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家,河与山!
蛮夷侵入,烧杀掳捋;戮我百姓,毁我河山!
万众一心,团结合力;百战驱敌,拯救中华!
本剧属良心剧,有场面有人物,有暗战有计谋,有人情有奸诈,有大局有细节……尤其是那封家书,气势、胸怀、热血、泪目。
大柳镇的百姓是好样的,三秦大地的百姓是好样的,中华民族更是伟大的。
老卫在族人面前骂倭寇“杂种”时,我含着泪笑了。
值得推荐👍(要是缩减到40集左右,就更好了🤭)
追完看了下豆瓣,评分太低了,不知道多少人全部看完?
或只是对夫妻档的厌烦、王新军之前接拍的那部抗战神剧从而打这么低的分。
我想王新军之所以拍这剧,也是想为自己正名。
众所周知,抗战剧单从制作方面,就有很高的难度,现在能展现战役、相关地域年代戏的景地其实少之又少,搭景、特效、战争所用枪炮等,花费也不会小。
更不说剧本方面的问题,这种主旋律自带说教容易招人反感,人物的单一性等问题,其中还要展现家国情怀等宏大的格局、历史背景、革命精神。
现如今无论资本、创作的大环境都已经让聪明制作者选择少触碰这类题材了。
本剧已是现如今浮躁环境下难得的真诚之作。
每个人物的细节、每件戏剧冲突的细节、甚至战争的细节等方方面面都足以看出剧组的诚意!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如有些起承转合稍显刻意、也有事件逻辑并不严谨等,总体来说,本剧也应在8分左右。
李雪健老师戏真是好啊,父子戏几次催泪又让人看的热血澎湃。
每次都是看完在打分,可这次看了6集就打分了,而且是五星,看完惊蛰后,寻找能看的剧,看到王新军的名字想想,他的都挺热闹的看看吧,没想到看到好几个老演员,由其是李雪健老师,演的真好,所以跑过来打分,剧情虽然一般,担是让这些老演员一演,还真挺吸引人,希望老演员们的戏多点,先说这些,如有精彩再来
不得不说这王新军真的是烂片之王,比当演员更烂的是当导演。
全国抗日英雄都是软脚虾,就我王新军是条汉子。
没错,这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可以不完全遵照历史事件……但是就能无脑黑了?
不用照搬史实不等于就不需要尊重事实,就可以随意抹黑。
因为这部河山顺便翻看了好几部王新军的影片,一路看下来,稀巴烂,还真是没出过好片子过,去年不是割割在估计你就是金扫帚奖得主了。
导演之前拍过很多雷剧,但是不要被恶意无脑黑影响,错过一部还不错的电视剧。
先说缺点:很明显,主角光环,结局只活几个主角比较老套(还有主角变成共产党,也老套),中间穿插的谍战戏,有点降低敌人智商的嫌疑,还有就是战斗以外的事有些拖沓。
优点:角度比较新颖,国军派系林立,导致各自为战,导致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之一。
很多抗日神剧都是各种花式吊打鬼子,这部恰恰相反,雪花山,永济,根据地反扫荡,贵人峁,都是惨烈,甚至可以说都失败了,全程让人看着都比较压抑,反应战争的真实与惨烈,没有其他抗日剧杀鬼子的爽快,这也正是这部剧的优点。
老戏骨+方言+群演,很用心制作,比那些流量玩意,马都不会骑还拍马戏的,强太多了。
各色配角让人印象深刻,管家爷,卫父,赛翼德,狗娃,老段等等,充分体现那个年代下,各种小人物在家国命运下的选择与抗争。
河山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好抗日剧。
喜欢听王新军,尤勇的陕西话对白。
生动,亲切。
王新军演得真不错。
昨天大结局,感动得热泪盈眶。
尤其是与日寇决斗前报名字的那场戏,真感动。
本来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老老实实过生活的农家子弟,豺狼来了怎么办。
守护家园,浴血奋战,绝不后退。
好男儿!
中华民族不可欺!
在腾讯视频选择看这部剧,不因为题材,不因为某个演员,只是因为《河山》这个名字,足够简单,足够有分量。
开头以为是讲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故事,过了前几集后面才进入国共合作的主线。
原以为《河山》单纯指国土河山,指“抗日”,直到第36集才突然发现:河山河山,是主角卫大河与高晓山,国军卫大河,共军高晓山,国共“合作”,一语双关。
抛开一部剧的演员、剧情、节奏、伏笔、表达方式等方面,《河山》还有它独特的优秀之处、可取之处、高明之处。
以“西安事变”为背景,开始国共“合作抗日”,因此本剧的主要内容也有两条:“合作”、“抗日”,合作困难重重,抗日艰苦卓绝。
可取之处,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的主要贡献,也批评了战争背后国军的内部分裂问题。
多次向观众传递“敌后抗战”、“背后扰敌”、“配合主力部队”的游击作战方式和重点。
提及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以及通过川军出川作战等来交待国军一部分军队的正面抗战。
但是军阀的自私自利和各自为战,以及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的区别对待,也是影响当时局势的重大原因。
剧中,国军派系复杂难以团结合作,有东北军不抵抗丢人东三省撤退关中,有陝军、川军、晋军抗战积极,有胡宗南部贻误战机不顾全大局,有国民党中主战派、主和派互相牵制,亲共派和顽固派互相打压,可以说各方面交待很详细,观众可以轻易理解各种情况的发生。
当年《雪豹》有国军正面抗战内容,《大刀》更是讲述国军战士的奋勇和热血,但是对于这些战争背后的内容,没能体现。
高明之处,充分诠释剧名《河山》。
既紧紧围绕保卫河山的“抗日”主线,同时又加入了大“河”与晓“山”的国共“合作”主线,且贯穿全剧,不曾偏离。
既融合了多部剧会讲述的“抗日”内容,又加入了多部剧忽略的“合作”这个切入点。
优秀之处,游击纵队没有被神化或弱化。
这个队伍所有的胜利、立功,没有任何运气和开挂的成分,除了人员、装备、战术、情报、群众支持之外,再有的也就是信念和无畏了。
守雪花山牺牲几千,守济城几乎全军覆没。
刘叔从大柳镇领走一批批的后生上前线,又从前线一趟趟送牌位和尸体回大柳镇。
最后适龄青年没有了,老的小的上,男的没有了,女的上。
大柳镇不是大柳镇,而是整个中华大地的缩影和折射。
他们的胜利是惨烈的,然而是让人心痛和信服的。
没有《铁道游击队》那样的传奇性。
这里的日军军官刻画中肯,多谋、敏锐、忠诚、野心。
另外,课本和其它影视剧都提到“根据地”,但什么是根据地?
根据地怎么建设?
建设成什么样子?
根据地如何与日军拉锯僵持……部队为什么有嫡系与非嫡系之分,为什么不能统一指挥,为什么不能团结一致……神秘的军统机构的位置和职能等,对这些原本不甚明了的我看过这部剧也不知不觉得到了答案。
最后没有安排姜怀柱的反水,原以为会有的。
《河山》给我带来的感受远远不止以上篇幅能概括。
自导自演自编的王新军,作为幕后,水平出乎意料的高,比名导名编还拿得出手!
必须精准夸奖!
望王导勤奋,多出作品!
还有优秀的演员辛柏青、秦海璐、李雪健等人。
这样的整体水平才叫一部电视剧。
“何以称英雄?
何以谓光荣?
这一身铁骨,卫我故土。
”
大河小山,剧名简单而意绵长,特别是当你看到最后,更能够品读出其中的味道。
既是指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军良将,又是驱除日寇、还泱泱中华大好河山。
身为陕西人,对于这部王新军导演的、着笔墨于陕军较多的影视作品,喜闻乐见。
听到演员们说着一口家乡话,“娃们”吃着油泼面,贼亲切。
追剧过程中,也会吐槽剧情拖沓、不合逻辑的地方。
卫大河与姜雅真莫名其妙的感情发展太突兀,川晋军相互扯皮的戏码重复出现观赏疲劳,秦海璐频繁换装但演的很有点生硬,期待的张嘉译这次饰演的顽固派简秀章迟迟让我无法入戏,第50集过于牵强、仓促收尾等。
但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
这样的家国情怀,麦田史诗。
李雪健、辛柏青、王新军、张嘉译等老戏骨和青年演员齐上阵的精彩演绎,正反派典型角色(卫父、大河、晓山、老段、三喜、赛义德、范团长、李汉桥、宋军长、魏总指挥、杵村久藏等)的塑造,剧中还有许多使观众动容的细节……
比起总能被弹幕抠出来的漏洞和槽点,本剧用心程度已经感人。
战争场面宏大、炮火翻飞,其拍摄在近年来的战争片里数得上有良心。
倒真宁愿这样静心酿制的国剧多一些,百倍强于无病呻吟的玛丽苏等无脑神剧。
中国人血泪写就的历史,保卫河山国土的信念,时至今日,在和平年代应当被铭记,这一点毋庸置疑。
看着英美剧二次元动漫的青年一代不该对此嗤之以鼻。
感恩革命先烈,纪念无名英雄。
我并不是专业的剧评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观看电视的人,我感觉河山这部剧每一个画面都很用心,为什么老有人质疑?
你们去看了吗?
在昨天看的46集感动的泪珠止不住的掉,真的不是抗日神剧,而是爱国战争剧!
反正我个人是很看好,有几个地方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丝毫不影响大方向的好,支持,我很支持。
这么多年来抗日神剧对大家的审美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当有一部好的电视剧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客观公平的去评论,不能因为这个主演以前演过抗日神剧就一定都是抗日神剧啊,这部剧应该是引起人们思考的一个关键点,我在微博上很想去艾特人民日本让他帮忙推广,真心不错啊这部电视剧。
春节陪老人零零碎碎看了一些,自我隔离期间又仔细看了一遍,觉得真是值更好的分数。
第一次从抗战片中直观的感受到了牺牲士兵的 国、家、族。
伤亡的士兵需要抚恤,安葬。
偶尔出镜的关内大户丝毫没有跳戏,衣服细节处理很传神。
从衣着光鲜到破旧布丁,家家族族,特殊时期国难下的缩影。
有两处让人出戏的细节,其一是翠姑娘。
扮相和演绎,都有问题。
全剧几乎所有人都很好的拿捏了角色细节,这个姑娘哪哪都不太得劲。
其二就是全剧官兵同志们讷,都太胖了,不论是国军还是八路普遍太肥硕了。
全剧一共几个日军将领,没有脸谱化,有冲动型的,夸张型的,智谋型的,难得!
狗娃都不出戏,翠姑你弄啥呢
跟着我娘亲用了四天就看完了。。女人刷剧就是猛
剧本一般,演员不错,最后10集比前面好!刘叔回老家第三次征兵看哭了!中国人民抗战真的是拿人堆出来的!发动群众真的太厉害了!
演员演技还不错,其他的就一般般了,尤其是服化道,太新太现代了
看了前几集,是扎扎实实的好剧,棒!
片子本身最多三星,为认真拍正剧的态度加一星
李雪健几个老戏骨演的好👍👍👍,秦海璐👍👍👍。王新军还是那个神剧演员👎🏾👎🏾👎🏾🙅🏾🙅🏾🙅🏾。
秦海璐这股劲儿太好啦
有点吹嘘,基情辣眼睛
女演员们的脸和妆,让人出戏
演员阵容三星吧。日本人的口型明明是在说中文。。。细节决定一切。
特别喜欢的一部抗战剧,让我了解了一段不一样的抗日故事
西北军v5
影片的画面和质量很有质感,内容充实丰满,地方方言的采用让作品更接近群众,更接地气。影片所抓取的故事角度也别有不同,从一个比较小的人物入手开始叙述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很有表现力,也容易掌控,也让人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还不错,故事的发展是很大的看点,剧情也没有让观众失望,内容贴近生活而又不失张力,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
还不错,但是对国军的正面描写还是比较少
选择西北军的视角倒是很独特,但拍得确实是挺一般。
跟着家里长辈看的,以为又是抗战神剧,没想到还不错,阵容挺强大的,演技在线,故事也不错,不浮夸,不假大空
粑粑
好的地方有多么的好,那差的地方就有多么的差。初一看是有近年来最佳抗战剧的样子,讲西安事变,大格局用小人物展现极佳;地方军,陕晋川子弟抗日豪情;派系之间暗里较劲,劣根性不言而喻。实际上这些比例很少,更多的是糟糕的难看的部分,例复制李云龙式的男主豪仗、宋江式的男主光环、跟自己老婆玩中年玛丽苏、大河跟小山之间暧昧的男男CP、没有一场扎实的战争戏、部分选角糟糕至极包括高晓山,最后啊,这不是挽民族大厦于将倾的主题,而是,男主通过变形记爱上了曾经不理解的红色。
吃饭看看就完了 不用走脑子 两星给段团长和汉桥兄 内容懒得吐槽 女主太丑 演技做作
一寸山河一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