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词好戏好,可男人一老,怎么都喜欢挑战老变态呢?
不理智。
唐国强只有一个,姜文陈道明还不照样另辟蹊径道骨仙风的。
王志文在这戏里也挺“风”,多了点“风魔”的意思,怕是误入了歧途。
但我超级佩服一直给王志文吹头发那哥们(或者姐们)。
敬业专业有技术,四面起风,八面玲珑,利用跟大自然及其规律的对抗,营造出多股无由妖风,将王志文演的老变态形象刻画得恰如其风,风如其人,意气风发,风调雨顺。
他/她跟摄影的配合,默契得叫一个非常完美。
见过头发吹得好的,没见过吹得这么好的。
大家回忆下听到傻子哭,王志文猛回首那镜头,头发“唰”地起身,Timing和力度天衣无缝,头发扬起得没有丝毫犹豫,利落性感。
看得出很不容易,很有内涵!
我大胆预测,《麦田》之后,这人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剧务,而是一个顶级的吹发师!
以他的手艺,足借《麦田》吹向国际,吹向世界。
以后,他不单单只给王志文吹,世界顶级的长发男人上戏,都应该由他来一手吹造。
不,甚至那些顶级的短发男人再演电影,也要先为他蓄作长发,甚至拉直,方才上镜,只为博他华丽一吹。
祭司很明显是个内分泌失调的女人,我觉得有点像陈红。
这次就不重点说她,一个长得像陈红的女人只能演内分泌失调的戏,人家已经够丧气。
(居然没认出来是王姬,真瞎!
)后知后觉地说,范冰冰的容整的真的很成功。
眼睛够大,大则戏多。
要是眯着演贱明星大家不觉着特别,瞪起来活人当鬼演总够分明了。
鼻子尤其好。
稍稍嫌大,占了不少地儿,不过线条很好。
鼻子的线条正面看不足以判断,要看侧面。
侧面多带劲阿,比王学圻的小弯鼻好看多了。
再就是仰头时,那么精致的立体小三角横截面!
鼻孔的大小也恰如其分。
当今影坛有几个女星敢随便仰面示人?
我真想立刻回去整容阿,个大牛鼻子顶了这么多年,男人吓跑了一箩筐。
等将来回到北京,我踏遍铁鞋也要找到给BB姐整的地儿,并且就照她那么整!
要说BB姐还有小小的不足,就是屁股长得不够俏皮。
曲线虽是被蛮腰托了出来,但肉未免横横,不够嘟嘟。
其实,咱不差这一块地儿,整就给整齐了!
整俏了肯定凡直男同庆,举国家欢娱。
说起来,某一个时期后,每个跟BB姐上床的男人在我心中都十分英勇。
他们完全不担心不害怕自己的某种能力被比较,这,特别作为中国男人来说,已经几近神勇。
还是男人们觉得只要自己那一刻钟爽到,便都无所谓,反正当着脸,BB姐肯定不至于说自己不行,不如谁谁谁。
然而你比这个长,总比那个短,这些秘密竟都被BB姐一人获悉在心中。
我又忍不住浅叹了几口气。
黄觉这次挑战自我,上演硬汉柔情,身材练得没话说。
和傻子那场极长极gay的戏,更是把全组工作人员的取向暴露无遗。
看看灯光下,女人中,黄觉那窄细柔和的腰身和白花花油亮亮的大腿,以及他安详蜷曲的睡姿吧;看看他跟傻子间傻不拉唧的对话──那根本是出自恋人之口──只有谈恋爱的人才会说无意义但是重复来去的蠢话;还有他们任性暧昧的各种体态,和多次再次的身体接触挤压。。。
太弯了!
弯到腐女们都要感动呢。
可是输在杜家毅太难看演得又太跳不着边的招人烦。
这是腐女和Gay都不能接受的。
其他人能不能接受不得而知。
有模仿王宝强戏路的痕迹,但操之过于焦急,不令人喜爱。
何导这次口味这么重,我是真没想到。
屁股被大红丁字裤勒住还不够,还要撅一撅,跳一跳才看得过瘾。
何导,就听说您爱打高尔夫,没听说您还爱看男人屁股,下次您再狂拍男人大丁裤衩露屁股,也挑个屁股坚挺好看点的嘛!
讨厌~
秦始皇看到《麦田》结尾,大荧幕上缓缓淌出的黑幕写到:“二十年后的今天,秦国一统天下。
”他想了一会儿,转头问李斯:“长平是哪一年的事儿?
”李斯答:“公元前260年。
”秦始皇开始有点急躁:“如果不算比寡人鼻屎还小的卫国,最后一个国家齐国,是哪一年被寡人灭的?
”李斯答:“公元前221年。
”这下,秦始皇脸上的惶恐更深:“那,那前260年后的20年,也就是前240年,寡人在干啥?
”李斯答:“《秦史》载本年大事有三,一、您的亲奶奶夏太后,那字儿怎么读的来着?
哦,薨了。
二、一起薨的还有大将蒙骜。
三、李斯入秦。
”话毕,他才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盯着秦始皇被水银丹药摧残得先衰的脸,眼角纳了点殿前的烛火,竟然莹莹有光。
秦始皇呆若木鸡,半晌才回过魂来,他揪着李斯的领子往他脸上狂喷唾沫星子:“李斯!
李……斯,你来秦了。
来跟寡人说什么了……寡人那时还不到20,你跟寡人说什么了……”李斯还是不悲不喜,不怒不嗔:“臣说,臣给我王带来了一个梦,一个大梦。
这梦中,万国皆灭,唯有一国,乃秦国;万王俱废,唯有一王,乃秦王。
臣并无戏言,梦已成真。
”“好一场梦啊好一场梦!
寡人劳苦半生,就为着这么一个梦。
这何平竖子,你这鬼电影,害得寡人以为寡人得了精神分裂,花了20年去做了一件已经做完的事。
”秦始皇很平静。
他很平静地在那结尾的黑底白字上批注:“黑页算个鸟,无图无真相。
”
很难得逼迫自己写点影评,为了一张电影票,值了!
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惊讶的就是长镜头,在一部商业电影中,运用如此多次巨长的镜头,也算首例了。。
就这一点这片子还是挺特别的从开头一直到那个裹着着韩版围巾的白发大叔出场。。
我还是看着挺高兴的。。
故事讲得有趣又有戏又不是拿情爱来说事,心理正在欣喜着中国古装片的又一次突围。。
然后突然的节奏和叙事一落千丈都不知道怎么收尾似的胡乱就凑合着往下走。。
特别是范冰冰在空房间里狂叫“大人”那段,完全的鬼片风格,结束镜头竟然就落在那丫鬟的悬在空中的脚上。。。。。
在这么一部色彩艳丽又饱满的电影中,我实在很想不通那天导演找人代班的么?
但无论后半部多么混乱,还是不能不说说我对他的钦佩。。
因为那些大全景俯视形成的圆形构图,更因为那两个超长的对话都能用一个镜长头来表现的简单直率。。
相比6年前的《天地英雄》,在这部片子里,导演明显多了份对电影美学的反思与实践,重新诠释着第五代的经典,它更像一部实验作品,也许何平导演以后的作品也会继续这样形式化。。
最后要说下,两个男主角基本上一直半裸着就前面一块小三角遮羞布。。
这个服装设计师还真够雷的
何平越来越精致了。
我得承认,影院黑下来那一刻,那片美丽精巧的麦田真的迷住了我……可是,只是这么一小会儿啊。
接下来的时间,我的意识总是出出进进,定不下神来。
没那么生猛了,是吗?
我记忆里的“孩哥”“一刀仙”哪里去了?
怎么看不到一丝丝的风沙?
算了,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的期待又能和多少人相同呢。
那个时候过去了。
我要集中精神,来面对现时的何平和他的《麦田》。
容易记起的,是接近影片结尾,摄影机擦着金黄的麦穗滑行,慢慢没入田野之中。
这样的低角度的机位,我来臆测一下的话,应该是何平导演特意的表达。
对于电影来说,画面的角度多少都会反映出导演或者是老板的意图。
“麦田”之中,影像的雕琢清晰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可能迷了很多人眼的麦田,只关注何平那些有趣的拍摄角度。
电影中,人在麦田里的行动,总是低着头,甚至躬伏其中,潞邑城的女人们如此,秦国那两个逃兵如此。
他们收上麦子,这是粮食,他们匍匐其间,这是逃脱的屏障,仿佛这麦田就是他们的母体,须臾都离她不得。
镜头就是这样,以麦秆的高度展现这一切。
小津的摄影机总是处于日本人日常作息的高度,去描写他眼中的生活。
牵强一点儿,“麦田”里,何平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劳动者的高度来表达自己。
只是在这个时候,镜头开始俯视这群乱世中的普通人,让她们和他俩也变得疯癫诡异,范冰冰是漂亮的,她伏在镜头之下,裹着大红的绸子,那分明是蠢动的欲望呵。
两个误入敌国的逃兵,也这般被潞邑城的女人们拉来扯去,已是褴褛的衣服遮不住战争中的疯癫荒谬。
我原以为,电影会以这样狂乱的姿态结束。
后来那诡异阴霾的影像,生生撕裂了我的期待,把我抛到了银幕之外。
那些女人们殉城的时候,我又感到了战争的冷酷无情。
可是这样的结束,于我来讲,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麦田”这个故事,本来是讲战争的荒诞,最后却这样板起面孔说事,这样的讲法,实在让我诧异。
何平这样急切切的变脸,总让人觉得沉不住气,这个故事一定要玉石俱焚才好吗?
我倒是希望“麦田”能慌乱到最后,荒谬到最后,也许还有机会让何平破茧重生,只是现在这个样子,放不开手脚,却没了之前积攒的味道。
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麦田》走的是荒诞路线,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战争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但演员的表演手法的荒诞似乎是形式大于意义,所来才找来范冰冰和黄觉的组合,因此荒诞这一外衣不知是掩饰其表演的真功夫,才是成全了演员们的本色演出。
关于影片背景选在“长平之战”,应该也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史书上记载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而且此战的意义是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同时还为中国贡献出“纸上谈兵”的这么一个成语。
而编剧推出秦国锐士逃兵回家收麦子这一场,无非想告诉观众,其实战胜国的勇猛兵士也有厌战的情绪,并有杀人封爵还不如回家收麦子实在的人生原则,由此可见这位锐士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还是特权阶级,老百姓不过去他们的棋子,所以特权阶级才会用诛九族,连十里的酷刑来防止兵勇作逃兵。
影片发展到两个秦国逃兵进入赵国小城潞邑,使人不禁想起韩国影片《欢迎来到冬莫村》,不过韩国这部影片由于朝鲜战争的背景,人物的刻画要比《麦田》更立体化,故事情节的铺垫也更加复杂化,到最后也更使人记忆深刻,更有好感。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两者的不同,《麦田》是用荒诞表现荒诞,《欢迎来到冬莫村》则是用现实拯救荒诞,至于孰优孰劣,观众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本人不怎么喜欢范冰冰,所以评价时要做到绝对客观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这次看《麦田》,对范姐的演出也只是定位在花瓶的期望值。
不过这次何导手下的范姐尚未洗尽铅华,已是化作望夫石,成孤城之嫠妇,所以雨天思春的一场戏,看起来令人浑身难受,胜似AV表演的前奏,但又有令人不可原谅的假高潮。
而黄觉与杜家毅与众女人的打打闹闹,犹如今日女粉丝机场接某男明星,恶俗地难以忍受,以前只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如今在何导的眼中才知晓赵国多风流倜傥之寡妇,大开眼界,受教了。
影片中的“女人”和“五行日”,我粗浅地解读为“人类的繁衍”和“自然的延续”。
战争代表人类的毁灭,而女人和麦子则是人类的生命延续的希望。
潞邑城里的赵国人一死,其女人收获的麦子随之也失去了对于人的价值,而“五行”意味大自然的并没有因人的行为而停滞,而作为自然界中一片望不到边际的金色麦田是令人惬意的景象。
(以下为妞妞口述,小满中士记录,没有删节。
后半部分由小满中士提问,妞妞回答。
全部内容均没有他人提示。
)<麦田>好的地方在那两个男的一个一直是说“我是秦国人我是秦国人”,那个男的说“在我们逃出去之前我们是赵国人。
”范冰冰她们那些女的还把那两个人灌醉了酒让他们睡觉。
那两个男的想自己说瞎话想让那些赵国人觉得是自己胜利了其实是秦国人胜利了。
而且他们赵国的那些去打仗的男的也都死了。
给秦国打仗的那些人还喊“秦王万岁秦王万万岁!”那些在自己国家种地的那些人还以为是赵国一夜杀死了40万秦国人。
最后那两个从秦国来的逃兵也想杀他们秦国来的一些人中的一个大官。
到最后他们种地的时候,一看好像要下雨了,他们想快点,那些从秦国来的人都跑了。
留在赵国种地的那些人还没把麦子收完呢。
那两个来赵国的人睡完觉以后醒来还说“我满身都是宝贝,我在秦国是个贵族”赵国人说“就你还是贵族呢,你身上连块石头都没有”。
最后他从身上掏出玉的那个链,范冰冰一看是她以前那个他们自己的玉佩。
那个睡完觉醒来的人还迷迷糊糊地说:“你看完还给我”。
范冰冰没有还给她。
问:这个电影里你觉得谁演得最好?
答:迷迷糊糊的那个秦国逃兵。
问:哪个场面你印象最深?
答:一大片麦子的场面,还有夜里打仗的那段。
问:你觉得那两个逃兵是不是好人?
为什么?
答:一半好一半坏。
因为有一个逃兵还想回去收麦子,那个人抓他想让他留下在赵国打仗,但是他们俩跑了。
问:范冰冰演得怎么样?
答:还行吧。
问:让你印象深刻的还有哪个人?
答:那些留下来等着收麦子的那些女人。
身为历史知识单薄的电影爱好者,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只能是——起点低,进步就快,咱勤快点时刻学习着吧-_-||| 瞧,这电影看了2小时,回家查资料自我教育时间就翻了倍。
下面,交上学习小结,呃,或者叫,略有所得但疑惑更多之请教贴。
金木水火土日电影分了章节,有些戏剧的味道,这挺好。
但分章的依据让我昏了一昏,习惯性想到了七曜,知道不对。
经查:金日、木日、水日、火日和土日,是日子的天干地支的甲子纳音的五行。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给个直观的例子: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手头资料不足,小有疑惑。
记得成书年代相近的《吕氏春秋》中并不以五行纪日,记载长平之战的《史记》也是,而后世五行日常出现在风水、命理的卜课里。
片中金木水火土的五日,是否隐含了剧作者的吉凶观?
有待同好共探!
合卺与结发潞邑城主大婚虽短,也详细呈现了婚“礼”。
其一,合卺之礼,交杯酒的前身。
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
我的疑惑,在两半葫芦的连接,那华丽丽的红绳……红绳或红线表示姻缘,起源并不早。
月老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的小说中。
是否另有什么讲究,恕我火星……其二,结发之礼。
看电影时,我把战报的上呈的情节理解成了结发礼的打断。
在我印象中,结发是需要夫妻二人在床榻上将发束相结的。
但小查而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
”就是说,缨是许嫁的标志,表示这一女子已经有了对象。
这条束发丝绳,直到成婚的当夕,才由新郎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
”影片中确实礼毕了。
女司仪、女祭司与城里的女人们这些全是疑问。
当时的婚礼是由女司仪主持的?
婚礼当中可以任意呈报军情?
城主不在时,女祭司的权力有多大?
城里上年纪的女人们共商大事?
有种看希腊的神话剧的错觉。
命运,巧合,神力,民众的愚昧与喧嚣。
是战士还是武士片中一正一谐的男主,衣装发型、台词动作、情节冲突,都将我的思想抛向黑泽明的黑白世界中。
怪只怪,咱在系统了解民族文化前,过早被邻邦娱乐业荼毒了。
看吧,我确实是认真看片,仔细思考,严肃学习的观影良民。
而且,我不准备把更多困扰带给大家。
这些困扰包括:骊夫人的着装,片头赵国儿歌的方言,一城人在城墙外同耕一片麦田,城中老妇的京腔,那块玉佩到底是不是金镶玉等等一系列贯穿影片的光影声色。
考据癖是不好当的,自然,我也达不到那种高度。
把无意自称历史纪录片的娱乐大片这样学习,也有失公道。
但如果不是历史,它讲了什么呢?
《麦田》导演何平不是传统意义的第五代导演,他并非78级那波学院派,而是在西影厂实践出来的熟练工。
很明显,缺少一纸文凭,在中国这片凡事迂腐而刻薄的土地上多少有点儿低人一等。
而通观何平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则更易看出,何平的那股混不吝的劲头与当今的那些第五代“大师”确有不同,其前两部作品《川岛芳子》与《双旗镇刀客》在题材上与《一个与八个》之类的第五代出师之作简直是南辕北辙,如果不论何平的拍摄手法,他似乎是为数不多的在第五代中拥有较强“类型片”想法的导演。
从《川岛芳子》的中日“苏菲抉择”式矛盾到横空出世的国产第一西部武侠片《双旗镇刀客》,何平在冲破电影题材的禁忌上已然是那个年代的急先锋。
但从电影内容本身来说,何平的电影却始终透露出一股“人格分裂”式的压抑情绪,《川岛芳子》是最典型的身份疑云,而《双旗镇刀客》是将一个少年架空到冷酷的西部世界中,《天地英雄》中的姜文则是一位在权力与人性的角力中出走的逃荒者。
而到如今的《麦田》,则演变为无比强大的性压抑,不分男女弗远国界,通通充斥着“力比多”的能量聚源。
这一点何平确实不如第五代的张艺谋,后者在早期作品《红高粱》中便已将积压数年的文化与性压抑释放于“我爷爷”与“我奶奶”的一次野合之中,更遑论十几年后他所毫无顾忌展现出的恋乳癖;而何平却仿佛滞步于70年代,那种大革命后的逼仄环境中似乎还无处不在的压抑简直渗入骨髓。
《麦田》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简而化之就是两个战胜国的逃兵:黄觉饰演的暇与杜家毅饰演的辄,俩人误入了战败国,而战败国的男人几乎已经死伤殆尽,全城剩下的只有妇孺,而两个男人则在这个女儿国里上演了一出悲喜剧。
这部电影咋看下似乎有相当多的主题:家园情结,反战,女权……而实际上,这些主题都相当难以自圆其说,只是蒙着面具在顾左右而言他:黄觉饰演的秦国锐士暇从叛逃开始,嘴里就叨念着要回家收庄稼,这似乎是许多反战电影中常有的“恋家”角色,用以反衬凸显出战争的无用与残酷;而杜家毅饰演的逃兵辄则是在电影中充当插科打诨的“二打六”角色,相当于各种迪士尼电影中主角身边的吉祥物;赵国潞邑城主夫人范冰冰则仿佛是一个相当有气节有胆识的烈女,作为“女儿国”的代表,她与城中其余的女子显然不同,她相当自持的姿态让所有为两个逃兵着迷的女人们甘于俯首称臣。
而故事的结局却是,黄觉竟然不知为什么而无厘头地爱上了范冰冰,而毅然放弃了“回家收庄稼”的伟大“理想”;小丑式的杜家毅则死相惨烈;而范冰冰也因为夫君剧葱大人战死沙场而近乎歇斯底里,拔剑欲自行了决。
换个角度看,逆转的结局除了表达出无常意味,也反映出这三人不一而同的性压抑景况。
和大卫芬奇之类的电影相似,暇与辄不过只是一个逃兵的两种人格而已(暂用A和B代替),本质上他俩是一个人:A人格强悍,理性,恋家;B人格懦弱,感性,性欲强,A人格进了女儿国以后就竭尽全力欲逃出生天,寻尽一切办法希望满足家园情结;而B人格却在女人包围中使其懦性更加放大,虽然贪生怕死,却相当希冀过上声色犬马的皇帝生活。
A人格在全片中一直对范冰冰显示出相当不屑一顾的冷感,并且伴随着相当自制的道德焦虑,是“性压抑”的主体;而B人格则最好就是把全城的美女都据为己有,用下半身说话,但他显然只是个小配角,“性欲”正被A人格所压制。
而当结尾B人格的代表杜家毅死亡后,“力比多”终于全部转嫁到A人格上,A人格的代表黄觉突然转性,瞬间从无能男变成了直男,冒着生命危险回城拯救范冰冰,“性压抑”导致的性力量最终战胜了“家园情结”、“道德焦虑”以及“生死恐惧”,他以不怕死不回家的态度完成了高潮部分的“英雄救美”,其悠然间爆棚的威武凛然姿态仿佛是一款“男人阳刚”式的宣传广告一般,让人无法不叹服。
而向来被多数中国男人口诛笔伐,却是更多中国男人内心性幻想对象的范冰冰,在《麦田》中上演了一场“一个寡妇的心理变革”:从期待丈夫生还到“寡妇”身份的最终确立,范冰冰的恋夫情绪自始自终看起来是以性为主导的荷尔蒙活动。
电影对于她与剧葱大人的感情线没有过多描述,他们不过是新婚燕尔,但范冰冰在扭曲自慰中反映出来的暧昧影像,却仿佛更能令人信服;而在其他的女性群众以及两个精壮男人面前,她则要表现出贞节牌坊式的性冷感,这便是她另外一个痛苦的根源。
所以当范冰冰最终发现盼夫的结果成为了无法挽回的“性压抑”(剧葱大人战死沙场),这个角色才终于疯狂了起来。
除却在电影主题和结局的换位上,笔者觉得《麦田》有些暧昧和不明就里外,其整体的制作确实带有第五代一贯持有的精良水准。
而《麦田》的故事虽设定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画面却刻意制造出相当梦幻的质感,更像是一个虚拟的年代所发生的传奇故事。
在整个第五代导演之中,何平也算是在美学上别树一帜的人物,其使用的摄影师马德林赵晓时等人,也不同于顾长卫那些第五代摄影师,从荒漠到金黄色的麦田,从场景的迁移上,何平也完成了美学的进一步深化和进步。
希望除却本身的美学价值外,《麦田》在大片云集的档期中也能在票房方面获得成功。
(网易专稿,转载注明)
作为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个人觉得差强人意。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一系列美景迷幻住了观众。
那类似石鼓镇的大转角,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那蓝天那白云那孩子的笑脸。
虽然颜色调的很假很技术,但这些都成功的误导了我对后面的内容期望过高。
暇叔是影片的男一号。
这个可爱的亲昵是从影片中某士兵甲嘴中蹦跶出来的。
暇叔作为一名堂堂大男子,心中怀着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愿望与梦想——收麦季节到了,回家种地收小麦!
他执着的如刘胡兰那般革命那般坚定的信念指引着他。
纵使身边有美酒,美食,美女,他都不要都不要!
他要回家种田吃面条!
这样的精神竟然被一大老爷们儿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我不禁拍手叫好。
提到那唬人的开片,当时我还在感叹——原来可以张艺谋的不止冯小刚一个人啊!
可是,当男二号隆重登场出来后,这部本可以成功步大师后尘的影片霎时跌入十全九美,大陆搞笑武装娱乐片儿的一流里。
男二号叫杜家毅,洗澡里的胖子,梅兰芳的制片人。
可能是减肥成功的原因,使其本人在服装方面很爱现。
开幕式上,他身着苏格兰打黑裙儿;影片中,他令人很费解的不抛弃不放弃于那身儿曝露的相扑装。
虽然他出色的演出确实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可他做作夸张的演技让人有种把他送精神病院的冲动。
影片以男二号为侧重,会有各种各样的雷点。
例如王姬扮演的女大神一号,很容易联想到了史前一万年加勒比海盗中的神婆。
可能这样类似能预测未来的角色最近比较火。
可赶时髦和不合时宜的服装,让这个角色在整个影片中略显尴尬。
王志文在红地毯前那个很卡通的表情事后想想好像是在评价他在影片中的扮相。
白发大神二号出镜15分钟,五分钟的画面都用去刻画那被电扇吹起的秀发上!
王学圻作为老演员也不甘示弱,会作出类似囧一个的表情。
这真是场激烈的战争!
范冰冰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我一直觉得她特漂亮。
她不像传闻中的傲慢,不论是红地毯,还是首映,她都会保持微笑,向影迷招手,显得恭敬谦卑,优雅大方。
再看看片中那从头到尾的泪眼,什么叫真正的泪人儿?
什么叫真正的郭敬明似的泪流满面?
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姑娘不好!!
影片结束,前方一哥们儿说他没看懂,回去要多看几遍!
靠!
当时我就震惊了。
纵观本片,毫无剧情可言,就连冰冰那份盼夫归来的心情都能刻画半小时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片子都能看不懂!
看着首映完几个金发老外so despairful的表情,我的困意油然而生。
影片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没有讲暇叔收到麦子没,这是个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至于暇叔最后那一串儿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我也更加的想不通。
对了,听说闭幕式上,Ewan McGregor会来。
何平意淫、自娱自乐的作品,导演气息浓重,黄觉亲爱的,我很喜欢你,但您在这部戏里的扮相和胡军一样,我好几次认错了人。
他们怎么给你化的装?
过节没事儿干地人,有打折电影票的人,可以去看看
第五代崛起于黄土地里的高粱地,如今倒在了满是菊花的麦田里。听范冰冰的话:还是回家种庄稼吧。
这里的范冰冰很美。注意,是 美!
太TMD男权了
哼~~没有激情戏!
一颗星给王志文,一颗星给王学圻
黑泽明式的镜头,但镜头后面没有黑泽明的大脑。
画面很好...
Wheat.2009.DVDRip.XviD-CoWRY
听春秋战国时人说北京话还真不习惯
这个类型多好
感谢豆瓣组织的免费观影。何大导六年就磨出了这么一把小匕首而已么……
拍摄很到位,镜头很细腻,场景很唯美。演员太刻意,叙事太小气。
范冰冰的表演这么差还能在演艺圈走红,她一定具备表演以外超于其他女演员的东西~~~
那两个男的 笑死了 一堆大婶大妈级的yy。。。剧透:村里n年没男人 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因此 当村中来了两个男人也是仅有的两个男人时。。她们笑了。。
元素太多,混搭的有些凌乱.
三个字:脏乱差
冰冰啊,哎;就导演呗,非要硬造某种氛围。
惭愧,为什么我觉着还挺好看的。
范冰冰真漂亮啊!
象征主义力作,反战片,20090921望京星美影城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