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小时

127 Hours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丽兹·卡潘,凯特·玛拉,爱波·塔布琳,克蕾曼丝·波西,特里特·威廉斯,凯特·伯顿,达林·绍瑟姆,彼得·约书亚·赫尔,肖恩·博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127小时》剧照

127小时 剧照 NO.1127小时 剧照 NO.2127小时 剧照 NO.3127小时 剧照 NO.4127小时 剧照 NO.5127小时 剧照 NO.6127小时 剧照 NO.13127小时 剧照 NO.14127小时 剧照 NO.15127小时 剧照 NO.16127小时 剧照 NO.17127小时 剧照 NO.18127小时 剧照 NO.19127小时 剧照 NO.20

《127小时》剧情介绍

127小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导演丹尼·鲍耶(Danny Boyle)将为福克斯探照灯公司拍摄《127小时》(127 Hours),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美国登山青年阿伦·拉斯顿(Aron Ralston)断臂自救的故事。 2003年5月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因 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为了逃生,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将桡骨和尺骨折断,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作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笨蛋·测验·召唤兽:祭阿尔卑斯诊所天堑·1949第二人生第一季这不是我七剑降魔传苍穹的法芙娜RIGHTOFLEFT遗愿清单为你存在的每一天犯罪现场调查:维加斯第二季天桥上的魔术师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2:超能大冒险魂归伤膝谷无主之花永无止境迷局伏香流氓督察2无畏勇士铁血男儿夏明翰今天开始当杀手向山进发第三季末日重始想要成为影之实力者!宽恕与原谅江湖论剑实录洛基第二季狂喜凛冬兄弟连环杀手的生活指南末路老奶

《127小时》长篇影评

 1 ) 梦想不会在巨石下坍塌

如果安于现状,上班下班吃饭拉屎,你永远不会遇到生命中的这块巨石所谓巨石未必是形状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迫攀岩探险是兴趣,是爱好,是梦想,而巨石就是就是你在路途的关卡从你一出生,他就在你的人生轨迹等着你了你只有两个选择完整安详的死去或者咬紧牙关拼命一搏拼命一波也许未必能够成功脱险,但这是希望之光只有它能牵引你走向下一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让梦想在巨石下坍塌

 2 ) 《127 Hours[127小时]》

http://axinlove.com/2011/03/127-hours/《127 Hours[127小时]》by @xinl.ve 110301Movie Rating:8。

片头的主创人员,Danny Boyle的名字小小的出现,《127 Hours[127小时]》中所能看到的“光怪陆离”,也就理所当然。

即便是一部传记片,Danny Boyle熟练地运用剪辑和蒙太奇效应,把一个“127小时”的煎熬变成了一次疯狂的历险。

没有一次真实的影像插入电影之中,听说是现实世界里的Aron Ralston将他被困时用SonyDV拍下的画面珍藏。

之所以好奇真实的记录,既是因为本片的真人真事,又因为那个Aron是否如James Franco饰演的“他”那样极度自High。

究竟是什么让人可以坚持127个小时,又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壮士断腕。

电影终究是电影,整理升华并浪漫处理地让人觉得仿佛没有那么可怕,而现实是不是会摧毁人的意志,只留下求生的一点渴望。

James Franco和Aron还真有那么一点相像,不仅如此,若是一个一贯成熟稳重的形象,带着观众混过五整天,乏味枯燥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而James Franco延续了他在《Good Time Max[艰难世事]》中的乐观或玩世不恭,度过前几天(自娱自乐地假装逃生后接受采访,是音、画和表演的完美结合,媲美着金凯瑞的《The Mask[变相怪杰]》)。

由此,《127 hours》的需要与James Franco的形象吻合,由他出演在困境挣扎直至获得胜利的形象,具有了一定的说服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状况是Danny Boyle讲故事的方式。

没有任何铺垫或转折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让Aron几乎要丧生的旅行。

正当我在忧愁,就一个演员困在石壁之间的状况能出多少戏的时候,导演安排了美丽的荒漠景色,以及Aron如鱼得水似的自在。

前面有再多的危险,至少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对观众而言无疑是诱惑力巨大。

不需要《Into The Wild》的极致,需要出门行走的理由。

Aron与两位女性偶遇的序幕则更是加强吸引力。

这一段的情节安排对比着后面的痛苦,也基本完成了Aron阳光性格的塑造,可谓一举两得。

DV是真实的设备。

它让Aron的境况成为了画面,又为Aron的幻觉和回忆进入直线叙事带了突破口。

心中所想所念是无法为外人说道,而影像则可以将“画面”呈现,如DV完成的“当时就是这样”的功能。

饮用水耗尽的后期,乐观解决不了困境时,人的本能,求生的本能支配了一切。

幼时与父亲一起观看荒漠的日出,怀念女友缠绵的指尖,下雨形成的洪流而产生逃脱机会的幻想,闪回和想象的画面插入现实获得理解,而同时将人物丰满。

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的融合,可以窥见电影的拍摄方法。

让观众从身体内部看出,钝刀划破Aron的皮肤,在身体里游走,血色刺激着神经,这是Danny Boyle乐于去做的事情。

127.Hours.2010.BDRip.XviD-Larceny

 3 ) 你行走着,暗自神伤。

你还活着,带着癫狂你行走着,暗自神伤我看见你,慢慢成长生命之火,小心呵护不要熄灭,从此倒下让生命之火,继续发光如果我能重生,再来一次选择如果我愿相信,不只为此而活影片中的一首歌。

喜欢他那种仿佛随时都可以独自上路的轻狂。

驰骋在人烟稀少之地,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和欢呼。

也许生命本该就这样自由自在。

当他从自行车上栽了个跟头摔下来,对着摄像头傻笑的那一刻,就爱上了他的笑容。

欣赏这样的不在意。

毕竟在死亡面前,载个小小的跟头有什么大不了。

当生命接受考验,最为惦记的还是那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和家人。

不止一次的想起没有回母亲的那通电话,很可能那将是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

和父亲在一起凝目过的那次日出,感受阳光的温暖和爱的温度。

平常不在意的水和阳光在那些日夜显得尤为重要。

总是在要失去什么的时候才想去珍惜。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共度余生。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困在峡谷里的那些日日夜夜,回想起的过去。

那是只有在非凡时刻才能感受到的对生的无尽渴望,想要活下去的意志。

也只有这样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真正的懂得为何而活,又如何更有意义的度过此生。

那将是更接近生命本质的一种存在。

所以,最后他说:Thank you。

 4 ) 生死两难-- 我的感受

2015.05.05, 生死两难--我跌倒在人生的低谷. 朋友欠债8万,信用卡14万,恶意拖欠3个月以上。

让妈妈帮我筹钱,妈妈4万(去年已经2万),姥姥一万,老舅两万!

从2013年11月失业至今!

人生的谷底,无数次逃避现实,无数次想跳楼算了。

但家人、朋友的爱,让我苟延残喘。

”我以为自己是孤胆英雄,可以为所欲为“。

--- 我正是如此,自以为是的家伙,看不起别人,忽视、冷漠了母亲、家人、朋友!!!

电影里Aron终于感叹Everything is... just comes together. It's me. I chose this. I chose all of this. This rock... this rock has been waiting for me my entire life. In its entire life, ever since it was a bit of meteorite a million, billion years ago up there In space. It's been waiting, to come here. Right, right here. I've been moving towards it my entire life. The minute I was born, every breath I've taken, every action has been leading me to this crack on the earth's surface. 电影让我热泪盈眶,希望我可以坚持勇敢地活下去。

 5 ) 一个范本:如何选材搭建一个单人励志冒险故事

首先,我现在才意识到Danny Boyle最大的特点也许是他其实是一个如此具有商业气质的导演、而不是如看猜火车时那样猜想的另类怪咖。

这不是贬低的话——该骂的话在前年都该骂完了——他接手非典型类型片,能够非常好的处理得可看性很高、价值取向接近通俗(但不流俗)、还能保有非常cool而“可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亮点:比如猜火车里的药丸、比如太阳浩劫里的光迷恋(Sunshine其实应该算类型片,幽闭空间、异型类科幻悬疑片,只不过总量比较少,不够成“型”),甚至大俗套的Slumdog Millionaire,必须承认也是存在非纯技术性(电影技法)的亮点的。

其实对这些亮点最好的解释是导演自己的兴趣就在这里,一句话,“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他最为迷恋和最热衷于表现的主题。

”(这里多插几句,写下上面的话时我忽然想到诺兰导演,这两个同样才气与匠气兼备的英国人,不同的是诺兰常在类型片框架中注入足具颠覆性的强大精神属性,Danny Boyle则在其关注的主题上架构、填充故事和情节以支撑起一部电影。

两个人都能熟练的游走在商业和独立之间,拥有纯属而又丰富的技法。

虽然DB拿了奥斯卡,但诺兰的精品率高、尤其今年声势正旺。

希望两个人未来都有更伟大的作品,则影迷之幸也。

)把127 hours和海滩放在一起会很有意思,抛开品质问题,两者都涉及了现代青年一代寻求“世外”的意向。

我看127 Hours最有感觉的一刻就是Aaron锁了自行车,开始徒步时:他三步并作两步轻快的迅速攀上一块岩顶,脚下不时扬起尘土——就是那几步,背景无声,而我似乎能和Aaron一同触摸到那独自出行时的自在,一个人矫健的行走、攀爬,彷如自然的一体!

那一刻,片子从开篇的快节奏的剪切、出行的紧张准备和一路奔驰的状态转入另一个世界,没有喧嚣的,平静和自由的世界——一段柔缓的配乐渐起,旋律若有若无(这其实是一段主题乐,在后面Aaron的温馨时刻回忆中重现),和着山风,镜头转成全景,小小的人在山顶,无比的明媚中,娇小的云朵点缀着,蓝色的穹庐和黄色的旷野,没有俯拍、没有四顾,这个画面仿佛只摆了个简单的Pose,够让人畅快的呼出一口气。

喜欢一个人出行的人(其实无论是不是野外)也许能理解这种感觉:我被拉回到那可以自由呼吸的野外,提醒我,一个人的冒险曾经多么令人振奋。

一个人,一定是一个人,自在的,全身心的投入,你属于天地,天地也属于你。

你可以赤裸裸的面对自己,你不再是一个社会赋予存在意义的人,你是真实的,完全纯粹的自由的。

你如同隐形了,可以自己和自己聊天,把头脑里所有的自己不得不扮演的角色一个个拉出来晒,自己开个派对狂欢。

你也可以跟飞禽走兽交流,因为你跟他们一样了。

总之那种舒畅,无与伦比。

(我很遗憾,几年前的那部In to the wild都没有给我这种感觉。

)这样的人不是排斥社会,就如Aaron会热情的招呼两个女孩一样(呵呵,绝不是因为美女才热情的哦),遇上同行的人一起分享是愉快的事,甚至是令人期待的。

只是,没有合适的同行者时,一个人出行也可以特别的惬意。

当然,自然的世界未必比人的社会简单,它给你设下的陷阱就在那里。

这时候一个真实的人就能够、敢于面对这个状况,冷静而乐观,Aaron就是这样一个人,真实的对待自己,真实的自然的爱好者。

好啦,喷够了我的馋口水,说回片子。

我们看看编剧和导演选取了哪些我觉得特别的素材来填充这个故事:开篇和结尾点题时都出现了密集的人群,这就是片子的题眼,个人与社会(而不是人与自然)。

从片头异常密集(拼接画面方式增加了密集度,这一方式接下来还增加了片子开篇需要的速度感和吸引力,用的非常之好)的人群切转到Aaron一个人的身影,快节奏中干净利落而又异常明确的穿插了后续会出现的重要道具和人物(水壶和水、没有拿到瑞士军刀而拿的made-in-china赠品刀、妹妹提醒他给母亲电话的留言),接下来还是快节奏的一路出行(这里通过拼接画面插入的内容也异常丰富,广告牌一一甩在后面,和自行车队擦身而过,是他一步步远离喧嚣社会,甚至还有对即将到来的野外岩石壁画的想象),自行车车程上的小插曲(经过的废旧工厂、跌倒——人物的乐观性格初见端倪);另外在细节上,水的展示(从管子里涌出)延续了开头的处理手法。

相遇的一段情节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所有细节都被很好的利用在了后面的独角戏里(幻觉、渴念)。

遇难的一幕很突然,并没有提前给什么石头的特写或音乐转变为惊悚之类的,直到尘埃落定,片头127 Hours开始倒数计时,这种不同寻常的冷静甚至平静的处理就是整个片子遇难情节的基调,非常的写实、不戏剧化(本片的配乐和混响我觉得非常出色和到位,配乐的地方、只留下环境声和适当渲染的片段穿插,都用的恰到好处,并不过度,虽然也并不是说有什么难的吧,但作为独角戏,具有范本的价值)。

接下来的独角戏里断断续续出现了回忆的画面,都是从眼前的事情引出的回忆,非常自然,阳光引出与父亲露营,引出给父母录制遗言(Aaron很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符合他的理性思维,但也同时出现了第一次崩溃);晚餐时间引出party的想象、引出水的臆想(第一次水的臆想),隐形眼镜引出母亲的最后的电话,查阅地图引出跟同事最后的告别,这些每个回忆都是小小的片段,点点滴滴与真实时间穿插,慢慢汇集的感情会留到后面爆发。

这里的节奏控制也要提一下,比如Aaron行动起来,捆绑、做滑轮等会用轻快的剪辑和配乐,打破其他时间的单调。

暴雨(第三次水的臆想,第二次是倒带回到车里的一瓶水上)是一段神来之笔,结合对女友的回忆,感到“隔离”,第二次崩溃。

接着到了星期二(第四天了)一大早又是先欢快的调节了一下情绪,然后则是因缺水,Aaron明显一点点开始陷入绝望、不可控制的狂躁,试图自残,利用影像自慰,但是他控制住了这次崩溃(第三次)。

接下来随着Aaron的活动能力接近为零,片子的调子开始转入严肃,越来越多、越长的回忆和幻想(包括重复之前的细节),把主题引向回归(这里,拼接画的方式变为为回忆、想象和现实结合服务,并相互叠加引向了第四次崩溃)。

最终是阳光催生了最后的幻觉也唤醒了最后的意志。

断臂、逃生、得救的一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难得的是本片放弃了传统叙事的完整性,没有对救援怎么来的之类进行双线讲述或者命运预示(Aaron思考命运一段是其自己的表述,是存在过的主观想法,片子尽职的呈现了这个想法,但没有去从客观上附和)之类的,使片子很纯粹、简洁有力。

直升机没入阳光,从那里片子的励志本色进一步升华,回归社会,人潮、生的气息扑面而来,Aaron越出水面,预想成真,主题乐再次响起,这一幕真是水到渠成。

呵呵,如此解构一部电影实在够无聊吧。。。

 6 ) [非影评]有一种人

手痒啊,码几个字吧。

我自作多情的说,丹尼鲍尔你是在为我拍电影啊。

我以为电影会出现一系列虐心场面看的我一边回忆一边感慨。

结果发现,和想像的不太一样,他是在拍aaron的故事,aaron是神。

我见过这样的大牛人。

那一年被教练推荐去买装备,牛人的生活除了登山、自行车以外,也卖点户外用品。

他和女朋友住在某商店上的阁楼里,很宽敞,摆满了户外用品,和一张床。

他又高又瘦,年纪和我差不多,话少,腼腆的微笑着问我,要多大的包?

我说我是外行,你说多大就多大吧。

他告诉我,只背一个人的装备的话,50的就够了。

我这有贵的,质量好;那些便宜又看起来好看的包,质量差。

我心里想问,质量差还卖?

后来同事告诉我,也卖的动的。

因为很多人买来只用一次就再也不会用了。

那个50升的登山包我用到现在,每次旅行都背着它。

直到最近才知道,大牛人后来有次去雪山的时候遗失了一只手套,冻坏了几根手指,不得不截掉。

他现在和朋友们组织了一个救援队,和aaron一样,他还在爬山。

他,aaron,《碧海蓝天》里的大男生,《走钢丝的人》里的法国佬,他们都是一类人。

我理解他们,我也羞愧成为不了他们。

一朝蛇咬10年草绳,几年来再也没有驴过,我只是普通人,虽然我一度也膨胀的幻想过。

关于导演的拍摄手法没太多说的。

aaron还活着,还在登山,所以故事不会拍的那么沉重,丹尼博尔的风格很适合这个题材。

开头那段跳水的情节超级吊,很high,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血腥的段落算是避重就轻了。

挑神经很可怕,所以单独拿出来拍一下。

石头碎骨估计观众承受不了,于是省略了。

我们看到演员脸上的血迹失真的象番茄酱,断臂后没有大出血的迹象,演员没有一边跑一边流血(简易止血带哪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都在暗示导演的意图,他要拍的不是断臂,是求生。

jf演的实在太好了。

我觉得最好的不是遇难后,而是遇难前的状态,活脱脱一老驴,整个精神状态和气场,在山坡上下来回跳跃的欢乐劲,都“驴”极了。

看了下豆瓣的短评,只要是户外控,登山控,没有不打满分的。

127小时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不是来吓唬观众,不是让观众看完后望着高山更加畏高,而是告诉我们,即使经历这一切,都不会打击人类向上爬的欲望。

因为,那实在是太快乐了。

 7 ) 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生哲理

经历死亡的考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人可以乐观,可以选择不放弃,但是,这种坚持可以持续多久?

乐观需要你采取行动,需要耗费能量而绝望却又是如此毫不费力,诱惑着你放弃一切行动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希望但是,这个“轻易”的底线是在哪里?

如果死亡是种解脱,放弃是种安慰那么,无助的我们该怎么做?

而且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别人在看,在鼓励?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时候变得很脆弱,甚至脆弱的以为自己就要死亡。

可是,看了《127小时》后,我想100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人会有99个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真的,看了这部片子后,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自己想去完成,就一定可以实现。

在见识到各种人生面貌的时候,我觉得人生真的可以有各种可能,人的生命之所有有特色,之所以那么有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

《127小时》是一部经典的奥斯卡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生哲理,小中见大。

短短5天零7小时里完成了对人生的体验。

时间在这里已经不能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流动速度来思考,在那段人生历程中,以小时、分钟、秒计算的时间是一个人心理、身体、社会价值观为主角的舞台剧。

127小时足矣完成一次心灵的轮回。

影片中的峡谷与巨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命中注定的坎,要么死在这条坎上,要么踩着这条坎到达更高处。

只有强烈的生存意念、对生命强烈的尊重、对人类情感社会的强烈依恋才能够真正适应、征服我们生活的世界。

浓缩就是精华,生命的本质就是在这127小时中体现,在这只有127小时的生命体验中,也是痛苦大于快乐,导演在影片中也凸显了人类特有的情感与强烈的生存意念是超越肉体痛感,在正常情况之下,我们无法想象清醒状态下将自己的前臂割断,因为正常社会有很多东西掩盖住我们接触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将人放置在一个狂野无情的荒野中才能够清澈见底,只有将人放置到最原始的环境中人才能够稍微真实一些,因为刨去了群体社会中外在干扰的浮华与匆忙。

在这部影片中到底什么才是人生命中沉淀下来的东西呢?

不是生存的技术,而是情感,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这些情感加上人的求生本能让人类得以在恶劣孤单的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

不管用尽各种救生工具,想尽各种办法都摆脱不了那块压在人类身上的巨石,反而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割断手臂)也被现代社会称为最愚蠢、最无效的办法保住性命。

这部影片一定意义上是文艺复兴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主义的体现。

当我们作为一个观看者的角度看待同类生命此种场景下的表现,我们自己也不禁为之震撼。

所以永远不要对自己作为人的那种精神、情感力量失望。

因为我们是人。

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对人心灵的震撼却是持续和有力的。

人的生活总有遗憾,温馨的生活渴望有更富裕的日子,富裕的日子却要失去许多的幸福,两者很难兼顾。

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会留下遗憾。

但我们还是要从人生的价值来选择,有的人希望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那么温馨的生活与他而言就是最佳的选择。

有的人希望人生活得有价值,那么富裕的日子与他更合适。

可是,我想,该忍受平静加贫穷的时候就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该开始打拼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也要勇敢而上。

人生其实没有多少过多的选择,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足以。

有人说:跑的快的人不如跑的慢的人,或者说是马没有骆驼走的远。

究其原因,就是跑的快的人需要休息,而跑得慢的人却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久而久之,离目标越来越近的人就是那个跑的慢的人。

所以,没有必须羡慕那些现在领先的人,只要自己也在坚持,从不放弃,迟早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那个成功者。

 8 ) 比电影更精彩的Aron Ralston

今晚有幸在MIZZOU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的讲演。

主角是电影127 hours男主角的原型Aron Ralston。

电影说的是Aron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如何断臂求生的经历。

拍得很让人揪心,配乐也很好,虽然故事相对来说很简单,但还是把野外的那种荒凉,求生的渴望和瑰丽的景色拍出来了。

听完Aron自己的讲述,发现还有很多很精彩的东西是银幕里没放下的。

逼仄的电影加上一场有点欢乐的演讲,我想这整个才是一部极其精彩的完整电影。

演讲中的Aron是一个和电影里的男主一样乐观开朗的人,他一上来就呼喊MIZ,跟台下的学生互动,不时调侃Missouri,嘲讽我们的死敌Kansas, Ok State, Nebraska等等。

当有听众说他比电影的男主James Franco帅多的时候(我觉得是事实),他把口袋里的零钱掏了出来,表示十分受用。

他多次说电影最不真实的地方——如果James Franco出现在那里,一定一帮影迷会跟着他,然后各种尖叫,就算卡在石头里也会很容易被人发现。

Aron说卡在石头里的6天,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出断臂的选择的,身为工程师的他,考虑了很多东西,比如断臂可能导致的大出血,其他一切可能的办法。

他真的也梦到了自己当时并不存在的可爱的孩子,那样爱着他的父母,这些让他做出了一定要尝试的决定。

一个有点讽刺的小细节是,他最后是利用那块大石头完成的断臂,他说他很感谢那块石头,是它的坚固让他自己可以掰断手臂,是它改变了Aron的整个人生,他觉得这是最大的gift。

现在Aron有个一岁半的可爱的孩子,当他每次看到他孩子的时候,总会觉得,断臂的决定绝对值得。

他说,如果给所有人一个手臂和可爱孩子的选择题,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孩子。

是的,这就是上帝给人的赏赐。

Aron因为这次经历,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龙爷说过,人生都会是喜剧,关键在于你敢不敢坚持。

其实只要像Aron一样学会乐观的享受生活,不论什么样的逆境都可以走出来。

Aron特别感谢自己的母亲。

电影里出现的直升飞机其实是他的母亲叫的,Aron事先并没有告诉母亲这周的计划,连母亲的语音信箱都没有回。

但是,一个以前不懂电脑的母亲因为和儿子失去了几天联系心急如焚,侵入了他的邮箱的账号,给他所有的联系人打电话,知道了他所在的大概位置,联系了各种组织帮忙找人。

如果不是母亲通知警察,失血过多的Aron可能也活不到今天。

我不禁想起自己不跟妈妈联系的一天,她急成什么样子。

Aron说,在片花的结尾导演打上了一句话——There is no force on eart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ll to live.这句话的确是贴切的,但是Aron认为如果把live改成love会更加的好。

是的,是爱,人和动物所不一样的爱,以及由爱而生的责任,让我们活着,活得有烦有愁,有笑有泪,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最喜欢的部分是可以看到在有点悲情的电影的之外的那个真实的Aron是如此的爱着他的生活,如此的开心的享受着生命。

最近还沉迷于一句有关love的话。

Crotchet说的,Love your life until love is found.一直想说,或许love is found,因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爱的存在。

又或许即便找到了true love也还是要love your life。

但依旧喜欢这句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某种爱是在缺失着,那么就更好地去热爱生活吧。

至于Until这个词是不是对的,到时候再说,Aron断臂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今天会在MIZZOU做如此精彩的演讲。

There is no force on eart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ill to love.Thank you a lot, Aron Ralston.

 9 ) 独角戏下的真性情

人与人的境界和价值观差别常常是很大的,在我等为房价生计操心的人看来,放弃一份英特尔工程师这等美差而去登山,简直就是吃饱撑着的蛋疼之举。

然而,一个叫阿伦•拉斯顿的美国青年偏偏做出了这个选择,而且还专去些人迹罕至的险要地点,接着第二年他为自己的蛋疼受到了“惩罚”,手臂被巨石压住,绝望中度过了127个小时,但也因此成就了壮士断腕的壮举,成就了一个自救传奇。

《127小时》纪实化又艺术化的再现了这个过程,而导演丹尼•鲍尔则继《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再度以人性善良坚毅一面走入聚光灯下,好莱坞文艺青年詹姆斯•弗朗哥同样以出色的独角戏表演赢得了大量观众的掌声。

一个人的故事确实很难拍,剧情讲究戏剧冲突,所谓冲突,常常人与人之间最能形成让观众共鸣和紧张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拍部讲究视觉效果的灾难片,也通常要拉上一对婚姻危机的夫妇,边躲避灾难,边互相争吵直到和解的线索,因为“与人斗,其乐无穷”,观众看了也更有感觉。

在《127小时》中,阿伦实际上要与天斗,与巨石斗,如果单纯表现他这5天的绝望生活和断臂壮举,想必不是个令人感到愉快、励志和振奋的过程,所以导演做了艺术化处理和戏剧化加工。

首先,阿伦遇险前有段与两位少女互动的过程,这咋一看与本片主旨无关,其实是塑造阿伦性格的重要前奏。

正是他热心的为少女们指路,表现了他的热心;正是他将少女们带入到一个新鲜又危险的路线,表现了他的冒险精神;正是他与少女们在狭缝落水游戏中的欢声笑语,表现了他的率真;正是他的操作细节,体现了他的专业和丰富经验;也正是开始恐惧危险路线的少女们,最终也享受这探险乐趣的过程,让我们也体会了这种冒险精神的理由,体会了它可以带来的巨大愉悦,这为喜欢冒险的阿伦的遇险做了铺垫,也让我们明白了他这么做的理由。

接着,阿伦遇险,经历了恼火,冷静思考,努力尝试,绝望和沮丧,又到坦然认命,最终奋力逃生的过程。

这是一个人陷入险境的自然过程,导演的节奏安排和弗朗哥的表演都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同时,前面体现的阿伦的个性特征,在这里也有很好的衔接,他专业的想对策,率真的模仿电台纪录,愤怒的发泄都让人感受到了真实和紧张,为他的命运担忧。

而鲍尔同样在这里加入了他与人的互动,当然,这里不可能天降仙女,跟他谈情说爱,而是通过幻觉,让他进入与朋友、父母的互动,进入对深爱女人的遐想,从而同样体现了他对家庭的真爱,对爱情的期待,对人生的眷恋。

就这样,他内心的驱动力和求生欲就在这种艺术化的朦胧场景中得以建立,也为他最终的逃生积聚了他个人的力量,以及观众情感的认同。

正是这份认同,将观众带入到了那种对一般人来说,陌生的深处险境的现场中,体会他的焦灼、痛苦与幻觉,他思念着家人,幻想着爱情,当然,也有这个时候必然会有的“假如”的设想。

一次次,突然萌发出可能逃生的火花,又在尝试中不得不放弃。

看到这些,你会感觉到它跟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挫折和困境多么相似,都是在看似平稳推进的生活中,突然遭遇巨大困境,猝不及防中懊恼,埋怨,而同时也会尝试解决,有时候走出困境,有时候在焦灼中沉沦,很多时候看韧性,也看运气。

据后来对阿伦的采访,他很早就想到了自断手臂的办法,但是做出这样的抉择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是看上去很简单,但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的,所以,我们常常将这样的办法放到“迫不得已”的低优先级考虑,却常常发现到了那真正迫不得已的一刻,为时已晚。

阿伦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没有在他饿到彻底失去力气的“迫不得已”的时刻动刀,如果到了那个时刻,想必也真的太晚。

真实手术并没有片中那样几分钟搞定,但是这几分钟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惊悚,结合现实,对阿伦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而当最后,他被人搭救,在音乐中直升机降下一刻,我竟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我就在现场,伴随阿伦经历这一刻,当我有这种感觉时,自然对我个人,这部电影的代入感取得了成功。

《127小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个人的传奇,而丹尼•鲍尔却将焦点从他深处险境的那一段时间放大。

时间上向前推,表现他的个性与可爱,空间上向回忆和幻觉层次推,让他在回忆与幻觉中与人交互,产生戏剧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阿伦的真性情得以表现,一个事迹上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壮士,被还原成了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也更容易被代入进去,感受一个极端人生挫折下更普适性的困境下的情感和反映,所谓励志,常常不是要强调传主如何特异,而是表现他特殊事迹下的普适之处,让观众感受自己可以从中获得的力量。

阿伦继续着自己的登山之路,也获得了爱情和家庭,这令人欣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丹尼•鲍尔与弗朗哥对这127小时的再现,让我对传主感到敬佩,也真诚的祝愿他一生好运。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cfca218a933aa1334fa4160.html

 10 ) 生存的份量

P.S.强烈建议各户外用品厂家在刀具广告中加上类似“削骨如泥,断肢必备”的语句,呵呵,开玩笑啦。。。

生命到底有多重?

如果天平的两端一头是你的生命,另一头是10万块钱,你会怎样选择?

如果是100万呢?

恩,你说你穷,没有那么多钱。

好吧,我们换个选项,这回你肯定有,一条胳膊怎样?

等等,光一条胳膊还不够,你必须得自己把它割下来,这交易成不?

喜欢户外运动的我对这部片子早有期待。

看片之前,我便只有这样一个疑问:需要怎样的生存意志才能让人愿意付出自己断骨截肢的代价?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在最后几分钟给出了答案:为了活着。

遭受巨大的痛苦,Aaron并不是打算拯救世界,他想要的仅仅是继续活着。

他也确实实现了愿望,经过127小时的挣扎,重获新生的独臂Aaron和家人团聚,娶妻生子,继续他的户外运动生涯--恩,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我很怀疑自己在同样的处境下是否有勇气折断自己的手臂,直到现在那两下嘎嘣脆的骨头碎裂声依旧清晰的回绕在我耳边。。。

)电影里,生存的份量在三段内容中爆发:第一段,蓝色的天和橙红色的大峡谷--标准的明信片式风景,这段主要表现Aaron和大自然的融洽相处,此时的他生龙活虎,又骑又蹦还顺带和姑娘们跳个水啥的,影片的节奏也相当欢快;第二段(是127小时的主体),冷峻的石头和陷入困境的Aaron,这里大自然被放在了对立面上,蓝天成为自由的符号。

镜头在Aaron无法动弹的现状与自由疯狂的过去之间不断切换,通过对比表现出平凡生活确有可爱之处,这里,随着时间流逝,生存的份量在加重;第三段很短,就是介绍了原型Aaron逃生后的生活,放一串照片而已,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简短”处理恰到好处,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的普通寻常,这时生存的份量又静悄悄消失在幕后,还反衬出第二段中为求生存而激发出来的超人意志。

剧中有一句台词:“Maybe this stone has been waiting for me through all the life.”大概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这样一块石头,它将你热爱的事物分别放在天平两端,迫使你做出痛苦的抉择。

其实有很多事物就像空气一样,常见到你根本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然而如果让你窒息那么一下,空气在生命中的份量就立刻凸显出来。

顺便说一句,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觉得配景音乐很棒,回来上网一查才知道音乐制作是一个叫Rahman的印度人,DB上一部劲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音乐也是他做的。

个人觉得如果少了Rahman的音乐,《127小时》这部电影会失色很多。

恩,物色幕后人选是也导演的必备能力。

《127小时》短评

荒野魅惑,I服了you

9分钟前
  • Day Dream
  • 推荐

Talk Show超級出彩!!! Listen! Don't buy the cheap made-in-China multitool.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樣的運氣在自行截肢時沒有死掉James Franco是吧?某些角度有點像JGL耶!!!

13分钟前
  • 黯黠
  • 力荐

荒野生存 之后最好的一部 我爱生命

14分钟前
  • 王十万万万万万
  • 力荐

怎么可以这样被捂着眼睛看完,又不是鬼片!!!

16分钟前
  • 臭臭
  • 还行

不管你去哪里,不管用任何方式,一定要和家人报备!要不也不能5天找不到人!我喜欢分屏的剪辑方式。前17分钟大峡谷的自然风光让我心旷神怡,而精雕细琢超赞的配乐,把这样一个悲催的真实故事衬托得相当enjoy!自残截个肢相当不易,皆因中国制造的山寨刀具!!!

19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还行

比我想象中无聊多了,没啥意思,既不励志又不可悲,很难找到形容词。。。只是告诉了我们别买中国制作的刀,因为自杀都不死,可悲可悲。。。

22分钟前
  • 粉红懒惰猪
  • 较差

实在单薄

26分钟前
  • 颜不与
  • 较差

感谢豆瓣字幕组让人第一时间看到这片啊

28分钟前
  • 桃色響尾蛇
  • 还行

thank U

33分钟前
  • TheSingingSea
  • 推荐

墨迹没节奏自残

36分钟前
  • 糖豆
  • 较差

配乐不错,付兰兰很可爱

41分钟前
  • Amigo
  • 还行

不应该排成一部电影

42分钟前
  • 八虫
  • 较差

考演员考剪辑,片子都做到了~但是剧情果然还是有点无聊,有点形式感了

47分钟前
  • baobao_zao
  • 还行

好看在哪里?好看在哪?好看在?好看?好?豆瓣莫名其妙地给了8.1的高分。。。再看看网友给5颗星的原因“长镜、枯镜、暖镜、深镜、手持镜的完美结合,Danny Boyle大师级的摄影,Franco漂亮的独角戏和臆想穿插,热泪盈眶的OST,华丽流畅的剪辑。。。”好吧。。。原来不是我看不懂,只是豆瓣上的装B侠太

50分钟前
  • 我的名字叫初恋
  • 较差

帝都买的盗版碟,连字幕都相当和谐!MADE IN CHINA万岁!

54分钟前
  • blue
  • 推荐

迷人的风光

57分钟前
  • mmhh
  • 还行

【比上部作品百万富翁差的也太多了吧,作为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导演,丹尼·鲍尔还在只玩炫技真是十分讨厌】

59分钟前
  • 夜摩刀
  • 较差

自己截肢挺血腥的

1小时前
  • djj
  • 较差

这哥们太坚强了 导演也很聪明 没有刻意表现男主断臂的血腥,很轻的电影风格和很重的人生

1小时前
  • roro520121
  • 力荐

比起爷采访过,听过的故事,这个电影就是菜。不值一提。

1小时前
  • BD中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