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魔没什么选择了我?
当亚也问医生她是不是得了脊髓小脑变性症时,她的内心是怎么想的,那是一种多么希望被否定而又不想自己被隐瞒的心情,当时的她的心情可能如等待死神的审判一般……更痛苦的是她知道她得了这个病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在不久得将来她只能用画板来说谢谢,必须依靠轮椅来行动……当医生回答是的时候,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她在来之前对麻生说过“现在是最后一刻了,能以这样的我存在!
”而这一刻的亚也已经不在是以前的亚也……“她含泪问医生病魔为什么选择了我,这里包含了多少她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看着和昨天一样的风景,走在和昨天一样的路上,但我的世界完全改变了我肯定不能再那样微笑了,昨天的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亚也还是在父母面前表现的那么的一样。
)2.第一次正式的约会一个少女的第一次约会本来该是最开心的时候,可是亚也的幸福却这么结束了,以这种方式毫无征兆的摔倒了。
她多么渴望爱情,可是病魔夺走了她的很多东西,包括她的爱情……(亚也是幸福的,虽然她没有得到前辈的爱,但是还有麻生在她身边,直到生命的最后)3.我是活着的摔倒了又有什么,站起来就行了.摔倒的同时仰望天空,蓝蓝的天空今天也是广阔无边的微笑着,我是活着的(从来都不曾想过原来活着也是应该感谢一切的,因为这一刻我还是活着的这个理由是多面充分啊!学会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吧!)4.家庭的爱你还能感到吗池内家是一个普通的家,也许我们的家也和他们一样的幸福,但是直到亚也的病让全家都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亚湖,小弘,理加也都一下长大了温暖的家更给了亚也活下去的勇气原来家的力量还能有这么大(我们到了大学,离开了家.你是否知道家人每天都在牵挂着你,有空多给家里电话.这也是说给自己听的,MS有好久没打电话回家了.)5.帮到人原来可以让人这么幸福亚也虽然不能走路,只能勉强说话,但是她还是坚持写日记,哪怕那个对于她来说很难.因为她想要帮到别人,当麻生给她读读者的来信时,她幸福的哭了.因为这让她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对医生说她想让医生用她做试验可以帮到其他得一样病得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要学会去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人,去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事,帮到人是幸福的!)
这是在一个下午,一个男孩子跑至医院,对他的同学:一个身患绝症将要离世的女孩子说的话:我可以说出我现在的心情吗?
很久以后的将来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的心情是100%没有谎言的,我能很自信地这么说,我,只要你说的话,不论多慢都会好好听的。
如果电话说不清楚的话,就像这样直接来见你。
我不是海豚,你。。。
也不是海豚。
只要你走的话,不论多慢,我会和你一起走。
也许现在还不能让你依靠,总有一天想要帮助你。
即使不能像以前一样,因为有这份心情联系着我们,我不会认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我。。。
喜欢。。。
你。
也许。。。
也许喜欢。。。
这长段话,男孩站在离轮椅上的女孩2米之外,低着头说的,偶尔的几次抬头转过脸看着女孩子。
他说到“我喜欢你”时,每个字都是咬出来的,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紧跟着说“也许”时,他抬起头冲女孩子笑了,继而又低下头说“也许喜欢”,咬了咬嘴唇。
我感到他在对自己说话,边说边思量,其实答案并不重要。
他是在怎样的自我定位后说出的这段话呢?
同学,朋友,健康人,恋人?
不知道,也并不最重要,我们都看到一颗美好的心在闪闪发光。
这只是此刻男孩子的心情罢了。
有给出的承诺,也有自知给不起的承诺。
正是点到为止的承诺,让他,她,你,我都感到坦然。
没有期盼永远,没有肯定喜欢,只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没有人会追问也许,因为这个也许已经足够美丽,不肯后退,亦不愿向前。
一个人表白的重量,不在于你能给多少承诺,而在于你会达到什么承诺。
有些人的承诺像啤酒,倒一杯,半杯的泡沫,有些人的承诺像茶,倒一杯是一杯。
所以表白表白,表达直白,直白才是最重要的,最有分量的。
记得一位新郎对他的新娘说:“你要和我一起辛苦啦,谢谢你!
”听起来远比“我会让你幸福一辈子”来得幸福。
情感的价值,首先在于真假虚实,然后才是深浅浓淡。
所以,话说的漂亮的不一定好,不说话的也不一定不好。
“那个我想说的是,父亲虽然像这样绕了远路,但是没有一件事是白费工夫的正因为绕了远路,才会想要继承豆腐店。
所以 即使走一下歧路,绕一下远路不是也很好吗?
去挑战各种各样的事物 热衷于其中大家一起做白费工夫的事情也不坏吧 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呢”想要不遗悔恨地继承这青春的始端-摘抄
想来确是可悲了些,即使是哭泣也要找个借口.最近心中多少有些郁郁吧,于是翻出很久前买的一公升的眼泪,想借此来作为落泪的借口.凌晨四点半,擦干最后一滴眼泪时,发现面前堆了一座小山似的面纸,真不环保.本来只是心酸于亚也的际遇,渐渐的发现故事中的那些片段把我带回了几年前.没有切身的经历,看完这部片最多不过就是心酸亚也的故事,再多也是没有了.那种无助,那种怨天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几年前,父亲也是得了怪病,也是神经方面的.只是10多天,再见他时已是病来如山倒.到处的求医问药,尝试了各种偏方,即便是求神拜佛也去过很多次,却终不见效.那时还在异地读大学,父母怕我担心,总是不和我说实话.再见他时,已然不是我印象中健康的父亲.病床上的父亲即使是吃顿饭亦是汗流浃背,痛苦万分.看着头上插满银针的父亲,我一遍遍的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是我的父亲.看着医生做针灸恨不得把他拖出去打一顿,你干吗这么折磨我的父亲却又治不好他.母亲亦是背着父亲时常哭泣.那年的春节,是我20多年来第一次没有父母的陪伴.我不知道他们在遥远异地的感觉.在姑姑家住了两晚,过完年初一就又回到自己家.总觉得自己要守住这个家.那一年全家过的都是郁郁的.不过比亚也幸运的是,最后父亲终于治好了,又能和以前一样生活,上班.但是这段经历确是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我永远无法忘记手术前父亲被推进电梯的那幕,更无法忘记父亲的眼泪.说实话,那时我没有掉过多少泪,只一次在宿舍里,和同学说起,最后没有忍住.一直和自己说,不能哭,要坚强.四年后的今天,再想起那一年,依旧清晰的记得那一幕幕.父母用他们的生命守护了我20多年,如今换我来守护他们.以生命起誓.
这两天把《一公升的眼泪》看了,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好吧,我就是泪点低。
哭到最后眼泪从眼眶里溢出来的时候眼睛涩涩的痛。
我知道这不只是对主人公的同情,给我更深的震撼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不只一次的想过,若是得病的是自己,我会怎么做?
以前在看到类似的情况时,从没有过如此强烈的感同身受。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呢?
渐渐地不能走路,不能说话,连吃饭动嘴巴都是一种奢侈,慢慢的慢慢的死去,在我意识仍然清醒的时候。
而且,是在15岁最美好的年华。
不再能奔跑,不再能抓住喜欢的人的手,不再能写漂亮的字,有满腹的话语却再也说不出来,无法进食……对普通人而言最最简单的事,简单到被我们忘却的事,对亚也来说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曾经拥有过的一切,如今要眼睁睁看着它消失殆尽,而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只有等待死亡。
要是我的话,会自杀吧。
我知道每一次看到这样或那样的例子,我们都会教育自己也教育别人,你看,他那么努力活着,我们健康人为什么不珍惜生命。
然后几天后,又把这一切抛之脑后,重新回到原来颓靡的日子。
或许,这就是因为没有死神在我们身后赶着跑吧。
如果你一出生就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亡,你还会像现在这样浪费时间吗?
你会不会希望一天有48小时甚至48小时依旧不够?
会不会想要把之前每一次因各种原因而“下次再做吧”的事情,统统完成?
会不会想花更多更多的时间陪在父母身边?
会不会把刚因吵架而摔门出去的TA一把抱住,紧紧抱住,拼命珍惜?
会不会如饥似渴汲取你想要了解的一切知识?
……或许知道了哪一天会死去,我们会过的比现在更有意义吧。
但是我们迟早会死的不是吗?
确切的日期不知道,难道我们就可以任意挥霍了吗?
将生活过得力不从心,将生命像水龙头里的水一样哗哗溜掉,真的好吗?
或许,我们都要真正接近死亡才会舍不得这人生。
没有痛彻心扉的感受,是不会意识到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幸福的。
我知道,人都一样贱,过了几天我也会忘记这里说的一切,继续过狗一样的闲日子。
但是,至少曾经努力抓紧过从我身边溜走的时间。
哪怕伸手握住的是一掌空拳。
去年的今天,在看《一公升眼泪》的余隙所写下的文字,零零碎碎不成章。
如果有一天,我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还有多少,那么在剩下的日子里,我会做什么呢?
从前也曾经历所谓的生离死别,也曾亲眼看着身边鲜活的生命猝然离开,也曾感叹命运的不公命运的可怕。
但我从未意识到,其实人面临死亡的时候,强烈的生存意识会庞大到无法想象。
原来再脆弱的生命只要有想要活下去的期望就可以变得那样勇敢。
人,努力活下去的勇气就是来源于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死去吧。
如果,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生命的长短,还有多少人能像现在这样在打拼中努力的生活。
突然想不起是哪一年,那个叫岳忠文的男孩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已经模糊了关于那个男孩的那段记忆,甚至是他的模样也只是定格在那张我拥有他的唯一的照片上。
我曾经蹲在楼梯拐角为他哭泣的样子,已经不会有人记得了。
那年,我大概是十三岁吧,第一次真实的体会癌症的意义,在一个十二岁的男孩身上,真正的懂得了什么叫做死亡。
遗体告别那一天是难得的艳阳高照。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现实,谁说悲伤的日子就一定会大雨瓢泼。
那些不过都是电视里才有的情景。
现实的生活就是任凭你的眼泪肆意的流,天空还是一样蓝的失真,阳光还是一样灿烂的耀眼。
在那之后,关于那个男孩的一切就也结束了。
我不知道他是哪一天火化的,也不知道他现在被安放在哪里,我甚至已经不记得他是哪一天离开的。
那些曾在我记忆里无比深刻的事情也终于逐渐模糊掉,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呢。
有一天,当这个人在我的记忆里只剩下个名字,或者当我连名字的不记得的时候,还会有谁想起当年那些悲伤和哭泣。
当一个人忽然变成弱者,其他的人也会觉得最重要的事是同情。
不论之前多么讨厌,有多少仇恨,只要得知对方的日子所剩无几,不自觉地就会放下那些敌对情绪吧。
心里想着,反正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吧。
人类就是这样吧,容易同情弱者。
年少的时候都会思考,所谓生存的意义。
总是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着不一样的答案,我们的烦恼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会说,年少不知愁滋味。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其实很讽刺,我们总是在愁,却不知道真正的愁是什么。
是烦恼生存的意义吗?
我也曾一遍一遍的问过自己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也曾一遍一遍的为找不到答案而苦恼。
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觉其实“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个很扯淡的问题,完全没有思考的价值。
是不是男生都会觉得,太坚强的女孩并不可爱。
要会哭会怕会需要保护的女孩才比较讨人喜欢。
从前一直也这样知道,但是从前开始就一直坚强的不可理喻。
至少是一直装作坚强的不可理喻的样子。
我也会哭也会怕也会有想要被保护的时候,但是这些只有我自己知道就好了,我想把这些都深深地埋进自己心里,不被人知道。
这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吗?
究竟是什么,让我对这个世界如此的没有安全感。
再怎样自以为是个大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有的时候还是不免无奈于自己是个孩子,还是有很多事情作为孩子的我们做不了。
人,如果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的时候,人生观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变化吧。
很多原来看不开的事情都会突然看开吧,很多原来无法释然的事情都会突然释然吧。
但是,那种为了想逃避什么想得一场病的想法还是很愚蠢,那种动不动就说死了多好的想法更是不可原谅。
要知道,健康的活着,是上天给与我们最大的恩赐。
日记是我现在生存着的证明,亚也这么说。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能从十四岁持续记日记到二十五岁,尽管每天都是不多的几句话,但是这样的坚持,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健健康康的我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生存的证明,让我每一天每一天的写下我的存在吧。
看完了《一公升眼泪》,心里有很多感慨,对于生存也有了新的思考,有个健康的身体,能普通的度过每一天就是很温暖与高兴得事情,能体会到身边的人的关心,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的。
活下去,便是幸福。
看了不少的日剧,觉得很多都有鼓舞人心的地方,日剧好像更着重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我不明白为什么国内的电视剧也好,那些港台的偶像剧也好,给年轻人看的东西,好像说来说去都是爱情,好像中国的年轻人没了爱情就不能活一样,好像现在的编剧离了爱情好像就写不出东西一样。
不仅是中国,韩国的剧集也是犯这个毛病,一个剧拍下来,能从两个人还是学生时的相识相爱一直拍到女的嫁进男的家和婆婆的争斗再到这两个人的孩子长大谈恋爱,而且时间的跨度真是小,恨不得像日记那样一天一天的拍下来。
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够通过我的手,把激励人的故事拍下来,告诉中国的年轻人,年轻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那些被我们忽略甚至被我们曲解的东西是稍纵即逝的,不珍惜,终有一天是会后悔的。
真的是流着眼泪看完这个剧集的,以前听朋友说很感人的时候还很不屑,心想现在有什么东西能感动我这种没心没肺的人,但是现在我想说,我真的很感动。
很多很多情节都让我很感动,朋友之间的友情,来自家庭的亲情,男孩无奈的爱情,医生在办公室里哭泣的样子,女孩含着泪水微笑的样子,很多很多情景,让我想哭。
终于发现,其实自己是个很虚伪的人。
从前看那些悲剧的书也好,电影电视剧也好,再煽情的情节都打动不了我,总是觉得为了那些虚构的东西感动很傻。
今天,我终于也泪水中看完一部剧集,像个单纯的小女生那样,看到悲伤的情节就忍不住流下眼泪。
其实感动,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以前从来不这样认为,所以错失了很多感动得机会。
人的生命的能有多少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一公升吗……
一个少女的故事。
一个让人重新思考生命意义的故事。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这部剧是他推荐我看的,很好,真的。
感动了。
但更多的是被Aya的乐观鼓励了。
突然发现原来就这样能够每天清晨在橙黄色的阳光下半睡半醒着等待红绿灯,每天狼狈地奔跑进教室,每天都奢侈地花上一节课的时间看着窗外的那一棵大树都是幸福的。
比起Aya,我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记得Aya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春坐着轮椅进入养护学校大门的时候,她这样说道:这个春天仍然这般美好,樱花还像往年一样开得轻快。
而我就要在这里开始一种别样的生活。
春天好像全然不理会我生活的改变,仍然这样明媚地流淌着。
珍惜现在。
今を生きよう。
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一升的眼泪》。
一边哭一边看啊。
这真是一部适合巨蟹座的日剧。
可以毫无顾忌的释放多余的眼泪。
基本上只要女主角一说话,眼泪就涌出来鸟。
一点也不夸张。
难怪当年它轰动了全日本。
同样是身患绝症的与疾病作斗争的老套内容,为什么韩剧和日剧差距这么大呢?
有两个场景印象很深,一个是亚也生病后,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却意外使朋友受伤令朋友无法参加篮球赛后,班里的同学讨论亚也的问题。
麻生听不下去,站出来训斥众人,却发现亚也站在教室门外。
亚也拿了自己忘在课桌里的笔记,尴尬的走出教室。
麻生追上去,坚持把亚也背下楼梯,并且推着亚也出了校门。
在学校附近的天桥上,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亚也下定决心离开心爱的东高,去养护学校学习。
她对麻生表示感谢,当她说完再见这两个字后,麻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跪倒在亚也的轮椅后边。
两个人都泪流满面。
此时,天空中飘起了朵朵雪花…… 还有一个场景是,最后当亚也已经不能够再说话,麻生拿着日语拼音的字板,亚也用颤抖的食指戳出每一个音标,"活下去","要一直活下去",整个屏幕都是一个个黑色的日语音标. 旁边的麻生,两行泪水不断地涌下. 扮演麻生的叫锦户亮.这个左眼下方有颗泪痣的男生,这个话少,固执,桀骜,又封闭自己的男生,实在让人看了难受.那样的坚硬外表和柔软热烈的心,在亚也面前变得这样无助. "将来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我有信心100%正确地说出我的心情 和你说话,不管说得多慢,我都会听 如果不能打电话,就会像这样直接过来见你 因为我不是海豚,你也不是 你走路的话,不管多慢,我都会和你一起走 现在我可能不大可靠,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变得对你有用的 即使不能像以前那样,我也要将这种心情传达给你 我不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
也许,喜欢你。。。
也许。。。
也许喜欢你。。。
可能 " 15岁,花一样的年纪,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单纯,快乐,可是亚也已经开始慢慢体会人生的所有痛苦,勇敢地,用微笑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对于给周围人带来的不便,和所给与的关爱,不再一味的说对不起,而是仰起头,微笑的说谢谢。
亚也是25岁那年离开人世的,25岁,在这个年纪的,与她一样的我们,还是那样的任性,不懂事,不知道关心别人,经常对关爱视而不见,从未想过人的一生到底对自己有着怎样不寻常的意义,更不会想怎样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如果从今天开始,开始倒数你的人生,究竟会做些什么呢?
短短的11集,却有蕴涵了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
有好多次,我都忍不住哭了。
不仅是被亚也的坚强而感动,更被围绕在她周围的亲情,友情,爱情而感动。
这部电视剧不是象琼瑶阿姨的电视剧那样无病呻吟,那般浅薄无味,也不是象《大长今》那样传奇精彩,只是在讲述着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孩和病魔抗争的故事。
催人泪下的情节,感人至深的内涵,使这部电视剧变得那样的特别,深深吸引了我。
非常喜欢剧中的两个场景。
一个是亚也生病后,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却意外使朋友受伤令朋友无法参加篮球赛后,班里的同学讨论亚也的问题。
麻生听不下去,站出来训斥众人,却发现亚也站在教室门外。
亚也拿了自己忘在课桌里的笔记,尴尬的走出教室。
麻生追上去,坚持把亚也背下楼梯,并且推着亚也出了校门。
在学校附近的天桥上,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亚也下定决心离开心爱的东高,去养护学校学习。
在她对麻生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和麻生说了再见。
两个人都泪流满面。
此时,天空中飘起了朵朵雪花……还有一个是亚也在班会时向所有同学告别的场景。
亚也在讲台上对大家说:“我想有人是知道的。
我的病是治不好的,好象没有治愈方法,被医生告知总有一天将不会站立、走路、说话。
在这一年里,理所当然能做的事变的一件一件不会做了。
在梦中,我能和同学一起说话、走路,一起打篮球,尽情的奔跑。
但一睁开眼睛,只有一个不能再自由活动的身体。
每天都在改变,为了不摔倒,要怎么走路才好呢?
要怎么样才能快点吃完便当呢?
怎么样做才能不介意别人的目光呢?
我不得不在脑中一一考虑这些生活下去。
上高中、上大学、去工作,这样描绘出来的未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找不到生存下去的道路,看不到微小的希望。
因为生病,我的人生被毁掉了。
好几次我都这么想。
但是,虽然很悲伤,但这是现实。
不管怎样哭泣也逃避不了病魔。
就算想要回到过去,时间也不会倒流。
所以我想一定要让自己喜欢上这样的自己。
自从身体变成这样后才体会到许多事情。
家人只是陪在我身边就让我觉得很可贵。
装做若无其事帮助我的朋友们的手非常温暖。
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是如此就已经很幸福了。
虽然生病了,但也并不是只有失去。
身体变成这样的我,就算是我被人说是残疾,背着中重包袱的我,就是现在的我。
我会抬头挺胸的活下去。
因此,我自己决定了要去养护学校。
虽然和大家生活的地方不一样,今后我想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寻找光明。
直到我能这样微笑着说话为止,我最少需要一升的眼泪。
所以我不再认为离开这个学校将会有什么终结。
大家,一直以来亲切的待我,真的很感谢。
”说完这些,亚也离开了教室。
亚也的父母把亚也推出学校。
快到学校门口时,同学们在麻生的带领下追了出来,在金色的阳光中,大家又唱起了高一时的合唱。
我也非常喜欢里面的歌曲,主角也演的非常好。
力推!!!!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不治之症的女孩子从十五岁发现了病,到二十五岁离开人世十年的经历,目前,我看完了前十集。
说点题外的话,三十岁的我,可以将我的人生也划成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我起码有五年不会写字,不会思考,而后五年仅仅用来学习写字;我第二个十年,仍然如此,仍然用来学习用来学习词语和词汇的运用,然后可能有很多梦想,但是现在都找不到影子的梦想;我第三个十年,这十年,算是用来上班赚钱,然后后五年有三年用来谈感情,或者是想感情,然后在这最后的一会儿才有了一件兴趣,我用了三十年才有了一项兴趣,我花在这项兴趣身上不过二三年,如果我把这些归于思考的话,那只有三年,是我所过的这一辈子的十分之一,如果除去我去游玩聊天等等的时间,我这一辈子用来思考的时间,其实好少。
可是没有人觉得我是一个思考的比较少的人,我想是不是因为他们年轻呀,年轻的以为我们还有很长时间思考,以为我们还有很长时间可以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以为我们在很长时间只爱一个人,以为我们还有大段大段时间去交流。
我们以为很长。
《一升的眼泪》是根据一本日记改编的,在这个故事里的女主人翁得了名叫小脑脊髓的一种不治之症,因为小脑萎缩,慢慢人不能行走,慢慢失去语言能力,连吞咽都很痛苦,慢是失去思维能力,最后昏睡,直到死亡。
在她昏睡和死亡前,她从没有放弃书写日记。
我和我同事讨论的时候说,这算得上一部励志片吧,故事里不少情节是不用看就可以想到的,母亲的悲伤,父亲的悲伤,给了她过多的照顾,而弟弟妹妹则更辛苦,初恋的学长的拒绝,还有喜欢自己的男生,日记的最后一页是:我能结婚吗?
不过我们未必喜欢,多少,这样的故事说的是在于极少数个体的不幸,也多少利用了大众的同情心理去煽情了一把,但是,煽情是成功的,在某些时候。
特别是关于时间的描述。
当主角池内的妈妈,拿着病历前往全国最有名的神经内科医生以求证自己的女儿是不是患得这样的不治之症,那老医生说,“我不停地埋着头做,一抬头看到自己花白的头发才发现四十年已经过去了……” 池内的主治医生水野医生是一位很年轻的神经内科医生,他说,“15岁已经到了可以考虑自己人生的时候了,决定自己要走的路的时候了。
” 当池内的父母希望能向池内隐瞒病情的时候,他说起了他的第一个患者,五岁的儿童,因为害怕给他打击,一直向他隐瞒病情,而在那个小孩子快要失去语言能力之前,用尽全身力气,对着水野医生说,“还给我!
”他想要的是把他的时间还给他,如果他早点知道的病情,他会每天再多去练一段时间棒球,多走一会路…… 很多时候,几十年,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努力可能结果仍然是0,我也不敢啬求十年的奇迹呢。
很多年后,我们也终将老去,比如巴金,在他最后的很多年里,他也再没有什么能力拿起笔,或者他能拿起笔,也不能再写下什么东西。
所以我们很幸运,今天,我们还可以写,还可以思考,庆幸我们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象照片一样,展示我们的时间。
有一天,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会慢慢不能做了,我越来越害怕时间,老无说,不是说好了吗,我们的心要永远年轻,可是我想,这世上万物,都不会永远年轻,这是规律;有一天,自由应该就是一种奢侈。
哭死人啊
很感人
当年没看完。。不过貌似好评不少。。女主角很纯
那个女猪脚一副av气质的人,,试问看着她如何让大家流下一公升眼泪。
反正我没哭
看得人内牛满面~~~~
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女主的顽强和男主的帅气,而是全班同学大合唱的那首歌,不管是戏内还是戏外,都好听!
我以为我不会哭了
很平淡
强行催泪剧
很經典的日劇,最近在看,(感人啂)
我真是一点儿都没哭。。。
那個甩掉av女的籃毬學長... 是L... 我接受不了..神一樣的L竟然...
亚也,你永远都活在我的心中. 很励志的片子 很赞
真的赚了我一公升的眼泪,虽然从第一集就知道了结局,但是还是一直看完了......
女主角确实很坚强也很好看,励志的作品,很赚眼泪,但是我竟然没有怎么哭。。。。我是怎么了。
就是骗眼泪的
我真的不觉得她好看,也不觉得感人。我觉得,这部戏,实在是非常非常地不如大家说得那么好
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不停地向身体健全的人道歉,真是一种残忍。还把这种刻意的残忍变成一种感动,就更让人觉得荒谬了。
本来是想以此控一控体内水分的,可就是没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