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小清新纯爱片就像集体约好了有自己的时间流动规律一样,它们从来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部电影放在2000年开始的任何一个年份上映都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这类纯爱电影也有它们无比独特的魅力,就是总能把一些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排得扣人心弦。
<稍微想起一些>就是这样,通过倒序的手法,从两个人分手后讲起,每一段剧情都往前倒推一年,让这段已然死亡的爱情,逆向地经历完冷静、争吵、争端、平淡、热恋、暧昧、初遇的过程。
就像片名一样,在一段感情结束以后慢慢回溯,每一次回忆也只是稍微想起一些,但就是在回忆碎片的拼贴过程中,已经失去的会重新鲜活一次。
这个叙述手法无比简单,但却有着很强大的情感势能。
并且这种势能是可以很轻易地将观众一步步击溃的。
就像
同时影片也穿插了一些配角和支线故事,它们都展现出沧海桑田的切面,随着时间回溯,看着枯萎的一切逐渐焕发生机,在色调渐暖的画面中反而透出了一种残忍的冰冷。
这或许就是日本文化里所谓的“物哀美学”吧。
最近听说这部片子艺联引进了,一直想去大银幕看一次,之前下的资源画质不是很好,今天终于得以重温。
附近的几家影院0点05分的场次都排了灌篮高手,点进去发现一半以上的票都卖光了,明天是北影节开始展映的日子,要早起,想着要不改天趁着电影节间隙抽空看了,发现明天开始全北京都没有友好的场次了,都是偏僻的影院,就狠心打了个车去离家10公里外的一家影院,算是搭上了末班车。
来回车费是电影票的三倍。
最近连着去影院看了三部日影,票价比商业片便宜不少,《犬王》《名侦探柯南》,感觉都值回了票价。
出发前我还是犹豫了一番,要不别看了,去年7月份看的,还不到一年,而且我也清楚电影讲了什么样的故事,也依旧清晰地记得伊藤沙莉一边开着出租车一边叼着烟学《地球之夜》里那个想当机械师不想被星探挖去当演员的司机。
平日里总说自己记性不好了,很多事都没了印象无关紧要,但是当灯光暗下来,电影里的霓虹灯亮起,车水马龙的景象一下子又把我拉回到那个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日子,虽然看完并没有多大的共情,但此后的几周几个月一直对这部片子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过去几年已经看了不少这种类型的,看完当天可能就忘记了,但其余味和后劲数周数月后才得以回甘。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今晚花了三倍票价的车费去重温了他。
好像自己很久以前也有这么一个喜欢傻笑的恋人,相貌平平,工作普通,但一开始的相遇也是那么巧合那么顺其自然,就像是居酒屋前漆黑的巷子里借陌生人的一支火,就像是看了一场舞台剧然后背地里吐槽舞蹈的编排有多差。
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为啥要去电影院看电影呢,哦,原来是银幕上的人物变大了,声音也变立体了,整个人都被包裹了,记忆星星点点慢慢开枝散叶,渐渐地,你也成了银幕里的主人公,好像他经历的故事就是你经历的,这种同频共振的体验貌似比自己主动调取回忆来得更便捷。
回到房间,正好也是0点07分,又想起他们街头巷尾挑起的舞蹈,街头艺人弹着吉他为他们伴奏,又到了吃蛋糕的日子,出租车停在了那个旧日的剧场,似曾相识的乐队主唱说,我们好像在哪见过,是啊,你面前的这个人不再坐上那辆出租车和她一起回家,不再跟公园里等候爱人的大叔道一声早安,不再打表计时2240元,不再去水族馆认识鱼的种类,不再在街头的转角处跟神龛作揖,不再一起看《地球之夜》讨论字幕还是配音哪个更好......等到结尾的晨曦泛起之时,又想起了《夜空最大密度的蓝色》,想起了《你的鸟儿会唱歌》,《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想起了很多电影,但是无法想起散落在记忆里的那些人,没有清晰的脸庞和名字,此刻我记性又变差了,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理智地想了想前34年的人生好像也没有需要铭记的东西,影片里池松壮亮的家一点一点变空旷,而我回到家东西堆积如山,难怪电影情节要倒着放呢。
《花束般的恋爱》里因为太多的共好使得分手令人格外惋惜,而《稍微想起一些》这种无疾而终才是常态吧,就像昨晚看的三人行,我们终究是时间的过客,平日里稍微想起一些,但是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当银幕的光影亮起,又会想起很多,电影真是时间的菜肴,让那些狗血的青春和食之无味的光阴变得动人。
《稍微想起一些》的大体故事和《花束》如出一辙,讲的都是东京都市里,年轻的善男信女们,未能完满的爱情。
但编导松居大悟切入的角度,避免了“遇见—相爱—争吵—分开”的戏剧性过程,而是从两人已经分开,独自生活已久的当下,开始倒叙。
茫茫都市漫游,影片没有利用《花束》里“分手后约会他人却撞上前任”的巨型巧合,让现在的苦涩尴尬,诱发甜蜜往事,而是耐心跟随着男女主,交替呈现他们从早到晚,看不出任何交集的平淡日常生活:2021年7月26日,身为灯光师的佐伯照生(池松壮亮 饰)迎来34岁生日。
起床后,他惯常为仙人掌浇水,喂猫,听着音乐晨间热身,然后戴着口罩如常上班——进门消毒、登记体温。
站在暗处,照亮台上的每一位舞者。
晚上,开着出租车的叶(伊藤沙莉 饰),和一位过生日的乘客聊起疫情下的生活,感叹“这样还能办奥运会”。
随后,乘客想要上卫生间,提出在剧院暂停一下,叶下车休息,被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踏步声吸引,不知不觉走到声音的源头,看见正在台上起舞的照生。
没等来两人戏剧性地四目交错,7月26日的日历提示再度出现,镜头缓缓摇过同样的房间,男主再次醒来。
一头长发的他,懊恼地收拾猫咪打翻的柜子,拾起前女友送的发卡,稍稍愣神。
上班,因打光出错,被领头教训。
下班后,来到理发店,趁着生日的理发折扣,剪了一头短发。
女主还是在开出租,载着一位女客人,两人都没戴口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面对客人神秘的赚钱邀约,她淡然表示虽然想挣钱,但没那么缺钱。
晚上居酒屋联谊,交换联系方式,又被搭讪对象调侃,“猫猫头像还和前男友相关,说明旧情未了”。
同样的日期,同样的空间,男女主一个固定上下班,一个流动穿梭东京,但都干着不变的工作,各自重复着平凡的生活,一直没碰头。
可男主的打光技术却从熟练退化成生涩,女主的生计压力从重到轻,口罩、酒精、体温枪从生活中消失,前任的“影子”却幽幽浮现。
这些细微但关键的生活状态差异,以及不知由来的细小物件,暗示出倒叙结构的进行方式——通过同日(7月26日男主生日)不同年(2021-2015)的回忆,“逆向”拼接出一段由浓到淡的爱情史。
而这些回忆,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经由特定的空间、物品,乃至一句电影台词,层层铭刻、屡屡触发。
地点与仪式,作为存贮回忆的介质,也成为重要性不亚于两位主角的无生命角色。
狭小的出租车上,有分手前的争吵,也有表白后的亲吻。
无人的水族馆,有热恋时的相拥,也有暗恋时的汹涌。
小小的生日蛋糕,一次是自己坐在街边吃,一次是两人在家一起吃……当观者在恋爱终结时,用更长的时间尺度去度量这些回忆碎片时,就会清晰地意识到情境与情境之间的落差。
不变的地点,不变的日期,无法复制类似的幸福。
许诺不变的爱,总会被意外的人生际遇影响。
另一方面,无法永恒的情感,却偏偏被那些长命百岁的建筑与永远年轻的东京见证。
值得庆幸的是,男女主都不是恋爱大过天的痴男怨女,也无意在“物是人非”的自怜中过度纠缠。
他们用影片前半段无聊但正常的生活,证明了自己可以接受爱的失散与断裂,接受欠缺激情的日常。
但在后半段,随着回忆的由苦转甜,还是不能阻止遗留在地点和时间里的吉光片羽,偶尔闪进他们的脑海,撩拨他们的情绪。
当下必然的流动,未来无法避免的错失,时空镌刻的美好过往,被影片并置,变成相互提醒、互相扰乱的情感思绪。
但它们的强度仅限于“稍微”,回到过去的动作止步于“想起”,而非传统爱情片中过度投入、强烈的激情与痛苦。
若即若离的回望姿态,自带一股坚忍的控制和愧于言说的遗憾,反倒成为影片“后劲”的来源。
不过分浪漫、抬高爱情的处理,也更接近普通人情感生活的本来面貌——拥有时很快乐,失去后固然痛苦,但也能慢慢习惯。
在个人化的爱情回溯中,影片也带出了具有时代性的都市青年生活状态。
正如前文所述,恋爱并非男女主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
他们过着简单的生活,干着赚不了大钱的工作,但心中的理想与爱情一样,都是平凡日常里,珍贵的精神寄托。
由于脚伤,照生从颇具潜力的剧场舞者,退居为幕后灯光师,不得不与舞台告别。
梦想成为电影演员的叶,则年复一年地坐在出租车上,用一张最没有记忆点的冷淡面孔,接送来来往往的乘客。
生存压力迫近,惨淡现实如此,“理想”成了谈论一下,都会觉得奢侈、羞愧的东西,无机会成为《爱乐之城》里,只要交出爱情,就能实现的雄心抱负。
人们五花八门的志趣,也降级为“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的集体愿望。
一声叹息,倒是大家无言的默契。
男主受伤与疫情侵扰,同样是两人分手的关键节点。
私人的际遇沉浮与公共性的生活危机,彼此映照。
个人化的爱情、理想溃败,也扩散为疫情时代的整体失落气氛。
为了达到这种弥散效果,影片自觉地带入“推己及人”的观察视角,借着主角们的眼睛,展现城市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
大叔坐在长椅上苦等不可能赴约的亡妻(贾木许时刻)生日夜刚和女友吵了一架,瘸着腿独自坐在街头的照生,正处在事业与爱情同时走向崩溃的关口。
但就算是这个时候,他也会在个人的颓丧中抬起头,看见此刻东京的样子——流浪汉正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不愿回家的醉酒中年男子靠在天桥栏杆上聊天,老夫妻颤颤巍巍携手走下楼梯,佯装成熟的女高中生酒后放声聊天……其实,不管顺不顺遂,不管年轻年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东京的形形色色疫情到来后的日常细节的刻画,则更加具有当代感。
女主得在出租车上挂上遮挡帘。
车窗外的东京之夜,明显没有从前热闹。
口罩遮住人们的脸,留下一双双缺乏神采,带着疲倦的双眼。
这些生活素描与主角们的爱情、人生际遇,反复告诉我们,美好已经过去,当下无可奈何,但这就是现实,无论被动主动,大家都得接受,大家也正在接受。
影片提供的爱情故事和温情治愈无关,和轰轰烈烈的罗曼蒂克无关,更像是普通人都市生活的时时侧写,冷静、疏离、无意讨好,但也自省、敏感、不矫饰。
有爱时享受,无爱时就“稍微想起一些”,哀而不伤,日子继续,或许就是这部爱情片最通世情婉约的态度吧。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号:影吹斯汀,原文请戳:《花束般的恋爱》之后,又一部日本文艺爱情佳作出现了!
文/motion
看完这部电影就想喝酒,情绪总是出不来。
高司令和米歇尔·威廉姆斯那部《蓝色 情人节》的最后结尾当年尤为伤人,没想到真有一部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回说爱情最初的相识。
一个人的电影有些电影只适合一个人看,在没有人的水族馆跳舞,去空旷的天台挥舞烟火棒,在来往车辆城市灯火下漫无目的地驾驶,夏夜晚风吹落了电视前的啤酒花,一夜不眠看着朝霞欲泪无言。
这部电影结构上足够精致,但是戏剧性全无,只是多了一份留白的慵懒,没想给你说一个爱情的故事,而只是给你交代2个长相非常普通的人的相遇又分开的故事。
人类在爱情里的野蛮的自私天性必然会给你爱的人带来伤害,差一步就是差一步,又或者说我们对于另一个人的爱的需求总是从峰值后开始消减,失去后才会有着汹涌无比的回涨,它囤积了那几年的所有情绪压缩在一个点里,然后在一个瞬间想起你,回忆开始千军万马、泥沙俱下。
“人们无法预知片刻的价值,直到这个片刻在你未来回忆里不断回溯。
”有关爱情记忆的碎片只是一场午后淋在生活里的阵雨。
爱情不值一提,风一吹就干了,然后依旧是 回过神的柴米油盐,以及流过泪的木然的脸。
正序放映的故事
第一年,7月26日。
从暂时还不是他的房间开始,时钟指向8点6分。
她去看朋友的音乐舞台剧,他是舞台上的群演之一。
结束后的庆功宴上,舞台剧团队感谢所有人来看首场,她小心翼翼对朋友的表演保留着看法,客套着表达着这是一出很不错的演出。
他注意到她还有话没有说,主动上前询问,希望她能把他当朋友一样说出内心的想法。
她主动说出了 剧本融入舞蹈很好,但是跟剧情有些格格不入,舞蹈太过华丽了,他说舞蹈是他编的,他也是舞者之一。
她顿时尴尬了,这是舞蹈团队捧着蛋糕进来,向他表述祝贺,原来今天是男生的生日,7月26日,也是他与她第一次相识的日子。
女生尴尬到跑到阳台上把自己反锁在外面,还好男生最后解救了她,二人在尴尬中一起结伴下班,男生希望女生请他喝酒。
开幕之夜就被吐槽,生日之夜就被女生打枪,男生对女生充满了好奇,并说她的看法很正确,舞蹈的确太华丽,这是男生第一次为舞台表演编舞,自己也没有信心。
两个人在一个街道街吉他卖唱小哥面前开始互相认识和介绍,一人拿一瓶啤酒,各自以为不会再见面了,然后肆无忌惮地展示着自己,她记住了他舞台上的他的编舞,他带着她跳起了简单的舞步。
两个人在拉扯中跳的越来越近,在卖唱小哥的嘶吼中,他抱着她环转一周。
第二年,同样的7月26日,凌晨0点6分。
他一个人搬入新房间,东西都还没收拾。
《地球上的夜晚》的电影海报依旧在地上。
他收到她发给她的消息。
“明天会下雨,记得带伞。
”她和他相识一年了,两个人的关系或远或近,缺少一锤定音的机会。
他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原因,但是他并未做好准备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
她是出租车司机,精心准备了祝福他生日的鲜花和手工饼干,她来到他舞蹈室之外,看到有年轻漂亮的女性给他送生日礼物,她不是第一个.她有点明白为何他一直未和她关系进一步。
这时,天空下起雨了。
她转头把花丢进垃圾桶,躲在自己的车上吃大口大口吃掉给他的饼干,他刚好看到。
他舞蹈之余的打工工作是水族馆打工,心里记挂着的是跑走的她,拒绝了舞蹈室学妹的邀请,在大雨中寻找她无果。
她来到酒馆和酒馆老板聊着,酒馆老板询问他为何没来,2个人的关系进展到哪一步了,她说出疑惑,他让她摸不清楚想法,自己会因为对方进退失据,怕与他越走越近,失去自己。
酒馆老板吹着生日哨子怼到她脸上说,是该前进努力一下了。
她气喘吁吁的跑到水族馆,见面,她向他靠近,他后退,她追他跑,他什么都知道,但是却说不出来。
她说,自己很痛苦,很懊悔,很愚蠢。
我们现在这样算什么。
抱歉不用回答,我很蠢。
他说,我才蠢。
她问他你的心声到底是什么,她带着哭腔问着他。
他没说话,他上前抱住了她。
她哭了,然后把那个酒馆老板的生日哨子给了他为生日礼物。
雨停了。
在她下车时,他一把抓住她的手。
“因为我们变得亲密了,我觉得如果说出来,事情就会被我搞砸。
但是我得跟你说清楚,所以我想跟你坦白,所以……我今晚不想让你回家。
我是说你坦率表露想法的样子、不思考就行动的样子、害怕是假装坚强的样子…… “她亲了上去,终于。
吻着的他依旧还在笨拙而努力表达着:”还有,你大笑的样子,突然开始跳舞的样子,你奇特的声音,和你的名字:野原叶……
第三年 7月26日,凌晨0点7分。
她抱着他,躺在他的房间里。
她说你迟到7分钟了,他生日的第七分钟,她数着的第7分钟。
再醒来时,已经是清晨,他发现了她准备的生日礼物。
是一个发卡,能让他的长头发在跳舞时更加帅气。
他给阳台的植物浇水,她抚摸他养的猫。
然后一起在阳台同步做伸展运动。
一起拜地藏菩萨,一起送花给长椅上的男人,牵着手一起去上班。
两个人偷偷来到他恰逢休馆的打工海洋馆,他给她指认所有鱼类,她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她。
男生说他喜欢海,想去军舰岛。
她说好。
“跳舞给我看” “啊。
在这里么” “对啊,那我跳给你看”在空无一人的水箱前愉快诉说爱意的场景。
他们轻松地随意舞动,讲些缠人悱恻的话语,大片柔和的蓝色和平静游动的鱼群,突然听见了保安的动静,迅速地钻到旁边展示台下,心有余悸地亲吻。
爱意浓重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的。
“全世界好像就只有我们两个人”
在回家的车上,他述说着她喜欢的电影的台词,她开心地对话着,似乎所有的甜蜜都融化在的士车里。
他和她来到天台放着烟花,看着满城灯火,感慨着人们都在努力地活着。
面对红尘满世,他看着她在身边,轻轻地笑了。
“明天也要好好活着哦,后天也是,请你要一直好好地活着“然后他扛着她一起回到房间,看那一部她最爱的电影。
“我连人生计划都没有,只能迂回着前进”然后她眼神飘浮地说,“当然我会想组个家庭."他听到了,然后抱着她。
“言语不总是能传达感情和想法, 有些事情不需要言语”“但是,默默不语行不通吧”
男生突然说了一句,“我明年生日会求婚”。
女生惊喜地看着他“啊,你刚才说什么?
”“我刚才说什么了么?
”你是说你明年生日的时候吗?
““明年,或明天。
”“明天很快欸”女生开始期待从明天开始到明年他生日之间的每一天,等待那份求婚。
第四年 7月26日 星期四 早上9点07分。
第一次看到的杂乱的房间,男生瘸着腿,猫咪叫唤着肚饿,阳台倒掉的盆栽。
男生瘸着腿无视地藏菩萨走过,然后冷漠地和长椅的男人打招呼。
在舞蹈室里,他努力着复健,身边是其他舞蹈成员的练习。
他忍住眼泪告诉舞蹈同伴,医生说让他不要再跳舞了。
她这一年一直在等着他兑现承诺,但是他的因为脚伤的状态却一直忽略了她。
她一直在等着。
她问他之前为何不回她电话,她很担心他。
他说他还是心烦意乱,她说她已经等了很久了。
但是男生还没意识到她说的等,是等什么。
只是说着不想因为自己的情况影响她。
她开始絮叨他最近这段时间只想着自己的事,她想告诉他即使你不能跳舞了,我们也可以照常工作,幸福地过下去。
“不管你变地怎么样,我对你的感情都不会变” 女生说平凡的生活,上班下班,回家煮点东西,这样的你我都爱。
男生说你没见过不是舞者的我的样子。
男生认为自己不能跳舞了,迟早她会离开自己,所以不想让她看到自己,担心她不是喜欢自己原本的样子。
她希望他知道自己依旧爱他,他害怕自己这样子不被她爱。
因为事业重创毫无安全感的他,与信守着对方去年生日说会一年之内求婚的承诺的她。
两个人即使互为身侧,却像隔着银河。
“你说是为了我,其实都是只为了自己”“生日快乐”她递给他车后座早已准备好的蛋糕。
“请体谅我,我只是需要点时间”他拿着蛋糕坐在路边,看着人群的画面,自己到底要什么了?
在这个世界里他还能拥有什么?
在街边练舞的人,放学聊着学校谁喜欢谁的三个女生,相濡以沫彼此扶持的一对老夫妇,下班不回家扶着栏杆喝着啤酒的工作搭档,抱着小孩准备回家做饭的妇人,街头吃着剩饭整理垃圾的流浪者。
他打开她送他的蛋糕,里面是2根勺子,突然他意识到,只有他一人了。
第五年 7月26日 星期五,早上6点07分。
再次整理的干净整洁的房间,他起身给盆栽浇水,给猫喂食物,一个人的自己照顾一切又那么自然起来。
猫打翻了角落的衣架,他翻出了她前年送他的发卡。
一个人在阳台做伸展运动。
一个人出门。
一个人拜着地藏菩萨。
他剪去了他的长发,发卡再也用不上了。
他现在没有再跳舞了,在剧场作为一个灯光师,给舞台上耀眼的人打光。
工作完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当初送自己生日礼物的舞蹈班学妹,邀请自己一起喝酒。
她开着的士。
的士上的乘客问她,为什么喜欢“的士”这份工作时,她回答:“有时候虽然是想去哪里都可以,却往往漫无目的,而当客人帮我决定了目的地,我只管朝着那里开,就感觉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是叶的心声,也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另一边,他在酒吧与舞蹈学妹一起交谈,当对方谈及“舞蹈能跨越语言的隔阂,从而与全世界交流”,男主角对此深表认同。
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她和朋友去参与一场联谊,庸俗的男生和无聊的对话终于让她忍受不住,她逃离了这个场所在外透气抽烟,却在门口遇见另一个寂寞抽烟的男人。
互相加了社交软件,然后男人看到了她社交软件上的头像是一只猫,那是他和她曾经一起养的猫,抽烟男说她太沉重了,还想着前男友,她反抗地说着不是,现在就把头像换掉,自己才没有念念不忘。
然后两人去了酒店,事后,她抽上了一根烟。
第六年,7月26日 星期一 六点07分房间,前一晚喝酒的桌子,他在生日前一晚看了曾经和她最爱的那部《地球上的夜晚》。
收拾,浇水,喂猫,独自伸展运动,依旧是和之前一样的流程。
一个人下楼,一个人拜地藏菩萨,一个人打招呼。
他人问起昨天的生日,他笑着说一起开party整夜没睡。
作为灯光师的他开始工作,给剧场上舞蹈者打光。
舞台上的舞者是他曾经的舞蹈班学妹,是去年邀约他一起喝酒的女生。
他看着舞台上的她,心怀羡慕。
她依旧开着的士车,在路边接上了一个扶着吉他的男生乘客,男生说他的表演被取消了,代理还得处理退票,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大家都很辛苦。
乘客男生说想上厕所,不知不觉她开着车停在了他做灯光师的剧场处。
在剧场舞台后的他做完收尾工作,他看着收拾干净的剧场舞台,忍不住脱下鞋,尝试在这个放弃的舞台上独舞。
她在等待乘客去剧场上厕所的间隙,冥冥中往剧场内走着,再次看到了那个舞蹈着的他。
跳着那次,在小巷一起双人跳着的舞蹈。
上完厕所的乘客打断了他的舞蹈,询问他出口在哪里,他带着他出去,一眼看到了乘客身后的出租车车牌号码。
乘客觉得他眼熟……询问他们之前是否见过。
见过的,就如同此刻一样,乘客就是当初在小巷双人独舞时的街边流浪吉他手,而他身后的出租车里的她已经是无法再挽回的过去了。
她等着乘客上车,载着离开了。
他目送。
她打开手机看到时间,7月27日,零点零8分。
他的生日已过,他那句承诺已经过去了两年。
她开车继续往前。
他独自在酒吧喝酒,然后独自回家。
她趴在阳台上看着朝霞,身边是被她吵醒的抱着孩子的丈夫,是去年他生日那天酒店一夜情的男子,关心着她怎么还不休息,并咨询她怎么买了一份蛋糕。
她笑着说,只是想吃了。
最后的镜头回到他这里,在7月27日太阳即将升起时,他也从自己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朝霞。
时过境迁是一个残忍的词以上所有情节,电影里是倒着放给观众的,所有开始你不明白的部分和缘由,都会在回到恋情开始时找到答案,用倒叙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拼凑出曾经他们爱情的模样,渐入佳境,最后慢慢的想起了全部。
如片名一般,稍微想起一些、一些散落在记忆中的、偶尔会想起来的关于过去的碎片。
满是生活的细节,会让观众忍不住想起自己的过往,所有的爱情都是由诸多细节构成,只是这些细节只有身在爱情中的彼此最为熟悉、最有感触,无论爱情的结局如何,一同拥有的记忆都会有其特殊的意义。
正是因为是倒叙,很多之前的人物和场景伏笔一个个在后续的倒叙中被揭晓,不管是贾木许的电影、水族馆的打工、公园座椅上的男人、酒馆老板、以及从巷道唱到剧院的歌手、这些关键元素就和他们之间的爱情一样,抽丝剥茧一样逐渐回溯到最开始的相遇,原来一切就是如此无可避免地滑落……是目睹一座城堡逐渐崩塌,还是静看一座废墟逐渐恢复成当初的样子。
两者对比,可能后者更加让人难过。
时过境迁,人面桃花。
就像影片名称所提到的那样,“稍微想起一些”,如此这般,在回忆中再度体会那份爱情的奇妙,然后又在独自怅惘中继续面对眼下的生活。
好喜欢影片最后十多分钟的戏,就是讲述照生与叶相遇的那一段,特别是二人在巷道里翩翩起舞的画面,实在是美好而浪漫。
让人总是想起。
自己混剪了这部电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c411G7Pi/ 配上丁可的bgm
现在是2014年1月19日的凌晨1:13,我在客厅坐着看《稍微想起一些》,我喜欢这剧名。
这是我在豆瓣标注的第1000部电影。
我觉得这是一个里程碑。
应该喝了有半斤酒,微醺偏上,现在比亚迪在我旁边肆意的跑来跑去——今晚,它打碎了我那块在十陵买回来的镜子——我珍爱的镜子。
可我能怎么办呢?
我还能打它吗?
我不能打它,它是我从小养大的猫。
就像我舍不得这块镜子一样,我也舍不得惩罚比亚迪。
于是我煮了 15 个从草堂买回来的饺子,边喝边吃边看《稍》。
我想起很多,我相信你也想起很多。
此时此刻,我真的好想给你打电话,我好想你在我身边。
我不想说幻想,我想说理智,我想说现实。
我怎么才能和你在一起?
责任在我,我没有勇气,我怎么才能鼓起勇气?
我在西藏说的那些勇气,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如果我能有勇气,我现在应该和你在一起。
前天你说的 move out day,我看了你一天,我想了你一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半夜趴在马桶上哭的撕心裂肺,想吐吐不出来的难受,像一年前的那天晚上。
时间真的好快,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
电影里面男主不停的在过生日,他说,明年生日我求婚。
女主从最初的期待变成失望的落寞。
男主是一个没有勇气的男人,利用伤腿逃避现实。
女主说,当想去旅行的时候,就让乘客决定去哪里。
女主说,感觉大家都在好好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也一天天在继续,只是,是不是好好活该怎么判定呢。
我在这个醉酒后的下午摊在沙发上想念青龙湖的阳光和青草。
我也,稍微想起一些。
仅仅是听着读着电影片名,就能感觉莫名的浪漫,思绪万千。
“只是”,轻松的语调,装作若无其事。
“稍稍”,工作间隙抽空发会呆,不敢完全陷入,轻轻地摩挲发梢的部分,在一瞬间能体会到当时的甜蜜与苦涩。
不需要特别的结局,不必要给观众一个解释,只是稍稍忆起,仅此而已。
全片轻松自然,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些爆笑片段来自男女主各自的生活,上补习班的小学生,让你和我都要加油。
街边起舞,水族馆起舞,看戏的白熊太可爱了。
边看边查日历会不会影响电影观感?
在一起有痛苦回忆的恋人,会不会也像我听过的歌一样:搽干眼泪,擤掉鼻涕,带走伤心,变成废纸扔到垃圾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时想去哪里逛逛,就去客人的方向吧,我喜欢转向的时候,先是转头左右观察,按下方向灯,灯光忽闪忽闪,显示器嘀嗒嘀嗒计时。
然后帅气地转动方向盘,眼神笃定,但是直行时又会显得呆滞。
男主回避型,女主依恋型,恋爱的日常让人心动和感叹。
近七年7月26日的回忆,我们恋爱,同时也感受这个世界,这样很好。
终于看了最近一直想看的,说与花束般的恋爱齐头并进的电影ちょっと思い出しただけ。
一开始只是因为被片名吸引:稍微想起一些,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在普通的某一天,突然想起关于你、关于我们的一些事情,就像阴天的乌云,带着朦胧水汽的窗户一样。
看下来不只是片名,倒叙的手法我也很喜欢,一切从结束到开始,因为知道他们最终还是会分开,所以看着过去的细节就像看着一张死亡证明书(实际上我基本上也哭足100分钟)。
全程我一直都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我是一个窥视者也是一个代入者。
所有人只不过短暂地交汇过,最后还是会分开,然后等待着某天突然击中脑袋,犹如电光石火般的过去一瞬。
片子基本上集齐了我这个文艺逼最喜欢的要素,虽然最经典的场面,两人初识时候在后巷跳舞的一段确实后劲很足,但我个人更喜欢的是两人分开后,叶在联谊上偷溜出来跟陌生男人交换了line,叶还在用两人同居时候养的小猫头像,男人劝她换了头像说:“请你一定要忘了他。
“,这里我几乎泪如泉涌。
就像电影里老板大叔所说的,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用“爱”来说明;而我本人也认为,在爱以外也还有很多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情感,不限于难以忘怀的纪念日,生日专属的草莓奶油蛋糕,甚至细小如一个line头像。
比起花束更喜欢这一部的原因是,这部更现实,更成人一点,好代入。
电影里还有两个人物,每年妻子忌日都在树下等待的大叔,暗恋男主但无疾而终的学妹。
每个人都在等待交汇,或者交错过又分开,然后偶尔在某一天,突然想起一些事情#A day in our life
“和艺人交往,以后情绪高涨的时候,还可以在电视上见到她。
”“夏天开始了呢”平庸之作,但是细节,比如因为她学会的叉子吃蛋糕一直延续,并且觉得这样好吃她加了搭讪对象的时候,换了以前和男友养的猫咪的头像。
再比如那个一直在树下等着人回来的人还有他在生日后剪了长发,曾经她在他生日如圣诞老人一般送的且亲手别的发卡依旧的早操但却了一半的身边人两个人一起走下的轻快的楼梯两个人一起蹭路过的土地连出租车都从绿色变成黑色当年刚刚开始开车,带着你走私人路线,陪着你畅想去天边那颗星星那。
也许每一对爱的情侣,都曾经想过结婚,也曾因为这个想法一起大笑直白的表白,问对方的想法,但是有小心翼翼地试探一起乘坐的出租车的司机让他们说清楚自己的情愫并停表下车在严肃表明心迹的突然亲吻,然后依旧接着说,但是情不自禁地接吻,然后继续说就像之前看过的一个电影,轻吻,停下来对视,亲吻,再停下来含情脉脉,再亲吻对视,溺死在对方的眼神里后再亲吻,拥吻在街边艺人的伴奏下,玩起来不踩到斑点就会死的游戏总觉得前面看着还有点枯燥,杂乱,原来都是在堆砌情绪,在最后确定是一个倒着讲述的故事后,情绪不多但开始倒塌在分手之后,重新回顾之前分手到 吵架到 如胶似漆到 甜蜜到 告白到 悸动到 觉得可爱到 初识的尴尬到 回归生活本身像是一场给观众的杂乱的梦,梦里是从死后向生稍微想起一些,这个名字取得真的好好看第二遍,突然觉得没之前想的平庸突然想一下,这如果是一部les片就可以封神了可能。
“为什么你要一直等呢?
”“因为我想等”“是因为相信她会来吗”“你也在等人呢”“有等待的人是一种奇迹”“那如果无论怎么等 他都不会来呢”“偶尔也可以主动去见他”“可是睡着了我就不能看着你”“那我们在梦里相见吧”“梦中何处”“三丁目的某处”“哈哈 那是哪儿”“你想在用脚尖蹭着的地方”“我的脚尖吗”爱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存在吗爱啊 是有意识去做某件事情毕竟 也不是为了得到感谢或回报才去爱对方爱这条路走不通的话 不入及时退出 这样才好因为大家也并非都那么坚强谁在想着谁 信赖着谁那些将人与人紧密连接起来的感觉 想法说出来就变味
电影给观众看的时间都是7月26日这天,每一年的这一天,其他时间发生的事只能靠自己去想象。
倒数第二年的画面,照生躺在床上,床边几个搬家的纸盒子,蓝色的《地球之夜》海报还没收拾上墙。
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之间,他们一起装饰了房子,养了很多绿植,有了大大的阳台,还有一只美短。
这都是电影里没有叙述的,观众却可以脑补的画面。
电影拍的很细节,琐碎,像是沿途拾一路的恋爱碎片,最后画面是悸动,表白,感觉随时要飘起来的开心。
“一直等的人不来怎么办。
”“那就主动去找他。
”如果恋人们能看一遍倒放的电影,能回看到在一起时候的决心,轰然绽开的粉色云朵,日常生活中消磨的伤心,看看过程中的迷茫、笃定、兴奋,现在的一切就有了踪迹和理由。
不过还好,只是稍微想起一些。
就跟女主买了个蛋糕,却说现在不想吃明天再吃一样。
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是偶尔会想起一些些。
那些一些些,构成了过去的我。
所以我不能忘记,但也不能时常想起。
刚一进电影院,发现原来自己花了十九块钱买的电影票,居然让自己包了个场刚一开始看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感觉。
到后来,说到他俩在一张床上,互相拥抱,女主说 睡着后,就见不到你了,之后他俩约定在梦中相见。
女主送男主一个“圣诞节”礼物,说是圣诞老人从窗户外面塞进来的,让人好不羡慕。
两人一起吃草莓蛋糕,我之前也没觉得草莓蛋糕有多好吃,可是两个人一起吃,口味会好很多。
两人早晨起床,一起锻炼的这个画面是我梦中以来的画面。
最后,女主想起这是男主的生日,所以买了块蛋糕,可是面前的男人已经不是男主。
可能,这一切,都是女主的回忆。
正如片名 稍微想起一些。
在某个赚不到钱日子里面,压力太大,偶尔回忆之前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就会让自己好一点。
看完了电影,我走到了公交车站,很巧的是,我看到了那个曾经让我一度到精神崩溃的女生。
你说巧不巧,刚看完这部电影,就遇到了她。
不得不让我也 稍微想起一些 。
那些故事我也不愿意再去回忆了,我要做的就是迎接我接下来要去重庆开启我的研究生之旅。
好好生活 慢慢相遇 尊重失去
1.既轻盈又精巧,一方面采用写实拍法(自然光、长镜、生活流)并略过戏剧性场面,另一方面又围绕生日兼定情纪念日展开(回忆式)叙述,由此达成节日时间与日常时间、特殊仪式与俗常生活间的交融。2.影片彰显出了6年爱情生活时空中的差异与重复,在日复一日的惯常行为(做操、逗猫、拜地藏、练舞与开出租)、不断复现的空间(照生家、出租车、舞台、酒馆)与年复一年的7月26日里,爱情与世事的成住坏空展露其间。3.片段式倒叙结构源自李沧东[薄荷糖],从一段生命的苍凉告终逆时回退到最初缘聚的美好时刻。今昔对比反差强烈,在抽丝剥茧的同时又处处留白点到即止,引人遐想与回味。4.叶与照生的对话(-无论你变成怎样,我的心都不会变;-如果变了还喜欢我,那就是不喜欢现在的我)点出了爱情中最大的无奈——恒常愿想与流变现实间的矛盾。(8.3/10)
和《花束般的恋爱》一样无聊,异性恋社畜的恋爱要拍得好看还是很难,尽管在结构上十分用心,但无非让这个难看的故事更加精致了一点。
直井怜崔珉豪搭伙过日子
@2024-05-31 17:28:29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我稍微想起一些,所以影片对我来说是过于冗长的。
时间顺序太乱了,不喜欢这样。
3.7分。
#松居大悟01 都说最残酷的叙事就是倒叙,不可撤销的记叙似乎是为悲剧而生的注脚。但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不仅在失去,我们更是在成长。缘分以看不见的粒子态贯穿在岁月里:学妹,乐手,酒馆老板,等待妻子的男人,因为抽烟而结识的老公。我们一生在和多少人擦肩啊,相遇相识相知又相离,发生过的好与坏随着时间稀释,再回首时才会“稍微想起一些”。一起养过的猫,生日收到的发夹,总是不自觉跳起舞来的样子,那独特又奇妙的嗓音,海马体或许只遗留下来淡淡的回忆,但曾经发生过的永远鲜活。倒叙在我们这个时间并不存在的三维世界里绽放出的,其实是生命的魅力,是活在当下敢爱敢恨,敢说你好也敢说再见。
我以我贫瘠的阅片量表示 这是近几年最好的bg爱情片 后劲好大 池松好绝
賈木許說 拍成這樣請不要這樣cue我(誤) 並不覺得是另一種花束般的戀愛 大家都是分手情侶的故事罷了 前面一直都讓我覺得很悶 直到最後一段 尤其是兩人初次見面在巷子(?)裏跳舞那段 我才覺得使上勁了 而已經是最後十分鐘 有點浪費池松壯亮
好喜欢片名, 只是我不懂爱情, 这么慢节奏的回忆, 到底是在品味什么啊?然而我的音乐突然循环到稀客: 命运暂且的交错 在最后 都化为乌有 但那天曾实在 华丽的邂逅 这个诅咒 不知算应了没有没想到要靠别的歌来帮忙点题了
伊藤沙莉这个烟嗓呵呵呵笑太魔性了,池松壮亮声音很性感。比较慢节奏和散淡的片子,前半段有些难入戏,不知道平行叙述这两个人是为什么,容易走神,后面才看出是倒着拍恋爱六年男主生日当天的事情,就还挺伤感的,后劲很大。伤感原因一是我也刚结束掉近六年的恋爱,二是影片把失恋放在疫情情境下,失业焦虑、孤独焦虑混合到一起,很真实。导演说拍这片的初衷是疫情期间容易慢慢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它倒着拍,追溯到以前的甜蜜和互相依赖,这就显得很残忍了。一些小幽默小忧伤、小细节的重复呼应还是挺到位的,跟《花束般的恋爱》有点像,日片这套已经玩得太溜了。不过里面有太多两人孩子气打闹的长段落了,稍微有点文艺过头不接地气了。导演看样子是个文青,应该很喜欢贾木许吧,片中有若干处致敬。
只能说不适合我这种感情空白很多年的人
我亮确实是行走的荷尔蒙
看过5x2所以对这个结构没什么惊喜,埋的梗也都预料到了(但婴儿那真没有🙃),但还是顶不住🥲。主要是这对比花束那对有火花多了,这才有谈恋爱的样子…不觉得伊藤沙利像稍微宽了一些的周冬雨吗?而且她的演出到现在为止一次也没让人失望过啊😤
故事挺闷,跟《花束般的恋爱》没法比,时间线倒置导致叙事略混乱。伊藤沙莉终于熬到女主演了,恭喜,但跟池松壮亮实在没啥cp感。
这对荧幕cp太违和尴尬了。最出彩的竟然是尾崎世界观。#tiff2021
拍得不好,过于做作,生搬硬套,没有新意。看睡着四次,终于看完了
和《花束》是两个极端。虽然把《花束》符号过多的缺点衬托的更具象化了,但本作自身内容的空洞却并不是倒叙可以解决的。
她想起的不是我,我还是不要再想起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