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就是这样一货,为了追心上人,学习甘地生平,直至潜移默化的学到了甘地思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最终成为影响孟买的有文化的“流氓”。
以前只在课本了解过甘地,只知道“非暴力,不合作”这么个口号。
但是这部电影输出了“甘地思想”,切实的让我了解了它,几乎每个事件编剧都按照甘地视角进行了表达,原来甘地是这样的精神领袖,甘地方式可以触动人的羞愧心和良心。
爱情引导男主角走向甘地思想,甘地思想又引导男主角寻回爱情,相辅相成,这就是故事的主线。
有爱情,有人性,轻松幽默又感人至深。
好片好片!
ps,“笨哈勒笨哈勒笨...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这歌巨好听。
6.7,个人并不十分认可甘地主义,别说在异国他乡,即使是现在甚至当时的印度都行不通,二来影片本身包括主角的黑帮大佬身份看完全篇也没看出来,除了随时能掏出一把手枪外,大佬手下只有一个小弟,小弟与她的感情简直比女主都要深厚,这没来由的情感和之后失败后打包回乡下、坏人的觉悟等感觉都是凭空而来的,太多且明显的YY和想当然,或者说主角光环、剧情需要等较牵强的地方,让我们这些吃瓜看片群众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当然如果作为纯粹一部不需要思考的喜剧的话这部片还是可以的,尤其女主和新娘很漂亮,但是目前的评分明显高了不止一点,另外好奇豆瓣的电影分数计算原理和投高分给这部的人的想法~
被接近五星的评论诱导了,看到40%实在看不下去了。
很多人拿印度商业片可以随意拿政治说事,给予高度评价,但是这是一个喜剧片。
拿甘地的精神说事并不说明文艺,况且笑料很低端,都是些假大空的东西,一点不能笑出来,反而觉得很可笑。
里边的角色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与喜悦,喜剧片不是里边人跟吃了喜鹊屎一样的折腾就是喜剧,印度的主旋律脑残弱智片。
过长的印度歌舞让人崩溃,那音乐扭的快把罐子里的蛇引出来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电影,让我认识了他;强烈推荐大家欣赏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不只能用感动、幽默、等诸多类似的词语概括;你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
那种让你酣畅淋漓的的感觉还记得吗?
你看过《美国往事》吗?
那种让你情不自禁想进入电影的感觉还有吗?
看这部电影,你就能找到上面两种感觉。
--摘自百度问答的“小静2774”的回答如果真有一部电影能彻底改变的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那就是《黑帮大佬和平梦》。
一句话观影指南:以为是一个幽默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人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幸福指南。
我是为了这篇影评,注册的豆瓣。
之前每看一部电影,都要先到豆瓣看看,低于7.0分以下的电影,除了情怀与欲望因素,基本不看。
所以看了很多豆瓣大神的影评,受益匪浅。
这部《黑帮大佬和平梦》,我看了不下5遍,已经超过《肖申克的救赎》的次数,8.1分有点低,至少9分以上。
不能说《黑》要好于《肖》。
《肖》好像是一部优雅艺术的人生哲学,而《黑》是一部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生活幸福指南。
《黑》更接地气,更具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我承认,我有甘地情怀,但是写影评不是因为甘地情怀,是因为它把甘地情怀拍得这么好看,有意思,有深度。
一部电影,如果能拍得老百姓拍手叫好,拍得评论家啧啧点头,可以成为“神作”,这样的作品太少。
《黑》是难得一见的“神作”,这部电影2006年在印度上映后,掀起了全印度的甘地热,可见当时的影响。
印度首都新德里和恰蒂斯加尔邦给予该片免税地位。
如果中国导演能把自己历史上的孔子、老子、慧能、玄奘、孟子等拍出这样的“神片”,早就把美国“和平演变”了。
这部电影,编剧脑洞逆天了,把这么难懂的伟人思想变成这么有意思的故事,看完老百姓都明白了,说明两点,一是编剧是甘地的铁粉,对甘地的思想真是研究透彻,二是编剧太接地气,对老百姓的胃口拿捏的太准了。
我甚至觉得,编剧也能把剧本写得像《肖》一样充满优雅和艺术,但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把一顿精神大餐包裹上麻辣香锅,才能刺激起观众的胃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一个好的老师与好的编剧一样,要用学生和观众适应的方式给予,让他容易接受并不断成长。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导演,《黑帮》与《三傻》一样是喜剧的外衣,思想的内核,个人以为,这才符合文以载道的精神。
如果一本书、一部电影拍出来不是为了帮助人,仅仅为了娱乐人、愚弄人,就是耍流氓。
《三傻》的思想与中国部分现状有很多共鸣,《黑帮》的思想确是可以贯穿中国古今的。
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基本理解是不用暴力,用仁慈面对你的敌人。
这涉及人类的终极问题,如何面对恶?
现在国际通行的做法是以暴制暴,所以监狱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完善,犯人越来越多,警察越来越不够用,中国的协警越来越多,但是问题没有越来越少,犯罪率却逐年上升。
问题出在,以暴制暴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改变思想才是根本。
影片中的表达是,用你的仁慈和爱,让敌人心软、愧疚,最终悔改。
中国古人的说法是:隐恶扬善。
说恶就是彰显恶;宣扬善就是彰显善,时间长了恶也会向善。
近些年提到的正能量就是善的教育。
但是恶人会改吗?
不会得寸进尺吗?
恶人有羞耻心和良心吗?
对恶人越好不是越受欺负吗?
《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想当大英雄,而不是大混蛋。
面对自己,影片中说,道歉能减少仇恨。
中国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
其中的“反省”就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别逃避和遮掩,只有用于认错和改正,才能得到真正的原谅,才能真正的幸福和有尊严。
近些年,陈大惠的传统文化论坛,曾经的恶人亲自上台讲自己不堪的过去和改正后的幸福,告诉人们恶人不是一开始就恶,恶人也能变好;北京的胡小林董事长讲自己学习《弟子规》反省改过、生活幸福的故事。
饭要一口口吃,电影是把很多东西浓缩在一起,看起来解渴过瘾,但是要真去践行,还得从自己一步步做起,不可冒进,《弟子规》就是不错的反省改过指南。
“鼓吹甘地主义的人不计其数,你是唯一付诸行动的人。
”影片结尾女主角对男主角的一句话,说出了学习的真谛,也道出了当下思想界的问题,说的多,做的人太少,这也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发挥现实作用的根本原因。
电影之外的话,如果在近现代史上来看,甘地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是军人、政治家、商人和农民,没有任何官职和社会地位,但是没用一枪一炮解放了全印度(与中国一样是个地域广阔、民族多样的国家)。
这里不再赘述甘地的故事,但是甘地在印度被称为“国父”,印度人心中的地位基本与中国的毛泽东、孔子一样,解放的领袖,精神的领袖。
建议《甘地自传》书籍和《甘地》的电影,更有助于理解这部电影,更有利于学习甘地的思想精神,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真诚与善意。
总之,电影解渴、过瘾,接地气、有生活,怎一个好看了得。
连片中的歌曲都比以往的印度电影歌曲感觉好听。
向能拍出这么高级神作的导演致敬!
迫切希望中国导演能有如此神作问世,哪怕借鉴翻拍都行啊。
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因为心爱的人而进入到了一个自己不熟识的领域,而后却因为信仰在这个领域中风生水起,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轨迹和人生,剧情很不错,宣扬甘地精神的同时还带来了很多的笑点和泪点,这样的一部让观众跟随镜头或笑或悲的电影,应当算的上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我发现印度电影中的女主人公一般都会很迷人的那种,尽管我知道这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是依然对印度这个国度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这部电影的笑点还真是层出不穷,混迹于黑帮的这帮大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根本不会使用常规的手段去处理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是问题一定可以被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想其他办法解决,总之是可以被解决掉的。
比如:那段去用N部电话反复拨打热线的方法,比如让老人的孩子为他去办理一个生日Party,只要是准备做的事情那就一定回去找方法让它达成,不管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发送礼物也好,使用了暴力也罢,总之是事情完美的解决掉了,就和他脑袋中想的那样。
这部电影最大的泪点,我觉得应该是姆纳因为冲动的原因打了电路佬一巴掌之后,想电路佬道歉那一段了,看的真是泪眼纷飞的感觉,那段含着泪的回忆一段段的话语从姆纳最终说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眼睛里也是热热麻麻的感觉,想起了山鸡带着一拨人从台湾回来救陈浩南的那段戏份了,不言中的一段经历却让外人看的心潮澎湃,眼泪横飞。
甘地精神贯穿了整部电影,不是单纯的喊口号去膜拜这样一个人,因为肉体已经不再了,应该更多的是去了解和学习这样一种精神,终于在这样的感悟下,蚂蚁吞大象似的一点点的感化到了所有的人,最后的那段婚礼变成了感悟所有人的一个见证了。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原因不想去做一件事情,既然不想去做那么首先大脑就会被说服,然后就会找到一万种不想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这个时候姆纳的声音就变成了一种鼓励,这种鼓励让人从那种与大脑不断进行消极交流的状态中,转换到了一种积极的交流中。
姆纳因为要去参加现场的对话,而去图书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去了解甘地,从极不情愿到越来越有浓厚兴趣的这个过程,真的是很让人感动,一个人因为爱情的魔力居然可以做到这部地步,而且居然还是只听声音没有见到过人的这样一个梦中情人,为了爱情而进入到的一个不一样的领域,进而升华了自己,是不是有种佛语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样子?
Rajkumar Hirani - Lage Raho Munnabhai印度黑帮爱情喜剧歌舞片,黑道人物用甘地精神改变现实。
因为这部电影,年轻的一代逐渐被甘地的价值观所唤醒。
在瓦拉纳西(Varanasi),印度教民族主义党派湿婆神军的激进分子原本计划要举行示威,抗议警方没有尽力阻止市内的不法活动。
结果受该片影响,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抗议方式,改而向警方献上鲜花!
孩子输光了父亲的财产,他要孩子坦白,用诚实的劳动慢慢还债。
父亲说,我的小孩今天长大了,变成了一个男子汉。
老师遇到索要贿赂的官员,拿不到退休金,他就要老师一件件脱掉身上的衣服行贿,羞辱那个官员,让大家看到他有多腐败。
当女友的财产被用合法的手段巧取豪夺,他24小时在人家的屋外和平抗议,号召大家给那个人送花,祝他早日康复。
当那个伤害他的人遇到了问题,亲家迷信风水先生,不肯娶他的女儿,他还亲自赶去,向公众证明了风水先生的一派胡言。
他曾经欺骗过女友,坦白之后,女友最终原谅了他。
就象女友说的那样:鼓吹甘地精神的人有很多,但只有他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了。
他能做到的,你也可以,你也能改变现实,你也可以更有力量。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朋友力荐,所以找来看一看,不过也就一般般,没有第一部《黑帮大佬医生梦》感觉好。
黑道大哥信奉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最后成功抱得美人归。
印度美女不错。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作用实际可没宣传的那么大。
当年印度谋求独立时,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只是诸多抗英运动中的一支,而最终为什么甘地得以成功,恰恰是因为甘地所反对的暴力革命者的威胁,而且,英殖民政府本身又不够暴力——如果甘地面对的希特勒,甘地早就被人道消灭了,哪还还能有四次坐牢的机会?
或者这也可以认为是英殖民政府非暴力的失败?
——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印度最终的失败结局,才选择与反对者中采取温和手段的甘地妥协,以谋取其最大的利益,而这也使得印度的独立实际上并不是彻底的。
固然,甘地是伟大的,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理念就是最正确的,甘地的成功,表面上看来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成功,但实际上,这一成功的基础仍是有赖于暴力革命的力量。
为什么甘地后来越来越受到吹捧呢,很简单,统治者总是不希望民众们拿起来武器来暴力革命的。
另外,再顺便说一句,甘地十三岁就娶了老婆,真是个令人羡慕的家伙!
甘地热潮正席卷印度全国,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说是拜本片所赐。
本片讲述黑道人物姆纳为了追求一名电台女DJ,讹称自己是大学教授,不惜恶补甘地生平,以便参加电台问答比赛。
当他日刨夜刨时,甘地的鬼魂就在他眼前出现,教导他如何以非暴力手段应付人生逆境。
在这出黑道人物追女仔的电影中,圣雄甘地的角色几乎由头演到尾,甘地的哲学和精神也贯彻了全片。
本片在首都新德里开画一星期后,市政府以该片宣扬甘地追求真理和非暴力抗争,宣布该片可以豁免缴交娱乐税。
同样地,印度中部切蒂斯格尔邦也因本片表扬甘地的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宣扬正面讯息,也给予该片免税的地位。
幕后花絮印度宝莱坞2006年最新卖座喜剧,是2005年卖座片《黑帮大佬玩转医院》的续集,在这出黑道人物追女仔的电影中,圣雄甘地的角色几乎由头演到尾,甘地的哲学和精神贯彻全片。
该片在首都新德里开画一星期后,市政府以该片宣扬甘地追求真理和非暴力抗争,宣布该片可以豁免缴交娱乐税。
同样地,印度中部切蒂斯格尔邦也因《黑》片表扬甘地的价值观,具有教育意义,宣扬正面讯息,也给予该片“免税”地位。
看完电影后我以为是:诚实有爱耍无赖我怎么觉的印度片中的歌舞远比 [中国版歌舞青春] 好?
虽然动作傻傻的吧。。。
这部电影是我的社会学老师强行安利给我们的,笑着笑着哭,哭着哭着笑就是我的整个观影历程。
我一直认为好的电影是能带给人感悟的,能让大家从中学到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个人意见)。
不同于一般的印度歌舞片,这部搞笑中带着哲理的片子,对我有着意义重大的说教。
我是一个能自己解决,即使撒谎,也不愿让父母对我失望的学生。
可能你认为学生时代是很轻松,没有需要撒谎的地方。
但我的生活中,学习过程和结果,往往是结果会被人更看重。
我一直认为期望是失望的恶性循环,所以知道父母对我还有期望,不想让他们失望,就因为结果对父母撒了谎。
一个谎言需要靠九十九个谎言去支撑,所以一般的谎言都会被揭穿。
结局只会让父母更加失望,只是时间的长短,看了这部电影,不是说马上就收获了勇气去说出自己的谎言,而是感悟到了与其靠说谎去弥补还不如面对,担起这份责任,勇敢承担后果,踏踏实实做人。
从前的我真的很不喜欢老实这个词,在当今社会,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去不好的意思。
怎样的人生才是好的呢,我周围的有钱人想变成贵族绅士,但真正的贵族绅士会欺辱穷人,对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一顾,会落井下石,会欺软怕硬吗?
真正有钱了就是贵族绅士,就能获得尊敬,朋友和爱吗?
在这个人人都是金钱奴隶的社会,真的贫穷夫妻会百事哀吗?
真的有钱才能娶到老婆吗?
是真的,这这个社会,有钱人有权人才能获得尊重,美女才会嫁得好。
不能当时代英雄,就老实的适应社会。
感悟没用,做实事的才是硬道理(后面的吐槽大家可以不用理会)
故事本身没有面临更残酷的事实,比如真正的死亡,而死亡也并没有发生,所有被劝说的对象都阻止了自己即将犯下的错误。喜剧并不是说非得要挽救一切,但是照搬甘地,等于是借用非暴力来解决一切问题,不说理论性,直说现实,也是并非百分百的。炒股票输了70多万卢比那个,如是欠了黑社会的钱,我们都知道还不了钱的结果。
为什么西方人也喜欢甘地吗?因为西方国家对全世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反过来,他们没落了,希望不要有烧杀抢掠,和平演变最好
这电影就是味道十足
在思考这甘地所倡导的到底是否正确时,生活也在照常继续着……
很不错的电影,只是这个译名着实让我汗了一把……最近挺喜欢看印度电影的,片中特有的印度歌舞很得我心~
甘地精神很有基督教的味道,但不幸的是,但凡伟大的精神,最后真的都变成宗教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其宗教化的必然前奏。
片子立意确实不错,但说实话,并不像其他印度影片那么感人,有时候觉得是情节铺垫不够。另外,男主感觉年纪过大,跟男配换换可能更好。
阳光灿烂的,有点傻
男二号很出彩啊~
我真的好讨厌印度电影!
创佳,D5
可以这样的主旋律的影片,排成这样的搞笑片,来说明甘地精神的,实在是难得少见,天朝要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呀·····不对,我们是没有伟人和伟大精神的,只好多带些表····
果然最好看的部分从一个小时以后出现
人家的国父坚持非暴力,哪怕最后被暗杀。我们的国父搞暗杀起家,最后寿终正寝。再看看现在的中印,多么不一样。
到此为止
甘地主义,王者之剑!
甘地精神
不搞笑,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典型的印度歌舞喜剧片。大佬学甘地和平对敌,一步步走向从善的道路。可一味软弱我以为是不可能感动坏人的,只会让坏人更嚣张,所以喜剧感实足。
前面一大半都在宣扬甘地精神,男主都要听他的,为何不听自己的?后面就不高兴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