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季比第一季集数更多了,二十四集正片加上三集番外,真的让人有安心的感觉,就是怎么也看不完的感觉。
但是每集照样是日常,所以连着看好几集竟会觉得无聊,重复单调的可爱,要是一集一集看的话又没有连贯性,总是吊着胃口,虽然剧情上本来也没有太大连贯性。
我是前半部分每天睡觉前看一两集,然后今天一整天宅在宿舍看完了。
每天看番真的很耗费时间,想多看一集一看时间都到十二点了。
连着看又太疲倦。
2,跟第一季制作质量上没有太大区别。
还是日常搞笑卖萌可爱的女高中生的日常。
及时最后的毕业分别也不煽情,淡淡的伤感中是希望,是轻松。
3,作为一个音乐番,我真的是非常喜欢里面的音乐,有包办配乐的百石元,有轻松诙谐紧张各种配乐。
然后就是非常赞的op和ed。
op是呆唯主唱,青春校园轻松欢快,ed则是mio主唱,更成熟,更像摇滚巨星。
酷酷的动作。
造型,喷漆,摇滚,rock。
4,我不知道这部番的受众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京阿尼还是很正经的,没有太卖肉什么的,除了蓝白碗让一些死宅们念念不忘,其他都是很纯真的。
男性看的是少女卖萌可爱,女性会不会在其中看出自己的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和友情呢?
5,整部番轻松日常,抹去了现实的残酷。
一切的欢乐都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没有大小姐,怎么有场地怎么有合宿,怎么有吉他,怎么有茶水和高档蛋糕?
轻音部的五个人家庭条件显然都不错,因此才足以支撑其悠闲的生活。
而且上的是女子高中,很可能是私立学校,学费显然不菲。
说买乐器就买乐器,说出国就出国,这是一般家庭吗?
6,我比较喜欢律和小佐和老师。
其他人物性格都太平面太单一,没有什么深刻的家庭背景身世,呆唯呆萌,大小姐稳重可爱,形象都太扁平化了。
反而,律的更偏向男性的性格,反而然我觉得眼前一亮,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从不把衬衫塞进裙子里,本来头发刘海很好看偏要带个发箍。
而且当我知道律的cv是冰菓女主千反田爱榴的cv的时候,我才发现为何如此亲切。
律的声音不像其他人那样捏着嗓子做作软萌,而是非常独特,我非常喜欢。
7,今天我花了一天才看完轻音,我就在想,我看番是为了什么呢?
耗费我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个机会成本本可以投资其他事情?
比如学习、看书、运动。
我从番剧中能得到什么呢?
搞笑娱乐放松心情?
学习感悟人生友情?
怀念高中生活?
激励我结交伙伴珍惜友情?
及时你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你务虚而不务实,不想单纯功利的得到什么。
那毕竟生命有限,为什么你要花费时间在看番上而不是去冥想?
阅读?
沉思?
对于我来说,看轻音是给我构造了一个虚构的理想的美好的精神世界。
在那里有美好的轻音部以及纯粹的友情青春的音乐。
一想到就会不自觉泛起笑容,虽然现实世界可能没有,但是冥冥之中可能就有那么一个二次元世界。
想到这里我被激励了,更有动力了,不为什么,因为现实世界再残酷再现实,我已经有了精神寄托了,专属的精神楼阁。
几周之前就开始很忐忑,一直在想着要完结了。
到这一周过完的时候已经有些说不出话来。
在逛极影论坛的时候看到轻音区里越来越多感慨少女们毕业和第二季完结的帖子,内心的纠结难以言表。
其实学园祭LIVE的时候完全没有哭。
一整话都是平淡看过来的。
只是随着每次下载的时候代表话数的数字增长,心就那么渐渐地抽紧了。。。
回想起开始看轻音的时候,大概是第一季完结不久。
要说为什么会看呢。。。
人气?
口碑?
不管是因为什么,这大概是我一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个决定。。。
之一。
第一话看了一点点就爱上了,在一天之内看完了第一季。
那段日子很欢乐。
每天温习一话,一整天心情都会很好。
第二季出的时候兴奋到不行。
每个周三都好像过节一样。
看横滨LIVE的时候第二季已经出了很久,但是在看到大银幕上打出“第二季制作决定”几个字的时候,还是和现场的观众们一起热泪盈眶了。
老实说个人以为第二季的制作并没有第一季那么精良。
电波洗脑的OP1和OP2一开始也是让我大失所望(虽然后来还是被彻底洗脑了)。
ED虽然不错却一直没有don't say lazy的惊艳。
倒是樱高校歌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在第二季播出的期间开始关注日笠阳子和佐藤聪美的小小情事(误?
),也开始在山百合里翻阅同人文和同人本。。。
不管是正篇的喝茶吃点心打打闹闹的故事还是各位强大到让我汗颜的脑补,我都全盘接收并且甘之若饴。
这一年多是我接触二次元以来,最美好的时光。。。
不过总归是要完结的。
到现在只剩下24话和2话OVA。。。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就很难受,眼泪都要出来了。。。
因为明白不会再有第三季了。
总是害怕到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哭出来。
会失落很久都难以平复。
轻音带给我的实在太多了。
别的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铭记吧。
希望轻音软妹子们在未知的二次元世界里也能跟以前一样快乐。
永远的HTT。
很日常的番,不过我愿意给满分我觉得比其他几部乐队番励志多了(至少是学历最高的一部(虽然可能是剧情需要吧……),还有情怀加成不过我唯一不满意的是京都脸,辨识度太低了,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甚至都分不清人(不过我也有点脸盲)14分钟,吃面包好可爱7分钟,居然已经是学生会长了吗,好厉害啊217分钟末,五个人趴在地上谢罪哈哈哈哈哈哈314分钟,这样的交流挺好啊哈哈哈哈哈哈15分钟41秒,原来老师是用了什么化妆品才变得闪亮吗哈哈哈哈哈15分钟58秒,律子闲的无聊发恐怖短信吓澪哈哈哈哈哈19分钟27秒,“听说他曾用爆竹把家炸成废墟”“不,我崇拜的不是这个”哈哈哈哈哈,真是理性追星412分钟,不关小灯的原因,果然是害怕呀哈哈哈哈哈18分钟45秒,澪这是不怕了还是疯了呀哈哈哈哈哈哈19分钟,好像真的疯了……21分钟20秒,老师也睡在这儿了哈哈哈哈哈620分钟,跟猫发情挠墙一样哈哈哈哈哈哈好可爱717分钟20秒,这问的问题也太隐私了吧哈哈哈哈哈22分钟,可惜啊,估计没有下次茶会了……8唯小时候唱歌好可爱(乌龟居然没有咬他诶)19分钟半,和和突然释怀的的笑了“气极反笑吗”哈哈哈哈哈1016分钟11秒,“我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大人吗”哈哈哈哈哈哈20分钟35秒,小佐和老师的志愿果然也填的是“Musician”哈哈哈哈哈113分钟,特意查了一下,乌龟居然真是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
好像真的所有爬行动物都会蜕皮诶,乌龟虽然是壳,但是脱下来的也像是皮一样11分钟40秒,办公室果然有空调哈哈哈哈哈1221分钟50秒,“今后能永远和大家搞乐队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组一辈子的乐队1315分钟50秒,说起来,那个在帐篷里的剧情没有诶,好可惜162分钟18秒,日程表,还是会练习半个小时的嘛,比我想的要好诶哈哈哈233分钟40秒,唯像仓鼠一样,咬百奇巧克力饼干条好可爱(查了半天,发现原来这个食物就叫百奇)2415分钟,“不怎么熟练呢”哈哈哈哈哈对应第一季第1话20分钟,唯:“不怎么熟练呢”
作为一部没事晚上睡觉前或者周末下午没事无聊看的轻松动漫确实是首选; 首先么有深刻的主题,悲惨的童年,只有欢快的笑声和卖萌,青春或者高中时代也许是最难忘的了;其实看过之后,给我最深刻的印象的就是 最后一集的结尾,毕业典礼; 樱花树下 后辈给前辈带上一朵寓意幸福的樱花;然后说上一句道别的话;真是勾起许多人的共鸣;都曾年轻过,毕业过;如今想想还真是怀念啊, 我的高中
不难看出,可能是漫画篇幅不足,所以制作组掺了不少水,趣味性要弱于第一季。
此外,第一季中卖萌片段较为自然,第二季则有不少看起来比较刻意。
但是,13集,20集,24集完全升华了这部番。
看完第一部,我只觉得这是一部闲来无事可以看看的废萌番,但第二季看完,我觉得这是一部在不同时期看有不同的体会,让人后悔没有早点观看的青春校园番。
轻音刻画了一个令人渴望的完美的青春,在制作上注重加强代入感,看完2季轻音,仿佛与5位美好的少女再次度过一次青春。
所以,越是临近毕业,越是不舍得往下看,不舍得这美好的日常结束,再也看不到活动室里的共同欢笑的少女们。
毕业多年的我,情不自禁地想,如果十年之前看完这部番,会不会更珍惜青春一点。
所以,我觉得,说这部番具有改变人的力量也不为过,毕竟比起某些具有"深刻内涵"的番,轻音是真的触动到了我,让我一时那么想去珍惜曾经的青春生活。
神说要有萌,于是有了《K-ON!》2009年4月,犹如落水的樱花,一部原本默默无闻的新番在宅男们中间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两年间这部名叫《K-ON!
》的动画已由泛起的涟漪变化为惊涛骇浪,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浪潮不断冲击着各项记录与宅男们的荷包,无论原作漫画、手办、周边、DVD皆热销到供不应求,只要在片中出现与放课后娘们有关的东西全都是金尊玉身,这潮水不仅让制片方湿了,同时也让投资方、宣传方、放映方,卖乐器的、卖耳机的、卖碗的(蓝白条,你懂的XD),甚至让卖萝卜干的都湿了!
只要在包装上印上大小姐的粗眉毛就可以让萝卜佬数钱数到手软,这坑也太大了吧喂!
某日上网,雨某无意间瞅见呆唯的那一把“吉太”在公开拍卖,这把无论哪方面看都只是中规中矩的吉他早已被11区的豪宅们拍到了5000万日元(折合毛爷爷大概有350万(ˉ(∞)ˉ))雨某不禁感叹,如果日本要出个什么新的神祗的话,不会是肛大木,一定是呆唯捧着吉太的呆脸……作为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有痔青年,雨某没有在波涛汹涌的萌海中迷失自我,抛开一些老生常谈,雨某总结了三点轻音之成功要素:其之一:微妙的尺度在这个充斥着商业片的时代,许多目光短浅的制作方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把萌和肉作为卖点(多数情况下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其通常做法无非是把尺度拉到最大化,在片中不断打着各式各样的“擦边球”。
如同双曲线无限接近坐标但永远不会相交一般,此类作品也只会无限接近“18X”但永远也不会突破下限。
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这样的做法固然没错,但当“胸部开启地形落差,澡堂关闭战争迷雾”的福利画面无数次在屏幕上蹦出时,宅男们也只会挖着鼻(哔——)并且连打哈欠,从长久看,这类“快餐”将迅速销声匿迹。
当制作方不断刷新着“耻辱”的下限时,有着自己“自律”与“贞洁”作品将显得格格不入,但它在时间洗刷下必将鹤立鸡群。
这道理就像黑丝一样,那是种若有若无的带着朦胧感的诱惑,在你擦亮双眼努力想看清时它马上便含蓄地消失,作为男人的想象力骤然丰富起来,如此循环下欲望将迅速膨胀,这股莫名的诱惑远比全裸更有让人忍不住推倒的理由(好吧,是我邪恶了XD)。
京阿尼显然深蕴此道,《K-ON!》不在卖萌?
它当然在卖!但是它卖得既含蓄又得体,有一股水到渠成之自然感。
当观众胃口被吊起而渴望得到福利时,唯一一次澪露小裤裤的画面居然还是背对观众的,纯洁啊!!!!
(掀桌)其之二:简约的剧情《K-ON!》的剧情简约到可以用一句“五个萌妹子快乐的高中生活”来概括,但是利X商务男装有言:“简约不简单。
”在这样日常生活的小细节簇拥下,妹子们的表情自然得流露着,所谓“天然萌”便是如此。
观众们欣赏着妹子们的世界,没有魔法,没有机体,没有男人,没有超自然(唔,有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平凡的剧情不自觉让人产生一种“现实代入感”,使我们相信这些故事也许会发生在自己身边,而那些妹子将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现在让我们反观其他“卖X”作品,有着庞大到令人咋舌的世界观,有充斥着无数“华丽”的必杀技的战斗画面,更有那既繁琐又冗长到让人“扭头忘”的姓名,观众在如此重口味的狂轰滥炸下已对接下来剧情发展的性趣(误)大打折扣。
我很难寻见哪部萌肉片将这样的世界观的节奏性和完整性很好得展现出来。
观众们期望看见只的是妹子们的萌!
而不是那捉襟见肘的甚至有些鬼畜的战斗画面!
萌与肉要一心一意得卖,如果非要加战斗画面的话也请有点诚意!
这道理就像国产山寨手机,装备八个音响,四个高清摄像头,双卡双待,一个月超长待机 而且只要998!
我OX的宁愿买个200毛爷爷的诺鸡鸭,也绝不会买一个功能齐全但全他喵的都是二货的金X果!
所以半吊子什么的最讨厌了╭(╯3╰)╮其之三:动人的友情《K-ON!
》的性别比例实在是……不,根本不存在性别比例,全篇记得住脸的男性除却背景需要只剩下一个一年四季如一日只会COS的校长爷爷(纳尼?
乐器店的店员?
……那绝对是受!
)这表明“爱情”是浮云,轻音中木有所以妹子们大部分时间内极力表现着的是“友情”――人手一个标有“轻音部”字样的手机挂件,享受下午茶的各种“杯具”(?
),在角落养着名为“小猪”但雨某至今没有分清是龟还是鳖的不明生物(喂!
)等等无处不在的叫做“羁绊”的情感,隐匿在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当中,当这些“羁绊”慢慢积攒起来之后才能找到更为宏观的“友情”。
如此不断重复,观众心中的“羁绊”不知不觉地在内心中排列得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当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碰了其中一个“羁绊”,随着高高叠起而又重重落下而一口气压下来的感动中,我想没人能无所为之动容。
尾声:即使在完结后的今天,《K-ON!》的热潮依然没有消退,日本有媒体将轻音的完结称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天朝宅们将之作为神作膜拜,沉浸在轻音的世界无法自拔。
动画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电影、音乐、美术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作者通过动画这种方式尽可能通俗易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立场和态度。
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时间内,你的一颦一笑都为剧情的发展所牵动,或者说完全是在作者掌握和意料之中。
就《K-ON!
》而言,原作是在芳文社中连载的四格漫画,它并不是像《攻壳机动队》《肛大木》那样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多的深刻含义。
轻音想带给大家的是轻松快乐的生活,我想作者也是怀揣着温馨的感觉来制作这部作品吧。
你在它的世界中看到了美好,现实中的你或许能多一份珍惜这份美好的感悟。
有前辈语云:“将动漫视为生命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自以为是受尽磨难最多的那一个,就像肖申克里的人都说自己是清白的一样,可是谁能相信呢?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找到理想的妹子,于是动漫中被塑造得近乎完美的妹子便成为了偶像。
在接触与寻找的过程中,眼光也随之相应不断提高。
如此恶性循环着。
动漫在提供给我们避风港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对现实的定义变得支离破碎。
但愿那些和《LOVE PLUS》小姐结婚的男同志们从梦中醒来时不会太伤心。
轻音的火热是寂寞的宅男们内心的写照,我们对虚幻的兴趣远大于现实,不只是轻音,每一部动画都是如此。
无论什么年代,人们都怀有“希望能幸福”“想要一段美好的爱情”等普遍的愿望,当现实不得意时,我们通过动画作品来与心灵产生共鸣,其中所描绘的或人物或世界的因素一定会在某一时刻牢牢抓住了你的心,也许作品中的人物就是自己的理想的完成型,继而对该角色多出了一份好感与亲近。
这绝对是一种感官认同上的错觉,因为这一命题一开始便是错误的。
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由和我们相同的人类“臆想”出来的,人物们或许可以表现得有血有肉,但是这终究是不存在的甚至连灵魂都没有的“伪”物!
完成在虚幻上的理想太不堪一击了,对此大家也许都心知肚明,但却人人不可避免。
我想宅男们都是一群懦弱的人,现实的理想仅能通过虚幻,甚至悲哀到由他人创造的虚幻来实现,来填补内心缺失的美好,寄托于二次元的灵魂终将被现实唤醒,既然这样,就应该将作品中得到的那份心境来面对现实,当你能做到这点时,关闭电脑后得到的不再是虚无感,而是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你展开!
轻音归根结底是一部商业作品,任何动画都是,它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但是你在它的世界中看到的不只是美好,你体验的是另一个“完美”的世界,你终将回来,并带着一颗勇敢的心。
第一次尝试写一点有内容的东西。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动漫编辑,所以这算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吧。
在下的Q是 826234342 有劳各位大虾们多多指教我的缺点。
不胜感激。
雨点Raindrop 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后记我和雨点在阳台聊天时偶然产生“写些什么” 的想法,起因是看到太多动漫的狂热FANS和终日泡在虚拟世界中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偶像终日打着无意义的口水战(口水战不是辩论,“一个人觉得阿斯兰好帅,另一个觉得基拉好帅,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这种)或者渴望现实和动漫中的一样。
说实话我有些后者的倾向,高三党压力大,晚上便看轻音来减压,嘴角不自觉上扬的感觉很好啊o(≧v≦)o,不过看完后想着的是64天后的高考,着急与懊恼的情绪夹杂着,于是又是一个不眠之夜/(ㄒoㄒ)/……雨点的初稿说实话真是惨不忍睹,“他说的比写的深刻多了”,大部分读过初稿的童鞋都是这反映……不过作为“差生”来讲文笔差灰常正常,经过我反复修改最后打字成稿,如果觉得写得差的话请见谅,毕竟是第一次写这样的文章。
写这些文字初衷是借着轻音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比如某杂志编辑在某期写了《魔禁》的一些不足之处,下期便发出“现在你们满意了吧”的感叹,估计被骂得够呛。
我冲着《魔禁》的高人气去看过,但是当麻废话多得真是让人想打啊,因蒂克斯也是路人一般的人物……如果看动漫把自己变得疯狂而不理智那么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将他们拉回来,否则的话他们和“上海世博会的亡灵”有何区别呢?
END 打杂菜鸟
不是很精彩呢!!
但是我还想继续看下去。
其实我更喜欢唯澪律紬四人的日常,自从梓喵加入之后我总是有一种微妙的违和感。
怎么说呢,就体验上来说,我更喜欢唯,澪,律,紬四人的日常。
不论唯的萌萌的可爱的天然呆,澪的害羞、傲娇、时而温柔纤细时而帅气,律的假正经真贪玩但有时又很靠谱,紬的知性大小姐模样下隐藏的好奇心;她们四人日常的核心就是爱玩,比如律呼应唯的玩耍,紬总是在普通的事情上表现极大的兴趣,有时也和澪展现成熟的一面来主导安排,还有澪律无需多言的互相了解。
总之就是这四个怎么互动我都很喜欢,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而梓喵加入后的几次关键情节,还没有让我感觉梓喵完全地融入这个团体,一开始我还觉得还是原来的四人日常更好看(结果后面还是有很多集是单纯的四人日常,但是看的心态已经变化了)。
可能是我太在意梓喵一开始的设定,没有完全体会剧情展开的表现,或者是梓喵多少真的有点被“迫害”;梓喵一开始所期待的认真训练或者说“专业性”的设定被逐渐消解,只是成为以后用来吐槽督促的工具(不过高中少女乐队真没有必要搞什么专业性,这点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而后面虽然说也很能玩到一起,但好像很少主动提出玩耍,很少与其他四人日常的很默契的互动...在我的感觉里就是,被唯贴贴的无奈,律澪(有时还有紬)坚持玩耍拖延练习的无奈,看到她们有趣互动的姨母笑,看到她们有时成熟表现的挺好颜,听她们说豪言壮语(夏日祭)和互相感谢时的感动颜,还有不知为什么总是想关心学姐们的表情。
甚至觉得有一点孤独...总之,写这么多越写越乱,也偏离了我最初的想法。
反正就是抱着这样一缕不安的思绪直到最后一集,天使降临身边一曲终了,我才终于释怀。
原来我也是梓喵,我喜欢看她们四个的欢乐日常,我也想和她们一直在一起。
ps.我以为自己还抱着小孩子的心态,但实际上不是,也不能回到以前的想法了。
pps.紬也给我一种孤独的观察者的感觉。
他们为歌词烦恼着,为活动式施工而无地方练习烦恼着。
在这个轻音部起初是因为一点点心而吸引中,他们在出租工作室里关光顾着聊天喝咖啡而忘了练习,结果出租时间。
轻音部每位成员都要写歌词,为帮唯写歌词唯的妹妹忧感冒了,尾巴一切搞得乱七八糟,感概;重要的是最珍视的东西总是伴随在身旁,却觉得理所当然,从未察觉。
这样就写出了很棒的歌词!
u and i 没有你我什么也做不到 想吃你做的饭,没有你我连道歉都不行 想听的声音。
轻音少女的主角是一个典型的萌系天然呆,慢悠悠,迷糊糊,好吃懒做,很多观众会因此对她有负面评价,说她怎么运气这么好,有一个好妹妹,有一群好朋友,只要每天喝喝茶,就能够红遍校园。
但是依我看来,她能够如此,并不奇怪,因为她真的很努力。
她很努力吗?
当然!
如果你说她不够努力,那么我要问,什么叫做努力?
古往今来,对努力有太多的定义,是“头悬梁 锥刺股”的彻夜苦读,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懈前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努力一词的解释太过模糊。
方向错误,前进便不再是前进,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才能叫做努力,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向?
爱的方向,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一味向上攀登而失去过程中的美好,那到达了,又能如何?
生存者的路就像固定的钟摆,得到前的焦虑和得到后的空虚,将成为主旋律。
但是,生活者却不一样,因为她们拥有真正的信念,她们往往事半功倍,她们更加是伟大者的不二选择,她们,一定为了谁而战。
唯的妹妹忧,精明能干,厨艺高超,一直照顾着,极力维护着姐姐唯。
唯的朋友律,澪,䌷,和,梓都各有所长,要么善于作词,要么精于谱曲,更有䌷这种外挂级的财力力支撑,甚至连老师都在帮助她们搞事情。
唯,似乎一直都在坐享其成,是这样么?
当然不是,唯她在努力,努力着为大家带来快乐,努力着为大家注入活力,简单来说,她有在努力地生活着,所以,方向对了。
当然不止她这样,她身边的的角色们也在捍卫生活,她们一直在为谁而战,所以才能各司其职,使这个集体成为真正的集体。
一开始,不过出于任性的想要搞个社团,但渐渐的,这个地方却成为了一个朝思暮想的地方,一个想用一切捍卫的地方,为什么?
因为社员们对彼此的情感以及各自的成长为这里赋予了一种色彩,在这里所留下的回忆,所花下的时间,使这里变得无可替代。
这部动漫十分注重对于一件事件的具体描绘,这使三年显得仓促而又充实,每当看见大家演奏,回忆便会涌上心头,这也正是为什么会开始看似波澜不惊,但越看,越有味道。
正像我们的中学生活,一开始看似很长,但实际上,比40集短太多。
唯的朋友之所以能成为她的朋友,不仅因为缘分,同时也有一个重要因素,那正是唯自己的努力。
缘分使我们相遇,但我们回忆的主写却是我们自己呀。
不过的确,缘分真是神奇,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相遇了。
难道我们生活中会少吗?
记住,生活是最精彩的小说,无论什么影视作品,无论什么题材格式手法,精彩的理由一定是其贴近生活,但,无论多华丽的笔调,都无法将生活的绚丽尽数写出,所以,向前吧,生活远比所谓的小说精彩太多,奇迹总是有的,世界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成长,毫无疑问是整本剧的线索与主旨,第一季的结尾正是这个意思,同样是这条路,同样是奔跑,这次的理由却要高尚太多,包括梓对轻音部的看法,也是成长的一个体现。
大家在这个部中彼此促进着成长,甚至影响到了身边的其他同学和老师,其实我们也是如此,一直在拯救着与被拯救着。
实际上,今天就是昨天与今天的交界处,过去的出口,未来的入口,这个临界点,正是现在,也就是我们的所在。
那么既然我们一直在出发与到达中,又有什么理由不顾沿途风光?
去所谓地努力?
相比吉他的技术,在这里收获的泪水与欢笑,不是很应该珍惜吗?
为何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只不过,为了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这就是成长的本质,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跑。
轻音部的大家拥有彼此,一同朝着属于自己的远方奔跑,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的回忆,构成了我,答案不是有了吗?
我是谁。
为她们的成长而喝彩的我们,不也是在成长着吗?
是啊,我们从未孤单,因为爱从不离弃,何事无哲理,何处不参禅?
不知道,在你身边有多少未感谢的角色,总之,我想对轻音部说一声:谢谢!
你们的生活,激起了我对生活的向往,成长之路上有你们,真好,
看完轻音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看这种日常番了。
说到底是一种归属感,一种即使会搞砸一切依然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身边的安全感。
而自己缺乏安全感,经常焦虑和惶恐,在《轻音》中能获得暂时的治愈。
就如同我喜欢《龙与虎》这种成长番,因为看着大河她们在迷茫焦虑中不断成长,能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朝气似乎很久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了。
另外,我还羡慕呆唯她们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羡慕她们能为自己的热爱创作,而不仅仅是像我的学生时代一样只能被迫的接受。
看着她们能在学园祭上成为明星,能在毕业时在教室开演唱会,能偷偷为梓喵作曲,由衷的开心和羡慕。
回想自己的高中毕业,高考完那种终于解脱的心情,没有一丝丝归属感,更没有在校园留下我的痕迹,尤其是当意识到自己不再需要刷卷子后,那种莫名的落寞感。
说来可笑,当自己从一个刷题机器解放后,居然有种迷失的感觉。
学校当初强行剥夺了我们的一切,如今却又抛弃了我们,留下没有真正热爱的我们,突然惶恐的意识到,今后的人生需要自己为自己做决定了。
可是,我想做什么?
初高中六年来,我竟然没有时间思考过。
到头来,也不过是沦为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道听途说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在迷茫中毕业,也许再读个研,淘汰自己的竞争对手。
挤破头努力,就是为了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但是能养家糊口的工作。
能找到自己毕生热爱的事物,很难。
能在某个领域做到养家糊口的程度,也不容易。
但是如果能恰巧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养家糊口,那就算再难也是幸福的。
如今当我重拾吉他,那种每天都期望着两个小时练习时间的兴奋感和新鲜感,让我更能和呆唯她们产生共鸣。
十年磨一剑,十年在一个领域中的付出能让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专家。
上一个十年我没有把握住,但愿下一个十年,我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投身其中。
尽管我可能还要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十年,但是十年后,我播撒热爱的种子,大概可以为我撑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
嗯 看不下去了
作为一部音乐题材的动画,歌曲却没什么亮点,至少我认为。
不看了~
剧情比第一季差了N倍,长度却长了1倍。OP\ED也比较差。
主要不满于太着眼在萌上导致格局太小,一季时的轻松愉悦少了不少,但也无法,京都本身的实力与偏好所至…九话后一度只为听新歌撑着往下看,不过第二十与二十四话还是很让人眼前一亮的…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第一季_(:3」∠)_
say goodbye to mio
覺得沒有第一季好看
没有第二季或许更好。。。。
继续简单粗暴的卖萌 눈_눈 歌依然还可以,以及羡慕这种放学后的下午茶……
不說第2季真的非常渣
弃= =
看多了就觉得不太有趣了
质量下滑了,无论是mv还是歌曲,虽然mio萌性依然
★★★☆ 弃,要不是京阿尼看都不看一眼
8.5 赞美友情 赞美青春 肥宅落泪 K-ON!最高!「天使にふれたよ」就是共同度过的青春最完美的写照 来世也希望和你们一起度过一段这般五彩斑斓的青春!
其实校园生活真的没那么美好辣!但是看一群软妹子喝下午茶弹琴本身就很美好了=V=虽然我很讨厌治愈剧和卖萌剧但KON到底不同在哪儿呢我也想知道呀
完全失望的第二季 明显没有第一季萌
muki
我觉得比第一季要好看啊!!!!!ED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