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假期煲剧,紧锣密鼓地看完婚外情事第三季,男友不肯陪我看,嫌闷,一件事翻来覆去地说烦不烦。
这正是这部剧的魅力啊。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样,在法庭上,分别有原告陈述的事实,被告陈述的事实,法律事实,以及客观事实。
原被告会分别陈述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忽略或者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
法官会结合原被告的证据,在裁判文书中写明法院所查明的事实,即法律事实。
但真正的客观事实是什么,已经不可考。
法律事实只能接近于客观事实,但不等于客观事实。
这部剧的事实分为,男方陈述的事实,女方陈述的事实,观众根据他们的陈述,得出自己心中的事实。
编剧没有告诉你,客观事实是什么,只能由受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根据琐碎的细节,拼凑出自己认为的事实。
也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隐瞒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欺骗、谎言。
真实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乱糟糟然后又努力地活下去。
最后我想问下,为啥女一女二,嘴唇都要不同程度地撅着?导演的审美偏好?
从第一季开始就觉得很好看,当然,现在到了第三季发现越来越好看,想了想,这部剧的精髓就在于多视角叙事,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这是和其它美剧的pov视角最大的不同点。
重合的视角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才是这部剧最让人着迷的原因。
因为普通人就是这么过生活的。
想象一下双职工家庭工作日普通的一天吧,丈夫和妻子早安告别后,分别踏入各自单位上班,假如说,丈夫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唧唧呱呱说个不停,妻子每天都是和电脑打交道,难得说个一句话。
这段时间俩人的视角是完全不重合的,各自都有各自的故事。
下班回家之后,俩人的视角开始重合,这时,丈夫说了一天的话想要休息一下,妻子憋了一天的话想要和人聊个天,这时同样的事情在俩人的视角里就完全不同了,丈夫眼里的妻子成了咄咄逼人的话痨,妻子眼里的丈夫成了冷若冰霜的木头人,俩人都觉得自己是正常的,对方是不正常的,这时争执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回想一下,所有的争吵都可以归结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思维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每个人单独过的时候经历的事情不同,等到双方重合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阅历形成的视角看问题,自己都觉得精疲力竭,哪有功夫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觉得这才是这部剧想要反思的问题。
感觉第三季好看,带着悬疑,复杂的情感,但是我发现她们真的是随着感觉走,尤其是alison,说实话都有点恨这女,怎么就随心所欲的。
走了又来,俩男的都被毁了的。。。
不过我还是喜欢看િ😬ી,,,真心喜欢台词的内容,有时都会倒回来看,领悟意思િ😌ી,,,说实话觉得我们这里人真的不太善于按自己真实内心想法活着,好像也无法做到!
真不如前两季那么唯美,尤其是背景音乐,还有景色,主角服装都很简洁,没有太多华丽的服装,还增加了一个朱丽叶的角色,觉得有些凌乱了,还有虎头蛇尾的,诺亚一下子从一个嗑药的精神病穿越到巴黎,根本没有一个结尾,一些故事都没什么意义,是不是换了编剧了,真心喜欢第一季,女主角的那种孤独,还有优美的景色,和一般的美剧不一样,没有太多华丽的服饰,豪车,过于去装饰,反而女主角朴素一点会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但是,超级讨厌他们家大女儿,脑袋里有泡吗,第一个喜欢女主小叔子,人渣一个,这一季喜欢一个那么大年纪的人渣中的极品,美国父母有些太过尊重人权,那样的女儿,应该无论多大都应该打服她,照死里打,总是把自己的错误都加在父母的错误婚姻里,太矫情了
20170201, s03e10, related divorce
我不知道是台词太好,还是男主精湛的演技,基本上他一红眼眶我就哭,他要是哭我就大哭。
最后一集他对女教授说,当我们爱的人死去了,我们习惯于归咎为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样好像事情还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人要靠苦痛链接。
杀了妈妈的他,觉得因为自己错误导致儿子死亡的Alison。
他们都有相似的苦痛。
男主把这些都讲给刚认识没几年的Alison,生活了几十年的枕边人都不知道的秘密,就是因为他认为她可以理解他。
他说,你不需要当个好妈妈,你可以什么都不会做,只要你在那里,你就是个好妈妈。
我就觉得我妈妈是个好妈妈。
这些道德选择题发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
不得已协助妈妈自杀的也渴望自己人生的少年,把痴呆丈夫留在家里有了外遇的女教授。
这难道不是一道题吗?
你说她丈夫疑似醒过来那一刻,她心里是不是有那么一丝遗憾?
我想起很多年前和某人一起看美丽心灵,有一幕是他们俩躺在床上,妻子在床上睁着大眼睛。
我自言自语说到,她长期没有性生活该是多么苦啊。
某人惊奇的看着我,她说,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性?
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完全不是。
道德审判谁都会,正视自己却不是每个人都会。
怎么讲,第五集是最悲伤的,最后一集是最温暖的。
太温暖了。
爸爸终于把迷失自我的女儿找了一丢丢回来,终于说出了,我作为父亲最失败的就是没有尽到阻止你找我这样男人的责任。
剧集写的好,说的是人物所有内在动机统一的能力。
很多电视剧越写越莫名其妙,就是把人写毁了。
前言不搭后语。
苦心营造的一切都毁在故事发展中。
这部电视剧不一样。
它是一点一点进行的,前后呼应的非常完美,人物性格很饱满,你真的是越来越能理解每个人物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
据妈妈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季吧。
其实后来我已经越来越喜欢男主了,也不是喜欢,就是共鸣,理解他的逃避和自毁倾向。
人生太艰难了,对于不肯放过自己的人来说。
女主我也不讨厌了,本来第二季有点不喜欢她。
现在觉得她很可怜。
这里面所有的人都很可怜。
都是漩涡里挣扎。
永远逃不脱的宿命。
还有第一集讨论性行为同意的那里,哎,虽然我也是一个随时都没有安全感的女性,我还是同意他说的,“sex can be about both wanting and not wanting. It’s a war between intellect and instinct, between shame and desire”. 没办法。
你们说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可能我过时了吧,我不喜欢表达自己,我喜欢未知。
第三集里的讨论也很有意思。
简直太喜欢女教授了。
温柔自在的魅力。
我其实一直都不懂大家为什么说要讲出来。
就比如性爱过程中大家讲自己喜欢怎样怎样,我会完全没了兴致。
既不喜欢自己讲,也不喜欢听别人讲。
难道不是未知的和被发掘的才有趣吗?
如果人都完全了解自己了那还有情欲这种东西做什么呢?
还做什么呢?
我们还交流什么呢?
哎,简直是哭过最多的电视剧了。
这个剧叙事方式太独特,让人过目难忘,哪怕第一季是在2015年看的,情节也都全记得。
看的过程感到压抑和昏暗,但就停不下来,也许还是那个特别的叙事方式起作用,听完第一个人讲述的,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第二个人的视角。
同一场景不同视角,差异之大令人回味。
这一季角色继续增加,多了一个很有魅力的法国女教授和一个臆想中的狱警。
每一个人看着都像有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生活中的卢瑟。
尽管压抑但很深刻、真实。
男主Noah在第三季里的“磕药”、“堕落”像极了另一个版本的“梅尔罗斯”。
20161126, s03e02, just like another life
终于看到The Affair第三季的最后一集。
说实话,感觉第三季的剧情整体不如前两季,虽然还是多人视角,但主线是Noah的精神分裂和内心斗争。
男主角背负着太多的过去,对母亲的愧疚,对前妻的亏欠,让他选择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很符合西方的原罪思想。
然而三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令男主精神上得到救赎,出狱后他饱受精神分裂的痛楚和折磨。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在半清醒半幻觉的状态下他将刀刺进了自己的脖子。
他终于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开始重新审视自我,能够直面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也只有获得这样的勇气才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不断和自己斗争,不断与自己的和解的过程。
所以,不管何种斗争,其实都是和自己的斗争。
正如Noah一直在和自己心里分裂出的狱警斗争一样。
最后一集的场景设在巴黎,虽然剧情有点跳跃,但总算有了一丝温馨,然而温馨中又似乎透着点凄凉。
在巴黎重遇了女教授,印象最深的是两人相约共进晚餐的那一幕。
在女教授的记忆里,Noah安静地坐在餐厅里看书等她,而她自己则刚被上司苛责了一番。
而在男主的记忆里,则是女教授平静地坐在餐厅里等他,而他自己也是刚被女儿无视。
两个人的下午都过得很糟糕,但见面问候时都选择了说自己过得很不错。
也许在误以为对方过得不错的时候,也不想承认自己的糟糕吧。
最后一幕,回到纽约,正是圣诞前夜,女儿回了家,儿子邀他明天去公园,前妻向他挥手致意。
他似乎得到了家人的谅解,但当他坐上taxi,司机问他要去哪里时,他竟回答不出。。。
期待第四季,第三季有点像男主一个人的独角大戏,希望能在下一季里更多挖掘其他几位主演的内心挣扎。
这部剧真是看得我直憋屈,很郁闷。
黑暗的剧越真实越让人觉得活着真没劲,这部剧偏偏拍得特好,演员各个都很棒,就让人更加无力,无奈,无望。
郁闷也要接着看,因为,代入了大奶的角色,天下大奶,情同此心。
看剧的时候,很容易迁怒于旁边的那位边滑手机边打瞌睡的无辜的家伙:大奶得知出轨之后太过平静,后来又大发狂,他说,“这里没一个靠谱的,大奶也不靠谱”,我白他一眼:她能怎样呢?
果然,失去爱的女人,连呼吸都是错;大奶崩溃吸大麻开车接孩子放学,他说,“当妈当成这样,当然不能给custody!
”,我瞪他一眼:那孩子也不能跟了那个正在和小三滚床单的所谓爸爸;小三受了委屈,我恶狠狠一句“坏人!
活该”,他居然为她开脱:“她不能算坏吧?
”我说,这男人口口声声爱孩子眼睁睁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情?
他居然轻飘飘来一句:“那有什么办法?
爱上了嘛!
” 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还好剧里面还是有人替我骂渣男,比如姐姐骂出轨的弟弟:So what you really love her? I love Brad Pitt, you don't see me leaving my kids! 好飒!
爱情,很了不起吗?
当时看廊桥遗梦的时候,才上大学,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小说那么红,现在应该是明白了,她看着他的车打着左转灯的那一刻的忍住,才叫爱情吧,这部剧里的一对,只不过是随时发情的男女动物而已。
此剧,第一季专注描述一地鸡毛的日子里一段意乱情迷的情色;第二季的中心思想是:上了位的小三日子也不好过啊!
背景是谋杀案揭开真相;正在播出的第三季,男男女女继续各种情爱纠葛,又加进了闲杂人等加入睡来睡去组合,感觉失去了前两季的文学性和细腻性,有些落入俗套了。
弃了,喜欢几个主角,但实在看够了翻来覆去。多人视角也因为不再刻画人物心理那么出彩,导致重复叙述,拖累剧情影响观感。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事件还原出来愈发天差地别。陷在各自的泥淖中苦苦挣扎,敲碎后筋肉还连着骨头,非常有余韵。诺亚投案动机仿似大白,然而真相如同盘踞在他脑海里的狱警般扑朔迷离。海伦越来越像科莫多龙,源于父母对她牢牢的掌控。朱丽叶在博物馆独舞到目眩神迷,浑然被深深吸引的诺亚附体。季末他在车上再次幻听,意味着噩梦仍在继续。
跟到第三季,看起来,,,,
道尽人类感情的复杂、龌龊和动人之处。景色依旧美。
继alison和noah之后,helen也成为厌恶对象之一。juliette是个什么鬼角色
本来以为alison和noah是绝对主角,在这一季,Noah和Helen慢慢讲述了正常婚姻生活的样子。
前半直觉也烂太快了,第二季的惊艳在哪里。后半开始回温,最后还能把很棒的第二季再加一层解读,解析回归男主旧事虽刻意但还算合理,法女线后妈线和女儿线都挺别致,有角度有深度还够自然。男主线挖到第三季还要保持悬疑确实只能走往事和心理了。吊胃口是硬剧维持眼球又不狗血太多的唯一法门,可以原谅
我一开始只想看个伦理剧,到现在怎么变成了问题少年心理病十万个为什么…去他妈的“你的选择都来自你童年阴影”好吗…
第一季看外遇,第二季看Helen,而这一季编剧真的是没啥可写的了!不知道下一季会出什么幺蛾子,哈哈!当主角的故事线分开后,真心不好看了!
服刑后的男主,会有怎样的人生。where are we going?
对这季的Alision完全腻烦了,有时真是受够了他们所有人一直深陷过去念念不忘明明有个可以挣脱的机会但自己又继续选择自虐(编剧说要不怎么拍到第三季)。但最后几集的Noah线又把我对TheAffair的爱给拉回来了。Helen再怎样也依然是我最爱。第四季真是应该是最终季了吧。
依旧令人着迷,就像Noah 的小说一样
相比前两季,水平下降了好几个level,感觉前面八集都在划水,最后两集才算打起精神想正经写写情节了,有的段落缺少前面剧情所富含的合理性,很多场情戏都让人觉得拿上床凑时间吗,根本没必要好吗,真的和握手一样?helen恍然大悟的那个瞬间演的真好,对vik好感不足,怎么也喜欢不起来,corl的滤镜也破了,对男女主更是几乎烦了,能不能整理好思路负责任地活出个人样儿呢
这一集感觉不如之前好看,变悬疑了啊!着重了对男1的精分的刻画。
编不下去乱编的一季,人物行为毫无逻辑……如果不是最后一集金句输出,恐怕要不及格。
一般般
第三季講了些啥啊?!
这一季剧情拖沓、乏味,与前两季水准差距太大。
怎么有点鬼片的意思了
I 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