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大概四年级,过年的时候,一群人来我家做客。
天知道那天去光盘店租来一张鬼片碟……好像是小朋友们极力要看,还租来了咒怨。
当天我永远也忘不了。
包括大人,在看完a面后自动选择离开我家,小朋友已经有吓哭的- -我当时在想,别走啊,我们还没看完b面。。。
这部电影最狠的就是让我对写字楼有了非常大的阴影,以至于我都不敢坐电梯很久。
在电影里,我还是很喜欢舒淇,如果我是冯德伦,我也愿意被她骗,哪怕是个梦也好,一个美女给了自己一个英雄梦。
她一定也是冤死的鬼,曾经应该也是善良的吧。
白衣鬼说,鬼最会说鬼话了,但是你看陈小春的女朋友,还有龙婆,他们走的时候,还是心心念念着这个世界。
我想舒淇当年也是一个善良的鬼被害死了。
还是很吓人。
不是针对所谓人比非自然力量恐怖,在这个电影鬼是死去的人,所以鬼性也是人性,人心的黑暗与光明实在难看懂。
ken和pat两个人在道德上毫无瑕疵,但是因为自己的善良葬送性命成为恶鬼的替身,而在公司作威作福,解雇照顾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阿姨就为了节约点公司经费,有了女朋友还出去鬼混,对待朋友同学如同牛马的公司却能活下来,这个电影走的就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鬼魂利用pat的仗义安排伥鬼接近pat,在一次两次的恐吓让她相信了鬼的存在,提高她的恐惧,降低她的认知,最后引诱pat达到最后一个厕所隔间,最后pat的san值清零,选择自尽。
鬼魂利用ken的真诚假装柔弱被骚扰的女同事接近青年,假装自己被恶鬼骚扰,最后引诱ken到天台,导致ken坠楼,完成替身任务。
两个主角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拥有人性的闪光点,pat对吵架女同事的关怀,对八姐的同情,ken对性别弱势的女性的怜悯照顾,给好人设计的圈套环环相扣,根本无可避免。
只有陈小春扮演的黑心老板可以从圈套里完美通关,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编剧就是希望说明,命运并不如世俗道德那样让各人得到匹配的结局,道德是我们的幻想,我看了以后很害怕人性,无论他们结束或者存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会不断突破底线。
牺牲他人,而这几乎得不到惩罚,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也可以替换叫卑鄙者存活,高尚者淘汰。
可怕。
《office有鬼》这部电影由三个故事组成,三个故事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
在一幢办公大厦里,每一年都会死九个人。
循环往复。
第一个故事,莫文蔚所供职的公司就在这座大厦里面,在这一层的厕所传说有不干净的东西,死去的人在死去之前,都会对着女厕所的最后一个隔间里笑,之后便会踮着脚出去自杀。
莫文蔚一开始也是很害怕,颤颤巍巍的去拔掉了复印机的插座,但是在看见芭姐死去之后,便英勇的拿起斧子走进了厕所。
第二个故事,陈小春在父亲那里继承了公司,但是并不用心经营,最后得知公司的人都因车祸死去之后,答应变成鬼的公司职员,改邪归正,好好经营公司。
这一部分,感觉有些喜剧在里面,减少了恐怖的氛围。
第三个故事,冯德伦饰演的职员来到这座大厦的游戏公司任职,认识了舒淇,并产生了感情,最终在舒淇的迷惑下跳下了楼,成为这座大厦今年的第九个死者。
三个小故事里,感觉前两个故事比较恐怖。
第一个故事恐怖在死者都是自杀,自杀者周围的环境和我们息息相关,例如,厕所,办公室,复印机等等,自杀者在自杀时嘴上都带着微笑。
第二故事,罗兰给陈小春送咖啡时,一个眼睛掉进了咖啡里,还要看着陈小春喝下去。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第一个故事中,莫文蔚看到的芭姐很有可能是鬼,而不是人。
原因有二:一是芭姐死后并没有出现数字,如果把芭姐的死亡算进去,这一年这座大厦死亡人数为十人,而就不是九人了;二是莫文蔚最一开始见到芭姐的时候,芭姐跟旁边的同事说话,同事并没有回应芭姐,这就说明芭姐是鬼,是来找替身的。
第二个故事中,公司的人死去之后,陈小春饰演的老板还能看到他们在努力的工作,但是擦过牛眼泪之后,看到了他们出车祸后的景象。
第三个故事中,冯德伦碰见的舒淇就是女鬼,而白衣女人是正常的人。
周围的人,除了冯德伦,没有人跟舒淇说过话,这也说明舒淇所饰演的女鬼是来找替身的。
电影的最后,冯德伦所饰演的公司职员死后又出现在了大厦里,开始找替身。
新一轮的诅咒又开始了,又要死九个人,诅咒并没有破除,还会继续下去。
影片有一个最大的伏笔,可能大家没有看出来,那就是最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人!
电影最大的boss其实是那个给人算卦看风水的法师!
按理说人死了可以马上投胎的,但偏偏在这个楼里死了的人会变成鬼,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这个法师对写字楼施了法,让在这里面的人死后变成鬼,只有杀了人才放他们出去投胎,这样一来每年都会有人来找自己咨询关于撞邪的事情,自己也就财路不断了。
影片中其实也有伏笔,例如陈小春找这个法师咨询时,法师最后说给钱,3000块!
陈小春说哇,这么贵啊,也说明这个法师是贪财之人!
一直觉得香港鬼片拍的不怎样 这个还算好的呢 不过也傻傻的 不想日韩搞心理恐惧 香港顶多跳出个鬼吓吓你 这片子也老了 现在看一定很无聊
大学时在宿舍拿借来的影碟机偷偷看的,和以往看碟一样,看到一半时偶又睡着了……情节基本都记不住了……
陈小春真是让人笑的不行,鬼找他居然是认为他不够上进,要反复叮嘱?
舒淇从第一眼出现就猜到是鬼了,包括后期的不和任何人说话的梗太老旧啦。
全片只有一处需要高能预警,就是小春哥从苏梅岛回来,擦了牛眼泪之后,见到的马丽姐。
可是与萧师傅说的干了就会失效不一致,全程见鬼却全程紧张和搞笑。
莫文蔚跳楼时旁边写的是“八”,直到后半段才揭晓原因,这点也很有趣故事完整性和延续性很棒,应该会对当时在香港类似办公楼里工作的人群造成不小的心里阴影
个人觉得恐怖,要经常OT的童鞋还是甭看了,不然上班疑神疑鬼的。
《最后一格》看完可能对每天去写字楼的厕所有阴影。
我总觉得会有什么东西从那里出来。
《选择》不是好恐怖,老套的厉鬼杀人故事。
我看过的十根手指头绝对能输完,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观看时恶心镜头一概遮挡,看完后遗症还是一大把……太不划算了。
太久不看香港片了,怀念旧情人。
刚好春春,舒淇,莫文蔚都是喜欢的,所以就下了这部旧片。
下的粤语版,蛮有感觉。
其实,道理说的蛮好的,人总是看不清自己的处境的,喂你毒药的你叫他亲爱的。
那个人只不过长得不顺眼一点你走路都绕开。
很喜欢莫文蔚畏畏缩缩拔掉复印机插座,英勇无畏地举着斧子走进厕所。
喜欢冯德伦粉嫩的帅哥最后电梯里的温柔一笑,唉,帅哥从来杀伤力大。
他听白衣女子讲完自己故事也只是一笑,看不出怨恨,大概只觉得自己太傻。
泪点太低,看到春春遇见的鬼叫他好好做人,女孩子说我知道你没有珍惜过我,还是有泪。
这种故事哪里是鬼片里的。
其实想学学那个婆子,不争不抢,照顾别人,自己安心。
只是命不好。
舒淇无限纯洁+诱惑,扬起脸来的时候你觉得一眼初夏的阳光,实在是不能怪冯德伦。
所以,死掉的人人们,让我觉得好可惜。
唉,最后说,还是被吓到了。
看过的恐怖片太多,这部很好看,有九个鬼找替身,印象最深刻最惋惜的是陈德伦演的那个角色了,对鬼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却是被自己心爱的人害死了,最后让自己陷入死循环的僵局,由被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不知道阴阳眼白化姐姐会不会也去阻止他?
每年都要死九个,那栋楼还能租出去吗?
就不请个道士驱驱邪呀什么的?
眼见未必为实、口述未必为真、多方观察、综合判断、
头掉下来那里笑死了好么!!!
这部香港鬼片其实还好了,不吓人
高清电视源重刷。勉强及格。有《阴阳路》那种三段式结构,利落女侠莫文蔚、废柴老板陈小春、凄苦情路冯德伦舒淇各领衔一段,但除了莫文蔚那段比较独立(也是拍的最好的),整体捏合的比较结实,三个故事之间互相穿插,到片尾反转了冯德伦被鬼迷的遭遇,把片头就铺垫的“九个死者”也串联起来了。莫文蔚那节最好,女死者们翘起的脚后跟、写字楼里每一层要用钥匙才能使用的卫生间、抽帧制造的鬼魅步法、莫文蔚伴着强势BGM却被门后真相瞬间击中的落差感,这些细节的设计都很好。后两段相对铺排的匆忙些了,陈小春那段更有闹剧倾向,但厉害的是靠他的表演风格兜住了。这片子属于比较原教旨的鬼故事,不提供“为什么每年有九个死者”的原因,像个质朴的匠人,只为用故事吓吓观众。鬼是你自己头脑里的影像,鬼跟黑社会一样图利……好的学到了
珍爱生命,拒绝加班
好吓人啊,周一还是周二看的,同时还读《小镇奇谈》,感觉房里冷嗖嗖的,开着热空调。一度感觉周五值夜班会非常害怕,其实并没有,因为每天发生好多事,这种短暂的情绪是会被更新掉的。不同于失恋,失恋是种状态,绵绵无绝期。我好像很小就掌握了摆脱坏情绪的方法,就是更新
小春用保鲜膜太不厚道了,即使对鬼
三段式,陈小春那段很无趣;莫文蔚那段非常精彩,很难得让我这种嗜好鬼片的人觉着有FU;第三段冯德伦、舒淇又回归到那时候怪力乱神制作简陋的港片范儿了。建议观看的时候只看前2/3
只记得眼珠掉进杯子里和牛眼泪了。。。。。。【 二刷 整体还蛮好看的 陈小春的角色很招人烦 最后冯德伦的角色狗带 我一点也不同情
十分棒的鬼片。三组故事第一组和第三组十分好,衔接地也不错;第二组风格与另外两组有些不搭,但独立而言也不错。
其实已经忘记是怎样一个故事了 我记得好像是小学五年级大家一起在教室看的……我果然对恐怖片无爱……
这片子摄影真的牛逼,拍出了最好看的莫文蔚、冯德伦、舒淇,个个都是一脸温柔美腻,舒淇和莫文蔚真的好美啊。本片实际上是三个都市传说鬼故事编在一起,结尾的反转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让人惊喜。有一套鬼片世界观和行事逻辑,强过大多数恐怖片了。东亚恐怖片教化意味很强,看得合理。
陈小春在里面还蛮搞笑的
三段式结构与全片主线的交错呈现,三个故事中「误解」诡计对观众的迷惑都恰到好处,特别没有什么「因果报应」(「败家子」只是得到「训诫」而无辜者被妄死只能在下个故事中扮演「害人鬼」)在华语鬼片中都是翘楚。
其实很好笑啦,明明是个搞笑片
完全无印象 现在家里还有这张VCD 女生也可以叫阿pat噶咩
那些年 碉堡的鬼片。
小时候看吓死了,现在看小儿科,三个故事互有关联,厕所最后一格现在也成了好多人的忌讳,员工集体丧命变鬼回来继续搭理红色,红衣女鬼的色诱,预料之内又觉得反转的奇妙,港片恐怖类型一直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就是其中的一部。★★★☆
陈小春的咖啡里的眼珠、电梯里的白衣女鬼还有复印机的绿光吓得我一个月不敢睡卧室啊童年阴影...至此遇到恐怖题材从来都开溜...
香港鬼片的魅力在于中间夹杂的幽默感和出色的中式氛围,可惜此片只记得搞笑,而没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