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不明觉厉有木有!
简单说就是渣男主陷入时空旋涡不断重复并不断回泉水复活一步步洗白结果最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中了心机婊女主的巫婆大招的故事,细节各种烧杀脑细胞,挖洞埋坑,叫板 土拔鼠日、致命游轮 等神片,创意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连接处不够顺滑,有些逻辑难以自恰,因而分数无奈有点低,其实上七分也就是一念间的事,略可惜男主演技不错,一步步洗白的每个分身都比较有辨识度,没有整叉坯,男二的角色也演的让人厌,发挥不错,女主基本全程蒙逼样,装的很好,配合这个脑洞大开的剧本,没有过分拖沓,90分钟,完成度其实是很高的影片两点颇多,主要还是在一些细节上面,手上的标记、乞丐、录像带、分身等,很多伏笔埋得很好,因此可以忽略顾此失彼的一些人设bug,尽管不能说全程高能,但是在烧脑方面做到了这类影片该有的水准,尤其是结局,挺赞喜欢这类跟时间扭曲有关的烧脑片子的盆友别错过,推荐一个!
大致应该分四种情况。
从地铁上给老头面包开始。
A1是影片开始一直到死去的那一段。
也就是安娜死后上卡车→医院跟爸爸要车→回家看录像→死掉。
B1就是最后上了地铁的男主。
从安娜死了开始不一样。
安娜死掉没上车并看到上了卡车的A1→杀死黑帮老大→医院遇到安娜→回家看到A1中枪→和濒死的A1说话→刷新→骑电车追黑帮老大→看到安娜死上楼梯看见上卡车的A1→追黑帮老大→看到B2杀死黑帮老大并抢枪→跟踪B2到医院→遇到翻下一楼的A2→遇到打电话的安娜→带安娜找爸爸撕B超单→开门遇到A2→打晕黑帮老大看监控下楼拿鞋→抢了A2的车并和A2对峙→回家录像带被砸中枪→杀死B2→救安娜(安娜撞到胖子掉地上的是钥匙)→医院做B超→上地铁遇到得到面包的老头。
A2是到医院车库和B2对峙并且车被B2抢走B2是第一次回家看到中枪的B1并且被B1杀死总体来说就是A1死在浴缸里。
A2车被抢。
B1和安娜一起上地铁。
B2被浴缸里的自己杀死。
最后上了地铁看到的是不是另一个自己和上了地铁的自己怎么再次进入这个大循环电影里都没有给出画面。
大家怎么想都可以。
首先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很精彩,比恐怖游轮好点,毕竟算是新电影。
情节真心不错,我一开始预感到会是无限循环,但还是有点期待最终男主会逃离出去。
如果最后火车相撞全死了,那说明唯一一个经历整个循环的男主也死了,那下一个循环又是电影的重播吗?
男主也是一开始表现的最自私胆小的那个,继续新的循环。
那么问题来了,女主开局时有问过男主手上符号是什么?
男主的循环到底是不是女主操作的。
还记得浴缸里第一个死了的男主说的,远离女主吗?
他如何了解这一切?
他经历过整个循环?
但是如果了解,他怎么会死,毕竟结尾火车出事人死了,新的循环应该是男主开局下地铁,也是没有一点意识到自己在循环的时候。
男主变化是很大的,变得更有感情和智慧。
本来结局我还为男主女主默默欣喜,画风一转,竟然还身处循环。
和当年看恐怖游轮何其相似。
好在个人觉得比恐怖游轮好看的多,毕竟爱情亲情戏份多。
如果有继续,那一定会更精彩,电影中唯一一个坑没填上就是浴缸里男主说的“远离安娜,一切源头都是她(大致差不多的了)”。
明明意味深刻,应该有所明悟才对。
其他的镜头都与每一次男主或女主死去衔接上,也就是所谓的“新的一轮循环”(小循环,毕竟在我看来电影结束才是真的大循环)。
电影结束的男主并不是一开始的那个,一开始的那个在看完录像后依旧很懦弱自私,他说了句“安娜有录像,她叫我去警察局...”然后想夺门而逃可惜失败。
然后女主在转角处撞到了“男主”,也是这个时候一直活到影片结束的那个男主。
虽说悬疑片有悬念理所当然但作为强迫症的人,有一种“想知道一件事的答案偏偏无从解惑而欲罢不能”。
如果真有人解答,那一定是《逃离循环2》。
和蝴蝶效应一般。
片尾女主在主视角男主手上画的∞,也就是莫比乌斯环,无疑是本片的主旨核心。
本片的莫比乌斯环与《恐怖游轮》的循环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交叉、单面、没有起点和终点,裂变后环环相扣。
游轮是一个大循环套若干完整的小循环,大循环起点是上游轮前边登船边懵逼,终点是死在了出租车。
大循环首尾割裂,无法融合,完全无法交圈。
本片中无数个循环不分大小,只有长短,环环相套,它们相互影响,每个循环又无法脱离其它单独存在,甚至无始无终,无因无果,整个循环上的任意一个节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既是结果也是原因。
片头男主手上的∞并非火车上的主视角身旁的女主所画,绝不是所谓的起点,也许之前在家就已经被画上,这是片中未演的情节;同样片尾的主视角男女主角相拥而抱也不是终点,片尾主视角男主应该已经发现了旁边给了乞丐面包的疑似(以本片风格还真不一定就是)片头男主,主视角的最终结局应该就是在临死前躺在浴缸里告诉之前的自己要远离安娜(这几乎是所有影评的一个共识),而地铁结尾与这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导演为了给观众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有意忽略了,这正是本片在细节处理上的高明之处。
游轮在观影过程中观众看到一半已能猜个七七八八,女主智力正常没可能意识不到,后续剧情走向设计荒诞了,女主有太多机会跳出这个循环。
而本片本质有别于这种一个大圈套若干小圈的模式。
本片主视角主角所演绎的绝不是最大的那个循环,而只是无数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循环中较长的一个而已。
对本片的理解应跳出以往圆环状循环影片的思维模式,剧情对每一个循环上的细节都没有交代完全(其实莫比乌斯环根本无所谓始终),所有循环缠绕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单纯纠结与ABCD循环谁套谁(其实片中每一个循环都不不能完整的包容另一个)没有意义,因为导演的本意不在于此。
此外,本片不是鬼片,女主不是女巫没有超能力,在男主手上画∞是导演借此表达电影主旨的手段,与剧情发展本身无关。
主视角的男主以为离开女主就能逃离,直到临死也没有真正大彻大悟,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循环无从逃离,和记忆(绝不可能存在某些影评中的失忆一说,这不是导演的本意)、能力、智商完全无关。
本片对男主性格的塑造非常成功,心理波动的细微刻画入木三分,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纵观整部片子,男主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自私,从主视角主角最后在浴缸里跟另一个自己说,离开安娜,救自己一条命,可以看出他在乎的始终只有自己,期间虽也有过挣扎和犹豫,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瞬间牺牲女友,孩子,父亲,甚至另一个自己。
这就像是一个大的莫比乌斯环只有本质的自私这一个黑暗面,亲情,爱情,道德只是在闪烁其中,若隐若现。
注: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叫莫比乌斯环。
莫比乌斯环的奇妙之处有三: 一、莫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
二、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莫比乌斯环空间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编号为:环0),而不是形成两个莫比乌斯环或两个其它形式的环。
三、如果再沿着环0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且这两个环是相互套在一起的(编号为:环1和环2),从此以后再沿着环1和环2以及因沿着环1和环2中间剪开所生成的所有环的中间剪开,都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永无止境……且所生成的所有的环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它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
ps:以上观点来自于本小透明背后的男银QD亚东观影后的叨逼,如有不同观点需要开喷欢迎联系,本小透明为QD亚东的当红经纪人(挖鼻孔)。
在如今观众注意力缺失的情况下,如果开场无法做到人物欲望的原始,人物困境的共情,人物性格的典型,那很难说服观众不关掉电视。
编剧写好一个90分的剧本,导演来了变成80分,美术来了变成70分,明星来了变成60分,审核来了变成50分……而当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人之时,整体剧本的呈现不会扣分,但往往前30分钟的建置过程就无法让人完全共情,因为编导都是从同一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就无法发现另外一个角度的问题。
打开你看过的电影瞧瞧,编导一体的大多数是喜剧,而喜剧电影正是让观众抽离和远离才能搞笑的不是吗?
而非喜剧电影,你仔细看看,是不是主角动机,共情力上出现了问题。
拿本片的建置举例:展现了一对因怀孕而产生矛盾的走私情侣,那么可以预见剧情对抗大概是解决矛盾,以及外部力量。
ok,按这个剧情推进下去,人物动机是充分的,按部就班的讲述人物困境,外部冲突,内心抗争,人物关系的变化就能完成建置。
还记得开场是什么?
男主地铁给乞丐半截法棍,典型的救猫咪,从这里观众知道男主是善良的,接着进入家中,通过对话我们得知女主怀孕想留在这里并不想逃亡,而男主要携带货物逃跑,这是男女主之间的冲突,接着老大登场,展现威胁带来货物,这场戏没有冲突,记得悉德菲尔德常说的一句话吗?
没有冲突你就没有情节,这场戏编剧都会写,而大部分导演会进行缩减甚至删除。
12分钟男主遇见拿着录像带的女主的场景是在室外,一个卸载货物的外景,镜头中还有人物从镜头经过,女主被车撞,男主逃跑结束了这场戏。
这场戏的信息包是:女主拿着神秘录像带,像是吸了毒一样说着男主被杀了奇怪的话。
从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这场戏很重要,但拍摄的手法和剪辑画面最终呈现的构图并没有警示观众注意力要集中的意思,就好像一个普通的车祸戏码。
如果编导不一体,导演一定会改变这个呈现方式的。
医院的戏交代父子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拿到车回到住处。
屋内,他看着神秘录像带如同预支未来一般展现他现在的所有行为,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于是准备携货跑路,出卖女友逃跑被射杀尸体藏进浴缸(32min)女友拿着录像带逃跑。
到这里第一幕建置完成,你能了解到男主是一个复杂的人,他会救助乞丐也在生死时刻逃避,一个不够狠的犯罪分子。
但有像我不是药神一样展现出男主的紧迫性吗?
有像唐人街一样突出男主的价值观,技能吗?
都没有,人物不完整的情况下就要观众跟着你进入循环这个高概念开始冒险吗。
太天真了……看看土拨鼠之日吧,只需要一分钟我们就知道男主是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天气播放员。
再看看罗拉快跑吧,只需要一个电话,既交代戏剧性需求,也交代了男主的软弱和女主的坚强,再不行看看和你同一类型的恐怖游轮,目标明确,行动线简单……接下来的选择性观看和探讨。。。
34分钟,男主第二次经历女友被反派撞死,疑似看到自己,杀掉了错愕的反派。
40分钟,在医院看到女主,并得知自己来到医院开走了车。
45分钟,回到屋内看到自己被杀害,而洗一把脸之后尸体不见了,时间线重置。
(故事中点,男主开始试图改变一切,而在土拨鼠之日里,试图改变一切发生在情节①,而本片的情节①是男主看到自己死亡,唯一我认为有创意的地方)49分钟,骑手男主无法阻止反派撞女主。
54分钟,目睹自己杀掉反派,拿走货物和枪。
56分钟,来到医院(女主出生地),交代信物。
61分钟,遇见自己在楼梯间,锁住自己,电梯间打晕反派,拿到通行证。
65分钟,反派抓住女主。
66分钟,男主知道女主被抓,车库目睹自己与父亲交谈,车内与自己相遇。
71分钟,回到屋内被反派射击装死。
(情节②,第二幕的结束,灵魂黑夜。
)76分钟,浴缸与自己相遇,杀掉自己。
82分钟,男主救下女主。
87分钟,地铁中结束,出现半截法棍,结尾留白。
电影的主角是带我们经历这一场冒险的梦的人,所以信任很重要。
就完整结构而言,本片是十分完整的,甚至不苛刻点,称的上优秀,片中的细节元素刻画的不错,逻辑基本自恰:男主在浴缸死去,浴室复活;女主在街道死去,医院复活;反派在自助洗车店死去,医院复活。
几个男主不重要,重要的视角只有一个,够清晰,够直接。
人物弧光完成还行,从不负责的男孩到承担一切的男人。
但不够,第一幕太差了,创作者无法跳脱出梦境泡沫,导致人物不立体,不全面。
救猫咪里有说,把你的故事讲给穴居人吧,试试看他们能不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那么这个故事的开端就是:老朋友们,跟你们讲个故事,匈牙利有一个走私犯,陷入了时空循环,他要在这一天不断的循环,为了就是打败一个反派,救回怀孕的女友的故事。
--哦?
就干掉一个反派?
就只救了一个人?
他非常爱他的女友吗?
他有没有兄弟姐妹?
他有没有朋友?
他父母对他怎么样?
他为什么要走私?
……所以看完这个故事,你能向穴居人解答这些问题吗。
(没有结束)假如,我是说如果。
父亲也参与进来呢?
为了自己的孙子,他也死个几次呢?
想一下,你和你父亲关系不好,会因为什么而和解呢?
是不是下一代,而父亲奋不顾身救下男女主是不是一个感人的瞬间。
和女主的分歧对抗冲突能不能激烈些?
比如给她一耳光?
(当然这样做人设很危险)女主的孩子一定是男主的吗?
反派能不能强大些?
打来打去就一个,未免太低级了,警察能不能加入追捕?
有没有其他的三方势力的可能性?
男主的选择。
是不是有一瞬间男主可以选择逃离?
拿上货物与机票跑路的机会,你没有给男主。
一言以蔽,所有时空循环的电影都可以在土拨鼠之日里找到源头,更早的源头,当然有,人类的故事一直都在重复着呢!
四个亚当:试图把没有发现另外一个自己的亚当标记为亚当A,把女主逃跑遇见的亚当标记为亚当B,亚当B在浴缸碰见的另一个自己为亚当C,亚当B观察到的逃跑的自己为亚当D,亚当B停车场碰见的为亚当E亚当的经历:亚当A,和女主吵架后遇见男二,中枪被拖进浴缸,估计被杀了,经典场景就是男二要亚当二择一,而亚当一心想逃被杀亚当B,此亚当戏份最多,当属主线,戏份从目睹第一次女主车祸逃跑,到车库揍男二,电话亭二次遇女主,亚当C浴缸给亚当B留言,”洗脸”,目睹亚当D以及车祸女主,电话亭后再次遇女主,真情表白,发现女主被抓走开车回家找女主,假装死亡,杀死亚当D,寻找女主和女主上火车,遇见乞丐亚当C,告诫亚当B放弃女主,go die亚当D,在车库莫名奇妙看见另外一个自己亚当B,回家被亚当B杀死补充剧情:亚当A看见了视频中自己的结局有点像是女主给他的警告,但理所当然他的死可以看做是为了给女主测试是否爱她的一个样本,但很可惜你死了亚当B之前的剧情,可以看做是同样的出去寻找女主的亚当的另外一个分裂体,此人第一次害死女主,电话亭表白未获信任,回家目睹浴缸中的亚当C并获得忠告,目睹女主跟亚当D纠缠,渐渐明白了不能不爱女主,表白女主终于打动了她,但仍要接受挑战因为我被抓了,回家与男二对抗假死,杀害亚当D,出去寻找女主摆脱小循环,上火车,看见乞丐,后面的剧情,没出现所谓另外的自己亚当C,不爱我的人,瞑目吧,前后类似亚当A,也可以作为独立片段亚当D,备胎,当亚当B处在循环中的时候,为了考验你,你不单要值得我信任,而且要打败其他竞争者,很可惜,你被前一个选择者抢先一步了亚当E,循环的考验,你是否会再次进入循环,亚当C充其量作为循环的忠告争议一:停车场两人碰面解析,亚当B和亚当E碰面的时候,按理说亚当B不应该如此的惊愕,唯一的解析是,亚当E不是亚当D争议二:我的解析是,无限的爱下去并不会出现男二,另外一个解析,爱但要不断地杀死自己不进入循环,那么问题来了,那个符号怎么解析,爱的诅咒,一旦不爱就马上触发关于循环:爱的循环是一条直线,死的自己都是因为不爱,那就是为什么很多影评人是女主是女巫了完
这样的剧情和《恐怖游轮》有点相似。
都是小循环套大循环。
不过这集里主角改变了循环的剧情,总是不一样。
最后来个完美的结局。
然后又回到了故事开始的那一幕。
剧情是被设定的,猪脚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去改变。
没经历一次就知道下次有什么出现,猪脚也通过剧情来看发展改变,猪脚通过通过杀死过去无知的自己来改变设定要发生的既定剧情。
这样开挽救女友和干掉boss。
恐怖游轮却逃不出来。
杀掉自己后剧情改了,撞到女友的已不是自己。
但接下来还是一样,还是要去把女友救下了。
最后叫花子又拿到面包,我觉得不会是猪脚给的。
虽然又回到了片头。
我觉得这片是最复杂的一部时间循环的电影,同时具备平行 宇宙重叠和闭环循环的效果。
整个大宇宙就是个时空闭环,在这个闭环的时空里所有的事物互为因果,又因为重叠时空的加入导致因与果同时存在同一个时空里,彼此产生互动。
下面说几处重要的细节来详细说明这个理论最后在地铁里同时存在两个男主,一个和女友坐在一起,另一个独自在远处坐着就是给乞丐面包的哪位,为了方便解说分别设为A和B,因为A男主手上刚被画了8,所以可以把B男主看成是A男主的未来版,也就是“果”,但是又因为B男主之后一系列的行为才出现的A男主,所以B男主又成为了A男主的“因”男主去医院的时候经过了精神病区,有一位精神病人自言自语的说自己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非常有趣,由此可见时空重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早就有这现象了。
女主出车祸的时候站在楼梯上的男主看到了另外两个自己,看见男主的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另一个平行世界,而其它平行世界里的自己都会重叠到一起,最终哪两个自己都被干掉了,当另一个自己被干掉的时候光线闪耀,尸体消失,象征了另一个重叠时空的消失(根据薛定谔理论推断时空是以自己的意识为存在基础的,当自己的意识消失了那么与自己意识相联系的那个时空也就随之消失了)也只有这样世界才不会因为多个时空的重叠而崩溃
这个故事说的是男主和主在最后一次任务时反水了自己的老板,通过他的录像机录下的视频得知,发现自己在时间循环中徘徊,永远无法逃出。
可是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如题。
男主为了女主杀死了自己的老板,为了保护女主,这件事也将这样开始了。
做这件事的前题是做出了新的选择,但是女主在这时间里必须死,但没死。
所以就这样创造了另一个自己,也为最后的大循环做了一个铺垫(因为有了两个自己)。
如果男主不是为了爱去救女主其实就根本不会有这个循环的。
所以一切都是爱,爱很伟大,男人会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烧脑指的是复杂但逻辑自洽。
例如微积分是烧脑,2+3=6是脑子烧坏。
而这部电影就是后者。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剧情很混乱,很多地方交代不清楚,逻辑断裂十分严重。
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影在剧情开头试图写一个时间循环的电影(正如影名所言),即男主一号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带着记忆成为男主二号。
回到最初的起点,试图改变过去,创造新的未来。
但是,电影的结尾却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平行宇宙的电影。
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的区别不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空间上的不同选择。
但是,稍微看过一些科幻片的影迷们就会知道,时间循环电影和平行宇宙电影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剧本。
时间循环是可以继承记忆的,但是平行宇宙不可以。
导演随意的糅合两种类型的剧本,其结果只能是一塌糊涂。
叙事能力弱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剧情开头,关于男主要干什么、女主要干什么,就这点事电影都没有说明白。
男主假装要坐飞机运毒品,实际上坐火车逃跑,但女主却把火车票拿走了。
女主为什么要拿走火车票呢?
我们知道因为女主怀孕了。
但女主怀孕和火车票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女主担心男主抛下自己跑了,那么为什么要私自拿走火车票呢?
火车票被拿走,意味着男主只能坐飞机,按照boss的计划去完成交易,因为如果男主既不坐火车也不坐飞机,那么boss仍然会认为男主私吞货物,男主等待的只有boss把他打死。
难道女主因为自己怀孕了,所以希望男主遵守boss的安排?
这就是女主所谓安稳的生活?
还是说女主希望男主直接报警,然后把这对小情侣因为贩毒全都抓进监狱里?
根据电影中男主熟练的藏毒品就可以看出,这不是男主第一次犯案了。
剧情中间,在开头男主一号死后,女主撞上了男主二号,这个男主二号直至电影结尾也没有任何身世的交代。
这一段是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
正常的时间循环电影,走向时间循环时,一定会告诉观众从哪里开始主角进入了循环。
比如睡一觉醒来发现一切都是昨天的剧情。
又或者干脆进入时间机器等等。
如此交代观众才会有代入感。
电影里任何交代通通没有。
给人的感觉是重新开始叙事。
男主二号哪来的?
他是经历过时间循环,还是没经历过时间循环?
男主二号和男主一号什么关系?
我最开始认为是经历过时间循环的,也许影片到最后会交代男主二号的身世。
理由是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在面对女主时的对话完全不一样。
很明显男主二号已经知道了剧情。
撞上女主后,不同男主的反应:男主一号:你手里拿着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录像带?
谁杀了我?
男主二号:我们又来到了这里(说话同时四处张望行人和周边环境)。
(女主安娜被撞后)这次我要用不同的方法。
问题来了,影片未解之谜,男主二号是怎么知道剧情的?
我们看到最后,影片的主视角一直都是男主二号。
这导致当我们回顾剧情时发现,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男主一号选择不救女主,男主二号选择救女主,正是选择的区别造就了两个平行空间。
但如果是平行关系,男主二号是怎么知道男主一号的剧情呢?
在浴室里还可以教训另一个自己,义正言辞的说自己应该救女主。
男主二号怎么知道男主一号没有救女主呢?
要知道男主一号最后是死在浴室里了。
如果要填补中间的空白,我们还需要再拍一段,剧情是男主一号被杀后,重新醒来变成了男主二号,结果发现一切照旧,然后听新闻、和女主吵架、最后再一次撞上女主,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是在循环里。
但是这段剧情电影里竟然不拍!
然而我的脑补还不成熟,主要在于男主死而复生的设定是需要重点介绍的,所以后续剧情还要提及这个设定,后面的剧情也要添加很多新内容。
因此,如果男主一号变成男主二号,观众需要大量的脑补,脑补内容足以拍一部新电影。
脑补过多的电影是不合格的。
脑补如同美术作品的留白,适当的留白的确可以增加作品观赏性。
但是你不能在一张白纸上随意点个点,然后剩下的全叫留白,这是耍无赖。
就挺弄巧成拙的,观众为了圆剧情连克隆人都出来了,真是辛苦大家了。
知道它要玩什么,但是玩呲了
说实在的比不上《恐怖游轮》
渣男
前边确实无聊 后面越看越好
少有的烧脑小成本制作
逃离循环。
这里的科学依据恐怕有些想当然。
有bug,强行闭合。
三星半。撑完前面半小时,后面就开始有趣起来。在时间循环里,理论上应该有一个点,无数个自己会相遇在一起。本片细节上都呼应得挺好,只是循环的起因,以及各个交叉点的转合上完全不管是不是,以致存在不少bug。https://pan.baidu.com/s/1miLkG9i
结尾才是高能,意味深长,要注意看很多细节……模仿的《恐怖游轮》……
男主逃没逃出循环不说,boss肯定是疯了。
6.5
挺喜欢这类世界线封闭的电影的,即便设定算很老套,但关注每次循环中周边的小道具的巧思还是很有味道。
不知道一些喷子到底看懂了没有,很不错,本身脱离的循环,撕开纸这种事情也存在完全的巧合吗?如果不是,那就是脱离了循环,不入俗套,结局不代表新的循环,类似盗梦空间式结局,你若认为进入循环,那么就会产生新的一对亚当和安娜,那么这一对亚当和安娜还是离开了,脱离了循环,难道不是么???
男主陷入时间循环幡然醒悟想办法破解最后……成功了吗?的故事!这不是烧不烧脑的问题而是它拍的太乱,线索也乱。我有理由质疑它的合理性。好吧我直说了吧:没看懂!
恐怕是玄幻片吧
片尾男主看到那个老头拿出半截面包来吃,然后男主缓缓的看向自己的时候,很出彩。
这也太不严谨了吧
有些地方不太圆得上
男主毒贩只要抛弃垂死的妻子安娜、贪恋毒品,就会很快被黑道老大达兹索杀死。死了几回后,男主意识到不能抛弃安娜,于是再进入循环后,开始按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将抛弃阿娜的“我”杀死,最终成功救出安娜,并将达兹索害死。男主心满意足地与安娜坐在地铁里回家,但令他惊恐的是,他仍又进入循环中,而且在地铁里仍有一个“我”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