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对于这排字的印象 依旧停留在历经“沧桑”的陈文 在稿纸上 蓝色的钢笔留下的那一排印记 从那以后 就刻在心里了关于这个电影 有很多记忆 会想到许多人 许多过往 许多说过的话 写过的文字 看了至少五遍 可是每一次无论是提起还是场景再现 我都还会奇异的湿润眼睛 奇异的落泪 好像是一种魔力李冰冰最后去找夏雨,说我就只是想和你一直做好朋友。
其实,就因为这个,我挺恨这个女人的。
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伴着你,却又不是爱情,当然也不是友情,它总是在几种感情之中飘忽不定着,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一个备用轮胎,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陈文,我只想笑他那个“她符合我的那个单子”梦中情人是怎么产生的 都源自这张单子仅仅是年少的时候对爱情的幻想,对梦中人一切美好的堆砌至于爱情?
什么是爱情?
其实我真的不懂。
陈文他懂么?
真的有梦中情人吗?
也许只是他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然后迷恋他,让我相信他是完美的,其实我本来也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人。
有些人留在梦中永远比走进现实要好得多。
其实我挺同情李静的 我当然也承认刘荣是美女 我也痛恨刘荣她虚荣自私 可是却也叹息李静她怎么就没有勇气 也许有一种感情 就是被习惯的深藏 可是你不努力 不勇敢面对 不抓住 就是自己去放弃 也许 你离开的时候就像不回头的李静其实 电影里的他她 就是生活中的你我 谁敢说自己没有过刘荣的虚荣和自私 谁没有陈文那样的迷恋柏拉图过 谁又能坦然勇敢的把深藏多年的爱讲出来不心跳加速陈文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说的太对了 还是那一句话,不要以为蓦然回首 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等你 所有浪漫的痴情的 也许只是也许 也许永远不为你发生 更多的情况是 当你挥手的时候 灯下已经悄然寂静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谁不希望生活里有伴 谁会花一辈子去孤独等谁 总有一个合适你的人会出现 那时候 幸福就离得不远 不过 也许 它不全在前方 没准就在背后和身边 珍惜吧 抓住 当心!
你的身边 谁正在溜走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喜欢李静的这句话,顺带巨爱李静这个人。
电影看到某个时刻,觉得这片女主角不是李冰冰扮演的刘荣,而是戏份不多、台词不多但是深得我心的李静。
看前半段觉得是泡妞入门课程,以为是看夏雨怎么破费周折地追到与众不同的李冰冰。
譬如一开头的冷笑话:某酒吧,夏雨泡妞 “哎 拿着 给你了” “什么啊?
” “赶紧给你妈打个电话说你今儿晚上不回家了” “你,你这个流氓” 啪……………………………… (一耳光) 所有历经的纠结、心急、策略和焦虑是正常人都会会心一笑,似曾相识吧。
就好像夏雨在家等电话不知所措说的那句,“我最讨厌这样子了,一进房间就忘了要干嘛,估计宠物就是这样过一辈子的。
”夏雨一群朋友恋爱的理论非常多,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实情:“女人说的话,你都当放屁,她说不想那就是想,她说不爱那就是爱,她说不要那就是要。
”“她在跟你玩游戏,第一个向对方表达感情的人一定是失败者!
”“别为什么妞改变自己,根本就不值。
”“去他什么游戏规则,你得跟着内心的感觉走,爱情不是一门科学,所以才这么美妙,还有我觉得缘分也很重要。
”但是我喜欢夏雨那两句自我安慰的台词:“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了。
”“无所谓,她不喜欢我就算了,她的损失。
”喜欢夏雨那痞痞的德行,说怎么这长相能骗到袁泉姐姐+当影帝呢,所以说长相这种东西基本上可以忽略。
以前听说过夏雨拿收音机追李冰冰那一场,我还以为在故事的结尾,原来是在挺前面的。
那时候花儿的歌真好听啊,“miss you tonight,如果有天你,不再有人爱你,那一定是我离开”。
李冰冰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想暧昧下罢了,于是他们两的故事在100分钟内搞定,留下了伤心的夏雨和《独自等待》真正想讲的东西: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李静说:听说遗忘可以减肥,那要是一直等待会多胖?
李静把那枚糖纸戒指放在枝桠上,去了南方。
后来夏雨写: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有人说是李静没有勇气,藏得太深太久。
不过其实我挺能理解她的,单恋到幻灭之前都是痛苦但是莫名执着一人悲喜的事业,直到有一天明白,you wish you were special to someone but unfortunately not,然后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还要说的是高旗——不是我哦,是超载的主唱。
由于某种程度上和我同名,所以对他的戏还蛮关注的,发现巨哏儿:高旗:我曾经遇到个女孩都快可她结婚了 众人:后来怎么样了 高旗:后来她转到另一个初中了!
厕所中 高旗问陈羽凡 “泉呢?
” “哥们你太逗了,上厕所不用在一块吧?
” (高旗)“找个打棍儿抽她一顿,要不把她车胎扎了,踢她车门儿。
说话,我给你找几个兄弟。
” (夏雨)“…………(抱),都多大了还装混混。
”可爱的说还有就是两个神奇龙套,袁泉和周润发。
觉得每个人都会有错失另一个人的时候吧,爱人或者是你觉得会是一辈子的朋友,甚至是没有好好孝顺的父母,珍惜眼前的幸福感觉上是小学时候写作文就不停说的一句话,结果和很多其他话一样成了大话一句,也没怎么好好实践过。
喜欢《独自等待》也在于它的一份真实,最后才子佳人没有在一起,他让我们每一个人想起自己,想起所有不可捉摸难以参透的爱情和理想。
但是就像夏雨最后说的:不过有件事是肯定的,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死,说得真没错!
以前看过一篇影评说年轻人接受不了《青红》这样的电影而比较欣赏《独自等待》之类的的。
看过青红觉得挺好的,但这一被点名“批评”,就对它的比较对象《独自等待》特好奇,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会被接受呢?
5号那天第一次看,随便看了几眼没看全,反正觉得电影特逗。
今天从头到尾给看全了。
男主人公见到了梦中情人—〉费尽千辛万苦去追怎么也追不到—〉终于追到了—〉发现自己被骗了,原来女孩儿只是玩儿玩儿—〉由痛苦转而放弃,决定开始新的生活。
情节非常简单,像一条直线划下来,简单得像半瓶醋的文学爱好者写的言情小说,和《偷心》《爱情决胜点》之类的爱情片相比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性。
但如此简单的剧情,还是给编排的非常有趣,没有哼哼唧唧的做作,也不故意美化恋爱,很多细节觉得特真实,一边看一边乐,对,对,就是那么回事儿。
第一次表白陈文终于鼓起勇气向MM刘荣表白,被老道经验丰富的MM当玩笑给打岔绕过去了,给陈文气个半死。
等电话陈文想给刘荣打电话,但又不能表现得自己太“贱”,强忍着不打,可一直盯着手机。
打电话刘荣终于打电话过来了,陈文心里:我急着寻找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可最后还是——“内,内男的是你男朋友吗”说完那个懊悔劲儿啊,真是够俗的一个话题,还露了自己的底细。
第二次表白夏雨终于终于终于鼓起勇气正式表白,要把一切说清楚,于是出现了一场精彩的攻防战。
攻方:男生陈文 防方:女生刘荣攻 特紧张地“我喜欢你”防 特轻松地“我也喜欢你呀”攻 豁出去了“我爱上你了”防 低头笑,不说话攻 甜甜蜜蜜地 “你给了我更重要的东西”防 冷冷冰冰地“陈文——咱俩是朋友”攻 讲事实 “正,正因为咱俩是朋友,我才想继续发展下去”追击 摆道理 “难道非要恨对方才能相爱呀”防 “我就走一个晚上,明天我们还能再见呢嘛”攻 无语防 “拜拜,明天见”好哥们儿似的拍下胳膊攻 心里话“就这样啦。
什么意思啊”,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旁观者清,这种场面搁谁看谁看都能明白MM的老练远在陈文之上,主动权被牢牢握在MM手里,仿佛武打片里官兵甲嘶哑咧嘴地向大侠砍来砍去,大侠却游刃有余地把招式一一化解。
陈文最后一定会输的。
但陈文已经陷进去了。
气愤+不理解我就,我真的不明白,你说,我怎么了,我又不是坏人,她喜欢跟我在一起,她知道我爱她呀,我该做的我也都做了,而且我遵守这场游戏的每,一,条,规,则,可是,可是她怎么就,怎么就对我没那种感觉呢成功之后的兴奋啊出租车上烧包似的跟司机贫“这天儿真不错啊。
你们现在拉活儿还行吧。
”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我忘了我不是一大款”喝完酒,哭了颓废生活从此开始解脱之后的平静“刘荣,你到底想要什么”从一见钟情到表白、表白失败、再接再厉、小算计、被发好人卡、气愤、不知所措、成功、失败、痛苦、颓废、放弃......整部电影就像是旅行社的XX一日游,经典的、应该有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东西”的全给你挨着盘儿地过一遍。
所以电影即适合给失恋者看,可以借由相同的经历引发同情心得到短暂的心理安慰“看,人家也是那样的”,也适合给成功者看,可以以高居临下的姿态家假么假事儿地忆苦思甜仿佛大学生回母校看高三学生苦读的姿态或生活在和平年代看战争片感慨一下战争的残酷。
本来是挺辛酸的故事,如果在张爱玲笔下,一定又是一个残忍的故事,但电影穿插了很多喜剧情节(留学生的《变脸》cosplay太搞笑了),再加了一个算是美好的结局,使得本来很心酸很残忍的故事看上去很“阳光”。
本来么,花那么多钱买张电影票谁愿意最后看完不痛快啊。
《青红》这里就特吃亏。
所以说,结论就是......《独自等待》适合去电影院看,《青红》适合BT下载
就像电影中的主人公,年轻时遇到貌似温柔可人的异性,总会据此展开浪漫的遐想,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事在人为,坚信童话是现实的演绎,所以喜欢了、彷徨了、表白了、被拒了、坚持了、感动了、交往了、甜蜜了、毕业了、分手了、工作了、再恋了、交往了、背叛了、受伤了、成长了、孤独了、怀念了、失落了、颓废了、随便了……电影毕竟是电影,与主人公不同的是,你几乎很少能遇到一个从中学时就默默关注你、帮助你、支持你、守候你到毕业、到工作的“哥们儿”,即使是曾经有过,可是你视而不见的眼神很快会让那个她或者那些她从你身边溜走。
而当你终于在经历多次感情挫败后明白:愿意等你的人已不在,而你将要等的人也不一定会来。
一个不喜欢你的人把你变成了玩世不恭、放任自流男人、一个喜欢你的女孩被你变成了爱慕虚荣、堕入尘俗女人。
从那以后,男人抱怨女人势利贪婪、三心二意,女人抱怨男人心猿意马、喜新厌旧。
感情不是科学,没有规律可言,所以,从那以后开始敬畏、并且远离感情这种无法驾驭的抽象事物,小心翼翼地把它深埋,对于此后遇到的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的感情缩手缩脚,怯于付出。
尤其对于感情和金钱都处于饥渴状态的年轻人们,在经历感情的失落后,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总会义无反顾的投入现实的怀抱,去把握她们真正能把握的事情。
而不管男女,都把这称之为“成熟”。
等待需要极大的勇气,“青春”确实太短暂了,大多数的我们没有勇气为一个我们自己也无法确定是否会真的出现的人去守候、去等待。
问题不在于你是否执着,而在于你等待什么样的人?
对于有的人,他/她等的那个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天文学家们遇到的挫折多了,可能多多少少会学会一点自知之明,当然也有些像长不大的孩子,带着不切实际的孤傲和自我膨胀满腹牢骚的过一辈子,也许在今后的感情和婚姻中,她/她们勇于给自己看不顺眼的伴侣一次又一次送上一顶又一顶的军人帽,也许不会,又或者收获几次半途而废的婚姻;对于另一些人,过去的经历已经成为他/她们生活中的负担,他/她们苛刻、甚至近乎严酷的审视着准备走进自己世界的人,被动地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待被人关心、被人爱,感情是绑腿跑的游戏,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所以多少原本属于生命中的人来了又还。
也许偶尔,当再回到我们曾经去过的操场,坐在我们曾经荡起的秋千上,回忆那些扎着马尾辫、裙角的飞扬的年轻的人们,想起那时像蓝天一样纯净的情思,会觉得那是我们遗失的美好。
不过这是极端的例子,我们在“青春”尚有余温的时候,都飞快的学会了知足,愿意在平淡中感受真实,在真实中安享生活,生活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
有时候想,其实我等的就是这样一个和我想法一样的一般人,可慢慢发现,如今现实中各种特别的人都能轻易找到,就是这种一般人难找。
有时候,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对方而失去自我,所以我能理解电影中的李静为什么暗恋陈文四五年而没有表白,你不是他/她“单上”的的那个人,过多的努力就是刻意,可能独自等待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但是电影的剧本总是这么落入俗套,总要给观众一个温暖的结局。
电影会散场,可等待还要继续,更大的勇气在于要看到雨后晴朗的天空,让温暖的阳光照进略微潮湿的心灵,在今后的道路上越挫越勇,更要把握机会,不要在犹豫中让缘分一次又一次的擦肩。
大二的时候,在SMTH的BBS上看到了这么一段话:“玫瑰花的艳红,是给女子点缀的;薄荷酒的翠绿,是给男人浪费的;高楼上的灯火,是给旅人凝视的;我自己的孤独,是给我等待的那个人挥霍的。
”
这么说有点扯淡,但如果不这么说,又找不到更准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
年末zhuai出很多钱进电影院,轰轰烈烈的大片子一个不落地全看了,后来买了《杀破狼》和《黑社会》来看,最后的最后,看到了《独自等待》。
这个片,精彩啊。
很有意思,很好笑,很生动。
有的地方这么近,有的地方那么远,让我很赞叹。
前面看过的片子,要么就是想吐,要么就是觉得特别扯淡,只有这个,看到心里去了。
以前看《看电影》一个关于此片的小影评,给了3个星,是那种各打50大板的评论。
意思是有好笑的地方,但是故事的桥段落俗,人物塑造不细致等等。
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轻信影评,看电影这事儿,就跟做爱和下馆子点菜一样,你非得自己亲身体会才知道是什么滋味。
还是我那句话,中国人有时候说话很难听,把电影评论叫做“骂导演”,把源于生活的细节丰富的电影叫做“俗”。
充分显示了国人的修养。
我也就跟着大家把电影中表现出生动的生活叫做“俗”吧。
这俗,俗的真是太好了,中国电影,就他妈特别需要俗的,不需要高雅,高雅了好几十年了,革命的高雅,政治的高雅,导演艺术创作的高雅,回顾从《定军山》以来的中国内地电影,有哪几部是真正说人事儿的?
真正视听流畅,讲故事一样讲生活的?
有哪几部是那么纯粹地拍电影,不站在任何政治立场,而只是一部追求“杂耍”的戏?
要不后来《小城之春》怎么那么受推崇?
我在电影资料馆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震惊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看的国产电影!
这么真实,生动,人性化的中国电影。
中国人饥饿了几代人,就要赶快富裕起来,中国电影不靠谱地高雅了几十年,就应该赶快回归现实!
中国电影,赶快“俗”起来。
对于那些说《独自等待》俗的,嗬嗬,我有三个看法。
第一,谁他妈活得不俗啊?
哪个爱情故事不是那么几个套路啊?
谁的暗恋心情不是水生火热的折磨啊?
要真有新鲜的,拍出来给别人看,就真的好看吗?
会有共鸣吗?
那可真不一定。
人类5000年文明史,最多也就寻找出了180中做爱体位,你要是全都会用,一天用一种,也他妈大半年就用完了,剩下的都俗了。
就是这个道理,人的存在是有很多你喜不喜欢都会产生的规律。
这种规律的反复,并不意味着单调,反而会产生千万种微妙的变化,导致了“非常有意思”这种感觉。
就像180种体位,你虽然大半年都用完了,可是你很可能是跟一个人一直这么用,你下个大半年再换个人试试,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就算不换人,你就换一种环境,换一种心态去试,照样会不同。
这个道理用在电影导演身上,也很合适,同一个故事,你让两个不同的导演去讲,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张艺谋也可以讲《独自等待》,想象一下吧。
所以不要很简单地说“俗”,什么是俗,你真的能解释的清楚吗?
更不要随便用“俗”去打压一部本身很有质量的电影,要不然说这话的人就俨然是伍迪•艾伦《丈夫们和妻子们》中那个被带去知识分子聚会的应召女郎了。
第二,说这片子俗,其实是一种心理期望的失落。
受了几十年不着调的中国电影以及电影评论的误导,他们期望看到所谓“创作的高雅”,和自己生活完全无关的东西,这是基于潜意识里对自己生活的否定。
是一种农民渴望城市生活的本能反应。
希望“文艺作品”可以给他们一些“思想”和生活的“引导”。
我信奉电影出身“杂耍”,最本质的也是“杂耍”,它作为载体,可以被政治利用,被各种思想流派,艺术流派利用,但对于电影院那群黑压压的人来说,它还是“杂耍”,它让你进去看,不是让你看“意义”,是让你看“好看”的。
第三,说它俗,可能也由北京地域氛围太重的原因,很多“京味儿”让对此环境陌生的观众不容易体味,所以重点就放在看故事上,但这个故事胜在细节,而细节又非常的“北京”,所以外地观众可能只能体会到大致的框架,自然会觉得失落,毕竟,看电影不是看框架结构的。
就好像,陈文送李静的时候,两个人拥抱在一起,陈文说“要是有人欺负你,就立马告诉我,哥们儿坐下一般飞机去抽丫的”。
这句话,真是太经典的北京表达方式,“哥们儿坐下一般飞机去抽丫的”,哈哈,我说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好笑,但觉得好笑,就是因为领会了。
如果你说,电影的不足之处,就是它的“地域色彩”太浓,但是,这就是“杂耍”的一部分,每一部电影都是有根的,方言,气候,地域特点,人文特点,有些东西是你无法避免的,更何况,这些地域特征会给电影带来无尽的细节乐趣。
中国政策就是太统一,必须都说普通话,其实这是很不人道的,去年不是广电总局专门出了文件,要求所有电视剧都不得使用方言,引起一片质疑。
这是严重违背人类精神和艺术多元化的。
不过,你能怎么办?
社会环境的确可以决定我们对艺术的态度和鉴赏水平。
好的东西,活泼少禁忌的东西你都看不到,最后就根本不存在判断力了。
综上所述,我们的电影观众,真的需要迅速地朴素起来,真实起来,宽容起来。
我们都说支持国产电影,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热爱电影的人,支持国产电影并不仅仅意味着看,或者买票去电影院看,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评论环境,人文的客观的评论环境。
而中国的电影,需要迅速地“回归”中国本土生活。
外国人到中国找孩子,高高在上的爱情故事,打打杀杀的黑社会最后说“还是要从良”这种道理,胡编乱造的神话故事,在“回归”这种需求上,终究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
另外,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真喜欢《独自等待》里面的细节和台词,也可能是我的生活就这么近。
经典台词比比皆是“一进屋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我想宠物都是这么过一辈子的” “我要是出名了,就不理你们俩” “我下辈子给你当奴才”“去拿点鸡翅膀”“哎呦,不成,我腿麻了”。
“哥们儿坐下班飞机去抽丫的”总之,是笑料不断,我从头笑到尾,最后是意犹未尽。
镜头连贯,夏雨的表演出色,特别是中国人很弱项的台词方面,每个细节,电影的其它小线索都朴素到位,这些,其实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赞赏。
上次在电影院看阿汤哥的《世界之战》时,正片放映前的国产电影预告《独自等待》颇吸引我的注意。
昨天便下载了,今天观赏之。
国产影片里,一直特别关注那种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差异不是特别大的类型,比如《开往春天的地铁》、《天使不寂寞》等。
《独自等待》(导演/编剧:伍仕贤)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夏雨在其中饰演男主角,是一家小古董店的老板,平常喜爱恐怖文学创作。
他一直等待自己理想化的爱情,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梦中情人必须是身材36-24-36、幽默感、出门的时候不会每次都让他付帐,不会表扬自己不会臭美…… 而李冰冰饰演的女孩刘荣恰恰是完全夏雨眼中的梦中情人标准的。
自从他邂逅并且认识这个女孩后,他就为之着迷并且疯狂,并且尽一切努力追求和表达自己的爱。
而刘荣对他的感觉似乎是若即若离,一直口口声声喜欢他又一直声称希望两人只是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夏雨的身边有一帮子好朋友,那基本是他的智囊团,每当他在追求刘荣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这些朋友就会向他陈述他们的一通见解或者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当然很多建议不免是馊主意。
而龚蓓苾扮演的李静则是其中的一个朋友兼同学。
李静表面上有着看似不羁的外表以及新新人类的风格,但影片后半部分却体现了心里柔弱细腻的一面,因为她一直暗恋着夏雨。
在闹过一次生日的笑话后(其实我对于这个细节很诧异,这个细节完全是感觉照搬流行笑话里的内容,并且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样夏雨就会把自己衣服脱了)。
夏雨好久没有和刘荣联系,刘荣却在一个晚上找到了夏雨,在这里李冰冰和夏雨有一段激情吻戏。
夏雨以为他的梦中情人走出梦境了,到商场去给刘荣买她喜欢的东西做礼物时却看见她和一位大款式的男人亲昵地走在一起。
夏雨失落了,而刘荣追上来说“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错。
夏雨在街上恍惚地走着,这时的音乐和他的心情一样,他跑了起来……而后来刘荣到他的小店找他,说希望他能忘记以前的事继续做朋友,夏雨没有怎么说话,刘荣走了。
而门外的李静把夏雨开玩笑送她的锡箔戒指挂在树丫上…… 片尾夏雨有段旁白: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梦中情人,也许她所拥有的特质和个性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我敢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适合我的女孩。
想起夏雨在迪厅里感慨现在的女孩变化太大的镜头(那时画面出现满脸打孔或者拼命抽烟喝酒的女孩)。
这孩子,确实是一个追求理想化爱情的人。
现实中也老听到周围男生如此感慨。
所以觉得影片某些方面还是抓住了现代年轻人的一些心态。
喜欢影片随着情节不断出现的音乐,比如SHE的“super star”、许巍的“蓝莲花”以及羽泉的“奔跑”等。
片中关于恋爱的很多话语都幽默而让人回味。
另外,里面明星汇萃,非常多的客串明星如英达、吴大维、葛存壮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出现主要演员姓名时的那段扫尾镜头还是非常搞笑,尤其是周润发居然出来问“小伙计啊,听说真有卖我的内裤啊”。
这个结果估计会让很多人会心一笑。
另外,在夏雨说“如果生活是和童话故事一样的话,我就有个特美好的结局。
可这是现实,还想怎样,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么”后,进门的居然是袁泉,夏雨现实中的恋人,这个安排也是很巧妙。
只是袁泉很快就被一个秃头大款开车带走了…… 最后,该片的结尾字幕与镜头称“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于我们,有多少人从我们身边溜走?
不知道,那就让我们独自等待吧。
总之,整部电影很轻松不压抑,但又值回味,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
推荐一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现没啥好听的歌,也没啥好看的电影了。
于是又开始听周杰伦,又开始看老电影。
有人说这是我老了,我觉得只是部分原因。
我仍在听新歌,只是觉得新歌走心的太少。
就像周杰伦和方文山20年前写的词,放在今天,依旧是顶的。
现在很多歌手似乎除了唱歌,什么都能做,参加综艺好多钱,做做直播也很赚。
唯独不怎么安下心来写歌。
电影市场也一样。
最近我又回顾了一部17年前的青春片。
需要强调,它是国产的。
也是我心中的NO.1。
它是—— 《独自等待》
《独自等待》虽然是导演伍仕贤的处女作,但是它起点很高。
主演有夏雨、李冰冰、龚蓓苾、高旗、高亚麟。
客串有周润发、袁泉、陈羽凡、英达、葛存壮、吴大维、雷恪生、李霞等。
如此演员阵容,却举重若轻地讲了一个幽默又深刻的爱情故事。
当年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认可,该片也顺势摘得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项。
美国《综艺》杂志评价它:《独自等待》为观众带来真挚的笑声和深刻感触,是对伍迪艾伦和诺拉艾芙伦的现代浪漫喜剧地盘的入侵。
所有的演员表演到位、尤其夏雨深入人心,龚蓓苾所扮演的时尚聪慧的都市女孩也令人印象深刻。
《独自等待》是一部可以令观众心情愉悦地走出电影院的佳作。
01任何关系,卑微讨好无意义 概括说,《独自等待》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陈文(夏雨饰),一个大学没上完就退学的小青年,梦想着成为一个恐怖小说家。
却因为天赋有限,只能与哥儿们李亮(高亚麟饰)合开了一个叫贤人居的古董店。
一边守店,一边写作。
遇见刘荣(李冰冰饰)的时候,《Super star》的背景音乐响起。
这首曾经火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在此刻却异常贴合影片。
因为刘荣正是陈文心中的Super star。
刘荣长得漂亮,身材又好,举止优雅。
非常符合陈文那张「梦中情人」清单。
陈文通过朋友三儿认识了刘荣,就此埋下爱情的种子。
于是开始追求,请吃饭,逛街,买衣服。
一切顺利地好像是电影剧情(这不本来就是电影)。
陈文认为这感觉太好了,自己喜欢的人并不讨厌自己。
也就意味着自己有很大机会。
然而一个细节推翻了这一切。
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无意中飞了一只气球。
陈文看着气球,若有所思,说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卡通书《神奇的气球》。
刘荣接了一句,对啊,小时候我也看过。
陈文,不会吧,我刚才是瞎编的。
刘荣略有停顿,微微一笑,我瞎说的不行啊。
这种附和的尬聊态度,已经证明了刘荣对陈文并不走心,凡事都以敷衍为主。
她在用她惯用的、成年人的社交方式来应对他,这是她的圆滑与世故。
陈文其实当时隐隐有意识到哪里不对,但当时已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所以并未多想。
直到那个开奔驰的大明出现,把刘荣直接带走,陈文才发现不对。
如果爱情是所大学,陈文只不过是个大一新生,而刘荣则是评定了职称的教授。
陈文渐渐明白刘荣的段位远远高于自己,却又不自觉地陷入爱情。
他以为对她好,她也会加倍对她好。
我真的不明白,你说我怎么了我又不是坏人,她喜欢跟我在一起她知道我爱她呀我该做的我也都做了而且我遵守这场爱情游戏的每一条规则可是她怎么就对我没那种感觉呢
爱情不是学科,学了就能通过。
他一直卑微地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去赢得她的心。
最后却发现,越是卑微,越是无力。
其实这种关系对位存在于很多场景。
无论爱情,还是友情,甚至是职场。
人们总希望把功夫用在自以为最重要的一面,却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别人并不会因为讨好而对你另眼相看。
所以有些人注定是舔狗。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还有种情况就真的是人不对,怎么做都不对。
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善待自己。
讨别人欢心只是小聪明,让自己开心才是大智慧。
02人无少年,三五老友不孤独 高晓松曾在节目上讲过他与朴树的友情。
他有段时间混得很惨,于是问朴树借15万周转。
朴树也没说啥,直接回了两个字——账号。
后来朴树落魄了,直接发短信给高晓松。
这次还是两个字——还钱。
简单明了,高晓松就把钱还了。
有借有还,关系依旧。
这段友情,令人羡慕。
人生之幸事,不过三五好友,偶有小聚,或推杯换盏,或斗智游戏,笑闹生趣。
陈文亦是如此,他也有一帮好哥们儿。
合伙人李亮做事靠谱,也是他的生意伙伴、坚强后盾。
李静(龚蓓苾饰)虽然是女孩儿,也是他最好的哥们儿。
赵小三(吴超饰)总是不靠谱,但是各种鬼点子特别多。
海涛(高旗饰)热爱音乐,没有什么比音乐更重要的事。
这些人陪伴陈文度过了青春岁月,他们一起出行野餐,一起泡吧,一起打篮球,一起大酒......关系自不必说,矛盾偶有发生,但是从来不会影响他们的交情。
值得一提的是,陈文还有个朋友,叫孙子(涂松岩饰)。
他是陈文不远不近的朋友,平时贩卖盗版光碟,没事总找陈文借钱。
也许你会觉得孙子很不靠谱,陈文怎么会有这种朋友。
其实孙子对陈文的影响极大。
陈文有很多求爱攻略都来自他的亲自传授。
影片开场就是他和陈文在酒吧的一段把妹经历,妙趣横生又彰显人物性格。
虽然孙子不学无术,其实他也没什么坏心眼。
他就像很多酒肉朋友,常常在聚会的场合出现,没什么大的价值,但有他在气氛会更热络一些。
这样不咸不淡的朋友,在成年人的世界,还挺多的。
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是酒肉朋友,有些人是知心朋友。
如果你的两者是同一个朋友,记得珍惜。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像陈文一样,盲目且自信,以为可以和任何人处得来。
后来才明白,年少时就是朋友最多的时候,因为兴趣爱好多,性格也更开放。
随着年龄渐长,时间自动帮我们筛选了很多人,很多事。
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太多不重要的关系。
最后只剩下交心的朋友。
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以能力维系,而是人品。
有三五老友,实属幸运。
03恍然大悟,历经坎坷才成熟 《独自等待》之所以经典,恰恰是因为陈文像极了曾经的我们。
无聊的时候,常常一进房间就忘了要干嘛,估计宠物就是这样过一辈子的。
被妞拒绝的时候,自我安慰道,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了。
在迪厅的时候,偶尔会想迪厅其实是个很傻的地方,如果你把灯全打开,把所有的音乐都关掉,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恍然大悟的时候,告诫自己,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陈文真实得不像是电影中的人物,他的言谈举止,他的幽默与尴尬,都太接地气。
以至于有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身边就有一位叫陈文的朋友。
陈文备受打击的一幕,其实是来自他去商场给刘荣买礼物。
结果再次遇到刘荣和大明在一起。
刘荣说,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陈文的爱情美梦。
同样是爱情游戏,对方游刃有余,自己陷入谷底。
陈文先是大崩溃,大哭,大酒,直到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最终在朋友们的安慰和鼓励中渐渐缓过来。
他其实已经渐渐开始醒悟了。
生活给了他一些磨练,但并没有打磨掉他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
人的意志力和潜能往往超乎自己的预料,就像在绝境中盛开的一朵花。
陈文渐渐明白,任何人的劝阻都不会让自己醒悟,真正让自己看透人情世故的,只有自己的坎坷、后悔和伤痛。
再次遇见刘荣的时候,是她主动找到古董店。
她说和大明掰了,还想和陈文做朋友。
两个人,明明该做的都已做了,她只是想用陈文填补又一段空窗期。
陈文不傻,却也不再怨恨她的自私,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人。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谁也无法改变谁。
历经坎坷,人都是会成长的。
陈文再次开始写作,开始投稿,开始勇敢面对暗恋他的李静。
他甚至期许着自己马上就会有一段新的恋情,无论和谁。
哪怕是下一个走进店里的人。
有时想想,陈文、李静、刘荣,正像是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
我们有过陈文的卑微和历经坎坷;有过李静的暗恋和默默付出;有过刘荣的虚伪和圆滑世故。
只是每个角色,在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出场顺序不同而已。
陆游有句诗: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难。
人生在世,谁的生活不是苦乐参半。
一笑置之,是我们对成长最好的回味。
人生该忘的要忘记,朝前看才能继续前行。
有些人,注定从你生命中悄悄溜走。
有那么一段时间,你都会「独自等待」。
但终一天,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这样长大。
今天看了仔细看了电影,其实此前一直没有好好看过这部影片,这次坐在影院里算是第一次正经从头看到尾吧!
首先想说的是,虽然12年过去了,本片依然是一部好电影,剧情之流畅、角色之鲜活、情感之真挚、格调之积极,都是现在大部分都市青春片和爱情片无法比的,关键就在于制片人、编剧、导演一肩挑的伍仕贤,以及主演夏雨、李冰冰、龚蓓苾、高亚麟等人真诚投入的创作,正是这份“真诚”,让影片所展现的生活和情感格外接地气、格外妙趣横生,格外言之有物,丝毫没有贩卖任何“鸡汤”,而是一个大男孩在真诚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心路,从而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观也显得异常真诚不做作。
正是这份“真诚”,让片中的所有主要角色都显得鲜活而有魅力,甚至是李冰冰扮演的那个在情感上颇为自私的角色,所展现出的也是一种“真诚的自私”,也不会令人讨厌。
其次想说,这部影片也恰恰是导演伍仕贤的尴尬所在,《独自等待》这部导演处女作就是他12年来个人的最佳作品了,当年作为一个被影坛看好的青年导演,结果2011年拍了一部失败的《形影不离》(吴彦祖和凯文·史派西主演)之后,就再也没有新作出现了!
处女作大获好评,却无法持续推出个人作品,其间不管有怎样的主客观原因,伍仕贤无疑是令人大失所望的@电影世道越来越好了,创作者的真诚却丢掉了!
或者说,也许创作者的真诚还在,但已经彻底淹没在这急功近利的影坛大酱缸中了,这也许就是12年时光变迁,华语影坛的某种悲哀吧!
我竟然给这部国产小电影打了五颗星,讲不清楚原因,可能是被触动了,然后就喜欢了。
喜欢,是一件不需要理由的事情。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看到最后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强烈。
字幕打出了“献给从你身边溜走了的人”。
一下子就时光倒退三五年。
第一次看到这行字是好几年前在好友的MSN签名栏,当时很诧异一个走粗犷路线的男人竟然突然文艺翩翩。
再加上当时感情水深火热和预备告别身边ABCD,于是我被这句话烙印了。。。
喜欢夏雨,虽然不帅,但是有味儿,演起戏来很入。
喜欢龚蓓苾,虽然不红,但是有与众不同的气质。
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李冰冰,那时的她还没整容,脸架子很方。
我看惯了她下巴尖尖地在电视里卖欧莱雅的洗发水,突然回到过去,有点接受不了原来的大腮帮。。。
不喜欢这部电影里的她,也许还因为她在电影里的角色形象吧。
现在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子,当然也有不少这样的男孩子。
你不喜欢一个男生,因为他不帅又稚嫩,没钱没事业,但他对你痴心一片,是一个好品质后备兼随叫随到解闷人选,于是就这样钓着吧,不承诺不拒绝。
他若大胆表白说爱的时候,你只需要咯咯笑,说我也喜欢你啊,我们一直都是最好的好朋友啊。
有多好呢?
好到上床?
于是他们上床了。
然后他以为这就是男女朋友了,他美滋滋去给她挑礼物,结果看到她被别的男人搂在怀里逛商场。
他想离去,她却追上前说:“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我只想过得好一点,有什么错?
”是啊,她有什么错。
错就错在他太天真。
如果你是那个男生,你还能怎么样,除了心碎和狂奔,除了麻木和麻醉。
如果你从此堕落不羁,后来的谁又怎知你当初也曾天真执着过?
幸好你还是坚强地选择了独自等待。
虽然龚蓓苾暗恋夏雨的情节有些落俗套,但是车站送别那一幕还是很不错。
她暗恋他,但她不奢求拥有他。
因为她太了解他,所以做好哥们是最好的陪伴方式。
终于要离别南下了,那么伤感的火车站台上,他却突然打趣说:“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好上呢?
”。。。
她只能含着眼泪笑起来。
我喜欢的几点:(1)北京味儿的一部片子,充斥自由自在瞎掰瞎闹的朋友情谊。
(2)配乐好听,夏雨失恋时候配许巍的“蓝莲花”,哈哈。
(3)片尾夏雨坐在店里独自寻思: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对象?
于是,袁泉进店了。
(4)发哥的出场,画龙点晴。
龚蓓苾快要上火车的时候,夏雨冲了上来。
他们俩抱在了一起。
夏雨忽然说,这么多年,你说咱俩怎么就没好过。
她可以是陪你一起闹一起喝酒的哥们。
听现场听你满口爆脏话即使你不肯刷牙,也不会嫌弃你。
她是你的小棉袄,是你无聊的时候的忽然会想起的人。
可是你永远不会喜欢上她。
你自己也知道。
刘蓉那样的姑娘,才迷人。
她神秘,她幽默,她笑起来的时候像个孩子,进退得当,表情正经的时候,又很漂亮。
又看了一遍独自等待。
隔了两年。
朋友说要写一个剧本,黑色的幽默的荒诞的,我说,两杆大烟枪那样的?
他说不是,独自等待那样的。
你身边总有这个或那个人,跟电影里的某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
可能是表现北京青年的东西多了,总觉得北京那些混混混混的青年特别的劲。
青春特别长,也特别生动,跟鸽哨似的。
ps 在结尾字幕里 看到大梅……
没泡到女的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而且谁会想要你们男的边上厕所边签的名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火车站送别的时候还是好感动。龚蓓苾真的太美了。
没想到04年就有这么新潮的百京儿迪厅电影。在那个夜店和摇滚跟朝阳一样蓬勃的年代,爱情是真的,物质也是真的,就连美梦的消散都是浪漫的。仿佛全世界最大的难题也就是男男女女的那点小心思,人生中最大遗憾也就是一不小心爱人错过。
夏雨太丑了,他演的这种人是我最恶心的那种···绝对是南城的,透着完完全全的一种北京南城土著的小市民气息,所以这个角色塑造的也是非常成功的,赫赫。
有那么点儿夸张,有那么点儿意思,反正就是要搞得高于生活。
清爽又现实、天真欢快又不免惆怅,真正接着地气的爱情片,属实是国产爱情片赛道里的TOP级选手了。时隔近20年看,完全不落伍,甚至很新潮,只是两三句过于男性化表征突出的台词在当下环境易引争议。最后“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的那排字也很有当代电影营销的痕迹,侧面说明这个电影是真的潮。袁泉出来的那刻高亮。
求他们别再说“der”了,2004年前后哪个北京人这么说话啊!片子一切都很好,就是几个主演努力装北京人装得太不像了,夏雨还好些,看看那些配角高旗吴超涂松岩,才是一开口三句就确定是北京人!俩女主在片中一个土一个丑,还不如花絮里的造型。Super Star带回了Only/ Vero Moda的时代,但最打动的还是《蓝莲花》响起。早就知道这部片子,但说经典还是过早了。谢谢还好没让男主和女2在一起。片中各种大腕儿和当时明星客串。不是搞笑但挺幽默。with F. 资料馆1号厅,约八九成满,下着雨的一下午一晚上。映后放了20分钟据说独家首映幕后花絮,之后导演伍仕贤映后交流,一下子老喽,不是精神小伙儿了!非常松弛笃定的气韵。咦标完发现是豆瓣看过的第500部爱情片。
我觉得好烂唉 那时李冰冰还是方块脸
流畅,有现代感
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最心水的国产片,每个视角都很真实,片里的角色像活在身边,有一位朋友甚至看了两百遍。理解刘荣,美和梦都要钱来垫,曾经心动恨不起来,依然怀念愿你幸福;喜欢李静,因为不会表现自己,默默的奉献往往不起眼,有些时候就是要接受遗憾潇洒转身;支持陈文,无望的漫长等待感同身受,纯爱和站着挣钱在现实面前只是鸡蛋,纯粹和坚持可贵。看到了一代年轻人的闪亮、渴盼、挣扎、愤怒和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心塞又治愈。喜欢那句: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独白有共鸣在回荡。里面的李冰冰很漂亮。喜欢龚蓓苾。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人。
被夏雨骗了,烂剧情
前4分之3 尬到飞起... 非常直男式的追法。李冰冰角色绿茶婊到那个程度... 都看不出来。真是被爱情蒙蔽了双眼。.... 总之还是挺现实的情节。但是我真的不喜欢
李冰冰演的白富美很具有代表性.
资料馆12周年重映,不过时的都市爱情轻喜剧,绿茶的塑造可以说非常超前了(想到《与萨莫的500天》);伍导的骚气红衬衫和黑风衣居然是《变脸》梗,一辈子能拍出一部这样清新真挚的电影值了;以及从《阳光》到《独等》夏雨真挺适合演这类爱而不得、闷闷不乐的痴情小伙的
【B+】前半个小时还以为是那种换皮的烂俗国产都市喜剧,有些桥段显得过于做作,也过于理想化。但后面从男主失恋之后的故事就愈发精彩,情感饱满,金句频出。尤其是最后十分钟,将主题直接从“爱情”拔高到了“生活”。这是一个没有开头,更没有结尾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会过度渲染喜悦或是悲伤,也不会注重甜蜜或是伤痛,它只是默默的讲述着,以一种既遗憾却又圆满的方式收尾,无形中点明了生活的某种真相。看看现在的国产都市爱情电影,只会一个劲的卖眼泪,实在是没意思啊!
“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吗?” 亮了!
讨厌到死是什么感觉,就是这种感觉。从夏雨、到李冰冰、龚蓓苾,不喜欢都不行,就是他妈的讨厌。一群整天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丫还以为自己很伟大,别没事就把自己当个人物。重视人就跟人说,少嘴皮子上这妞特傻、背后又特把人家当回事。哪里有人整天一副牛逼西西不为生活发愁的模样,加班还来不及呢。还发现,龚这厮,长的特丑,她一笑我就想哭,侧面还给你整一龅牙,一排龅牙,不过跟夏雨还真绝配了,你丑得我觉都睡不好了。李冰冰那会也还没磨骨呢,看着特别扭
夏雨,龚蓓必都那么年轻!历经十几年,他们年轻时候也是那么美好!
当许巍的《蓝莲花》响起时,我就意识到青春已经随着南下广州的火车一起悄悄溜走了,剩下的只是各奔前程。火车不等人,成长就是先错过梦中情人刘荣,然后错过身边暗恋你的那个哥们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