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是一部惨绝了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那种你观影时都觉得皮鞭在身上抽打无数次。
导演,演员,编剧使劲虐我。
观众其实也很辛苦的。
咕(╯﹏╰)b什么《唐山大地震》(我本不待见这种催泪片),不入我法眼。
香港影坛素以动作片领跑全亚洲影坛。
早年拼场面,又或靠几个大哥撑人气。
渐渐地,这些大哥们也慢慢功成身退,当然,成龙最近晚年杯具,是个例外。
继而萎靡一阵子,过后拍出来的多数是搞笑片,周星星各种无厘头把影院的座占去了一大半。
我爱星星。
但是能够代表想香港文化的(不只是香港影坛),你敢说周润发嘴嚼口香糖,又扛枪又洗牌关键时刻在车轮底下滚来滚去的画面要比“爱你一万年”这句千古流传的屁话要更上档次?
所以我很支持港产动作片,可能也是发展得特别完善,导演,演员,编剧也被培养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
大陆几乎不制作动作片了,出来一部也是充数的,做做样子而已,丢不起这人呐!
我口味可能是重了点吧,一个人生活还愿意特地去下载动作片来看。
《007》不用说,高一高二那时萌煞了我,然后我大一时候,就去影院看了《皇家赌场》,新上位的邦德先生在枪林弹雨里亡命天涯跟皮尔斯布鲁斯南大叔那种阳刚而又闷骚形像差别好大啊,我跟姐们说,他滚来滚去,被人踢来踢去的,小女子看得心疼啊。
但是那年票房却是出奇的高。
就是那时候,我开始觉得演员的卖力演技其实也不能输给剧情和场面。
然后动作片就在我心里种下了种。
《门徒》,《男儿本色》,《线人》。
如果要我选近年来看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上三部。
当然还有很多是没看过的。
很奇怪,以上三部都是警匪片。。。。
张家辉九几年还在TVB混电视剧圈的时候,我就记住他了。
此人经历也比较传奇,当我知道他老婆是关咏荷的时候,我开始关注他。
算起来,也没多久。
有意思的是,《证人》里,他是老鼠,霆锋是猫。
《线人》里,霆锋是老鼠,他是猫。
两部里面,苗圃总是演他老婆,我好嫉妒好嫉妒好嫉妒呀 !!!
导演,编剧,又都是林超贤。
还有那个永远抢戏的男配角。
明明就是姊妹篇嘛。
证人给我的印象不深,剧情也被人评论漏洞频频。
线人看完以后,我忍住不去看影评,先记录下我自己的观感;霆锋这几年接片越来越谨慎,他在《十月围城》里让我落泪,在《线人》里借编剧之手用无形的鞭子使劲抽打我,各种虐啊。
张家辉拿影帝,赢得虽然是谢霆锋和任达华,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早就该给他了嘛,连黎明这货都拿,刘德华拿那么多次,是不是该轮到张同学了?
他都43了啊!
当他演的李SIR最后提着一袋子金条给一个小混让他转交给霆锋他妹妹的时候,我多次被鞭打成皮开肉绽的心突然温暖起来。
最后,满身都是伤地回到警局自首的时候,他完全释然解脱的表情我看着想哭。
张同学,你很给力。
整部电影,剧情,台词总结起来可以是一个问答句。
“谁能比我惨?
”“没人比你惨。
”这两句放片中任何一人身上都可以用。
抢戏的男配角,桂纶镁演的阿弟,霆锋演的细鬼,张家辉演的李SIR,和他最无辜的老婆。
每人都可以挂一块公告牌“谁能比我惨?
”我很想剧透。
我要管住自己。
只好Go to bed了,保佑我不要做任何红颜色液体的梦,真要的话,赐我张家辉吧!
我觉得坚持记录想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想移除一块记忆标本,能一页页的找到过去的自己。
或许说就像是一种发泄,把过去的记忆都丢下,只挑出让自己想要的那些。
很唬人是吧,但是我觉得这样或许能让我开心一点。
最近面临很多面压力。
别人看来或许算不上什么,总觉得自己的压力是最大的。
但其实也是有公平的。
事情一下子压下来,你或许会觉得大不了一拼,压力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琐琐碎碎的事情却更让我纠结。
于是我从不同的事物里提取我想要的信息。
或许能打动我,震撼我,让自己学着更加独立坚强。
说起这部电影,我的心很疼。
看完以后心情一直有一种无奈的悲痛。
我很喜欢cult电影犯罪电影之类的,也不是不适应血肉模糊的场面。
但是很多的场面,我的心里都在暗暗喊:停下来吧!
千万不要那样!
别再打了了!
或许一瞬间还能改变局面,或许下一秒就自由了。
在这部压抑色调的电影里,我在期盼能透一点点的圆满。
更多让人伤痛的或许是人与人之间链锁。
那么多一条条的链接被一条条打断,人人不得善终,我们得承认编剧和导演真残忍。
或许这也是它并不完美的原因。
它能让人窒息让人深思,但是他让人过于压抑,过后对于那,想到只是电影而释怀时,反差感让人失落。
再最终想想,其实也没什么。
我觉得好的电影让人感觉就像一种偷窥,像窥视另外一个世界,不知道未来,不知道结局,让人安静的随同它,走着它留下的轨迹。
让人充满罪恶感,被幕后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被唤醒一些良知或者更多的想法。
在这部电影中角色的命运有时候多取决在一瞬间。
有时候觉得胜券在握的时候,可能下一个衰的就是你。
简略说一下感触深的地方。
我们看到香港是压抑而拥挤的城市。
在这个并不广的圈子里,发生着许多并不偶然的事情。
其实现实点看,所有人的连接关系里的关键字眼充满钱与现实。
卖命的钱,欠下的钱,抢劫的钱。
失去的和努力追求的。
但是在最后的癫狂状态。
失去所有的张家辉丢下所有的压抑,在面对自己的线人横尸在眼前,他才终于爆发出自己的愤怒。
在一开始他卖掉自己的线人时候,他害怕他内疚,但他想到那只是工作。
在他在犯错后失去挚爱的妻子,到妻子出了意外的身亡,这个连环扣无疑是悲催的,但是张家辉给我们表达的是人类在懂得什么失去最重要的东西后,会表露的一种更容易与人共鸣,同情,感同身受的感觉。
他知道失去至亲的滋味,他知道被背叛的痛苦,他感觉到他不能再对不起自己的线人,那是一条活生生的命,被金钱枷锁绑着,但是他却联系着更多人的命运。
他理解他背后的包袱与无奈。
直到最后,他是这部片里最释怀最解脱的角色。
或许,就似乎救赎两个字,救,与赎。
为了金钱,为了至亲,为了生命,为了约定。
很多悲剧的原因并不是人为的过错,好像,好像只是莫名其妙地,事情就是这样子了。
最没错的那个人应该是细鬼了。
出了狱,想救妹妹,唯一的办法是当线人。
重视亲情如他,怎么可能不干?
而干这行的下场,本就是无人预料的到的。
开始觉得沧东有错。
难道警察不应该去阻止贩黄么?
怎么还可以利用这种事情去逼迫别人呢?
可是,话说回来,如若没有一点点的胁迫,大概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做线人的吧。
如若没有线人,警察没法破案,到头来,还是危害社会。
说到底,好像是小家与大家的概念。
很残酷。
那个一直态度恶劣地逼着沧东的警司,错了吗?
他也没有错。
如果华天不能定罪,出来后遭殃的恐怕不是一个两个人。
他也没错。
阿弟,从小一个人拼命,后来一个人混社会,好不容易碰上个男的以为有幸福了,结果却是这种结果,任谁都无法接受的。
她拼了,却搭上了细鬼的一条命。
结局怎样呢?
当初的线人彻底疯了,现在的线人再也不能看他妹妹一眼,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东哥也因妻子和细鬼的接连离世而感到绝望吧,进监狱或许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可以不再面对世间的种种。
继续残酷吧,这个残酷的世界。
线人是我在南京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三天之后我就滚了带我去看的人一直在表达 如果不是因为我喜欢港片 他这么有品位的人才不会看这种没有内涵的电影 载我回家的时候又告诉我他朋友娶了个女博士导致婚姻生活不和谐 想起这种人 你脸上就很自然的浮现出轻浮的笑容 我有特异功能 各种电影都可以当作爱情电影来看所以整场就记得了一幕桂纶镁对陆毅说 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为什么还要我在你身边呢 于是本来还含糊不清 欲盖弥彰的陆毅摊牌了是的 做完这一笔 我们一拍两散 由此可见 自己清楚是一回事 说出来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否则这种清楚就和自我蒙骗没什么区别前几天宿舍的两个姑娘在房间里看线人 于是又看到了这一幕 仍是这种感觉
残酷,从头到尾,淋漓尽致。
1.贩毒现场,差人张家辉在车里面说了一句抓人,在犯罪现场的线人此后的一生完蛋,直至崩溃。
现实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子,有时候不都会给你一个好的选择,往往是从两个坏的选择中取其一。
不抓,罪犯脱逃法律制裁。
抓,线人将彻底暴露,生命无时无刻的将受到威胁,且几乎无法避免,就算活着,梦魇也将伴随他的一生。
或许就像剧中张家辉所说的那样,“命是他自己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对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完全负责,能决定的真的只有上帝!
2.张家辉老婆的死,线人的精神崩溃,乃至他发现他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线人,内心折磨,张家辉或许为了救赎,或许为了解脱,撞车寻死,可是一通电话他又得回去,这或许就是责任。
责任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它不分对错,善恶是非,砍人者有砍人的责任,出卖朋友的人或许也有他不得不这样做的责任。
大家一上了道,就不容易停下来了。
3.最后,张家辉把钱都给了线人的妹妹,然后自首,很难说这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我想这次是张家辉忠于了自己的内心,而不再忠于组织了,这点很重要,对于个人来说,你也许会做错事,但忠于内心,也算是一个最不差的选择吧。
相反,张家辉的上司,看上去总是永远正确的,是因为他从未亲自参与其中,远离事情,似乎是保证孑然一身的唯一选项。
这世界上总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从不冲锋陷阵,从不勇于担当,他们总有技巧躲过一些让他们危险的事情,他们总是那么的讨巧,出了事情是那么的爱表示遗憾,你可以说他们懦弱,圆滑,精于世故但他们总是是永远站在正确的那一方。
为了侦破棘手案件,警方往往借助线人之手获取情报。
然而在行动过程中,却常常有意无意置线人于危险之地。
一年前,线人废噏的悲惨下场让香港警察李沧东的身心备受煎熬。
本来抱着一腔热血去看的以为也是一般的警匪片,开头也的确是这样的。
可是,看到下半片就是快进着看的,不敢看,受不了,很压抑,结局也不是愿意看到的……就一个字啊,虐!!
不过感觉这部电影是谢霆锋的演技巅峰,台词很少,就更加凸显演技的优秀。
张家辉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桂纶镁也惊艳了一把,最最想不到陆毅可以演反派(但其实看起来有点怪)。
故事很虐心,演员都喜欢。
情节有点像无间道1,不过场面更加血腥和直白,看完才发现我在颤抖。
港产警匪片在《英雄本色》这样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现之后,经过近二十几年的不断挖掘,在题材创意方面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各种可能性,而大量不思进取地对之前的题材包装一下又重复利用的影片的出现,透支了观众的信任,审美疲劳加上97后整体大环境的衰弱,港产警匪片也随之落入低谷。
2003年横空出世的《无间道》被当做港片重振的标志,也被视为警匪片重新崛起的标志,但最后却被证明只是回光返照。
期间虽有杜琪峰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系列影片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赏,但实际票房却只是差强人意。
在合拍片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港产警匪片不能像《黑社会》一样过于突出个人风格,同时题材上不能出现坏人最终取胜的结果,这就表明了像《非常突然》这种全灭的结果将是不被认可的。
受限于题材的范围,于是香港影人只能在传统的好人战胜坏人的前提下寻求更具有时代性的表述手法。
一个方法是利用火爆的动作场面来掩饰剧本的平庸,例如《男儿本色》和《导火线》;另一种是试图挖掘警或匪的人性来赋予罪案发生的合理性,一如《伤城》和《窃听风云》。
而毫无疑问林超贤的《证人》是做得最好的一部。
片中采用的多线叙事类似于《撞车》,在最后追溯回原点的时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同时片中对人性的刻画也颇具深度,张家辉的心狠手辣背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挣扎令人侧目,其出色的演技也为他斩获了香港金像奖影帝的殊荣。
因而《证人》也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重保障。
时隔两年后林超贤带来的这部新作《线人》集齐原班人马,前作中表演出彩的谢霆锋张家辉廖启智悉数到场,只是张静初换成了更具有人气的台湾美女桂纶镁,有理由让人对这部片子抱有较高期待。
但实际情况却是,《线人》只不过是林超贤在重复前作中的元素,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续集,但却让人处处看到前作的影子。
谢霆锋和张家辉调换了警和匪的位置,但都是一样的背负着往事的罪孽最终失控;一样的是被逼到无路可走而奋死一搏。
苗圃继续了悲情女人的边缘角色。
桂纶镁颠覆以往形象扮演起了女悍匪,却与张静初扮演的检察官一样平庸。
而陆毅,简直毫无悍匪风范,纯粹就是剧组为满足合拍片要求和表现“邪不胜正”这一主旨而加入的打酱油角色。
同样是打劫金铺,完全没有《冲锋队怒火街头》的气势,甚至不如80年代的《省港奇兵》。
在《线人》里,林超贤甚至放弃了《证人》中对叙事手法的追求,而是一味地利用画面的惨烈来突出线人在警与匪之间夹缝求生的残酷性,企图博取观众的同情心,姑不论影片中直逼三级片的血腥场景是否突破了大陆公开放映影片的底线,这种毫无必要一味比惨对刻画人物形象其实没有一点帮助,如果要看撒血浆的话,那还不如去看经典港产cult片《力王》。
重复以往的成功通向高票房的捷径,但却不会是影片质量的保证。
虽然这部《线人》和《证人》无论从名字和骨子里都十分相似,但却再难复制《证人》的成功。
当然这个警匪纠结的题材还可以拍出一系列的《罪人》《恶人》《犯人》,只是这条路走下去仍难免重蹈透支题材的覆辙。
林超贤若想再有所作为,仅仅凭借谢霆锋和张家辉这两个金字招牌是行不通的。
线人已经下线了DVD也出了还记得满怀期待去电影院看首映的时候,总体来说还是近年港产片中少数值得进影院欣赏的港味大片传统港式枪战题材有了新的风貌,视乎有不一样的味道。
虽然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无间道或暗战的影子,但是还是要称赞下林导 在港片如此萎靡不振的当下还是能拍出比较有个人风格的好片。
故事没什么新意,但剧情架构很好,整个片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那种超现实暴力美学加黑色幽默感的人性刻画最能打动观众,正好符合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内在实力的真实体现——————昔日的谢大帅哥现在整个要死不活的阿四样很有看点,抛开现实的影射,大家会说霆锋进步了,不注重形象改攻演技了,看起来好像也是如此,而且包括导演及制片在内的一干人等估计也是对他的演技寄予厚望的。
不过,现实往往与期望相反,看过上部不难找到答案,在证人中谢演的是警察,考虑到主旋律的需要,往往警匪片中警察的戏份会很吃重,但是演技这个东西是讲实力与积累的,相比歌手出身的小谢,张家辉的演技反而凸显得更专业,即便是刀疤脸加独龙眼,照样拿到影帝的宝座就是最好的明证。
也许是受上部影评的影响,这次下部的线人中虽然两人角色互换,但是明显还是张的戏份吃重,霆锋虽同为主演,但是看完全片能够留在观众脑海中的影像有多少?
反正我是对小谢的演技很失望,本来觉得他在十月围城中表现还行,不过到了这部本应以主角出境的戏里还是一身配角气息,用大陆业界的话说就是:“没一哥的范儿”没范儿就是没气场,长得再帅也只能是配角。
再看下张家辉,熬了若干年终于拿到个影帝,虽然是跟别人共享的,但也算是影帝了,相比戏里精彩的演出,在戏外的张家辉说话总是有些结巴,在上志云饭局时就看到了,感觉戏外就一很普通的人,但是到了戏里却不一样,亦正亦邪,演贼够狠,演条子也够深度,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值得留意的,真正的老戏骨哪怕只说一句台词也能让人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的情节有他妻子坠楼时的经典场面让人想起无间道中黄秋生同样类似的演出,只不过一个面对的是同事,一个是老婆。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桂MM了,从不能说的秘密中的清纯学生妹蜕变到现在的小太妹,似乎后者更接近本人?
恩,可能我XE了点。
感觉演技还是进步了很多,至少比小谢要好,哎,可怜的谢帅,本来挺优质的一代杰出青年,怎么给毁了呢?
不过转念想男人的帅就是要时间的历练加经历的蹉跎才能打磨出来的,看下好莱坞的前辈其实也差不多,越是年少成名的,要不是昙花一现,要不就得有一次重大的蜕变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远的如钢铁侠中的小罗伯特,近到盗梦中的莱奥纳多,不都印证了那句千古不变的真理:“男人四十才是一朵花!
”
警察不能信!
警察不能信!
一半是人,一般式鬼。
他们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
靠出卖别人获得报酬,他们依旧生存着。
当影片落幕的时候,我听到周围的叹息声。
的确,120分钟让人感到的是压抑,非常的压抑。
影片一开始,就说一个线人参与到毒品交易中,然后作为督察的张家辉不顾线人的安全,强行下令要求抓捕犯人,结果导致主犯逃脱,而线人的身份也暴露了。
线人拿了警察给他的钱逃走的时候,被主犯砍伤。
从此精神崩溃。
让人揪心的是,他不断的重复那句警察不可信,警察不可信。
一直到最后,他还是在说这句话。
那晚,张家辉饰演的李沧东荣升高级督察。
他很痛苦,醉了,和别的女人睡了。
故事发展的很有条理,1年后,东的老婆(苗圃)因为那晚东和别的女人睡而感染了梅毒,然后流产,无法接受现实,自杀,可惜未遂。
只是,她失忆了,并且嫁给了别人。
东还是很爱她,为了一个承诺,他坚持着。
东依旧是重案组高级督察,他开始教导新人。
他告诉新人,要假装拿线人当朋友,但是要懂得抽身。
我想,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在说他自己的感受,因为他自己无法抽身离开。
新的案子来了,天(陆毅)是抢劫集团的头目,这次他又要开始新的计划。
东为了破案,找到了细鬼(谢霆锋)。
细鬼曾经为天这个集团做过事。
细鬼为了赎回妹妹,他选择了和东配合,去做线人。
于是,他遇到了天的女友——阿弟(桂纶镁),而阿弟和细鬼,有着一段有点浪漫的邂逅。
最后,李沧东因为挪用公款被抓,华天抢劫金店被抓,细鬼在保护阿弟的时候被杀,阿弟逃跑途中被抓,而李沧东的妻子死了。
故事本身富有张力,不能不说林超贤有趁着《证人》余热,热卖《线人》的嫌疑。
但是,影片本身是成功的,比《证人》更加的成功。
在张家辉拿到影帝后,一直觉得他的演技越发的成熟。
张家辉的成熟在于他几乎扮演过任何类型的角色,也拍过几乎所有类型的影片。
所以,张家辉在《线人》中,他把李沧东这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几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
当1年后李沧东陪着被他害的那个线人吃饭,眼神中所表露出来的那份亏欠。
当他的妻子再次因为他而被车撞死后,他自杀未死时候,眼睛中那份后悔和无奈。
当他在赶去救细鬼时候的那份执着和热血,还有那种义无反顾。
张家辉演活了李沧东这个角色。
和以往时常扮演小混混不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报满的角色,一个正义的角色。
以往我们提到香港电影,一直再说梁朝伟,刘德华,刘青云等等。
现在,也许我们会在那里讨论谢霆锋。
香港电影的中生代的代表之一,谢霆锋的表演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浮夸,转型后的谢霆锋。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份成熟的表现。
如果说线人是要角逐今年的金像奖的话,那么谢霆锋必然是竞争最佳男演员的最佳人选。
给予那么高的评价,我只能说线人给他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而本片中的桂纶镁,中规中矩,从一个清纯的形象,转型成一个古惑女,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虽然不算成功,却也无从挑剔。
只能说形象上,还是不够。
至于陆毅,我想用两个字来形容——失败。
我不知道林超贤为什么会选陆毅。
今年夏天,陆毅已经两度让“女友堕胎”(唐山大地震和线人),他完全可以去竞争年度最强床上功夫奖。
我完全看不到他扮演黑帮老大的样子,根本无法诠释出那种霸气。
我想说的是,陆毅,请你远离香港电影。
有人问,爱情在哪里?
细细回忆一下,整部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也没有出现我爱你这样的对白。
但是,感受到了吗?
是的。
当李沧东在妻子被车撞了之后,他趴在身边神泪俱下的说着:“我以后再也不出现你的面前了。
”当细鬼为了让阿弟逃跑,3次挡在她的身前,挨了几刀和一颗子弹。
最后还被杀的时候。
当廖启智因为那个大哥被抓,他终于可以回家,找自己的老婆的时候。
等等,这些都是爱。
只是林超贤回避了这个字眼。
也许线人本身并不想诠释这个主题,但是这个主题却左右着剧情本身。
线人?
朋友?
李沧东是掌握线人的,他也是唯一的联络人。
他和每个线人都需要保持很好的关系。
1年前,他失败了一次,导致那个把他当作唯一知心的朋友差点被杀。
如果线人是靠出卖朋友来换取报酬,而李沧东呢?
那次,他也是靠出卖了线人,抑或说也是他的朋友来换取了自己的高级督察的职位。
两者相辅相成。
1年后,他又一次站在了这个十字路口。
细鬼必须要出庭指证,才可以定华天的罪。
也就是说李沧东必须要公开细鬼的身份,这个无疑是把细鬼推向了断头台。
同时,如果细鬼不答应出庭,那么答应细鬼的100万报酬也将作废。
李沧东选择了朋友,他不惜犯法,挪用公款,也要让细鬼活着。
最终,他被抓。
而李沧东为了救细鬼,也几乎丧命。
当李沧东去救人的时候,他没有亮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那一刻,他并不是以警察的身份去救细鬼,而是以细鬼的朋友的身份。
我想也许就是这样。
还记得李沧东在教导新人的时候说过,要及时抽身,线人只是假装的朋友。
只可惜,他自己也做不到。
大概就是如此。
我不像再多说什么,至少,当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压抑。
同样是谢霆锋和张家辉主演,林超贤这一次将两人的身份对调,很有意思的是证人成就了当匪徒的张家辉金像金马双影帝,而线人成就了当线人的谢霆锋金像大满贯。
两部电影本身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个人更喜欢线人多一些,对于人情味从冷漠到无奈,从反抗到绝望,诸多人物塑造得都很饱满。
廖启智是张家辉的线人,抓捕毒贩的行动败露导致性命受到威胁,被尹扬明带人报复。
没想到智叔并没有死,而是疯疯癫癫的流浪,靠张家辉和社会救助机构度日。
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作为线人的他,还是给了张家辉很大的触动。
能够违反上司命令和警队记录,去拿公款救人帮人,这是廖启智的作用和影响,堪称电影的灵魂所在。
张家辉口口声声说不要和线人做朋友,结果智叔差点死掉,谢霆锋真的死掉,前后两代线人的情景加上苗圃的死,绝对是双倍打击。
而他上司,彻底成为压垮他的救命稻草,不免让人有些气愤。
虽然监守自盗的行为并不鼓励和提倡,但对张家辉来说,这反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不然他永远不会安乐。
为了新的案子,张家辉将目标锁定在了谢霆锋的身上,没有武功光环加持的他注定是个悲剧,打不过别人又没什么计谋,为了还父债救妹妹,只得合作各取所需。
目标人物是陆毅,手下是姜皓文、金刚等人,重点是阿嫂桂纶镁,曾经与谢霆锋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再见居然产生了火花,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而且桂纶镁也很有手腕,串通金刚准备黑吃黑,直接影响了剧情的走向。
警察高官想着抓大贼人赃并获,根本不会考虑线人的安全,为了一百万的线人费,谢霆锋也是豁出命去搏。
陆毅打劫很顺利,警方抓人也很顺利,可黄巾已经熔了,高官居然要线人出庭作证,简直是推他去死。
为了避免廖启智的悲剧重演,张家辉决定挪用公款,正好赶上姜皓文来杀人灭口,救下了桂纶镁却没能救下谢霆锋,自己也锒铛入狱成了罪犯。
电影没有赢家,只有压抑和愤慨,却成为了另一种谈资。
除了桂纶镁外,其它人的造型都很不错
糟……
谢霆锋自从<十月围城>衰鬼形象成功塑造之后,一直沿用,<线人>再度衰鬼上身,在濒临屎亡之时还能急速狂奔N百米,最后还是屎不明目,实在强大!
桂纶镁的黑道女汉子还挺带劲儿的。
不喜欢里面桂纶镁的形象。陡然觉得陆毅很帅。
桂纶镁坏了一锅本来就不好的汤。“桂纶镁坏了一锅本来挺好好的汤。”——20180907二刷
可能是编剧不好吧,但导演也难辞其咎,野兽刑警可能就是林超贤的顶峰。
多线叙事,几个御用的配角,动作场面的手持式摄影,略显宿命论的结局,典型的林超贤元素;但这的确是部糟糕的作品了,故事叙述上的散乱和以陆毅为首的演员的过火表现都是不小的缺憾;能在内地看到如此灰暗毫无希望结局的电影上映或是唯一的惊喜。
拍得超出我的想象,瑕疵在所难免,细节有经不住推敲处。桂纶镁像NANA,谢霆锋像《十月围城》附体,陆毅像地震里的堕胎男再现!
歹徒永远能跑掉,要是换成大陆警察,一个能抓三,太二逼了这编剧
绝对经典,好久没看这么好看的港片了。
说实话。。记不得内容了。。。。。。
这么烂的电影,豆瓣评分居然有7点5分,豆瓣名气越大,上的人就越烂。整本电影只有智哥是亮点。
三星又少了····四星又过了······
这电影………可真是够难看的!幸好当初上映时候没看…谢霆锋就这还拿影帝呢,香港电影前几年是有多次啊!
鸟瞰,远景,升格,停格,可见林超贤还是一个有大局观和小想法的导演,而他的故事也正好证明了他的野心。故事的各个线太薄弱以至于剧情饱满性和张力几乎归零。张家辉的演技兴许是好的,可是搭上了如此不流畅的情感叙述,显得莫名其妙。桂纶镁对肢体语言的掌控要比面部表现更擅长和出色。
烂烂烂烂烂
再看这种片自抽五百巴掌。不是说不好,是看不懂大哥你拍电影你拍它有啥用啊?
香港电视剧的诚意和水准拍出来电影这样就不错了,演员,意象,场景都没新意,廖启智表演很牛逼了,飙车的那段有大片浪漫飞灵,桂纶镁表现不错,小谢拍这个委屈了,陆毅你是P上去的吗?是打酱油的吗?
谢霆锋的造型真的很十月围城哎...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陆毅是卧底...桂纶镁的造型真美...结尾那段打斗看得我真是惊心动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