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都看得出来,这是典型的多线叙事结构,坏人们看似“各自为政”,冥冥之中却相互交织,并且至始至终围绕“钻石”这个主题,看完这个再去看《疯狂的石头》就差点意思了。
在这部影片中,我喜欢的人物比较另类——钢弹牙“tony",因为他——专业。
他的专业表现在自身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可靠并且经验丰富,能够速度的上手并开展工作,效果立竿见影,我甚至怀疑他有一整套解决类似事件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说到底,真正让我们羡慕的不是野心家、隐士或者幸运儿,而是"tony"这一类能够娴熟的运用自身的职业技能来解决现实际问题的专业人士,因为这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摸索到的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本来写个短评也就算了,可惜我这碎嘴,字数不够了,所以“强我所难”的写篇影评)
这部电影看完非常的开心,导演拥有非常出色的能力,真正的知道如何让拍出让观众轻松愉悦的喜剧。
本电影用轻松诙谐的外号就能代表鲜明的人物形象。
简单的一个出场片段,就能轻松带给观众人物性格。
用平行却交织的故事线,激化矛盾发展情节。
用观众喜爱的黑色幽默的方式,引发喜剧的结局。
细节处理也是非常到位:会躲子弹的托尼死于阿维表哥看似随意的几发子弹;四指弗兰克最后手臂也被切下来。。。
很多报应式的细节,正如榔头托普的台词一样,你知道什么是报应(nemesis)吗?
看完电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作为观众看完电影会很开心。
我是不是沉溺于结局意外的惊喜呢?
也许,但是按下暂停键,也许我能预料到结局;我是不是渴望看到接下来的剧情,知道无尿点,情节紧凑,叙事交织?
也许,但即使我看了多遍,情节了熟于心,还是会捧腹大笑;我是不是非常喜欢剧中的语言呢?
三个黑人贼持假枪被托尼喝退的那几句台词,真的是非常幽默搞笑。
但我觉的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开心还有更高的一层。
那就是电影中释放的轻松感。
这种轻松不同于跳戏,而是源自我自己自身的那种轻松: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间,也告诫了自己,这段时间属于轻松,没有压力,享受生活。
光怪陆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幽默的语言,让我沉浸在自己的这种心态里。
主人公的命运也赋予了这种轻松。
总之,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我的轻松生活的心态,打五星不能再多。
The director is smart enough to capture the audience. Money, violence, chance, crime, and most importantly, laughs, are well mingled in the fast-pace plots. A great adult movie (non-erotic adult). Unlike recent HK films/dramas that treat audience as retards, it is sharp, witty, and quick. It just feels good watching it.
与两年前的《两杆大烟枪》相比,丝毫不落俗套,堪称英伦黑色幽默姊妹篇。
各方势力开头齐亮相,地下拳击经理人及其搭档(跟班),地下拳击场老板及一众黑恶势力,超级赛亚吉普赛人及其一众兄弟,四指钻石商人,钻石鉴定商+美国的劫匪+暴力硬汉流氓,俄罗斯军火犯,还有一伙黑人兄弟以及真·主角花斑狗,故事随即围绕着一颗旷世钻石展开。
故事分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地下拳击线,一条是争夺钻石线,两条线的剧情时而分散,时而交汇,他们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严肃认真的生活生存,却偶尔由于命运的安排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场充满了黑色幽默的闹剧。
剧情之精彩、逻辑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此处就不剧透了。
在剧中,充斥着各种戏谑、嘲讽、暴力、巧合,而性却十分稀缺,更多的还是英伦风味的脏话与冷幽默,以及绅士而克制的血腥暴力,看之使人沉醉其中而不觉察丝毫拖沓或油腻。
很多角色的遭遇(死亡)给人以突然而又合情合理之感,正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最终大结局也是颇具开放性,似乎暗示着下一个命运的轮回..
从两杆老烟枪认识盖瑞奇 一直到偷拐抢骗、左轮手枪。
虽然风格在变,但是依然不影响我对这位鬼才导演的喜爱,我们本土的《疯狂的石头》着实火了一把,但是看过盖瑞奇的这两部电影,你又会觉得《疯狂的石头》确实向他借鉴了不少,没有贬低国产的意思,这样的幽默确实让人惊喜
1.吉普赛人出现的时候,米奇的口音和他说的那句:嗨,妈,来看这家伙多壮实。
2.i like dags. oh, dogs.3.买没轮子车那一段笑死我了。。
4.泰隆开车那段死胖子下车的时候那样子,黑人的表情戳中笑点。
小狗狗吃了那个玩具猪,电影的后半部后来钢牙说了一句:“它会吱吱叫”。
笑了。。
5.艾维每次喝酒,坐飞机,出租车。
6.抢劫一段:你说啥!
一点点银币。。。。
7.刀疤把弗兰克杀了以后,sop的表情笑死我了,还有手势。。
8.再来一遍,吉普赛人的口音。。。
敲诈车子那段9.牛奶,撞车,撞人,用刀误杀了艾维的朋友。。
这一段导演的切换太妙了10..钢牙描述他们是卵蛋。。。
胖子的头罩只露出厚厚的嘴唇,这个我也笑了。。
11.钢牙轻易杀人,却怕杀狗狗。
差不多了,就这样
本片是盖伊.里奇继“两杆大烟枪”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
“偷抢拐骗”和他的上一部影片的内容风格都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些喜剧风格。
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听起来就像在摇滚乐里歌手的歌词那样含混不清。
不过,拍摄商业录像起家的里奇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观众感到冷场。
于是,庞杂的演员阵容和极其复杂的剧情构成了“偷抢拐骗”的主干。
这也就注定了观众们难免被眼花缭乱的场景搞得摸不清头脑。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7038994.htmlSnatch (2000)看完了AFI100继续补完IMDB250系列。
现在没写的IMDB250电影就剩三十多部了,努力努力就完成了!
本片讲述围绕着一颗钻石引发的黑吃黑。
一个抢匪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抢劫了一颗很大的钻石和一些小钻石。
抢匪打算在英国伦敦卖掉小钻石,然后再回到美国纽约将大钻石交给老大。
一起抢劫的同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伦敦的乌兹别克人,让他雇佣人去抢劫钻石。
乌兹别克人得知抢匪喜欢赌博后,设下圈套让他去地下赌场,然后雇黑人去抢劫地下赌场。
黑人找了两个同伴,一共三人,去抢劫。
三个黑人很笨,在抢劫时露出了真面目,但还是勉强将抢匪带了回来。
乌兹别克人随后将钻石带走,并杀死了抢匪。
地下赌场主人很快找到三个黑人,要杀死他们。
黑人们说出了钻石的情况,地下赌场主人让三人拿钻石交换性命。
与此同时,纽约老大知道抢匪要去赌博后,知道大事不妙,马上来到伦敦。
他在贩卖钻石的兄弟陪同下去赌场找抢匪,没有找到。
纽约老大只好雇佣一个英国流氓帮忙。
纽约老大和他的手下以及英国流氓,找到乌兹别克人,并抢到钻石。
但是,被随后跟来的 黑人在乱中捡走。
纽约老大和英国流氓抓住黑人们,黑人在交钻石时,钻石不小心 被一只狗吞下。
同时,英国流氓还被纽约老大乱枪打死。
见此情况后,纽约老大马上坐飞机回到了纽约。
在以上过程中,地下赌场主人还威胁着两个策划赌赛的流氓和一个吉普赛人。
地下赌场主人想要在比赛中作假,要求吉普赛人放水, 但是吉普赛人根本不买账。
生气的地下赌场主人打算大开杀戒,却没有想到吉普赛人早已经设下圈套:先将吉普赛人住处外的地下赌场主人的打手杀死,然后又先发制人杀死地下赌场主人。
吉普赛人终于报了地下赌场主人杀死自己母亲的仇。
当两个策划赌赛的流氓回到吉普赛驻地寻找吉普赛人时,发现了那只吞下钻石的狗,并用它做掩护躲开了警察的询问。
因为狗吞下了一个会叫的玩具,他们只好给狗做手术,意外的发现了钻石。
两人找到纽约老大贩卖钻石的兄弟想要卖钻石,纽约老大马上又回来了。
本片以前看过一遍,当时看得时候很喜欢。
如今重新再看,依然很愉悦,可见本片的观赏性是非常高的。
对于本片这样的电影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娱乐,给观众一种愉悦的心情。
它没有复杂的剧情、深刻的主题、沉重的氛围等等,有的只是搞笑的对白、巧合的剧情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尾。
当然,还有电影本身华丽的视觉体验。
总之,这是一部用喜剧方式讲述的黑帮片,看得就是它眼花缭乱的画面和极度巧合的情节,以及情节所散发出来的黑色幽默。
关于电影的剧情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黑吃黑,为自己的私欲而互相残杀,这属于典型的黑帮情节。
电影的结构却是比较独特的。
影片故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围绕钻石展开的,一部分是围绕着拳赛展开。
这两部分在基本单独进行,平行发展,两部分互不影响。
在影片中两部分发生交接只有两处,一处是两个策划赌赛的流氓去找乌兹别克人,一处是两个策划赌赛的流氓发现狗。
可以看出交接两部分的元素仅有两个,一个是乌兹别克人,一个是狗。
通过以上可以发现,电影的两部分故事就像两个相交的圆,交集之处只有乌兹别克人和一条狗。
当然,地下赌场主人也是故事关键,但并没有直接与两方发生接触。
像本片这样结构独特的电影,只有Quentin Tarantino的电影能与之媲美。
不过,本片最大的看点不是结构,而是影片情节的黑色幽默。
这一点在电影的所有环节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影片开始的抢劫钻石、买房车被骗开始,一直到在狗中发现钻石,电影始终让观众们沉浸在一种欢乐地氛围中。
影片中让我捧腹的笑点比比皆是,比如杀人不眨眼却不愿意杀狗的英国流氓,笨笨的黑人三人组,纽约老大的打手,伦敦兄弟的双胞胎女儿,街头的撞车,打不死的乌兹别克人,等等。
影片将每一个桥段、每一个细节都设置出笑点,实在精致!
总之,本片的黑色幽默,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只能说本片实在太搞笑!
电影本身的拍摄风格,也是它吸引人之处。
它在剪辑、取景、视角、节奏上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比如黑人胖子被抓之后一连串的快速剪接,它用极短的时间讲述了故事,而且省略了对白,简明扼要的概述了剧情。
这是新时期电影的典型风格,它开辟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比起那些缓慢、刻板的老电影要好看许多。
像这样的剪辑在电影中随处可见,最典型的是纽约老大来去伦敦的场景,几个画面就交待了整个过程。
还有,比如吉普赛人的袭击、拳击场上的比赛、英国流氓寻找乌兹别克人等等。
此外,电影的视角也很独特。
影片中很少有常规视角的画面,大部分画面都是特写、旋转、俯拍、仰视,以及倾斜一定角度。
如此变化频繁的画面给人一种紧迫、凌厉的感觉,加快了电影的节奏。
以上这些,都使影片的节奏明快、简洁,增添了电影的观赏性。
总之,Guy Ritchie这种独特和新颖的电影技巧带给了观众们全新观影体验,也给自己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不过,他电影的这种模式也惯坏了电影观众,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欣赏常规的老电影和欧洲的艺术电影了。
本片是一部近似于群戏的电影,演员戏份平均。
庆幸的是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色,即使龙套角色都非常完美,比如那个赌场女服务员,所以演员们的演技就不多说了。
本片演员中每一个人都有搞笑的一面,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Vinnie Jones。
他是英国足球运动员,转行当得演员。
虽然如此,可是他那种狠劲在本片却显得那么滑稽、好笑,很贴合影片的整体风格。
此外,Benicio Del Toro那种露富的表情在电影中也很搞笑。
看着这些好玩的演员们,很佩服Guy Ritchie能让他们显现出滑稽、荒诞的一面。
额外说一句,本片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好人,不是流氓就是打手,或是抢劫犯,一个个都把在装狠、都在装逼,仿佛天下我最大似地。
这是电影最好玩之处,本片改名为“大家一起来装逼”更贴切一些。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好看、好玩、好笑的电影。
优秀的结构、捧腹的笑料以及演员出色的表演,都使得电影百看不厌,入选IMDB250当之无愧。
序列:0639Snatch.2000.BluRay.720p.DTS.x264-CHD2011-11-27
奶奶的,这是部二十年前的影片,我上一次评论是在十年前,我 tm 这么老了么😰😥😓🤔大概上学的时候看了太多的乱七八糟的电影,不分好坏,不讲策略,不分类型,光凭感觉,一锅乱炖,导致现在对电影又挑剔又刻薄。
看着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才又开头看了看,对这个口音很有意思,故事线交叉的也蛮好,还是开放性结局,看完一乐,蛮好,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应该就是模仿的这部片子。
thats all.
土耳其(杰森·斯坦森饰)和汤米(斯蒂芬·格拉汉姆)是黑市的拳击经理人,但是他们的选手被吉普赛人米奇(布拉德·皮特饰)一拳击倒不能出赛,土耳其只好以重金相挟要求米奇代替出赛。
与此同时,四指弗兰克(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携带一颗重达86克的钻石来到伦敦,顿时引起了各路匪徒的兴趣,军火商老布(拉德·舍博德兹加饰)、杀手“子弹牙齿”托尼(维尼·琼斯饰)、黑人小混混维尼(罗比·吉饰)都对这颗钻石虎视眈眈,这些心术不正的匪徒盘算着依靠自己周全的计划伺机下手。
就在拳赛当晚一连串惊人的巧合演变成了一出出啼笑皆非的场景,到底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拍MTV出道成名的盖·里奇,他的电影往往在镜头的应用以及剪接上花尽巧思,展现大量拼贴的风格,让繁复、刺激的视觉元素充满银幕,给人目不暇接的动感节奏。
也就是这样的影像风格,让盖·里奇的电影新奇有趣,自成一派。
[偷抢拐骗]的开头就是一批伪装成犹太教徒,身上绑满手枪的劫匪冲进珠宝行,几位简单粗暴地抢走了一颗重达86克的钻石。
在这场戏中,盖·里奇运用了一系列作为顶级MTV导演的看家绝活,比如焦距突变,画面180度的旋转,从左向右的划屏,静止与运动之间节奏的快速切换等等。
而当劫匪们坐到车内,接下来的电影便以一种更MTV式的晃动与定格交错的画面让整部电影的所有人物一一出场。
盖·里奇的整部电影将表面上各不相干的人物通过各种巧合而关联在一起,这种多米诺牌般的连锁效应让[偷抢拐骗]产生了大量仿佛MTV的荒诞、夸张的片段,这种另类的表现手法让整部电影都立意新颖。
在这个群像戏中,角色与场景都围绕着钻石铺展开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影响剧情走向的因素,他们是不期而遇,却又相互牵制。
独特的影像风格,奇妙的镜头运动,时不时地瞬间定格,以及那种英国人的幽默,混杂在一起,交织成只属于盖·里奇的电影标签。
英国导演盖·里奇的[偷抢拐骗]堪称匠心独具的得意之作,他不但是本片的导演更亲自撰写了剧本,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付诸于影片仿佛宣泄了一场肆意无忌的狂欢派对。
[偷抢拐骗]对比盖导两年前执导的[两杆大烟枪]在结构设置上可谓一种传承与延续,依然严谨娴熟的故事安排,同样精妙绝伦的叙事方式,还有点缀在其中特有的英式幽默,这一系列元素使得[偷抢拐骗]精彩至极。
盖·里奇出众的剪辑能力是掌控多线故事的前提保证,剧中每一个人物及他们辛辣的故事独立成章而又相互联系。
一开场便通过赌桌上亮牌的方式逐次介绍了人物背景,这样精妙的安排既好看明了又顺利交待了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把握好人物众多的群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类似这样的叙事技巧已然是盖·里奇的拿手好戏。
至于说盖·里奇的片子为何如此好看恐怕正是缘由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特征,无论结构的布局巧妙,还是在叙事的上控线精准,导演豪无保留地贡献了一场独特的观影体验,而这一切的美妙尽在[偷抢拐骗]里等你来一窥究竟。
片子不如老烟枪好看,但杰森还是嫩得掐出水真不赖。有趣的是Benicio Del Torro和布拉皮在开场字幕里显得那么重要结果其实都颇炮灰/酱油,Jason的位置那么靠后其实要算是第一男主?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过无聊...无法理解英国人这么深沉的幽默
皮特的演技真不行,放在一群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一看到他就出戏,不过身材很好是绝对的。环环相扣又穿插着各种黑色幽默还算不错。英式口音听得很难受,cousin Avi出场才拯救了我的耳朵
如果认真地看,应该会是四星。。。
不如大烟枪好看。四指frank我还以为是布拉德皮特擦!还以为他一人分饰两角😂脸盲真的没救了😂
铁牛推荐的——凡是黑色幽默的片子,只有成功,要不失败。两者必居其一。废话。
本片是盖·里奇继“两杆大烟枪”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偷抢拐骗》和他的上一部影片的内容和风格都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些喜剧风格,不过感觉盖·里奇在这部片子里比《两杆大烟枪》玩的更纯熟。盖·里奇在这部电影中也走向国际化合作之路,请来了布拉德·皮特和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等大牌明星。
盖里奇一贯风格。超喜欢快速剪辑的叙事手法,每个镜头闪一秒,却对所发生之事无比清楚。多线叙事,结果简单,过程复杂。不觉得比大烟枪好看
如果说这是一篇作文,这就是一篇没有主题的作文
比第一部差远了。盘子做得太大,涉及的人群和层次比第一部复杂多了,但创作者明显积累不够,所以只好生拼硬凑,从大佬到小混混,智商全都忽高忽低,行为逻辑不按现实规律走,只能生硬地奔向导演想要的结局。
多了布拉德皮特也比不过《两杆大烟枪》,不过《疯狂的石头》能打4星,这部也只能打五星了。强烈建议豆瓣可以打六星。
两线剧情稍显脱节,不及烟枪来得完美无缺,但仍旧是交叉叙事的典范之作。
Snatch.2000.HDRip.XviD-TLF
还是两杆大烟枪比较有意思 配乐也更好听
过火的学生习作。 。 。哈哈哈哈欢乐歌,还有me ma笑死我= = 老爹好像butch and sundance里面的bob啊~
连看三部确定盖里奇那种剧中人物以group为单位,剧情第一的烧脑片不是我的菜。首先我很脸盲,群像戏是我的弱势;其次我逻辑性不强,看片更不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烧脑情节串烧。不过盖里奇的片配乐和镜头都非常赞,最后拳击赛一场的镜头真是经典。《绅士们》很爱,大概是因为演员们的造型和颜值实在养眼,卖腐式搞笑怪可爱的,配的hipa音乐新潮又贴切情节。
。。。看过大烟枪以后怎么看这些片子都有大烟枪的影子,黑色幽默还是有的,但是实在不足以令人惊艳。
呃… 我个人觉得一般… 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 感觉情节太乱了一些…
完全的盖·里奇风格,虽然结果上不如《两杆大烟枪》有趣,但是笑点更佳,比国内的疯狂系列好笑!不仅如此,主角们更帅!
强行用一颗砖石串起来,15分钟都还没进入正题。乱,不知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