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追捕》。
我想,用再多的鸽子也挽救不了这部电影的命运了。
吴宇森究竟是从哪部电影开始晚节不保的?
是从《赤壁》开始的吗?
这部电影启用了中、日、韩三国的一线演员,却拍出了不伦不类、庸俗不堪的效果,只有枪战场面还能依稀看出吴宇森辉煌时期的一些影子。
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混合三个国家的演员来拼凑这部电影,统一演员的国籍,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损伤。
用这样的阵容,投资方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
是想分别凭借张涵予、河智苑以及福山雅治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掀起票房狂潮吗?
编剧用了好几个,却写出了如此糟烂的剧本。
蹩脚的搭配、无趣的情节、对不上的口型……在编剧名单里,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庆嘉赫然在列。
尽管这个家伙只是编剧队伍当中的其中一员,但我还是本能地感觉到了某中不妙。
事实证明,这种不妙正中下怀,吴宇森用顶尖的阵容拍出了烂片的质感,电影中的一切都似曾相识,停留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任何创新和超越。
有关口型对不上的问题,在中国,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就像当初对待假唱一样。
在电影当中,若本人声音是由非本人所配,该电影将不得上映——如果这么做,既可以遏制合拍片的无限泛滥,亦可以解决语言口径统一的问题,为何不这么做呢?
《赤壁》与《太平轮》均分为了上、下两集上映,过于冗长。
也许吴宇森在前两部电影的失败中汲取了经验,《追捕》便没有延续这样的做法,将时长控制在了两个小时以内。
但它依然是一部失败之作。
失败在哪呢?
很多方面。
吴宇森太想一雪前耻了,在《赤壁》和《太平轮》在中国的票房与口碑皆不尽如人意后,还在幻想着能够凭借此作咸鱼翻身。
想当年,吴宇森借周润发之口直抒胸臆——我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想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当时,吴宇森也是在拍砸了好几部电影之后憋着一股气拍了《英雄本色》这部电影的,不过,很显然,今非昔比、事过境迁了。
或许从周润发宣布辞演《赤壁》里面的周瑜一角时,悲剧就在冥冥之中形成了雏形。
有人可能会纳闷,那个曾经拍出《纵横四海》、《变脸》的吴宇森跑哪儿去了?
是不是导演黔驴技穷了?
电影的剪辑也有很大的问题。
为了营造紧张感,这部电影的剪辑极度商业化。
连续的失手,让吴宇森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再说回到前面提到的编剧陈庆嘉,这个名字在我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时不时地跳出来,十分影响我的观影情绪。
直到电影结束,它还萦绕在我的脑海当中,久久不愿离开,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陈庆嘉效应”?
我孤陋寡闻,只听说过“蝴蝶效应”,这“陈庆嘉效应”究竟是什么鬼?
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陈庆嘉的履历表吧。
他导演的电影里面充斥着大量“屎、尿、屁”之类的内容——虽然他在当导演之前,作为编剧,也写出过几部不错的本子,包括《江湖告急》之类,但坦白讲,自从看过此人导演的几部“屎、尿、屁”之后,我对此人的印象便一直停留在“屎、尿、屁”阶段,从来未见好转。
一部烂片,竟然让我在此喋喋不休了这么久,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啰嗦。
如果我叨逼叨这么半天,还有人不明其意,那我就更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未雨绸缪,我还得再次重申一遍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赤壁》、《太平轮》这两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双双失利了,为此,《追捕》在时长与剪辑上面做出了改变,想力挽狂澜,然而,它的下场还是和它俩一模一样。
贰零壹柒/壹零/壹柒
最烂的电影之一!!!!!!!!!!!!!!!!!!!!!!!!!!!!!!!!!!!!!!!!!!!!!!!!!!!!!!!!!!!!!!!!!!!!!!!!!!!!!!!!!!!!!!!!!!!!!!!!!!!!!!!!!!!!!!!!!!!!!!!!!!!!!!!!!!!!!!!!!!!!!
我觉得电影有很多致敬老电影的地方,比如🐴,蓝天,电影最后真由美的完了?还有戴尔笔记本,还有那个男人就应该面对死亡的飞行等等,但是我觉得情节上面还是比较薄弱,比较扯。
配音是真的尬到不行,活生生的成了一个喜剧,我觉得这点很不错😂,还有我觉得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可能有点浪得虚名吧,难道特意在打架的地方放几只鸽子就是暴力美学了?
这恐怕说不通吧,电影情节大多是由打斗场面撑起的,使得人物关系就显得十分突兀,缺少了铺垫使人物能够自然。
另外演员演技还算在线,那个警官的小跟班还是很漂亮的。
还有庆祝予叔儿时的杜丘梦能够实现!
还有配乐虽然很衬氛围,觉得和原版一样放杜丘之歌也不失为一上策。
然后总结一下吧:实话说,前一天晚上补了老版的我看完后,内心说不上失望,也别提惊喜。
就觉得也就那样吧!
特别是剧情上觉得很笼统。
第一次写影评,希望可以和爱看电影的人交朋友。
谢谢!
无论是从原著、导演、主角,还有宣传,对这部片原先是抱有挺大的期望值的,大概也就是期望值越高也越失望,整部片的剧情实在是让我无力吐槽,原先的喋血双雄,哪怕是原版的剧情都比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情节强多了好嘛,硬生生的搞出来一个神奇的特效药,这个特效药呢就跟毒品一样,会让人上瘾,发作时候的样子也跟犯了毒瘾一样。
而这个特效药的神奇之处呢,它能让一个孱弱的老人,一下子力大无穷,练就了金钟罩一般,以此来为一些所谓的买家培养杀人机器,于是药厂就会哄骗流浪汉去当试验品。
所以,原先的犯罪剧情片,其实是变成了科幻动作片了吧
这部电影,如果你不碰瓷追捕,改个名字至少能高两分。
你的演员们气质比"老电影"差多少心里没数么?
矢村警长本来是那种外在刚毅,一头卷发非常硬汉的角色,你第一眼就会感觉这是警犬的感觉。
你福山雅治把他演成了艺术家说杜秋。
张涵予算是硬汉,但是你的跟谁比,高仓健是属于那种无敌写在脸上,非常有安全感的硬汉,大高个,大风衣,棱角分明,你让陈宝国来试试都比张涵予强,和原版高仓健比,你这个就是小沙拉米。
戚薇,来说气质可以了,也算美了,但是你没给人家安排美的剧情啊??
还参与了两下武打,拿着猎枪还杀了几个人!
这是真由美么???
如果这些都不算啥,不算槽点,甚至人设改变都不算槽点,这片子tm前前后后多次 说"老电影"是啥玩意,还为了碰瓷追捕特意加了一段追捕的音乐。
最扯犊子的是女杀手还因为谈了两句老电影,就爱上了杜秋,我想骂人。
而且最后女杀手反水反的突如其来,不明白,盒饭领的也没有铺垫,不明不白。
电影不是这么拍的。
还有拍摄问题,我后半段都看杜秋和艺术家警长大大搞基了,你这么玩真的好么??
来!
骗!
来!
偷袭!
不讲武德!
这个片子,如果把人名字都改了,把那段碰瓷老电影的片段去掉,把一部分段落稍微合理化一些,其实还是可以上6分的,你自己不往好了走,就想低分,真怪不得别人!
吴宇森的电影总带几分侠气,在枪林弹雨中彰显看似对立实则英雄相惜的情谊,整个基调快意恩仇又含蓄温存。
这部《追捕》改编自小说《涉过愤怒的河》,同样也沿袭这个风格,动作戏酣畅淋漓,情节简单直白,内核是牢不可破的内心原则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些与动作场面的浓墨重彩相比起来要深沉细微得多,却涌动在整部影片中,相得益彰。
张涵予饰演大公司的律师杜丘,起初还是一派成功人士模样,下一秒就被设计走上逃犯的道路,他在逃跑过程中从高处掉入泥地的细节很有趣,仿佛暗示了他正身处巨大阴谋中。
追捕的另一方是福山雅治饰的矢村警官,他有种奇特的镇定和颓废感,不按常理出牌,却意外地让人觉得可靠。
两者的身份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但在追捕的过程中矢村掌握了更多的证据证明杜丘的清白,同时警界高层与公司利益勾结的迹象也愈发明显,他们于是从敌对转为战友,目标只有真相。
影片的推理只是外衣,悬疑气氛营造得很好,动作戏如行云流水,从水上摩托艇追逐,到不同场景的枪战戏码,都扣人心弦,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其中的情感。
杜丘与矢村在追捕过程中对彼此慢慢释疑,他们手铐铐在一起时的并肩作战畅快无比,最后杜丘被注射药物,矢村告诉他不要被药物打倒,杜丘重新站起来与矢村一起应敌的场面也震撼人心。
除了双雄的重头戏,还有许多微小而温柔美好的情感,那是信赖与善意。
戚薇饰演的真由美在三年前失去了自己的未婚夫,她想要真相,所以才找到了杜丘,对真由美来说杜丘也是间接促成未婚夫死亡的人,但看到他成为逃犯,真由美仍然选择帮助他,并在这过程中了解到复杂的真相,她与杜丘的情感也是水到渠成,细腻深邃。
流浪汉们甫一出现就是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他们对杜丘的信赖毫无来由,但就这么自动地接纳他、帮助他,这些善意就像幽微的但永不熄灭的火种,与利益阶层的崩坏形成鲜明的对比,照亮人内心的温柔和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还有这对杀手姐妹,紫雨和红霞,她们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互相依存。
红霞被彻底洗脑,完成任务过好的生活就是一切,而紫雨还保留着对美好的向往,她与杜丘谈论老电影,杜丘看她被客人为难出手相助,我相信紫雨一定对杜丘有相当的好感,但这好感除了男女间的吸引,还有的就是善意,她感受到杜丘的善意,甚至是生活的实感,就好像身体泡在热水里,精神放松下来,真切地感受着简单的美好。
所以她不愿意杀死杜丘,也最终选择反抗扭曲她们姐妹生活的罪恶源头。
直到最后,紫雨对杜丘的情感都并未说出口,她只是动摇了,改变了,选择了另一种活法,但那比任何宣之于口的感情还要更美。
电影里讲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兄弟情,是不用密切的关系铸就的感情,是人与人相处之间的善意。
杜丘的幸运就是他遇到了很多很温柔的人啊!
因为戚薇版的真由美被编导包装成了一个活在回忆中的未亡人,所以,和杜丘一点火花也没擦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姜还是老的辣。
吴宇森版的《追捕》在节奏上,还是要比一般的商业片好很多,至少尿点不明显。
帅哥美女,风光优美,剪切利落,可以说吴导拍了一部21世纪合格的商业片,并且在恰当的地方向老版致意。
当然剧情没有老版那么有嚼头,结尾的药厂战斗有些山寨,还有就是在大阪府里面,大家操着中日英的三国语言飙戏,有时真是不忍卒听。
期望下一部就正正经经地让福山雅治和樱庭奈奈美演一场《嫌疑人X的献身》式的悬疑日片吧。
剧本乱七八糟,不想再说。
就说吴宇森最擅长的枪战戏,空中一个回旋翻身一枪,冲出膝盖滑地开枪,踩桌跳起前冲开枪,楼梯滑下开枪等等,这些在30年前是新鲜的过瘾的,就像《纵横四海》周润发在轮椅上各种消灭保安,最后大战,张国荣跳起倒挂在横梁开枪,每个开枪动作都是各种不同,还各种潇洒飘逸。
不知道为什么,当初的电影即便现在看也没有什么不适,但是现在电影再这样拍就过于浮夸了,甚至产生不适感,主角做完动作打死杀手,旁边的杀手向其开枪,如果不想让打中主角就分镜拍,杀手和主角仅隔几米,杀手连开数枪打不中,这发生在一个画面中,而且这种画面有很多,观众很容易就会出戏,本来见到胖胖女杀手,就已经够出戏了…算了,一星给演员,一星给片名。
小时候,我看过日本版的《追捕》。
忘了剧情,只记得男主角叫杜丘,女主角是漂亮的真由美阿姨。
我当时还小,为片中的打斗场面兴奋不已,对其中尔虞我诈、郎情妾意毫无感触,更别提剧情了。
印象中,这部外国电影深入人心,那时母亲和嫫嫫阿姨们走到一起聊到此片,都说好看,都夸那个演杜丘的高仓健太有男人味了。
如今,在网上,见到2017年吴宇森执导的这版《追捕》,我不仅嘀咕:这是不是翻拍旧版,致敬经典?
我带着问题打开影片链接,想看看新版新在哪里?
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没有尿点。
我觉得这片子不难看,至少还有多处可谓打动人心的段落。
当张涵予犟驴一般拒绝黑帮招安,当福山雅治躲开刀枪后面不红气不喘依然帅气逼人,当戚薇不分敌我男女不怒反嗔,当几个男女杀手冷不丁地出现又速速弹出画面,尤其当白鸽以吴宇森经典的方式飞在半空,当子弹满天飞就是打不死英雄,当新研发的针剂让酒井父子立刻成为财富和武力的超人,当花园里的春夏秋冬永不变换、花草树木永不凋残⋯⋯我笑了,好像还醉了。
擅长动作戏的吴宇森,巧妙地利用了《追捕》中行动的两个主角一一警察和罪犯一一他们之间的动作元素,并将其延展开来,重塑了这一版《追捕》,独立完整的一部电影佳作。
(2020-4-29夜于宁波)
我们年轻时候,能够吃特别甜的点心,比如蜜三刀;能够吃特别腻的肥肉,比如烧白。
能够看特别俗辣的电影,比如港片。
我们不知道自己当时年轻,胃口好,消化能力强,误以为遇到了好东西。
直到多年后重遇蜜三刀、烧白和吴宇森,发现胃口倒尽了。
其实这三样东西跟二十年前一个水准,二十年前的水准遇到二十年后的口味,不匹配是一定的。
回想起来,港片对影迷要求太高了,它要求影迷与导演形成“共谋”关系,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假装眼瞎,避开导演的软肋,选择性地感受电影里最突出的优点。
比如吴宇森的双雄对峙,每次两个男主角互相拿枪指着对方,接下来就是一大段混合了哲学、伦理和感情前史的啰啰嗦嗦。
从前我们没看过《教父》、《低俗小说》、《谍影重重》,没见过一言不合就爆头的酣畅,没见过手持镜头展现的暴力的速度感;一旦见识了,吴宇森那种废话连篇的抒情、打四百枪才擦伤主角肩膀的鏖战都太low了,周润发乱枪毙命时手舞足蹈的表演也太水了。
说到底,导演不能太作,作过了头,观众就是于谦都懒得配合了。
两位男主角非常不搭调,男人戏拍得像一对直男互相准备掰弯对方。
张涵予的演技是后天的、紧绷的,杜丘身上的肃杀之冷、岩石之硬,放在他身上只有保鲜膜的凉意、隔夜烧饼的微韧,踮着脚尖都很难企及。
要命的是,福山雅治的演技也不松弛,在装萌和过分煽情之间游移不定。
他显然把《神探伽利略》的电视剧表演法代入了电影里——日本演技本身就流于表面、起伏极大,喜欢大吼大叫。
中日分歧里,钓鱼岛第一,张涵予、福山雅治演技分歧第二。
这两人表演“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伪军都不相信。
从《赤壁》到《太平轮》再到《追捕》,吴宇森电影的监制都应该拉出去互戳三百刀。
监制是保证电影商业风格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勒紧导演的最后一道缰绳;吴宇森近期作品里逻辑混乱、细节全是毛刺,监制都没看见?
《追捕》里张涵予躲进流浪汉营地,营地里只有一个老头会汉语,张涵予一屁股正好坐在这老头旁边,而且这个老头明知道张涵予是通缉犯,眼看着警察已经追来了,老头就不报警、就要豁出命去救他,凭什么啊,你自封杜丘的后爹吗?
电影需要巧合,但巧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无赖了。
结尾俩男主角站台道别,一个说日语一个说汉语,互相听不懂还要嘴硬地强调“我虽然听不懂你说什么,但就是能领会你的意思”。
我大胆建议,三位监制应该互相交换看对方作品三百遍,才算是恰当的惩罚。
其实有那么一瞬,我仿佛看见了港片时代的满眼芳华。
那是片名出现后的第一幕,天神制药公司的大派对,一群美女和一群高管热舞,吴宇森用了类似音乐剧式的群舞,加上日本的踊舞动作,非常好看。
在港片时代的高峰期,导演拍什么都是成立的,《雷霆战警》请藤原纪香来跟郭富城拍警匪片,《少林足球》里拍禁药人体试验组建魔鬼足球队,这些在当时的影迷看来都是很爽的电影。
然而这么多年后拍《追捕》,竟然又用这种禁药老梗,又捏合一个没有化学反应的中日搭档,只能说“今是而昨非”,莫名尴尬了。
《围城》里说,对于丑人不要细看,细看是残忍。
我建议大家去看《追捕》谨记钱钟书这个建议,带着墨镜入场好了。
大屏幕上的福山叔太帅太好看了!每一个动作画面都帅哭惹!!吴导整体拍的很日影,最后处理的有些凌乱,同时出现三种语言的对白对观众不是很nice……奈奈美好可爱
看到白鸽从意象进化为trick的时候,感受到了一颗持之以恒的匠人之心。吴老,保重身体。
故事比较老套是真的,而且发展迅速,感觉还没发生啥人物关系就建立了,但也不至于烂到爆吧,一群观众跟被枪逼着看完的似的……
这样华丽的卡司拍出这样滑稽的电影就很离谱!其实还不如干脆拍原创呢,反正除了角色人名也看不出来是“追捕”了。
看之前没抱太大期望,但没想到竟达到了有点惨不忍睹的程度。吴宇森怎么成现在这样了呢?
对不起,真一般。
剧情老套的过分啊,不过吴导的动作戏,经典站位,嗯,给足四星,看得挺爽
看评分吓一跳。。。爸爸要看的,上午场人不多大多是他那个年纪的。前半部分确实傻B,还推理起来了,严重侮辱智商。逃脱戏和摩托艇追逐戏和飙车戏都一般,从农场枪战开始电影活了过来,吴宇森就该这么拍戏啊。只是可惜现在再也没有周润发和李修贤们了,演员根本只是演员,没有神韵。
前面还好,最后半小时彻底崩
#TIFF 本来想打两星 但是观影氛围实在是太赞了 笑声掌声不断 john woo的粉丝太多哈哈哈
这一定是一个被成龙附身的律师,又能打又能跳,还能打枪。话说好像个个都会用枪,这也太爱枪了。。。除了片名和人名,其他跟原版基本没啥关系,完全是为了一场动作戏接另一场动作戏而已。。。PS:英语太尴尬了。。。
河智苑好美,福山雅治好帅。这就够了!
真吴导老派运动片
灾难级的剪辑是本片致命的弱点,从开头五分钟剪辑就开始出问题,到后面找不好剪辑点用定格凑实在不该是吴宇森的风格。在剧作上人物塑造并不完整,节奏时不时就急着跳一下,其实本片就如同片中吴宇森女儿说的:父亲把剂量加的太大了,我浑身都没有知觉了,遂卒。其实吴宇森并没有变,变的是市场和资本。
原作甚至连佐藤纯弥这个笨蛋导演的个人最佳都称不上,因此翻拍出来倒是别有一番新意。枪战戏和各种基友梗把吴氏枪战片重温了个遍,白鸽用到无语森。日方的阵容堪比去年的《沉默》。最出彩的是福山雅治,形体舒展,动作戏优雅大方。希望主角再邪气一点,吴宇森的电影好不好看,这是最重要的标杆。
才从大阪回来,正巧电影也发生在此地,甚是贪恋。警与“匪”的惺惺相惜,双枪,室内扫射,白鸽,水上摩托,都是熟悉的根基,配上簇新的搭配,好几幕动作,赏心悦目。前后古远的音乐,也动人。老电影前面有味后面潦草。汇集了这么多明星,却必须在弱鸡的谋算中,尬着中英日三语,这些,不兴了吧?
吴宇森导演就是保障啊~打斗戏真的很精彩~
说真的两位男主实在没有什么西皮感,没火花还硬要强行制造出火花的感觉。全篇三分之二都很尴尬,穿插的线太多又说不清楚,中间差点看的睡着。怀念英雄本色以及当年狄姜即使刚认识就天雷勾洞地火,为对方而死都毫无违和的感觉。。。
好久没有人聊起老电影了……从开场就进入尬聊模式了
除了大荧幕上看福山雅治毫无意义,好多镜头还看起来像翻白眼。女角色除了小助手剩下的看起来都是花瓶,包括臂上肥肉颤抖练拳击的杀手。三流国产悬疑片的禁药战士梗倒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