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中,天道不知苦为何物,故缺乏为解脱而努力的动力,人道之下的三类有情:地狱、畜牲和饿鬼,无时无刻不受煎熬,以至于它们没有任何机会和时间体悟解脱苦难的方法。
只有苦乐参半的人才有机会听闻佛陀的教导,认识到苦的真实存在,找到解脱苦难的方法。
因此尽管人世充满着苦难,但降生为人从而有机会与佛法相遇,这些都是极大的幸运与裨益,正如阿部正雄所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今天读到学愚的一篇文章中如是说。
又想起"in time"里那个设定来了。
作为一个淆社会淆的,碰到这种好玩的设定,总忍不住科幻一下,或者说YY一下。
六道轮回的学说,乍看与“寿命资本主义”的设定没什么关系,仔细推究,其实有很多共同点。
天人寿极长,而且充满快乐,正与统治阶级仿佛。
地狱、畜牲和饿鬼每时每刻为生存奔波,受尽煎熬,寿数短暂,这正类似下层劳动者的处境,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暇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生命,得到解脱。
这与我前两天写的科幻文的情形,也大致仿佛。
六道学说中的关键,是人界的解脱问题。
人是苦乐参半的有情,因苦而能惜福,因福而能求道,人类既具备解脱的欲望(与天人不同,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对自由人谈解放,毫无意义),也具备解脱的资粮。
如果我们消除六道轮回中的超自然意义,或者把我们的“社会”扩展到超自然层面,那么“人”正相当于所谓的“中间阶层”。
以其中间故,他们既存在向下流动的可能,也存在向上攀升的可能。
回到“in time”,这两天盘旋在我脑子里的,是这样问题:假设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社会,能持续运转下去吗?
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多半依赖于占人口大多数的一个稳定阶层,封建社会下的士农工商,社会主义社会下的工农兵学商,都属于这种三明治结构中的中间部分,维持着社会的基本运转。
在“寿命资本主义”阶段,这样一个阶层有可能存在么?
或者说,社会会不会无限分化,最终导致分崩离析?
要维持社会,起码要保证两种再生产,即物质和人本身。
人的再生产依靠生育制度。
在“寿命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总人口数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
照理说,人都不会死了,依然还有婚姻和生育,那地球上的人口应当越来越多才是。
于是要么社会生产崩溃,要么生态系统崩溃,这种灾难性的后果不难想见。
所以“寿命资本主义”的设计者才设计了一个退出机制,我们姑且叫它“虚拟的生命制度”。
说“虚拟”,是因为生命在这个阶段已经变成了科技的表征而非自然的表征,“生老病死”成了人为的设计,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下层人面临的退出机制迫在眉睫,这种紧迫性逼迫他们去从事这个社会必需的物质再生产。
这个循环产出的剩余价值,包括物质和寿命,则成为上层阶级的利润。
这是影片展示给我们的解决机制。
但这种模式问题有二,都是关乎生育的。
首先,影片似乎没有给上层设定任何的生育限制,那么上层人口的这种无限膨胀,不是终将导致社会食物链从金字塔变成倒金字塔,最终导致毁灭么?
其次,照影片中来看,下层人口依然保持着前寿命资本主义时代的婚姻和生育机制。
而事实上,我认为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有时间去生育,毕竟,如果你25岁之后就面临着仅仅一年的生命的话,有哪个女人还会愿意花10个月的时间去生产下一代呢?
就算上层为了维持下层的人口基数,用寿命来奖励生育,恐怕也很难奏效。
因为延续生命和养老这两个主要的生育动机都会受到很大削弱——面对这种悲惨的生活,很难让人有生育的冲动,而体力不会衰退的话,自然也就不存在养老的问题。
所以,寿命资本主义要延续下去的关键,貌似在于生育问题。
但是抽出来视角考虑一下整体吧。
被基因改造过的人不会自然死亡,只有意外去世。
原则上说,整个社会对生育的需求并不大,关键是要控制上下层的生育率。
让能干活的人多生,而不干活的人少生。
这样一来,对于下层的压榨就不能太狠,要让他们相对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在“奔命”之外,还能有时间组建一个家庭,而既然连组建家庭的时间都有了,恐怕也没有什么能阻止那些不愿生育的人利用同样的闲暇时间去提升自己,实现向上流动。
中间阶层和社会流动是任何一个社会运作的关键,“寿命资本主义”社会要运作下去,同样也必然如此。
对上层而言,控制生育恐怕是个不好破解的难题。
毕竟,永生的人按理说是没必要生孩子的,可是意外死亡的威胁,恐怕还是会让人有留下后代的冲动,他的后代同样有这种考虑,人口膨胀可以想见。
要解决这个难题,还得回到一开头的佛法上来。
对佛家而言,此世的生命并不必然是值得享受的,毋宁说,是个充满苦痛,需要解脱的阶段。
影片中将寿命作为人人追寻的宝藏,视永生为极乐,恐怕是基督教文明的预设。
事实上,生命的质量同样重要。
要控制上述的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只能是将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做一合理的搭配。
简单来说就是,活得越长的人,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多,而活得越短的人,越有机会逃避责任。
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只能活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岁数,过了这个岁数之后,他就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承担社会中相对繁重和危险的工作,凭自己的经验代替全体成员处理这些问题。
另一个就是彻底脱离社会,到山林中隐居,凭自己的力量生活。
而这个“相对合理的岁数”,正如我们现在社会中的纳税起征点一样,是随着整个社会的状况不断调整的,把“贫富均等”转换为“寿数均等”。
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性与高科技协调起来,再生产出一个能与生命和自然和谐,维持稳定运转的社会来。
胡思乱想的结果是,“in time”里面那种“寿命资本主义”社会,恐怕很难长期存在。
而照我设计的方案,其实也还是有崩盘的危险。
比如说宗教,会不会有人利用所有人的不安全感,成立一个“均寿算”的教派呢?
加入的人统统把生命值上缴,然后重新分配,在内部实行高度的共产主义,最后所有人都往生净土去了,只有教主一个人,孤零零地永远活在世界上……活该。
这样一个社会,会产生多少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啊!
貌似又陷入评《三体》那种走火入魔状态下去了……咄,打住!
多年前,还很幼小的我在大风车栏目看过一个短片,不知大家看过没有,但它的确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喜欢打电子游戏,有一天晚上回家又想玩,他妈妈(倪萍阿姨饰)极力劝阻,说:“你还有作业呢,明天就要交了!
”小喷友说:“我明天5点起来做好吗?
”(分明是想赶作业)然后……他妈竟然同意了!
于是小喷友就开始轰轰烈烈的打起游戏来了。
他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啊玩啊玩啊玩啊玩到突然有一个穿着燕尾服戴高帽拿拐杖的大叔站在他的面前,说:“你是不是很缺时间?
”
创意很精彩,从未看过这类片子。
形式上是科幻片,实质上是一部社会批判的电影。
在影片描述的世界中,人只有25岁的自然寿命。
过了25岁,就要挣时间,否则就会死亡。
贫民区里,人们拼死工作,只能挣到维持一天生命的时间。
贫民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听地抬起手臂,看自己还有多少time。
关于time的故事就是一个隐喻,隐喻很多东西。
对于人赖以谋生的time的控制,让人看到了阶级、剥削、统治者、既得利益团体这些隐藏在故事后的概念。
影片里,有的人挣扎在贫民区、有的人似乎天命就该在高尚区。
有的人惨死街头、一秒不剩;而富裕区灯红酒绿,一辆车就要30年的价值。
他们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老死不相往来,就像两个世界。
时间管理局的解释是很简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的达尔文主义的,他们看来很正常。
而且他们不允许这种秩序的一丝变动。
背后隐喻了残酷的剥削和冷酷的统治。
这种对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现状的揭示着实很有启发性另外,吊诡地是,维持这个秩序的既得利益群里,不仅有富人,统治阶层,甚至也有犯罪分子。
它给人展现了一个各种利益群体合谋的统治体系,牢固而强大,冷酷而邪恶。
引人思考的还有,为了谋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两个主角就像两个游侠。
well,他们最后仍然劫富济贫。
前景似乎不太乐观。。
女主角阿曼达·塞弗里德真漂亮。
有点像谁?
想不起来。
制作上差点。
投资也不大感觉。
不过创意大过天。
时间是最昂贵的成本,一切的节省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省 ,这个片子把这个概念具体化了,挺好的创意,可惜剧情和逻辑乱七八糟,主题更是莫名其妙,就是帅哥美女多,够养眼,满足粉丝罢了。
关于时间的节省,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就是讲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这是个非常实用的数学问题。
那个时候我就希望自己可以“掌握”这种统筹方法,首先拿来实践的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
因为语文作业是抄写汉字,电视剧会插广告,会有前后片头以及剧情不好看的地方,这种垃圾时间出现的时候,我就抓紧低头写作业。
不过这个初步伟大的实践我是不敢在家实施的,都是去其他小伙伴家。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这种同时做好多事情的方法多数时候是不实用的,你想两者兼顾,后果是两者都没顾到,毕竟每件事情的性质不同,每个人的大脑工作状况不同,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一直坚持到现在都没有放弃的,那就是一边大号一边阅读,小时候是故事会,后来有智能手机了,就玩手机,并且我相信这种类似的统筹安排在很多人的卫生间里都在不停实践着,估计得遍布全球。
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不管是小学也好,上班也好,约会也好,都习惯早到,不让别人等我,自己也提前做好准备,所以特别不喜欢那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迟到很久还一肚子理由的人。
我知道人和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宽容,但是有时候等得及了的时候特别希望国家能够立法,让那些老耽误别人时间,让别人等的人受点惩罚。
毕竟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谋财害命的罪名还不够大吗?
如果把你让别人等你的时间攒一攒,得写多少代码?
得搬多少砖?
人家本来青春就不多了,还浪费在等你上,就算是一开始怀着美好的心情在等,时间久了,每一秒钟都被焦急煎烤着,最后也会对你烦的。
还有一种无意义等待是必须的,那就是等公交,因为时间段不同,客流量大小不同,交通拥挤状况不同,你无法判断它到底什么点钟过来,你得等;等到车来了,挤上,你无法判断哪个座位的乘客就要下了,就随便找个座守着,等。
有时候天不好或者车不好,或者赶上交通堵塞或交通管制作,你等了好久,也不敢换一个线路,生怕你一离开车就来了,况且去等另一个线路,你还得等。
公交车这么浪费时间,那就学驾照吧。
报上名,体检,排队;照相,排队;采集信息,排队;科目一模拟,先排队拿号,然后再按号排队,十几分钟做完的题,却前后等了两三个小时。
等到正式考科目一,排队,等去车管所的大巴,来之前还排着好好的,一来车就蜂拥而上了,我们是TCDG,我们不懂什么是排队依次上车不争不抢。
被蜂拥的人群挤掉的人哪怕一开始排在前面,也只能认了,等下一辆车。
去了交管所还得排队,依次等。
考完,等成绩,签名,因为交管所一般在郊外,交通不方便,要么打黑车,要么再等大巴,终于折腾完,也得三四个小时。
而科目一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
今天油价又涨了。
然后,然后我才想起来,这部电影其实没那么平庸:通过不断调整穷人的生活成本,来防止个别不安分的穷人通过拼命干活来积累财富进入富人阶层,因为一旦从穷人中进入富人阶层的人多了,就会影响到几个传统的富人世家的利益。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向发改委致敬。
非常不错的影片。
假设了生命的时间可以通过劳动或者交易得到延续。
人,最宝贵的是时间,还是青春?
这里的答案是有意义的活着的每一天~否则,活着就是挥霍无度,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再有无限生命的富人,也想死去~运用的概念很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权利的象征。
当你获得一笔意外之财是选择劫富济贫还是自己永生。
只不过,最后的英雄主义表现过了,仅凭两个人的力量想要改变世界还太难了。
一、时间规划局与极右社会规则1831年当达尔文开始环球考察时,他是绝不会意料到他为了戳破上帝的存在,对造物主的手段进行最初级描述的想法,会在一百年后成为鼓舞日本热血青年的主流社会思潮,使日本开始妄图奴役周边民族而大东亚共荣,却直接导致掀开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战斗。
《 时间规划局”中将人类社会的荒谬剥皮抽骨后赤裸裸的予以呈现,正如《 让子弹飞了”从肚子里剖出的那碗凉粉。
人之间的差别被简化为拥有时间的不同,时间就是生命的短长和质量,作为社会最外围的底层,手停口停,每天就是为了明天的生命时间奔波,挣不到活下去的时间马上就死;而在社会的中心,那里醉生梦死,无所事事的人却可以活一百万年。
在马克思这种左粪青年对人类这种无耻的规则进行无情批判的久远之前,温和的人类已经造出“上帝”来对抗蛮荒嗜血的“造物主”,用上帝子民互敬互爱的信念来抵消弱肉强食带给所有人深深的恐惧和整体人类社会的不经济。
达尔文对植物进化的揭示如果认为仅限于生物学的研究,那就too naïve to be a modern adult了。
郁郁不得志的达尔文战战兢兢地说造物主也许留给世界的“物竞天择”,一百多年前的人类认为“弱肉强食”是达尔文发现的人类社会规则的新大陆。
而正是将达尔文主义引入到人类社会,从精神上引导、从理论上装备了,过去两百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集聚时间内的互相仇杀。
如果你看到众多论坛和微博里的喷子还在“落后就要挨打”似的意淫强国,你完完全全应该理解达尔文不应该承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潮和二次世界大战之惨绝人寰的污名。
因为他只不过是指出皇帝新装的孩纸,实际却是人类社会依然还处在极右的“丛林时代”。
《 时间规划局》中最认同那种极右体制和剥削社会的不是女主角处于社会顶端、坐拥百万年生命的父亲,而是那个如狂妄日本军国主义和疯狂纳粹份子一样忠于职守的警察。
他才是极右社会规则和不公的等级社会最铁杆维护机器,拥有雷锋一样的“钉子精神”,是某组织的“驯服工具”,既没有人的灵魂也不知人为何物!
某年的春夏之交,此警察的中国肉身在北京给全世界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
此种鹰犬在天朝和骂了隔壁的那个金胖王朝,依然上扑下跳好不活跃。
二、革命的反抗与左派批判好电影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各有各的好。
像《 时间规划局》这样一部能够blow mind的电影无论如何都不会差。
如果你理解不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那是因为你一直像本片女主角一样生活在体系化的社会阶层中,你深入骨髓的意识形态告诉你绑架者一定十恶不赦。
但本片通过镜头让观者将自身设定为男主角这一绑架者的时候,相信观者不再会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认定为精神病。
从这个角度,《 时间规划局》这一直白的叙事,远远比《 天生杀人狂》让普通观众更容易理解:所有的普通人皆为人类社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正因为直白,《 时间规划局》比《 天生杀人狂》批判力度远远不及。
如果将对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公进行批判大而概之“左派”的话,好莱坞绝对是左派的大本营。
《时间规划局》将人类社会的不公和森严的等级以极富想象力的“人体时钟”这一符码简而化之的表现出来,并对其深刻地予以批判。
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的核心区有套小房还能出没影院,不能切实感受到与天朝贵胄家族在生命之间的巨大差异,相信我,挣扎在底层的公众一定会切齿的痛感社会的不公。
一旦他们当像男主角一样,毫无道理的被社会不公和冷漠夺取至亲,最后一根稻草一定会压倒最善良和无奈的他们,他们一定会与男主角一样要“那些剥削者付出代价(made them pay)”,他们要颠覆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丛林规则。
男女主人公在最终完全颠覆了那个残酷剥削的社会,人们冲破了等级的藩篱,拥有了自由和平等。
这种带有深刻哲学批判和人文启迪的电影,虽然没有《 骇客帝国》可炫耀的特技耍酷和装B的哲学范儿,却远比美国大片似的普世价值观狭隘宣扬,更能体现好莱坞那自命不凡为人类担忧的气质。
作为写出《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本片导演和编剧,前者是作者描述每个个体对时刻玩弄你的命运的抗争,那么本片则是作者对人类群体反抗社会不公的鼓舞和期盼。
对行走在无尽的、未知的、黑暗的生命之中的每个孤寂生命来说,这两部影片都是一缕毫无疑问的励志阳光。
三、其它更多逻辑混乱的不知所云当年我们抱着能砸死人的网址大全、守在冷凉一杯咖啡打开一个网页的互联网前,为的是打开未知的世界,获得新知,与同样渴望交流的另一端交换共建巴别塔的心得。
但若干年后,在0.001秒刷新一个网页的时候,当你看到满屏“腐女”“基情”毫无遮拦地炫耀自己的浅薄、无知和虚荣,内心深处,你依然会感到自己依然行走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没有过去、不知现在、看不到前路,依然深深的感到生命本身还是可耻的孤寂着。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既不专业也不客观!
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无政府主义宣传片,对于贫富不均的强烈抨击,即使里面无数次的强调无政府状态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总崩溃,但是男女主仍然用侠盗罗宾汉式的方法意图去拯救所有人,这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圣母婊式的虚幻,一个社会体系的崩溃除了带来混乱之外,总会带来另外一种稳定体系的再现,这就跟中国历史朝代的循环往复是一样的道理,从科幻的角度时间变成金钱之后带来社会体系的大变革却显然被无情的忽略,只是借用了科幻来制造戏剧冲突而已!
这部片本来可以很大的野心展现人性的各个侧面但是显然导演和编剧功力不够或者只是想宣扬这种无政府主义罢了!
反而让这部本来立意可以很宏大的片子格局小到了尘微!
这部片我只能说它只能得5分连及格都算不上!
被朋友安利,抱着极大期待来看,结果。。。
5星给2星,不能再多了。
一星给世界观设定,一星给贾老板的颜。
这么好的一个题材被拍的如此之烂我真的很迷醉,时间=生命,现如今时间=金钱=生活质量=生命,其实讲的东西和现在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片子里省掉了中间两个,就相当于没有钱你马上就game over。
每个人不超过26岁这个设定蛮有趣的,是为了让整个世界颜值更高吗,还有所有人都可以作为劳动力,也解决了老龄化这一点,这个在未来真的可以有。
开头很惊艳,男主在贫民窟每天争分夺秒给自己和老妈续命,然后撞了大运,碰见了一个不想带着钱进坟墓的土豪孔雀(吐槽,孔雀我以为是个重要的角色,结果尼玛出来不到十分钟就挂了,对得起孔雀的颜?
),中了彩票,男主很迷茫,赶紧给了自己好哥们十年,喂你妈还在家等着你给她续命呢亲,你在你基友家那么久?
然后晚上两个人往一起跑,这里拍的也很好啊,最后一秒没有碰到一起,妈咪死在他的怀里,甚至都不知道他中了彩票,真的很悲剧,之前男主拿着一束花,追他妈妈的时候扔在了地上,预示幸福终止,细节好评(悲剧的同时我在想,就不能提前打个电话吗)。
失去了妈咪的男主跑到了CBD,开了个套间,买了身西服,吃了顿好的,去赌场又大赚一笔,买了跑车,被女主的土豪爸爸邀请去趴体,我天真的以为男主要开挂了,要为妈咪报仇了,正片要开始了,然而事实是正片在这结束了。。。
男主被timekeeper拿走了时间,绑了女主,又被当地混混头子抢了一笔,又过上了以前争分夺秒的日子。
女主和男主刚认识一天就被男主迷得神魂颠倒,六亲不认,我可以理解为富家大小姐过惯了要啥有啥的生活遇见了颜值高的穷小子开启了追求人生自由的新篇章,但你回头来骂你爸爸就不对了吧。。。
女主爹地是我觉得全篇唯一一个智商在线的人,爱老婆爱女儿,自己有权有钱身在人类金字塔上层,想借自己之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深明达尔文适者生存的道理,多好的人(颜值还高,长得像一美),他做错了什么女主要这么对他。
最后连自己保险柜里最牛逼的充电宝都被败家孩子给抢了依然记得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这简直是国家总理一样的人物。
男主领着女主到处抢银行,劫富济贫,抢银行的手段我已经不想吐槽了,两个人拎着两把破手枪随随便便把银行抢了,那时候银行都那么好抢?
抢了一个小银行之后男主和女主说,这不够,这远远不够扳倒那些人,我以为男主终于醒悟了要做些实质性的行动了,然后女主问那你想要什么,男主居然说我们需要抢一个更大的银行,然后他们就去抢女主爹地的充电宝了,WTF?????
什么逻辑啊?
导演是智障吗,抢了这么多时间,分给每个穷人,就算一人分了一百年,大家都来到了CBD,一百年后穷人难道不还是穷人?
该死的难道还不是会死?
你难道继续抢一个更大的银行继续分给大家?
再说timekeeper,很是不懂他的执着,他自己又没什么好处,玩了命的追男主,我开始以为他和男主爸爸以前有什么过节,因为前半段他老提男主爸爸,男主爸爸超牛逼的样子,最后他和男主终于对峙,我以为他终于要说男主爸爸的故事了,结果。。。
他没有时间了,话还没说,就!
挂!
了!
然后男主爸爸这个毛用没有的角色也就没人再提了,无语。
再说说画面,导演是没钱吗?
一个科幻题材的电影画面制作和文艺片一样,零特效。
在基因都能更改,人类可以青春永驻的年代,大家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开的车、住的房子、穿的衣服都和现在一样?
哄弄谁呢。。。
这么好的创意、这么好的卡司,完全被浪费,期待哪个牛逼的导演根据这个拍个美剧吧。
时间和金钱都是数字化的东西,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规划局》把这句话变成了现实,将时间作为生活中的硬通货,时间同时决定着生活条件和生死,人在25岁的时候就会停止生长,时间就会进入倒计。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设定,但奈何剧情完全没有体现出这个设定的魅力,设定最后只是设定,跟整体剧情关系不大。
就是把这个时间换成金钱,男主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钱也完全可以按照这个剧情拍毫不影响。
电影的后期确实已经把时间与金钱划等号了。
整个电影的感觉就是老酒换新瓶。
如果这部电影去掉时间这个设定,改名叫《金钱规划局》也完全可以按照这个剧情拍,有些人钱多的十辈子也花不完,有更多人要为每天的生计发愁,今天不工作明天就吃不上饭,一生都被这些大资本家所支配。
而一些为国家工作的人他们撑不死饿不着,钱永远有但是永远又不够花,好处就是不用但心哪一天会没钱花。
按照国外的电影审查制度这种尺度完全没问题。
穷小子意外救了一个活腻了的空虚富豪,表示对他表示自己有这么多钱绝不会乱花而且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富豪信以为真给了男主千万美元遗产后自杀。
于是男主就拿着钱去富人区吃喝玩乐并勾搭富家千金,体验上流生活。
而警方发现了富豪的死,并通过监控摄像头怀疑是男主谋财害命。
遂对男主进行追杀,在富豪家中发现男主,并没收了男主的的财产。
男主遂决定殊死一搏劫持富家千金,逃到贫民窟,并持续给千金洗脑,没有人可以有花不完的钱,也没有人要忍受一辈子贫穷,一切都是你爸这种大资本家的错,我们打倒你爸就可以重塑社会制度,大家都有钱过好日子了。
后面的剧情就像电影里男主和女主抢了他爸的钱把钱分给穷人,打乱了社会结构以抢劫银行度日。
成为人们口中劫富济贫的侠盗夫妇。
拍成这样一部略带喜剧色彩的影片也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
对于爽剧大家还会去追求什么严谨的逻辑以及想表达的什么有深度的内涵吗,不会的。
但偏偏《时间管理局》前半个小时给你的设定和剧情真不是无脑爽剧的开头,残酷的社会现状以及男主妈妈的死,对富豪的承诺,无不暗示着着男主现金办法必会打破现存制度。
但是在电影四十分钟后一切无脑操作开始了,男女主看着都是聪明过人,眼神中无时无刻不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是做出的事情确实愚蠢至极,不合逻辑。
完全沦为极为老套无聊的爆米花故事。
前面富豪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寻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女主一开始就很注意男主,为什么赌牌会赢,大资本家为何会邀请男主到宅邸,为何男主像是故意被时间管理者拿走时间一样。
但是电影后半部并没有解释,也就是富豪不重要,只是触发主线任务的一个NPC,男主就是运气好而已,并没有什么独门绝技。
女主反复看男主就是因为他不像富人而且磕他的颜,资本家会邀请他纯属好客,男主被拿走时间时就是没有抵抗,然后突然开挂就逃出宅邸还掠走了女主。
电影中诸如此类的离谱情节还有很多,似乎都这么合理,但是都禁不起推敲。
既然是一部有着如此高级设定的电影,剧情人物行为动机方面就不能设计的多点心思吗,整篇看起来设定和剧情各玩各的,水火不相溶。
被掳走了女主后面也斯德哥尔摩了,男主开始抢银行,分时间了,真就打土豪,分田地,强行共产。
最后一路开挂到他爸公司抢走了他爸的一百万年,女主也学会了男主那句“偷取已经被偷的东西,那还算偷吗”这句话很有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味了。
女主爸爸跟他们说的话用金钱概念翻译一遍:“也许你们可以改变一代人,或者两代,但是别再自欺欺人了,到最后一切都不会改变。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永生(富有),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永生(富有)的机会,哪怕所有的证明都是相反的,他们都会觉得自己会是例外。
但事实是,如果少数人想要永生(富有),很多人必须死(贫穷)。
” 男女主是不相信的,他们走上了未曾设想的道路。
但是他们也没有发动群众路线,而是玩似的抢劫银行到处发钱,类似于切格瓦拉的打一枪换一个的地方。
男女主的思想和行为与历史中的一个时期的行为如此相似,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结局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不发展生产力,靠抢劫富人的钱来重塑社会结构,结局就是会“改变一到两代人,但是最终一切都不会改变。
”
用库布里克的概念 琼瑶阿姨的形式 讲了一出邦妮和克莱德的故事~
如果不是穿着高跟鞋跑步...
这就不是个科幻片。创意不错,硬往雌雄大盗的类型片路子上靠,自取其辱。
In Time这个剧本真是太左了,一个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天母亲因贫病而死,这个孩子突然得到了某个上流社会人士的大笔馈赠。决心向"不公"的世界挑战,混入了上流社会,绑架了银行家的女儿,发展了罗曼蒂克,而他改变世界的方式是......抢银行 发钱给穷人。
bd-hdc
2星给前设,1星给俊男美女
这片名应该叫《有钱有闲》
雌雄大盗...就派了个警长5个人小队追捕......
三星半。剧情设定太牛逼了,但活生生被编剧搞成个渣渣。。卡司真不错啊~可惜剧情太浪费了好嘛!婷婷萌死了!!!这么复杂的设定应该可以拍成一个比恶魔岛、POI更纠结的剧了吧,拍电影太可惜了。PS:大赞化妆师,头一回知道烟熏和大眼线可以把女主从吓人的太空人大凸眼变成Normal Size诶~~
富贵贫穷皆在命,Justin Run Quickly Run!烂尾片。
结构有的乱
反正婷婷和阿曼达就是不死金刚你们都退下吧。
后半集太差
理念很不错,江洋大盗逍遥法外。
本片的不足之处在于导演(也是编剧)只想讲述一个凤凰男的故事,缺乏构筑一个时间帝国的野心。
好电影都是成批垃圾堆积出来的 豆瓣堕落到何种地步,对国产电影来一个轰一个,这样的垃圾王大赞“美极了妙极了实在ok了”。下载画质还好,音轨似ts版,已删。
我终于想起来情节在哪里看过了!!!Repo Men ! 跟Repo Men如出一辙的概念!但是要更烂一些。我还挺喜欢Vincent Kartheiser的诶!
嗯,阿曼达很惊艳2013.4.20
要是把金鱼眼的女主换了 姐就再给一星
好烂的片~~除了贾老板的脸、墨菲的眼睛简直全无看点,Alex连半裸都不肯:第三个点失掉了;马修打酱油早早挂掉:第四个点也没了。一群帅哥合起来演了一部比他们各自履历上所有作品都差的片子。阿曼达假得像充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