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片子想表达个啥,一群超猛的黑帮,一群超衰的警察,一个突然爆发小宇宙的父亲。
搞不懂,没啥劲。
都说最后的歌不错,打算下来听听。
《非法制裁》。
7分。
温子仁导演,凯文·贝肯主演作品。
翻出一部温子仁早年的作品,很有风格,但也很稚嫩,值得推荐。
凯文·贝肯饰演的约翰是个成功的白领,与妻子和两个儿子生活很幸福。
尤其是大儿子,非常出色。
某日两父子在驱车回家顺道去加油站的路上,不幸遭遇当地混混组织。
一个初出道的二愣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渣滓,出手杀害了约翰的儿子。
从此改变了约翰一家的生活。
根据当地的法律结合当时的实况,并不能将杀人犯送上断头台,这令约翰十分沮丧,于是他决定私下复仇。
冤冤相报……故事谈不上复杂,但也几次转折,而场景虽然简单,但场面相当火爆,很有温子仁个人风格。
前言公平这种东西,别人永远都不可能给你,公平是自己给自己的!
最近没有好看的恐怖片,于是搜了一下温导新作合适上映,结果发现这部自己没看过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从剧情的紧凑性和复仇的过隐程度来评价,给五星!
以下涉及剧透,不喜者慎入!
1. 从最开始渲染四口之家的和谐美满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铺垫,后面必然家破人亡啊!
国内外电影惯用的梗,强烈的反差对比,以增加观众对剧情发展的认同性。
2. 在加油站儿子出事之前,父亲和母亲在加油站通电话时,埋下一个伏笔,父亲说:but of course we may never see our son again. 这简直是一语成谶!
3. 儿子死后在辨认罪犯时,他都不愿意看罪犯的脸,这也表明了他极度的憎恨。
当律师告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轻判的时候,这个暴力的种子种下了!
4. 在法庭上,父亲看到罪犯那满不在乎的嘲笑时,那憎恨的眼神让他决定放弃法律的武器,他准备用自己的武器为儿子报仇!
于是他放弃了作证,他觉得把这个人关起来一阵子,相当于保护他了!
5. 从法庭上他已经决定要自己杀掉这个凶手,我能理解为了剧情需要,他的老婆必须死,以此燃起他复仇的烈火。
但是从心理学和逻辑学来说,他作为一个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后面的剧情透露他是某集团副总裁),他应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他从法庭放弃作证并跟踪凶手的行为说明他开始计划杀掉凶手,那么问题来了!!!
最为一个有着缜密思维和逻辑的人,在有计划的杀人前,应该会想到自己家人的安全问题,毕竟他看到了对方是一个小型黑帮组织!
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他在复仇前不把自己的家人先送走呢!!!
前面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说明他意识到法律无法给他公平了,那就是计划杀人,蓄意谋杀,那么至少要有准备啊,毕竟不是冲动型杀人啊!
6. OK,上面让我不解的问题我也只时从逻辑和心理上质疑一下,但是想要解释也可以牵强地说是创伤后遗症,导致他思考不全面……吧啦吧啦……whatever!!
我能理解,如果他思考太全面,后面的剧情怎么发展呢!
7. 于是他经过联系,费力的杀死了凶手,没想到这却惹恼了黑帮,于是即使在警察的保护下,他们一家三口依然中枪,妻子死亡,儿子昏迷不醒,只有他还活着!
8. 万念俱焚的他决定自己给自己一个公平的裁决!
他逃出医院,思路清晰的先取出好多钱,然后购买武器9. 在武器这段上也有一个伏笔,就是卖武器的胖子和黑帮头目之前的关系,从黑帮小头目去买武器时起,我就一直猜测他们的关系,毕竟作为一个军火商,他孤身一人,没有队友,并且对买家态度相当的恶劣,这种恶劣不是随意对人的那种,透着一种熟悉感,就好像他笃定黑帮头目不会杀他,我在猜他的底牌是什么,并且在猜他会不会拿枪杀掉军火商!
于是后面的剧情当我恍然大悟,原来黑帮头目是军火商的儿子,但他对儿子的态度和男主对儿子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他去找自己儿子的时候达到一个和谐的点,那就是不管怎样他还是爱自己的儿子的!
但是,注意但是!
爱不是你可以随意对待亲人的理由,爱他并不能磨平你对他的伤害,因此当军火商找到儿子报信却被儿子杀掉时,我一点都不惊讶,他终于用他爸爸的枪解决了自己的痛苦!
10. 当他联系好这些枪的用法后孤身一闯魔窟了,我给五星也是因为接下来过瘾的剧情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可以译名叫:集团高管孤身闯魔窟!!
不追究那些逻辑上的细节,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复仇电影,整个电影中都有一种张力存在。
我之前一直觉得男主不够凶,从长相来说太过老实,很小资的感觉!
但是在结尾时他的光头配上他憎恶冷漠的眼神,超凶!!
结局就不剧透了,我觉得结局很完整了!
好吧还是有一点点开放的!
whatever!
说真的,这部电影能有7.2分真的夸张,那个警察足以拉低整个电影到6分以下,全程不去抓坏人,整天怪男主怎么样怎么样,脑子正常的警察会这样?
还有男主也是奇葩,既然杀了黑帮的人就应该知道会被复仇,还不跑?
至少安顿一下妻儿吧?
在家等人来杀?
美国是没有警察了吗?
发生了一起恶劣凶杀案,杀人犯却悠闲的在大街上开枪,在酒吧里喝酒,还特么跑到男主的公司了都不抓,我是真的服了。
其实在看这部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是我,会怎么做?
尽管清楚知道佛学警语“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但是,始终躲不了心底真实的答案:如果是我,也会杀了所有伤害我亲人的混蛋!
是的,如果我做了,就像比利所说的:“其实你和我一样,彻头彻尾的杀人狂”。
这一场互相杀戮的战争,皆因对亲人爱的守护,采用极端的、以牙还牙的手段,让对方尝尽自己的痛楚,让彼此的痛苦在厮杀中愈深愈痛。
目的达到了,主角已经不再奢华拥有以前的幸福,可是,就在最后,剧情却安排了主角小儿子苏醒的情节,不知此时他是陷入不能与儿子共度余下的幸福生活懊悔呢,还是坦然地面对自己做过的一切,静静地接受死亡。
或许他不后悔,他的恨早已超越了一切。
谁都知道杀人要偿命,但为了一口气,却很多人依旧要选择杀下去。
近来,复仇杀戮的新闻不断,内容和此片都大同小异。
这些杀手大都为了深爱的亲人,才走上这条不归路。
在别人眼中,是心理变态的恶魔,可是他们在大众面前从未有过丝毫愧疚,他们无怨无悔。
我并不是赞成这种方式,然而,这确确实实是人性真实的一部分,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本能地反咬令它疼痛的人。
身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攻击的本能瞬间被启动,抛开法律,抛开一切道德,恢复到了人性最原始的状态。
不想再说了,只是希望从来没有杀戮。
非常非常惊艳的电影!!!
从一开始歹徒出场,影片就进入的高潮,一直到最后!!!!
动作场面安排合理,场面设计不落俗套!
有关汽车的动作戏份充满想象力!!!
贝肯的表演更是一流!!!
中间一段长镜头让人尖叫!!!
又非常巧妙的融合了詹姆斯温喜欢的元素!!
影片内涵也不错,可以使美国法律的问题,也可以是人性!!
如果你对为什么环球会让詹姆斯温执导速7有疑问,这部影片给你完美的答案!!!!
我只能说这是集各种脑残于一身的电影了,白瞎了故事和演员。
第一残,杀人入会缺少说服力,警察有案底,明明知道帮会,却无作为?
直到死人也不加理会,那米国的黑社会也太猖狂了。
第二残,男主为什么那么准确回头击退拿枪的人,那么准,力道也那么准?
导演没铺垫啊!
第三残,男主准备复仇,这是思考过的行为,但在无任何训练过的情况下(装枪时有镜头暗示),去袭击对方老巢,失去天时地利,和碰运气有何区别?
而且边走边打,他最后活着出来真是撞了大运。
第三残,来杀人全家,居然三个活两个,这种灭门也很残。
第四残,白痴警察,我真是无话可说,难不成米国警察都是废物?
和别的电影里的多事鬼好大的差距。
第五残,旁线太多,让人抓不到终点,复仇还差点力道,感情还不够火候。
总之就是导演没放好类型。
就是很残,很残,哪个人说看不上这部电影就不会欣赏了?
那我只能说,你欣赏的电影我欣赏不来,我和这种残不是一个水平线的。
一个不一样的复仇,复仇片的好看在于蒙受冤屈的主角脱离法律,手刃凶手,释放情绪,观众们也出了一口气,很爽。
但此片略有不同,前提是一样的,主角有着美好的生活,不出意外就这么到老了,但一次帮派的成人礼恰好选择了他的儿子,只因为他的儿子在那里,莫名其妙儿子就死在了自己的怀里,此种愤怒非常人所能忍受,而法律却不能给他一个他想要的公正的答案,所以展开了复仇,而他的复仇不像是其他片子那样完全就是爽片,他凭借自己长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较为轻松的手刃了凶手,而之后他哭过,恨过,后悔过,但事已至此已无可挽回。
警察在这种电影里一般都是弱智,当然此片也是一样。
但帮派分子并不会放过他,当着主角的面杀了他的妻儿(男主也是被恐惧冲昏了头脑,突然弱智,人家已经来追杀你了,你却还没有带妻子和儿子去避难,不过他的儿子侥幸活了下来),没有了家人的后顾,他才能放开手脚,此时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但对他来说确是唯一有用的方法,在第一次杀人之后,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别人也不让他走回头路,不顾一切的杀掉这些帮派成员(当然这些帮派分子也不过是一堆混混,菜鸡而已,霰弹枪近距离开枪都打不中人的那种,没打中要害都不会补刀那种,贴脸打不中头还被反杀那种,强行延伸剧情)其他片子,主角后期杀人就是爽片,最后一身无伤,站在尸体堆,仿佛完成了某种神圣的血的洗礼。
而这部片子不是在宣扬这种感情,而是把一个普通人在这过程中的真实反映表现出来,他们不是一下子就勇猛起来,会害怕、会受伤、会流泪、会崩溃,局面一步步地把他们逼入深渊,身不由己,他们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所有,变成一个毫无畏惧只想着复仇杀人的恶魔。
最终他成功复仇,但除小儿子侥幸你活了下来下落不明,包括主角在内的其他三人都死在了这一次复仇中,这个结局不是happy ending,但却是很有深度的结局。
而所有事情开端仅仅是一次帮派的“成人礼”。
拍出《电锯惊魂》的詹姆斯•温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以血浆和残暴为主要噱头,相反,暴力在这部影片中很内敛。
虽然杀了很多人,虽然每个人都死的很惨。
但是导演把更多的镜头给了一脸恐惧和无奈的杀人者,还有绝望至极的被杀者,而不仅仅是把镜头对准了断肢和枪孔。
不管是从整体的面上看,还是从每个镜头的点上看,故事的编排和镜头的设置都是多维的,并不是仅仅杀人爆头完事。
再加上影片令人绝望的结局,所以这部影片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喜欢。
同时,其绚丽和张扬的电影技巧和视觉冲击又不会讨好影评人。
当然,这些并不会影响《非法制裁》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非法制裁》沿袭了莎翁复仇悲剧的经典套路,现代化城市背景使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可信。
即使怀疑其真实性,也不会因此而放弃观看。
这也正是本片编剧的过人之处。
同时,镜头语言也让人目眩。
影片中有大量的手持摄像,还有甩镜头。
在美国电影中这是很少见的。
车库追杀那个段落堪称经典。
不管是从摄像还是从导演的场面调度。
像前面提到的车库,影片的拍摄场景大都是在地形复杂的巷子,别墅,大型办公楼,废弃疯人院……这些场景错综复杂的摆设和层次无疑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拍摄难度。
在这些场景中,追逐或者寻找的戏比直接面对互相开枪的镜头多很多,这种设置虽然削弱了影片的视觉刺激力度,但是更吸引人。
中国电影《枪火》中也曾运用了大量这样的设置。
刨去这些绚丽的外衣,影片蕴藏着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
凯文•贝肯扮演的尼克•休姆是一个美国有钱人,他有着幸福而无聊的生活。
他有两个儿子,还有个好妻子。
但是某一天灾难降临,大儿子被当地的小混混打死。
按照法律小混混只能判三五年。
于是尼克•休姆决定自己动手报仇。
他杀了凶手,同时也开始了他和那群混混的战斗。
在后面的故事里,他杀掉了所有的混混,他却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小儿子也差点送命。
警察和法律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尼克•休姆由一个公司的高层变成了杀人狂,这看似不可思议。
开始,他的身份是与秩序、形式、理性和一致性等相联系的,后面则表现出了暴力、迷狂、激情、非理性。
这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德里达认为,疯狂或者非理性和理性或者秩序之间不是对抗关系(福柯认为是对立的),而是延异关系,疯狂是理性的一个迂回式延搁,理性同样是疯狂的差异性要素,疯狂和理性不是处于一个深层的整齐匀称的二元对偶系统内,而是处在一个无止境的差异链条系统内,它们互相指涉,彼此进行着开放的、无拘无束的能指“嬉戏”。
尼克•休姆的所有出格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也明白会出现的一切后果。
同时,理性也会让他更加不理性。
例如每当他想“我在干嘛”反思时,马上想到的是“我下一步要干嘛”。
事实上,理性只不过是对现实的要求和意图被延缓而已。
就像法律永远制止不了犯罪一样,理性也永远制止不了非理性。
理性的社会和理性的秩序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维持这种“延缓”。
每当“自私”的非理性行为以“暴力”的面目出现,其实秩序还是不堪一击的。
例如杨佳的案子。
本来杀人受到社会的谴责。
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民众不至于好坏不分吧。
片名:非法制裁 英文片名:Death Sentence 国家/地区:美国 发行:20世纪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导演: 詹姆斯•温 James Wan : 主演: 凯文•贝肯Kevin Bacon 艾莎•泰勒Aisha Tyler 加内特•赫德伦 Garrett Hedlun 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 凯莉•普雷斯顿Kelly Preston 分级:美国R 片长:110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8月31日2008-9-5于长沙科教新村独立影评人:魏晓波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有点像《蛮荒故事》,最后是一个和恶人双输的故事,故事本身让很多自认为是弱势群体的观众看着觉得挺舒服,你来搞我我搞死你全家(全帮派),但是问题是最后大决战老爸反转的太厉害,体力爆表、瞬间成武器专家一枪一个,不是导演或者编剧让他回家挂掉他很可能就活下来了,或者结尾是开放结尾他活下来还可以搞个续集。
这个交代的有点不清楚。
当然如果是我唯一的孩子被无缘无故杀死,我必须做掉凶手和他全家,法律有时候没有太大用处,没有孩子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么活着也没意思了。
如果我还有其他孩子,就只能想点另外的办法了,自己没有计划的瞎冒险实属下下策。
很真实的老男人。
有点意思的竟然是反派他爸。这主角、反派包括警察是真的莽,一点都不讲究啊。
一颗星给Bacon一颗星给摄像
本来只想给一分的,但是还有一颗星是送给最后剃了光头的男猪的。我很萌光头啊
如果不是后半段的枪战,我真的想给一星,男猪脚PK的时候相当专业,难道当总裁之前是海军陆战队的?美国的法律也太儿戏了,大街上随意杀人竟然只判3年,然后再纵容受害人去大开杀戒复仇,太人性化了吧?
“战争中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对的,到最后也还不是全部死光光”
温子仁导演的非恐怖片,剧情很简单的以暴制暴的动作惊悚爽片。简单粗暴。7分
忍无可忍 无须再忍
4-。最近是撞上复仇爹联盟了咋的?随便挑个温子仁的片儿下饭竟然也没逃出去?看的时候还纳闷培根叔是真不会老啊?细一看哦原来拍了十多年了。这个爹有点儿业余,但胜在有股蛮劲儿,可结局又不那么大快人心,现在电影里那些复仇戏码一比之下就显得尤其套路了。还有那血浆,那质感,那摄影,是真的挺“温”的,最后逼仄迂回空间里的大决战老觉得冷不丁要钻出个鬼来……停车场那段拍的挺好,歌儿也不错!
不愧是电锯惊魂导演的作品,依然毫不吝啬暴力和血浆,"Everybody thinks they are right in a war,everybody still die in the end",以暴制暴的主题下却出现这样一句台词,相当微妙~~
前半部分还好,但后半部分糟糕的故事陈述能力让我的评级直接从3星掉到2星。
Vengeance is mine...
【B】真是相当过瘾的行活,纵使剧本毛病频出也无法阻挡温子仁的闪耀。无法忽视那些频频射失的子弹,无法忽视那些复仇剧中的陈词滥调,也同样无法否定本片动作场景的高完成度。第二幕停车场的逃亡长镜头与第三幕的楼内枪战都极具水准,贴合角色状态的同时又奉献了该类型中最赏心悦目的炫技段落。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未来温子仁所执导的商业大片的基本风格,长镜头+广角永远是最能丰富单一场景内视觉冲击力的方法,百试百灵。
Everybody thinks they are right in the war.
看完电影才知道这是温子仁的作品。一部很难得的复仇电影,感情写实到位,唯独结尾忽然转变成纯复仇有点突兀
绝对不算是上乘之作。即便是想报仇,也应该先安顿好自己的老婆和小儿子啊,太冲动、太鲁莽了——最起码,被帮会追杀的那一刻,就应该想到家人的安危,赶快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看着让人憋气!男主角脑子进水了!还有那些没用的警察!——其实是编剧太失败了。
【矫情与暴力。当你遇到你爱的人被杀,你会怎么办。】长镜头与OST实在太美
太血腥了,太暴力了~
一般一般~
没猜到过程也没猜到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