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镀金时代》是一部90年代,00年代甚至10年代的电视剧,是值得5星的,也会值得艾美金球。
但是在2022年的今天,一部无论是剧本还是视听语言都如此保守,如此结构主义的电视剧,就显得落后时代了。
《唐顿庄园》很好,作为一部传统的电视剧来说无可指摘。
但是唐顿庄园也是10年前的东西了。
在这十年间,电视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化,流媒体化等等。
这也催生出了许多非常进步性的电视剧,如同属hbo的《亢奋》、《继承之战》,如解构主义的《伦敦生活》,如网飞的《性爱自修室》。
这些电视剧在剧本和视听语言上都对电视剧这一门类有很大开创性。
如果观众看过上述这些电视剧就会明白,这才是当代。
相比之下,《镀金时代》仿佛是上个时代的产物。
一切都很好,但一切都太旧。
我明白,《镀金时代》拍的是19世纪,不能和时装剧比较。
但《凯瑟琳大帝》呢?
《名姝》呢?
不也都是历史剧吗。
但这些作品却很“新”,从剧本到台词再到剪辑,都是“新”的感觉。
我觉得剧本和视听是可以分开的。
《亢奋》的剧本完全可以拍出《13个理由》的风格,一种苦大仇深的风格。
但它没有,而是依靠花里胡哨的画面,动次打次的音乐,剪辑出了一个迷幻的世界。
《继承之战》粗言秽语虽多,但也不是不能拍成《黄石》的风格。
但它也没有,而是依靠大导演亚当麦凯所建立的纪录片风格,拍出了一个荒诞而真实的家庭。
也许Julian Fellowes大人很老了,也不适合写解构主义的剧本。
但是导演可以来点作用吗?
腊肉也能做成分子料理呢。
求求了,来点新东西吧!
美国HBO参照著名英剧【唐顿庄园】打造了【镀金时代】。
这是部关于19世纪末内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时期,纽约新旧贵族群像图的年代剧。
目前只上映了第一季的九集。
有人吐槽【镀金时代】第一季高开低走。
但个人觉得,剧情虽稍显狗血,但对那个时期新旧贵族的做派,富有资产阶级想方设法融入旧贵族社交圈的渴望和实战的刻画,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更勿说,服装道具的成功年代感。
整个第一季九集最主要的笔墨在两处: 宾州没落贵族之女玛丽安.布克,在父亲破产并死后到纽约第五大道投靠属于旧贵族的两位姑姑(大姑艾格尼丝,二姑艾达。
二姑在寡居的大姑家寄居,大姑拥有话语权),以及她在纽约上流社会的经历和情感失意;大姑家街对面刚搬来的新富豪罗素一家,特别是女主人罗素太太一心想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故事。
当然剧情还涉及很多与这两家人有关的贵族圈内外的其他角色、两家的家仆,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发展和生存状态。
本文的着墨点主要在玛丽安的爱情故事上。
纽约旧贵族圈向来不屑与新型资产阶级(实业家、银行家等)为伍,会非常谨慎地与新贵打交道,因为旧贵族最看重的就是有历史渊源的高贵出身和符合圈子礼仪道德的行为。
而被他们怠慢的新资产阶级们,父辈并非贵族,家谱无名,是冒出来的暴发户。
虽然这些资本家有产有业,但还是高级打工人;真正的传统贵族是不用上班的,靠继承的地产租金和投资就可保有贵族生活方式。
所以,刚到纽约的玛丽安,表明自己想自食其力去当家庭教师时,强势、严遵旧贵族作派的大姑艾格尼丝马上就反对,因为贵族家的小姐是不能去打工的,最后只允许玛丽安去参与贵妇圈的‘慈善’活动。
玛丽安在姑姑家安顿好后,开始介入纽约贵妇圈的社交:喝茶、看剧、舞会、赴宴、游玩以及慈善义卖等活动。
与此同时,在玛丽安家乡宾州曾帮她处理父亲身后事的律师-汤姆瑞克先生,也来纽约发展,并找到一份律师所的工作。
在现代人看来,律师工作,是个高级的身份名片,但在19世纪末的纽约旧贵族上流社会,会被认定是穷鬼,是想攀附有家底贵族小姐的投机人士。
温文尔雅、一表人才、年轻有为的瑞克先生,一到纽约就去拜访心仪的玛丽安,并不掩饰自己来纽约发展的另一个动力是玛丽安。
玛丽安对自己的同乡也有好感。
世故、且一开始就看出苗头的大姑警告玛丽安,像瑞克先生这样的投机分子迟早会迷失正在纽约的繁华中,而且他的身份也配不上玛丽安,并说不希望他到家里来拜访。
但二姑艾达却仍相信真爱的存在。
玛丽安和勤奋打拼的瑞克先生也不时借各种机会偷偷会面。
瑞克先生向玛丽安承诺,自己会努力打拼并在纽约立足。
感情和信任逐渐升温的两人,憧憬着未来。
但同时,玛丽安也深知,即便瑞克先生能立足纽约,但因为门第,身为家长的大姑艾格尼丝也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
善良、务实、包容的玛丽安在纽约上流社会很受欢迎;曾当过贵族的情妇再被扶正的钱柏林太太,是不被贵妇圈接纳的人,却也成为玛丽安的朋友。
感恩玛丽安对自己的善意和友情,钱柏林太太让玛丽安和瑞克先生到她家来见面约会。
渐渐的,玛丽安发现和自己恋爱中的瑞克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发达繁荣的城市,而且他也凭自己的学识和外表慢慢打入贵族社交圈,许多场合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甚至还有其他贵族女同他一起同出入。
但瑞克先生对玛丽安的爱是真诚的;玛丽安也深信,瑞克出入上流社交圈同自己出入社交圈的初衷一样: 两人都并不留恋这个圈子,随时可撤离。
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加和感情的升温,两人甚至计划起了私奔和结婚,因为只有这样先斩后奏地确定婚姻关系,玛丽安觉得大姑艾格尼丝才可能被迫接受汤姆瑞克。
瑞克先生看起来急于同玛丽安私奔,两人商定某个周五在钱柏林太太家汇合后远走高飞。
钱柏林太太说,只要确定是真爱,她支持他们。
商定好的私奔日终于到来,二姑艾达猜出玛丽安离家的苗头。
玛丽安不舍地离开了姑妈家前往钱柏林太太处,等情郎一起走。
与此同时,玛丽安的另一贵妇表亲费恩夫人却觉得自己有必要告知玛丽安:她昨晚在看演出的包厢里无意发现,瑞克先生和之前曾成双入对的贵族女举止亲密。
而她知道玛丽安是钟情于瑞克的。
费恩夫人在二姑妈艾达的指示下到钱柏林太太家找到玛丽安,细说原委。
玛丽安不信瑞克的变心,但确实早该来同自己汇合的汤姆瑞克,迟迟未现身。
心事重重的玛丽安到瑞克办公室,果然,他爽约了。
他坦言,他很爱玛丽安,但若两人都不顾一切放弃在纽约的一切,于他而言也是很难的;毕竟自己现在在纽约的发展才刚开始,自己也很享受上流社会的一切。
失落的玛丽安终于明白,为何汤姆瑞克嘴上很着急地想落实他们的私奔计划,因为他其实在另一贵族女的追求下已经开始退缩了,毕竟多金的贵族女能让他在纽约如鱼得水;但他也放不下深爱的玛丽安,于是想以尽快私奔来催促自己了断,来看看自己究竟有无勇气同玛丽安一道走出去,为自己的情感作个交代。
但他最后退缩了。
虽然汤姆瑞克很爱玛丽安,但玛丽安只是投奔姑母的没落贵族之女,本身无财力,即便玛丽安的姑母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有嫁妆的她,也不能助攻他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发展。
瑞克也痛苦无奈也挣扎,于他而言,他和玛丽安的爱情,不得不让位于纽约繁华生活的呼唤。
以为真爱可以打败一切的玛丽安也好像瞬间长大了,汤姆瑞克或许正像大姑艾格尼丝说的那样,是个投机分子,已经被纽约的花花世界所俘获。
玛丽安只好马上收拾情绪,回到姑妈家。
还好,大姑还不知道自己私奔失败的事,一切可以照旧,还能赶上对面新贵罗素家彰显成功打入纽约旧贵族圈的舞会。
舞会上,玛丽安碰到瑞克和贵族女友。
玛丽安和罗素家很绅士的公子莱瑞,本来就以朋友相称;舞会上得知玛丽安情感经历的莱瑞,善解人意,百般安慰。
经此一劫,相信善良的玛丽安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会更加成熟自立。
期待下一季【镀金年代】的波澜和其中人与人、圈与圈的互动与碰撞,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发展。
-END-(原文首发于公众号‘铁稻米’,敬请关注!
)
石亭读作:落寞时分,最是怀旧美剧《镀金时代》第一季完结,中规中矩无甚惊喜,情节基本可以预测,但还是很好看的,期待下一季。
New money 与 Old money之间,地位阶层和结构颠覆的社会争战,最是吸引无聊看客,政治八卦和娱圈滥事,也大都可以归于此类。
人类的本性从无改善,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家族恩怨,大国之争,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依然如是。
叙事始于1882年的《镀金时代》如果与2010年热播从1912年泰坦尼克灾难讲起的英剧《唐顿庄园》接续看待的话挺有意思。
那么可以预测:《镀金时代》里新贵大亨罗素家的千金,最后应该是远嫁英国,拯救了濒临破产的老贵族庄园,作了伯爵夫人,New money 与 Old money 相亲相爱地度过一生,皆大欢喜。
近些年,欧美影视剧作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取向产生巨大转变,女性角色的核心人设与叙事主体地位空前强化。
女主角不再是传统好莱坞的辅助花瓶,在很多故事里女性角色都可以独立支撑起整个叙事。
这是时代思潮造成的,至于在历史和现实中,女性地位的真实状况为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这其实也是梦工厂,在虚构通俗情节剧的创作自由度方面的巨大优势。
最近有部国剧《人世间》大热,我还没看。
个人感觉,从叙事视角来讲,西式思维是以微观入手见宏观,中式思维是从宏观俯察看微观。
这可以引申出二者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所谓差异,也非关优劣,源于久远时空积累的不同文化基因。
视角虽然有别,但是背后的掌控及引导力量,从来都源于权势和权威,金钱加话语权而已。
底层的看客,则永远都是看客,沉浸其中的看客,消磨掉几个小时无聊的时光。
HBO最近推出的新剧《镀金时代》第一集观感不错,服化道精致,配乐很能烘托氛围。
19世纪的纽约,非常强调new money和old money,第一集的名利场,正是老钱与新钱的对立。
配乐、布景无一不精,第一集的长度堪比一部电影,一集就将人物架构立了起来,很有史诗感。
纪录片《百万美元贵妇》,应该和《镀金时代》的时代背景是相同的:19世纪的纽约,有一些美国白富美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们自信、博学又美丽,她们的父亲有华尔街大鳄、美国首富,很多都是出身于百万富翁家庭,但在当时的美国上流社会看来,她们的出身都属于暴发户,是new money。
当时美国上流社会那四百人的小圈子联手抵制这些家庭的女孩,无论她们的父母如何努力想融进这个圈子,但美国上流社会抱团抵制,不给她们任何机会。
这些女孩们的父亲大多觉得无所谓,反正自己是华尔街之王,铁路大王,行业大佬,根本没把这些人看在眼里,但是这些女孩的母亲往往看得更为长远,毕竟她们深知,婚姻和阶层是要向上流动的,他们不缺财富,女儿不缺教养和美貌,她们缺的是一张上流社会的通行证,只有打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才能为女儿们寻得匹配的婚姻。
但没想到,在纽约,上流社交场合对她们这些人紧闭了大门。
而且她们无论如何努力,都被联手抵制。
在同一背景下,HBO的《镀金时代》讲的是在纽约上流社会中,new money和old money之间的各种对立、联手抵制的故事。
而纪录片《百万美元贵妇》讲的是,在美国上流社会中受阻的白富美们,在发现此路不通后,她们当中的有些人开始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法国、英国贵族的故事。
最终,这些曾经被美国上流社会排挤的女孩,自带着百万美元嫁妆和股票,嫁给了英国最声名显赫的贵族阶层,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一员,回到美国时,那些曾将她们排挤在外的美国上流社会,自然会将她们奉为座上宾。
这其中有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千金,有华尔街之王的女儿,她们有的后来成为了女权运动和慈善事业的先锋人物,有的成为了英国政坛有影响力的人,比如丘吉尔的母亲詹妮 杰罗姆。
多乐希 内维尔说过:撼动英国贵族的,只有美国姑娘和股票, 19世纪初期,有几百位出身于美国富豪家庭的年轻的美丽姑娘,在她们父母的授意下,带着她们的百万美元和股票嫁给英国贵族,以求得阶层的提升,成为公爵或者伯爵夫人。
而他们的丈夫欣然接受了她们全部的陪嫁和财产,用她们带来的财富来修缮年久失修的城堡,和自己欠下的巨额税款。
只是这些女孩子们,带着百万嫁妆和股票嫁给英国丈夫后,结局也往往很悲凉,她们怀着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带着丰厚的嫁妆,在生下子女之后,丈夫开始挥霍着她们父母辛苦积累的财富,并且从骨子里看不起她们。
对英国保守的贵族阶层来说,认为美国女人就是印第安人和伴舞女郎生的野种,骨子里看不起她们,认为她们配不上仅次于王室的公爵之家。
虽然这些贵族空有头衔,内里很缺钱。
这些聪明的白富美们也开始反思,难道她们付出种种,就是为了让别人尊称她们一声“夫人?
”一旦想法改变,这些女人们开始和丈夫分居,甚至离婚,她们开始从事慈善事业,积极为女性发声,建立慈善机构,收留那些遭遇家暴却无处可去的女性和孩子,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
她们当中有的开始成为妇女参政论者,为全英国的女性争取投票权、继承权和子女的抚养权。
用自身的财富和影响力来推进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其实《唐顿庄园》的故事,也是差不多的历史背景,风度翩翩的伯爵去美国淘金,纯粹为拯救家业娶了痴心错付的美国小姐,美国小姐柯拉还在公婆的逼迫下签了把嫁妆全部融入庄园资产的卖身契,还好这对夫妇在婚后是真心相爱的。
这是《镀金时代》的历史背景。
《镀金时代》第一季在这个新旧贵族交织的上流社会中,玛丽安卷入了复杂的斗争与阴谋,同时与神秘女子佩姬·斯科特(Peggy Scott)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
剧情围绕“新钱”(New Money,即新兴富豪)与“老钱”(Old Money,即老牌贵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展开。
以罗素家族为代表的新贵族,通过铁路等新兴产业积累了巨额财富,却难以融入由老牌贵族把持的上流社交圈。
罗素家族、阿斯特家族和范德比尔特家族等新老贵族成员,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和复杂的动机,共同编织了一幅上流社会的群像图。
剧集的服化道制作精良,完美还原了19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的风貌。
服装设计师将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的时装元素巧妙融入1882年的服饰中,既保留了历史感,又不失时尚气息。
主要角色们的服饰华丽精致,每一套都经过精心设计,不仅展现了角色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剧集在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无论是场景布置、服装设计还是配乐选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
主要角色们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各自的身份和背景,使得剧情更加真实可信。
剧集通过新老贵族之间的斗争,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变革和冲突,同时也探讨了人性、权力、财富等永恒的主题。
剧情节奏稍显拖沓,尤其是在一些支线情节上花费了过多笔墨,影响了整体的观剧体验。
《镀金时代》第一季是一部制作精良、主题深刻的年代剧,通过新老贵族之间的斗争,展现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变革和冲突。
虽然剧情节奏和女主角表现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而言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听说HBO出了新剧,又是我比较喜欢的题材,就火速一天刷完了🌚从第一集的开头就感觉怎么唐里唐气的,后面看了简介,还真是出自一个编剧。
作为一部描述19世纪美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造就的新贵族如何挤破头皮硬闯上流旧贵族社交圈的电视剧,自己主角玛丽安的人设,看得出来整部剧的价值偏向是肯定突破阶级突破传统的新思想的,但我实在是接受不了暴发户罗素先生用极其卑鄙的经济手段威逼利诱那些旧贵族,来满足他自己夫人的社交理想……所以还是对这个价值偏向有点质疑,当然我也肯定一定的时代变革时期人们都要敢于接受新思想。
槽点二是,看得出来这部剧的人设和情节设定之类的太模式化了。
主角玛丽安从火车站丢钱包的那一幕开始,我就知道她是个人美心善而且思想豁达的设定了。
两个姑妈也必定是一好一坏,坏的来代表旧贵族势力,好的用来给主角的理想铺路,并且还要侧面去揭露那个坏姑妈的另一面,就是要用来表现其他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还有律师和玛丽安相爱决定私奔却又抛弃玛丽安的那一段情节,律师的人物刻画有些突兀,为他的变心铺垫的不够,为他“一旦踏入纽约就不会放弃掉这里的花花草草”的那种人性,刻画的太浅了。
而且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玛丽安小姐和彬彬有礼的罗素家的儿子相见的场景,就知道他们两个绝对是一对了(如果后面播出不是那就尽管打脸),所以就算律师和玛丽安对自己的私奔计划振振有词,而且我也没看出来律师变心时,我就肯定这两个人绝对是不会在一起的。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说,剧情太模式化了。
相反如果喜欢看这种时代思想交锋,贵族阶级的生活,还是《唐顿》刻画的更好一点。
《唐顿》的第一季就完全是家长里短,很符合感兴趣贵族生活题材的人,但是从三小姐的性格身上,可以感受到新思想在传统旧贵族的身上展现是不会那么刻意和那么违和,所以第二季三小姐和一个有着共产思想的车夫在一起,以及唐顿庄园把自己的家里改成医院这些情节,是真的让我感慨了。
而且《唐顿》对住在上下楼的这两个阶级的刻画都是更全面,其实真的很喜欢《唐顿》里从来没有秘密的感觉,那才是一个有着阶级但其实阶级并不存在的“大家庭”。
第九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28053887/?_i=7990067Mga-wyJ第八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27599736/?_i=7397204HvC2jsv本剧和《唐顿庄园》共有同一个编剧,乍看上去有很多相似性,尤其是拍摄手法,跟随仆人在豪宅里的长镜头、纽波特掠过水面的航拍等等。
两剧年代相差不多,都是有关富人的生活。
根据IMDb,编剧Julian Fellowes说过考虑让年轻的Granthan伯爵夫人Cora在《镀金时代》某个时间点出现。
《镀金时代》讲述的是美国故事,必须有美国视角;而《唐顿庄园》则有关于光辉和荣耀的逝去,一个年代的终结,因此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开局。
在《镀金时代》里看到的是美国梦的开始,工业化的美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年代和地方,美国顶替英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力量。
——《镀金时代》执行制片人Gareth Neame“The Gilded Age”通常指1870到1900年这段时间,也有扩展到一战前的。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纯真年代》设定上也差不多是同一时间。
本剧和《纯真年代》一样,场景中都用了大量艺术品,特别是这个年代的画作。
一、部分画作
片头的舞蹈镜头,灵感像是来自威廉-高斯的画作Detail of Hofball in Wien (1900)。
第四集玛丽安拜访钱伯林府,看到的第一幅画是爱德加-德加“芭蕾舞系列”中的一幅。
这幅“Dance Class”之后在第六集也出现过,第七集律师瑞克斯也见到了这幅画。
Corot的《枫丹白露森林》。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85),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
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感。
这里玛丽安问钱伯林夫人她的画作是继承自哪方家庭,但显然钱伯林夫妇都是艾格尼斯姑妈眼中的“新贵”,没有继承一说都是买来的;在《唐顿庄园》有反向对话,玛丽的一个追求者问她家的画值多少钱,她淡淡地说不知道没买过,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这边有一幅莫奈的《拿雨伞的女人》。
莫奈画前面的雕像又是德加作品,“年仅14岁的小舞者”,可以看作是“芭蕾舞系列”之一。
这个舞者雕像在第七集瑞克斯的场景中又出现过。
两人告别之前玛丽安背后是德加“芭蕾舞系列”的另一幅画作。
二、部分真实人物
创建红十字会的Clara Barton。
镀金时代纽约名流Maime Fish。
为很多富人设计过住宅的Stanford White,设计了著名的华盛顿广场拱门,高77英尺(23米),模仿巴黎凯旋门(1806年),后者则模仿罗马的提图斯凯旋门。
怀特这个人最后是被人大庭广众之下杀死的,因为做人不太名誉。
复制维多利亚时期的服装,右图来自佛罗里达州志,一位无名女性,the face of victorian era。
唐顿庄园是不温不火地变革。
这是如火如荼地对抗啊! 欧洲落后于美国就是因为太要皮脸,百姓也认同。
而美国的变革时代是剧烈的,是财富与地位的剧烈竞争。
期望着下来的剧集更多的矛盾冲突。
这也是新大陆的崛起的原因。
摄影,服装,都是很可以滴戏剧化,老派的戏剧再现,看看火车站就明白了。
不知道如何才能凑满字数,明明已经差不多了。
冥冥中暗合吧。
这个剧的大的背景就是社会的新陈代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纽约上流社会的名利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一幕幕人间喜剧。
与东方的宫廷剧或豪门恩怨相比,东方剧的主旋律是窝里斗,而美国剧的主旋律是不断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这也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该剧展示了新势力如何节节胜利,旧势力如何节节败退。
但这是在美国,即便是旧势力,也是资产阶级的旧势力,这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斗中的规则是在法律框架下拿钱说话。
新势力被描述成暴发户的形象,他们很能赚钱,而旧势力披着道德的外衣,旧道德的外衣,在生意上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他们只依靠他们的垄断建立准入的壁垒,而新势力却在旧势力还来不及设立壁垒的新业态后来居上。
通常情况下,新旧势力的斗争却不是这样。
旧势力掌握着国家机器,掌握着武装力量。
掌握着枪杆子才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金钱是更低级的游戏规则。
这是本剧所没有涉及的。
确实有点美版《唐顿庄园》的意味,却没有它的沉淀感与松弛感,爽剧意味明显。
但想想却是合理的,《唐顿庄园》的背景是英国旧贵族没落的时代,确实只能选择优雅老去;而《镀金时代》是美国暴发户崛起的时代,当然朝气勃发。
这是一个新贵镀金,成为大企业家大财阀的时代,也是普通人拥有更宽阔友好的上升通道,从而实现阶层跨越的时代。
它有着最核心典型的美式价值观: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相信钞能力,相信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获取巨大成功。
这其实就是当年人人口口相传的“美国梦”的时代。
在当前,贵式微,梦陨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却未曾遥远的辉煌,确实是一剂强心剂。
唐顿第一季结局众人得知一战开打的剧情设计让我惊叹,觉得有写成英国红楼的潜力。然而唐顿播第二季以后我一度瞧不上唐顿编剧,觉得他写的就是贵族肥皂剧。不过我现在赞赏他的真诚,干好写情节剧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像《王冠》编剧那样假装写真实人性实际暗戳戳做皇室编外吹鼓手。《镀金时代》是一部好看的剧,这就足够了。PS,Carrie Coon终于演上HBO大剧了,《守望尘世》粉丝高兴!
片如其名,确实很像小时代第四部!但没有说小时代不好看的意思(HBO是不是没钱了?钱都只能花在不大且好吹的地方,演员班底和服装,真正要花大价钱的造景直接放弃了。
看了2集, 没庄园好看, 弃了
不好看
废话连篇,社交名媛败家娘们儿嚼舌根的使阴招,这叫成功上位还是不知廉耻没有下限?
不是喜欢的类型
非常失望的一部。从人物到服装,再到剧情推进,,,刚开始感觉像低配版的唐顿,几集之后发现根本不在一个可对比的水平线上。PS:Marian的选角太失败。根本撑不起剧本中想要塑造的“美丽”外形。并且这个原本就不太讨喜的角色,被演绎的让人厌烦。
不是,玛丽安怎么就跟律师到了爱的死去活来要私奔的地步?but罗素夫妇很有魅力
好像喝了一杯巧克力牛奶 从语速语调到人物塑造 丝滑浓醇 内容上不缺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却没露出半点狗血的迹象 一众角色里几乎找不出一个让我反感的 raikes, turner, armstrong 有趣的灵魂潜力无限 哪怕是全程只谈恋爱的Marian都无法让我生厌 这是别的剧所难以做到的。处事方面 他们的手段时而有那么几分出乎意料 比如russell夫妇的威逼式邀请 但动机总是有据可循 尽在情理之中。不复杂的情节就怕人设纸片化 非黑即白 所幸本剧很好地把控住了人物在是非之间游走的限度 让每个人都有所坚持 有所妥协 冒了一些险 接下来势必要承担一些后果 期待第二季
73/100 将唐顿放到美国,还是有些难以名状的水土不服。
精彩
因为是大美帝所以从主题曲开始就是这种昂扬热血充满激情的风格是吧……刨除本(前)扭腰客天然对这个地方的滤镜不说,故事本身没有到唐顿前几季那种好看,毕竟们英国人写自己手到擒来,写阿梅利卡就总忍不住加上点暴发户的感觉来暗搓搓黑…POC线尤其敷衍,感觉是唐顿被骂太白才非要写这种“有色贵族”,很尴尬,特别是Marian送鞋那段,完全不懂这种显性racist的段子是在表达什么?就除了这段外我还是蛮喜欢Marian的,一种本质liberal的既进步又保守的女性形象。仆人部分太少了不够抓人,Russels又太亮,把Agenes和Ada都比下去了(但我最喜欢还是温柔Ada)。看看下季能怎么样
终于开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战+欲望都市,还有梅姨最小的女儿。//节奏好快,我喜欢。
女主和剧情太让人失望了……
可能先前抱有太高的期望,结果就这么失望。我喜欢的人(Diane)戏份并不算多,女一的演技可真是一言难尽,事实上我觉得Russel两口子的演技都不怎么样。而整部戏里演技欠佳的可不止这两个。节奏就是一直快。音乐助攻,这方面跟唐顿庄园可以媲美。但是整部戏第一大问题我二刷才想明白:太过浅白。第二大问题就是太装,虽然是号称唐顿庄园的什么什么,但是真比不了,唐顿那是真范儿,镀金年代是庄雅婷。以及这一季其实情节没怎么铺开,基本上都是在铺垫,等等看第二季铺开了戏剧冲突以后会怎么样吧。
很不hbo
不喜欢女主
婚恋做主线,阶层做矛盾,同性做插花,性别观财富观都是倒退,演员在有限额台词里也极其刻板,也就看看服化道吧
Everyone has a dream in the Gilded Age.
一看是唐顿庄园的编剧就知道不是我的菜,完完全全因为两张傲骨之战的熟脸才看-。…宁愿直接去翻历史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