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临晨终于把期待已久的《Halfway》看完了。
虽然自己向来对纯爱片毫无抵抗力,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和以前所看过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至少在看的过程中,并没有被立马狠狠打动。
一个简单的故事、现实的情形,和其他纯爱片一样,有舒服的音乐以及河堤的美景。
单车、少年、校服、还有男女方各自美好的朋友。
不可否认这部完全用手拿摄像机跟拍的拍摄手法实在给予电影不一样的感觉,但我还是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现在分析了太多的广告还有各类媒体的表现形式,对一些定式都没有办法在那么投入了呢。
但是真正让我觉得被打动,反而是电影放完后的片尾曲部分。
听着Salyu的声音,看着手写的字幕还有被简化的男女主角的形状,才突然觉得心中的一份若有所失。
然后电影的情节突然在脑海中重现起来,居然莫名的都非常清晰。
真是种其妙的感觉。
再自然不过的对话,男女生的打闹,女孩子的任性和强词夺理,还有男孩子的一小点坏和内心的细致温柔,好像都那么的熟悉,就好像也成了自己的回忆一样。
纯爱片往往追求的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构造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小时代然后让看的人莫名的觉得自己的过去也应该是如此。
然而,电影所塑造的并不是真实的过去和现在。
虽说这样的手法说穿了有点叫人沮丧,但有时候喧嚣的生活让我们忘记简单的情感的时候,这样的设定却又是很有治愈力的。
纯爱片总是让人去甘愿沉沦,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现实的压力总不会让人沉沦在某种慵懒的情绪里过久。
得不到的美好最叫人心疼,就好像我们逝去的青春永远都不会再完整。
因为别人的美好让我们进行比较,然后许多的遗憾因此蔓延开来。
最后想说,小廣这样的女生,应该是所有青春期男生的梦中情人吧。
我是男生也会喜欢她的。
(虽然我无论怎样都喜欢不起来北乃Kie...)
岩井俊二和北川的作品,拍摄手法很有岩井的感觉,不是很连贯,断断续续的。
很生活,很有真实感。
北乃绮,Life中的倔强女孩让人映象深刻,总觉的她的戏路很固定,去年夏天的那部校园月九也好,上次那个拳击女孩也好,貌似都是同一个路子。
这次也是差不多,但我却很喜欢电影里的她,有点莫名其妙,又有点任性,但是真得很可爱。
可爱的让人会忽略她的缺点,只记得这个女孩的善良和对男友的爱。
halfway,高中毕业可能真的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对刚刚开始恋情的小情侣来说,不想分开,想一直这样下去,手牵手、打打闹闹的过一辈子。
小顺去了东京,谁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在那种大城市,诱惑那么多,到处都是漂亮mm,几年后,小顺真得还会和小广在一起么,这种事谁都不能保证。
最重要的事,高考过后,两人就要分别了,确确实实的开始了远距离恋爱了。
不想他去东京,可那个老师说的对,你希望他变成怎样的人呢?
是一辈子只看到你一个女人,还是看过了很多人后仍在你身边的男人呢?
她明白他是想去东京的,她感到罪恶感。
最后,她还是放手让他去东京,就当是一场赌博,为他也是为自己。
最后两人在运动场打闹,她哭了,我也哭了。
也许,很多年后回想这段故事,会觉得自己很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青春吧!
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青春。
冈田dd,在这里没有粉红男里抢眼啊,毕竟是北乃的戏,他还是和北乃配,夏帆感觉太做作了。
北乃上次和小红合作了,可悲的是那部剧里小红喜欢她,她却不喜欢小红。
可惜啊,难得小红抱她抱的那么深情。
成田宽贵演老师了,真的是打酱油了,还是那么帅啊!
那个什么金币中的男人,他还是比较适合演有艺术气息的角色,很正经的男人有点假。
将棋的那一对又重逢了,但没什么对手戏。
男的倒是越来越帅了。
对岩井俊二参与的片子,我总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细腻的台词和极富质感的画面,恨的是他总是能窥探人心底原本尘封的情绪……看着小广在纸上用力地写下那两个字,心疼地不可名状。
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紧握什么时候该放手,只能走在路上,慢慢寻找究竟。
然而在这样的半途戛然而止,只是不想让你看见后半程她一个人走得多么艰辛。
从札幌到东京的距离,是人在北海道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丈量不出来的,就像小广学不会像修一样念出halfway。
那么也就无从诉说这究竟是开始、中点、或者结束。
修说:“我可没有成为你的回忆”,我多么想告诉他,请用尽全力在一起,无论是未来多么耀眼的你,还是恳求着临行之前把那“四公升”留给她的小广,因为她选择成全你,是因为相信你还会回来身边。
可是未来呢?
说不清道不明。
要用多少时间验证你们是爱着的,又要用多少爱来留住一个人的心……等待和距离并不可怕,如果你留下,我们相互依偎,如果你走了,我把爱藏在心底。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等着我们长大,那些可以牵着手骑脚踏车,可以玩笑打闹任性撒娇,挤在一张桌子上看书学习的日子总是偷偷就溜走了。
当生活向你献出一朵玫瑰,必将先走上一段荆棘,手里的刺,是为了耕种心灵花园的充要条件。
在一切尚未完全成为回忆之前,去用心体味它的美好,哪怕前路漫漫呢……
“接下来我宣布.....”屏幕上突然出现了黑板字,还有悠扬的片尾曲。
不能不说,我被北川阿姨这突如其来的结尾给偷袭成功了。
喜欢前路漫漫,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了四月物语。
虽然前路漫漫中的北乃纪伊比起松隆子的少了一份含蓄温情;虽然北川阿姨一开始就把故事的线完全铺开了,结构上的精妙无法再做施展。
因为真实。
任性、可爱、蛮横却也试图长大成熟的女主角,是真实的。
我总会在某个情节的时候,浮现出过去的一些影子。
然后不由得有会心的微笑。
颜色干净,人物也干净。
还有情节,简单而真实着。
节奏很好。
最后的几段闪过,有意思。
这样的片子,不要太多评论。
经历过那个年纪的人,总会被勾起一些心底的美好。
前路漫漫,当时的那个ta还在么?
《前路漫漫》,虽然是北川悦史子的脚本和导演,但看的时候却觉得,这实在是个太岩井俊二的电影了:女生小广正在烦恼着怎么向男生修表白时刚好被路过的修听到了她的喃喃自语,于是先向她表白了。
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让人想起《花与爱丽丝》里同样无厘头的相遇和突如其来的爱情,一个巧合完成了成长的关键时刻,是令人羡慕的美好成长。
还有小广沿着河堤飞快移动的步子,好像丝毫意识不到旁边就是夹着冰块的河水,也像极了《梦旅人》里的coco,一路走在高墙之上却如同是踩着斑驳的阳光跳舞,得有一颗多么干净的、赤子般的心才能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点点危机意识的迈出那么接近于飞翔的步子。
甚至连海报都很“莉莉周”:大大的空间里是个小小的人。
另外还有其他一切在岩井俊二电影里少不了并且也只有在他的电影里才不让人觉得假惺惺和造作的元素:吹起校服裙子的风,蓝而空旷的天空,从学校到家之间那段走也走不完的路,青草地上的慵懒时光,阳台上看着暮色天光的闲聊,以及长久的静谧后忽然响起的钢琴背景曲。
我很喜欢电影的背景时间点:毕业将至,是个非常暧昧的时间点,正是那种觉得自己做什么选择都还为时尚早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个选择也许就会改变一生,并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而当时的少年,似乎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必须选择,既慌张又喜悦,但尚不能完全体味那其中的深远影响。
小广和修就在这个时候恋爱了,修要决定是去东京还是陪小广留下,看着小小的少年在情感和学业之间徘徊既会有小题大做的感觉,又会很怀念当初的纯真。
用成人的眼光来看,似乎那之间根本就无所谓选择,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然而不是吗,总有一个阶段,你觉得恋爱比天大,很容易就被自己和对方感动了,于是觉得自己处于一个那么难以选择的位置。
而且,谁知道呢,现在的一切,就不是你当初一个貌似无足轻重的选择所决定的?
纵然那只是男生女生恋爱中的小心思,这些小心思却因一个大选择的出现而变得如此重要,因为对于以后的漫漫长路,这些小心思可能是再也不能出现的纯真美好了,以后的美好和哀伤都是未知的,只有眼前是真实的,是美好或哀愁的前奏。
而故事的结局,或者说,这故事有结局吗?
没有的,就像两人有一次闹分手,还没有明确的开始呢就忽然要分手了,年青的感情就是这样,开始和结束的界限总那么模糊。
电影的最后一幕小广敲着鼓大声说,修喜欢我,我不想让修去东京,而那时修已经是要去东京的了,他们已经开始明白了人生的宽度和长度绝非不止一场青春恋情。
于是面对着无边的未知的随时会把爱情风化掉的岁月,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这一刻大声说:喜欢你,等到透过漫漫长路回望时,你会发现,也许那就是你关于青春这一段路的最好结局。
我老了。
对这样卖气氛,卖感觉,卖怀旧的业余写实电影失去了共鸣。
一度怀疑看的枪版,镜头晃得不行。
是枪版么?
男女主倒是真正青春年少,还好。
女主有些像奶茶。
或许少女小渔的时候吧。
日本文艺电影一再让我失望,故事说不圆,甚至没有。
节奏也很一般,气氛渲染更是老套。
还好这片只有90分钟,不然真的又要像妹妹恋人那样让我睡着。
首先我应该说,这不是影评,只是一点念想。
从来都和正正经经的影评没有搭噶。
我只是想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思考。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侏罗纪。
《前路漫漫》又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小广问,在东京和我之间,你选择哪一样。
修放弃了梦想而选择爱情。
如果我是小广,我不会这么问。
即使知道修会离开北海道,离开自己,也不愿意捆绑一个人的梦想。
这个不是伟大,而是不自信,我并不值得谁用未来来交换,这样一点都不知道。
那些故事里,君主为美人倾城一笑而放弃江山,多少有点不明智。
但是江山并不是最真的梦想,它充满功利与血腥,放弃也是必要的,这并不能说明他伟大。
而梦想却不容许玷污。
奶茶唱成全的时候,你听懂了吗?
和她唱很爱很爱你一样,都是为爱委曲求全隐忍到卑微也要祝福那个人,现实生活中真的可以这样吗?
我想会的。
如果爱,就应该为对方着想,满足对方的梦想,成全他,比捆绑更重要。
如果不爱,那么就应该放手,谁也没有必要去妨碍别人的生活,不应该撕破脸皮两败俱伤。
于是,或者爱或者不爱,最终的结果都是放手。
像张幼仪最终放开了徐志摩,这样的舍弃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
你可以不是为了我而感到幸福,而我却不希望成为你不幸福的原因。
大约便是这样。
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必然要放弃一些旧日的东西,而这样的舍弃比开始更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唯有舍才有得。
生活一直都需要向前看,没有什么大不了。
小广终于看开,而让修去了东京。
这是最好的结局。
现在修是喜欢小广的,于是愿意为她付出,但是这样的舍弃必然已经超出了他预定的承受范围,两人之间必然已经存在芥蒂,这个是磨灭不了的。
以后会后悔的,会万分懊悔当初的决定,放弃了梦想而和你在一起。
要么永远在一起,要么翻脸成路人。
而放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你感激我的成全,不论最终是否在一起,你的心里还是会有一个位置来容纳我,这样就好。
影片的最后,尘埃落定时,小广对修说我不想你去东京,是因为不舍得。
因为喜欢,于是在一起。
因为喜欢,于是分开。
事情还是很复杂的啊。
天蓝叶绿,风景很好,配乐也好,故事舒缓,慢慢欣赏。
大约,看日剧是很好的放松吧,我说的只是青春治愈系的电影,有点闷,但是值得。
压低的云 河岸地 青草间并行的单车可以蒙上眼睛告白 可以头挨着头躺在落叶里可以在河堤迈开舞步 可以一同在黄昏色的网球场 笑或者哭于是沉默寡言的戴着围巾的男孩 和率性的摇晃短发的女孩让人注目 让人在缓慢的钢琴里看他们缓慢的讲故事有关爱与梦想 永远都是千回百转的事情有关青春 永远都是在半路 面前有数不清的风景我们拉手看看 可以吗 嗯北海道的小城 遥远的东京 相隔很远哦不过还是去吧 要学习很多知识 积累很多经验 然后再回来守护你最后 噗的一声 电车慢慢驶远有人喜欢这样的节奏 有人觉得很闷不过蜷着身子 一边想想以前的事 一边看 就不会很烦躁了年轻的时光 怎么看都是耀眼的那个乱乱头发围巾围得很好看的修 原来就是重力小丑里的春呐怪不得很眼熟
我无限的惧怕'被留下'这个词所以我总是先走六年以前我并不知道去北京是否就意味着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繁华我只是不喜欢被留下的感觉两年以前我并不知道来美国是否就意味着推翻乏味的生活迈向新的旅程我只是不想被留下现在我准备着动身去纽约当我发现的时候我已经停不下来了我随着自己的心愿把那些人一次次的留下看着冈田似乎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那个我从来不敢轻易回忆的年少的自己我的十七岁太疯狂以至于现在的我完全疯狂不起来我其实不想说什么没有安全感这种话题因为我从未体会过什么是安全感我每天都在想不要收集多余的东西不要买太多的家具不要谈认真的感情我要把负荷减到最低我知道我带不走的原来我一直不停的想逃离看起来随时能够打包走人很潇洒也很有勇气其实是什么也不想负责不想被牵绊的感觉达到了一种强迫症的地步我也曾经想过像北乃一样有勇气说:你不要去东京即使心里想了千百遍还是从未说出口如果我是北乃我会说你要去东京是吧我要去巴黎再见
青春的字眼,对每个人来说就如气象,变化万千无常,又如同味蕾可以尝到的百味人生中的一份茶点。
片子的整体感觉显得干净,清淡。
小林和Salyu的音乐恰到好处。
从暗恋到交往并没有很多冲突,矛盾指向的只是那个年纪所要面对的异地求学问题。
也正是由于这份青春答卷,才触动了感情的小神经。
很多时候再回想那段岁月,可能有人会有不谙世事,年少轻狂的感觉,但也正是有了这么一段铺垫,人生才斑斓起来。
青春不单是脆弱敏感和残酷的,从岩井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到此片,就是一部漫长青春纪录片,不是硬币的两面,而是三棱镜折射出来的色散。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选择,抱持的态度也影响我们对于这场青春剧目投入的热情度。
生死是无可质疑的两端,中间的路途却充满很多可能性。
有些时候锋芒毕露,有时又会静敛如水。
我们一路走来,成长的心路历程里总会有那么一双手臂展开,逆风林立的姿态。
他和她可能就是你或者我的青春偏折角。
尽管分别有无奈,有不舍。
但更多的是心照不宣。
她说:我不想让你去东京。
不想让你去。
青春还在继续。
不禁呵气冥想:少年啊,少年,你的青春还真是漫长。
2009年,依然在路上。
爱就在那一瞬,不必纠结
一直喜欢电影版拍的那个感觉 淡淡的 什么都没说 什么都说了默默的温情 很日式
3.30 害人害人害人害人害人精
luoluo
本来想的是看个日本小清新又会爱了,结果发现除了冈田长的好看,实在没有别的优点
我觉得女主很无理取闹
喜欢的卡司挺多···
纯爱地很磨叽,很不爽的观影体验。白瞎了80多分钟。
哎呀,岩井桑尽搞这种名堂,有点《四月物语》的味道,老师是个厉害的角色,轻描淡写就讲通了辩证法
岩井俊二喜好的北海道,我也一样喜欢。淡淡的故事,淡淡的,一切都是
3.8个星星都给你啊啊啊冈田将生!!
温吞的男生不喜欢,任性的女生更不喜欢。
女主有病~~~。。PS 北乃居然只有91年
已不拥有该片的观看年龄。。
我越来越看不懂初恋了
北乃きい 和岡田將生很美好~骑着单车的日子很美好~小樽很美好~青春很美好~~~
所謂的“やさしい”就是在緊張慌亂的女生表白之前沒有準備卻搶先說出了“すきです”
为什么这样的事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Ben没有像冈田将生一样为什么永远是我追着他的步伐当他被BC early action时还想着去考BC都过去了过了那样的年龄我只庆幸那时那么那么的喜欢了一个人
riisa
这电影,我对它期望过高。青涩过头。我已经过了那个青涩的年代了。节奏慢死了。唯一可取的就是日本青春爱情片一贯的画面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