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马上要上映了,特别期待电影讲述了少年强则国强,在轰鸣中锻造家国的情怀。
回首民族军工业的起点,这部电影以江南造船集团前身江南制造总局为背景,讲述生活在清末浦江岸边的少年阿榔因嬉闹惹下祸端,被领进江南制造局学艺挣钱还债,与一等机匠陈铁寒结下师徒缘的故事。
两年后,成长为一流机匠的阿榔获得了神秘人冒着生命代价带回的海外图纸,师徒二人齐心研制军械为国效力,机匠们随军共赴前线保家卫国。
看到最多的评论,就是说这片子抄宫崎骏。
我抱着试试的态度去看了。
片子的确在背景上用了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画风。
但这些背景都是静止的图画,用ppt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放大等方式,做成“动画”的感觉。
实际上是很节约成本的。
这些背景图反复利用,不同的阶段都拿出来用。
而不是再画一张。
群众演员大量使用复制、粘贴。
例如厂区全景,各个角落里的人物,样子和动作一模一样。
潜艇下水的欢呼界面,更是节省成本。
只有七八张脸,复制出100多个群众演员。
如果能按一下暂停键,你会怀疑自己在玩连连看游戏。
至于配角的设计,高矮胖瘦的群演,在国产动画《封神传奇》里面都可以一一找到。
只是他们的衣服不一样了。
使用最广的“龙、马灯笼”的海报,跟电影本身无关。
电影的海报是中国风。
可能是独立的团队做的。
希望导演以后做一个讲究的人。
别想着快速出片。
拿出军工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向片中主角学习,沉下心来,多打磨自己的作品。
把那些敷衍的地方都做成认真的地方。
以“每一帧截取出来都可以当桌面”的目标要求自己。
那时候,中国动画就能真正起飞了。
我也是摄屏怪
像美国军舰
电影有些片段有些宫崎骏的影子,有机械与人情感交汇的感觉,可以看出致敬的元素。
通过主人公阿榔的个人命运与江南厂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让人很容易共情,激发起爱国情感,是有燃点有泪点的优秀动画片。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她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专项军工任务的同时,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她建造的“江南巴拿马”型系列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
她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液化石油气运输船(LPG),并不断推陈出新,在开发与研制水平方面雄居世界的前列。
她开发建造的汽车滚装船、快速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车渡船等一大批高技术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造船业的标志性产品。
有幸参加电影《江南》点映,让我可以在正式上映前一睹国漫风采。
《江南》打着“国漫”、“70周年献礼”的旗号,让我忍不住拿它去和《哪吒》、《我和我的祖国》比较。
相比之下,真的逊色很多。
据说这是导演的处女作,的确,这部电影的故事讲述算不上成熟,看完电影后我产生了很多逻辑疑问:阿榔的功夫哪里来?
阿榔为什么可以快速记忆图纸?
(这个能力完全没有铺垫)阿榔进入江南造船厂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如果这一段生活并不重要,那为什么要用20多分钟的时间讲阿榔进局子、在船上生活、被玉兰抓回局子里?
)此外,从电影定位来讲,这部电影并不是奇幻题材,而更接近历史事实,但是在影片开头的阿榔梦境里,却硬生生地设置了很多当代的流行梗。
这些不明所以的笑点设置,我觉得是不很合适的。
我可以感受到每一个独立小片段的背后,有导演想要表达的不同意义,比如说玉兰父亲对阿榔的重视和中国父辈对阿榔这种晚辈的态度。
但是不得不说,导演并没有把他的心思完全展现在荧幕上。
也许是技巧不足,也许是技术不够,一个个缺斤少两的片段组合在一起,整部影片就减分很多。
最后,和暑假大火的《哪吒》相比,这部电影的动画制作也算不上精良。
人物的动作不够连贯,反而还有些生硬。
好在电影中有战争和打斗片段,还是可以吸引到一部分观众的一部分注意。
对于这些片段的比重,我感到非常满意。
电影中的科普成分也比较多,整部影片还是偏低龄化的。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船舶的发展史,很鼓舞人心,很好看.。
他精确地给我们讲述了革命的老前辈们是怎么样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前赴后继为我们开辟一条前进的路。
记得最感动人心的一幕就是铁甲舰沉默的时候陈师傅说我要留下来陪官大人,突然眼泪汪汪,在多个镜头看完热泪盈眶,为自己身为造船人为此我感到光荣和自豪。
动画电影《江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它以一个江南制造局学徒阿榔的成长故事为背景,告诉我们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不易,同时提醒我们广大造船从业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工匠精神。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造船行业的见习生,我觉得自己应该向少年阿榔学习,立志为祖国建造出更多更好的舰艇,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偶有亮点和小惊喜。
整体剧本(没写完的企业宣传片大纲强转电影剧本的既视感)不大对得起开局画面。
开头小惊艳了一下,但是很快事件逻辑、推进节奏、角色人设就都开始压不住了,各种跳盖子,后半段重炼一下的话能在多点评分~~总结就是一个蛮有重新打磨价值的半成品~(强上的宣传片预算果然不够了咩……笑)
故事从清朝江南制造局开篇,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江南制造局学徒做起,经历了许多磨难,期间男女主人公通过自身学习努力,完成改造了飞鱼舰,成功的从日本间谍手里夺得到了快速火炮的图纸,并把快速火炮搭载到了飞鱼舰上,最后驾驶着飞鱼舰智取日本间谍水军,蜕变成了真正的机匠!
电影剧情紧凑精炼、大气磅礴、令人激起无尽的爱国情怀!
『江南』以洋务运动到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为蓝本,有着很好的题材和立意,但却没能把最根本的故事讲完整、说清楚,男主穿越的发型让人各种跳戏,配上各种不断冒出的荒唐桥段,让影片显得不伦不类。
【4+2情怀分】
『江南』以洋务运动到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为蓝本,有着很好的题材和立意,但却没能把最根本的故事讲完整、说清楚,男主穿越的发型让人各种跳戏,配上各种不断冒出的荒唐桥段,让影片显得不伦不类。
【4+2情怀分】
动画电影《江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它以一个江南制造局学徒阿榔的成长故事为背景,告诉我们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不易,同时提醒我们广大造船从业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工匠精神。
影片剧情适合的年龄层稍低一些。
画风可能不太精致,但有些细节处理用心了,比如师傅困在轮机舱那段,可以看出身体漂浮的状态会根据水位来改变等等。
末尾比较感人,结尾曲也很好听
同为船人,必须力挺。
好好的电影,讲点民族的就是二话不说就站出来黑。有些人,继续趴地上当舔狗吧!
画风剧情都太普通
开篇是吉卜力的影子,梦醒之后开始讲自己的故事,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动画做的很棒,场景景色特别美,动作处理也很好,音乐也配的不错。看到今天的中国动画可以这样,真的很感动。七年前去参观鲁美的影视动画工作室,听着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在讲未来十年中国动画的发展。从今年上映的几部中国动画来看,已经超出我们当年的期盼,继续加油啊!
第一次看涉及甲午战争的动画,还是从军工的角度来切入,虽然在画面上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作为一部典型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动画电影,确实是有着不错的进步。基本上是三星,看在爱国主义的份上,四星吧。
以甲午海战为背景,多少还是有教育意义的
3星半,超出预期。题材还可以,说军工的(虽然不深入),也提到了当年的甲午战争;故事确实比画面好,画面的衔接有点生硬,色彩也是满明亮的。小孩子应该蛮喜欢。看完之后我还是有点感动的。现在的日子来之不易,大家要幸福啊~
纯儿童片。
两颗星。除了开头五分钟颇有一点蒸汽朋克的意味外,整体都显得太低幼、太随意、太粗糙了。段落间缺乏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人物刻画上也是非常脸谱化的塑造;而情节上的问题更为严重:自始至终反派就只有一个人/日本人交流为什么要用流利的中文?/主角的升龙艇居然可以畅行无阻地出入战争海域/偌大的江南制造局守备太过松散等等,很多剧情都过于不可信。而主角的经历则如同开挂一般,又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图纸;又是自行升级改造坚船利炮,而其与师傅间的情感发展则欠缺更细致的交代。同理,作为一部旨在宣扬主旋律的片子,其中的家国情怀却难觅踪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影片的矛盾冲突格局都太小,解决得也太容易,那种将国家的生死存亡与个体命运间的紧密勾连几无展现,使得全片最后的落脚点只能成为男主一个人单薄空洞的事迹渲染。动画制作水平也仍需加强。
清末的发型好时尚啊,真张见识呢!
很中国风的动画电影,铭记历史吧,感谢每一个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的人们。
额,一言难尽
想到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原本是好好看的,后来发现确实看不下去。
看到了哈尔的移动城堡和侧耳倾听的影子
剧情有点扯,细节还不错。
有点吐槽地方 冬天 穿衣不一样 男的在夏天 女的在冬天 不现实 发型不伦不类的
画风好看是好看,但是基本丢掉了我们中国动画的影子,大量日本动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痕迹,很让人心酸。在配合上这个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题材,更是让人感觉到怪异,要知道洋务运动就是终结在了和日本的甲午战争上…
看了映前场,去之前以为是烂片,提心吊胆的,结果完成度还可以。许多地方致敬了宫崎骏,算很流畅的2D作品了,工业部分,用词很专业干净,画面有激情,甚至让观众涌现出一股热血感。我们国家对军工感兴趣的孩童其实不多了,这个片子非常适合在国内推广的,或许可以启迪出不少军工大师出来。里面故事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影子,但没有冠以他的名字,很可惜的,大概做了改编才导致不能沿用的吧。片尾曲《少年郎》会火,配着影片会非常好听。
虽然无语,但是希望改进,支持国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