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此剧出乎我意料的好看。
不是说它特别好,特别值得欣赏。
只是看完它的感觉要远远超出它的简介。
故事是传统的叙事,一个暴力灰姑娘的故事。
但我的感觉,那身份的悬殊似乎在剧情中并不特别突显。
其实抛开也完全可以。
全剧只不过是围绕着男女角的爱情罢了。
也许有许多的波折,不过爱情还是爱情。
总之此剧算是灰姑娘,乍看平平,实则有些味道。
今天看完了整整十年前因为不懂而没看完的这部剧,里面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予以我的是一种超脱的震撼,充分感受到十几岁不能理解的事情果然二十岁可以感悟到多得多的内容。
更打动我的是剧里面两位女主李智雅和韩高恩的现实故事。
智雅欧尼是韩流皇帝徐太志的前妻,举例来说相当于是嫁给了全盛时期的刘德华。
可是事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光鲜美好,自私的男方以爱之名将她囚禁于美国的家里十年有余,而且是在女方十六岁的时候就和她在一起的。
婚后女方跟家里人断绝关系,并且为了男方的名誉十几年提心吊胆不敢随便出门也不能和任何人说,即使这样离婚后还要被男方诋毁。
智雅欧尼说在后来在离婚后被全韩国媒体报道诋毁的最痛苦时期,她呆在家里面壁了四个月,最可怕的不是那种痛苦 ,而是她发现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再熟悉不过。
所以欧尼说,当她离开男方展开新生活之后,爱着自己,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获取着自由之时,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懂得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欧尼说自己的粉丝签售会上,会给每个粉丝都留下一句“love yourself”。
高恩欧尼同样是小时候在美国长大,但是由于父母欠了一屁股债,在美国的童年都在到处打工还钱,父亲欠债失联,和母亲相依为命。
这样的日子在长大回到韩国之后依旧没有改变,仍然在演着戏还债,最后不得已和父亲断绝关系。
这样的她在结婚前每天都过着极度压抑的生活,没有自杀的原因是觉得自杀是最简单的事。
所幸现在遇到了好的丈夫,才想要和丈夫长长久久且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她的名言和智雅欧尼异曲同工,就是“希望过上不需要再照顾他人的生活,把自己的幸福放在优先的位置,希望这样自私地生活。
”我忽然明白剧里面主人公们所表达的那种对爱的需求、渴望,那些并非是刻意呈现但是却写在演员脸上的淡淡的哀戚,和那种无法抹去的令人极度难忘的气质和魅力是怎样来的。
那些绝非随便演一演就能带给人的冲击和吸引力,那些无数个只是看着欧尼们的脸,就让我发自内心的想问她们“你们到底经历过什么”的时刻,在我看到她们的人生故事后似乎有迹可循起来。
我并非想总结或者机械化的去感悟什么,只是蓦然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情,我不仅充分共情着姐姐们一部分的经历,并且和她们有着类似的相当深厚的感悟。
心中虽有着万千感慨,却感觉一时无法去表达清楚。
联系这部剧,每个人的爱与被爱,小我和大我,个人和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并非任何社会意义上的鸿沟,而是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勇气,追求,和真实自我间的平衡和选择。
懂得爱,懂得被爱,懂得爱自己,每一步都绝非易事,每一步也都不能省略。
剧里面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大龄又普通的女主角说自己讨厌自己,隐藏在暴脾气后面的那份敏感的自尊心,道出了多少人人生矛盾痛苦的根源。
讨论人有没有自信,有多少自信这时候显得过于肤浅了,人们连搞清自己的症结,都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
简简单单的一句爱自己,先爱自己再爱别人,其实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功课,甚至是人生的一份马拉松式的追求。
剧情里面,男主角白手起家成了大富翁,隐藏着身份装着穷小子之时和女主谈起恋爱,但并不是想要试探谁,而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也不想被人差别对待。
而最打动我的是,男主和女主在一起后,两个人对对方以及这份爱情的态度。
女主的态度是,虽然在物质上和男主有着很大的生活差异,但是绝对不想过奢靡的富人生活,而坚持要做自己原来的工作,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她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免费午餐是要付出其他条件去换得的。
所以她和男主说,若她由于男主的缘故被迫过上富太的生活,两个人就彻底结束了。
而男主的态度是,因为他明白二人的物质差距带给女主的不安,所以他把过去的所有都几乎放弃了,豪宅,股份,公司等等,然后拿着剩余的钱打算白手起家,和女主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虽然剧情上有着其他必然的理由放弃过去,我也明白故事和现实的区别,但仍然被男主的这份勇气,执着,和通透所打动。
男主说,因为有着很多想做的事,也认为白手起家的过程是最珍贵的,但我知道这同时也是对两人长久关系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负责。
若是有能力,有勇气,有互相的支持和鼓励,白手起家又如何,他仍然可以重新成为富豪。
这部剧最感人之处在于此,女主没有钱可是从来没有用钱去衡量过男主,无论他是穷小子还是大富豪都一样去爱;而男主也从来没有把物质当作很重要的东西,他隐藏身份正是由于不希望成为纸醉金迷的人,不想丢掉本真。
两个人也从来没有对钱有任何贪念和流恋,在爱情和金钱之中,选择了一条最难却是唯一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路。
这条路,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走一遍的,也避不开的,就是真正的爱和真正的幸福,永远都是要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得来的,任何一份免费的午餐都有着它的价格。
没有任何捷径可以通往幸福,只有自己去创造才有,而且真正的爱情其实是一份责任,是要用毕生的努力和负责去维护的。
所有的自私,所有的贪念,所有的占有欲和掌控欲,不能留住任何真正的美好,只会把爱情贬值。
所以人们,要去爱,要敢爱,但是要懂得爱去爱,而不是以爱为名去伤害,去控制,去威胁,去制造戏剧化的效果和廉价的暧昧,然后自己感动自己。
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绑架,是保持自我与尊重对方,是同等的付出和不求回报,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用毕生的爱和责任去守护和呵护。
或许那之前要走过不知多少坎坷,但是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值得被爱,也终究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要勇敢的走向爱,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无论是红尘作伴还是孑然一身,都能获得爱,都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最幸福的方式去生活。
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获得满满的爱和幸福,不是那种转发一条微博说明年要自信要变好那种,是真的去爱自己,然后去爱别人。
仔细想想,其实某些想法的转变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某一瞬间明白了独处那份时间的价值,某一瞬间明白了不必为任何人而活,某一瞬间明白爱自己就是没来头的瞎自信,某一瞬间明白任何时候开始做任何事都不晚....都算是通往爱的大道了。
车奉善,美丽的名字。
人如其名,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善良女子。
乍一看,她是一个“正常”的人。
她长相端丽,身材匀称。
她有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拥有属于自己的独户房屋。
她经济独立,对奢侈品不迷恋,有自己的储蓄。
她的饭量很好虽然就餐时间不规律。
她睡眠充足虽然睡眠时间不统一。
她睡觉忽浅忽沉,总是会做柔情温暖的美梦。
白天的工作让她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消耗足够的体力。
她很独立,但并不十分自信。
她很强硬,却仍像少女般痴迷一个叫“粉鸡”的歌手,并且喜欢拥着巨大的玩偶入睡。
如此平凡的人生,难道还不算正常?
一直以来,她坚信自己是正常的,那些个性上的小变扭只是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在周围人的眼里,她并不“正常”。
她的率真,她的纯良,她的纯粹,她的正义感,她的对错分明,在这个充斥着以虚伪,自私,腐败,物欲,利己为主流的社会中,是绝对异类的存在。
她明了社会的潜规则,但是她不选择变通,也不允许妥协。
或许在她的眼里,周围的人才是不正常的种族。
她的眼里无法容忍瑕疵,她总是坚信自己的理想主义。
但是她太弱小,太无力,太单薄。
她孤单地挣扎着用自己的处世哲学去面对这个世界,以一种鲜活的方式。
所以她的生命里注定了要比常人承受更多的磨难和苦痛。
她也有自己的面具。
她在工作上表现强势,尖锐,和冷淡。
她总是用不讨喜的方式去坚持自己的原则,她总是说不动听的话来申明自己的正义。
她内心的伤口和黑暗只有蜷缩自己,然后在美好的梦境中得到治愈。
面对这个世界的猥琐,阴晦,和龌龊,奉善依然坚持把最纯良的自我直白地曝露给世人,渴盼得到理解,包容,和赞同。
但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现实感到绝望,对自己存在本身感到痛苦。
现实中的自己永远是无名小辈,甚至是小丑,无力的自己永远也实现不了那些虚无可笑的梦想,也无能守护那些微渺短暂的幸福。
快要哭泣的瞬间,努力地抑制住快要流露的软弱。
最终,泪水毅然地跑出了眼眶,断了线般。
奉善活地太真实,太直白,太纯粹。
她就像初生的牛犊一般无畏,她似乎是来自另一个陌生星球的生物。
她总是自信满满地用自己的理想主义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挑战,然后被伤害得体无完肤毫无还击的力量。
她习惯性地打落牙齿和血吞,然后回到自己的小窝,乌龟地蜷缩,依靠沉睡来暂时地逃避。
后来,伤害慢慢地累积,心中的伤口开始溃烂,心里的黑洞迅速扩大,黑暗的蔓延似乎快超越了自己的极限,她选择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无比用力地拥抱自己,坠入温情的想象,想象心爱的歌手对着自己唱着专属的歌,然后让内心的苦痛伴着泪水,安静地排出体外。
填鸭式地逼迫自己回忆美好的片段,听柔情的音乐,似乎这是唯一能让心变得柔软的方式。
或许在时间的某一个端口,她也渴望得到救赎。
但是家庭的变故让她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悲情。
在人生最渴求疼爱,关怀和认同的时候,她成为了多余的没有意义的存在。
用力地质疑和否定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
那是蔓延全身,沁入骨血般的痛,痛到连自己也无能为力,却依然能清醒地感受到那份深刻的绝望,而那份清醒却更易使人深陷黑暗而无法自拔。
趋向光明的路途总是会途经冗长的黑暗。
如果在黑暗的隧道里停滞太久的话,身体会不自禁地感觉寒冷。
毕竟人是活着的生物,人性中有向阳和趋光的属性。
奉善也是一样。
在独立地面对了人生的种种之后,她依然渴望爱和认同。
她是一个过于纯粹的人,正义感太过强烈,怀揣着高亢的热情。
内心深处的她是敏感的,悲悯的,却又是怯懦的。
对自己的同事,亲人,乃至陌生人,她有自己独特的关爱方式。
她无法容忍父亲的腐败,她无法原谅母亲的背叛,但她依然爱着他们,只是她无法忽略自己的伤口从而选择平和的交流。
所以每次她只能用笨拙的方式一次次地闹得不欢而散。
当愤恨的话语倾泻而出,影像中残留的定格是父亲佝偻的背影,母亲湿润的红眼,弥漫的心碎和悲哀。
嫉妒母亲对继妹的柔情,赌气地和母亲对着干;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倔强地和父亲对着说。
孩子气地无法克制自己直言的冲动,即使会伤害到自己。
看到他们挫败的样子,心里会涌起报复的快感,即便自己也伤痕累累。
那些痛,那些悔恨,只有依靠更多的黑暗来平息自己的憎恨和疼痛。
活在世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欺欺人地安慰和麻痹自己。
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理由,所以我们刻意地忽略掉一些丑陋阴暗的东西,我们为自己的伪善和卑鄙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冷血地把自己心中的一些开关关闭,然后让时间教会我们冷漠和自私。
我们必须把自己那些变扭,深沉,黑暗的部分尘封起来,然后戴上不同的面具,游走在成人的游戏里。
要摒弃真实的自我来扮演社会想要自己成为的角色,这样才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
一切行为的准则必须以利益的多少来定夺,逐渐忽略自我的情感,对他人封闭真实的自我,成为一个没有棱角,麻木不堪的躯壳,这样至少心是完整的,不会担心自己的弱势被他人利用欺骗,不用害怕自己被俗世否定厌恶。
但是奉善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成为自己鄙弃的人,所以她成为了孤立的个体。
她没有朋友,难过的时候只能拨打114和刚认识的心理医生来倾诉自己的苦涩。
或许她也在心里期盼,渴望有一天有一个人能爱上真正的自己,包容尊重并欣赏那个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所有的黑暗,并且认为自己对于他是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好在,在熙终于出现了,一切都还不晚。
奉善,每一个人最初都是一颗原石,经过打磨最终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所以,你可以肆意地哭泣,挣扎,然后努力!
让自己承受的那些痛苦,嘲弄,鄙视,那些所有迫使自己走向黑暗深处的消极化为自己的力量。
终有一天,会有赏识你的人出现,会有属于你的幸福。
只不过在寻觅到那个人和幸福降临之前,不要放弃,不要妥协,不要软弱。
直面自己,然后用自己最华丽的逆转来直面他人!
奉善,这个社会总是擅自制定幸福的形式。
但是,你有你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处事理念。
所以你不用太过在意外界对你的看法,不要轻易地让外界左右你的思想和轻易地对你伤害。
对于内心的黑暗,不要被它们掌控和沉沦,靠自己的力量从阴霾的隧道走向光明,那样你会拥有经受得住试炼的,不会半途而废的光明。
不要依赖别人的爱和温暖。
心累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告诉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奉善,你是一朵美丽的花。
你的美丽在你羞涩笑容中混杂着的青春热血,在你清丽容颜中闪烁着的纯粹物质。
当你用清瘦的肩膀背负自我世界的苦痛,当你用清澈的眼神面对社会的打压,当你用坚定的言语抗争世间的强权,当你用夹杂着率真和力量的个性征服这个颓败的世界时,你是一朵带给人希望,温暖,和感动的美丽的花。
本人认为该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对女主生活的细节描写 ,和对生活美好的刻画 ,给人治愈的感觉 ,看完后给让人觉得生活充满阳光 ,每次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看一遍 ,细节处理也不错 ,女主的同事 ,心理医生 ,老找女主麻烦的老头 ,女主的妹妹,等等其实都有阳光的一面 ,是女主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 ;不过韩剧都跳不出狗血爱情的情节 ,男主有钱人身份的描写感觉挺假的;整个剧还是挺用心的。
看到赃物包包后去酒肆吃饭喝酒,在熙明显是收到感动了,奉顺愿意陪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他去警局自首。
也许自从13岁父母双亡开始,除了地下皮包加工厂的裴大叔以外,就再无人对他那么真心了。
所以才会有“把包卖了,我们一起逃到一个什么人也不知道的国度去,一起过梦幻般的乡村生活”的20亿告白。
看到亚仁这个小孩长大,应该是亦如赎罪、一如父叔般的感觉吧。
大部分时候会觉得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甚至错觉的以为多了个姐姐,多了个可爱的侄子而已。
但偶尔梦醒,现实闪现,阿!
我原来是这个孩子的杀父仇人哪!
心灵上的负罪感要怎么才能解除呢?
或许朴代表从来没有说过原谅这个词吧!
在她那里,只有需要!
奉顺那里的情况也是如此,初中开始分隔开来的家庭。
父亲看上去像是没有感情的动物,只会让身边的妻子、女儿做饭打扫,什么事情都是如同指令般下达。
吃完做完马上就转头走人,或者是没有回应的翻看报纸。
正因为被迫照顾着父亲,奉顺在学校是个没有朋友的孩子,在家是个没有人疼爱的孩子,从第4集客串的朴基雄这个前男朋友的对白来看,当年也是为了考警察而失去了他。
但没有换手机号码是真的因为在等待吗?
大家有看到在熙问奉顺那一串前男朋友的问题时的眼波复杂流转吗?
特别是:“或许,是在等待吗?
”之前!
这是一个应该出现的问题还是越过了某种界限的问题?
在这之前也许在熙只是对奉顺稍微有点好感而已,隐约觉得她是与其他女子不同的存在罢了吧。
彻底改观的转折点究竟在哪里呢?
我觉得应该就是在警察局后山上听到奉顺大哭后吧。
这之前觉得她是个冷漠而有点脆弱神经质的女人。
在这之后或许是找到了两人的共同之处?
吃饭的时候奉顺说出了在熙拼命想掩饰下来的阴郁暗淡的自卑感。
而在熙也负气的反称讨厌连自己也讨厌的女人。
这之后所有的一切形容都是在熙这几年独自生活中自己所感受到的吧。
这个缺乏爱的孩子.
《我也是花》1-6集观感车奉善 - 我也是花吗?
我厌恶人群。
他们伪善,自私,自以为是。
他们腐败,物欲,利己主义。
我怀疑一切人性的产物。
婚姻,友情,亲情。。。
不过是些虚假的形式和做作的表演。
或许我最最痛恨的,是自己。
我为什么而存在?
似乎只要知道那个理由,自己的人生就可以变得有意义。
我想消失。
或许只有那样,内心的黑暗才会随之蒸发殆尽。
我美丽吗?
我是上天的礼物吗?
我的存在会让人感到开心和幸福吗?
会有人觉得我像深夜中的灯火般那样明亮温暖吗?
有谁会想到我吗?。。。
。。。
所有的,不过是自己的幻想,奢望,自作多情。
现实中,我是多余的存在。
无法得到父亲的庇护。
也无能拥有母亲的疼爱。
13岁,我便开始了封闭自我地存活。
对他人而言,我是异类的个体。
不查人情世故。
也不懂变通妥协。
正因为这样,我缺乏好友,没有情人,失去家人。
我孤僻,暴戾,怪谲。
我强势,易变,直白。
总而言之,我的出生是上天的恶搞。
我的存在是真实的错误。
但是那个不知道是正牌还是假冒的,顶着博士头衔的心理咨询师,居然说我是像羊绒棉被般,敏感温暖热情亲切的人。
这是玩笑吗?
这是赞扬吗?
这是真实的我吗?
无法相信那样的个性测试结果。
可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像被看穿了似的?
茫然的,心里流淌过一丝隐约的温暖。
我是冷静自制的人。
偶尔的冲动是抑郁的结果。
可为什么面对他,我总是无法自持?
当他撕开我溃烂的伤口,为什么我会无法遏制地暴走?
或许,我只是想成为一朵净白的花。
有树荫的呵护,有微风的陪伴,有阳光的宠爱。
我为什么没有向他辩解?
其实我想大声地反驳他。
告诉他,我不是大街上的灰尘。
我不是顺河而下的废弃空罐。
我不是被人丢弃的旧玩偶。
我更不是出生在一年365天都不见人烟的沙漠中的,即使枯萎至死也无人伤心落泪的仙人掌!
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反驳?
难道因为他是不相关的陌生人?
我为什么选择沉默?
难道被他看懂了自己的自卑,我感到羞愧?
为什么我那么愤忿却隐忍自己?
难道因为我自己也无奈地坚信着自己如此破落,失败,毫无价值的存在?
让我们用心地相爱吧!
---《我也是花》剧评IV 或许,没有梦想也算是梦想的一种吧。
奉善有自己的梦想,只不过她自认比较廉价。
那就是到桥的另一端,冲出自己的管区。
桥的另一端或许象征了她梦寐的渴求;渴求摆脱世俗的教条,内心的束缚,和自身的无力。
或许桥的另一端有着她憧憬的“诗和远方”;那里有一个自己专属的空间,可以容纳自己,让自己变得幸福的安身之所。
也或许,她只是渴望拥有过桥的勇气和力量;似乎只要能迈出第一步,便可获得抗争这个社会上所有她鄙夷的力量。
但是,她不具备勇气;还未到时候。
并且,她清楚即便过了桥,抵达另一端也无法真正地改变什么。
不属于自己的管区,也无法名正言顺地去管理。
所以她没有罔顾现实地放弃所有。
然后,在熙带着她冲过了桥,不顾一切地。
在熙本就是一个内心自由,从小就有自己主张和想法的人;而且他有实力,行动力很强,但却并不莽撞。
从他13岁自己做主把房子卖了可见一斑,所以他轻易地就解决了奉善所有的瞻前顾后。
奉善考虑太多,是比较怯懦的人。
也可能她因为考虑很多,理性地分析,预知无果的未来,所以选择什么都不做。
到了桥的另一边。
他们一起,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在桥的另一端,他们有自己私密但幸福的短暂时刻。
有一间小木屋,可以取暖,可以吃清淡的海鲜,可以对彼此轻声诉说幼年的伤痛。
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马路上狂吼,可以对彼此释放最真实的自己而不用害怕伤害,背叛和欺骗。
这样隔绝静好的生活。
只不过,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桥的这一边,回到了现实,回到了他们各自不得不面对的生活。
接踵的是无奈的责任;随之,无尽的痛苦。
据说,在这个世上两个人相恋的机率是0.000047。
相遇,相知,相恋,相爱,相守的机率是如此微乎其微,好似天方夜谭。
所以,无论怎样的爱情都是不易的吧。
无论是那些为了互相取暖,或彼此利用而在一起的爱情;或是那些为爱而爱的爱情;还有那些病态,扭曲,可鄙,自以为是的爱情。
无数种的爱情,都是温暖的吧。
或许我们都只是渴望被爱吧。
所以用心地去爱和被爱吧!
奉善,她只是一个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
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
起风的时候,下雨的时候, 阳光的时候。。。
她是一个渴望被社会接纳和被人爱的人,她懂得爱也懂得付出。
但是她的某些“别扭”在这个社会上并不被认同,被否定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让她很痛苦。
事实上,她也是被爱着的,只不过她不被理解。
或许能够理解自身比爱更重要吧,对她来说。
或许,她恨自己,恨那个无法带给亲人快乐的自己;恨那个只会让亲人伤心,折磨自己的自己。。。
那个孤僻的自身。
她时常本能地想逃离,到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
但是逃走也不解决丝毫,所以她好累。
所以她时常眼泪吧嗒吧嗒地大颗地滴落。
她时常仰天,在夜晚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
她和神灵对话, 质问为什么只有自己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什么时候幸福会降临。
难道一切都是冥冥注定?
其实,没有童年的伤痛,又怎能在茫茫人海中看到在熙的黑暗,和他惺惺相惜?
内心有黑暗又怎样?!
爱情的魔法会让黑暗的部分都变得很可爱。
那些被贴上变态标签的人群,或许他们只是比常人更渴望爱和认可。
但是他们拥有的是和这个世界不相契的频率,渐渐地,他们丧失了和这个世界沟通的能力。
于是他们呈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扭曲。
世界对他们的排斥,抗拒,否定,恐惧,更是急不可待地将他们推入了更深的黑暗。
他们得不到渴求的幸福,于是不可遏制地暴走,癫狂,最终变成黯淡孤伶的残花。
或许,只有当我们经历了足够多的人情世故,我们才将会宽慰地看待所有带给我们纷繁悲欢的过往。
我们才可以深刻地理解那些令我们困惑绝望的人性劣根。
我们才能够充分包容与我们自身截然相反的思想观念。
甚至,我们可以平和地尊重我们从未有勇气踏入的幽暗禁忌。
人总是在求生和求死间辗转。
人渴望光明,但又不可避免地被黑暗盅惑。
或许,最终能够拯救人心的,是怜悯。
真正的怜悯,不是伪善,不是自以为是的同情,不是自我满足的爱,不是毫无原则的宽容,更不是参杂功利的希望。
真正的怜悯,是用平等的视角和宽和的心态去尊重,尝试理解,和包容对方的情怀。
真正的怜悯,能让人透过那些平静虚假,甚至可怖扭曲的外表,看到真实内心的嘶喊求救宣泄悲鸣。
心痛的时候,做了个荒诞但温暖的梦,触手可及的真实。
梦里的自己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勇士, 为世间渴求幸福的女子们建立了一个乌托邦。
那里没有眼泪,没有伤痛。
那里的女孩子们每一个都拥有了自己渴望的幸福。
然后那些女孩子们的孩子们也都延续着那些连做梦都觉得很幸福的幸福。
小的时候经常自己在家,内心的不安寂寞只有自己才懂。
我经常会把家里的灯全部打开,电视放很大声音。
有时候实在很害怕就自己在房间里大声唱《不怕不怕》。
那是一段我永远也无法释怀的记忆,我很怨恨我的父母,怨恨他们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正常孩子所有的东西,家人经常可以在一起吃饭,晚上一起说晚安睡觉,回到家可以看到爸妈在家,这些都是我不曾拥有过的。
看到这部剧很明白男女主角的一些感受,记得有一集女主抱着男主说:你害怕吗?
我很害怕。
当时眼泪就掉了下来,因为我很明白那种感觉,害怕不安和委屈。
可是他们同样也很幸运的遇到了彼此,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和感受,他们在一起温暖彼此。
最后一集,男主告诉女主不要怨恨你爸爸,因为他可能只是不懂怎么去爱,爸爸的爸爸没有教他,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可能也没有教他吧。
看到这儿我发现我一直的怨恨终于可以放下,因为我的父母的爸妈同样也是没有教他们怎样去爱,并不是他们不爱我。
我也很努力的去改变他们,让我们彼此了解,慢慢相爱。
我希望未来我也可以找的我的爱人,相知相爱。
我认为这部剧实际价值远远超出它的评分。
它的内涵远远超过爱情剧的标签。
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完美,每个人心里有过这样那样的伤。
怎么样才能学会爱人呢?
怎么样才能获得被爱的权利呢?
车巡警因为父母离异独自成长而感受不到爱,在遇到徐在熙后在多次误会中反复挣扎但仍愿意去爱去相信,并且逐渐了解到父母的经历和难处;徐在熙因为小时父母双双车祸身亡,做过许多营生,挨过饿受过冻,在遇到一个尊敬的哥哥后却意外导致其死亡留下了一生的创伤;朴华英失去丈夫以后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孤独辛苦让她对徐在熙产生依赖,产生占有欲和近乎病态的执念;朴泰华因为曾经自己被酒精控制失去爱人数次想要自杀,最后成为疗愈他人的心理医生;金达从一开始想要逃离乡下生活嫁给有钱人,最后终于找到一个真的无条件爱自己的人。
还有女主爸爸,女主妈妈,他们都有过灰心失意,甚至一度寻死。
我也是花女主小时候相继父母离婚再婚,只留自己一个人长大。
家庭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难以接受客套,不愿接受虚情假意,人情。
在被身边人不断的指责中开始自我怀疑,但不愿相信自己得了抑郁症。
男主因为曾经的意外事故内心留下的愧疚,女二对男主的近乎病态的执着,金达对乡下生活的逃离情绪和想要嫁给有钱人的心思。
评论里有的说看着很搞笑,可是我真的觉得好沉重。
女主的想要开着警车穿过那座桥的心情我太理解,想要摆脱束缚的心情。
想要不这么做的心情,可是迫于规则又不得不遵守。
初中第一次看这部剧时,完全不觉得轻松,甚至觉得绝望压抑,因为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之处。
但大学重新看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我看到了他们虽然一开始没有被爱,但仍愿意逐渐学会爱人,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治愈。
我对生活感到又充满了希望。
一切都会好的。
献给所有敢于直面自己内心黑暗的勇敢的人。
献给所有敢于包容他人内心黑暗的纯善的人。
献给所有喜欢此剧的花迷和文字控。
献给所有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献给处于人生低谷,平和和繁华的你们。
徐在熙我不是财阀二世,在上流社会是个没有根基的劣等人。
但是纨绔的二世子们摆着高贵的身姿,鄙弃却又争先地笼络我,只因我的财富和才能。
我是个有案底的人,盗窃加过失杀人。
这些“履历”足以让世人对我“刮目相看”。
而这些永远的挥之不去却是我今生要背负的痛。
我经历过繁华,也遭遇过沧桑。
无谓地面对人生,用嘻哈的面具。
在这个成人的游戏里,我深谙处事之道。
对于虚伪自私不劳而获的人,我只给一次的机会。
如果不讨我的喜,我会毫不留情地撇清关系,不再来往。
我有自己的原则。
该做的时候就要做,彻底地做,坚决地做。
当然我也不介意搞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耍些恶毒的小手段。
我喜欢用旁观的面具去观察人生百态,感受人间冷暖。
不介入,不评判。
不参杂剧烈的情绪波动,不投入深刻的冥思所想。
只是喜欢,隔着一段距离地旁观。
偶尔,会不自觉地微笑;有时,心会突兀地紧缩。
或许,我只是没有兴趣去涉足他人的人生。
可能,我还是缺乏勇气去面对梦醒的残酷。
我不赞同暴力。
但是如果你恶意地挑衅我的底线,我会不遗余力地还手。
我喜欢全身心投入的感觉,摒弃一切杂念的全神贯注。
所以我热衷打网球,喜欢画设计图。
那种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充实和自由让我拥有短暂的满足和快乐。
那样的世界很单纯。
眼里只有想抵达的目标,心里只有求完胜的信念。
偶尔,她唐突地闯进了我的思绪,却意外地成为了我的灵感。
豆蔻的年岁,没有父母的我开始独自谋生。
为了生存,我做了所有能填饱肚子的生计。
素年那些无法逾越的苦痛,成了内心刻骨的隽永。
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我遇见了皮包厂的裴老板,犹如奇迹般存在的花影和大哥。
我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地位。
但是我比任何人都努力发奋,我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地存活,就这样度过了15载。
最终,我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设计师。
我成为了这个业界的先锋,共同铸造了时尚的帝国。
在这个俗世,我终于拥有了力量;能够保护对我而言,那些无法替代的存在。
事业上,我没有无止境的野心。
版图无需覆盖整个世界,所以我的字典里没有上市也没有贷款。
我不想急功近利地贪图名望,也不想负债累累地筹集资金。
我不想成为一个只注重短期利益的生意人,我更在乎产品的声誉和顾客的心声。
我不想牺牲皮革的质量和做工的精细来换取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
我更不想成为金钱的奴隶和事业的奴仆。
因为人生有比金钱更让我觉得有趣和珍视的宝贝。
我喜欢名牌的服饰。
不是想利用它们来彰显自己不凡的身价,也并非想通过它们来填补内心空洞的虚荣。
不仅仅因为喜欢它们的质地和设计,我更注重和欣赏它们背后温润的历史和激情的故事。
我珍惜那些用钱也买不到的快乐和幸福。
比如,自由,灵感,人性的温暖,以及心灵的平和。
我设计了无数的奢侈品,皮包,鞋子,内衣,和服饰。
在原料和做工上,我要求绝对的完美。
我希望人们能够从我设计的东西里找到自己梦想的东西。
比如,自信,慰籍,安全感。
这是我守护女性的一种方式。
期待她们从我的设计作品中获得感动,吸取力量,从而得到蜕变。
虽然我们的品牌历史短暂,但是我想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让人振奋和感动的牌子。
我倾注了无比的爱和用心在每一件作品上。
我想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理念,审美,和潮流。
我有很多以假乱真的面具,我随性地嬉闹游走,一切却尽在我的掌握。
我触摸过人心人皮,领略过人世哀乐,品味过人性善恶。
看到过那个真实的我的人,只有裴老板,花影,和亚仁;哦,还有她,那个明明和自己毫不相关的,却每每成功撩拨我内心的女巡警。
只有几次交手,她却透过我故作痞子的外表看到了我内心的黑暗。
是她天生的直觉灵敏?
是她惯性的职业毛病?
还是因为她和我分享着相同的气息?
她很可爱,像个浑身长刺的海参。
内在柔软温暖,外表冰冷尖锐,但却是无比珍稀的品种。
我总是忍不住想逗弄她,如此单纯的人。
想看她对自己露出羞涩的笑。
想和她吵嘴争论,然后一口堵住她的唇看她的惊慌失措。
想看她在得知我被炒之后的内疚心虚。
想看她在我脱衣后的佯装镇定。
想看她在听我说想和她一起私奔后的呆滞向往。
但是我唯独忍受不了她对我的失望和不信任。
因为她对我,已全然不是不相关的路人。
所以我狠命地吻了她,带着惩罚式的纠结。
我要她相信我,没有任何疑惑和犹豫的。
她的回吻让我意外和欣喜。
如此小心翼翼的吻,带着青涩的稚嫩。
但是那个主动的吻所释放出的谅解和接纳,让我莫名的亢奋。
我们就那样唇舌交融,不顾旁人惊诧的眼光。
一个温暖的吻似乎改变了一切。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希望改变什么?
那场我一手造成的无心的车祸,成为了我心头的一根骨刺。
虽然不足以让我死,但却一直梗在那里。
隐隐地作痛,细微但揪心的感觉,伴随着窒息的黑暗。
或许在这世上,有些黑暗只能自己来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来背负,有些酸涩只能自己来承受。
有些悔恨只能自己来弥补,有些抉择只能自己来决定,有些危机只能自己来破解。
或许,有些罪我们永远都赎不了,有些债我们永远都还不清。
那种深沉的悔恨和无尽的痛苦会镌刻在内心直至溃烂。
那些无法磨灭的印象会被暂时地被封尘。
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那些累积的刺痛会穿破生锈的边缘,拖沓地溅落,顺着温热的血和泪。
既然罪孽已造成,那就让我化身为护花使者,用一辈子来守护所有的花吧!
越看尹施允越像二硕。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 表情,都神似。整部戏可以细细品味前半部分。
实在不明白男主为什么一股浓浓的违和感,实在不适合装X的人设
看不下去!男猪脚太嫩了!
两星是给女主角的演技的
不能磨灭的现实
后半部分太拖沓太狗血。男女主角倒是养眼。
不知不覺原來十年了,因為這劇開始喜歡尹施允的,但這劇真的是劇情薄弱,無聊透頂,純屬看顏。兩星給施允。
香味 剧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情节还是那个情节,结局依然让每个人都有着落……我怎么还是能看下去,好诡异……
最主要的是女主很美
打发时间还不错哟
一星给尹施允。
很不错的韩剧,细微处打动人心!!!只是缺了天时、地利、人和,收视率太惨了。
男主女主演技都很好,很符合剧中人物,OST很棒,冬日里看很温暖
两集弃 果然韩剧大部分是无法看的。。。。。尹时允再帅也无法拯救
弃。女主年轻得有点不可思议。
那么多人喜欢,为什么我就看不下去呢弃
要是换个好看点得女猪脚就好了啊~~男主角还是很喜欢的,小李准基
还可以啊,苦大仇深的女主,轻松的剧情,稍微来点小悲,典型的韩剧,为什么收视率这么低啊?
对里面一些不是重点的剧情,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