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
世界观构思很有意思,以闪亮之名这个游戏里,那个进入内心世界的设定明显借鉴了它。
世界上有极少量超能力者,他们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搜查和改变人的记忆。
也就是洗脑、操纵人的行为,达成自己的目的。
它的设定是,人类的大脑区间分为山和谷。
山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是活着的动力,或者称之为希望、理想、幸福。
而谷就是这个人最黑暗的创伤,内心最害怕的阴影。
普通人可以自己创造记忆,他们的山和谷都是开放的。
超能力者特殊一些,他们都是精神有问题的人(表象看),没有办法自己创造记忆。
不是所有精神有问题的人都是超能力者,但是超能力者,肯定精神有问题。
这几十年来,林在一堆问题儿童里只挑中了司、悟、美玲。
司跑遍了各种医院,也只挑中了广树。
公司并没有批量生产pet,不是公司不想,而是没有那么多能成为pet的超能力者。
超能力者没有山,必须靠别的超能力者给他们分享“山”,才能变得像正常人一样。
分享山的这个人被称为山父,被分享者天然地会对山父产生异常依恋,一辈子无法斩断这种情感。
也就是恋父情节。
在这个动画里,这份感情看起来就像是耽美男同。
超能力者可以自由入侵别人的大脑,同时为了自保,给自己的山创造锁,以保护自己的大脑。
无论普通人,还是超能力者,如果一个人的山被摧毁,那这个人就会疯掉或丧失意识。
这个故事就是超能力者中间,一个山父和他两个孩子的恩怨故事。
笑。
林先是领养了司,两人建立了分享山的父子关系。
后来又领养了悟,也建立了这种亲密关系。
林必须二选一,出于各种考虑,他就选择了悟。
司就疯了。
司自己成为了山父,养了一个pet,叫广树。
广树依恋司,司依恋林,但是也割舍不下广树。
也就是司上有老(山父),下有小(山子),他都割舍不掉。
笑。
动画里有一幕笑死,司把林摧毁了,林变废人了,司哭着给他喂饭。
广树这时候知道司的真面目,想要逃跑,司就盘算着把广树也摧毁了。
司的幸福构想是摧毁广树之后,每天给这一老一小两个废人喂食一日三餐,只要他们陪在他身边。
这就是他卑微而扭曲的幸福。
这部作品真的很疯。
不是高开低走,也不是低开高走,它一直在疯开疯走。
司这个人设特别有意思,前后反差很大,但是细思他也很可怜。
这部作品最亮的地方就是心理世界的设定。
故事也不错,结局很虐。
希望,还能有下一季。
其实我事先并不知道这是个充满了散装普通话和C国黑帮的有点gaygay的心理番,但看完以后真的倒吸凉气,太优秀了,主要是对于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而言,这个故事真的正中了我的心脏。
剧中设定没有完全一一对应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或者定义,有一定程度的化用和整合。
对应一下的话大概有:PET们:对于他人的情绪异常敏感的人,幼年活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边界。
“山”和“谷”:快乐幸福的/悲伤抑郁的两类重大事件,在番里这被视为人格的基础。
上锁:情感隔离;山父:健康人格的示范/指导PET获得自主的情绪处理能力;在这之外,“意象(image)”是一个完全架空的设定,它是一种存在于主观世界中的PET本人的化身,也是使得PET能对人的内心与记忆进行浏览与操控的媒介,PET们通过这一化身在内心世界的山和谷中来去。
在剧情中,“山”更加健全,但“谷”不够牢固的广树就是没有被社会和命运毒打爆锤过的赤子,更没有防备之心,更善良,容易与人共情。
而“谷”异常牢固复杂的司就是被命运磨平了棱角甚至被扭曲的社会人,更加冷漠、坚韧、警惕、不易受伤,但一旦崩溃就是大厦将倾。
整个主线中PET对自己山父态度的设定和刻画非常到位的,对于一个让自己感到快乐、安全,给自己的生命以高光时刻的人,依恋/剥离之痛的呈现都很戳心,至少我是真的疯狂投射了。
广树和司的关系里能明显发现广树需要司作为情绪处理的容器,悟和林分离的时候染头发打耳洞改变形象是不是像极了失恋的你(不)13集一集封神真的不是盖的,甚至我觉得对我来说把整部作品拉高一颗星的就是最后一分钟。
全剧发展从司和林相见开始就变得又黑又抑郁,每个山父都和自己的PET在强烈的情感连接、命运的游戏、求而不得的痛苦中纠缠和扭曲。
大多数依靠林的“山”活下来的人们内心的“山”有着和林的“山”相似的景象,并把自己的“意象”变成自己山父中的一部分:司变成了水,广树变成了鱼,美玲变成了蝴蝶。
由此可以明白,他们生命中与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时刻完全来自于他人,因而他们对这个给予者,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山父产生了巨大的恋慕和依赖,并由此生发了痛苦。
而只有悟的意象是自己的任意门,也暗示着悟成为最后的引领者。
最后广树和悟按照林留下来的逃亡路线前行,发现从林的内心中复刻的“山”的景象在现实中呈现在面前,成为自己真实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独立个体的生命体验。
在这一秒PET们才真正剪断了与林相连的精神脐带,“我”的生命的每一个重要部分都是“我”亲自见证、感受与决策的,不是他人的映射,不依附他人,“我”终于拥有了完完整整的人格边界。
自此一个处处描绘着毁灭的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迎来了一个关于重生的动人结局,让我缓了很久。
就很希望故事在此结束,但明显还有更加开刃的第二季……另外最后一话广树删除司所有记忆的桥段实在是太俗了!!
但还是把我的心扎成了筛子_(´ཀ`」 ∠)_……消散的美好记忆这种梗,从《翼·年代记》开始就是我童年的阴影和最让我伤心的意难平之一。
我相当迷恋司这个角色,并不是说认可他,就只是一种迷恋……这个角色拥有的毁灭倾向、扭曲、灰暗、占有欲、不为人知的忧郁脆弱都太有张力了(prprprpr)。
真的就让他定格在被广树毁灭的时刻吧,破碎太美了,不要变成复仇工具人,也不要救赎。
(可惜绝美颜值只在OP)
在一开始,司和广树两个人就有着很不同的性格,司非常警惕,理性,而广树有些冲动,单纯,还爱感情用事。
而与之对应的事情是,司的锁非常坚固。
而广树的锁非常的松。
司在摧毁自己的山父林的时候,林竟无法反抗。
一次次想去向司去表达自己的真心,却被司一次次拒之门外。
司得意洋洋的说:自己的锁非常非常牢固,因为自己用“谷”把“山”保护起来了。
来说一说“山”和“谷”分别是什么。
我觉得山应该代表的是自己曾经美好的回忆,而谷则是代表着自己内心不愿意去面对或者回想的记忆。
我自己在看到那些“超能力”者的时候,其实就觉得,为什么这些人无法拥有自己的“山”呢?
我自己的解释是,因为生命最初被迫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痛苦,最终人为了保护自己,陷入了“痴呆”状态——没有任何感觉。
这代表着,没有感受快乐的感觉,也不用感受痛苦了。
而最初去分享山给这些人的人好像帮这些人去打开了一个可能性“快看,生命不止有痛苦。
”这个意义的重大,好像就是最初生命开端感受到的第一份温暖。
而这个“山”是两个人创造的,或者只能由一个人去向另外一个人无私地分享自己开心和温暖,它创造的条件的人数必须为2人或者以上。
回到司的山,司的山是林给他的,因为误会,司误以为林不爱他了,于是把林摧毁,于是把山锁了起来。
其实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心,自己渴望爱的心锁了起来。
并且得意洋洋,是啊,如果一个人去斩断了爱或者渴望爱的能力,那他要有多么恐惧,多么绝望啊,司把这些痛苦锁起来了,还以此为傲,看哪,我不会再被伤害了。
但是他消除了被伤害的可能性,就也同时消除了感受爱,期待爱甚至被爱的可能性。
以至于,最后林一遍遍解释,司都不相信了。
即便最后广树想要去拯救司,可是,因为司为了避免伤害,把自己内心的深处脆弱的爱藏的太深了,用各种敌意和防御机制,一旦入侵,就会把所有一切毁掉。
其实司是自愿去摧毁自己的记忆的,因为那些东西会伤害广树,那一刻其实,司是爱着广树。
山如此脆弱,随意放人进来似乎就被别人有了伤害自己的机会,可是如果不放,锁的太紧,也把自己死死困在里面。
我并不觉得,司彻底废了,也并不觉得林废了,只要有人去真诚的爱他们,就可以共享山或者重新创造山。
人的心灵如此脆弱,交付一个人真心,也就意味着别人拥有了伤害自己的机会。
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会把自己的真心敞开给他,即便有可能会被摧毁,但是我们也有机会去创造一座山。
这不就是爱与羁绊的诞生吗?
我也有自己的“山父”,那是我很爱的人。
我的山也是他给我的,这些美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死死地支持着我,我痛苦的时候就会回到他给我的山里。
我也有让我崩溃的谷。
我不敢想象,山被摧毁的人,到底有多崩溃,但是如果是我,我会彻底崩溃。
这个设定还是很有趣的,但是感觉被吹嘘的太厉害了,神作还是称不上,弹幕一直在说什么细节呀,什么演戏呀,反转呀,然后我就一直期待最后会有个大反转,但是结果也没有呀,期待值太高反而有点失望?
当然这个番还是有点烧脑的,但是我感觉烧脑的部分是最开始看前几集,世界观、设定还没有全部铺开的时候,最后也没说清楚公司是做什么的,那个社长怎么就那么牛逼,能管着一帮超能力人,当年的历史具体是什么,林这样的超能力者都是怎么来的,这些设定没说清楚所以感觉烧脑,因为背景都需要观众自己想象,自己寻找答案,但其实发生的故事很简单,傀儡们想要逃离操控者的束缚。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个人认为没有到漫友们说的神作的高度。
插播一句,司真的好帅呀!
虽然他坏但是不影响他帅呀!
司真的是林最苦逼的一个儿子了,因为对林的依赖深陷公司泥潭,对林求而不得同时又对悟嫉妒,最后成病娇了。
我其实相信最开始他是想和林同归于尽的,一方面是求而不得不如毁掉,一方面是觉得对山父的依赖是扭曲的,干脆解决源头,但没想到广树将他救了,从此就真的坏掉了,他也只是想要找个人永远陪着他。
林虽然心理也惦记着司,但我感觉他就是偏心,就像生二胎的父母一样,嘴上甚至心理认为能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但行为上总会有侧重,留给悟的U盘也是,大致意思就是说,你快逃吧,对于你的哥哥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就算了,而且你要小心你哥哥可能是个坏人哦,要优先确保自己的性命哦。
有点心疼司,不过最坏的就是社长了,没毛病。
最可怜的是桂木了,也没毛病。
司是即夜神月以来我认为刻画得最复杂最成功的谋略型暗黑系男主。
接受反驳,反驳的麻烦顺便安利一下番😁被悲惨过去塑造的司,虽然通过创造自己的PET广树,暂时压抑了林抛弃自己带来的伤痛。
但那种印随般的对林向往的本能,并未因广树的存在消失,而是在和林相见的瞬间将多年积压的由深爱转化为的委屈不甘嫉妒愤怒仇恨一股脑自毁式的倾泻到林身上,甚至顾不上理解林不断告诉他的“带你走”是何原因和含义。
而在摧毁林之后,原本以为的满足感并未到来,更被一种不愿承认的悔恨逼迫到疯狂,他拼命否定过去这件事成为了他新的想极力否定的过去。
于是这次司将嫉妒的怒火对准了悟,这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抢走了林的无辜的人。
不难想象司有多少次希望自己是悟,是被林选择的人。
当悟被射击,司以为终于达成将悟摧毁的目标后,只有那么一瞬司感到了大仇得报的快感,然后他马上意识到林和悟都是想解救自己的人,而一直追求自由的自己却亲手杀死了自己自由的可能,只因被仇恨和嫉妒蒙蔽了双眼。
司被自己的伤痛禁锢的太久太深了。
这一刻的司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悔恨,并再一次试图用摧毁的方式消除自己的痛苦。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试图摧毁的是他自己。
司是可悲的,正如摧毁屋这一存在,通过抹杀、篡、改否认记忆的方式以求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也是司从小到大学会的唯一的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
所以当他想要获得林的爱却无法得到时,他仿佛别扭的撒娇般用这一方式摧毁了林、悟和自己。
而悟最后证明,过去是不必被否定的,根据下一步的行动,过去的行为的意义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世间是存在不必摧毁就能达成目的的可能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至于司对广树的好,全然是一种并非基于对广树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怜惜的情感,将广树和自己的关系等同到自己和林的关系上,通过爱广树,代偿自己未能从林那里获得的爱。
正因如此,司可以一边对广树产生极强的保护欲,一边一次次利用广树达成自己的目的,包括让广树顶替摧毁林的罪,让广树摧毁悟,以及让广树摧毁自己,全然不顾这些事会给广树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伤害。
因为司是真的一直打心眼里觉得司是属于自己的PET。
是PET,是对自己唯命是从的PET,是独属于自己的PET,但不是人。
所以司最后癫狂的考虑如果广树不按自己说的来,就要将广树变成被摧毁的林的样子,我相信司在这样想时是伴随着一种自恋的自我感动式的情感的,他将自己对广树的物化的占有欲误以为是爱。
从未获得过真正的爱的司,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这样想来,悟最后能赢司,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幸运的呆在林身边十年,而林教会了悟真正的爱,包括如何爱自己。
我很喜欢这部新番里关于记忆中"山"和"谷"的概念。
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如果称作"山"的话,那我也是有的。
而且和"pet"一样,我的"山"总是被别人分来的。
并非牢固的意象,是更加虚构的世界——别人推荐的作者,别人听的音乐,别人热爱的学科。
我也有我的"谷",自信藏得很好的谷。
我也有我的"锁",十分坚固又迂回的锁。
在司因为感到被山父背叛,黑化到怀疑人生的时候,我产生了巨大的同情。
毁灭那个人的山,就等于毁灭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出于恨,还是忍不住去做了。
我想起一些谷底的时刻,希望自己从未存在过,直到明白自己的山可能对另外的人有价值。
是的,"山"可以分享,这是一条核心的慰藉。
我也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算正常人,但我知道一个正常人绝对无法把自己的过去的路标全盘否定掉。
我在想林奕含的故事,她的老师想必也是山父一般的角色。
文学有多美,他们共享的山就有多美。
然而有一天谷入侵了山,或者说她被迫意识到她的山不是山而是谷,她所相信的东西并不存在,这种信仰倒塌的过程是可以杀人的。
而司和悟被拯救的方式是,那一天他们真的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山。
他们吹到了风,看到了阳光和彩虹,确证了美好的存在。
他们终于变得坚不可摧,不是因为更精巧牢固的锁,而是因为补上了山的那一块所缺,拥有了回忆的权力,不再是依附于任何人的pet。
能够赋予孩子独立的自由,这就是林为什么是山父,而不是训练pet的傀儡师。
有时我想,在情侣的爱情之外,确实还有一种真切存在的感情可以让分享同一座山的人互相连结。
比如对一个共产主义者来说,"同志"是一个形容这个状态的词。
没有回忆就去创造回忆,一直以来我也只想自己的一片天空。
那些细微的时刻,在发出声音之前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住手指的颤抖的时候,在打开消息前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住涌出的眼泪的时候,当下的情绪终于覆写了过去的情绪的时候。
那片天空是存在的吧,只要我不忘记。
这部番的优秀可以说是远超它被用以对比的标杆们的,但它似乎并没有得到它本应得到的足够的赞誉。
尽管思路上看似类似盗梦空间,但它对山、谷以及共情的能力,人物感情,所有这些部分的探索,思考和刻画,都远远深广于前者。
但由于它片名和思维覆写部分的高完成度,让人往往忽略这部作品真正优秀的部分——这其实是一部群像番,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感情真挚。
在这一层面上,它已经远远超过永生之酒的层次。
更为突出和令人惊艳的是,在短短十三话的篇幅中,一个家族史的恩怨情仇几乎被事无巨细地刻画出来,背后背景的深广尽管在作品中略显草率(但细看其实巨细靡遗,跟eva之类一地鸡毛完全不同),却很显然在创作者的心中构思许久。
这种长篇性质的厚重,是市面上大部分作品(诸如同期的异度入侵)之类的短篇集完全不能比拟的。
下面我来一一细数本作的匠心:1。
思维覆写其实这没什么好写的,在没有装逼痕迹的前提下,智斗的部分起码是没拖后腿,整体叙事流畅性和可理解性,在密度极高的信息量下撑得起来。
更了不起的是,智斗部分不但毫无卖弄意味,逻辑相对缜密,还和剧情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例如,全作剧情的关键人物——也堪称智斗部分的灵魂——司,他在无数谋略的过程当中显示出的偏执,非常好的融入到了对他人物的刻画当中,这是一个pet要拉断脖子上的钢索,而索却勒入肉的徒劳努力。
公司上层的深谋,也非常好地布局到了作品前半部分的“复仇”桥段,此种爱恨情仇造就的史诗感,实在难以想象仅用了13话,可见是通篇没有虚笔。
谋略不是单纯的秀智商,而且是有组织地令人沉浸在一场命运式的悲剧中。
篇中大半的人物都尽力在钢索上不愿坠死,这种尽力凸显了他们作为人物的真实性,也表达出他们所争取呵护的那片感情的珍贵。
2。
群像相对单纯的悟,阿晶也有那场交心的会面,他们的性格,造成他们其实并非推动剧情发展过程中多么举足轻重的棋子——相对轻信,因而离悲剧的进展相对远——但即令这两个人的关系,仍然有一些细节。
诸如互相问对方口渴时的试探猜忌,在其他人的眼中其实小儿科,但是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力求自保。
后续阿晶对悟也有一些感情,这在结尾她不忍看到他被枪抵着时的细节可以流露出来。
悟和阿晶是相对单纯的棋子,但单纯的人也有惺惺相惜。
阿晶的单纯继承自父母,而悟在林的庇护下成长因而远离黑暗,这些象棋中略显呆笨的王,是其他能力更甚的棋子们的保护对象。
另外值得一写的是司,他的可悲实在是无以言表。
苦等12年将希望自我抹杀,其中的千肠百转实在已被这部作品刻画的淋漓尽致。
极暗环境中为求自保的苦心孤诣,直至移山作谷,将希望与绝望融合在一起作锁,也要来守护自己的山。
包括对林陷入绝望,对广树的利用但又想要救赎,层层又叠叠,行行重行行。
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十二年的处心积虑终究却强化了预设的前提——锁链是打不破的。
他那一生只用了一次的獠牙也咬向了上位预伏的目标。
绝望,甚至比权力更可怕,它运作的机制已经超过了上位者们的设想,绝望像有意识的昆虫撕咬一般,仿佛具有自我意志。
可怜的司不是基于权力的压迫,而是基于自我主观的绝望和恐惧,不断讨好,越陷越深。
这种刻画的细腻也流露到了片头画面当中,司当然是制作者用心最良苦,投入感情最多的人物。
林面临的困局堪称是唐山大地震式的放弃,作品留下的希望始终投射在这一猎魔人式的孤胆英雄身上。
乱局当中虽万千人,虽然缺乏了些烘托和煽情,但林仍然不愧是压得住千钧的一发。
死后遗志,仍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即令少主龙城府深沉,神经绷紧,连社长都放下疑虑稍显松懈,他仍从未放下对pet的贯穿全剧的密切提防,赤身裸体不忘背手持枪,到底扛不住短刀翻腕,一发入魂。
正是借助林的全局视角,让我们窥见这一史诗/3。
史诗十三话,不到十个人物,也能造就史诗感,从结果上来说这就是本作最令人惊叹的地方。
从最初的桃源,到晴天霹雳式的家族背叛,此后家族信仰完全改变,直接转入无底黑暗,裹挟着所有相关人物拖入风暴深渊。
所有的盘算,多疑,血腥,都来源于早年那场对悲剧的复仇,屠龙者最终变成恶龙,成为不择手段,再无温情,重利轻义的黑道家族。
逻辑通顺,感情充沛,这样的源起才托得住舞台上演员们内心的分量,也只有这样的演员的死斗才造就的了史诗。
玉碎后满目萧然其实没有胜者,霓虹划过,此情只可问天。
史诗向来不必如《指环王》那样有多大的场面,甲贺忍法帖不过二十人,为什么爱恨情仇仿佛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他们决死的心,他们肩负的信,因为他们不仅是他们个体,而且作为符号,也承载了承继下来的运命——在这样厚重的链索下,他们在一幕幕场景下愤死,让他们终其一生历尽艰辛修炼的忍术,随着他们临死时紧握着的信念和意志,灰飞烟灭。
因为史诗向来不在外在而在内在,史诗从来都是在人心上演。
本作虽然在格局上没有那么庞大恢弘,叙事和风格上也并不侧重史诗感的煽情烘托,但贵在不夸大,贵在真诚。
因为这种真诚,社长父亲的一条人命,也能拉开血雨腥风的帷幕;司的十二年的苦等,才结出了这样幽愁暗恨的果。
因为人心上的山和谷并不比五岳更轻,心头的彩虹也许比世界和平更来的江清月近。
更请不要忘了桂木和怜怜的爱情,铺延开说,惊破霓裳,一曲长恨可祭之。
权力把桂木的人性蚕食到了面目可憎的地步,可是,可是。
熬夜到凌晨三点,终于看完了整部番。
我看到的,不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是自己的映射。
没错,我小时候就是一个自闭的孩子。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把所有玩具(人偶,机器人,小动物)摆满三四个瓷砖,那里是我的世界——在别人看来,我在那和空气对话,其实那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玩这种游戏,原因很简单,我几乎没有朋友。
哈哈,这种孩子是不是需要个山或者谷吧。
的确,在我脑海深处有一个地方,有一位万事通老爷爷,什么都懂,总是在引导着我。
我本以为这种事是我儿时的秘密,没想到和动漫里这么像。
我们这种人,山都是虚构的,其实摧毁我们这种人更容易吧。
一句话改变了我们这种人天生的悲观。
未免不要太悲观,这山的景色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吧。
所以,务必遵循着初心前行,一定可以逃出去的。
据说悬疑番是冷门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喜欢比较冷门的东西,这样的番高能又燃炸,该走感情线的时候能触到你的神经,该走理智线的时候剧情流畅通顺,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能激发你的想象和思考,这样的番的编剧,比很多圈钱剧的编剧优秀多了不是吗?
每次我看到类似这种番都在深深疑惑,这么好的番居然没有人看。
真心希望随着重品质,讲良心,有思想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做出来,优秀的编剧,导演,创作人越来越多地被大众看到,认可。
司幼年时得到了山父的馈赠:意象和爱。
却在不久后被悟“夺走了”林的陪伴与关爱。
司开始嫉妒,开始扭曲,开始对林抱有强烈的执念,随后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夺回”林。
他做出了“baby”,这也许是他渴望对林做的,后来他也做到了,彻底摧毁了林。
司满心满眼都是幸福——照顾着不能自理的林......他很快就找到了广树,把他培养成自己的pet。
将自己渴望从林那得到的一切都给予了广树。
执行任务时,也是优先广树的心情,所有广树不愿意干的工作全都由自己接下。
他开始给自己的山设下重重叠叠的锁,那是最初的景象——林为司展示他的山,林是一如既往地温柔,司还是纯洁可爱的孩子。
纷繁复杂,连他自己也解不开。
最后司也毁于此。
广树,也是被公司用来买卖器官的活体储备。
被司看中后,开始了与司的生活。
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广树视角)。
司是广树的山父,对他温柔,宠溺。
是如同兄长般的陪伴,如同父亲的关爱。
广树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为任性的少年。
提出任性的要求——搬出公司,和司一起经营观赏性的鱼店,不再为公司工作。
司满足了他,自己默默承担了绝大部分公司委派他俩的任务。
美好的生活似乎已经来到,可是林的重新出现打破了这个“梦境”。
广树被迫陷入了公司与林的争斗,他逐渐发现了司与林的过往。
在这场争斗中,他失去了司,与悟逃离了公司。
我很遗憾,直到最后司还是病态地执着于林。
他误会了林,摧毁了林,又在最后得知了真相,毁了自己。
我很欣慰,悟与广树逃离了公司,并且计划夺回林与司。
结局是bad ending公司是最大反派,可司也做了很多错事,林温柔也败于优柔,后期忽视了司是他最大的错误。
只有美玲,广树和悟是无辜的。
心痛于林的无可挽回,寄希望于后面的故事——广树和悟的成长,司的挽回。
挺好看的,一下午就追完了已更的。看得好舒服😑
中文蹩脚
《思维覆写》|1.设定不错 2.中国话居然不用看字幕能听懂 3.场面切换赞 个人觉得部分画面切换和设定上比《异度侵入》好 其他不够《异度侵入》好 / 前面有一点烧脑 但后面都有填坑 逻辑紧密 结局好猜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实例
挺无聊的,神特么低配今敏,忘记标了,补一下
3.5
pet原作2003年 今敏2006 更不要提盗梦了 一口一个低配 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低配
汉语含量真高啊
表现不俗的漫画改编。记忆心像的操纵伴随着更多伤口撕裂。踏过地狱般的绝望谷过后方能一瞥希望之峰
3.5,构思很厉害,情节处理也很有水平,中段稍微有点垮。主要问题是台词(特指大量中文台词)太多了,特别拖。
?我感觉我前面少看了二十季
山父给了我们最初的山, 但是我们可以寻找我们自己的山。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 我们内心深处的山就不再是仅仅是山, 而是相信山的存在了。 纵然此时此地,太阳没有在这里升起,在世界的某处,微风必然正拂过晨曦下草原。
2020目前最佳!!
山与谷设定满有趣的 制作上也能匹配设定的风格 就是崩得太多了 不过我真的好烦里面pet表现出超级粘人 还有蜜汁脸红和表情的桥段 不是不喜欢基情四射 只是感觉这部卖得有点低俗 剧情还算不错 准备去补漫画来看
良作,只是中间一段太拧巴了,中国反派呵呵
抛开什么玩意深度、黑深残、人性这种找存在的标签,这部番作为一部番剧,没有抓人的点,过于无聊了
谁都逃不过说普通话的命运。。。
相比被各种神吹的《异度侵入》,个人感觉这部反而更有逻辑、人物刻画也更细腻有趣。建议第1-2集一起看,第1集是初步引入能力的概念和结果,第2集再具体展示篡改记忆的方法,以及主角们为了保住被害者性命而做的额外努力。这种屈从于现实又尽力不违背良心的做法,和对能力的高要求都是很不错的看点。“山”和“谷”的理论也非常形象。原以为接下来会走入接不同案件的单元剧模式,结果4-6集开始大反转:不仅往剧情向发展,各种对弈更是神仙打架!而且越到后面越感慨,这还是我开头看的作品吗?可见其发展之出人意料。原本我只期待它不要烂尾就好,谁曾想看完大结局后直接5星吹爆!就没见过在最后一集里能放那么多精彩反转的动画,害我从桂木的过往一路哭到最后。高开低走的番剧那么多,《思维覆写》表示我只知道什么叫“高开疯走”。
弃了
费脑,一群人能修改别人,修改要素是山和古,山是起因,谷是最大遗憾最纠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