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剧情片,确实有好好地表达情感。
但不知是日本电影的风格还是日本文化的原因。
我总觉得在片中,不论是幸枝还是冈田磨子以及其他主要人物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方面十分直接,导致了由于我对日本文化不够了解而导致的尴尬感油然而生。
但是就是因为情感的简单暴露,导致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留给观众自己的思考不是这么多。
尤其是这部电影本想表达的对于生死的思考,好像已经被电影本身给写出来了。
总结一下有这几点感触:首先,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幸枝的家庭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对比,可能真的要到了生死离别的时候才会让在意自己的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吧。
第二点,人生的愿望当真,真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金钱来支持的。
片中的冈田磨子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并不是没有道理“穷人能够靠着变富有而支撑自己生活下去。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奔波于生计当中,忙于去实现我们愿望清单里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一项。
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的“愿望清单”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用金钱的支持就能够完成的,比如向自己爱的人表达爱意,向自己的父母表达谢意。
最后我想说,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部翻拍确实欠缺火候,不论是场景的转换,还是台词的拿捏都不是很讲究。
但是这部影片还是用最简单的表达手法表达了原片的思考,但是留给观影者的思考空间实在有限。
由于笔者比较喜欢有相对比较多的韵味的电影,所以对于日本电影的期待似乎在这部片子后降低了不少。
因为喜欢天海佑希,所以看了本片。
因为没有看过美国版,所以无法比较两者之间的好与坏。
但无论如何,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文,总有不同的味道。
一直以为遗愿清单应该是自己写的,是自己许的愿望,但这份遗愿清单竟然来自一个“死亡”的少女。
一对看似无关的两人,误打误撞因为女总裁的“失误”成为了病房室友。
一个是看似平凡的家庭主妇,一个是看似成就满满的女总裁,就这样二人踏上了“死亡少女”的遗忘清单实现旅程。
在旅程中,还是有满满的本土味道,京都、东京街头,樱花,全世界最大的甜点…演唱会,就这样,两人一件件的去实现遗愿清单上的一个个愿望。
很庆幸,在完成清单上的遗愿时,我们看到虽然这一个个愿望都来自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她们也一步步揭开自己多少年来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无论是表面看似温柔、背地里出轨还觊觎社长位置的年轻帅气老公,还是退休后宅家不能自理的古板老公,甚至是只顾打游戏多年不能迈出房间的宅男弟弟,还是一味向前冲刺无法正式面对小男友的怀孕姐姐,亦或是忠心耿耿略有胆小的男秘书…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十分生动,也敢于讲述日本当代社会问题,老无所依、养儿不防老、啃老族、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等,一部电影浓缩了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日本社会。
电影中几处细节颇为感人,主妇对父母的致谢,女总裁对父亲的原谅,退休老公照顾生病老婆,“突如其来”的婚礼,游戏宅弟弟终于打开房门…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问题,但是过程很伤人,为什么我们不愿意解决问题?
不是因为我们胆小,或不知道解决难题的办法,而是我们不愿意伤害我们爱的人,因为我们正深爱着他们。
电影中几处细节设计的很巧妙,“死亡少女”的再次登场、金字塔下烫伤的脚、女总裁的遗嘱,还有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遗愿。
看到最后才明白电影开头的安排,是忠心耿耿的男秘书让梦想成为现实,是女总裁为梦想助力,是主妇让梦想成真。
都说离开了就像是去了远方,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只是这个地方很远很远,以至于我们很难再相见。
如果想我,就让我们在梦中再见。
这一份遗愿清单,误打误撞完成了我们最美的梦,让我们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然后义无反顾的去往远方旅行。
前按:人生总要有个模式。
譬如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构自己的生活:最近在做什么,之前所做之事和心底所想还有多大差距,以及将来最想做的事情有那些……原本以为,人会有一个恒定而伟大的理想,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然而并不是,也许别人,或者说那些了不起的人是这样,反正我不是。
因为环境和状况一直在变化,所以人生的轨迹也就捉摸不定,仔细体会竟也充满了奇幻趣味;也是由于生命短暂而愿望众多且欲壑难填,故而将自己认为最紧要最迫切的事务优先计划、着手————虽说结果,可能并不像是起初所祈望的那样,甚至大相径庭,然而全力以赴的每一个当下,不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吗?
前些日子,跟一位朋友探讨人生,明白了在这个各人的志向与趣味有所不同的世界里,每个人活着只要“不枉此生”,就好。
直至现在,都没有看过十几年前好莱坞的《遗愿清单》。
据说很是经典,才被日本拿来翻拍——我个人蛮喜欢这部充满宽慢温馨的日式喜剧风格。
时日无多的家庭主妇北原杏枝和癌症晚期的女强人刚田在医院遇见了因低血糖而晕倒的真梨惠,她们借助真梨惠的愿望清单,才开始最后的生命旅程。
七十多岁的杏枝阻止十二岁的真梨惠吸烟,说“不能因为自己是病人,就为所欲为。
”真梨惠回应她“即使是小孩子,要死的时候还是会死的。
”就愤恨离去,然后摔倒在地。
就在刚才,杏枝还想尝试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口香烟的味道,这时却阻止了很有可能是别人的最后一个愿望:杏枝捡到了真梨惠的手袋,想要归还的时候,真梨惠的弟弟告诉她“狡猾的姐姐已经死了”,并且拒绝接受。
杏枝整理真梨惠的“遗物”,发现了记满“死亡之前要完成的心愿”。
感觉有钱真好,那些貌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瞬间就能够实现。
刚田是个“超有钱”的社长,杏枝跟着她一起很容易就实现了那些只要用钱就能够办到的事情。
诸如去洛杉矶高空跳伞,在埃及金字塔感叹人生,甚至和大家一起分享“特大芭菲”……但是有些事情,就不只是钱的问题了。
就像杏枝,虽然结婚了,当初却并没有按照自己意愿穿着婚纱,而是依照世俗传统的和服。
为此,刚田策划了一次浪漫得感人肺腑的婚礼。
也是在这次婚礼上,刚田才真正地不再“瞧不起”杏枝的人生——杏枝那个近乎一无是处的老公,反省到:“我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请你帮我照顾老妈,帮我养孩子,还一直觉得理所当然……如果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杏枝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在医疗室将存折和保证金交付给女儿美春,并嘱咐她照顾父亲和弟弟的生活;美春拒绝了这个请求,希望他们自己学会照顾自己——后来,美春怀孕,认为不可能和那个小自己八岁的下属结婚,并且想把这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杏枝希望她勇敢一点“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就永远都不知道结果。
”随后,杏枝请求儿子能够照顾姐姐美春和将来出生的宝宝。
于是这个足不出户的废柴儿子一庆,也开启了新的人生态度。
与其说,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成就;还不如说,是否拥有美满的婚姻在于你遇到什么样的人生伴侣。
如果,所遇非人或者遇人非淑,还不如独善其身的好。
有个三秒钟的镜头,看样子美春应该是结婚了,而一向刚强的刚田在婚姻里却没有那么幸运,她解雇了那个虚伪的“前夫”,洒脱地先行一步。
倘若要说,刚田也算是很幸运的了,毕竟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遇见了真诚善良的杏枝,也见到并且原谅了自己一直都很憎恨的“那个人”……
总的来说,这部日本版的《遗愿清单》属于那种大圆满的美好结局。
这也不是说,杏枝和刚田死后的骨灰被带入太空,完成最后一个遗愿;就连她们最初梦想的提供者真梨惠也认真地开始了新生活——她并没有死去,只是进了ICU病房,当时只是弟弟的一个恶作剧,因为他觉得狡猾的姐姐“让妈妈一直只关心她一个人”。
我们时常,总是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或者说忘记体味那些原本是属于生活细节呈现的过程。
就像回家休息的杏枝打电话给在公司发呆的刚田说自己想要罗列临死前完成的事情,发现完全没有头绪“感觉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开心”,因此总结出“她的清单中充满了梦想”(竭尽全力地活下去,去享受人生的快乐)。
“我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等死。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最后,都只是死。
那么这些还没有死去的日子,又该如何度过?
大约,借助“暴发户”刚田(她刚到医院的时候,在病房里抽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暴发户,在屋里抽烟,搞得9楼全都被水淹了。
”后来杏枝对她说)最后写给杏枝的话:每天的生活尽管平淡却十分可贵,我们应该热爱生活。
……衷心地祝愿别人能够幸福。
闲着无聊无意中看了一下这个电影,人生基本都奉献给家庭的主妇北原幸枝,和人生基本都奉献给工作的公司社长刚田真子,突然被告知生命所剩无几。
罹患绝症的二人在医院相遇,为实现一名12岁女孩的“遗愿清单”而展开故事。
她们要做的都是以前的自己绝对不会去做的事情,首次体验打破自己的那层外壳,享受人生的幸福——“无论如何,人生要有所改变”。
两个不知道该干嘛的失意女性捡到“亡故”小姑娘的遗愿清单,终归实现的是她人的愿望;但最后一条宇宙旅行用花不完的身外之物得以实现,还是略略升华了一下整部片的段位。
讲述了叱咤风云大半辈子的老富翁爱德华患了癌症,入院后与同样患了癌症的汽车修理工老卡特成为了同房病友,身份地位、脾气习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互相看彼此不顺眼,整日互怼,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他们目睹了太多彼此最痛苦煎熬的经历,在相处中成为了朋友,后在爱德华无意间发现卡特记录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的纸条,这触发了他,于是在爱德华的提议下,两个时日无多的老头决定仔细列出自己的遗愿清单,并用行动去实现它们。
吉永小百合将与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遗愿清单]!
2007年的原版[遗愿清单]由杰克·尼科尔森、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编,两位主角则选择以女性角色来展现。
影片将描绘家庭主妇(吉永小百合 饰)与女社长(天海佑希 饰)皆因病住院,时日无多,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
两人便开始制作遗愿清单,展开人生的另一页。
非常本土化的改编,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包括去看演唱会,吃特大芭菲,还有清单用的可爱文字,都很符合日本的特色。
还有帮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完成清单,而不是自己去填清单,真就日剧日影常出现的“连我那份一起努力”。
但是这个剧情,两位主角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简直看到上火。
幸枝就天天给爷们儿做饭洗衣拖地,有个天天在家打游戏不问世事的儿子,自己有病还不敢说,废物老公不关心自己就天天看球赛还诸多要求。
去了旅行感觉人生得到升华了,搞个婚礼又可以了,五十多年了那个老男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老婆要心疼她了,这就大团圆包饺砸去。
更离谱的是她女儿有了身孕,做妈的去敲那个废物儿子房门让他要支持姐姐并告诉他自己要死了,然后那个儿子突然就觉醒了,回到人间了。
同样恶心的海锅那条线,交代了她爸怎样不作为怎样让她陷入童年阴影,然后去撑个单杆大家鼓掌说好棒,她爸给她摸摸头潸然泪下这就和解了。
我揣测编剧想通过这里表现女强人也有软弱的时候以及长久以来对亲情的渴望,可是会不会过于生硬?
进度条没过半实在忍不住三倍速,这剧情就强行煽情。
如果不是众多演技派的参与可能更糟糕😰小百合、天海佑希的演技都毋庸置疑,满岛光在电影里很明艳动人,室毅的助理也可圈可点,竟然还有贺来贤人,集结了这阵容用的这剧本实在差劲。
吉永小百合,天海佑希,两个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
光是知道她们两个合作的作品,就迫不及待下载来看。
故事的设计非常有意思,泪点也很多。
只可惜在节奏上的张力略微逊色,若是在遗愿上再多几个,用快速切换镜头的方式去表达,会更加感人。
此外北原的家人转变有些过快,人物的塑造不够立体了。
这些都是可以深化的部分,觉得有一些可惜。
暂且抛开电影叙事的角度,看完这部电影我更想以故事立意的角度出发去写感想。
如果两位主角没有经历到将要夺去生命的疾病,她们就无法在最后的日子过出如此精彩的人生。
而这个精彩的人生,似乎对于很多人,至少是中产阶级来说,也不是难事:去埃及旅游、加州跳伞、吃日本最大的芭菲、参加偶像的演唱会、对喜欢的人表白、对父母说一声谢谢、穿上婚纱、去宇宙旅行。
除了最后一个我们可能无法实现以外,其他的要实现起来也不是什么真的要花巨资的事。
然而这些小事和点滴,在人生将要走到终点的时候,是这么珍贵。
确实,当我们身边的人就要离去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日常在家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值得回味。
连一起吃顿饭都是奢望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我们成为成年人,才知道身为孩子的那份天真烂漫是多么珍贵;当我们参加工作,才知道在学校被长辈们一直保护是多么珍贵;而当我们老去,才知道原来年轻的时候身体力行是如此珍贵。
这份珍贵,我们不是应该每时每刻都能够感知吗?
最终北原归还遗愿清单笔记本给小妹妹的时候,小妹妹拒绝了。
她说:“我不需要这个了,因为我死不了。
”我就在想,难道,遗愿清单只是临终之人才需要的吗?
如果我们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远离疾病,遗愿清单里面生活的点滴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就不重要了?
如果这份珍贵,不用尽自己一生的生命,而一定非要到生命尽头的时候才愿意去感受,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这些问题都可以带给我们深切的思考,究竟我们要用何种态度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选择拼搏和奋斗、有的人选择无所事事、有的人选择追求心中的梦想、有的人投入了艺术……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三个月后就是我们人生的重点,那么今天的我想做什么。
遗愿清单让我们去写,我们会写什么?
当今社会发展得非常快,人人都在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已经很少再有闲暇进行内在的思考。
但是我总相信,人的真正本心所渴求的东西,物质成本都不会过高。
社会所倡导我们追求的东西,房子、车子、名牌、名校、文凭,有多少是我们真心渴求的,又有多少是我们不得不去追求的。
在这份不得不中,又有多少是不得不,多少是我们内心的焦虑呢?
如果三个月后,我们就要离开人世,我们是否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吉永小百合将与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遗愿清单]!
2007年的原版[遗愿清单]由杰克·尼科尔森、摩根·弗里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编,两位主角则选择以女性角色来展现。
影片将描绘家庭主妇(吉永小百合 饰)与女社长(天海佑希 饰)皆因病住院,时日无多,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
两人便开始制作遗愿清单,展开人生的另一页。
电影有点儿太理想化了吧,遇到个有钱的病友,最后活下来只是来给主角提供清单的工具人,丈夫突然彻头彻尾地改头换面……诶,看看就好活于当下,认真、快乐地度过当下。
对当下的不满要表达出来,对当下的爱意要勇敢地说出来,对当下的美景要细细去品味。
一切都要勇敢地立即去说、去做,迈出第一步,不然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等死。
◆家庭主妇一旦说到自己,就没什么想法了。
◆建造金字塔可能就没什么意义吧,就跟我们一样,法老去世之前,想做点没有意义的事,因为他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工作。
◆别看不起我的人生,主妇也不是那么轻松悠闲的。
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有那么多事让我想逃避,那么多事我不得不放弃。
我虽然留不下什么丰功伟绩,但是,每一天我都是拼尽全力,为了我的家人。
◆我可能也该再坚持看看吧。
◆有些谎言是不可能被原谅的。
◆有些事如果不说出来,就永远都不知道结果。
别轻言放弃。
◆每天的生活尽管平淡却十分可贵,我们应该热爱生活。
◆别担心,你一定会遇见对的人。
剧情太平淡了
价值观好诡异
生死议题,快乐地实现生之愿望去迎接死亡:1.冒险:高空跳伞 2.旅行:去埃及 3.爱豆:应援爱豆演唱会 4. 和解:与家人、朋友和解,斩断非必要的世俗联系 5.感情:对喜欢的人表达出喜欢 6.美好:再穿上一次婚纱,举办一场婚礼 7.金持:宇宙旅行;虽然商业能看风景也超可爱,京都枫叶和服美哭,宁静的长崎也让人喜欢。室毅太有趣了,海锅帅瞎(尤其是和服睡衣装简直了),老了也要像吉永小百合一样气质优雅,光妹赛高!!(耳环是真的好看,出场6次变装6次还怀孕生娃了ww @冲绳那霸CinemaQ 感谢指路的小姐姐~
看了开头猜到结尾,两女主都行无奈剧情老梗没有发挥
这是我飞去东京 看她的第一部电影 真希望自己现在是贵妇 已经退休 随时飞去日本看她
太美化人生了,肤浅又矫情,那么多问题都用几句话就解决,演技也不行。但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要认真的过,就是幸福。还有,对喜欢的人要说。
电影很无聊。吉永小百合真美。
一般吧,无聊的时候看看
吉永小百合演技炸裂,女王也不差,又催泪又治愈,PS有钱真的可以无所欲为,哪怕是生命最后阶段,也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无法打破原版的路子,就是无意义的翻拍。
(在这类电影里,室毅永远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其实美版也是贩卖奇观和刺激,以及由尼科尔森和弗里曼的个人魅力支撑电影,所以日版选择吉永小百合和海哥这种个人魅力强的演员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事实上表面本土化做的是不错。然而既然是女版,最后的结局依然是落在了个人价值实现上,而并没有试探反男权、反父权,因此期待落差较大。
旅行觀光電影。被女王的光頭造型驚豔到,多麼完美的頭型啊!忠犬真田是真愛了。
拿着别人的清单,完成自己的心愿,东方版的电影多了一份使命感!特有的温情段落多给了与家人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演唱会的桥段动用了大概最多的群众演员,出来的效果也十分震撼。无奈这个翻拍的故事从第一分钟就缺少了新意,主角从男性换成女性多了一份家庭的牵绊,少了弗里曼对生活的洒脱,面对生死的态度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
出差路上看哭了,自己时常也有不被人理解的孤注一掷吧。
改编拙劣的超大型SP,都在演自己。
拍的不错!感人温情,两种截然不同的日本女人的一生。改编缘故不能多给一星。
不好看
我的哭点就是她们把钱捐给research……_(:з」∠)_ 虽然憋屈的部分还是太憋屈了
反正觉得比美版好看得太多了。三十代的光妹,五十代的海锅,七十代的小百合,多么美好的三个时代三个人啊。室毅的角色太好了,最后的打call又好笑又感动。
拍得很地道,不过呆长的时常和缩短的经历让人难以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