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看青春片其实最早来自于台湾青春片,由《那些年》掀起了一波青春片热潮,因此可以说国产青春片源于台湾青春片,那台湾青春片呢?
台湾青春片源于日式青春片。
什么是青春呢,就是等你到了一些年级回想起那段时光,脑海浮现似曾相识的画面,脸上会浮现情不自禁的笑容,大部分的我们经历不了多少轰轰烈烈,但我们却能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美好回忆,横道世之介的青春就是这样,也许懵懂也许犯错,没有经历什么又好像经历什么,就像祥子日后回想起他,对,他是一个普通的人。
电影其实是一个悲伤的主题,横道世之介已经死了,电影的每一段不过是他青春岁月中遇到的每个人对他的回忆,横道世之介和他的青春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活在了人们的回忆里,就像世之介的母亲说的,也许这样说很奇怪,但能遇到世之介这样的儿子,也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这个...那个...不知道该不该问?
”“嗯。
”“那个...这个...怎么说呢......就是,我能亲你吗?
”“......”“那,不好意思了......那个,脸往这边一点。
”“世之介,有句不太应景的话不知道该不该说,那边好像有人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尽管日式幽默需要缓缓的反应一下,才觉得口感甚佳,可还是觉得胸口跟中了铁砂掌般被狠狠的戳中笑点。
世之介总是小心翼翼的报出自己的名字,不安的看着大家古怪的表情和嗤笑,因为他跟一著名健身书籍的男主同名,就好比我们身边有人叫了西门庆。
他是个有一头蓬松的卷发,带着张呆滞傻傻的笑脸,喜欢无聊的时候偷偷嗅自己狐臭的大孩子。
他还有一群古怪的朋友,在开学训导会上,头次搭讪仓持说自己做春梦勃起了。
酷酷的死颜加藤,竟然喜欢到小公园里找男人。
世之介迷恋的千春小姐是个富贵圈子的交际花。
而女友是个花痴娇羞却又总不顾形象大笑的富家女。
横道世之介的故事就是在大家的记忆里漫漫拼凑出来的。
他就是那么一个普通人,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说自己赚到了。
下面讲我最喜欢的那一part,那个提前一天跑到男孩家里等男孩回家的姑娘,在海堤上等着世之介慢慢的搂着她,于是有了开篇那段台词。
还是那个姑娘在舞台下,随着桑巴又舞又跳,她的少女情怀随着手中的风扇失落着饱满着。
深宅大院的女仆看着男孩笨拙的向女孩吐露心事,而女孩却蹑蹑地藏到窗帘后不肯出来,使我想来了《情书》里柏原崇在白窗纱下时隐时现安静的模样,他们此刻仿佛是共通的,同享着感情弥漫中的宁静。
白茫茫的雪地里,导演把镜头缓缓地拉远拉远,两个人浅尝辄止的吻了又分开,哈哈大笑后继续吻,在雪地里印满了脚印。
听着世之介说“担心你是理所当然的,你就是让我担心的。
”多少人如祥子般心头一紧,仿佛有万种情绪在游动。
“趁着年轻什么也不要管,起舞吧,不要去想理由,就能渐渐进入那个世界”清志哥聊着哲学,在拥挤的小屋里骚然起舞。
在加藤出柜时,世之介笨拙地在腿上摔开西瓜,两个人啼笑皆非。
电影里的每个小段落剥离出来都似一篇小品。
故事有两条线,一条大学时代的故事明线,一条在十几年后大家不经意的想起世之介的暗线,最后两条线在世之介的照片中交汇形成闭环。
整个片子中的风景,建筑,甚至里面游走的小情绪都有种宫崎骏的味道,那或许是那个年代日本青春的味道。
没有人物的好坏,性格的评判,只是在缓缓的交代这群人跟世之介的故事。
很难在片子里找到焦虑,失望,痛苦。
他们仿佛因为世之介的简单纯粹而被过滤掉了,世之介身边的人也都活在这片阳光纯粹里。
他可以把钱都借给仓持让他努力生活,他可以不去面对奶奶葬礼的那份沉痛的告别,他可以带着喜悦跟那个喊着我很喜欢你的要去异国他乡姑娘挥手告别,他可以一个人哼着小曲拍下身边的景色。
蒋勋老师讲:“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往往精神处在极大的饱满。
”我看到照片里的那一树樱花开的那么孤独,那么耀眼。
生命中没有主角光环没有戏剧结构也没有重头戏,时间淡淡地过、身边的人也淡淡地过。
那个在杯酒谈笑间夸你有趣的人你再也没见过。
那个睫毛好看的姑娘没有因为你是主角就爱上你,她和你再无关系,只有多年之后她才会在饭桌上听她的丈夫谈起你。
你一定不知道那个让你假扮弟弟的姐姐从交际花变成了电台主播之后还是很在意她的出身,但是在她宣布你的离开之前、她听见了另一个你的故事,然后笑了。
那个爱你的姑娘在多年以后说你是个普通的人,但是当她想教给小孩子什么是初恋的的时候,他用了你的方式。
不存在所谓分离,更没有什么久别重逢、好久不见。
你只是乘着时间笑着往前走、遇见你的人有的和你擦身而过有的点头微笑。
他们会想起你说起你、只是你永远不会知道、这无关生死、你只是不会知道。
你当年的承诺有你的母亲帮你兑现;多年之后你学会了救人;你在这个世界上一点都不重要;分手之前姑娘和你说的是,“我好喜欢你啊”。
经历了史上最长的一个夏天之后,今天上海终于降温,于是我把很久之前就很想看的《横道世之介》给看了。
看完之后冲了个热水澡,现在感觉浑身都是暖的,不仅仅是因为热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
好多人说这其实不是一部青春片,我觉得,这就是一部青春片啊!
是属于所有在电影里的角色,和我们这些观众的青春片。
世之介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神,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有点好笑的普通人。
其实回看我们自己的青春,回忆里是不是也会存在一个世之介?
他像某个名字特别奇怪的同学,常常引人发笑;他像是那个乍一看不靠谱,却在某个时间点,让你突然觉得消失了隔阂的人;他是那个会和你一起穿着校服,跑进披萨店,直接用手吃披萨的人;他是那个听到了你的难言之隐,没有疏离你,却把吃的分给你,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人;他是那个你学生时代,二话不说借你钱,你却从来没有还过他的人;他是那个从来不会辨别气氛,却也不让你觉得讨厌的人;他是那个在你还没注意到时,为你的孩子拍下第一张相片的朋友。
一定有的,即使我们没有全程闪闪发亮的青春,也一定会有偶尔灵光乍现的瞬间,我们一起吵闹互相嘲笑度过了被我们吐槽无数遍的校园生活,然后挥手作别奔向新的旅途。
过了很久,你还会记得这些瞬间,却不一定想得起那些当时在你左右的人的姓名。
世之介是个很“麻烦”的人,在东京这样的繁华都市主动去和邻居打招呼,主动搭讪考试碰到的女孩子,主动邀请误以为自己欠了对方50块的同学吃午饭,甚至在听到别人说“以后我们见面再慢慢聊”这样的客套话之后,不依不饶地打听:那下次是什么时候?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为什么听不懂我说的话,可若干年后,同样的人都觉得,啊,认识他我真是赚到了,是啊,有什么比一个用最简单的思维、最诚恳的心思和你交流,不带偏见的人更珍贵的呢?
世之介看似不谙世事,其实他对待身边人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关心,让人从头暖到脚的关心。
世之介也是有成长的,在看到了难民之后,他还是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他劝诫朋友要好好抚养孩子;在看到了孩子出生之后,他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准备了好多硬币想和远在家乡的父母聊聊天;在外婆去世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走路去给外婆送东西很麻烦,年年都会回去扫墓。
和祥子之间的一切,发展得都是那么自然,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在沙滩上第一次搂住祥子时祥子背部强烈的一震、想轻吻祥子时让她调整一下脸的角度、冲到医院时对她说,你不要怕让我担心,我就是要担心,你受伤一定要告诉我,我受伤一定会第一个告诉你。
他还是原来那个天然呆,却多了份担当。
直到世之介的死讯到来,人们才渐渐在回忆里浮现出了往日一起有过的岁月,这不是一个单向的故事,而是双向的。
成长就是在某一时间段陪伴着的你的人,和你互相改变的过程,谁也不是一个人长大的。
可是,当你真的长大了,那些像烙印般刻在你骨子里的东西,也就渐渐被你习惯了,忽略了,那些陪你刻上烙印的名字,只会在你偶尔的回忆里,一闪而过,但愿能够化作你脸上的一道笑容。
也许,你遇到过世之介,也许,你也曾是别人生命中的世之介。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剧透警告【以下没有评论,只有影片的时间线】主要出场人物:1. 主角(真路人):横道世之介2. 世之介的小伙伴:他们才是本片的主角,说影片是由他们对世之介的点滴回忆编织而成的也不为过。
小伙伴A:仓持一平(同学)小伙伴B:阿久津唯(同学)小伙伴C:小泽(学长)小伙伴D:片濑千春(高级应召女)小伙伴E:加藤雄介(同学)小伙伴F:与谢野祥子(女友)小伙伴G:小樱(前女友)小伙伴H:室田惠介(邻居)影片主要有两个时间线,其一是世之介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大学时的一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其二是大概17年之后世之介的小伙伴们所发生的故事,两个时间线互相穿插。
时间线一:用普通数字表示。
(大概是80年代,左右十年吧,大概可以透过影片中的细节确定确切的年代,不过既然是小说改编,深究也没有什么意义)时间线二:用带圈数字表示。
(大体上是时间线一的17年之后)1. 世之介从长崎来东京上大学,读的是经营管理系,这一年他18岁(不出意外的话)。
2. 世之介在租住的公寓处(207室)认识了205的女邻居,并听说206里面的人可能已经死了。
3. 世之介在开学典礼上认识了同系的仓持一平。
4. 世之介在入学考试(或者别的什么,影片未具体交代)上认识了同系的阿久津唯。
然后在之后的社团招新遇到了之前的仓持一平,三人被迫(自愿?
)加入了桑巴部。
5. 世之介在表哥清志处结识了学长小泽。
6. 世之介在桑巴部的集训中得知仓持和唯已经交往且已经papapa。
①. 仓持一平找到了和女儿智世交往的男孩商谈,由于自己当年的经历,他不赞成两人的感情。
妻子阿久津唯顺路回大学看看,想起了当年的世之介,并告诉了仓持。
两人开始回忆往事。
7. 世之介通过桑巴部前辈在某酒店开始了行李员的打工。
8. 世之介与学长小泽在咖啡店约见,巧遇了高级应召女片濑千春。
随即世之介被千春借去装扮拖油瓶弟弟,摆脱客户的纠缠。
同时世之介也对千春产生了好感。
9. 世之介在课堂上找人倾诉喜欢千春的苦恼,因为认错人的关系反而结交了加藤雄介,两人成为了朋友。
两人顺势一起去吃饭,并决定一起去学车。
10. 与谢野祥子的朋友想追求加藤雄介,约了加藤4人约会,加藤让世之介来凑数。
在餐厅吃饭时世之介逗得祥子开怀大笑。
11. 祥子从加藤处打听到世之介的住址,上门邀请他去游泳。
12. 世之介在泳池再次巧遇千春,千春叮嘱世之介不要把那天的事情告诉别人。
游泳时世之介告诉祥子自己在海边长大,祥子希望暑假时和世之介一起回老家海边去玩。
13. 回老家的前一天,加藤向世之介坦言自己是gay,世之介毫无反感之意。
②. 加藤雄介和恋人谈论自己当年认识的世之介,表明认识他这辈子算是值了。
恋人对世之介的名字感到耳熟,说可能在杂志上看到过。
【此处推测为杂志上的应该是世之介作为摄影师的报道或提名,而不是世之介救人身亡的事情,后者更可能出现在新闻或者报纸上】14. 世之介回到老家,祥子已经先一步到他家了,吃过晚饭后祥子回了酒店,世之介的父母责问两人的关系。
15. 第二天,世之介带着祥子和老家的朋友们去海边玩。
世之介的旧女友小樱出现,已经和同行的另一个朋友交往。
16. 这天晚上,世之介送祥子回酒店。
两人在海边散步,祥子抱怨世之介白天只顾盯着旧女友小樱不管她。
世之介顺势搂抱祥子索吻,不料偷渡的难民登上了这片海滩。
祥子接过一位难民手中的婴儿,结果两人都被警察带走。
17. 世之介回到东京后,祥子上门告诉他之前的难民婴儿获救了。
同时世之介接到母亲的电话,婆婆去世了。
18. 世之介回老家奔丧,遇到了前女友小樱。
小樱说如果世之介死了,朋友们想起他都会开心的大笑吧。
19. 世之介再次回到东京,得知仓持和唯已经退学,于是追到仓持打工处询问究竟。
仓持说唯怀孕了,自己需要负责。
世之介开导他并表示愿意借钱帮助他。
20. 世之介某天在酒店打工时遇到了千春和她母亲。
千春客套的说有机会下次再聚。
③. 片濑千春在电台工作,因为播报新闻的关系得知了世之介为了救人而死。
21. 世之介参加桑巴活动。
祥子出现,两人约好周日一起吃饭。
22. 当天晚些时候,世之介帮仓持搬家。
仓持感谢之前世之介借钱给他,也感谢自己苦难的时刻只有世之介这么一个朋友,表示为了孩子会努力。
23. 周日,祥子的母亲上门来找世之介,并带他回家见祥子的父亲。
在简单的询问下,父亲允许了二人的交往。
在简单的询问下,两人确定了彼此在交往(吉高萌我一脸)。
24. 世之介和祥子一起过圣诞节,在雪中深情kiss,一而再,再而三。
25. 世之介从老家回来之后得知祥子滑雪时伤了脚,来医院探望。
两人不再用敬语而是直呼名字。
④. 世之介死后,祥子和他母亲联系,得知遗物中有一个只准祥子一个人拆开的信件,世之介母亲答应给祥子寄过来。
(此事件是根据信件内容推测,影片中没有直接拍摄出来)⑤. 世之介死后三个月,祥子从国外回来,收到了世之介母亲的来信,里面是用圣诞节祥子涂鸦的包装纸包着的那17年前的第一卷胶卷所冲洗出来的照片(注意照片中的事物和片尾世之介拍摄的事物是一致的,除了祥子以外的照片顺序也是一致的,估计是导演故意把祥子的往后压了XD)。
【这里有个疑问,影片中祥子的母亲询问世之介还好么,祥子回答还好,按我的理解,祥子应该在得知世之介死讯后已经和世之介母亲联络过了,并知道这封信件的存在。
之后信件的内容也表明应该是这么回事,祥子不可能在此时不知道世之介已死,所以祥子可能是撒谎来的,从表情上看也像,也许怕自己母亲担心?
】26. 祥子脚伤拆石膏后出院,世之介来接她却突然提出要去酒店papapa,祥子犹豫之后两人奔向酒店。
【影片中只拍到了祥子在犹豫,但实际上时间线二的祥子再次路过酒店时回想起了当时两人去酒店的事情,所以可以推测出来】⑥. 祥子当年4人约会时的朋友带着孩子和祥子一起吃饭,祥子在归途路过了某酒店,回想起当初两人去酒店的事情。
祥子满脸幸福的笑容,却泪流不止。
【有人认为这里两人并没有去开房,我觉得以当时两人的关系也应该差不多了,而且这里幸福的回忆想必应该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比如骨折初愈举着拐杖跑去papapa。
而且紧接的下面的事件27也好理解了】27. 祥子在世之介家中教训他不要不分时宜的papapa(白天是用来发展剧情的,papapa这种小事睡觉时再说),世之介拿出了错投到他家邮箱的206的巧克力。
两人将巧克力还给206的住户——室田惠介。
28. 室田惠介邀请世之介参观他的摄影展,并把照相机(Canon的IV-Sb)借给他用。
29. 世之介来找仓持和唯,恰巧唯临产,于是陪同到医院,并用相机拍下了他们初生的女儿智世。
30. 世之介打电话回家问候母亲,回来时和205的女邻居聊天,表示自己已经成长了不少。
31. 祥子要去法国留学,世之介送她去机场的途中用相机拍下了祥子。
并答应这第一卷胶卷洗出来的照片要第一个给祥子看。
祥子在坐上公车后向世之介大喊“我最喜欢你了”。
世之介快乐得用相机又接着拍下了许多事物。
(在这过程中,用旁白的形式读出了世之介母亲寄给祥子的信的内容)全片完。
蘑菇卷毛蓬蓬头,憨傻呆萌的样子,单薄瘦弱的身材,随性休闲的宅男打扮,有着乐天派的单纯心态,留有最深印象的便是那张腼腆天真温暖人心的笑脸,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的同学,名叫横道世之介,一个再平凡普通不过的大男孩,在短暂的生命轨迹中,却留给了相识的人无数美好甜蜜的回忆,当各奔东西时过境迁后,终会在某一时刻他那熟悉却有些模糊的点滴,将化为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脑海中尘封已久的窝心记忆,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欣慰、伤感而怀念,想必这样的经历会让很多人觉得十分的感同身受,在激荡着青春气息的影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对现在日本电影普遍的认识来看,不少人常常浅显笼统的将其大致划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另类极端甚至带点疯狂变态恶搞趣味的类型片,一半则是被人津津乐道充满正面光明色彩的“治愈系”生活文艺片,后者现在似乎成了日本电影一种独有的品牌标签,有条不紊行云流水自然而然的叙述手法下透出一股纯净柔和的小清新气息,有种瞬间能摆脱现实烦恼和困扰的力量,将节奏放慢放轻从中感悟最平实熟悉的生活,这部电影就走了这么个路线,通过与小伙伴们相处的经历,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噱头,而是以最为寻常的视角,来着重体现看似不起眼的世之介,这一生活感十足的角色,在伙伴们的心中留下的触动和感怀。
前段时间马尔克斯的离世,犹如重磅炸弹般震惊了世界文坛,一时间很多人又老调重弹的开始琢磨分析起《百年孤独》开头第一句话的牛逼之处,无疑给当时受困于呆板习惯性写作手法的作者们,指引了一条新颖惊奇的出路,影响了无数后起之辈,而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意味,(多年之后,小伙伴们会集体回忆起曾经给他们留下温馨深刻记忆(关心、陪伴、支持和帮助)的横道世之介。
)还原成影像的这句话则穿插在讲述以往世之介生活的历程中,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曾无话不谈帮助过的同学们,从风尘女变为电台主播曾爱慕过的成熟女性,自由游走在世界各地曾青涩交往过的富家女孩,通过以往与现实间的交织,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留不住曾经拥有的青春岁月,可以说是所有人情感上的最大软肋。
说到这片的情节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三言两语基本就可以简单概括,但其中流露出的深切情感和惆怅的情怀,即使是看惯了商业巨制刺激快节奏大片的同学,也会被这太过亲切的一切所打动,讲的可以说是和大家大同小异的共有经历,而世之介就像一座桥梁,从他的生活经历中找到了太多的共鸣之处。
友情上,和朋友谈笑风生,一起参加社团跳着逗趣的桑巴舞,见证朋友们结婚生子,为朋友不吝啬的感慨解囊。
将错就错下结识为好友,向其倾诉自己的女性烦恼,一起结伴四人游由此结下一段缘分,尾随到公园揭晓秘密后乐呵呵的分西瓜吃,朋友无非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当我们步入复杂暗黑的社会,这样真挚单纯的情感已经很难寻觅了,坐看当下乏味麻木的一切,往昔美好的一面不断涌上心头,因此才会有怀旧一词的疯狂盛行。
轻盈悠扬浪漫的旋律下,一段透着羞涩懵懂的青春爱情,相信触动了不少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由吉高由里子饰演的祥子,单纯、体贴、温柔而善良,现在依旧清晰的记得片中她那无处不在的笑脸,和世之介初次见面在汉堡店里的大笑不止(后来受其影响重现世之介吃法时,好动容。
),在桑巴舞的表演现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乐滋滋甜美的呼唤着世之介,还有在医院被爱情的暖流打动后那美好无极限的笑容(瞬间看哭),就像是在寒冬腊月,心中升起的一堆火种,流露着一股简单而纯美的幸福感,搭配着高良健吾可爱的傻憨呆,两人就像是天造地设养眼的一对。
房间表白躲窗帘的一段尤为称赞,圣诞节太富有童话色彩了,两人稚嫩的举动比起牛奶巧克力还要香滑甜润,可惜这样的美好往往都是短暂的,后来当漫画的再次出现,那些多年后兑现约定的泛黄照片,无不让人为之伤感和遗憾,却又倍感温馨。
(信件和照片绝对的两颗超级催泪弹)卡尔维诺曾说:“死亡的真正可怖之处,正是所有可能性的永恒失落。
”世之介的人生结局看到一半的时候隐约有猜到(这种感觉在《情书》里也深有体会),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佳的升华主题渲染情境,就像是漂浮在表面的泡沫一下子极具力量的沉入到心底,积极乐观的好好先生世之介,却以这样悲伤惋惜的笔调为短暂的人生画下了句点,其中的落差无疑加重了与他有关小伙伴们的情感联系和观众的情感投入,当最后看着捧着照相机蹦蹦跳跳露出天真温暖笑脸的世之介,字幕出现的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
人类的渺小往往在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处境的变化、世事的无常和命运的摆布上体现,因此常常借由过去和信仰来作为内心的慰藉和情感寄托,也许很多事情我们没法预料或改变,但庆幸的是还有曾经结下的珍贵缘分可供怀念。
世之介的美好存在其实也可视作大家集体的青春回忆,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为他留有一席之地,是人生路上最暖心最值得回味的一抹亮色,相信不少人看完这部电影都会抱有成为像世之介那样虽平凡却能留给小伙伴们诸多美好回忆的希望。
这部电影没有狗血,没有矫情和做作,就这样平缓真挚的娓娓道来,却能令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一番,因为它够真实够自然。
就像小祥透过车窗看到昔日她和世之介一起的场景一样,现在每当路过家附近的小学门口,曾经嘻嘻哈哈过的蘑菇亭,坐在小时候和他一起追逐打闹过的草坪里,吃着曾经都爱吃的曲奇饼干,整理《哈利波特》的书籍,听到曾共同爱好的熟悉歌声,看到电影里拉手风琴的画面,脑海中也会不由的浮现出那张同样透着天真和温暖的笑脸。
有种电影看的时候心情澎湃神情紧张,看完忘了也就忘了。
有种电影看的时候温温吞吞,暂停再播放,时不时会查看一下进度条,但后劲特别大。
拉扯出你的经历。
影片开头像极了《四月物语》,一个是从北海道去东京的少女榆野卯月,一个是从长崎去东京的少年横道世之介,都在电车上品尝着告别与憧憬。
到达住处,空旷的房间,看看窗外,向邻居问好。
新同学、社团、男生女生交朋友。
“你叫什么啊?
”“横道世之介。
”之后对方的反应不是哈哈哈大笑,就是质疑这是你的本名吗?
横道世之介啊,和一部经典情色小说的男主同名。
他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微微驼背,嘿嘿地傻笑着。
穿着滑稽的衣服练习桑巴,在小澡堂好奇朋友的爱情故事,喜欢上一个美丽大姐姐后整天想着找人倾诉这甜蜜的烦恼。
世之介太无忧无虑了,因为小费开心地合不拢嘴;紧张地为退学的仓持出谋划策,说我平时也用不着钱都借给你;知道加藤喜欢同性后,满不在乎地啃着西瓜,说你快进去我在门口等你;在海边慢慢挪到祥子身边,伸出右手揽住她的肩膀……他普通平凡不花哨,他的一举一动看来都是笨拙甚至有点可笑。
世之介像一支小小蜡烛,靠近他生命的人都被这微弱烛光包围着温暖着。
他关心世界关心生活关心他人的方式是默默的傻呵呵的,像一只笨鸟,还在等着别人都快快乐乐地飞走了以后,他才心满意足地收起目光扑腾起翅膀。
世之介也孤独吧,他在海里露出脑袋看着沙滩上朋友们愉快的玩闹,前女友向他招手他也招手。
他们在陆地上,他在海里。
孤独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们站着,我漂着。
电影进行一大半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在80年代笑得开怀的世之介的命运。
为救人掉入轨道,享年35岁。
我却没有那么讶异难过,在影片慢慢前进的时间里,我就感到世之介的小小光芒注定无法永驻。
没有他,这还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想起他,是会开怀大笑的。
像是世之介的妈妈在最后的信中说的:“能和世之介相遇,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
”那些被世之介温暖过的人们,一定也这么想。
形容人生美妙相遇的——“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和你相遇是我的荣幸。
”“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常联系。
”我们交换手机号QQ号我们互粉微博互加微信,我们聊天分享生活,我们用酷炫高科技寄托想念传递感情。
它比光还快,比最短的距离还短。
那时候呢?
想你就见你,站在你家窗子门口叫你,穿越拥挤人群从远到近跟着你跳一样的滑稽舞步。
“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了,我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因为,你不在手边的时候,手一直想你。
巴黎到日本,不再是两座山五里路的距离了,手再想你也没法牵到你。
祥子坐上公车去机场,从窗子里探出头,大声地喊着“世之介,我好喜欢你!
”这个时候,我竟然学着祥子的样子,抬起右手说着她初次见面时说的“ご机嫌よ”,只是这次要换成“撒由那拉”。
初三的暑假收到人生第一台相机,富士牌卡片机。
上高中起我就每天揣着这个相机,把上学的路上照了个遍,把教室书桌同学照了个遍,把学校的角角落落照了个遍,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每天不一样。
我把那些照片都洗了出来,放在床头的抽屉里,偶尔会一张张翻出来看。
世之介答应祥子,第一卷胶卷拍出的照片要第一个给她看。
于是很多年后,仓持和小唯刚出生的女儿、逃跑的小狗、打哈欠的男人、风吹就落的樱花、坐在栏杆上的祥子……都回来了,历历在目。
有人能共同记忆并分享那一段时光,是难得。
并不是谁都有第一卷胶卷,并不是谁都有第一卷胶卷并且约定第一个给谁看的人。
大雄家的抽屉是机器猫藏好的时光机,我们也有,打开抽屉好多过去,我和你的她的他的他们的时光。
不再朝夕相处后,我们只能是偶然被想起。
仓持和小唯为早恋的女儿担心着,加藤和恋人看着夜景喝着酒,千春纠结着“今天下午五点”这个拗口的句子,祥子计划坦桑尼亚的新旅行,抱怨关于蚊帐的不愉快。
这些曾和世之介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人,在寻常生活的间隙偶然回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有一个朋友、“弟弟”、恋人,他呆呆傻傻笨拙好心肠,他有一个谁听了都会笑的名字,他叫横道世之介。
“说起来我们是因为他才认识的呢。
”“现在想起来,光是遇到那家伙,就感觉自己赚到了。
”“就是个普通人,很普通,普通的让人觉得好笑。
”不能说世之介被人想念着,也不能说他被人怀念着,他只是被记忆着。
大部分的时间他还是安安静静地呆在逝去的时光里,没有被遗忘,没有被刻意想起。
要花多久时间,才能逐一体验电影里各式各样主角配角的心情。
“感同身受”这个词在到达之前都是虚空的嘴炮。
这电影可能会让你去回想,人生中是否出现了一个横道世之介。
我不想,我想我是否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横道世之介。
不论我们之间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也不管我们是同学挚友恋人抑或点头之交,希望能在告别之后,重逢之前,不被忘记偶尔想起。
像横道世之介一样,曾靠近过你温暖过你改变过你,真真切切。
时间会远走,喜马拉雅山上有着贝壳化石。
但横道世之介,这只笨鸟,飞多远都会在你的笑容里。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之后感觉悲欣交集的影片。
和所有令人悲欣交集的影片不同,那惆怅中淡淡的甜意是那么自然,暖暖地在心里散不开。
世之介先生,并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
主角是那些与他相遇的人,更确切地说,是那些人脑海中闪亮的回忆。
真的有世之介这个人吗?
似乎确有其人。
那些发生在世之介和自己之间的故事是真的吗?
不见得。
当往事涌来时,我们迫不及待拥抱的是那些光彩的部分,我们不断提醒自己记忆里那些美好是真实的、完整的、珍贵的。
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是我们人生旅途上的标记。
每个人都从世之介身边经过,世之介从每个人的心里走过。
在每个人的记忆里,他都是那么萌呆、单纯、木讷、天真,就像每个人心里珍藏的那个真正的自己一样。
在仓持和小唯的记忆里,他们的相遇场景十分荒唐,他们都通过刚刚认识的世之介介绍给对方,小唯被仓持的毛手毛脚惹得放声大哭,在桑巴队伍的包围中显得那么超现实。
仓持与世之介两次对话的内容都事关重大:一次是与小唯睡觉后,一次是小唯怀孕后。
对仓持来说,这是他人生中两个最茫然无措的时刻,恰好世之介都在他身边。
其实仓持可能记错了,这两次对话的对象也许只有他自己,那个木木讷讷,浑然懵懂的聆听对象事实上是仓持单纯的自我。
还记得仓持扶着小唯去医院产子,世之介慌乱地锁不上门,站在高高的楼梯上傻看,那何尝不是仓持的另一个分身呢?
对仓持来说,关于世之介的回忆是他的全部爱情史,世之介代表着自己人生节点上一次次慰藉。
加藤心中的世之介是一个温情的关照者,加藤晚上去公园寻找同性伴侣,劝世之介回去不要跟着,而世之介一路相随,直到加藤告诉他自己的秘密,世之介的态度却依旧坦然。
对加藤来说,世之介是他的救命稻草,在他内心苦闷、挣扎、企图逃避的时候给了他最大的宽容,让他得到解脱和释然,于是加藤和他的爱人聊起世之介,说“认识他这辈子算值了。
”世之介其实就是加藤理想中的自我,用最温情的方式接纳了自己。
世之介之于千春,是一种淡淡的感伤,是一种不能了却的向往。
世之介对她的注视,唤起了她心中的渴望。
从片中得知,千春来自叫不出名字的偏远乡村,对自己的身份耿耿于怀,以交际花的姿态遮掩过了青春,气血旺盛的年轻人向她表白时,她拼命地将自己纯真的一面伪装起来。
当她看到母亲和这个年轻人相谈甚欢时,迫不及待地去打断他们,对千春这样的女子来说,世之介是不忍心去触碰的青春伤痕,是这满目疮痍的世间留给她的希望。
当她一个人静下心来时,世之介的身影像一个不曾有过的梦境,宽慰着她青春的些许遗憾。
世之介与祥子的相恋故事,是一曲从头到尾都明朗舒心的情歌。
对祥子来说,与世之介相遇的日子的是人生里最好的季节。
那一幕幕场景像诗歌一般,在脑海里镌刻着:“那天我们在街头认识,听到他的名字,我笑得像个傻子。
”“在餐馆里和他说话,他每说一句话就惹我大笑一次,挂在墙上的帽子砸在我头上,我觉得这个人好有意思。
”“我去了他的家乡,到他家里去做饭,和他的朋友到海边玩,他和过去的女朋友说话,我有一点点生气。
”“在海边他轻轻搂住我,他想吻我。
我们发现了难民,一起救了难民的小女孩,我开心极了。
”“我的父亲想见他,他无所适从地坐在我们家沙发上,父母走开后,他说他喜欢我,我躲在窗帘后面,满脸通红不敢看他。
”“我们一起在他的小屋里过平安夜,他打开窗户看到下起了雪,我们在雪地里亲对方,我幸福地转着圈停不下来。
”“我滑雪摔伤了脚,他到医院来看我,等我伤好了他提出要和我睡觉,我拄着拐杖跟着他回家,一路上欢声笑语,路人都在看我们。
”“我去法国那天,他来送我。
春天早晨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我们走到台阶上,他用借来的相机给我拍照。
第一张拍坏了,于是他又给我拍了一张。
我对他说照片洗出来要给我第一个看。
我们追上了去机场的班车,我不让他上车送我,车开动了,我拼命推开车窗,向他说,世之介先生,我最喜欢你了!
”“那天早晨的阳光很美,他送我回去的路上拍了奔跑的小狗、骑单车的女孩、打哈欠的警察、恶作剧的孩子,还有一树的樱花。
”世之介先生,我是那么地喜欢你,如今我的青春已经不在,谢谢你曾带着那些美好从我生命里走过,想到你,我就见到了最美好的自己。
也许横道世之介就存在我们身边,一个容易被所有人忽视、却在十几年后突然被回忆起,被“仅仅是遇到了这么一个人,我已经很走运了”这样怀念的人。
电影是这样开始的:从长崎来到东京求学,站在新宿站出口的世之介,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背景是八十年代巨制的广告牌,人群谈笑风生,穿过这张黄昏的画面而来。
从人物衣饰到时代气息,冲田修一对小说有精准的掌控力,透着日本老电影的迷人质感。
他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在于有能力将不同的时代衔接得天衣无缝,这样电影的语言就充满了历时性的说服力,这是对小说最好的尊重。
同时,电影用几次时空转换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世之介都是一个不容易被记起的人。
电影还以此交代了世之介的意外离世。
多年以后,千春小姐的情绪被房间抽离,变焦距镜头对准了房间身后的东京塔,在平静的播报中缓缓推进:“接下来是今天下午五点左右,在山手线代代木车站发生的事故的后续报道。
为帮助从站台摔落的女性而跳入轨道的男性,一位是韩国留学生朴寸顺,今年26岁。
另一个是摄像师横道世之介,今年35岁。
三人被送去医院抢救,但之后确定均已死亡。
”吉田修一的小说属于私小说一类,多表现青春的忧伤和困惑,对现代意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风格单纯,细水长流,有强烈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不同于哈内克令人窒息的孤独,也不同于谷崎润一郎唯美颓废式的孤独、黑塞《荒原狼》主人公哈里格格不入的孤独。
在我看来,吉田修一甚至有一种轻松的孤独。
投射在世之介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鲜艳到匪夷所思的桑巴,放到现在的校园社团,无疑更受冷落了。
世之介成了社团里唯一留下的一年级生。
世之介的人生,仿佛没有一个足以支撑起存在与离开的理由。
被第一志愿的早稻田大学刷下来到了这里,相同经历的同学说起“打算明年参加转学考试”时,世之介的反应是惊讶的。
“所以说,人生不能就这样定下来”,听到了与过去生活完全不一样的话,他有些尴尬地笑:“什么定下来?
……人生,噢,人生!
”他对命运有一种神奇的随和力,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接受这种安排,而是总在迷路,过了许多年依然没有成长。
世之介存在的表现在于,并无主动的疏离,却心安理得地脱节于这个世界。
与其说世之介对他人的信任出于经验,不如说是出于自然顺从的本能。
他没有存在主义“被抛入”的虚无,不拒绝社会因素在他身上的推动作用,求学,结交朋友,和祥子恋爱,都彰显他身上那种奇特的亲和力。
好友小唯的孩子快要出生,世之介手忙脚乱,那时他与祥子已经完成了从朋友之上到恋人身份的转换。
被问起和祥子的关系,世之介总是语塞,在自己也摸不清状况的情况下继续心安理得的脱节。
直到受到在夕阳下发誓让小唯过好日子的仓持的感染,他完成了二十代第一次成长——向祥子表白。
我尤其喜欢这段。
世之介结结巴巴地对祥子说:“我们、那个……在交往吧?
我喜、喜欢祥子你。
”这时祥子起身,羞赧地裹进了窗帘。
得到祥子的确认后,他眉眼盈盈:“祥子,从窗帘里出来啊。
”还有一段是雪地的初吻。
世之介看穿了祥子抬起头故作许愿的心思,略紧张地说:“那我就失礼了。
”镜头推进,继而上升,俯拍,留下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像是召唤某种空白的意义。
至此,他完成了第二次成长。
世之介的第三次成长,也是最重要的成长,契机来自于他从摄影师邻居那得到一台相机。
他拍了许多照片,仓持的孩子,要去留学的祥子,逃窜的小狗,打哈欠的警察,毫无构图的街道取景……拍照成为他向这个世界传递情感的方式。
照片从母亲寄到祥子手上,世之介完成了第三次成长。
母亲在信里写道:“能拥有世之介这样的儿子,真是太好了。
这么说虽然有点奇怪,但能和世之介相遇,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
有空记得来玩,和你一起叙叙旧,聊聊世之介。
”他连结了一生中最珍贵的两个女人,在自己死后,仍有一份羁绊促成了共同的缅怀。
它清清楚楚昭示:世之介通过他人活了下来。
在世之介身上,吉田修一浸润了他孤独的美学观念。
三岛由纪夫《潮骚》塑造了新治,他们的孤独有相似之处:单纯,正直,轻松,谦逊。
世之介的存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恍惚中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四日
看过了神探伽利略2之后非常不喜欢吉高由里子,但是这部电影成功地让我黑转路人粉。
如果不是有看电影的大神推荐,我不会主动点开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奇怪地名的电影的。
看到最后,竟然为自己没有遇上横道世之介这样一个人而微微有一点惋惜。
他答应会把胶卷洗出来,让你成为第一个看到这个作品的人,就真的这样做了,照片认真地包在你圣诞节时随手画的包装纸里,封面也一笔一划地写着“横道世之介寄,除了与谢野祥子其他人都不能打开”。
横道世之介去世时35岁,这一包东西准备了至少十年,不知道在他偶尔回老家时会不会拉开抽屉看一下这个自己早就准备好了的纸包呢。
他是一个单纯无杂质的人。
听到加藤充满忐忑地告知性向,并为自己铺路表示如果介意那么不当朋友也没关系的话时第一反应是“不让我去你家了吗?
”该说这个人是重点错还是不懂事?
噗,太可爱了,加藤惊喜地回问“不介意吗?!
”他很平淡地回答为什么要介意。
然后还把自己啃了一半的西瓜掰了2/3给加藤。
就像加藤和自己当时的伴侣说的,光是认识横道世之介这个人,就让人觉得稍微比其他人幸运一点了呢不知道怎么样的一个家庭才能够养出世之介这么奇妙的人类。
看到了爸爸和妈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总感觉在他们俩身上也看到了世之介的样子。
最喜欢的是世之介和祥子的感情戏。
不作不闹不哭天抢地,相敬如宾的开始,慢慢亲密深入的关系。
世之介告诉祥子,我很担心你我想担心你请你让我担心你,如果将来我有事我也会第一个让你知道,看到这个地方我竟然脑补了世之介跳到铁轨上救人时的心里活动,觉得这个flag立的真是不要不要的。
全剧哭得最厉害的地方竟然是祥子和世之介在医院里面对面,互相,一次又一次地用平语呼唤对方。
就算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剧情,也还是觉得感动得心慌,就好像看到郑重地表达爱意的双方正在我眼前一样。
这是唯一一部看着看着就会让我想到大学的电影,对,我们的大学没有那么多高富帅和白富美,可是真真正正在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像横道、阿久津、加藤、仓持、栗原这样的小人物,我们只有自己,只有伙伴,就算说上三天三夜的鸡汤,也无法一夜变成超人。
因为这才是真实生活。
这部电影竟然是男导演拍的,不得不点赞,实在太细腻太动人了,不明为何豆瓣评分还不到9,略微有些暴殄天物了:(
@ HKIFF, 虽然打着《蛇舌》三人再聚首的噱头,不过Arata真的只是出来打了一下酱油而已。两个半小时的长度都是在笑声里度过,真的是连回想都会微笑的治愈系啊。高良健吾虽然腹黑角色演起来很拿手,不过还是这种天然系暖男的设定更招人喜欢啊,和吉高由里子的BG感好棒,完全不输松本和井上!!
但愿自己被一些人回忆起来的时候,在他们记忆中,我是个好人
全片无高潮,没有就没有吧还不是清新治愈向,只有基友和吉高的故事不错。最重要的是实在太尼玛长了快看吐了,看了多少次也记不住高良健吾的长相
男主角长得好像景岗山,每次他一出现,就让我想起景岗山唱我的眼里只有你,唱着唱着,两只鼻孔放大,露出两撮黑黑的鼻毛
果麦,这部真的get不到。比起世之介,更喜欢小吉高的角色。
催眠佳品,高良健吾肢体舞蹈动作生硬、不协调,完全没有把森巴的热情跳出来,更没有把男主人公开朗外向积极向上的性格演到位,演得做作生硬拧巴。反之由吉高由里子饰演的祥子的角色活泼可爱非常能感染人。
半小时弃,跳着看了下后面有吉高时很不错,男主这个ws调调好在哪里呀?
『补標』看见别人评价的世纪最佳我才发现自己看过,但是这样的日本🇯🇵电影真的张二摸不着头脑看的我不能入戏和津津有味,所以还是萝卜白菜吧!如果可能我就再看一遍呗,起码现在打开豆瓣就可以啊按图索骥看电影喽!『2020-11-28 重新再看』已经准备明天的远程
看不下去的电影再怎么努力还是看不下去啊... TAT
不断地回忆带来的浓浓纯真
好喜欢,像横道世之介和祥子那样可爱纯粹的人,让人回忆起就想笑的青春;害羞的躲在帘子后面,在雪地上接吻,大口大口吃汉堡,在同性恋公园吃瓜,在街上奔跑拍照的长镜头也是一绝,感觉世间可爱的东西都被悉数照了进去,时光和你的模样就这样刻在相机胶卷和脑海里,一回忆起还是那明媚的阳光
起初,心情相对浮躁的我,观看这部故事性不强的慢节奏生活电影,一度以为又会出现豆瓣评分高而我却比较无感的情况,直到影片的47分钟左右、祥子的出现改变了我的想法,个人观感由此渐入佳境,进而让我喜欢上了这部《横道世之介》!P.S.:如果,你在别人记忆中是个奇怪而有趣的人,那么 恭喜你。—— 2022.08.02:作为有电影院情怀的影迷,我曾经幻想将来能够在大银幕重温自己众多喜爱的电影,然而时至今日的现实却证明那是可望不可求的奢望,蛮多电影我终究只是在小荧幕上回味而已。
完全没感觉
看过原作再来评价只能说大失所望,平淡的剧情依旧还是消减影像带来冲击力的诸多可能性,世之介固然很好,但影片较为单调的罗列事件从而想达到调动情绪的目的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徒劳。承认这是个治愈的故事,但也仅限于此。
又长又闷又无聊。。。看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看出啥。。。这电影分这么高,是我没看懂吗???
部份场景拍得比较好吧。
他们在海滩玩时的插曲竟然是《男女7人夏物语》的片头曲XD 符合80年代的音乐运用哈哈。女主老是笑,挺可爱的
好在哪好在哪,到底好在哪?就这弱智青年就值8.8了?可爱的大小姐才出院都不知道要扶一下?你咋喜欢这样的人。祥子好美
冲田修一的鸡肋电影实在是看不下去~
只能说相比啄木鸟和料理人,对这部无感些。爱弓背的男人看着好难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