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是真的美美美,没看过《大话西游》,终于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了女神的美貌。
不过女神再美也掩盖不了片子的问题。
电影情节是硬伤,很多细节也缺失不到位。
电影一开始其实还行,大叔的表演可圈可点,活在回忆里的少年男女主青春洋溢,十分般配。
只是优优下车时那长发一撩,各大青春偶像剧的招牌动作,让人嗅到了不可靠的味道。
果然在大叔下线以后,剧情便如脱缰的野马撒着欢乱窜了。
整部影片被分成了两条平行线,一条是年轻的男主、儿子和儿子女神优优的故事;另一条则由朱茵和萧峰组成。
两条故事线有些违和。
篇名是爱情,但父子和优优变成了故事主体,朱茵反而成为了背景板。
而且男主和优优的感情线是怎么回事!
没有成功的床戏,加上男主骑车载着优优时的慢镜头,这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好端端的爱情文艺片,莫名变成了伦理剧。
在我看来,这是影片在情节上最大的败笔。
另外,两条故事线似乎不是一个年代,中年组和青年组的生活当然会有不同,但朱茵那边的背景,全程给人一种老上海老香港的错觉。
大概是女神自带复古气场?
朱茵的穿着打扮、家里的场景布置,还有朱茵到戏院找男主的一场戏,仿佛是在看老电影。
而当画面跳转到男主这一边的夜店风时,瞬间变了一个调调,导演也许是故意这么设置来表现反差的?
反正我的感觉,像把牛仔裤和旗袍穿在一起,特别违和。
两条故事线最大的交叉,是慈善晚会上男主联合儿子、优优戏耍追朱茵的萧峰。
纯粹一场闹剧,经不起推敲。
男主再怎么不靠谱,好歹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一段却仿佛小孩子过家家,最大的作用大概是博观众一笑。
其他细节的处理,简直遍地是问题。
男主好端端一个舞蹈系高材生,大概还是个舞蹈天才?
即使没能去国外深造,怎么会混成一个小职员,乃至去开出租的?
看他变年轻后在夜店混得风生水起,还有美女投怀送抱的劲头,怎么着也不至于混得那么惨啊。
仿佛年轻和年老的,压根就不是一个人。
男主劝儿子阻止萧峰追朱茵的镜头,儿子一开始特别抗拒,突然就说应该帮帮父亲。
这里转得真的生硬,外行如我,都能看出剪辑有问题。
男女主的感情戏真的莫名其妙,到最后女主认出男主,也是毫无铺垫。
好像是因为那个旋转舞?
反正我觉得最后一头雾水,怎么这么突然就认出来了?
纯粹吐槽。
不过还好,美人风采依旧,就算只为了朱茵围着大披肩站在窗边的那一幕,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就不算白费。
电影情节有满满的爱和感动,尤其跳舞那段,太美了!
适合情侣观看,会告诉你情侣间相处的道理,最美的爱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初恋大概是因为有这种刻骨铭心的情致才会让人感怀。
这部电影把爱情拍得很动人,初恋总是让人笑中带泪,爱得动人!
值回票价。
愿时光盗不走每一位爱人❤️
看这部电影是冲着朱茵,然后在重庆拍的,在我们大学取景的,去当过群演,但是却看得我一脸尴尬。
比如说叶兰和路建国结婚20年了,会不知道他有个亲侄子,他侄子长什么样子,还有什么路建国的亲兄弟?
全程舞蹈很多,因舞结缘,但是感觉太浮夸,特别是尴舞,和雨中跳,夜店跳舞那几段。
用的感觉剧情很不严谨,很生硬。
朱茵女神依旧美丽,重庆还是很美的,神奇的二号线~
我是因为朱茵才看的,永远忘不了大话西游里眨眼睛的朱茵!
现在在银幕上能看到她,很开心。
她依然是那么美,演技也不错。
剧情展示父爱很好,但是演员表现的太稳重,感情戏不够炽热,所以不够煽情,氛围的渲染,剧情的衔接,都需要加强。
所有人物表现的太成熟稳重,就感觉太平淡,没有比较高的高潮,给人的感觉就不够深刻。
这个可能是导演和编剧的问题。
因为喜欢朱茵所以捧朱茵的场,必须给满分💯,希望朱茵以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电影谈不上多精彩,但也不至于低到4.2分啊!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朱茵就是一个情结,挥之不去!
看这部片子估计冲她来的人不少,但她的表现没满足我的期望,但也没有到令人失望的地步!虽然没有再感受到我们曾经的紫霞仙子,但却感受到了现实中的朱茵!在片中审视着每个她的镜头,想再寻仙子影踪,但发现仙子踪迹真仿佛是气若游丝了,有的只是一个成熟的风韵女人!
这也许正迎合了现实中的我们,都会老去!
最后说下片子,故事吗算是老故事了,感觉是山寨版的《奇怪的她》和《阳光姐妹淘》,当然也有说是《重返十七岁》,(没看)!
但我只印象深的是《奇怪的她》!
拍摄的只能说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出彩的地方,偶尔笑点还可以,煽情嘛,我没太大感觉,但老婆却边看边流泪不知触动了她哪根泪腺!
片子算不上精良制作,不是高成本电影!
演员也都只能算表现及格,不出彩!
但看完之后也挑不出太大毛病!
感觉给4.2分太低了,应该6分以上!
昨天抢了两张免费电影票,于是去奥斯卡看了这部《二次初恋》。
票价免费,加之本来期待值不高,意外发现这部电影消磨时间还是可以的,之所以说是消磨时间是因为本片节奏有些拖沓,虽然还有一些槽点,不过总体来说故事完整,有一些笑点,算是合格的轻喜剧,算不上烂片。
有的人说朱茵又出来卖情怀,朱茵扮演一个欧巴桑,对爱情忠贞,哪里卖情怀了呢?
那么到底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就不是卖情怀了呢?
二十年前的自己为什么要用王志飞配音呢?
因为演员混血国语说不好吗?
请不到其他国语说得好的小鲜肉了吗?
朱茵的配音听的也挺别扭的。
路大民和年轻人尬舞,对方舞万了半天,你一招必杀技就把对方ko了,有点像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厉害,但是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
一堆人追着儿子打,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也没有任何交代。
不过有些表演细节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路大民抖着腿看报纸吐茶渣子,和夜店女“一夜情”以后说了一句只有中年人才会说的“喝酒误事”……最后朱茵回到20年前的时候真美啊,就像唐艺昕一样。
朱茵不用说了,王志飞,大秦里面的商君,多好的演员。
开场一分钟就开始走恐怖片路子,背景虚的我还以为是神话剧。
然后,商君一个人在出租车上开始叨咕叨咕叨咕。
咱们先不说司机议论顾客隐私是不是人格有问题了,你好歹一个老爷们,整天叨咕给谁听呢。
然后商君说了,日子还是得过,可是他是过日子的态度吗?
见到儿子,打。
见到老婆,骂。
简单来说,这戏太出戏,完全看不到任何说服力的剧情。
因为就看了几分钟,再说开头两个可怕的地方。
商君在大型商场,把女鞋从一千八,打折到一百八。
打折当然可以,好歹布置的凌乱一点啊,整的跟专柜似的你打折,不怕被人笑话死吗?
青年陆建国,长相多出戏不说了(名字问题,建国不该是高颜值的名字),骑自行车跟别人自行车撞了,他妈的居然坐轮椅了,这是有多脆弱的膝盖?
老大爷骑得是三轮车还是风火轮?
当然,其实认真拍的话,比如给车轮来点 特写,也不至于反感,问题是导演跟个花痴一样,大镜头全给青年陆建国,恨不能告诉世人,你看,男一号好帅啊。
呵呵。
时光鸡,我还要纸巾!
《饭前篇》我要说这片子我看哭了几次,不是一次,是几次,三四次?
你们会不会觉得费解,会不会觉得我有病!
我貌似只会为以下情况哭成个傻X:1.电影里,爸爸挂了,或妈妈挂了,或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挂了,任何动物挂了,哪怕挂得有点弱智。
2.分离。
任何CP分离,爸妈分离,发小分离,战友分离,基友分离,一切感情超好但就是造遗憾的分离,哪怕狗血,哪怕弱智。
3.永远无法在一起,比如,任何,程度深刻,的遗憾。
得不到的东西,可实可虚,总之明明是一个筐里的,但就是不给你搁到一起,以便肆意虐待我这样追求完美的观众。
4.重逢,好事多磨后的,浪子回头的,时光坐过山车的,总算是得到了的,终归可以完成的……这都是广义上的重逢,不完美中有美好,哪怕是一个从未实现过的愿望,就好比是住在心里的老伙计、老朋友,当它一旦实现了,就像你能与他拥抱在一起,说,好日子来了,不能再让他跑了……5.幸福,至少是我看上去很幸福的点,并非一定是大喜,平平淡淡,真真切切,哪怕我在痴痴地YY。
这是快乐,我为之向往,为之动容的快乐。
不写了……不说了……看上去傻傻的,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吧,即便你遗憾了,我也愿意递包纸巾,陪你一起傻傻地哭几回……时光可以倒流,但只能在心里,这样才是最好的定律。
《饭后篇》烦恼谁没有?
就是干啊!
扎思特读啥来着?
没有人可以说服谁去珍惜,只有你意识到了珍惜,才会去珍惜。
空有哀愁不足以让人感伤至极,只有引起或多或少的共鸣,才会让你不自觉地把原始加工成难忘,升级为刻骨铭心。
共鸣,当然不是必须指我爸也跟着挂过(都好着呢),而是一种看到此情此景后产生的感觉,甚至是脱离既定对象的反应。
无感自然没有共鸣,感受“偏差”也不是事,但坚持“无中生有”则是100%的欺骗。
所以,有一个非常好的栗子来解释共鸣的广泛:同情即是共鸣。
方式是情绪(喜怒哀乐…)的传递。
为什么会同情?
因为心中有爱,必须是真实、自发的爱。
每个人都有爱,只不过大家总是用外在表现去给一个人的爱称重,其实每份爱只有自己最了解,也无需用外在事物来证明。
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对方便有了答案。
越是自发的,才越是喜悦。
当每份喜悦都是积极的时候,才能冠以幸福二字。
所以,爱是什么呢?
不必再问了。
我发现我不是在看电影,不用界定谁是好片、谁是烂片,我是在生活,用控制不住的感情自然地生活。
写到没有感觉了……原来,这是最好的感觉。
《正式影评》事实证明,大叔穿的衣服小鲜肉一定能穿,而小鲜肉穿的衣服大叔绝对穿不了!
所有人的口型与后期配音就没对上过!
轨道交通有隐藏的穿越能力,但是私家车没有!
关晓彤和王一博一同贡献了片尾字幕的主题曲。
微信iSee电影 / iseedianyingjoyjay(永三岁)
记得刚上映的时候在影院外看见了巨幅海报,本打算去看看紫霞仙子的现代装的,但是看过的朋友拉住了我,说看了会后悔。
然后就一直等到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观看。
不得不说要谢谢那位朋友,及时阻止了我去浪费时间浪费票钱。
本来以为叫二次初恋,那重点人物应该是路建国和叶兰,然而看完以后发现叶兰就是酱油君(不过片方用酱油君来做卖点也是独特了)。
说是父子情深呢,也没见父子之间有多少交流。
总之有一种什么都想囊括,却又什么都没数清楚的感觉。
ps.最不能理解的一点,全篇一半以上时间都在跳舞,都不知道在干嘛。
前两天去资料馆回味了《黄金时代》。
哈尔滨的街头,萧军俯身为萧红系断掉的鞋带;香港的玛丽医院,端木蕻良俯身为萧红吸出喉咙创口的浓痰。
两个极动人的细节,看得人泪落纷纷,也不由得自问究竟情为何物。
情为何物?
这其实是个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不同时代,不同人有不同见解。
乱世之中,之于死时未满三十一岁的萧红,爱是相濡以沫求安定。
然而升平岁月里,一对平平凡凡的中年夫妇的爱又是什么呢?
看了这部《二次初恋》,我想说,爱,或者是一场小题大做。
作为一部爱情片,《二次初恋》的故事并不复杂。
不过是家里家外一身问题的中年焦虑男路建国,在一次与妻子争吵后的离家出走中,因缘际会地重获青春,以侄子路大民的身份与妻子、儿子修补关系,重拾爱情甜蜜的笑闹悲喜剧。
初看简介,满以为会是场轰轰烈烈地忘年乱爱大戏。
看了片子发现并不是。
剥开软科幻的包装,点点滴滴尽是烟火红尘。
但是并不失望,因为从一个别样温柔的角度窥见了爱情的前景——原来激情耗尽,人开始小肚鸡肠、关系开始鸡毛蒜皮的时候,爱情还是可以很美丽。
美得就像是暗夜里,梦一般响起的钢琴与大提琴和弦。
就像是叶兰跟路建国穿越二十年光阴伸向彼此的那对手。
二十年后的路建国,事业失败,被老板炒了鱿鱼,只能低三下四开出租车赚家用;二十年后的路建国,家庭关系紧张,跟老婆三天大吵两天小吵,跟儿子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可是二十年前的路建国,明明是青春里最飞扬的神话——舞台上技惊四座,舞台下为了爱人放弃一切也在所不惜。
二十年,带走了骄傲、带走了蓬勃、带走了生动带走了鲜活,带来了一片混沌的中年危机——人生并非想象中的花好月圆,因而无所适从,又因无力改变而加倍不安。
人生不知何时起,成了与世隔绝的黑罩子,人在其中,看不到光,透不过气。
更找不到同伴。
所以归根结底,个色、争吵、蛮不讲理、高高在上,都不过是不安之中的一点保护色。
不过是造一点声响,试图重新找到一个对话的方式——哪怕是唇枪舌剑。
看资料,都说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病人有时会莫名其妙地谈论起一些令人不适的死亡话题,但这其实是他们无意识释放的求救信号。
路建国的不近情理,也不外如是。
金童玉女的传奇归于平淡,生活的麻烦一望无际。
他也不过是为自己即将感觉不到的爱情释放一个信号——盼望叶兰向他伸出一只手,而他紧紧握住。
就像那场暗夜的舞蹈。
幼稚吗?
无谓吗?
难堪吗?
看完电影,可能觉得路建国这个男人傻得可爱,妻子一只守候在旁,他却不知道。
可是我们是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啊!
不试炼这一翻,他怎么知道即使皱纹深布、身材走样,妻子还是对高富帅、小鲜肉都不为所动,只在乎他一个?
他怎么知道他青春的容颜、他舞台上的辉煌、他与妻子共舞时肌肤相触的感觉都被这个女人刻录在心灵深处?
他又怎么知道,当妻子、儿子误以为他车祸丧生时,他们会那么悲痛、无助,恨不能以身代之?
当然是小题大做。
可是不疯魔这一场,死水一样乏味的人生里,又如何能确定还有人陪伴在侧,不嫌你英雄气短,但望你平安快乐?
日子久了,有时会忘了爱还在这里,可是还要去找,哪怕天翻地覆也要找到——这不就是最深切的渴望与浪漫?
这不就是爱最真实不过的样子?
母亲常说,吵吵闹闹一辈子,不吵不闹,夫妻情分就要到头了。
以前听这话觉着丧气,看完电影便释怀了。
爱有时是烦恼,是痛楚,但爱同时是救赎——救赎爱里的人,也救赎还在观望爱的人。
8月31日,《二次初恋》就要上映了,为了这救赎,我愿意再去品一品这份小题大做的爱情。
一星给朱茵。
朱茵~女神,紫霞仙子~跳舞还可以。。。
谷阿莫
对中国的爱情片抱有期待了。看这部电影是搞活动免费的,听名字也没抱什么期待,都准备全场玩手机了,可是看的时候我手机都忘拿出来了,果真跟玛丽苏偶像剧不一样,看起来很不错
我觉得很不错,有很多舞蹈镜头,朱茵很美。
傻呵呵哒
挺好看的一部剧,等了蛮久的,看的是首映。朱茵真是一点都没老,漂亮
王志飞的配音…
重慶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啊 以致於什麼渣片都能來取景拍攝 放其他片子裡我都懷疑女主是「色誘」感情黃征就是冤大頭嘍 陪了夫人又折兵
错过了《敦刻尔克》时间点,就顺便看了《二次初恋》,看了评分才4分左右,号称本年度七夕唯一爱情片。片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烂,朱茵女神也不过算是配角而存在,感觉是杜天皓的个人舞蹈smyl秀
我觉得挺好的
挺好玩的,朱茵还是很美的,杜天皓也很帅,颜值超级高,希望能多看点有意思的电影。
朱茵在我心中只有紫霞仙子,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豆瓣装的人不少,挺好一片,怎么就这么多人挑剔?
两颗星都是因为朱茵
纯粹为朱茵女神打三颗星
还挺好看的,评分低了
意外发现是在母校拍摄,这个分打给我的母校
人家的重返十七岁拍的老少咸宜,本片各个方面都相当山寨和粗糙,多一星给女神。
说是翻拍也可以。太老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