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模样
The Last Face,战地仁心(港),战地情(台)
导演:西恩·潘
主演:查理兹·塞隆,哈维尔·巴登,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让·雷诺,杰瑞德·哈里斯,布朗温·里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在利比里亚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非洲国家,米格尔·莱昂博士,一位人道主义医生,和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女主管,雷恩·皮特森博士,彼此热烈地相爱了。然而因为各自身负任务,他们对解决这场狂乱的冲突的方法有了不小的冲突。如果不想爱情在眼泪中飘散,他们就得努力克服彼此的阶层差异和这场可能席卷整个国家的混乱。详细 >
冗长的时间,不知道讲什么爱情故事,查理兹·塞隆的女神气质不减,不然真没法看。西恩潘居然还是塞隆的男友,不然谁给你来拍这种烂片。
我女神塞隆,那暴红的眼珠 啧啧 Brett Dennen-Ain't No Reason
这部危成磁场,也是看了多遍算是很喜欢的沙栗子的电影之一
我恨排比句。
全程跳看塞皇的脸,以及那几个俯视角度塞皇诱人的裸体~真好,塞皇终于跟西恩潘掰了,普天同庆…
挺费力不讨好的题材,虽然饱受恶评,但对于我而言,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的电影。尤其是透过这部作品,了解到南苏丹这些被政治战争所荼毒的国度或地区,人们每天在注视着什么、遭受着什么,枪炮、劫掠、血腥、人性泯灭……以及,能够从发达、和平的国家,勇敢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无论是切身付诸贡献的志愿者、还是将镜头瞄准这里的艺术创作者,我认为这份胸怀是非常难得的,至少是我自己全然做不到的。因此我还是颇为欣赏电影的国际主义视角,影片中呈现出的意识领域矛盾,虽然拍得混乱,但是多多少少能够有所理解。不过,就纯粹的技法的上来讲,混乱的剪辑、大量不明所以的场景、对白,的确有些业余。
sean penn,又是欧美视角,现在觉得这一类的都很恶心,
一味的血腥到底有什么意思。。
在消费苦难深重的人群的基础上谈恋爱就够恶心了,没想到还带着自我感动的悲天悯人,直接看吐了,西恩潘是真他妈的令人作呕啊!还有就是接这片子的演员看到剧本的时候真不觉得隔应吗?
剧情空洞,台词矫情。把本可以直抵人心的激昂表现成了只剩感官刺激的煽情,还得从几张黑人小朋友满含热泪的眼里看出。塞隆是美,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单纯看着简介,看着演员表,我以为会是一部高主旨的电影,然而看完之后,无法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只觉得他在自怜自艾。
请注意我的评分和标签~ 全世界最准的评论者给它盖棺论定了!
断断续续看完这部片子,战争是人性的扭曲,逼迫孩子殴打父亲,爱情和信任弥足珍贵。
今年戛纳最自豪事件:我是编辑部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坚持看完这部0.2分神片的人。妈蛋,这种三观,不给负分真对不起人类最后的良心。在难民营滚床单,以为要得艾滋了吓得半死,发现侥幸没有得瞬间又开心地粗去玩……这剧情,不怕激怒全世界无国界医生?
好演员不等于好导演~
一般吧
我大概精准挑中了一部哈维尔巴登职业生涯中最差的一部戏,相信也会是所有主演的。不是没听过蠢台词,但是没听过蠢到如此莫名其妙的台词,一边觉得匪夷所思一边喷笑出来。西恩潘一定很喜欢那些公益广告,无数个镜头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什么宣传片之类的东西。这是一部会被某些人拿来佐证所谓的“白左”之自以为是之愚蠢的东西,只能用灾难来形容,但愿我可以尽快从记忆之中删除掉它。
辣鸡!今年戛纳最大黑幕。怎么混进主竞赛的?
没看完,看到一半,卒。抛开你那伪善的西方殖民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好不,说点人话,就是可怜巴登和塞隆了,整部电影下来都是蛋疼的表情,不知道是被剧本气疯了,还是被自己的表演矫情哭了
TM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