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说来着,专业用语,叫洗白帖。
馊狐确实遍地洗白帖,我到今天才彻底明白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以前还无语,就这么个小软件啥电影也没有呢,今天才觉着它的作用可真老大了。
因为以前不感兴趣且不咋主动关注娱乐圈的东西,直到最近接触一些做生意的大佬,还有之前和同学聊天,同学让我去百度上搜搜他爹之类的,发现无一例外的,只要有人要干投资成本超过一千万的生意,想回扣响起来落到地上有声音的,几乎都派人去馊狐上写帖子去了。
关于明星专业写(洗)手液的帖子,位置是必须在网页top端的,内容是必须无底线吹的,是必须“我比本人还了解本人的,ta性格多么多好,多么多么大方没有小心眼的”,我去了,和我之前看的做生意的人派人写的帖子完全不一样,至少做生意的人在捐款慈善这些表面功夫做完了之后再派人毫无矫饰毫无做作,就很“表面客观”地描述这件事儿,发也只发一次,为的就是给自家刚成立的公司有曝光量和“让档案丰富好看一点”,其实也没啥。
但是我今天看的可太不一样了,批量批量的,这种“绯闻”类型,反正都有经纪人,经纪人摔钱甩手再把活给到写手,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根据前辈经验找行业里最顶尖的?还是觉得“以数量为胜”方为胜,还是并驾齐驱。
但是这质量也tui不过关了,我看了都摇摇头,xx也真是不容易,一个劲儿在谎言环境里面说真话,往墨水里面倒黑水啊。。
每次看刘烨演感情类电影都觉着好有意思😂这种要说不说的感觉很好玩😂
演谁真实谁了
这个是全电影里面最真实的
Cj
99
影院里人眼稀少,观影时大家都很认真,但看完后总觉得缺点什么。
优点:1、刘烨和倪妮的演技无可挑剔。
产生一种很强的代入感,两人从相识、闪婚、决裂、宽恕,这一系列过程都给人真实如同亲身经历的感觉。
2、故事主题非常高,复仇与宽恕。
加分。
3、倪妮姘头那个富二代的表现真好,举止言辞拿捏的十分到位,就一个新人来说,能和刘烨拼戏到这个地步,十分不错。
4、游泳池杀人那一段特写,泳池里都是鲜血,死掉的女主抓住男主一同淹死,展现了冤冤相报的主题,艺术美感到了极点。
缺点:1、故事线太过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刘烨被倪妮喜当爹,然后伺机杀死奸夫淫妇报复,最后看在孩子(还不是他亲生的)面试放下了屠刀。
导演想用复杂的蒙太奇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先果后因的故事线让人觉得有些炫技的成分。
2、不明白倪妮婚前婚后的转变为何如此大。
她是个合格的母亲,但却是个糟糕的妻子。
原本怀有别人孩子的她和刘烨结婚,本因心存感激和愧疚才对,为何中途毫无预兆地就不断出轨,一下子特别厌恶男主?
没交代清楚。
江月娥出场那蓝色眼影穿衣打扮好土好丑救命。
把我的倪妮大美女还给我。
“让我难受容易,我难受是因为见不到儿子”那段演的挺好。
立昆听到敲门声看猫眼没人,开门江月娥突然冲出来吓我一跳。
“就是我写的,爱怎样怎样”法庭上倪妮留下一行泪,演的好好。
看男方这么辛苦带孩子,给婴儿喂奶,心里有点埋怨女主。
看她亲吻孩子摸摸的时候觉得她还是爱孩子的。
倪妮好适合风情万种的人设😍孩子哭了月娥推开立昆,到底是爱孩子还是厌恶立昆,应该是后者吧?
溜冰场那里感觉女主还是挺爱磊磊的,孩子哭了就不溜冰,还抱着孩子哄他。
磊磊好可爱“你听我的,还是听你妈的?
”“都听”“我要调到省城去了”“好事啊在这小地方多憋屈啊”倪妮一个轻笑还有后面说“我们离婚吧”表情好棒演的好好!
王处长喊“杀人了,杀人了!
”落荒而逃的时候,刘烨表情演绎的好好。
磊磊说想爸爸了,立昆看着月娥问磊磊吃饭的场景,脸上挣扎的表情刘烨演的好好。
丢刀那里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
还是挺不错的一部片子,也许娥子一开始就是不安份的,所以即使结婚也没有改变多少。
从影片中可看出她对孩子照顾的并不多,但却又要执著的要孩子的缘由却交待的不是特别明朗。
从她的所做所为,即使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阶层,可她的做法也把一个善良的人逼至无可挽回的境地。
影片的结局,其实不止是放过了娥子,也是放过了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值得。
为了这样的人,拼上了自己的一切,更是不值得。
一部从头到尾都很奇怪的电影。
杀猪出生的伪文艺男帮别人养孩子,真相被捅破之后心中起了杀念,但是看到母子相处的温馨场面之后,在大雨的冲刷之下放下屠刀。
导演是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接地气,给刘烨设计了配种站员工的人设,结果跑出来一个完全不接地气带着配音腔的富二代,电影场景混杂着80年代、90年代和现在的感觉。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泳池杀人,最后那个定格的场景很有宗教感。
影片在音乐渲染方面还不错,整个节奏到了最后让人觉得刘烨不杀人这片子就没办法结束了,最后居然一场大雨就放下屠刀,释怀地那么轻松,让仇恨都显得浮夸了。
看过肉唐僧的《被劫持的私生活》,里面有一段对于猴子的讲述,新猴王称王后都会把老猴王的孩子杀死,而老猴王的妻子们在老猴王健在的时候会不断的和别的雄性猴子交配,这样算是一种政治投资吧,当新猴王上位时,因为她所生的小猴有可能是新猴王的孩子,那么可能会免于被杀。
当然这和本剧情没有任何关系,但相同的是女性似乎都会为了自己腹中的孩子无所不用其极,你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爱,可以说是逼不得已,就像那群母猴,但在本剧中江月娥的表现当然也可以说是逼不得已,但没有到非那么不可的地步,那么肖立昆自然成了最冤的大头,她不喜欢肖立昆,为何为了腹中的孩子和他结婚呢,这简直就是一自私卑鄙的女人,还最后有一句话就是“不要把任何人都想得那么龌龊”。
其实剧中很多时候江月娥都在牵着肖立昆的鼻子在走,在他家她刺激肖立昆写下一次过激的话,并利用这些成为法庭的证据。
她在医院装病博得肖立昆同情,反而趁机抢走了孩子。
即使结婚后仍然和别的男子有过密的交往,一点婚姻的限制也没有,这都是这个女人的丑恶一面。
再说说肖立昆,他外表暴躁,内心其实善良、懦弱,这样的人结局也只能像他引用普希金所写的诗那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好人也只能期望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了,会来临吗,百分百不会。
观影后才看见本片的最终版海报:6月9日,放爱一条生路。
海报剧透的如此明显。
悲剧难拍、悲剧难演。
悲剧总是以无名小辈为切入点,以至于我在看预告片时误判本片质量。
观影后认为该片值得一看。
配种站的副站长刘烨,因不小心将马的精液洒在身为幼教老师倪妮的裙子上而邂逅一段爱情。
彼时倪妮干净、清纯、笑容甜美,刘烨谦虚、大方、彬彬有礼,仿佛天造地设一般。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让人胆寒,屠夫后代与钢琴女子的爱情注定将走向失败。
婚前刘烨带倪妮回老家,倪妮因看到宰猪场景与乡下人的贫贱,后以不习惯农户厕所为借口愤然离去。
这段剧情交代倪妮的爱慕虚荣,但刘烨何尝不是。
婚礼上,刘烨拉着倪妮,跟他领导干杯时,领导问倪妮作何职业,刘烨答道弹钢琴的。
事实上,这场婚礼是艰难的,乡下人与城里人用各自擅长的交际方式与对方打交道,自然各说各话。
更艰难的是婚后生活,倪妮在婚前怀了别人的孩子,与闺蜜共谋制造这个孩子本是刘烨的假象,后刘烨因倪妮出轨而离婚,孩子的监护权自然由刘烨享有。
刘烨千方百计阻止倪妮行使探望权,倪妮当然不肯善罢甘休。
至此一场拉锯战就此开始。
估算了下,这场拉锯战至少占影片长度的一半,且采用倒叙的方式表现,导演可谓煞费苦心。
孩子曾是刘烨一生的唯一希望,不料却在法庭上让一闷棍打的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当他盯着DNA亲子鉴定报告书表情木然时,心中的五味陈杂又谁能体会。
之后,刘烨顿生杀心,并做了个游泳场杀人的梦。
这场梦真的要多说几句,刘烨的杀猪刀捅入泳池中倪妮和现任丈夫血染游泳馆的一幕中,赤色水中的缓缓下落尸体写尽刘烨所遭受的创伤,那种凄凉而美丽的画面深深打动了我。
但梦终究是梦,当刘烨到倪妮新家门前,看到她与儿子的互动时,驻足许久。
也许他看到了他的“儿子”已经得到他所追求的亲密关系,于是放弃了。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是“女人是祸水,XXXXX”,但电影对倪妮的表现也相当到位,在电影中她是偷情的女人,但当她即将走向手术台时,一度情绪失控道,孩子是我的,我不能杀了他。
这是母亲天性使然,她无法下手。
如果说刘烨抢夺孩子是在赌气的话,倪妮与刘烨争抢多数是因为她对孩子的思念与爱护。
她不希望孩子受到欺负,用一种母亲式的呵护告诫孩子,别人要打你的时候你就哭,就躺地上大声哭。
哭当然有本能的成分,但也不吝为吸引他人注意的一种工具,大声哭与大声求救本都是一种讯号,只是哭更直接、更容易令人心生怜悯罢了。
倪妮教孩子最不容易受伤的方法当然引起全场大笑,但她心底纯正的爱却在这几句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缺点嘛,肯定有。
老丈人和丈母娘的表现很生硬,虽然仅有几个镜头,却着实让电影表现得有些刻板。
除此之外,配乐也需要耐心考量下,尤其是心灵交战部分,完全西式化了,让电影在中国语境下有些突兀。
总之,刘烨和倪妮的演技相当精彩,单说火华社长,厨戏痞里的江南厨子完全是插科打诨,赚点外快罢了。
悲剧总是以无名小辈为切入点,但无名小辈往往很难演得真切。
总体来说,觉得这个电影很不错。
首先,剧本不错,故事贴近生活,揭露出一些所谓俗套却十分真实的生活道理,不矫情,不做作。
其次,演的不错,很赞男女主角,尤其是刘烨,许多没有语言的纯心理表情戏,他演的非常真实自然又到位,尤其是影片最后他拿着杀猪刀打算了结江月娥时,站在雨中,那不长的一瞬间的心理转折,演的非常自然到位,一点不突兀,我相信表演功力不够的人演出来这一段一定是观众没法接受的。
倪妮也不错,20出头的年纪能hold住这种角色,十分到位的表现了江月娥这个角色的所有特点,是十分不容易的,相信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她的表演潜力。
包括这个电影的配角,都演的相当不错。
最后,我觉得导演也不错,故事的发展,场景的渲染、铺垫,整个影片的气场,都很赞。
尤其是两人之间的性动作场景,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觉得,这些场景并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而是导演刻意用来表现“江月娥觉得肖立昆粗俗”而安排的,肖在同事的眼中优雅、体贴,而一个人内在的“粗俗”只有在性这种私密的事情上,只有夫妻和夫妻这种亲密的人相处时才能被感受,被发现,这样也很好的诠释了,就算钢琴家和屠夫结婚了,他们之间的差距旁人是感受不出来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一磨合就出了问题。
但美中不足的是,我确实不太喜欢这种混乱的编辑,太错乱,虽然都是通过回忆或联想衔接的,仔细看会发现没有断链的地方,但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看起来觉得累,不自然。
所以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是个比较有质量的电影,不该只是5.1分。
支持一下
一部电影,导演想要传递的可能只有一个目的,但观众的视觉点不同,看出来的片子就成了多元化,有着不同的解读。
不敢说这片子好,因为确实看过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它是值得深思的。
拍悬疑片,比较大的难度大概就是人的心理的描绘,相比于文字语言,影视语言就显得劣势,只要文学语言才有机会说清现实的所有暧昧和复杂。
怎么表现人物感受,可以更加细腻,可以让观察读懂内心的挣扎,独白或者是比较好的方法,但却不适合悬疑片。
本来说的5月31上映,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改成6月9,很好奇原因。
幸运的是,获得了两张免费的票可以抢先看。
不幸的是,每当我获得免费机会,总是双人份,然后我就得开始考虑跟谁去合适这种纠结问题。
影片一开始,就是穿得白裙眼神不友善的江月娥和看起来老土靠谱的肖立昆,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跟我一样心里闷喊了一声:要悲剧了。
初看介绍的时候说导演关注城市化带给人的心理影响,挺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主题,人、空间、时间都被经济这股力推着向前,而前面是什么,我们却还在迷惘和探究中。
漂亮的女生大多有公主病,江月娥也一样,班花,被众多男生追逐着。
有时候命运爱抓弄人,是因为,它总是让麻烦事一起发生,然后让你措手不及,乱了生活的阵脚,酿成更多的后悔和悲剧。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的解析不仅仅是家庭背景这么简单地一言蔽之。
其中归根,也许可以归纳成是个人境遇以及目标的相似、匹配。
婚姻对象,其实是两种可能,一个是互补性,一种是相似性,两种人我们都有机会遇上并且好好相处,而不必较真地去判断,就应该找互补的或者是相似的。
我总是认为,不喜欢不够爱,只是不够投入,不够了解的事,人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各种性格因子的稍强稍弱的对比,但其实,每种品质的因子,我们都是有的,只是它们都在内心等待着被发现。
共同过去,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共同设想,就可以门当户对了。
肖立昆对江月娥是一见钟情的。
估计一见钟情这个词最经常会被男人使用在漂亮的女生上面,因为这种视觉的是直接的,有冲击的。
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会发生在像我这种屌丝女身上,我并不是那种可以一眼就吸引人眼球的女生,有一种女生叫做秀内慧中,我们外表平平,姿色平平,但我们内心富足,独立有智慧,心灵平静,我们需要时间等着被发现。
但问题就是,大家都浮躁,最普通的人,总是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渴望等着一个人突然来临到自己的生命里,对自己百般呵千般爱,事实上,这是需要资本的:漂亮、才华等等。
要么,乖乖的放下自己的孤高骄傲,放下面子,放下得失,试着了解一个人。
他们有很庸俗的时候,也有会让你惊喜得像发现新大陆的特别。
肖立昆和江月娥之间的进展太快是夹杂着各种阴谋。
是命,是天意的阴谋。
例如刚刚的失恋,刚好的遇见,还有意外怀孕。
可能会有人觉得江月娥根本就是一个婊子,不守妇道,我想站在她的立场说的是,她不爱那个男人,所以她是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的女人,肖立昆没有给她需要的爱,而女人,无论多强势独立,都需要爱作为自己的安全感来源的一个部分。
特别是一个经常被男人包围的“班花”。
肖立昆需要的朴实地稳稳过日子,江月娥要的是有情趣有情调的日子,这两种价值观让大家最后决裂分道扬镳。
未婚的时候,爱、关怀可以来自朋友的,亲人的;结婚后,更多时候只能来自自己的家庭。
我看过的电影不算多,我想知道到底还有没有谁像自己一样,把这部片子主线猜出来了。
娟的那个电话,我就猜到孩子肯定不是他的,这件事也肯定会被爆出引发他的扭曲。
还有最后立昆做了杀了江月娥跟她男伴的梦,就证明已经结束,他不会杀他们而是选择其他方式。
有些细节我还是在揣摩,影片开始他们回老家的时候,江月娥看那些阿叔阿伯的眼神,总让我觉得那些大叔阿伯都是色色的想吃江月娥豆腐。
看完片子坐公交回宿舍的时候,有阿叔在公交上想吃豆腐,才有点考虑,关于性在影片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想跟江月娥在沙发上做的时候,她一直问,你洗手了没,不想得病。
还有就是肖立昆去看医生说浑身没力,然后医生问他夫妻性生活怎么样。
他碍于面子对医生大吼,关门了还是告诉医生不怎么样。
现代人做爱,越来越缺乏情,没情的做爱方式,就是畜牲中的一种暴力行为,一种发泄。
而对于肖立昆这种文艺青年来说,恐怕这种强行方式会让他内心更痛苦,因为他分明知道江月娥对他抗拒,生活被自己粗暴行为糟蹋。
这种被压抑的欲望经历会造成了性创伤,性创伤再引致性障碍。
这种性创伤性障碍其实就是影片的一个隐喻。
一般创伤都最早可以追溯到孩童时期,例如他们家是杀猪的,不干净,总有种身体的不洁感,总是自卑压抑。
特别是连自己的妻子都嫌弃的时候,那种负罪感,让他在性前却步。
其实片子里很多跟上了时代的话题,例如性压抑(特别需要关注农二代、工二代的性需求问题),未婚先孕(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是奉“子”成婚的),亲子鉴定(最近国内火得很的讨论,http://www.niubo.cc/article-957-1.html),工作问题,农二代工二代的生存状态问题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在一部仅有2个小时的片子里是没有办法娓娓道来,电影太长了,就显得拖沓和主题离散,为了避重就清,只能侧重一两个点。
而其他,看细节,考眼界。
肖立昆虽然出生在傻猪的家庭,但是傻猪的手艺却没有在他那传承下去,他害怕杀猪活,他在家庭里是特殊的,孤独的。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受到家里的排斥,这就让他不至于人格更不完全(人都是有缺失的人),可以看得出,家里对他还是很疼爱的。
可能他跟大多数村里的孩子一样,通过知识一步步来到了城里面,并在城市里扎根,成为了家里的值得骄傲的孩子,这里片子没有过多介绍,但是可以推测,他就是尝试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农二代的命运路上的奋斗者。
他掌握着一定的专业技能:配种。
他闷骚,他文艺,他写诗,他有他曾经的生活情趣,就是写写诗。
经常在片子出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一般这种在影片中出现过的书也是一种隐喻,符合影片基调的。
这首诗,贯穿影片,解析着影片后视乎不合理的结局。
江月娥,会操钢琴,时尚漂亮,生了娃还保持完美身材。
她有知识,善交际,之所以坏,只是因为嫁错郎这个错误的开始。
如果她不是因为怀孕仓促嫁了,她可以遇到更值得的,这也告诉我们,做爱得带套或者吃药,别因为怕未婚先孕就仓促把自己嫁了,这里需要很大的代价,现在我们不知道,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有报应的。
留住一个这么美好的女人,是要看男人的能力和魅力的,显然在江月娥的价值观里面,那些诗都是无用的,只有物质最靠谱。
她对他各种不屑、看不起。
尽管他对她和孩子关怀有加,付出了很多,她并没用感觉,她也习惯了这种无偿付出不知感激。
虽然最近多幼师虐童事件,但我还是觉得,一般当幼师的人,都是很爱孩子的。
而江月娥确实很爱她儿子,一开始我以为可能因为她对儿子他爸念念不忘所以特别爱这孩子。
当白熙庄提到她还想要孩子的时候,才知道是真的爱孩子。
至于她是否太水性杨花,我觉得这是得根据背景讨论吧,譬如,如果你是潘金莲,一直对着武大郎,然后又出现了西门庆诱惑你,那么你作为潘金莲你还能一直忠于武大郎吗?
可能例子有点笨拙,反正互相保持吸引比起哀求式的留住让两个人走得更远。
不爱还得生活在一起,对于思想开始解放的女人,能不出轨吗?
当江月娥质问肖立昆“你骨子里就是一个粗俗的人,你承不承认”的时候,特别不高兴。
想到很多中国下层人+底层人有80%,社会的运作就是他们来推动的,但我们就像江月娥对待肖立昆所做的一切一样麻木地理所当然地接受,还用达尔文主义来维护作为这种不公平的理由,我只是在质问自己,我也会稍带有色眼镜看那些出生寒酸的人,至少,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在一个语言平台的。
不过,我也算是小城小山区出来试图通过读书工作跻身城市的大乡里,来到城市,确实有时候有种跟城里的孩子不一样的自卑感,起跑线不同,改变总是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补回那种落差。
城市人所拥有特权是小城无法比拟的。
这种区域差异,阶级差异,不是说调控就会改变。
马太效应也好,全球化也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有一些人需要牺牲。
有些人就是因为生活所逼,有时候只能顾着碗里的几餐,哪里还有心思想在庸俗的生活里寻找一点雅。
梦想被磨平,希望被摘除,在弦一样绷紧的城市生活,这一切都让人内心挣扎。
有人说过,在爱情里,好人最一无是处。
有时候,我们可惜爱情里甘愿付出的好人,他们就像那些做好好先生的配角,总是只是挣得观众和旁人的怜悯,却不曾获得该有的一份爱,其实很多时候也不过是自我制造出来的悲剧角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做人可以犯贱,可以偶尔傻逼,但不能老是犯傻。
我们总有理由让自己沉沦于怀念与痛苦之中,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事,不需要花太多力气的事,只需要回想。
江月娥嘲笑他,诗人、理想主义者。
而他念诗作诗的时候都是他单身了的时候。
一旦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乐趣,彻底沦为了生活的奴隶。
有时候在我们喜欢做的事里面,我们还感到一丝温存:看看文字,写写日志,玩玩音乐,学学摄影,打打羽毛球等等,我们需要外物去排解。
只是,江月娥你的方式是吃喝玩乐,而肖立昆的是写个小诗。
里面有句话“两个人不是特别熟的时候,特别想在一起”。
对于长久苦陷单相思的自己,就是这么一回事。
深深的迷恋,一步步靠近,一点点梦碎。
不是因为不爱了,是因为知道了不完美而更爱,我们都玩着“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的游戏,我们都是受伤者,只是有些人,除了替自己伤心,还得替爱的人。
情爱路上得慎思。
人品还是可以积挣的。
尽管肖立昆升职无望上位没渠道(其实我觉得他有领导力,群众基础也有,做事认真负责,为毛最后宣布的就是别人?
),离婚,有病(法庭上呈上病例,心理病),横竖看都像个loser。
但他还是有几个好兄弟。
赵敬峰,一起打火锅喝小酒,里面还有很多赵敬峰说的经典的话“女人是祸水,娶了就后悔”“这个月记号来精子卵子会师日子要记清楚”“我没抹过女人抹过女马”。
他们之间,算不错了。
起码能一起坐下,喝酒聊天,特别是在肖立昆做了这么多吓人,例如雨中喂马,实验室发脾气,法庭上的盲塞行为。
看了这么几天了再写,有点片段已经忘了。
唯一给我很强烈的感觉就是:知识未必改变命运,但它一定会改变你的气质和思考方式。
文艺屌丝男是诗人,是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们有可能被各种天意弄人残酷现实变得焦郁碌,但要改变不了他们沾染过的文学修养,把心里的戾气压制住,继续坚持而坚强的过艰难的日子。
而这也是我们都需要的精神,一股支撑我们的力量。
——零散无序,字多杂乱,慎读。
文/梦里诗书 我没有学过导演,更不是一个编剧,所以我的视角永远是一名普通的观众,自已也一直很喜欢文艺片,虽然看到时候偶尔会打点瞌睡,比如《爱》,但文艺片却不是随心所欲的,电影终究不是梵高的抽象画,烂片即使过了一万年照样不会有人欣赏,正如我以前说的文艺不是导演定义的,也不是编剧定义的,而是观众。
想了很久《杀戒》写还是不写,但真如你看到的,我还是写了,虽然自知自已的东西并不是很好,但还是希望为中国电影的正常发展带来一些自已的鞭策吧。
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走的是韩国的虐心范,火华社长,《金陵十三钗》的谋女郎倪妮,其演技个人认为电影中也是到位的,但一部电影就算是有再多的好演员没有一个好的导演必将是失败的,《杀戒》就是这样,整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导演是沉浸在自已的“艺术”世界中的,不考虑电影风格,不管电影主线,甚至不考虑观众有没有看懂,电影大量采用了各种穿插,倒叙、插叙的手法,可能上一秒还在一个时间段,下一秒就奇妙的到达了过去或是未来,最后还带着想探讨下哲学单线,拜托首先这是一部好的电影,观众才会去沉下去思考些什么,哎可怜了某些枪手,还要为这部电影造势,居然写出了进万字的观影报告,小弟看了真是汗颜,大师就是大师,写什么电影影评都能写的这么好,有空的童鞋可以去豆瓣看看,在此不做到说,人靠这吃饭其实也是实属无奈……整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一个字—乱。
这难道是这位“大导”的创新?
这部电影我真的无法给他下一个明确的类型定义,是温情片,是爱情片,是悬疑片,是恐怖片,是文艺片……除了没有科幻元素,这部电影算是把所有电影类型占全了,但结果呢?
杂乱无章,犹如一出闹剧,留下的,只是一部烂片。
毁掉的是好不容易才出点头的两位好演员,而这部电影在配乐上面的失败和剧情是如出一辙的。
真心无力吐槽了,没有人可以做到把所有的电影元素都融入进一部电影之中,或许导演把自已当做了一位康丁斯基式的抒情抽象画家,但电影是不需要抽象的,更是不允许杂乱的,没有人会愿意为这样一部电影去买单,或许这部电影的导演亦或是编剧我建议可以改行去做一名画家,专攻抽象的那种。
但如果还想在作为一名导演下去的话我只能说请做好一个讲述者。
一部优秀的电影我的一个理念重来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做一个好的讲述者,而不是一个控制者,一部好的电影是会把观众带入电影之中,什么不说,观众就能随着剧情的推进感受到其电影的魅力,而一部烂片却是导演掌控了一切生硬的将观众拉入电影之中的,其实好片与烂片的区别个人感觉也就在于此,做好一个讲述者。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人物性格还是绝对鲜明的,与环境保持着很强的暗示。倪妮演得不太自然。
这是什么玩意 从头到尾的奇怪 为什么要把倪妮打造成为一个中年怨妇 and刘烨大叔又在发什么神经
本意是想避开前无古人的富春山居图而选了这个,但是它在烂片的竞争中也不是盖的,至少富春山居图烂得值得吐槽,而这部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的片子看过后都不想承认自己花了钱坐了近两小时忍受,原来吐槽无力是这样。。。
对出身自卑的农村知识青年闪婚伺候老婆孩子却遭出轨离婚争子才知是替人养儿子躁狂渐终起杀心最终放下屠刀的家庭伦理片儿靠闪回被剪辑成了悬疑片儿……?倪妮的碧池角色毫无铺垫不知所谓,大部分时间是刘烨的绿帽子个人秀……点映口碑不好可以取消上映吗XD?
实在没明白要表达什么,莫名其妙,剪辑很乱,结尾唐突。提供几个表现本片奇葩点的关键词:日瓦戈医生,杀死比尔,雨夜杀猪刀杀人狂,给马取精,水下杀人,黑白映像,记忆闪回,精神失常,普希金一样的诗人。
杀杀杀
给个三星吧,闪回啊闪回……倪妮还是挺漂亮的
看的莫名其妙的
本来就烦倪妮,看完更烦
演员赞,剧情……
给三星是给两位主演的演技,剧本烂成这个样子,全靠主演们的演技啊;刘烨梦中杀人是高潮点,可惜只是在梦里
看的我蛋疼……
还是要回到原点,大多数婚姻还是要门当户对。白西装太奇怪了,装B就不要把领口解开,腔调懂吗。还有有钱人都一定要抽雪茄的吗……
无心看完却被刘烨精彩的演技征服,非常棒,刘烨为什么就没演过健康向上向日葵一般明媚的人呢?
还不错
导演你花了110分钟不就是想告诉我屌丝被NTR喜当爹了之后就忍了送上祝福吧难道还真的去砍了她啊咋的?
演到闪婚的时候就可以猜到结局了,这样的知音大姐般的故事情节实在没有什么拍摄的必要。其实杀了比不杀要好,估计过不了审查才会弄出这么个意淫的结局。刘烨这个演员还算不错!
又烂又长
如果不是加了插科打诨的动物配种学笑料和萌孩子,这片儿就从头压抑到底了。剧设分不清是哪个年代,感觉在近3、40年间穿越。纯家庭婚姻教育片。金马影帝很适合这角色,谋女郎就算裸背也不太有亮点。演员到位,剧情老套,配乐突兀。3星半。——2013.5.16 保利国际影城(中环店)19:30场 豆瓣免费观影
论门当户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