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痴梦的青春不值得回忆,可是太痴梦的青春没有未来只有看动漫的人才会懂得这个别样的成长故事,只有认真对待过爱情的人才会感受到其中的意义。
欢笑和眼泪都封存在剧中,合上电脑还得纠结看不懂的书和题。
从阳台上吊下来的眼罩少女开始,慢慢展开的爱情和友情,追番的日子好似探秘般打开一本日记。
总有一个还不愿长大的少女,当大家已经不是中二的年纪,还掉队一般继续寻找不可思议的境界线,深信着来着黑暗的力量,不愿意附和大家的世界观,遵照大人们的游戏规则,偏要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
打开哥特式的雨伞,默念着"爆裂吧,现实。
粉碎吧,精神。
消失吧,这个世界" ,期待着光芒和战斗。
爱过二次元的人都懂得,心中燃烧过这样那样的中二念头,嫌弃这个无趣的世界,思考着生与死,爱恨情仇,世界运转,冷漠和正义,深陷主角意识不可自拔,在幻想乡中乐此不疲。
然后慢慢的成长为勇太君,羞耻的忘掉曾经二货的自己,封存一切黑历史,然后开始注意和大家好好相处,隐藏好气息,学着低调成熟内敛,客客气气彬彬有礼,想着越日常越路人甲越好,闷声发大财,好过烦恼皆因强出头。
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只需要干好寻常的事,奇遇和惊险不会发生,月亮不过是又冰又冷的石头,不会跳出来美少女战士,今晚只需要做好手头的练习题,用不着变身换装拯救世界,咖啡杯是妈妈从超市买的打折货,不会有小精灵跳出来赐予你不可思议的力量,世界需要的是“肮脏的大人”,而不是“被选召的孩子们”,与其悲悯着这腐朽的世界,不如思考下明天工资卡上还有几毛现金。
六花也是明白的吧,从电车不会听话的准时打开,考试不能如愿的飘过,金色的隐形眼镜还会偶尔掉下来,内心就深深的明白,这世界按照不可抵抗的规律运转,而这规律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无论如何,还是有抗争的心情,剧中解释为为了不接受父亲死去的事实,但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给一个这样牵强理由,大家也会懂得,在成长中,从中二变得现充的那一丝丝抵触。
那时候充满着热情和信念,直到不得不作为成长的代价一点点交付出来。
勇太君经历过才明白六花的傻气,想要照顾她,也带有一点点同情的心情,那时候的自己也是这样挥霍着岁月,坚持着可笑的梦想,直到意识到已经跟周遭的人们不在一个队伍了。
就算森大人见到凸守挖出自己的手札会羞愧的分间炸毛,勇太一回想起学习七宫的黑历史就想掩面打滚,最后的最后,却依然情不自禁的爱护起凸守和六花这些还在中二的孩子们。
因为会慢慢感受到,中二病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会深信着对方对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于是总会慢慢的,被中二的少年付出的纯洁真挚的爱所打动,这种傻气和二货,其实是某种可贵的单纯和天真,拯救世界的种种华丽斗争,倒不如说是最原始的那种拙朴和善良,不甘平凡的热血和稀奇古怪的信念,恰恰是映射着对最初的理想的执着和坚持,而自己,可能已经悄悄然失去了它们。
勇太君对六花是家长般的爱又是战斗的伙伴,从缔结下恋人的契约,就知道有好好保护这个少女的责任,即作为DARK FLAME MASTER,又作为一个真正的男朋友。
不是每个幸运的少女,都能在懵懂的年纪,像六花一样遇见温柔体贴的勇太君,不是每一个真挚的爱情,都恰巧遇见了珍惜的人。
所以六花幸运的令人嫉妒,集齐三枚金色硬币,暗炎龙就真的会被唤醒,从月亮里飞出的漆黑的巨龙,是独一无二的,只属于邪王真眼的。
暗炎龙其实是一种暗喻,那是只有邪王真眼经过不顾一切自我牺牲的努力才可以打开才可以介入的,只属于邪王真眼的世界,那其实是,勇太的内心。
中二病的爱情,是相信the one的爱情,是倾情付出的关心,是永恒不变的契约,是每个少年,在学生的时代,情窦初开的年纪,所憧憬的那种爱情。
对方吸引了自己的所有的目光,即是天天在一起亲密玩耍的伙伴,又是思想上相互理解的恋人,青涩又别扭的年纪,连迈出牵手这一步都要犹豫好久。
这其实才是这个故事有看点,有泪点的原因。
不久前我才懂得,为什么菲茨杰拉德在书中很少提黛西对盖茨比的感觉,书评却纷纷认定黛西是在玩弄盖茨比,电影里面更是看不出来。
现在才明白,是因为倘若你真正爱上一个人,便会为他着想,不会陷害他孤寂他,黛西爱着的,始终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那些花前月下迷情热吻,不过是利用着盖茨比的爱慕调情罢了。
最动人的便是最后勇太君,等着青涩的腼腆的六花,不急着等她迈出那一步,因为他懂得她的犹豫和烦恼,也坚信着两个人之间的契约是特别的,不用像其他人一样用什么俗世的东西来发展和平衡。
过来人巫部风林教他们恋爱需要维系和经营,但其实有什么特殊技巧,只要两个人心意相通就好。
我赞同京都的作品是艺术品的说法,因为它用了那么多笔墨和噱头,好好给我们讲了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关于一个还带着幼稚和幻想的晚熟小女孩,遭遇一个同样年少但是体贴的男孩子,从相爱到共同成长,一路和小伙伴们一起守护自己的坚持的故事。
最幼稚的年纪也有最真挚的爱,就算泯然于众,其实每个人依旧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一无二的经历和思想。
时间会淬炼它,打磨它,改造它,但它也会坚持保留着自己的本色。
同时,就算不能再有一个人拉着他的手一起寻找不可思议的境界线,也总会有天有个人出现,一起看星星数月亮。
随着我们的成长,总有些我们不得不舍弃,但是我们永远怀恋它。
【完】不可思议的境界线-明天还有老板的课啊啊啊啊啊啊肿么办肿么办已经一个月没学习了啊啊啊啊啊啊肿么办肿么办!!!!!!!!!
名为中二,实为成长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第一季父亲去世,家人对尚年幼的六花隐瞒,之后六花才猛然被告知父亲离世的消息。
六花陷于震惊、痛苦的感情之中,情绪失控,借中二病来消弭痛苦,而其目的就是寻找“不可视世界线”,就是不愿相信父亲真正离世,或者不能接受父亲离世的事实,希望通过努力,在幻想中的世界找回父亲。
六花在中二病中得以慰藉,日常生活中将中二病贯彻到底,混淆了现实与幻想世界的区别,因此被爷爷奶奶、母亲姐姐视为小孩子的幼稚、任性和长不大的表现而深恶痛绝。
爷爷奶奶、母亲姐姐在不断的说服和压迫下,六花突然决定接受现实,不过这里的接受现实是不情愿的、被迫的、顾全大局的、被迫承担责任的。
六花苦大仇深地接受了现实,不再戴眼罩,放弃了中二病,躲避中二的过去,不再沉浸自己的幻想,和班里不熟悉的同学主动打招呼。
表面看起来,六花懂事了,长大了,成长了,不过这懂事的让人心疼,成长的让人痛苦。
“妈妈爷爷奶奶看上去都很幸福,我说这么做之后,他们显得非常安心,所以我想这样肯定是最好的。
”中二病对于六花,已经不仅仅是幼稚的幻想,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人生追求、梦想,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被剥夺了中二病的六花,就是被剥夺了梦想,剥夺了人格。
据说日本社会同质化问题很严重。
摘下眼罩摘下美瞳的六花,已经失去了灵魂,不再可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中学女生,不再发光,光芒暗淡。
在勇太的斥责下,凸守也放弃了中二病,留着标准的长发,成为一个懂事、可爱的乖乖女。
收到了自己在中二病时寄给自己的信,亦使他重新获得了勇气。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可能已经不再是darkflamemaster了,你看透了一切,并选择放弃,可能已经沦为仅仅注重眼前之物的愚蠢凡人,dfm啊,不要被蒙蔽了,你拥有着力量,你是被选中的存在,不同于任何人,你是独一无二的”勇太终于承认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带领六花寻找“不可视境界线”,帮助她向逝去的父亲道别。
茴香:六花对勇太一直都是,能像他那样思考真的很棒,比起压抑感情,顺从他人的自己,他是多么坦诚,多么帅气六花是被中二病拯救的女孩,是憧憬着你的中二病以及坚强信念的女孩,是见识到你的力量,并试图模仿你的力量的女孩,所以她选择是的富jian君勇太对六花:你想回到无聊的现实里吗?
还是想要与我一同改变现实呢?
“光..真美...”勇太帮助六花,接受了父亲离世的现实,向逝去的父亲道别,打开心结,解开羁绊,六花在勇太的陪伴下,终于找到了“不可视世界线”。
“永别了,爸爸!
”终于对过去坦然以对,不再痛苦至深,夜夜难寐,六花向过去的自己道别,寻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人们都说中二病很难为情不愿再度回想起来那段回忆抹消但是当初那个行为怪异的自己真的彻底消失了吗那个妄想着被他人监视并且套上设定完全进入角色的自己人们有时候会说胡话幻想世界会在瞬间变化想着遥远的未来在脑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一生中永远重复着永无止境的重复悲伤 害羞却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所以人一辈子都活在中二病里”
从中途弃掉到在CP11看到六花后燃起补番的兴趣直至此刻补完,情绪上有着巨大的变化。
动画类型标注的是喜剧(但是为毛最后几话眼泪掉个不停啊摔),并且一开始也只是因为男主CV是润润(本命CVo(*////▽////*)q),观影重心也一直停留在吐槽的部分,所以才会在追番不到一个月就放弃。
至于补番的过程却是轻松随意,报告完成后觉得需要精神补给,加上已经完结,于是便顺理成章。
主题是中二病。
有过么,应该也是有过的,自言自语、角色扮演的习惯大概就是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
不过是不是中二来的太早了一点儿啊喂。
觉得不好意思,想要遗忘并摧毁的记忆当然也是有的。
只是真的可能彻底结束么......之前说到的遗留症状不是已经在提醒了么!
所以动画结局的时候,旁白才会说我们一生都逃脱不掉中二病吧。
一把年纪的当下,混在一堆中学生里,背着书包,打扮成高中生的样子挤进会场,是在惧怕什么呢。
ED中唱的不被理解什么的,真的有关系么。
其实根本就逃避不掉所以还是省省力气吧。
基友某天凌晨时候说的话觉得特别适合这种状态,特意标注凌晨,大概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基友才是最清醒的。
基友说:“那些放不下的心存侥幸的思绪就像是节操,你以为掉了碎了狗吃了,而它只是牢牢粘在你的鞋底,注定束缚着你。
”虽然不是在说中二,但说的也是回忆。
说中二会持续一生,其实也就是像那一直牢牢粘在鞋底的节操吧。
但我不觉得那是束缚,因为那是我偶尔离开现实想要独自清醒一下或是寻求暂时解脱的归属啊。
对,就是归属,是可以不用顾及现实自我庇护的归属呢。
所以怎么能说它是束缚,怎么能说那是病。
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爸爸的去世蜷缩进中二的世界寻求庇护,所以当那个带领她找到解脱之法的人让她放弃庇护的时候,她只能选择逃走吧。
直到凸守哭着喊出来的“我也知道啊”彻底瓦解了我筑起的防护,忍不下去了......解决不了的事情,无法面对的境况,暂时躲起来有什么错。
等到我变强大了再解决再面对不可以吗。
最后都必须自己独自处理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想先躲起来。
那个躲在床底不肯出来的小姑娘,不是已经长大成现在的成熟样子了么,不是已经可以独自远行一个人处理面前的问题了么。
所以躲起来只是过程,我并没打算把它当成终点啊。
六花最后不是有好好地和爸爸说再见么。
我也可以的。
だから、卒業なんていらない。
《就算不承认也要去相信》——呐《就算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bydandoliya【20121007】 真的很少见到这样的动画,当你看到且只看到第一集的时候,就被勾起了各种回忆和情感,而上次被感染到是在青之文学文库出的《人间失格》系列动画。
如果你觉得曾经的自己各种中二,那么恭喜你,可耻地长大了。
长大的之后的你,决计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把自己过去扮演的各种角色设定和资料设定从积满灰尘的纸箱里找出来,然后坐在家里的地板上咯咯地笑着,觉得过去的自己天真而可爱,同时又有着一种来自娘胎的幼稚,就像婴儿需要把自己的脐带剪破一样,你也需要把自己这来自于娘胎的幼稚完全的抛之脑后。
那个时候的你已经不会做出鸟叔那种骑马舞一样诡异的动作姿势了,在大街上你会看到一群孩子在那里模仿着各种招牌动作,然后被一种涂料染成黑白相间的背景,和那些你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经典形象高度重合,然后故作深沉的说出一句:星矢吗,就是这样的男人...... 在大人眼中,这绝对是特别装逼的故作深沉的话语,就像在孩子眼中看着各种无聊的开会中,大人们说着字正腔圆的话,或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大人们自己都觉得这让人非常恶心,但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理由:为了钱,为了生存。
而这个理由在孩子看来,显得相当庸俗,尽管他们知道不是父母的钱,换不来各种手办各种绘本各种光盘各种卡片,不过他们不会去承认这些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为了梦想和守护。
多少动画里的少年们为了这句话奉献自己的热血,我是数不过来的。
不过,别忘了,如果你长大了,你根本不会去翻找那些过去的童年记忆。
现在都还有和我同龄的青年们这么说:“不,不是童年是一生”。
一生这样的话,当然不能随便说出口,不过一旦说出口,可知道要担负起多大的责任吗,这份责任可不是我们在犯中二时候想像的那些战斗场景,魔法机械科幻及其他。
我们永远不会承认,强烈的镇压能粉碎梦想,这不仅仅在动漫中有,在现实生活中,你所面对的一切,如果挫折越发强烈,你的本能反抗就会越发的强烈。
这就像我们根本不知道琐事才是摧毁梦想的最佳方式。
那个时候我的妈妈还是少女,她总是梦想着能穿着白色的裙子走在大街上,撑起一把白色蕾丝的小伞大摇大摆地出现公众面前。
现在这样的想法根本不会在她的脑海里出现,他所想的无非不过是全国大都数父母所想的那些,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长,以及今天到底吃什么。
就算你拿起放大镜去看,你也根本找不到,甚至在我妈妈的梦中。
富樫勇太这次可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尽管只是动画的第一话,就已经把埋藏在所有动画一代心中的羁绊再次挖了出来。
这根本不需要热血的口号和气势,只需要安安静静地把这个故事原本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最为安静,最为疾风骤雨。
在大人看来,最为安静的人一定是一个心机颇为深沉的人,他们可以用一连串词汇来描述这个人,同时告诫自己的孩子要学会远离这样的人群,而孩子们(也许有些人已经混进了大人堆儿里)用一个词就可以表达所有的意思:腹黑。
中二病在强烈的二次元语言体系中又创建了一套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各种不同的大陆,不同的派别以及看来比火车头还要长的名字。
对勇太来说,中二看起来真的非常遥远,但真的非常近,也就是初中毕业和高中开学的那条时间线之间的变化。
其实对时间来说,根本不存在一个完全精确的时间线,每每看到“从某天开始我就要怎样”“我要改变自己,变成全新的自己”之类的话就有一种中二的即视感。
当然,这种即视感,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刘一秒陈安之翟鸿燊以及南怀瑾等人的容貌就会在黑暗的夜空中对着你微笑,那情形和你小时候犯中二有什么不同吗?
隐藏于黑暗之中的万能之神啊,我愿意为你效劳,请你实现我的愿望吧。
可以,但你要付出代价。
于是,你掏出几万块钱去听了那些大师的课程,觉得自己好像突然被打了鸡血,小宇宙燃烧到了极限,你可以打出一个漂亮的空中灌篮了,你甚至可以召唤魔神拯救世界了,我们从小时候的中二离开,又陷入到成功学的漩涡之中,对于大人来说,他们还真是没有资格说你们犯了中二呢。
我说呢,你决计不会去翻开自己小时候在课本中写下的那些完美的设定,就连日记都想卖掉换个几块钱,买瓶啤酒喝醉过去,然后像伊藤开司那样到处闲逛,沉寂于完全堕落的生活中,希望遇到属于自己的一夜暴富的机会,那种机会就像你在小时候睡在床上被神之光芒照耀之后,你就从废柴阿纲直接变成了救世主一样渺小。
又或者是你相信命中注定要做被选召的孩子前往数码世界去过全新的冒险生活。
当然,真正的青年导师罗永浩曾经说过:不值得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这句话真心成为很多产生妄想症的人们的最好的挡箭牌,尤其是每当这样的人陷入充满虚妄之境的迷狂的时候,而且也深深困住了罗永浩。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一点,不是因为钱钟书数学成绩为0才进入的清华,而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语文功底才进入的。
你长大了,“总有一天,我会西装革履,戴上面具”,你对过去的自己已经嗤之以鼻了,或许你说:“我已经看清这现实,我知道不仅仅节操不能当饭吃,萌也不能当饭吃。
”勇太的影子拉的很长,在你能见到的所有地方。
可是,你的心中是不是还住着一个封住了一只眼睛的小鸟游六花呢?
我反正是不知道的,中二这种东西,也并不是只在中学二年级之后就不见了的,他存在的形态可多着呢,你看的电影,你生活的圈子,而现实生活中的最高表现方式,就是cosplay吧。
对一个曾经在cos圈混过的人来说,我最多也就是像我妈那么唠叨地说几句你的上色要注意点,哪里的服装更好看又或者是希望你会点手工之类的话了,不过每每我看到别人cos出二次元的动漫人物,就会进入卖萌模式。
拿出自己的相机进行各种程度的拍摄,如同已经饿了很久的猫看到鲜美的鱼一般,你说这能算是中二吗?
后来我在想,要是这些二次元的人物真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不是会希望过着琐碎的生活呢?
再后来我就没这么想了,我妈妈把我搜集的各种手办绘本和动漫人物付之一炬,她就像沉睡在黑夜中的邪恶女妖,把所有的小樱卡游戏王卡以及数码兽卡从7楼的窗口一抬手,那时节如同樱花漫步,漫天都是那些集合了心血的卡片,空中闪耀着明媚的月光,这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幕。
如果加上《野蛮秘笈》里的场景,这时我妈妈展开翅膀,飞向月球,那就更美了。
而这一切,由于不见了我的那些卡片,我甚至不能证明我曾经中二过,每每问起的我的妈妈,妈妈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所以我说,更多的情况下,你们不可能再去回忆那些你曾经中二的日子,因为那些证据全都消灭不见了。
勇太,你想把自己的那些中二证据全部扔掉变成垃圾吗?
连同你的所有过往存在证据,都想变成垃圾吗?
嘛,可不是因为觉得为你们才留下的哦,只不过是觉得麻烦而已啦。
多么的不坦率,多么的不爽快,这就是青春里残存的那点火光。
所以中二这种东西,不是你不相信他就不存在的哦,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东西自然不只中二一件事情,恋爱不也是这样吗?
你相信的未来不也是这样吗?
有这么一天晚上,我坐在右代宫缘寿旁边,问她,你是怎样获得返魂的魔女这一能力的呢?
她说,不管别人承认与否,甚至不管自己承认与否,就要去相信,只要相信存在,他就会存在。
那个时候,是我在那所学校实习的时候,我给那些高二的孩子们放《数码宝贝2》的最后一集的后半集,在数年后,我靠在校园的怀里,想着这样的事,你当时哭了吗?
我没有,我不会在人们面前哭泣,于是第二天,你发现了整个被子全部都湿了,总有不解风情之人会这么说,哟,又撸多了?
dandoliya,晚饭前。
不知道那些给一星的认为无聊、设定差的有没有看完全剧。
年幼的六花因丧父而无法接受打击因此选择了中二病的这种逃避方法,而事实上她比谁都了解自己在逃避,她需要的只是理解罢了,尤其是来自恋人的理解,以便她能勇敢的接受这个现实。
回到现实中,大概我们的爱情中的每个人都有中二病,往往爱情中最难的是融入到另一方的中二病的世界里。
有时候,情侣之间往往会认为对方的某些性格无聊幼稚,甚至因为性格不合而分离,但这大概这只是你没有认真的去理解对方的世界罢了。
因此,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是爱情中最重要的一环。
也因此,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非常好的设定. 以轻小说流量为王的本质来说(虽然我没有看过这类的原作),应该是五星了.但是,轻小说就是轻小说. 其实是在为逃避现实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吧,现实中的人可别被误导了.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就是一部发糖的恋爱番. 至于中二之魂,每个人当然都有. 但它存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存在于和公共利益绑定的价值观的实现中. 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不是构建一个排外的乌托邦就能真的找到幸福的. 不管用什么伪装沉浸在自己虚构的世界,空虚与否,现实中的人自己知道. 一个剧情上的疑问是,这部番,究竟想表达什么?
如果以12集结尾的旁白为据,应该是找个借口安慰“自我意识过剩”的人?
但是六花未能与父亲死别的心结,和自我意识过剩有什么关系呢?
还讲了一堆现实虚伪之类的套话,但是从剧情来看,这和小鸟游的过往身世,也没什么关系啊?
逃避父亲过世,和现实虚伪黑暗有什么逻辑相关性呢?
其实就是网文的那一套,说些安慰挣扎于现实中的人的话,扇起来情绪就够了,哪要什么逻辑. 比如金发初中生为啥那么重视master,应当有个背景吧?
毫无交代,所以那段煽情戏就很突兀,只能说是情节需要.轻小说的格局,就在于它只为了实现带动情绪的目的,从而让读者能有种代入感. 换句话说,这种小说往往是个人主义的,且不必符合逻辑. 但它富有创造力的设定,本可以去承载更多的东西,且大有发挥的空间. 当然,本来轻小说的主流受众也无所谓这些,但我个人是觉得挺可惜的. 如何去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并去实现它,这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命题. 但这部番只是教你逃避. 放下屏幕,摘下耳机,你终归要去找到,并去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男主大喊着六花的名字冲向她家时,立刻让我想到《声之形》里将也冲向哨子的那段,几乎完全一样的场景. 但这两部作品,很巧合地,表达的东西完全相反.《声之形》电影讲的是,被全世界欺凌到生无可恋的两人重新和世界和解,去创造新生活的故事. 讲的是如何跌跌绊绊也要迈出去(漫画原作——按照作者的原话——想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难以互相传达到自己的意思的困境. 但是电影删去的那些情节,我认为对于这一意图是极为重要的). 而这部番讲的(就以旁白为准吧)是如何维持现状,继续挽留注定要失去的无谓骄傲(也就是片尾不断强调的“自我认同”,其实是排外的自我优越感才对).不论如何,结局是完全回到原点. 和我的期望落差真大啊.
飘——中二少女郝思嘉基督山伯爵——中二少年堂泰斯西游记——中二猴子孙悟空欢迎添加
看腻了无休止的卖萌,卖肉,倒贴,迟钝,光环,后宫...不得不说中二病でも恋がしたい在芸芸中让人如此难得的清爽。
恋爱描写拿捏得不温不火,不缓不急,也没有往番中的那种刻意的矫揉造作。
并且勇太也没有摇摆不定,没有迟钝懦弱,就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吐槽的,现实的,有担当的高中男生存在,实属难得,同时也为勇太没有开辟后宫这种可耻行为致以敬意。
以往动画里的对话总是给人一种"这是动画里需要说的话"的感觉,不知是营造还是迎合气氛,抑或是吊人胃口。
因此总是会为某男主角无用功的捉急。
庆幸的是勇太所说的就是某想表达的,符合逻辑以及现实的话,这种真实感务必要感慨一番。
同出京都,看到勇太难免会联想唯酱。
不过京都这次在场景作画和设计上颇为惊艳。
某久久难忘的:火车道口,六花牵起勇太的手,呼啸而过的气息,瞬时的光影,片刻的宁静。
是某见过最美的画面,樱花抄亦为之逊色。
难得佳作,三生有幸,可喜可贺。
还记得小的时候,几个小伙伴玩着所谓的角色扮演,用着莫名其妙的对话,假象着能看到的一切,然后编造着一切可能发生的情节。
还记得小的时候把带有流苏的长抱枕顶在头上,假装女皇登基。
还记得小时候走在路上幻想自己是还没有觉醒的勇者,总有一天会背负拯救地球的使命。
当然,那时候所做的事情在大人眼里不过是小孩子无理取闹的游戏,顶抱枕这种事情在长大后已经没有勇气再干了,而地球也不会毁灭,就算真有哪样一天,作为路人甲乙的我也是无能为力的。
可是,那怕是这样,还是会在长大后偷偷去做小时候设计过的手势给自己勇气,知道那时候各种中二的想法其实很幼稚,或许更多的是莫名其妙,甚至想起来后甚至觉得有些羞耻,可是那就是我的童年呀!
曾经伴随我成长而留下的记忆,那怕就算想起来会觉得害羞,可是依然愿意它们如此真实的存在,因为曾经在我的心中那些是最是美好的东西了。
后来,被人推荐看了这个动漫,中二病,感觉故事里的主角突然有了一点自己影子的感觉,不过,我是没有勇气把中二病发挥的那么极致的,爬楼,开办社团什么的,实在是做不到,不过利用各种物件来成就自己的幻想,看到曾经中二的男主用中二的语言来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是的,这样的事情我也是做过的,甚至小时候曾经披着毛巾被幻想自己是骑士,在家长不在的时候在床上跳来跳去,想想真的挺二的。
突然想法有些发散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很多校园的动漫总是会与自己的儿时产生共鸣,好像主角们曾经做过的事情,也是那时的我所做过的似的,看过总会回忆起很多童年的记忆,让人不由得着迷,想想中国的……所谓会痛的青春片……
大司马千层饼说:“你看到的是第二层,而你把我只想象成第一层,实际上我在第五层。
”说明一个道理,理解是可以分层的。
这并不稀奇,古往今来人们都不满足于即目所见。
公元五世纪,神学家卡西安阐发了著名的四重解经法,针对圣经这一文本,可以得出“字面性解释、伦理性解释、寓意性解释和神秘性解释”四重含义。
类似的,针对视觉性的图像,潘诺夫斯基也认为可以析出三层,分别为“前图像志、图像志和图像学”,简言之就是,第一步看可见的内容,第二步看文献历史,第三步综合直观,即“洞察人类心灵的一般倾向和本质倾向在不同历史条件中被特定主题和概念所表现的方式以矫正”。
按照这个逻辑,《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同样是个千层饼,我目力有限,大概只能将之分成三层。
第一层就是简简单单的恋爱故事,第二层关于大他者退位后自我稳态的丧失,第三层探讨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的基础。
这有点迎合潘诺夫斯基的意思,第一层讲可见性,第二层讲历史性,第三层讲本质性什么的。
首先进入第一层。
一个毕了业的中二少年和一个现役的中二少女谈恋爱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一个父母双忙,女友住在放根绳子滑下来就碰头的楼上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一个私密社团,有暖心学姐、活力学妹、同级女神还有邪王真眼,每天嘻嘻哈哈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其实,阿宅越老,看着校园番追忆往事就越是回甘。
《中二病》毕竟不是全年龄向的,它有自己的完美观众:Otaku.一方面,《中二病》极度的真实,任何一个Otaku都能从勇太身上看到自己,从而带入勇太的主角位。
另一方面,在带入勇太以后,《中二病》又表现得极度虚构,它帮阿宅们实现了“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女友肯定一大堆”的最终幻想。
荡开一笔,说说“可爱又可怕的中二病”。
真是有够邪门的,我中二(真·初中小鬼)的时候还没正经看过任何Otaku向的动漫,但我仍然没日没夜地画了一整本浓郁哥特风的人物设定集,并用哥特体、篆体和繁体为其东拼西凑配了文字,比如“破滅之翼”“滅十字”“誰會將羈絆進行到底!?
”“人難免有失敗,原諒我,克勞蒂雅”“拉菲亞·狄·婭絲路妮亞”云云。
然后我也买了数十本“第一推动丛书”,涵盖各类宇宙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前沿(科普,笑)。
同时,人文类的探索也不能停,上至爱奥尼亚的阿那克西曼德,下至佛罗伦萨的但丁·阿利吉耶里,都得像绕口令一样一口气全念对。
故,我现在将这种弥漫于东亚少年间的量子纠缠态追认为:“國際中二風”(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Синдром восьмиклассника-стиль),作为对标十四世纪西欧“国际哥特风”的伟大存在。
回到勇太和六花的爱情故事。
一切爱情故事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绝对的无条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如此:如果死亡是人世间最大的障碍,那么“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如果真理是天底下最正确的事,那么“除了爱你,没有真理”。
在《中二病》这里呢,勇太明明才埋葬了自己的中二病,却念念忘不了那个中二病属性的少女;六花明明只是想要和“dark flame master”缔结个高级契约,可后来却蜕变成了我想要实实在在的那个“你”。
说好呢告别中二病呢?
说好呢异世界设定呢?
对不起,爱情之来,莫之能御。
在绝对强力的爱情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什么比男女主人公克服万难,最后热泪相吻的故事更让人掬一把热泪呢?
(详见剧场版《Take On Me》)接着进入第二层,我们将逐步脱离文本。
如果说勇太的中二病是原发型的,那六花的中二病就是传导型的。
六花中二化的最大契机就是父亲的离世。
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父亲的去世,自我的稳态被击溃,所以才疯狂地用虚构来掩盖、填补这一事实。
这种虚构截至第七话被现实击碎:回到老家后,六花本想带着勇太来到原来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一户建”,可谁知老宅已然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地盛开的黄色小花和一块标明土地待售的木牌。
姐姐这时赶来说:“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
”一语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扭转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让一个表面上媚宅的校园爱情故事突然崩坠为一道深渊。
熟悉当代日本史的人都知道,当代日本史大致可以被分为几个大的时期:1945-1970年是通过对战时体制的改造与整合后,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日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间洋溢着一种单纯的乐观与美好,所以往往被冠以“理想”、“梦”(见田宗介)以及“秩序”(宫台真司)之名。
那时,宏大叙事仍然在场(东浩纪),它作为一个“大他者”,能够像父亲一样庇佑与安顿战后受伤的个体。
1970-1995年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时期,赤军运动、石油危机等等终结了上边那个理想的时代,社会失去了整合力,溃散成一个个岛宇宙(御宅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
虽然此时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但没了“理想”没了“宏大叙事”,自然也就没内味儿了——吾谁与归啊?
总不能彷徨于无地吧?
于是为了重新找回内味儿,人们开始了虚构,试图通过虚构把逝去的“父亲”再迎回来,以求再次获得意义、锚定自我。
在这样一个大尺度下,我们再来看六花的心灵史。
父亲的突然离世便可以对勘70年代后日本宏大叙事的退场。
六花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于是通过中二的虚构,造出一个自我的躯壳,以求抵御父亲去世后虚无的侵袭。
同样,那时的日本人也难以承受“大他者”/“父亲”离场的虚无,于是制造出各种各样飘飘然的“假”东西,“以假为真”地度日。
但假的终究真不了:It's only a paper moon!
1995年之后,冷战结束了、泡沫经济破灭了、神户-大阪地震了、沙林毒气爆发了,这一件又一件的天灾人祸击穿了上述的虚构,昭示出自欺欺人的虚妄与无意义——“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
”那个曾经能够庇护个体、提供意义的父亲,不论在现实还是在虚构的层面,都彻彻底底地不在了。
这是第七话末尾六花面对的命运,也是那时的日本人所面对的命运;六花的绝望、苦楚、无助与孤独,也大概是那时日本人的情绪底色。
怎么办?
“生活还是要继续啊!
”“the show must go on!”(宇野常宽)我们可以发现,在七集之后,勇太和六花的爱情线得到了空前的推进。
这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解读上都是能说通的:在校园恋爱的意义上,二人共享了最深的秘密,自然更加亲近;而在更大的层面上,面对上述“虚构被现实刺穿”的窘境,动画组也给出了自己倾向性的解决方案:用一个男人(勇太)替代另一个男人(父亲),用二人相互之间的爱情,来重启意义,开展拯救。
这就过渡到了第三层即将探讨的内容。
通过第二层我们发现,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上是不可靠的,再理想的时代也会终结;而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虚构设定(中二)上也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一通毒打下来,总会有清醒之时。
那么,吾心该安于何处?
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牢不可破的基础?
这又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了,柏拉图说是理念,基督教说是上帝,笛卡尔说是我思,尼采说是意志,海德格尔说是此在,后现代说是结构,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六花和勇太说,这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爱你”这一事实。
情感是最真实的东西,情感也从不说谎。
虚构再多,也掩饰不了那颗爱你的心。
在第九集中:丹妈对六花说:“你喜欢富㭴君哦。
”这时六花脸涨得通红,头上还冒了一朵蘑菇云。
丹妈见机吐槽道:“哇,太好懂了!
”六花故作镇定,仰天长啸,辩道:“邪王真眼是最强的…并且已经与勇太缔结了最高契约,根本不需要‘恋人’这种契约形态。
”丹妈反击道:“但是你和富㭴君在一起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吧。
回家后设想一下,你们两人手牵着手,一吻定情。
”六花彻底慌了。
“但是…邪王真眼的力量是最…不…但是…”“漆黑伞盾!
…这样一来任何精神攻击都无效了…”六花被丹妈弄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最后只能撒腿逃跑。
“啊,跑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哦!
”丹妈一语道破。
爸爸去世了是一种现实。
六花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破产了。
因为人死而不能复生,死亡是那样坚硬,可以刺穿一切掩饰。
同样,对勇太的爱也是一种现实。
六花也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还是破产了。
因为情感同样是一股强力,可以把束之其上的一切摧毁。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把人奠基在死亡之上,因为它铁一般的必然,但这未免有些悲凉。
《中二病》把“爱”提升到了和“死”同样强力的高度,要的便是把人的存在奠基在“爱”之上。
勇太和六花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乃们在二十一世纪还想找一个本体的话,那就是“情”吧!
行文至此,“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这题目如今听上去像一剂现时代的药方,又像某种解放的宣言。
是啊,谁还没有点中二病呢,正如动画最后所说,中二病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中二病,或者说,人人都是中二病:“人们有时会说胡话,幻象世界会在瞬间变化,想象遥远的未来,在脑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在一生中永远重复着,永无止境地重复。
悲伤、害羞却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没错,人一辈子都活在中二病里。
”那在这条“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上,人应该如何生活呢?
——谈恋爱呗。
诚然,面对时代的症候,动画开不出像从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康德“要大胆运用你的理智”那样深刻的药方。
但这并不代表动画对此拿不出自己的立场,在六花和勇太的故事背后,它同样在倡导一种生存之道,那就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它同样像一句朗朗上口的箴言,不是吗?
p.s.想到《离卦·爻辞》的一句话,谨以此作结:“日影西斜,白昼将去,若不及时行乐,击缶而歌,老了就会长吁短叹,这可不吉利。
”翻译回古体便是:“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
光搞笑的话就好了。。结果又是煽情和俗气。。。
此类接受无能。
烂片一部,从第五还是第六集说她爸便当之后,就烂得彻底.最后一集更是中二拯救世界括诺亚罗.什么乱七八糟的.京阿姨专心卖萌好了.搞深度智商始终太低.
轻音流水线上下来的量产作,从人设到音乐没任何进步。片头左右快闪看着还很累,京都除了卖萌真拍不了有点点内涵的东西。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青春期犯二不需要理由,编剧偏偏下了个死爹的狗血套子。其他元素,puppy love,友情,亲情都齐活了,ep9开始BGM大赞,虽然最后话细节漏洞一串,作为结尾的安排节奏蛮好,面向小于20岁的观众群,京阿尼值4星。大于25就可以弃番了。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逃避现实
京阿尼你这丧尽天良的 竟然把我们年轻时犯的错挖出来卖 一堆忘在脑后的黑历史全给回忆起来了
一开始的抵触到最后的醒悟,其实不是希望别人改变来符合现实的形象,而是自己的现实形象应该改变,虽然吵吵闹闹不容于社会,不要因为不同于社会就觉得丢脸,这是一种不同,一种中二病,多多少少都要有几次,生活才会更精彩。
我也二过,但中二不是发癫……自己二的时候被人看到会羞耻到不行,但绝无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二,生活不是漫展,偶尔大喊两句都要社死了,更别说这种当着别人面发二的……幼得可怕
被吴说着于是看了。喜欢十花和学姐。
get不到追番的乐趣,不是我的菜。这部番可能男性更喜欢吧,毕竟女主人气惊人。三星是冲着京阿尼的制作水准给的。
此生无悔看中二
京阿尼就會這種
我的中二技能就是看到复数男性在一起,就会开始脑内补完小剧场,然后萌的一脸血。我连18大都能脑补。
呐~呐~还好啦
已经很难被霓虹的电视动画产业满足了。还是坐等CB的蓝光吧。
有病就得治..
2.5星,关于青春,看到最后还是很感动的
这种哭笑不得的即视感!
今年流行结局消化不良?这是又准备揣着真结局去剧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