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DTT而来,之前也欣赏过女主在the father里的演技,观影完发现影后确实演得好,DTT可能由于真人性格过于可爱,让我看到了政客之夫、脱罪大师的影子,就是板起脸来还是有点像的,但是他帅,我觉得算是基本hold住角色但不算非常令人拍案叫好的演技久闻大名,以前不喜欢看慢片,这次沉静下来看慢片,被完美的色彩、运镜、节奏grasped了,果然是高质量英剧啊!
bgm也一流,让我想起了另一出悲剧the manchester by the sea,剧情你可以说过分typical了,但显然各有意义吧,最重要的是我了解了新闻行业可以多无聊、多苟且、多么无关正义或隐私,群众多么容易被煽动情绪(no offence,这说明好的新闻人多么难得)之前看介绍说小镇藏污纳垢,哈,我不觉得。
Mark出轨,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夫妻不相知,这些是人们的隔膜,是婚姻的破裂,是女主没有充分照顾家庭,但这些是哪里都有的事,只是人性,只是不完美,不是犯罪。
Danny去找朋友寻求帮助,本可以得到帮助,如果他信任的Joe跟Mark说明情况而不是想独占他。
对未成年人图谋不轨并且杀人抛尸的,真正罪人,只有一位。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让一切变得好接受,Joe也试图自首,为Jack的死亡而内疚。
很多人都有错,所有的嫌犯都不完美,尤其是诬陷自己孩子的那位自以为是的“母亲”。
他们做错了许多事,但没有动手杀人,没有娈童(Joe可能确实没有身体行动,甚至精神爱也纯洁,但我们知道这份“爱”让他自己也觉得不可告人,让Danny觉得不光明正大,让他杀了他“爱”的对象)之前看的剧基本都是爽片,或者嫌疑人比较确定的,比如无证之罪、神夏、隐秘的角落之类,这季有那么多怀疑对象,Joe was never suspected until the last,悬疑方面还是不错的。
吹爆DTT美颜、女主演技、摄影师和music producers,十三姨真漂亮(英伦玫瑰hh)Doctor Who神渊源,Mark把一个普通而有点渣、但像个男人一样的普通老公演得很自然,不错
女主大赞,男主大赞,杰克老爷子大赞,配乐大赞,小镇的各种街景镜头大赞,海边悬崖的各种风景皂片儿大赞。
===============本文兜底剧透=======================================开始说正事的分割线===================抛开对男女主和杰克老爷子脑残式的喜爱,在这稍微说一个我觉得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有必要三个小故事都要走恋童路线吗?
总结一下,在整个查案过程中,重点关照的嫌疑人有:老爸(跟风情万种的酒店老板娘有一腿);杰克老爷子(跟未成年人搞师生恋,修成正果,但天降横祸。
);苏珊老大妈+光头二把手(一个父亲猥亵女儿,家庭破碎的悲惨故事)。
稍微不那么重点关照的,但是贯穿始终的嫌疑人:牧师(酗酒);Tom汤姆(试图掩盖跟死者发生冲突的事实)。
跟着在里面掺和有三方势力:记者组(报社老板娘,橄榄小哥,先驱姐姐);通灵人士;艾丽的姐姐(妹妹?
),橄榄小哥的娘亲(经济问题)。
还有最后真相大白凶手的身份:艾丽的老公鸠(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童癖?
)这样看的话,在嫌疑排除过程中,恋童癖占了三个席位中的两席,要是算上大结局,那就是四分之三的比重,虽然没什么不可以的,并且,因为死者是个小男孩,从现实的角度考虑,警察挖那些有恋童相关污点的嫌疑人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我不太了解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恋童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那这么个小镇上,出现三个案例,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头一个出现的嫌疑人是老爸,编剧放了各种烟雾弹提升老爸的嫌疑度。
这么说虽然很出戏也很没劲,当然大家都知道肯定最后的凶手不是老爸,但是还是会很好奇老爸的秘密是什么。
其实我……当时猜的是老爸跟光头二把手有一腿。
结果证明,编剧还没有我这么无良。
跟酒店老板娘的一腿即在意料之外,又有种情理之中的感觉——感觉放一个风情万种的酒店老板娘在这就是为了跟谁(某个重要角色)有一腿用的……在头一个出现并最后洗清嫌疑的嫌疑人老爸身上用了婚外情这个梗,成功地营造出“小镇故事多”这个气氛,让大家感受到一大波来自小镇的浓浓恶意正在路上。
接下来杰克老爷子的故事就小高潮了,完美地实现了从“污点”到“泪点”的转变。
老爷子栽倒在刊登了他的心酸往事的报纸上的时候,我就想活活宰了那个光头二把手!
对,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就觉得光头二把手是凶手来着。
结果就是第三个故事让人有些失望。
第三个故事本身搁在哪个剧里面都挺高能的,但是这个剧播到这个节点,居然这个故事还是跟真正地凶手唯一的关系就是,光头二把手跟光头凶手鸠一样都是穿10号鞋的光头……而且,“污点”到“泪点”的大逆转我应该来过一遍了,到了苏珊大妈这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了。
就跟好声音歌手都要讲一遍自己追逐音乐梦想经历的惨事儿一样,每个人都来一遍就不灵光了。
这个故事的设定直接导致了光头鸠最后爆出来自己跟死者小男孩有一腿的时候,我确实有点麻木了,有一种“怎么你也搞这个”“怎么还来搞这个”的感觉。
而且第三个故事为了营造气氛而做出来的了几个疑点有些牵强,比如,光头二把手是个造弩爱好者就只是个造弩爱好者而已?
要被指控杀人的情况下坦白自己去偷鸡有那么难?
苏珊大妈给汤姆滑板是几个意思?
你到底是要报警还是不报警?
为什么要这么迂回?
光头二把手偷狗真的有用吗?
光头二把手当时义愤填膺地要干掉杰克老爷子真的是出于被扭曲了正义?
相比于恋童癖这种高能的梗,酗酒问题和经济问题肯定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考虑到杰克老爷子的故事已经用了,我觉得第三个重大嫌疑人的席位不如就用一个稍微普通一点的主题做文章就好了。
与其搞了苏珊大妈这个我感动不了业理解不了的剧情,我觉得不如换成是那个既酗酒又失眠的牧师抛。
他每天晚上瞎溜达都干嘛?
真的是只是在编词儿?
我觉得他看贝丝的眼神就怪怪的,不过这个不行,婚外恋在老爸身上用了,再在贝丝身上用了就也太……反正我就是想说,一个既酗酒又失眠的牧师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过去也很合理,不过也别再是恋童啊……另外橄榄小哥那个有经济问题的娘我觉得也可以多点戏份,比如看到了啥被灭口了之类的。
或者,我觉得光头二把手有经济问题也可以。
关于凶手,我在看到某一集的时候,发出了“艾丽家好幸福的样子啊。
只要凶手不是她家的人就爱谁谁吧。
”的慨叹。
但是我马上有一种“一语成偈”的不详感——感觉那个阴险的编剧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我一直猜想的是汤姆有问题,光头鸠是为了保儿子……结果没想到,编剧还是挺无良的,又玩了一回恋童癖。
其实,我觉得是汤姆杀的,光头鸠帮着弃尸更合理。
这个结局确实有一点为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而“出人意料地结局”的感觉。
我当时还盼着尾声的时候来个逆转,比如,光头鸠杀了人,但是其实当时死者还没有断气,其实放到海边的时候,来了一个人补刀——老爸或者牧师或者光头二把手之类的!
好吧,这种也挺俗套的。
编剧可以想一个更好的补刀啊。
反正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复杂的人性,是你深陷其中却不得而知。
你探索,你感知,你不屑,你逃避,然后命运依旧会给你当头棒喝。
然后你会发现你错了,打醒你的并不是命运,是你自己。
这真叫人绝望。
"I can't explain it. I really wish I could."所以其实可能我喜欢的一直都不是单纯的推理,真实的、直击人心的触动才是我所钟爱的吧。
以前看侦探片一直报的心态就是猜凶手,找线索,期待big reveal。
本片其实从一开始就散发我所不熟悉的气质,首先色调是洁白光芒的(其实用bleak形容应该更准确,煞白的感觉有种刺骨寒凉,也有可能是因为bbc的标准),然后全片关注的是事件牵扯到的每一个人,真相未现之前任何人都有嫌疑,就连侦探自己也有秘密,当然剧情一直在有意引导观众怀疑的对象,也靠一次次揭开秘密来试图排除嫌疑。
我到最后淡淡的揭晓真凶才明白我有些过于执着the who,the how and the why,而最后本片告诉我们根本不知道why,我试图在一起命案上找到思维和惊喜的乐趣(找thrill),这本身何尝不是种无解的怪事。
这本身就不止是凶手死者侦探三者之间的事,其他出场人物并不只是背景和线索,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现在真相大白了,我也许更应该去思考一场谋杀对两个家庭、对一个小镇,对神圣的信仰意味着什么。
其实每集悬念留的都挺足,最后我也很好奇下一季会怎么拍,这点来说恰恰就是侦探片想要达到的效果。
我只能说,典型英剧的调子:慢、细、深。
虽然只有短短八集叙事整个并不复杂的他杀案,但是每一集我都想。。
快进!
有人说,觉得冗长拖沓的是没品出细节,不可否认英剧的细节特写氛围三方面处理的非常值得推敲,可是大家思维都很高能好不,开头猜到结尾的不在少数。
只能说对于每一个人分一集的节奏,每个嫌疑人背后都隐藏着阴暗的一面,都能折射出一些社会存在的扭曲的现实。
如果你能耐着性子去思考,ok,那你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完。
可对我来说,有点难!
我看到第四集,已经开始看剧评,大概了解后续发展了。
但是仍然在某些对话时,定下来认真看,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那么说说最后一集,揭开谜底。
凶手是tom的老爹,多么出人意料的黑马。。。
擦,从始至终看上去最局外人最不让人生疑的必须是boss,不然编剧干嘛吃的。
但说真的,有点突兀,跟前面的铺垫相关性不大。
可是为什么看到恋小男孩的大叔自首后,觉得还蛮有笑点的。。。。
吐个槽,尤其是女探长情绪激动的开门见到变态丈夫那刻,有种:“你他妈是个什么玩意儿的!
”duang~duang~开踹。。。
我笑了半天。。。。
说到底,它是一部暗黑喜剧(各种恋童,恋男,腐国风👍),end。
哈利波特的两位反面角色都有亮相哦!
好亲切!
真的在看完这部剧后的三个月后再下手写影评,非常不知如何下手。
粗糙的笼统的印象是这是部好剧。
但是具体是情节还是人物塑造还是演技还是画面,我无法说出个所以然,只能依稀就这模糊的情节来记录一下观后感。
(3个月后的感觉也是观后感嘛,对吧。
嘻嘻)第一季,是警官女主Ellie邻居Beth小儿子死亡的案件。
一季下来其实对于警方而言,并没有很确凿的线索和证据理清谁是凶手,不过最后凶手还是浮出水面,就是警官女主的老公Joe。
是一场超越年龄的soulmate relationship。
因为小男孩已经死亡,所以不知道他对女主老公的态度到底如何。
之中也夹杂着生活的各种破事,比如Mark(Beth老公出轨旅店女主人),Beth女儿和不良青年谈恋爱涉及毒品交易。
没有很快的破案,而是非常真实的根据一个一个线索探索,爱看侦探剧的大家应该很多都受不了吧。
因此对于本剧的定义一定要清楚,不是破案剧,是生活剧。
半夜看到早上6点,停不下来。
前面跳着看的,看到后面忍不住一秒不漏地看完。
本来挺后悔的,但我现在在看二周目,发现这样更有趣,因为之前跳了所以现在看会发现很多新细节,就像看新电视剧一样。
毕竟它只有三季,我现在看完了就等于剧荒了。
比美版好在细节,女主知道真相后没忍住在问供室干呕(虽然很奇怪),但的确拍得很细很真。
第三季崔西那也是。
Mark这个角色的复杂心理刻画很完整,包括他如何放不下,还有他在小女儿出生后的反常。
一度让我以为他才是那个已经move on的人,但S3E6他的梦,他对Danny的无法释怀,让我看得心都碎了。
如果是我,我会站Mark的立场而不是Beth。
所以这部剧才让我印象深刻吧。
因为无法接受,因为它没有照着我这个观众的“愿望”展开它的结局,所以印象深刻。
这里太让我兴奋了,其实本来也有点猜到,但证实那刻真的很激动。
她是个很“帅气”的女人。
这段话真的帅到爆炸。
在宣判的一刻,同时对疑犯宣读米兰达宣言。
这样的老爸很帅气。
嗯,我也喜欢有困扰的人。
DDT演的这个“心脏病”警探可是深得我心。
原谅我对它的偏爱,直接打了五分。
无论是节奏还是拍摄都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我喜欢他展现的人性。
每个人的自信、凉薄以及爱和温暖。
导演的重点不在抓捕凶手上,而是在展现每个人的反应,非常有意思。
里面的女人都显得很情绪化,母亲失去儿子的歇斯底里,米勒的强势,还有苏珊、主编等等,而男人们似乎都是理智而隐忍的。
马克虽然做错了事,却在大部分时候维持着理智,努力让家庭变回温馨快乐的模样,很难不喜欢他。
哈迪不满足寻找凶手,他对受害者的愧疚、对妻子的担当、对真相的执着、对米勒的关照都能让你感受他冷漠下的温情。
凶手无疑是可悲的,我愿意相信他没有那么多肮脏的想法,他只是需要被需要,仅此而已。
米勒知道真相的反应也让我更加确信这一点,我想她不是一个好妻子。
还有那个很早就自杀的杰克,小镇的每个人都是凶手,难逃其责。
每个人都会有伤痛,才会有隐藏,何苦去扒开每个人的“外衣”,赤裸裸的真相同样会是一把刀,伤人伤己。
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不应该有道德卫士站在制高点审判别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包容别人的过去。
人好不好是用心看,信任真的很重要,它太脆弱了。
你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如果可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信任,怀疑会摧毁一切。
我也爱doctor who,但是整剧更好的还是无处不在的人文和情感关怀,所有配角也都很高素质-正是配角成全了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不是么,更难得整剧线索清晰,逐步渗入一个小镇的生活,编剧绝佳!
加上拍摄角度手法成熟熟练恰到好处,背景音乐与剧情融为一体,不时有悠美人文风景入目,如此浑然一体,上好素质,只是讲一个小男孩的死亡,以及警察,媒体,家人,邻居,同学,朋友,教会和信仰层层卷入,层次分明,英国果不愧文化大国!
我是来捣乱的你们别理我当博士和女主坐在长凳的一刹那,我真的希望塔迪斯从天而降,探长见到T娘立即恢复博士记忆,然后对女主警官说:带着孩子和我一起旅行怎么样?
随后女主带着两孩子跟着博士开着塔迪斯旅游去了。
望着塔迪斯远走的神父,脱下神父外套,打电话给艾米:亲爱的事情办完了。
咱姑爷没事了,对,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嗯嗯,他那阵还没重生,不认识我,再看见我也想不起来的,这个地方他是不乐意想起来的。
挂了,我这就回家。
不远处从远方邮轮下来一个穿着古板保守的老太太,她打算在这里居住。
这位老太太凭借着老处女爱打听事的本事,调节邻里关系久而久之成为当地居委会主任,天天带红套袖在街上遛弯,团结当地家庭妇女成立妇联,但凡两口子感情问题都找到这个老太太,本地离婚率大大降低,凡是跟着老太太接触过都会说道:这老太太看问题真是一针见血!
当然也有人嫌弃她爱管闲事叫她老猫。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落叶归根,回到了她的出生地圣玛莉米德村,没想到这个村不安宁,老太太在自家村子里破获了一件又一件刑事案件成为一代名侦探简.马普尔小姐。
后生夏洛克慕名而来,向讨教破案技巧,老太太一脸不屑对夏洛克甩了一句:你去广教村呆两天。
拯救世界的事情让博士和夏洛克去做吧,但是构建和谐社会这种事情,还得找居委会马奶奶。
——斯蒂文.莫肥
太罗嗦。。。。。。。
太帅太帅,每个角色都那么丰满也没什么必要,女主真好
表面平静安详的小镇其实暗流涌动,众多人物大量的细节铺陈,算是英剧里节奏较慢的了,一季来破一个案子。没有过火的镜头,却大胆且重口味,涉及一些最劲爆、最具争议的一些话题,从婚姻出轨,恋童,甚至十六岁以下男女交往和性行为
这是要water walk with me啊...不过ost太棒了
一个恋童癖毁了两个家庭,真恶心!ps米勒,狠狠的骂你那个没礼貌的上司!
猜到了凶手,就是他,那个偶尔或常常出现在镜头里,却看似与案件毫无关系的人。
几乎是全程窒息,英国演员真的太太太完美了。
节奏拖沓无力吐槽 一星给苏格兰海边小镇的风光
可能确实不能当成破案局看。8集千丝万缕的证据,结果破不了案靠自首。
前面看了两集半,最后看了一集。不好看。
两个无能的警探在乌烟瘴气的小镇等待线索送上门来的,永远在升格镜头中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只要早点听神棍的,第四集就破案了。因为故事不够数所以只好上升到人性角度,呵呵。拜托不要动不动就升格,很费观众时间的。
这剧情,看完以后要忍不住讲三十遍bollocks
故事稍微有点简单,一个不得志的警察,一宗不算复杂的谋杀案。
8集讲一个案子,而且故事不复杂。拍出来这样的效果确实能说明英剧的质量,每集有很多不是和案情相关的剧情,但丝毫不觉得是在拖时间。同样的路数看<囚徒>的时候就觉得很讨厌。最后的凶手果然很能体现基腐国的特色。
就故事而言,太注水了~~
是不是有点烂尾?同意那个恋童梗反复用会审美疲劳的说法,这个有点可惜。另外,通灵人的出现也没有合理解释。但除此之外,整体水平很高,编剧很会写啊……
3-,编剧很差,虽然用意是以疑点来揭露平静小镇背后各种秘密、表现各种荒唐现象,但两头都不够精致,刻画、发展都很混乱。
2019.03.07 ~ 2019.03.11案情以外的内容拍得相当好,虽然看了两集就能猜到凶手(出场较多的人物里看起来最温和无害、最不招人怀疑的那个),而且作为一部相当程度的罪案剧(毕竟情节主线是凶杀案嘞),警方如此无能真的没问题吗?所有的线索都是围观群众挖掘的,所有的嫌犯都是自己蹦出来的,最后能抓到真凶,也是真凶自己憋不住,一次次跟警方联络,“求”着警察把自己带走……
出乎意料的理由。。
最近偏好看一个案件引发了平静生活之下的波涛汹涌的故事。这部无论是配乐还是风景都好棒。每个家庭的插花都很美(重点呢!),我看这剧的主线是女主信任所有人到逐渐开始怀疑每个人到最终的大崩坏,所以看完心情压抑。虽然大家都说节奏慢,但我觉得还蛮紧凑的,一丝丝地扯出一个个小秘密好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