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发端源于十五年前的一桩诱拐杀人事件,年幼的男童韩采进被绑架,嫌犯在勒索不成的情况下将男孩勒晕并装进袋子里沉入河中致死,由于当时缺乏足够证据,唯一留下的线索只是嫌犯的一段电话录音,此事件遂成悬案。
韩国对绑架、杀人等恶性犯罪的公诉时效为十五年,眼看着时限将尽,案情若再无突破,被杀的孩子便将死不瞑目。
就在掰着手指头倒数的日子里,韩国还上映了一部根据这一事件拍摄的电影,更是对此案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两者互为影响,再度成为社会上热议的话题。
大学毕业、准备应聘从事新闻工作的郑多恩与男友和闺蜜一同观看了这部影片,然而令多恩悚然的是,影片选取了当年嫌犯真实的录音,这个声音和自己父亲郑顺满的十分相似,而且其中的一句话「结束之前还不是结束」正是自己小时候父亲经常叨念的口头禅。
与此同时,影片加入了另一条线。
一个陌生的男子找到多恩,言语中透露着神秘。
之后又找上门来大闹一场,一面向郑顺满索取金钱,一面说要揭破其真实面目,虽然被郑顺满打跑,但终引起了多恩的巨大好奇。
她的男友帮她通过警局的熟人做了调查,这才发现原来多恩自幼丧母的事情是个天大的谎言,她的母亲因病一直瘫在医院里,那个陌生男子其实是多恩的舅舅,为了保守这个秘密而一直在向郑顺满要钱。
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使多恩对父亲的怀疑愈发强烈,但父亲平日里憨厚朴实的形象以及对自己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的父爱,又让她很难把父亲和那个穷凶极恶的绑匪画上等号。
于是,多恩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与知名的《素媛》、《熔炉》等作品类似,《共犯》也是一部以儿童诱拐事件为题材的电影。
不过,和前两者不同的是,本片没有将视角聚焦在受害者身上,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把犯人及其家庭摆在了主角的位置上。
同类题材的故事经过不同方向的演绎,提炼出了一个颇有新意的角度——在追求社会正义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产生怎样的嬗变。
在多恩的立场上,一边是亲情,一边是正义。
对于父亲,有着太多相依为命的孺慕之情。
对于正义,又有着立志成为新闻记者、追求真相的觉悟。
在此两难处境下,多恩既有撕去父亲伪装的冲动,却也不乏为父亲隐瞒事实的私心。
但说到底,多恩痛苦的根源只有一个,最最亲爱的父亲居然对自己也没有说实话,无论是母亲的事还是绑架杀人的事都是如此,父女间的感情和信任岌岌可危。
孙艺珍演出了郑多恩的痛苦纠结,金甲洙的双面郑顺满更是点睛之笔,相比略显牵强的情节,本片在表演上无可指摘。
而在媒体和大众的立场上,由于当年那桩案件性质的恶劣以及造成的轰动,再加上时限方面的紧迫性,好不容易找到了郑顺满这么个嫌犯,因此都自然而然地主观认定他就是杀人犯。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算不是真凶,恐怕也跳到黄河洗不清。
不过,影片并未在「舆论暴力」这方面大做文章,虽然郑顺满逃过了声纹鉴定这一关,但终究逃不过受害者家人的同归于尽。
影片在最后以闪回的方式揭破了当年的真相。
因为郑顺满夫妇不能生育,求子心切的他从医院中偷出了一个女婴(即郑多恩),但后来小舅子以此事要挟索取巨款,走投无路的他才做出了绑架勒索、杀害儿童的恶行。
郑顺满求子之心可以理解,对女儿满溢的父爱也值得尊敬,然而当一种感情过于浓烈导致畸变,后果便不堪设想。
偷盗婴儿在前,绑架杀童在后,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伤害他人,即便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罪无可恕。
先是看了简介,然后看了电影,但内容绝对比简介精彩。
有感动有悬疑,有一次一次的觉得是结果了然而并不是。
最后无法释怀的是这整个事件发生的起源点是那个舅舅的“敲诈”,而结果最终这个人并没有受到惩罚。
反而是都有以爱为出发点杀了人的郑顺满和采进的父亲双双死掉,那个假舅舅不该受到惩罚吗??
他确实没有杀人,确实没有做违法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贪念后面的事情也许不会发生。
不过郑顺满偷来孩子怎么都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即使他当成亲生女儿来爱。
先是看了简介,然后看了电影,但内容绝对比简介精彩。
有感动有悬疑,有一次一次的觉得是结果了然而并不是。
最后无法释怀的是这整个事件发生的起源点是那个舅舅的“敲诈”,而结果最终这个人并没有受到惩罚。
反而是都有以爱为出发点杀了人的郑顺满和采进的父亲双双死掉,那个假舅舅不该受到惩罚吗??
他确实没有杀人,确实没有做违法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贪念后面的事情也许不会发生。
不过郑顺满偷来孩子怎么都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即使他当成亲生女儿来爱。
首先,从多恩的笔记可以推断,采进一定是郑顺满绑架的。
至于郑顺满是不是杀害采进的凶手,这个有多种猜想,个人比较倾向于其就是亲手杀死采进的凶手。
至于为什么声音会对不上,大家可能都忘记了一个细节——父女俩比赛吃辣椒面。
可以猜测为,郑顺满假借与女儿郑多恩比赛,长年吃辣椒面,改变了自己的声线。
从电影里看他们比赛吃辣椒面的次数应该是特别频繁的。
一个电影所交代的镜头,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观众们有没有用心去看,去发掘,去贯穿。
导演留下这个一闪而过的伏笔,是我认为整部影片最高明的地方。
共犯这名字很贴切,本片其实是两个绑架案,三个共犯的故事。
案件一:绑架案,为了要个孩子。
惯偷郑顺满在妻子流产后,从医院偷了一个婴儿取名叫郑多恩。
然后被小舅子发现,威胁要让顺满知道真相,但是郑顺满只想安心与多恩过幸福的日子,所以答应了小舅子一起绑架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要到赎金后撕票。
这就是案件二:又一起绑架案,单纯为了钱,而且最后撕票了。
三个共犯: 一,郑顺满的妻子,隐瞒了多恩的身份,成为案件一的共犯。
二,小舅子,在案件二中做郑的帮手,且事件起因也是他。
第三个共犯,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共犯:郑多恩。
因为她有两次共犯的经历:一是她小时候无意间写下了那个字条,无意中成了共犯。
二是:她发现那个字条的笔迹就是自己,几乎已经确定是郑是元凶时,由于感情的左右,最后再次犯了包庇罪,第二次主动成了共犯。
相比谁是共犯,何以成共犯更值得深究。
第一次,她是完全不知情,我不知道从法律上来说她是否有责任(应该也是无责任),至少从情理上来说无知者无罪,她是毫无责任的。
第二次,她凭借字条与声音,尤其是笔迹这一点,已经可以断定父亲就是凶手,但是最后还是由于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爱,而放弃了揭穿,想包庇自己的父亲。
其实影片中,她痛苦的原因是到底要不要揭发,每当想进一步揭发时,都会出现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感人事情,这严重左右的她的选择。
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实例,那么疼爱自己的父亲,竟然是当年绑架自己的人,只是一个凶手。
如果她当时知道这个情况,那么父亲再多的疼爱,都会让她觉得恶心,会毫不犹豫的去检举揭发。
所以,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我们掌握的信息,但是这信息往往却只是事实的某一部分而已,很难取得全面的了解事物的真相,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
所以,这时候凸显理性的重要性,别被感性绑架。
有些人会误以为郑顺满这么疼自己的女儿郑多恩,怎么会是案件二中撕票的人呢,应该是小舅子撕票。
我反而认为,撕票的人就是郑顺满,最后12点一过,控诉期截止,他露出的那邪恶的笑,以及他在多恩反复追问时,说的一句话是:那个孩子的死有什么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父女幸福的生活。
可见他不是爱全部的孩子,他只爱自己的养女,他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可以抛弃。
我相信导演或编剧,在设置故事时部分灵感一定来自于《那家伙的声音》,那部电影也是根据真实的绑架故事改编,在影片的最后出现了真实绑匪的录音,这个桥段与本片故事惊人的一致。
《共犯》2013年作品,衝著懸疑片和孫藝珍,昨晚補了一下。
末尾🔚的兩次劫持確實是影片🎦的最亮點⋯也是該片及格(豆辨6.7)的原因吧。
我感覺兩個bug ,尤其第一個人物設制的非合理性,是使本片不能成為優秀懸疑片的主因:1)片中的父親因為妻子流產而在嬰兒房盜取了一個女嬰做為自己的女兒,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悉心養育👨🍼和發自內心的最深的關愛,與15年前因為受妻舅的威脅告發而再次劫持另一個女孩👧並拿到贖金後,残忍的將女孩👧殺害並棄屍。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在多重性格的人身上是可以並存,但不可能在15年中,一直只出現疼爱呵護且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而另一惡性從不顯現的可能!
2)15年前勒索受害者的錄音與十五年後同一個人的聲音鑒定居然不符,沒有交代清楚(因為的確是同一個人的聲音,警方👮♂️的鑒定[擦汗]。
Anyway not wasted my 1.5 hours, 為了未尾的亮點更為了我的愛豆🤩孫藝珍 씨,值得。
아니 하세요 孫藝珍씨[玫瑰]
《共犯》。
6分。
国东锡编剧、导演,孙艺珍、金甲洙主演作品。
这是个开篇很好的故事,但很遗憾的是虎头蛇尾了。
虽然导演刻意设置了双案犯罪,多重共犯,但故事的递进、矛盾的冲突以及公诉时间倒计时造成的紧张氛围明显不够,给到演员的空间也就十分有限了。
好在当时年轻貌美的孙艺珍是主演,要不然这个片子的分数会跌破6。
金甲洙饰演的父亲顺满是个惯犯,在妻子流产后,他竟然从医院偷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就是后来孙艺珍饰演的多恩——顺满是主犯,他的妻子和小舅子是共犯;事情败露后,小舅子勒索顺满再次实施绑架,要到赃款后,两人竟然决定撕票,这个过程中还是小女孩的多恩被利用——顺满是主犯,他的小舅子、多恩都是共犯。
影片后半小时明显力不从心,一是公诉结束时间临近,但节奏无法造成紧张感,二是父女之间的爱与救赎铺垫太弱,情感上既无法支撑,也无法共鸣。
很可惜 这个结局真的很有深意 其实如同电影的名字《共犯》 郑顺满仅仅只是一个共犯 姓沈的小舅子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
这里可能有人不懂了。
在电影结尾的时候我们知道了。
原来多恩是郑顺满从医院里偷回来的孩子,他小舅子游手好闲 没钱花就去找郑顺满让他去绑架一个孩子,不然就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郑顺满为了不让多恩知道,所以去绑架了 然后杀了那个小男孩 之前声音的比对也是不匹配的 ,而郑顺满一直也在否认自己杀了那个男孩,在看到结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真的不是他做的,他是爱多恩的,对他的女儿那么的好。
那么努力的去工作的人 。
我不知道多恩醒了之后知道自己不是郑顺满的亲生女儿的时候 ,会作何感想,但是估计这辈子不会懂得幸福是什么了。
可怜的郑顺满
伏笔比较多,郑顺满给女儿肯定声波检测的结果会撇开牢狱之灾,是不是父女两人比赛吃辣面的场景中窥的一丝。
开头出现的多恩幼时笔记都算是伏笔。
剧情解释并不太清楚(浅薄的我认为不是导演故意留白),比如沈美玉仅仅是因为受不了丈夫的所作所为就瘫痪在床且郑顺满多年以来告诉多恩其母亲已去世的谎言,是有多大深仇大恨?
就算片尾借她的口道出她知道郑顺满盗窃婴儿的行为也解释不通啊,既然郑顺满是她所爱的人她接受不了这种情况大不了离婚就是,为什么郑顺满要告诉多恩沈美玉已经去世,弄得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真是一团糟的逻辑。
那再捋一捋思路,片尾沈美玉的弟弟也就是舅舅说的是一段圣经的话,大意是有仇上帝会报,侧面看来舅舅是信教的,那么舅舅的所作所为呢?
如果不是他需要那一亿元并拿多恩威胁郑顺满就不会发生韩采进的悲剧啊!
另外,既然沈美玉眼里如此揉不得沙那么她对她弟弟的所作所为难道一点都没有怀疑吗?
多恩不是她亲身女儿这事绝大部分可能是舅舅告诉她的啊。
其次,从片中可以看出郑顺满是非常爱小孩的,否则不会在妻子流产后偷都要偷一个孩子来养并一直抚养没有血缘的她长大,片中也显示出父女关系很融洽。
那么问题就来了,韩采进也是一个孩子,照郑顺满的个性他是怎么下狠心杀死他的呢?
还有,在诉讼时效过期的时候郑顺满承认了自己的杀戮行为,照他那么疼多恩的情况,并知道多恩对此事的介怀和想当揭露一切记者的心还是告诉他了。
感觉这转换还是有些突然,在车上笑的毛骨悚然的郑顺满真是和之前的慈父形象相差太远,但是不得不说父亲这个演员嗯演技很赞啊!
片名叫共犯还蛮切题的。
在明线诉讼期结束前抓捕杀韩采进的凶手和暗线郑顺满盗窃婴儿中,都是由一个舅舅(大概算)串联起来的。
明线中,在促使韩采进被杀害的过程中,舅舅、多恩都算共犯,当然多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郑顺满考其拼写的字条是让小孩家属放钱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多恩在得知这事得时候如此伤心,这么相信的父亲居然忍心让自己也牵扯其中且本身自己的善良和揭露事实真相的心。
在诉讼期快过揭示谜底大家都期待真相的过程中,多恩,他男友,等都算共犯。
多恩一直都在纠结父亲的作为和在得知纸条秘密时一直没有告诉警方且后来把证据撕毁(有点像自保了)多恩男友之前一直未告诉警察到后来不得已才说。
暗线中,沈美玉、舅舅这些又是共犯大家也有目共睹。
剧情设置其实是很有火花的,但可能和导演的叙事方式有关剧情冲突没多大火花。
有一个疑问就是照这部戏的主题那舅舅为什么没有遭天谴很是疑惑?
多恩在不知情情况的纸条使后来几乎成植物人(警察的话可见一斑,这部戏警察的态度其实都挺耐人寻味的)沈美玉快要离世(由多恩亲自说的。
我猜这可能是舅舅在诉讼期快结束前又出现并威胁郑顺满的原因,大抵是爱姐情深不甘心看到郑顺满安全逃过诉讼期吧,但这就有一个bug了舅舅刚出现郑顺满说他为什么从国外回来了,那么既然这么爱他姐这么多年来都没有照顾过他姐为什么又出现)更不要说郑顺满了。
那舅舅也什么什么天谴都没受到?
他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大概是匿名揭示了多恩的真实身份和亲人,使多恩能以美善的身份(警察在多恩可能成为植物人的时候说她认贼作父是报应不能醒过来更好)重新生活吧?
结束都不是真正的结束。
嗯正如这篇渣文一样
《共犯》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卖点是女主角郑多恩从怀疑到确证父亲就是潜逃十五年的凶手,这其间的心理活动,以及在道德正义良知和亲情之间的几番搏杀。
女主角郑多恩与父亲郑顺满相依为命,父亲白天做快递员晚上代客泊车,辛苦养大女儿,供女儿读书到硕士毕业;女儿孺慕父亲,以父亲为荣,在咖啡店和好朋友遇上送货的父亲也亲热打招呼,介绍给他们认识,还埋怨父亲为了照顾她的面子避开她。
多恩是父亲的心脏,是父亲生活的动力,有女儿再辛劳都不觉得苦。
父亲给了女儿所有的一切,是女儿心中的最好的父亲。
父亲郑顺满白天做快递员休息日代客泊车养大女儿
郑多恩和朋友模拟应聘问答
在咖啡馆看到父亲,介绍给男朋友认识 有一天多恩和好朋友去看电影,电影以真实案件改编。
案件被害人是一个名叫韩采进的7岁男孩,被绑架后绑匪向苦主勒索1亿韩元赎金。
绑匪把放钱地址写在纸条上,拿到钱后杀死了男孩,此后销声匿迹,警方从受害人父亲那里只获得一条录音线索。
十五年后,公诉时效期将满,电影在此时上映,希望借助电影的传播力,有民众能在时效结束前提供线索。
电影最后,放出了那条录音,多恩在电影院听到音效功放里放大的声音,惊恐地发现,绑匪的声音的父亲的声音几无分别,甚至连两个朋友都觉得像。
多恩的疑虑,这时开始充满了她的心胸。
多恩在电影院听到父亲的声音
惊恐不已
多恩是新闻系学生,刚去报社应聘记者职位,她假装是报社记者,从受害人父亲那里得到当年绑匪留下的纸条,确认无误,那是7岁的小多恩写的。
敬爱的父亲把一向疼爱的幼女变成了绑架杀人案的共犯,多恩的世界就此坍塌。
是出于记者和一个人的起码的公义心和良知去举报父亲,还是作为女儿要保护父亲,多恩的心被撕裂。
勒索纸条是小多恩写的,橡皮擦过痕迹还在 最终作为女儿的部分胜过了良知,直到公诉期截止的12点,多恩在发现采进尸体的湖边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爸爸是什么人,我都无所谓,至少对我说实话吧,反正都已经结束了。
多恩要的,只是真相。
12点到了,12点过了,郑顺满笑起来,笑得多恩万般绝望,原来一向敬爱的父亲真的是恶魔呀。
采进父亲不甘心罪犯再一次逃脱,开车撞向郑顺满的卡车,两辆车起火爆炸,采进父亲和杀害儿子采进的凶手同归于尽,多恩受伤,在医院里昏迷不醒。
她也许在潜意识里借此逃避,不肯醒来面对事实真相和将来的生活。
但事实真相就像郑顺满一直说的,“到结束之前,都不是结束”。
事情的真相是,郑顺满的妻子得了怀孕中毒症,胎儿流产,她也不能生育。
为了安慰妻子,郑顺满从医院新生儿病房偷了一个刚出生的名叫尹美善的女婴,和妻子组成一个和美的家庭。
有了女儿的郑顺满真的是顺顺满满,幸福快乐。
但小舅子拿着尹美善的婴儿姓名腕带向姐夫勒索,要1亿韩元的封口费。
郑顺满无奈之下,绑架了韩采进,拿到了钱,撕了票。
一步错,步步错,事情就这样越来越糟 电影最后,小舅子打了报案电话,把尹美善的婴儿姓名腕带留在电话亭里。
病房外,郑多恩的名字换成了尹美善,一对中年夫妻走进多恩的病房,病床上的多恩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当年的新生儿腕带,小舅子藏了26年
病房外,郑多恩的名字换成了尹美善
尹炳奎夫妇来看女儿了
美善睁开了眼睛 《共犯》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惊悚程度也一般,但郑多恩内心的交锋,对饰演郑多恩一角的演员来说,是最难的部分。
导演兼编剧国东锡是新人导演,作品只有这一部,制片人朴镇彪在2005年凭《你是我的命运》获得第26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导演奖,2007年的《那家伙的声音》获第28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那家伙的声音》事件原型是“李亨浩绑架事件”。
李亨浩时年九岁,1991年1月29日在家附近的公园内被拐,父母在被电话恐吓勒索44天后,向歹徒交出了2亿韩元赎金。
不久李亨浩尸体在下水道被发现,尸检结果是李亨浩在被绑架第2天已经死亡。
也就是说,朴镇彪导演在“李亨浩绑架事件” 十五年公诉时效截止后的07年就把这个案件拍成了电影,过了五年,又把这个案件重拍了一遍,自己担任制片人,扶持新人导演国东锡编剧兼执导,只是这回换了一个角度来讲述这个案件。
制片人朴镇彪、导演兼编剧国东锡、演员孙艺珍
导演国东锡和演员孙艺珍讨论剧情 请来了以细腻表演著称的孙艺珍出演女主角郑多恩,绑匪郑顺满由金甲洙出演,这是孙艺珍和金甲洙二次演父女,上一回是在06年的《恋爱时代》里,这样就省去了两个主演熟悉的过程。
因此这部电影的看点是影后孙艺珍和黄金配角金甲洙的表演。
演员金甲洙
导演国东锡和演员孙艺珍、金甲洙 影片拍摄是在2012年6月,孙艺珍这一年三十岁,她用这样一部小成本制作的惊悚片来证明自己从业十年的成绩。
看了这部电影,会心痛不已,不是心痛郑多恩,郑多恩这个角色是编剧创造的,现实生活中也不存在这样一个人物,观众心痛的是饰演郑多恩的孙艺珍,她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是剜心刺骨的痛。
要怎么才能承受这样的折磨?
孙艺珍在SBS广播节目《Cultwo Show》中谈她饰演郑多恩时因过分紧张罹患了躁郁症,海报上那一双痛苦到无法忍受的眼睛透露出来的绝望,真正击中人心。
《共犯》票房176万,损益点150万,略有盈余。
《共犯》海报
《共犯》剧照
《共犯》剧照
《共犯》剧照
《共犯》剧照
孙艺珍在《共犯》剧照上签名
签名工作照 电影里还有一个演员姜信日,来客串韩采进的父亲一角,这是他和孙艺珍第三次搭档了。
第一次是在06年的《恋爱时代》里,姜信日演恩湖的相亲对象,看到对面的美女,看痴了一般的不敢置信。
第二次在10年的《个人取向》里演开仁的父亲,也属客串性质,只短短出现在了最后两集。
第三次演采进爸爸,直接就给了多恩一巴掌,又扯她头发。
《共犯》里采进爸爸抬手就给多恩一巴掌,又扯她头发
第一次见面是在《恋爱时代》里,当时他是这样的表情
对面的仙女笑得真好看
第二次在《个人取向》里就变成开仁的爸爸了 孙艺珍入行20年,演了19部电影10部电视剧,只在《共犯》里被人扯过两次头发,一次是郑顺满代客泊车,不肯把车钥匙交还给喝醉酒的女司机,争吵之下多恩替父亲出头,被对方揪住头发,多恩也揪住对方的头发,两边打成一团,打进了派出所。
另一次是就是被采进爸爸,又是打耳光又是扯头发,好歹对方是演过爸爸的,挨打也只好认了。
孙艺珍入行20年,只在《共犯》里被人扯过两次头发
是值得拿出来说
孙艺珍变样儿了
我也是看孙艺珍的!
真是合胃口的好片!孙艺珍结局演技大爆发!
7/10分。还算是挺精彩的,整片节奏较为紧凑,最后十几分钟真相大白。不过感觉有很多没解释的啊,女主父母两口子到底怎么回事儿?当年绑架犯的录音到底是谁的声音?
女主的心理能理解 不愿相信事实又摆在面前
果断五星点赞,两位父亲的演技都绝了,点四星以下的要么就是瞎眼了,要么就是根本没看下去,要么就是恶意刷子,不解释。不信的自己去把片子看完。
韩国姑娘都好漂亮。
乏善可陈
最近看的几部都是快进着看的,这部是一点一点看完的。。孙艺珍演技赞一个。。
那家伙的声音 终于有了结局,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结局,但看了总算有破案感了。演技出众的罪犯,备受宠爱却也是共犯和受害者的女孩,也是因为这个声音开始调查自己的爸爸,没想到他可以装可怜装无辜到公诉日期过期!好几次我都想是不是冤枉了这个二十四孝老爸,原来女儿也是拐来的,都怪坑爹小舅子!
拍的太浅了
我是为了看女神孙艺珍的……
还不错 就是有一点模糊不清 没有讲清楚小舅子和他关于犯罪的一些事情
结束之前还不是结束
孙艺珍的脸总是让我看了觉得悲伤,想哭的脸,看不下去。。。爸爸的脸更是压抑到了极点,就是每天都戴着假面具生活,好假!
无良医生和坑爹小舅子引发的血案
太一般,剧情没新意氛围处理得也不抓人,没有孙艺珍这片肯定看不完。十几年后人声会起变化导致比对不成功?求科普~
很无奈,看了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故事和演员都不错,导演有问题。弄得让人以为有反转,孙艺珍也给弄得不好看了。
太一般...还有.....孙艺珍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