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来信
Cartas da Guerra,战地情书(港),Letters from War
导演:范思澳
主演:米格尔·努内斯,玛佳丽达·维拉·诺瓦,雷卡杜·佩雷拉,约翰·佩德罗·瓦斯,Simão Cayatte,Isac Graça,Francisco Hestnes,若奥·佩德罗·马梅德,蒂亚戈·阿尔迪亚,Migue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16
简介:1971年,葡萄牙殖民战争仍未结束,被派往南非安哥拉的青年医师只能通过书信与怀孕的妻子诉说前线的见闻,他在异乡所见的自然、人文全部都化作信中既温暖又饱含思念之情的文字。但当战事越演越烈,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终于再也藏不住了,书信里的言语也变得困惑难解...电影用壮阔绝美的黑白影像,谱写了一曲残酷的战争寓言。详细 >
黑白映像,有去年在馬倫巴,女聲讀信,形象男子戰醫生活,戰地情該借鑑的對象,分隔兩地,葡萄牙與非洲殖民關係,沒有你的愛我活不下去,你來吧。片尾的鳥聲。膠卷電影投影在男子身上,對女孩父愛的投射,攝影美,可惜美得令人昏沉。
很特别的描写战争与人性的电影
#16柏林电影节# 3 | 故事性弱,全靠自白和摄影撑起来的纪实幻灯片,主角的文笔真好感情真挚,想起林觉民的《与妻书》。
睡倒一片/流畅的摄影/文笔极好的台词(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如果我不够吸引你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活人束缚。
男主角身高可疑,但是极帅!极帅!摄影、调色、文辞都很优美,然而影片很无聊,有好几个德国老爷爷提前离场了。谢幕的时候主创来了一大坨,我都没有办法把他们拍进一张照片里……细想来大概是电影拍摄时装逼装得太用力,憋着一口气,所以在主会场展映结束后大家都想来露一把脸。
用100分钟速看了一部映画戏版的意识流小说,这样想的话,这片子也不算难看。
黑白摄影还可以,但通篇的配乐诗朗诵PPT很快会让观众丧失新鲜感
通篇全是旁白,画面还是黑白的,显得又臭又长的字幕格外醒目。时间段太密了,信息量又多又杂又晦涩,看完相当于做了一篇阅读理解。
用诗意的手段去减弱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感,但实则上却在不经意中带来了战争所造成的二次伤害,令影片的伤感变得更为显眼凸出;在形式上却有着不可逆转的碎片感,是一个减分项。三星。
沉闷,是故意营造的。视角,对殖民地,是上位的、怀悲悯的;对战争,是仰视的、盲目的,虽然也在寻求意义或说正义。和《苏菲的世界》的叙事角度差不多。
Cartas da Guerra @2018-02-01 12:58:33
作为电影来说不好看吐槽一句,一般离开九个月孩子出生了,那大概率孩子就不是你的哈
刚在丝路电影节看了过来,四星好评,每一帧都像画,像诗。除了略让人不爽的翻译,下次能直接配上外语字幕吗?
2018 应该是在恋爱电影馆看的第一部戏 不好意思我在戏院睡着了 范思奥的作品 澳门葡人
这应该是第一部就算睡过去几次但还是想认真推荐给大家的片子。1.氤氲的旁白就像迷雾,是一场“乡愁”般挥散不去的美梦。2.整体气质意识流化,是爱情版的“安妮日记”。3.亮点:饭间吵闹,站位借鉴十二公民;跟念电影台词,骨子里的迷影情节。4.如果我死了,希望你不要被一个死人束缚。
电影看完,也听完了一本散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完全没想到的风格,文字实在太美了!!!
文學性極強的文本,個人風格強到近乎偏執的敘事,在戰爭中愛如何支持一個人走下去,又如何讓他在思念中備受煎熬直至變為負擔。meu amor, meu amor, meu amor.
完全被文字的力量震撼了 怎么能把这些信写得这么好!那么多排比 那么多比喻 完全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