气势所压,如何示弱,再如何逞强。
看遛鸟,学会如何取悦众人,说爱听的,不爱听的一个字也不说。
看熬鹰,知道怎么跟对手耗着,你不做事没关系,关键是让他也做不成事,你就赢了,把他熬趴下熬服服帖帖的,你还不用干事了,但是他可以替我干我想干的事。
训狗咬獾子,用什么招让人和狗结成党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前头是堵,后头是轰,把对手活活逼出来,然后看见一个破绽一口把它咬住了,那就是爷了,说什么都顶事了。
第三天去了戏园子,学习怎样给台上的角儿喊好,什么时候喊好,什么时候有劲,还能让台上的角儿感觉到,还让看戏的人觉得你跟台上的角儿不是一般关系。
而且这样一喊,旁边的人还不敢喊倒好了,也得跟着你喊好,那台上有台上的角儿,台下的角儿不就是你。
和珅和德祥下属合计想让纪晓岚收下五万两,老纪借了一下力,从写横幅改成对联,连和珅的那五万两也收下,合共十万两润笔费,心疼得和珅呀。
在重翻老剧看……看到最新的短评也是六七年前了也是很醉……好了这个剧bug好多。
这个贴不定时更新,也可能我就看不下去不看了也不一定。
编剧脑子瓦特了吗。
前几集没放心思在找bug上面,因为根儿上的bug就挺多,看到现在有些有趣的就写一写1,第11集老纪一个人追押送陆琳琅母弟二人的马车,我天追着跑了一夜至少几十里吧,老纪身子骨挺硬朗嘛。
2,第12集假纪晓岚,陆琳琅怎么就忽然变成杜小月的人设了?
会武功+没头脑像那种特别触及剧情根基的问题我都不好意思提,你比如说皇帝莫名其妙的把个美女放在臣子家,比如说纪晓岚单独跟皇上干妹妹出游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算了看wuli和纪cp发糖才是正经事。
听着小月出嫁,有点难过张庭还真怪漂亮的这皇后是走后门进来的吧,一点皇后的气质都没有,竟然还直呼皇上弘历这陆琳琅完全继承了杜小月的人设,真是无语,这智商比杜小月还蠢,还饱读诗书呢德祥那一案真是给我气哭了,我要是纪晓岚我就辞职回家不干了,积攒了半辈子的好名声一下子被毁了,还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出丑这陆琳琅看着真烦人,霸者别人的房子谈恋爱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直是在电视上看的,都没有去仔细看过有多少部。
其实更多是那时候解闷的一个消遣,因为那时候很多都是如此的画质制作,那时候到不觉得如何,加上本身的演员演技加成,故事内容,反而更能吸引人!
那时候的作品也不会有现在这么明显的注水,随意加戏,尬人的广告植入……其实作品更有保障,是实实在在的一部电视剧作品。
虽说是电视剧,跟历史是会有较大区别出入,但更多的是看演员的精彩演绎,“铁三角”之间的精彩来回,这才是很吸引人的地方,精彩所在!
日常真的挺适合看的,以前的真的有很多经典!
《铁齿铜牙纪晓岚3》由“好女争锋”、“假作真来真亦假”、“江湖江湖”、“辨奸计”和“胭脂红”五个单元故事组成。
该剧原则上说就是一部清代背景下的戏说型轻喜剧。
它要是真开始“之乎者也”了,估计观众也就乐不出来了!
但《铁齿铜牙纪晓岚3》的故事较平淡,就看见三个人不停的说话,电视剧都快变相声了。
演员表演没有问题,就是剧情不行。
本想要寻求突破,结果没“突”好,把皇上的“亲民”搞成装傻了。
所谓“过犹不及”。
小时候特别喜欢袁立,只要电视上演前两部就一定会看。
第三部没有袁立了,一直看不下去。
甚至前几年我在b站把124部刷了个遍也没刷第三部。
最近从第一部开始刷,觉得至少第三部也要看一遍讲的什么。
看完5集的时候觉得怎么还没进主线呢?
到现在看完8集了,情节好像还是没进入主线,主要情节只有皇后闹自杀,纪晓岚去刑部查前几年自杀的官员,陆姑娘给了一首诗,铁三角加一起只破出一个字,好像就没别的了……按前两部的节奏,短故事都已经讲完了,长故事也该收尾了。
当然我还是会硬着头皮刷完的,感谢b站,这么无聊且拖沓的电视剧只有就着弹幕才能看下去。
《铁齿铜牙纪晓岚3》讲述了在纪晓岚与和珅的“猫鼠游戏”中,本起着驾驭平衡作用的皇上,却陷入儿女情长的重重矛盾中不得要领的故事。
该剧改变“正邪分明”的创作模式之后,纪晓岚与和珅的性格塑造愈发张扬和饱满,纪晓岚是“可爱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和珅稳坐高官也必有“决胜法宝”。
“熟悉中的陌生感”成为第三部打消观众“审美疲劳”的招数。
早几多年前,就不大看国产影视了。
即使看,也是翻出些经典,更准确说应是有趣"古董"重温。
对我个人而言,这部剧应在其列。
尤赞王刚演绎乾隆朝最大贪官和珅,更早是在《宰相刘罗锅》中演这个历史人物。
那可真真切切演活了。
因少了对于去年负面新闻颇多的杜小月的扮演者袁立的那份喜欢,因而四部曲中,专门找来由台湾酒窝美女张庭演的第三部。
第三部第33集,因山东菏泽蝗灾牵扯出山东巡抚德祥连续三年贪赃赈灾粮款一案,纪晓岚为求真相不依不挠,乾隆不得已把和珅下了大牢,同时到大牢对自知有违圣意把自个关了的纪晓岚掏心窝子,可谓经典。
他明确了本朝立朝根本,他说:元朝和贵戚番僧共天下,明朝和朋党宦官共天下,而清朝是和读书人共天下。
他对纪晓岚坦言说“不要他做朋友,让他一直做读书人,告诉他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而对和珅,他说“是他可以聊天的朋友,有他陪着高兴”,不用像纪晓岚那样时刻盯着自己。
还说:和珅是生活腐化,有时不知收敛,可他一不把持朝政,二不勾结朋党(真实历史中,嘉庆查办和珅,罪名中有这两项没待查),试问历朝历代有几个这样的?
结果,这个案子以纪晓岚敲了和珅二百万两银子充作西北战事军费,冲抵被纪晓岚私自发放下去的一百八十万两赈灾银。
除了冤大头和珅,皆大欢喜。
一口气看完三部!
这第三部的评分略低也确实合理,小月缺失加上整体主线剧情逊于前两部,给这部剧减分不少。
但平心而论,第三部依然值得一看,毕竟光看铁三角斗嘴、卖萌、唠家常就值了,而且这一部加大了喜剧的份额,名场面颇多。
首先说陆琳琅这个角色。
陆琳琅是代替小月的角色,代替一个粉丝无数的角色,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相当不讨喜,会让很多观众带着抗拒甚至厌恶情绪看下去。
其次,在第一单元中她是个身负冤案、才华出众的女子,但随后的章节里又换为小月的性格,两者间有明显的割裂感。
所以这个角色天生就带有缺陷,观众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角色,甚至否定整部剧。
抛开主观情绪之后,其实张庭的颜值和演技完全是在线的。
这一部主线剧情整体不如前两部精彩,节奏略显拖沓,不过喜剧效果很好。
第一单元可以说是相当拉闸了,跟上两部差了不少。
第二单元倒还不错。
第三单元有点悬疑剧的味道,案子一直没有明说,到最后借老纪之口解谜,算是一种新的尝试,但个人不太喜欢。
不过这一单元铁三角摆摊那一段儿很好笑。
第五单元以感情戏为主,但赛花红的颜值不太够,很难相信她能让铁三角都为之动心,个人感觉也一般。
但第四单元辨奸计相当精彩,是我四部里最喜欢的单元之一。
单元反派德祥智商在线,他和和珅的联盟可以说是老纪几部以来最强的对手之一,甚至这个十恶不赦人最后还捡到一条命。
俗话说君子难敌小人,有心算无心之下,即便是老纪这般精明机敏,这一次也是屡遭重创,一个清高文人被众人在大清早堵在妓院门口,被心上人在妓院床上逮个正着,被皇上赐下罪衣罪裙等等。
而最后老纪几乎是赌上性命为百姓发放赈灾粮款,扼住和珅的命门,但却想不到,皇上为了和珅,放下身段,亲自求他放过和珅。
难以想象老纪的内心会多么悲苦,自己用尽浑身解数终于看到扳倒和珅的希望,但皇上却坚定的站在和珅面前,化解这一切。
老纪太难了……这一单元确实好看!
总的来说,第三部绝对值得一看。
但接受不了小月离去的直接看第四部就好了。
(虽然小月已经变成胖月了)不说了,我看第四部去了。
小月啊,我来喽!!!
到后来就更没意思了 而且不喜欢袁立了
越来越滥,越来越烂
还我小月
这一部编剧是真的脑子进水了
这部简直没法看,耐着性子看了三集,废话了三集还没说到正题,哈?严重注水,不想浪费时间。
没小月还怎么看…
不喜欢陆琳琅,还是喜欢小月。
没意思了
童年回忆系列
2不错
冬天看会特别的温暖。
童年的记忆
果不其然,一部不如一部
额,第三部好狗血啊,编剧智商掉线了可能
好好的铁三角被剧本和导演毁了,要是没铁三角这破片1分都不给
明显不如第二部啊,今天晚上刚看完的,希望第四部能够找回点感觉!
新箍的马桶还香三天 by 和大人
越来越不行。
为啥水准突降😢这部的编剧我们出来谈谈
辫子戏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