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富(罗京民 饰)和儿子平娃(孙波 饰)一起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令辛辛苦苦将平娃拉扯长大的李国富感到心塞的是,尽管平娃已经是奔三的男人了,可他的一堆大事却还要自己操心,更糟糕的是,平娃似乎还处于叛逆期中,对父亲干涉自己的人生感到十分不满。
李国富帮儿子找工作、找老婆,却还是放心不下,与此同时,他还是广场舞小分队中的领袖人物,为了领导队伍殚精竭虑。
为了向儿子证明自己的能力,一把年纪的李国富毅然报名参加了选秀比赛,将自己的生活弄得鸡飞狗跳。
幸运的是,李国富并不是白忙一场,他忙来了亲情,更忙来了久违的爱情。
2024年4月6日10:34:34(一)穷人的生活真是百般刁难。
(二)这群老人老了之后能天天吹拉弹唱说明有养老金,这一点就已经超过几亿农民了。
(三)想要的得不到,拥有的不想要。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一种烦恼。
底层人活着真是不容易。
从来没下载过豆瓣app、也从来没有留过评论,下午偶然的时间看了这个片子。
看片名以为又是打着小众的旗号制作的烂片,没想到!
没想到啊!
从头到尾眼角含着热泪嘴角含着笑!
平淡无奇的情节、平淡无奇的台词,罗京民的演技、每一个配角的演技都是如此精彩,最难能可贵的是,故事里的每一个小人物,善良得浅尝辄止而没有用力过猛,撞车的中年男子的无可奈何、吃着煎饼给富哥推荐工作的快递小哥那不经意的发自内心的眼里一闪的微笑和满足、快递王经理被富哥穷追猛打由衷敬佩而力所能及的帮忙(特别是连说了几句“你这老哥”)、丽丽理发店的老板娘被顾客邀请参加聚会后呵斥平娃“你疯了!
”、平娃见到老爹上电视后发自内心的清清楚楚的说的一句“牛逼!
”...但我看到没个小人物出场,正要按照“城市套路”来揣测他们的“坏”的时候,这些小人物却给我展现了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善”!
这电影如此的淳朴和温暖柔软,底层小人物没有逆袭、没有百转千回曲折悲惨,每一个人物都在生活着,在努力和如此坚定的生活着!
这,无疑比那些所谓正能量或者所谓揭露底层黑暗的影片更能直达我内心深处!
这不就是我们更多人的生活吗?
一点点的,变得更好!
艺术带来的希望只能是虚妄,现实总是无尽的绝望。
父爱在这个本是充满绝望的阶级社会拼命为儿子创造希望。
但是现实往往与电影情节相反,这个艺术家老父亲不具有普适性,代表不了广大劳苦群众,海选也不存在那么多奇迹,老板也并非都是好心,车祸也不会随意让你跑掉,饭店老板的女儿也不会找你,发廊女也有自己的追求,误判的冤案屡见不鲜……现实就是无尽的绝望。
五星,平凡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当然除了最后的演唱稍微有一点励志和激励人之外,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爸爸与自己有听力障碍的儿子之间的故事。
我不知道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在豆瓣只有6.9分,里面的父亲的形象和儿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与现实世界中重合,虽然是部轻喜剧,但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刻意的笑料,有的全部都是平淡和真诚。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描绘的有声有色,不止是父子俩,还有送墨镜给爸爸的警察,给儿子补发工资的经理。
以及那个长得不怎么漂亮,有点胖胖的妹子,和那个碰坏了保险杠坐在一边抽烟的哥们儿,每个人的表情都有灵魂在里面。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属于社会底层的那一群人,其实他们并不幸福,在电影里他们也都是卑微而辛苦,但这部片子里并没有透露出阴暗的一面,反而在不断地努力,挣扎。
最后,当我真的看到爸爸为了儿子而踏上舞台的时候,其实已经很逼近我的泪点了,海选的舞台上,头顶的灯光淹没了爸爸的脸,他想要为儿子做点什么,却始终无能为力,这就是世界,我以为这会是一个黑暗的结局,那个有好感的女孩子也将离开,而爸爸不知道评委的婉转,回到家依然打着鼓,无力的敲击着自己和儿子的耳膜,盼望着那一丝的光芒故事要结束了,如果让我这个自称要成为小说王的菜鸟写手来写的话。
可是,人家编剧不是菜鸟,他告诉你,只要你去做,就有可能,告诉你,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虽然和电影的主旨不一样,但说实话,扭曲最后一段对我的意义反而最大,只要你愿意尝试,你就有机会。
只要你能够坚持,你就有机会。
世界很大,很荒凉,所以在这里想要奔跑的话,得怀着光。
最近确实太闲了,确实没啥看了,所以是报着打发时间的心态点开的。
首先我被一口正宗的关中话惊到了,做为陕西人,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
当警察错把父子抓到警局,父亲拒绝了赔偿坚持要警察把他们送回去,因为他在来警察局的路上就告诉儿子怎么把他们带来的再怎么送回去,虽然事很小,但他想告诉儿子,虽然老爸是收破烂的,但做人的底气在,一定要抬着头做人。
虽然儿子身有残疾,但他希望儿子能够自立,能够出人头地,他不想儿子跟他一样一辈子收破烂,这不正是所有父亲最朴实最真诚的愿望吗。
当他了解到干快递也许是儿子目前唯一的出路的时候,他决心带儿子去面试。
他被拒绝了,儿子的自尊心又一次被深深的踩到了脚下。
他开始怨恨自己的父亲,因为让他丢人了,自尊心受了打击。
做为父亲,他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埋怨而放弃。
最终用他的诚心,用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感动了经理,他儿子终于成为了一名快乐他快递小哥。
但意外又发生了,发工资时没有他,现实又一次把他打入了谷底。
虽然好心的经理最终补发了工钱,但他内心的那份自卑让他痛不浴生。
他痛恨自己是个农民,他痛恨自己的出身,他痛恨自己的一无事处,他甚至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被人看不起,他觉得这是他25年来总结的最真实也最正确的东西。
此时的父亲告诉儿子他要上电视,让儿子看到农民也可以抬着头做人,哪怕只能吹半掉唢呐一样可以受人尊敬。
父亲参加了选秀节目,终于上了电视,而儿子也发自内心的喊出了那句“牛逼”,当这二个字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自豪。
这一刻他不再为他是农民而自卑,也不再为了他的残疾和贫穷而自卑,他找回了让他坚定的快乐生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
每当我坐在餐厅点菜的时候,我总能想起父亲小时候跟我们兄妹三个说有钱了就带我们下馆子,然儿每次赶集总是给我们买一份凉皮吃,他总说不饿。
二周前父亲过六十岁生日,我才发现那个曾经强壮的农家汉子已经老了。
但他依旧没能实现他当初的承诺。
我的岳父今年已经六十四了,他家老二和我们都在城里买了房,老头年轻时养二头奶牛,每天给人送奶谋生,而他现在要养五头牛。
每天割草挤奶,年青人都干不了。
我们怎么劝都没用,想偷偷把牛卖掉,但老头要跟我们拼命。
不是老大啃老,而是家里穷老大出去的早,挣钱全贴了家里,到三十多才找到对象,老头就想帮老大一把。
你永远都不知道一个父亲的能量有多大,或许他腰已经直不起来,或许他听话都很吃力,或许他总是一言不发。
有生理缺陷的平娃一直很自卑,胆小怕事,觉得人人都带有色眼镜看自己。
爸爸李国富的人物形象是一个鲜明对比,热情,活力,勇敢,坚定,执着,有信念。
李国富为平娃正式工作执着,想尽办法搞定领导拿到机会。
而平娃脆弱敏感,怀疑他人对自己有歧视,觉得自己和父亲出自农村,不会有被认可的机会。
李国富为父子俩的希望奋斗,在平淡生活中和梦想拉锯,最终一个机会让他站上了舞台,也站到了平娃的心中。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舞台上的主角,我们只要勤加练习,积极向上,不放弃每一次机会,不放弃梦想,总有一刻会是台上最闪耀的那颗星。
自己的努力远比别人的眼光重要,坚持下去,下一刻或许就能成功。
牛批。
这个电影改变了我对牛批这个词的态度,字幕里翻译成awesome,牛批是中国本土群众化市井化的awesome。
电影给我的一个印象就是真实。
对话基本都是方言,很正的陕西味(?
),非常真实,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这个真的太厉害了,这才是好演员啊,这让人看着才舒服。
前几年翻拍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一张嘴难受死我了,跟我看原著脑子里想象的根本不是一个感觉,把我尴尬得那叫一个坐立不安。
这个小电影(呸,小片儿)表演没得说,每一个角色都演活了。
片尾滚出演职员表,演邻居的加了框,说明电影上映时人已经去世了,有点难过。
电影音乐给我整体的印象是高级,不像是叫这个名字的电影能选的配乐,有些挺像《钢的琴》里面的感觉。
汪峰的《光明》牛批,电影里是第一次听,开头对话时路边摊放的就是这歌,到最后李国富老爷子上电视用沙哑的嗓门嘶吼确实震撼到我,这首歌太适合李国富了,即使是农村来的,到城里只能收破烂,也要活得牛批,向上,积极,到哪都让人高看一等。
可惜的是电影高潮李国富上电视唱歌,我老觉得是假唱,口型对不起来,那一段基本没被带入,感觉劲有点使大了。
画面非常完美,父子俩在马路上停下那段我咔咔截图,那质感构图色调简直充满了故事。
导演在画面上的细节很用心,李国富庆祝儿子平娃找到工作,请秧歌队的老伙计们在家吃饭,镜头扫过背景里戴着大头娃娃的裸体模特,第一次没看清是个什么东西,仔细看了之后哈哈一笑,真是有意思。
大头娃娃是秧歌里的道具,和李国富业余爱好联系起来同时又极具的农村味的土气,屋里摆模特非常合理地联系起李国富收破烂的职业,扒光的模特曾经也穿着时髦,在城市某个玻璃窗后耀眼的站着,现在被扣上大头娃娃,披上俗气廉价的浅绿色布,放在墙根,这个造型让人忍不住发笑,然而细想却像极了卡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父子俩,格格不入的突兀间透显命运幽默的悲怆。
平娃嘴有病,是半个哑巴,头发灰白的李国富教平娃说”牛批(awesome)“,李国富说一遍,平娃含混地跟一遍,哼哼唧唧,声音小得像蚊子。
平娃心里清楚,他的嘴注定了他这辈子与牛批无关。
平娃看上去有25岁了,跟爸爸生活在一起,他心里还是个男孩。
他不愿出去找工作,不是因为他懒,而是觉得没人会要他这样的。
李国富千方百计给他找了个送快递的工作,平娃不知道试用期第一个月没工资,月底发现只有自己没拿到钱,一气之下把制服扔到地上,跑回家里。
嘴上的缺陷让平娃自卑,自尊脆弱千疮百孔的同时又无比敏感,让他总是幻想别人的敌意,于是他倾向躲起来,躲进爸爸,洗头房的丽丽姐以及自己的低头沉默的保护壳里。
平娃之前当保安跟人家打架被开除,电影里虽然没有交代打架的原因,但应该容易猜到,话少又老实的平娃很可能是被对方戳到了身体缺陷的痛点,自卑一直被压抑着产生的负能量最终决堤,排山倒海般的宣泄到了失控的肢体与情绪里。
平娃吼他大(爸爸),说他们就是农村人,一辈子只能种地,到城里来也只能收破烂。
组织行为学上讲,当态度与行为间矛盾时会产生认知失调,解决的途径只有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添加理由。
平娃心里最深处总归不甘平庸,但机会在外面,自己并没有出去闯荡的勇气,这种认知失调让平娃感到抽离和扭曲,最终迈出了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的一步,他让自己相信自己注定不会牛批,而这个结论本身是痛苦的。
为了印证自己的结论,痛苦而愤怒的平娃觉得不光自己不会牛批,和他一样出身的爸爸也不会牛批。
你会吹唢呐又怎么样?
你是秧歌队的一号人物又怎么样?
这没什么牛批的,你要是能上电视,那才叫牛批。
李国富并不能算牛批,他只是个很真实的人。
协助民警破案时弄坏了墨镜,李国富看到民警车里有个好墨镜,于是拿自己坏掉的进行暗示,最后民警把自己的“雷朋”墨镜送给了他。
轿车司机为了躲他父子俩撞到隔离带,司机气势汹汹地上前指责,他好言相说,司机却要对平娃动手,李国富于是抄起废品车上的铁棍吓走了那个司机。
为了给平娃弄到快递员的工作,他给公司经理送礼,骑自行车尾随人家,还等人家吃饭,提前偷偷结账,最终经理终于被他磨动,答应先试用平娃一个月。
李国富的身上有一种朴实而积极的劲头,他很清楚自己的目的,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
他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好人,生气不小心踹坏了路灯他就赶紧跑路,但是他的手段都不坏,拆迁户刘婶对李国富有意,而面对“富婆”的情意,李国富却怕别人“戳脊梁”而迂回退缩。
他是个到城市收破烂的农村人,但他又有自己的一套西装,戴上墨镜,捋捋胡子,比小伙还精神。
他说自己会这么多乐器,到哪里别人也高看自己一等。
他说他这辈子就想让平娃活得牛批。
而为了让平娃活得牛批,他要先向平娃证明他能活得牛批。
于是李国富报名了节目海选,之前说好的一个艺人爽约,被刷下去的李国富阴差阳错地获得了那个草根专属的名额。
有评论说这个情节安排有点俗套了,但我认为设计得非常好,因为最终决定李国富上电视的,与其说是实力,不如说是机会,而机会不在保护壳里,他不报名不参加上不了那个节目,只有去外面积极地闯荡,才能找到活的牛批的机会。
电视上的李国富吹唢呐打架子鼓,嘶吼着唱着汪峰的《光明》,平娃走进洗头房,看到电视上的爸爸,嘴角抽动,清晰而大声地说出两个字:牛批。
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我们不知道平娃是否会有怎样的改变,但这是李国富给儿子平娃上的最好的一课。
牛批。
影片一开头就很接地气,一片洪亮的唢呐声,像四合院一样的房子,一片蓝天,让我想起了“嘿,老头”。
囧爸虽然来自农村,现于城市的犄角以捡破烂为生,但他不是一个传统的以收集破烂为营生的小人物,他积极乐观,爱戴一副绚丽的眼镜,喜好音乐,与广场舞大爷大妈合奏合舞,自己吹唢呐、打架子鼓、唱歌样样能行,是一个有生活情调的老大爷。
他性格乐观,就算有耳朵有问题、讲话模糊不清的儿子也没有笼罩在生活的愁云中,相反,他力所能及地为儿子打算,帮儿子谋划婚姻、工作等。
最让我佩服也喜欢的是他的坚持不懈、厚脸皮及圆滑的处事手段。
在儿子再次丢了工作后,为了给儿子谋得一份送快递的工作,他免费给一个快递员修车,积极与他攀关系,获得相关信息;在明确被告知不招快递员,就算招也不招收他儿子那种情况,他也不气馁,拿着礼品再次登门,被轰出来了,一面要迎上儿子的职责,安慰他脆弱敏感的心,另一面自我检讨,“不应该当面送礼,应该悄悄塞过去”,之后再次以自行车跟踪汽车到火锅店后,经理都因为他的厚脸皮和坚持即无奈有有点打动,于是让他儿子去试试,试用期不给工资,犯错随时走人。
这样一个老头,不唯唯诺诺,厚脸皮地一再尝试,被打回来时无奈地笑笑,怎么这么可爱呢?
所以,他吸引了那位和他一起跳广场舞、风韵犹存、家底丰厚的拆迁户大妈。
大妈对他是真好,时不时给他送点美食,力所能及帮他儿子介绍不错的对象,陪他去海选去上电视,给他鼓劲加油,不管他们是否在一起,那种情愫那种感觉还是很动人的。
他儿子是真的不幸,耳朵有问题,讲话模糊不清,影响了工作、婚姻,就连生活中在公共厕所都会因为没听到厕所清洁阿姨的问话阿姨打开厕所门后发现有人而把他臭骂一顿的尴尬。
但从为人品性上来讲的话,他确实是一个好男人,会偷偷给心上人买心上人看上的护肤品,会在心上人泡面时偷偷塞一个卤鸡蛋,会修热水器,会经常陪伴在心上人身边,会勤勤恳恳的工作,但是种种好处也掩盖不了他耳朵和说话的毛病,一般的女孩是不会跟他的,不说物质和品味,就连过正常的生活都有点难。
你看, 心急的我急于表达我最强烈的感情,这个影片真的很好啊,是15年看的20多部电影里的top单位数。
说不现实的,说标题不完美的,说这说那的,站出来,保证不砍。
知道什么是现实吗,知道农民什么生存状态吗?
知道农N(>=2)代青年们什么心理状态吗?
语言讲不明白的,镜头下的表演展示的更详尽,总之我有很强的代入感和熟悉的感觉。
罗京民主演的父亲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和很多人的爸爸,孙波演的儿子让我想起很多哥哥,朋友,和只是认识的那些人。
是一个类型的人的总和,又有人物自己独特的个性,分明就是一个鲜活的存在。
电影人物能这样不违和已经能到三星了。
剧情从一开始的生存状态设置一步一步延伸发展,有喜剧成分有无奈,父亲周到有效的人情世故处理,老练不怕尴尬的做事方法,像极了一切thrive to live的爸爸们,还有为儿子的操心,令人动容。
快递公司的经理也是个有善心的好人,刘婶儿是个拿拆迁款的有钱人但是心善稳当有活力,他与罗京民的幸福生活简直是不言而喻的吧。
头脑活做事有道、能玩好多乐器能同时演奏好多乐器的父亲,无疑会继续乐呵着下去的。
塑造的主演的确是最出彩的,把小屁事儿讲出能显摆的高度,讲话时习惯带着的“誒”,未说先笑、富有感染力的脸,对了,其实是自带摇滚气息的,将生活过出实在踏实的摇滚感。
罗京民洗头时候的动作细节,选秀唱歌时候手上打的小抄,海选时不出意外的被刷,同时也不出意外的被选回,“不出意外”不是说老套而是说,他的表现的确是选不上的水准又有再被选上的潜质。
儿子的眼神好像有深意又好像没深意的表现很好,不过分不寡淡。
餐饮店的胖妹子其实也没那么胖,表演也很写实啊,倒水的时候红衣服被刮了一下、哭的时候花了的眼影、儿子不好好相亲父亲追着“踢打”儿子,这些都很有意思。
没钱没背景的他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有很多自己感觉痛苦的地方,但是似乎他们自己也能铺出一个安稳有趣的未来。
选秀上的歌配的很好,能让人feel energized,feel 出万千感慨,请把手伸向明天吧,what about rocking you!
好感动的温情电影,虽然是以西安为背景,但是这应该就是中国北方农村或者城市的边缘的故事.电影的场景对于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讲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捡破烂的为生的老大爷,打扮时髦的理发妹的小理发店,仿佛就是我小时候村里的印象,讲述着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和梦想. 农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残疾人,那时候没有专门的救助,他们的父母都希望培养他们一技之长养活自己.所以,小时候见过瘸腿的补鞋匠,修电视的哑巴,只有一只胳膊的小卖铺老板,那个时候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回想起来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吧. 这应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正的艺术,影片中的老汉执着,乐观,臭显摆,全能可爱,让人觉得正能量和温暖。
但又让人觉得生活中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最后老汉在电视上唱着汪峰的《光明》,经历生活的沧桑才会唱出的撕心裂肺,经历过苦难才会唱出的呐喊,一下子就想起了春晚舞台上的旭日阳刚。
什么玩意。。
别看了,浪费时间
虽然结尾理想化了一点,但是生活就是需要有这样的希望的吧。
把现实拍的如此真实,却还能看下去的,这点导演把握的很好,这就好比豆腐做成臭豆腐必须是经过某个工序而且是恰到其分,超出不对,低了也不对。
生活中爱你的人总在默默的为你付出,而你却不明不白的接受着,而且现实中都不知道你是否会最终醒悟。
从老爸决定参加比赛开始崩塌,参加理由牵强,晋级理由牵强,全片收尾牵强!
结局感觉没编下去,突然结尾,令人不适
什么乱七八糟的
电影里面有很多多余的镜头,比如快递员双手捧着吃饼,在男主角背后自拍的女孩,这种和整部影片没有一丝联系的镜头拼凑起来,让观众感觉莫名其妙。本片剧情设置极其混乱,好像是为了达到电影院既定的影片时间而想尽办法塞满它。最后的结局又非常老套,虽说是激励一个人的梦想,但梦想的实现又归纳于巧合
男主这玻璃心实在让我无法共情,演员的演技也令人尴尬。
片名咋想的ಠ_ಠ最后大爷的摇滚挺燃
是我身体不好!!!!!开头的唢呐声让我直接头疼到爆!!!!!!没法看
No.2123 挺轻松的励志喜剧片,但是确实草根了一点,到底为了表达父子情还是为了表达农村人不该被看不起?
嘿!羅京民戲可真好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
感觉还行
很亲民,平淡的感觉
挺接地气的电影,父与子的演技也都挺牛❌,唯一不爽的就是弱爆的片名。
被名字耽误了得一部好电影,听过票房才83万,可惜了。不过要是在电影院看到这个名字和海报,我也不会进去的。希望导演再接再厉,真的是一部出色的电影。顺便说一下,罗京民老爷子有没兴趣出首单曲啊,网上只有电影剪辑版的,太可惜了
恰到好处的幽默,贴近身边的电影。
温情却不矫情,讽刺却不固执,搞笑却不刻意。全程高能讽刺又真情流露,最大的不足就是片名没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