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都不在乎你,你是不是Gay又有什么关系。
————谨以此文祭Dominik之所以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偶然发现一个个人恶趣味的小片段,惊艳于男主妖媚剧照一张。
迅速把电影搞下来看。
冲着BL主题去的腐女必定是要失望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导演把零零碎碎少之又少的暧昧片段拍的太好了,如同一个极其简单却设计的精妙无比的集成电路,美感与现实并存。
电影的开篇就引入了BL情节,不过是高中毕业误会之后放纵的酒会。
男主角Dominik和炮灰攻Alex的玩闹,打K的视频挂到网上。
两人的镜头着实是太过香艳,甚至有女生在下面留言:如果我也是男生就好了!
柔道课,ALex又一口咬定Dominik有反应。
又一次多亏了叽叽喳喳的网络讨论,Dominik失控。
我猜Dominik一定想拿着家里那把枪把Alex崩了。
回过头来看看Dominik这个人,不爱说话,似笑非笑,走路习惯驼着背,目光永远定在地上。
他想了很多,全部都不会说出来。
甚至自己面对无法接受的事实,也只是把发泄锁在房间里面。
他有优越的家庭,专职司机送他上下学。
可是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忙碌的父亲母亲,充足的物质生活,空虚的精神世界。
我们还是说说电影里有趣的部分吧....因为某人实在对情节没什么兴趣。
父亲的政治宴会,父亲上司的女儿喜欢Dominik,两对父母,一对年轻人,父亲的用意昭然若揭。
他说,我是Gay,然后转身亲吻了雕像。
整部电影都是冷色调,像是法国人的风格,用情节一点一点压迫你的神经。
他开始尝试自残,我一直认为这不过是被错误的引导。
整部电影最讽刺的地方,唯一一个温暖的镜头,是他搞定了用来自杀的药。
Alex不过是一个故意和Dominik的渣。
从最开始的校长问答,到后来酒会之后上课故意搞暧昧,柔道课不怀好意的笑,并在网上讽刺他,再到后来手影的视频。
这是导致dominik自闭,偏激,神经质的一个直接原因。
女主,引导Dominik思想走进死角的人。
他们宣扬的死亡不过是说说而已,她没有勇气真正的面对死亡。
再说他的父母,dominik死后,两个人离婚了,新欢是各自的同事。
也就是说,dominik最初10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时候,只有那个乌克兰女仆在家。
这个两个人10天都没有回去,工作兼搞婚外恋。
我只是觉得很悲哀,反过来想,两人的关系也是一条暗线,不再赘述。
故事最后,我一直搞错了。
Dominik从来都没有想死,他拿着药瓶去酒吧是为了给她。
而她呢?
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是一个必然的情节、反过来推到前面,她所说的死亡不过是虚张声势,自残但是不会自杀。
他失望了,把药倒进马桶。
开始尝试吃一颗,一颗,越来越多,第二瓶整个都吞掉了。
幻觉让他疯狂,死亡。
最后的醒悟已经来不及。
女主,dominik在他们的自杀空间消失太久。
她说想要解散这里,其实已经是在思想上有了解脱。
dominik的母亲告诉他们,dominik死了。
玩家开始一个一个消失,女主冲出房间,向天空嘶吼。
所有人得到了解脱,唯一一个不曾想过自杀的dominik却死掉了。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最后一句废话】第N次挑出《自杀空间》里面 自己喜欢的情节来看突然觉得Dominik只是太敏感 Alex的玩笑应是这个年龄段男生之间会出现的戏谑.
5星,这个片子很有教育意义,聚焦青少年网瘾,和富人流行病,男主家境殷实没有奋斗目标,缺乏真心朋友和关怀。
觉得活着没劲,试图找寻刺激。
如果真是一个穷孩子一天到晚的忙生存,也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富人死于无聊,穷人死于奋斗。
行船跑马,出门三分险,这点来说上天是公平的。
女主反映的问题也很多,她并非真的想死,而是用这种方法吸引别人的注意与关爱,而且她心智成熟,甚至可以教男主穿搭提高自信,这种社会老油子其实最容易影响别人的心智,涉世未深的男主就这么滑向了深渊。
看看这片子不错的,能有很多感悟。
没有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粉色头发女孩一直想要死亡,可最终却接受不了男主的自杀;父母双双出轨分开后,剧院里却又遥遥相望无声哭泣;倒是男主,渴望父母的关注,为了让父母看到自己的伤痕,撩开衣服还指着一块淤青说像某岛,可父母还是忽略掉了,沉溺与自杀房间里时还对父母说他们是家人,最后在自杀的酒吧里,幻觉里看到的也是其最重要的"家人",他很敏感,也很在乎家人,不论是现实中的,还是游戏中的,从他吞药后模仿他父母就可看出。
真是心疼。
大概今天凌晨1点多看完,现在还没睡。
太像我了,无数个细节我都在平复自己因为看到惊人的相似带来的惊骇感,因为感同深受直接大声哭泣的共鸣感。
和Dominik一样,我高考前7天连着加后来断断续续差不多15天为了逃避学校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我也有过几个月在家每天白天哭完了睡,做噩梦哭完了醒,一天只吃一顿晚饭,其余时间网络为伴的经历,我也被送去了精神病院,看着四周的病人空洞、变形的目光。
Alex的视频只是导火索,前面处处暗示了这个家对男主来说是缺少陪伴和理解的家。
Sylwia害死了他吗?
Sylwia和他在游戏世界里躺在树上聊天的时候,我从这里开始哭了,“要是我也有能陪我一起理解自己的人该多好。
”我心里疯狂这样想,眼泪疯狂掉。
即使Dominik缺乏关心,那至少和她Sylwia待一起是开心的是有温度的,生命中存在多少能够理解自己的痛苦的另一个自己。
看到他们亲吻的时候是形容不出的感动和震撼,互相分享痛苦堆叠出来的感情太刻骨了。
可惜那段时间我没有Sylwia,真真实实的痛苦只能自己感受得到,我无助又没有人可以说。
我的父母那段时间每天跟我说的话和电影里父母写给男主的那封信、以及我的心理医生和男主的第二个心理医生,都惊人的相似。
我却没有Dominik那样的妈妈,到后来变成可以直面孩子的精神问题一步步意识到真相,我的妈妈却始终保持着对待Dominik最初时的态度——“我的孩子真的很会开玩笑、”“你不是这样的人”的态度,她至始至终无法直面,哪怕在医生面前也羞于说出关于我状态的实话。
一样的父亲拔网线敲门,我换来的是我父亲把门用力地砸开,一边用最大的力气砸一边说门要是被他砸开了就要把我打死,我在屋里吓得发抖,门一点点碎的声音无比的刺耳,一点点发酥然后碎裂,他每砸一下,天都在晃、震……我爸冲进来砸了我房间的所有东西,把床往我躲着站着的地方这整个掀起来,我妈站在了我面前抱住了我,这时的我已经神志不清了,紧紧抱着我妈一边发抖一边哭。
我的崩溃换来的是更深的家庭暴力。
再然后就是我的歇斯底里,很快会觉得自己真的疯了,这种后果也是我早就料想到的。
还好我没有选择自残,我忍住了,他们不值得,这个世界也不值得。
这部电影是神作,我现在听Romans都满脑子都在映射自己的生活半夜哭到失智,写长篇幅影评全用来yy耽美的可以原地暴毙了,这部电影真的和同性恋没多大关系。
首先这部片子让我联想到的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从国外流入的葬爱家族造型,但这并未过多拉低这部影片的味道。
死亡不是一定要深刻具体才有教育寓意。
能把无因死亡铺垫地如此一波三折又合理的,我没见过第二部片子,这走势有些像伍迪艾伦的《无理之人》,这场死亡是无理的、荒诞不经的。
把心态摆平了看,男主是勇敢的,也是蒙昧的。
在青春期初萌的时候,你我能做的最离经叛道的事是什么?
那些年躲在厕所抽烟,把女同学的自行车泄了气,洗剪吹的造型,放学后约在小巷两伙人抄起家伙为某个女生大打出手。
这些,是没有思考,没有挣扎的,与死亡相距甚远。
我一直觉得无病呻吟是个太残忍的词,但凡写文字的人,哪个能彻底与这个词毫无干系?
所有创作,都有夸大之嫌,那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也或许,你熬过了那个阶段,青春替你抵了命,之后云淡风轻的笑话起男主这样的人来。
他是勇敢的。
对自己勇敢,对生命勇敢,对死亡勇敢,唯独不对世界与他人。
当第二个心理医生与他隔门谈话,这个峰回路转自然又精妙,他开始由被劝解的变成劝解粉色女孩的人,这里我们几乎笃信,他不会被她沦落甚至会救赎她,这个伏笔埋得漫不经心却又合情合理,这就使得最后的剧情走向变得有些无理,明明这样一个内心想着为他人奉献,也关怀父母的人,怎么就死去了呢?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说过一句话压在我心头良久:“坏就坏在,他太内向了。
”少年的烦恼在粉色女孩的渲染和驱使下发酵,轻变成了重。
其实女孩只是在为了得到一种魅力才以死相邀,她心里一直相信的是,他和她想的一样,他和她是一类人,都打定主意不会死,只是何以解忧?
唯有谈死。
那个年纪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期待动人之处却苦于自己所达不及,矫情也好,凄迷也罢,这只是我们的交流方式啊。
而他,似乎缩影着处于经济危机下的波兰形态,高度敏感、渴望外来的力量、像桑椹胚一样心智太过幼稚的生命形态,以至于这份死亡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痛心。
重也成了轻。
我见过一个请假回家几天回来后就选择自杀的人。
男主令我想起这个人,回到家父母不会相信自己孩子的心路到底有多迷途。
大人们总是不承认青年的痛苦与挣扎。
死了倒也干净。
很奇怪的是单一(是单一不是单薄)的剧情没有使这部影片太过黯淡,男主的颜与演技实在绝色。
有两个细节让我觉得这简直是天生的演员。
第一个是走到门口忽然一个转身回眸,眼神却先盯着天花板,继而游走左右。
这太过自然与流水。
第二个是看到艾利克斯发了他和他的视频,他在床上抓狂的样子,十分无章,十分乖戾,这给人一种窥视感,很难有人愿意把这份独自对世界生闷气的蠢态特别委屈的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太难为情,也太天才。
好吧,我承认我专门来看男主的脸的....四颗星全部给前二十分钟美好撩人的小暧昧。
对于要站在一定高度分析什么青少年沉溺网络,父母与孩子隔阂加深,人活着就是寂寞,遇到挫折就自残自杀什么的,真的也不是我想讨论的范畴...留给别人吧。
我只说说,身为一部搞基片,怎么演才算不浪费了男主美丽的颜。
线路一:男主渣攻线;情节1. 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渣攻不顾一切的吻了男主,二人从此修好....(这个貌似过于简单粗暴了...╮(╯▽╰)╭)情节2. 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离开,在更衣室内气急败坏,这时渣攻及时出现,从背后抱住暴躁的男主,表白深吻,出柜...(这个在没人的地方两人滚床单可以更彻底一点....)情节3. 男主在被渣攻嘲笑后,不愿再去学校,沉溺网络,后被网络女蛊惑,哥特烟熏重返学校(这个分明就是梳妆打扮,二度勾引吗)。
渣攻被男主神秘气质所吸引,情愫暗生;表面嘲笑,实则二人暗度陈仓,默默修好(此处可酌情增加H戏若干——);主要矛盾转化为如何向父母出柜,如何在学校出柜,最后两人勇敢的走在了一起。
(好吧,我承认老套了,但是这个就是我想看的啊)情节4. 男主在被渣攻嘲笑后,不愿再去学校,沉溺网络,后在网络遇到网络女,其实网络女只是渣攻在网上的角色化身,表面上阳光的渣攻,实则内心女王,变相勾引男主,在后来的见面中,被揭穿身份,渣攻最终表白,二人勇敢出柜,重修旧好,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以多刻画下渣攻其实也挺扭曲的这条线)线路二:男主和公交车上打架的小哥;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逃走,怎奈司机不能及时来接,自己赌气坐公交车,在车上和另一群疑似不良少年的人打了起来,寡不敌众,只落得被打的份。
打完之后这群少年也觉得打的挺莫名奇妙,其中一个相貌出众的,觉得男主又好气又好笑又可爱,帮助受伤的男主回到了家,最后二人成了朋友,慢慢在接触中,喜欢上对方,然后滚床单,出柜什么的,你懂得。
线路三:男主和司机;男主在被渣攻发现了身体有反应之后,十分窘迫,仓皇逃走,怎奈司机不能及时来接,自己赌气坐公交车,还被不良少年暴打(其实是自己贱啦),他的父母十分生气,辞退了旧的司机,换了一个新的,新司机当然也是花容月貌啦,各种自尊自爱,不卑不亢;从开始的看不惯男主的所做所为,到后来慢慢接触发现男主也是一朵空虚寂寞的奇葩。
二人互相吸引,打破世俗的等级观念,滚床单,出柜什么的,大家都懂的。
线路四:男主和男医生;这个也是最让我不解的,明明男医生风华正茂,三观正常,为么只是出来打个酱油就消失了...真是不理解。
好吧,历史性的任务只好由男医生完成,救出水深火热的男主吧!
如果按照这条线演,应该真的可以变成很好看的一部基片,哎 可惜啊 ╮(╯▽╰)╭好吧 总结到这,结论就是,要搞基请深搞,不要浪费了男主大号年华、花容月貌啊....还我男主之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86618/?start=100#comments
其实我从很早就知道了这部电影,只是一直没去看,一直想以后去看,以后,以后,就变成了以后。
今天大概是心血来潮吧。
生活实在是太压抑了。
人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容易干些傻逼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放一些Dominick和他朋友在一起的事。
年轻人总是喜欢开这种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事实上这些事情还是会刺伤人心的。
而影片中,Dominick就是在唱独角戏的感觉。
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Sylwia。
看似都是有牵绊的,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故事。
我就先从他的父母讲起好了。
两个人在一起那么久,目标都是让自己的事业达到更好的层次,当然也在乎家庭,但是都希望对方多去投入一点,因为自己确实是忙的不可开交,两个人都不去关心,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家的矛盾,然后一场经济危机就彻底的让矛盾来的更彻底。
对于影片提到的外遇,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每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丈夫(妻子)都不在身边,而另一个人却出现在你视线里的频率特别高,而且那个人漂亮(帅气),性感,知性,在你工作需要的时候就在你身边,而丈夫(妻子)可能和你一样忙,长时间的,没有好好地聊过。
感情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然后就有了性关系。
至于共同孕育的一个儿子,高大,帅气,从前也没惹过事,就快要高中毕业了,为他自豪的心情就不自觉地系于言表,这些看上去都是多么的美好。
而到了最后,最震撼我的是爸爸和妈妈一直在念叨的几句话“告诉我,他(你)到底想要什么,我可以都给你(他)”该给的没给,不该给的都给多了。
大概这对夫妻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换做是我们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只能这样问,你到底要什么,我们那么辛苦,我们认为你想要的东西我们都给你了。
这些的话,本来可以不这样的。
而在最后儿子自杀后,真的,一切都大爆炸了,除了离婚真的就再也找不到解决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更好的解决方法了。
至少,大家都可以有新的开始,这虽然对死者是残忍的,但是对生者是最好的活着的方式了。
而Dominick的朋友,青春期的荷尔蒙激素萌发的太多了,青春期的毛病全都显现出来了,总是想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就做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却都在恐惧。
当Dominick奇异的出现在校园中,为什么都没人笑他?
因为,现实不是网络,现实的人会还手。
Dominick其实一开始看到网络的内容是觉得好笑的,谁知道后来愈演愈烈,没有底线,这些都真正地伤透了人心了。
我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在我们最叛逆的时候要压抑我们的性格了,因为没人会忍受地了在一群荷尔蒙分泌过多的人之间生活。
但是,有时候这样也只会适得其反,你越是压抑,他越要爆发。
Sylwia是Dominick的精神伴侣,Dominick可能是Sylwia的精神依赖者,至少最后是,也可能只是她想也自杀的工具罢了。
Sylwia她在整部影片中都一直在强调自己想要自杀,我也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常常在幻想自己从5楼跳下,然后死掉,但我毕竟是一个胆小,而且怕疼的人。
Sylwia倒是不怕疼,但我不知道她胆不胆小。
应该是胆小的吧,不然为什么不面对世界,只有强者才可以在一群傻逼面前说“自己是winner,你们都是傻逼”,而胆小的人只想要离开这个世界,既然已经熬过了十几年,为什么不可以再熬一会儿?
我个人也是一个非常厌恶人类的人类,厌恶它的兽性和人性。
Sylwia总觉得生无可恋,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其中必然像男主一样曾经有什么事情发生过,或者是领悟到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就偏偏在十几岁这个年纪呢?
熬过去,只要再熬几年,或者慢慢地想,慢慢地去看看除了这个真正的现实的恶心之外其他的东西。
都会过去的,只要你不要这样恶心地想死去却在犹豫的活着。
最后的Dominick是影片中真正的悲剧人物。
他真的是什么都有了,却真的好像是什么都没有。
他就像Sylwia所说的敏感。
他敏感,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去面对世界,他没有想通,只想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告诉他解决方法的人,而父母又都不在,朋友们都是一群傻逼,然后他找到了Sylwia。
他是想解决他的矛盾,也被Sylwia极端的做法锁吸引。
最后,他大概是爱上了Sylwia,他不想她死,一直在陪伴她,可又想要让她达到她自己所谓的幸福。
他也说过他不想死,可是为什么后来就这样死了,大概是因为再也见不到Sylwia了,或者说在那一刻他想到了很多最近的事,他太过无助了,就一时冲动了吞下了这些药,然后,到了最后,他那激动的痛苦的哭喊着妈妈,想要抠出自己胃里的药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后悔了,他真的不想死。
他在吞下药后,那一段失控的的手舞足蹈,他就是在回忆以前的事,可是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傻逼,他自己也忍不住爆笑,他想要抓住父母走出来的,可是没有成功,而到了最后一刻他觉得自己一个人想要活着,他愿意继续正常地和他的妈妈生活,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部影片确实一部好片子,还有很多的东西很值得去深究,但是鄙人才疏学浅,只能写些语无伦次的话语。
看完后,做了一晚上的噩梦。
虽然看的时候,觉得这是典型青春期长歪的案例,不过还是给我留下了些阴影。
可能是因为男主关在房间自残的情景;或者是因为男主发现自己被耻笑后,回到房间大发脾气,气的留眼泪时;亦或者是男主父母各自在外面偷情的片段。
各种扭曲的情景让心情变得好阴郁,不过男主和基友和女主KISS的时候还是挺养眼的。
男主和女主在房间睡醒,阳光照进屋子里,那幕挺美的。
整个故事给我感觉,有阴郁也有美好。
这是一个被宠坏的男孩子,他拥有一切,唯一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工作繁忙,为孩子创造了一切他们可以达到的物质条件,但是却失去的陪伴的时间。
高中毕业前舞会,大家玩接吻游戏,女孩儿和女孩儿热吻,我们帅气的男孩儿也跟男孩儿热吻。
大家虽然也开他们玩笑,但真的是玩笑,没有人多想。
但是有一天柔道课,在跟一个男孩对练中,在不断的撕扯和挤压中,男孩儿射了。
同学们开始向他投去异样的眼神,同学们开始在网上嘲笑他,开始背着他窃窃私语。
他跟父母说他病了,他不想去学校,其实是在逃避。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自残视频,他跟自残的女孩儿取得了联系,他开始跟女孩儿及她的朋友们一起玩一个叫《自杀房间》的线上游戏,女孩儿是游戏中的女王。
视频中,女孩儿阴郁颓废,不断的说自己想自杀,自己要自杀,每一天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还没有死掉。
她甚至已经把自己关在房中三年了。
她跟男孩子说,一定好好好教训一下背地奚落他的男孩儿。
男孩儿带着枪去了学校,课堂上,他甚至发现他最好的朋友(其实他并搞不清他对于男孩子是爱情还是友情)也在嘲笑他,他哭了。
放学,同学们在他身后簇拥、嘲笑。
他几近要掏出口袋里的手枪,但是他还是放弃了,他甚至为了避免自己有任何冲动,他快速的跑向出租,上车逃离学校。
他开始不再去学校,他把自己关在房间中,他让自己沉浸在自杀房间中。
一次自杀未遂后,父母终于真的害怕了,他们找来最好的心理医生,这是一位负责人的医生,他不能保证能治愈他,但是他说出了关键的一点,你们需要多花些时间陪伴你们的孩子。
父母是认为钱能解决一切的人,他们换了心理医生,这位女心理医生跟他们一样繁忙,她甚至都没有任何问诊就打算给孩子开药。
在游戏中,自杀女孩儿已经跟男孩儿相爱,她想让男孩儿帮他弄到一些处方药好无痛苦的死去。
男孩儿拒绝,说这样不对,不应该这样,女孩儿用消失威胁,男孩儿无奈答应,心理医生留下两瓶药。
孩子的父母当然不像一般电影里演的那么白痴,他们非常怀疑怎么能这么快速的就给孩子开药呢?
母亲问心理医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这个女医生停顿了一下,却说如果你又什么问题可以来我的诊所咨询。
真是好一个唯利是图的医生阿。
父亲暴怒了,他拔了网线,而这个时候男孩儿正在跟女孩儿确定见面给药的地点。
男孩在房间里喊叫,他喊妈妈,母亲心软了,她想把网线弄回去,夫妻俩扭作一团。
孩子担心父亲对母亲动粗,他冲出了房间,父母俩都惊愕了。
接下来是平静的交谈,孩子说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所以不愿意去学校,还说自闭这段时间自己在玩一个自杀游戏,多亏了游戏里的朋友,他才没有自杀。
他恳求父亲把网线插回去好跟朋友们报个平安,但是男孩儿却用家人来形容网上的朋友。
母亲有些动摇,父亲坚决的拒绝了。
我想没有父母可以理解孩子这种不把亲人当亲人,却把外人当亲人的心理。
万般无奈,晚上,男孩儿趁着父母睡觉带着药去了之前说的夜店等待女孩儿。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等到,他来到卫生间,打算倒掉药片,但是总有那么一两颗残留在手上,他开吃吃下一颗、两颗,最后索性把剩下的全吃了。
飘飘然的他又碰到了同学,他癫狂的舞蹈了一阵,又返回夜店。
他在吧台看到了女孩儿,他们像游戏中那样一起相拥在舞池内跳舞。
画面切回到游戏中,女孩儿的朋友们说男孩儿这次在游戏中真是消失了好久,就在这时,男孩儿的角色出现了,但是开口说话的声音却是男孩儿的母亲,母亲说儿子已经自杀了,她来这里是想感谢他们在儿子最低潮时期的陪伴。
游戏中的人物开始快速消失,女孩儿最终也切出了游戏,返回到现实的房间中,这是女孩儿现实的第一次表现,她奔出房间,奔出家,扑倒在草地上嚎啕大哭。
视线切回到那晚夜店的卫生间,男孩儿的同学在拍摄视频,男孩儿在小便池用手指抠嗓子眼,他不想死。
最后他对着镜头说快报警,给我妈妈打电话,他哭喊着说妈妈我不想死。。。。。
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没哭,只是奇怪的是看完了,每每回味的时候,眼眶却总是湿润的。
男孩儿虽然已经十八,但是从片子中的表现看,他其实是很依赖母亲的孩子,比如当他和爸爸在车内的时候,他可以吊儿郎当的用不屑的语气让他爸关掉音乐,但是当车内妈妈在的时候,只要他妈一吼他,他就乖乖的不敢吭声了。
他其实并没有长大,他虽然任性、娇生惯养、有些害羞、有些自闭,但是绝不到会自杀的程度。
片中要自杀的女孩儿,以及游戏中追随女孩也要自杀的人一个都没有死,反而是不想死也不该死的人死了。
我真心不喜欢女孩儿这样的人,我虽然不能理解,但是我明白他们内心肯定也是有痛苦的,但是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想要化解这些痛苦,他们只是想要散播这种痛苦,男孩儿的死完全是因为他们,我也相信,他们其实永远都不会自杀,他们就是觉得这个世界上他们最苦,这真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我真心讨厌他们。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55975/好,唠叨完毕。
他,英俊潇洒,是那种从你身边走过,没办法不多看两眼的帅哥。
他,用他爸妈的话说,什么都有了。
不愁吃,不愁穿。
每天专车接送,住大house,爸爸是财政部部长,妈妈是服装设计师。
他真的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名副其实的高富帅,是你和我都会羡慕的那种人。
但是他自杀了。
似乎童话故事有点失灵了。
他的痛,是那么那么深,以至于要割自己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是个人,还活着。
他那么那么孤独,以至于只能从虚拟世界中获得那一点点温情。
他对女孩子说不,因为喜欢他。
这种喜欢却只能被自己一个人看到。
当这个秘密被对方发现时,他给的却是羞辱。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他能做的只有逃避。
不去上学,不去考试。
当他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时,妈妈不相信他是男同,并以歇斯底里的方式呵斥他马上回学校上学。
爸爸不在乎他是否是同性恋,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名声,偏执的爸爸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说,就算你是同性恋也不要告诉别人。
别人都不在乎,我就没有兴趣知道。
我好不容易做到部长,现在就这样被你轻易毁了。
父母不理解,不在乎。
他的屈辱,他的寂寞,他的无助都只有自己一个人扛着。
他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在那个只有佣人的大房子呆了10天,不吃不喝,不去上学,都没有人知道。
他身边没有人,没有关系,而他却是那么渴望能被人理解。
渴望他的痛苦能被人看到。
当警察破门而入的那一刻,他正在割自己。
割自己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感觉,感受到连接,他在用这种方式呐喊,救救我吧。
心理医生的到来无济于事,当他愿意敞开心扉说些什么的时候,却不被回应。
一个只看到钱的精神科医生,说道,从现在开始,我只给你3分钟的时间。
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要自杀的。
他以为自己被看到了。
问她怎么知道的。
她的回答却是那么冰冷。
不用看,我凭经验就知道,你这种青少年不可能是要自杀的。
3分钟定义了一个人的一生。
他拿到了心爱的女人想要的药。
他爱这个一心想要自杀的女人,他视她为一切,她是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但她却要求他作为杀她的帮凶。
他们在自杀空间相爱,在那个地方做爱,他们本可以互相支撑着走下去。
他在自己的房子呆了10天,不吃不喝。
爸妈都不知道。
爸妈不知道怎么去爱他,他们只知道给他东西,但这些冰冷的东西有再多又有什么用了。
他想要的理解,温情,关爱一丁点都没有。
爸妈把他看做是丢自己脸的孩子,在他自残甚至有自杀风险的时候,他们拔掉了网线,断了他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连接。
偏偏是在最紧要的时刻,在他心爱的女人要求他给药,否则就永远见不到她的时刻。
他歇斯底里的哭喊,哀求着,求爸爸妈妈能把网线插回去。
像一个脆弱无辜的孩子一样跪在地上求他们。
爸妈不应,他愤怒的呐喊,甚至想要杀死他们两个。
当妈妈要去插回网线和爸爸争执起来的时候,他从他的世界出来了。
他告诉他们发生的一切,告诉他们自杀房间的小伙伴们像家人一样支持他。
但爸妈还是站在高高的神坛上,以权威者的姿态断掉了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对他来说,那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
我走出来,将我心底的秘密说给你们听,渴望得到你们的理解和回应,得到的却是那么冷酷决绝的一个不字。
他蹑手蹑脚的到了酒吧,希望能见到她。
但却只有他一个人,他以为她死了。
这个世界又恢复了往常冰冷的样子,那么冷冰冰,以至于从来没想过自杀的他,尝试着喝下一整瓶药。
死之前他学着妈妈的口吻说:孩子,你都是被宠坏了。
你不是同性恋,你什么都不是,你一文不值。
其实他不想死,只是他得到的温暖和爱太少太少,让他觉得太冷了。
他死前呼救着要他们给他爸妈打电话,他哭着像一个孩子一样喊着妈妈妈妈他死了,自杀房间的人都活着,期盼着他的到来。
他的死让她痛苦万分,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原来是那么深爱的。
原来活着比死更痛。
我的感受全在1L影评的标题里
20分钟以后看不下去、。。。
压抑到不行
看得真虐心,总觉得导演受日本文化影响太大
攪基戲份不足啦!但是男主好帥演的也很好~>< 其實劇情就是一個中二少女一直嚷嚷著要自殺卻沒有行動結果另一個中二少年自殺死了才醒悟過來= = 不過節奏有點太慢了 配樂倒是不錯~【這片要是沒有男主的顏果斷堅持不下來orz
不要交损友 不要沉迷网络
略囧 啊
不要随便交网友啊
dominik的内心是积极的
「All deep notions are masked. Art often presents jesters or mad men who, by their actions, expose evil.」「Why the mask? → It protects me. From harmful people and substance.」
自带哥特风的叛逆少年,男主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帅了,颜值演技都那么在线!!穿什么都好看,不穿更好看嘻嘻。这部电影好非主流,符合当年我们脑残的90后哈哈,葬爱家族
典型的烂片
谁要看网恋啊...
不是我喜欢的调调
题材很普遍了,讨论叛逆时期的青少年怎样徘回于自我的小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在不被认可的家庭和社会中挣扎迷茫的故事。中间穿插不伦不类的一些情节我也不想说啥了快进看完
形式倒挺新颖
@2019-06-20 00:07:32
为男色而来
就中二题材来说,已经刻画的很有味道了。另外,OST蛮好。总体水平不赖,不算失望,4星可以有,再多是不可能了。
为了两个GIF看了整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