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海报蒙蔽了,原以为这是一部有胸无脑的电影。
所以我说啥也没花钱去电影院看,尽管这是我们小城电影院放映的唯一部我有一点点感兴趣的片了。
看完之后……居然挺感动。
剧情经典却不俗套。
不得不说两位主演真的太有魅力,表演得全身心投入。
当Jake Gyllenhaal抽搐着对Anne Hathaway说他爱她,并且这是他第一次对某个人这么说时,完全能让人心服口服。
当年纪轻轻却身患帕金森病的Anne Hathaway泪眼汪汪地看着他,叱喝他离开她时,我的心也要碎了……有些节外生枝的情节有点夸张,比如说Jamie吃了他自己卖的药后的反应……有些人物有点脸谱化,比如说Jamie的弟弟、他的竞争对手……不过好莱坞电影里永远有这些夸张的表情与细节,这是烘托美国梦的调料。
虽然有很多小小的不完美,但是故事主线掌握得很好。
才貌双全的Jake与Anne表演得活力十足却又没有用力过度,实在是很养眼。
思想过于保守的观众可以绕道了……大部分相貌姣好的欧美人的确是以这种赤果果的方式在芸芸众生中寻找与自己相配的那一个,感情是后话。
选中的那个人也并不是各项理性指标显示的最完美、最合适自己的那一个,但这并不代表这样得来的感情不牢靠。
食色性也。
剧情安排主角中的一方患上不可扭转、对生活负面影响大却不影响寿命的帕金森病,而不是某种绝症,的确是个有趣的点子。
这样一来,Jamie的选择就意味着他为了爱自愿背负更多的责任。
相信Jamie会照顾Maggie一辈子,尽管她的症状会越来越恶化。
他们从生理到情感上都很依赖对方。
选择走到一块,无论是对当初那利欲熏心的药品推销员小子,还是对那只能活在当下的帕金森姑娘来说,都是一种人格挑战。
最后很狗血地贴上这段感动我的简单对话(不放在剧中看还真没那么感人了):“-You need someone to take care of you..-No, I don't...-Everybody does.-I will need you more than you need me, it's not fair... I can't ask you to do that...-You didn't... I don't want to be like those perfect people. I want us ... I want you.“
这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电影 . 女主角患有帕金森症 ,stage 1( 发病早期 , 症状较轻 ), 因为病情 , 强迫自己独立和冷漠 , 只做爱不动情 . 男主角是风流帅气的医药代表 , 有双迷人貌似真情的眼睛 , 但却并不真诚 , 视爱情为 粪土 . 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起 , 开始都被对方外在的气场所吸引 , 相互承诺不发展复杂感情 . 但大战若干回合之后 , 两人摩擦出爱情火花 .故事并不复杂 . 女主角最后的一句话表达了她的症结所在 ," 我需要你比你需要我更多 , 那不公平 ", 所以她天生丽质 , 但冷若冰霜 , 把所有想对她好的人拒之千里之 外 , 当她倾心同时也对她倾心的人为了挽回两个人的感情驱车千里来找她时 , 她只说一句 :" 我应该感动么 ". 她无数次的赶他走 , 不给感情升温留任何空间 , 她强 迫自己说这些 , 简单直接的做爱比动情对她来说容易得多 , 因为她期望爱情中平等的角色 , 更深一层 , 她渴望正常的人生 . 她的暴怒 , 一方面是与生命的不公置气 , 一方面也是保护自己 , 因为她认定结局必受伤害 .男 主角相比而言就简单的多了 . 他天生叛逆 , 却生得一副好皮囊和聪慧的头脑 . 他是医生世家中唯一的一个非医生 , 从家电卖场失业后因为弟弟的一句 " 是全美唯一年 薪十万的 entry-level 工作 " 而成了医药代表 , 歪打正着还是与医疗事业打了擦边球 , 但他依然没有动用家里的人脉资源 , 自己从头干起 , 再三碰壁 , 足 以见得他的叛逆 , 固执 , 年轻气盛 . 与女主角 maggie 比起来 , 更是孩子气 . 对一直耍小聪明仍然一帆风顺的他来说 ,maggie 是他碰到的第一个 " 大钉 子 ", 同时也一次次被她的一语中的 shock 到 , 一点点融化 , 露出内心对真爱的渴望 .一直都期望自己做一个感知敏锐犀利的人 , 所以对它的台词印象深刻 .安妮海瑟薇不相信永恒的爱情会发生在她身上 , 病症发作时 , 她狂躁的质问兰德 ," 你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 , 是因为你要证明什么么 ? 证明你不是自大狂 ? 证明你首次忠于某个事情 ? 证明你的同情心或者你是一个好人 , 而和一个生病的女孩在一起 ."那一刻 , 不管是真爱还是责任还是怜悯 , 都破碎了 , 成为利用 . 好犀利 . 是啊 , 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男人为什么要和一个生命都渺茫的女孩在一起 , 爱情真的有如此伟大和无私么 .兰德无言以对 , 也许是被她气到了 , 也或许 , 是她说中了吧 . 当医学大会之后 , 当第一次在过来人引导下去设想晚年不堪的生活时 , 他彻底退缩了 . 开始拼命为她求医 , 是为她好还是害怕以后更为长久和痛苦的责任呢 ? 他害怕 , 在难以预知的将来人生会因此一切昏暗 .录像中 , 安妮海瑟薇这样说 :" 在这一刻 , 我很开心 . 这样的感觉 , 也许以后不会再有 , 也许还会发生一千遍 , 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 因为在这一刻 , 我很开心 "唯 一一点矫情的剧情是两个人都从未对人说过 i love u( 女一唯一一次是对猫说的 ), 男一第一次说的时候向心脏病发作 , 而女一第一次说是在她听了非正常医疗会议 , 相当于一个帕金森患者的 club, 那之后她觉 得帕金森不是生命的全部 , 她也可以享受生活 , 那一次 , 她想大胆去爱 .女 1 比男 1 更有感知 , 但在女一的感化之下 , 男一兰德最后明显成长 , 尾声的几段话大爱 .表白时 , 他假设了世界上和他们一样的 couple, 唯一的区别两人都是健康的 , 他们幸福美满 , 但却不是他想要的 , 他想要的 , 只是这样的他们 .Let's just say... that in some alternate universe, there's a couple just like us. Only she is healthy, and he is perfect. And their world is about how much money they are spending on vacation, who's in bad mood that day, or whether or not they're guilty about having a cleaning lady. I don't wanna be those people. I want us. You. This.很简单的道理 , 我们很多时候苛求很多 , 不满足已有的幸福 , 仍然盼着不属于自己的各种好 , 但真的得到了 , 原本的两人也不见了 . 我们之所以相爱 , 爱的不就是当初的那个人和情么 . 这样的比喻 , 很简单 , 我们却很少想到 .结尾也很棒 , 兰德说 , 曾无数次想象长大之后会成了谁 , 一些事你最想要的却从未发生 , 但一些从未期待过的事情却发生了 . 你遇见 1000 个人也不一定有一个能打动你 , 但有一天 , 你遇到一个人却可以改变你的一生 ."I used to worry a lot about who I'll be when I grow up. Like how much money I'd make, or someday I become some big deal. Sometimes the things you want the most doesn't happen, and sometimes the thing you never expect happen does. Like giving up my job in Chicago and everything, and deciding to stay and apply for med school. I don't know - you meet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none of them really touch you. And then you meet that one person and your life is changed. Forever."这段话 , 诠释了生活 , 生活与爱情
以前看村上小说里写过的一个场景,一个男孩在车站的酒吧里碰见一个黯然神伤的女孩,男孩安慰着失恋受伤的女孩,男孩没想什么,女孩也没想什么,可是两个人最后因为不知道如何结束这场聊天,只能选择去旅馆大干一场。
当时就想,为什么日本和美国都这么开放,正值青春热血的荷尔蒙少年,处在只会用老二思考的阶段,根本没精子去思考,额,那个,精力……根本没精力去思考。
现在有点儿明白了,身体上的自由,是被社会的自由,国家的自由,人性的自由,所烘托出来的,身体上所承受的压抑,就像获得金牌之后要先说感谢国家一样,被强制下来了。
当然,在或长或短的某一个阶段,你会去羡慕那些花花公子,可以动动嘴皮子就把女孩儿哄上床,但也许真实的你,其实是自己生命舞台中的胖表弟,只是你还没有发现,那些东西并不是你想要的,看着帅气的big brother的性爱小电影打飞机,才是让你全身舒爽的人生真谛。
当你在实现了自己那个制造出来的幸福愿望,而并没有感到幸福的时候,你才能明白,以前的那些纠结,痛楚,苦恼,孤独,全是咎由自取,那些听来的感受,全是fucking bullshit!
所以,秃顶老头的建议,也不应该成为你的干扰,没有人能知道你的感受,只有你才能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能不能,走不走,要不要。
Sometimes the thing you most want doesn't happenAnd sometimes the thing you never expect to happen,doseYou meet thousands of peopleand none of them really touch youthen you meet one personand your life is changedwell,maybe it's meNo matter what she iswhateverI have never known anyone who actually believed that I was enoughUntil I met youand then you made me believing tooSo...just keep goingwhat else?粉红色,both……
两人对感情投入的重视,甚至恐惧。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很多人对处子之身,接吻,做爱敏感无比,仿佛亲了一个人,就成了男女朋友,上了床,就要做夫妻。
其实情与欲,灵与肉,可以分得多开。
对这对开放现代的男女,做爱可以只是一项娱乐,而爱则沉重无比。
欲与爱的界线,一下子也变得模糊起来。
男女关系真的很复杂,有时两人只亲热没感情,有时两人有感情却不怎么亲热,又有时候人们又亲热又有感情却没名分,也有的时候,像这个电影一样,就算炮友也会终成眷属。
在他遮遮掩掩勾搭你时,你已经看穿所谓喜欢你不过就是种调戏,不如直奔目的地。
一个国家的公民能活得多自由,和这个国家的性开放程度几乎从来都是成正比的。
而身体所承受的所有压抑,都源于政治的压抑。
恋爱者不想像人们占有一个物件那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
他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
单是你的面孔就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单是你的目光就能创造出戏剧性的氛围。
还记得第一次看爱情电影的情形吗?
不是爱情主题的迪士尼童话故事动画片,也不是你看到屏幕上的两个人亲吻就希望他们能最终走到一起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团圆结局,而是在你非常明白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在那个时候,看的第一部爱情片。
我的初恋发生在初二。
所以对我来说,第一次看爱情片也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了。
我记得是在爸妈的vcd收藏里的一部叫做《爱在尽头》的电影,那时候我常常看一些欧美的爸妈称之为“大人们的电影”,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
那片子的主题是婚外情,基调忧郁浪漫,却结局惨淡。
这开启了我的爱情启蒙,也给了我一种错觉,以为经典美好的爱必然是痛苦纠缠,幽怨悲壮的。
这对后来的我有很深远的影响。
那也是快有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头想想,仍是颇有些宿命意味。
今天上映了安妮海瑟薇的新片《爱情与灵药》,我一个人去看了。
卖点是情色元素,看完后觉得它还算是清新派爱情电影。
相遇,对眼,上床,相爱,矛盾,犹豫,付出。
电影并不太高明,演员却相当的好。
安妮海瑟薇美的浑然天成,杰克格莱恩哈尔帅的深情专一。
他们的表演是这部电影唯一让人信服的支柱,再加上一点bonus: 女主角的前面男主角的后面,还是很能那么提起一点人的兴趣的。
尽管同时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毛病,能看出来导演想要表达一些深层社会问题(推销药品的后幕),一些人文精神(帕金森患者对于人生的态度),但由于能力和篇幅有限都没有表达好。
但是对于爱情这一主题来说,它还是足够了。
可以做的更好,但是足够了。
我喜欢的爱情电影通常有这么几个特征:有很动人的背景音乐,有雪景,有不顾一切的追寻对方的情节。
我尤其喜欢有第三点特征的电影,不仅仅是爱情电影。
追逐是美的,尤其是当爱情在里面作为催化剂的时候,因为它代表了人不愿意屈服想要掌握命运的本能,同时又代表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又有很深的悲剧色彩,最重要的是,它很稀有。
很幸运,《爱情与灵药》里包含了上述所有元素,所以它做的足够好了。
它当然可以做的更好,但是更好的爱情是不会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了。
那样反而不真实。
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和我们的曾祖父辈,祖父辈,甚至父辈,都不同了。
这个时代里的人越来越爱自己,越来越难以爱他人。
爱是由付出而来,但这个时代里的人不相信付出,所以很少愿意付出。
所以电影里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永远是这样的:来的容易,去的简单。
比如Jake,口口声声说他爱Anne,但只不过听了别人的一句话,就开始动摇,眼睛就失去了光芒。
虽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Anne,但我对这种选择是否能长久持很怀疑的态度。
爱需要经历磨难而愈久弥坚,如果会被未来吓跑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及其后的无数次。
Anne明白这一点,她却最终让自己掉进去了。
Jake不明白这一点,可他还是闯进去了。
Jake面对的还是如此美丽的Anne尚有七分动摇,倘若换做平凡人如你我,我们会做出和Jake同样的选择吗?
很多人的爱情甚至经历不起争吵,经历不起短暂分别,经历不起金钱身价,更不用提如果爱人身有重病了。
也许爱情里他们是完美的一对,但生活中他们是否能携手并进白头到老?
我觉得导演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电影在团圆中匆匆结束了。
回想电影里给出的唯一解释,不过寂寞二字。
但由于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背景,所以我们还是对Jake的犹豫给予了熟视无睹或理解,甚至在他最终回头的时候欢呼他是爱情的圣人。
我们也许都忘了,爱,究竟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了。
喜欢一豆友对这片的定性,炮友终成眷属。
不讳言,就是冲着大尺度去下的。
确实很high很火辣,如果单看某一段真的会勃起,然完整从头到尾看下来,其实也还ok。
并不色情,只是剧情需要。
伟哥是在研制治疗心脏病时意外发现的,这我知道。
但是女主为什么要带一大帮老人去加拿大治病等等,就真心不懂了。
喜欢结局,爱一个人,是因为你需要她,她也需要你,你们彼此离不开……遇到那个人,你的世界从此发生改变,直到永远。
110203中外公家
引用那个帕金森病人老伴的话:“我建议你上楼去收拾好,然后好好写一张便条找一个健康的女人我爱我的太太但若能重来,我不会这样做没有人跟你说这种病会偷走你爱她的一切她的身体、微笑和记忆她迟早会失去一切活动能力最后连自己穿衣也做不到然后变得更有趣清理她的排泄物冰冷的脸孔,痴呆症不是疾病,只是一本苏联小说”有如童话故事的结局也掩盖不住现实的苍白啊……
《爱情与灵药》。
8分。
爱德华·兹威克编剧、导演,安妮·海瑟薇、杰克·吉伦哈尔主演作品。
再回头看这个故事,仍然为安妮·海瑟薇饰演的玛姬心疼,想想如果当年是韩国人来拍这个片子,一定会十分凄美,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可能会安排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杰米死于绝症,剩下深陷爱情中的玛姬黯然神伤。
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又有几人?
好在这是欢乐美国人的故事。
是个喜剧。
杰米是个花花大少,开篇的把妹手段简直令人发指,把整个电器行搞得乌烟瘴气。
好在辉瑞收留了出身医药世家的他,毕竟在培训过程中他也顺带睡了导师。
以他的圆滑和聪明很快就搞定了医院的主治医师,然后一眼终生的勾搭上了玛姬。
不能说是错爱,但这份爱略显沉重,玛姬一身是病,年纪轻轻竟然患上帕金森症。
杰米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
安妮·海瑟薇的表演大胆而细腻,爱得洒脱而热烈,不像《历劫俏佳人》中的傻气,玛姬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尤其是病重后她依然假装决绝离去的样子。
may i feel said hei'll squeal said shejust once said heit's fun said shemay i touch said hehow much said shea lot said hewhy not said shelet's go said henot too far said shewhat's too far said hewhere you are said shemay i stay said hewhich way said shelike this said heif you kiss said shemay i move said heis it love said sheif you're willing said hebut you're killing said shebut it's life said hebut your wife said shenow said heow said shetiptop said hedon't stop said sheoh no said heso slow said shecccome ? said heummm said sheyou're divine ! said heyou're Mine said she
前天看完了《爱情与灵药》,然后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两段话:看了《爱情与灵药》,还挺好看。
片中女主人公要跟男主人公分手的理由是:“我需要你胜过你需要我……这样不公平……”这句台词打动了我,但后来我想,爱一个人爱到想让那个人活得更自由的程度,是不是还是希望那个人自由地飞走然后还会飞回来?
就算那个人不回来,是不是自己也会获得自我牺牲的快感?
总能看到这样一类男人或女人,这些人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如此爱你,所以我有权要求你为我有所牺牲。
他们的这种想法是爱吗?
如此丑陋的“爱”,竟然也能让他们沉溺于自我感动之中……上大学时,我翻完了萨特的那部状似板儿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结果后来只对这一句话印象深刻:“恋爱者不想像人们占有一个物件那样占有被爱者;他祈求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
他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爱就是想占有“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我喜欢这种爱的方式。
现在看电视,经常会看到一些古装剧依旧会有意或无意地灌输一种很腐朽的价值观,即将女性的身体物化。
另外在现在的中国,有处女情结的男人依旧有很多,他们在潜意识里同样会物化女性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现在有无数中国女人也总想通过限制男人的自由来换取婚姻的长久,而且她们可能也会在潜意识里将男人物化,即将他们物化成长期饭票儿、赚钱机器或提款机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还好,除了这些电视剧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像《爱情与灵药》这样的电影,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爱情动作片。
今天早上我还在想,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像《爱情与灵药》这样的R级电影以及更刺激的爱情动作片中的那些丰腴肉身,曾在某种程度上解放过我的思想。
她们让我明白了,即使她们和众多男人乱搞的视频被无数人看到了,她们也不用去寻死觅活,而且她们依旧可以过很正常的生活,很正常地和别人恋爱乃至结婚。
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女人跟男人上床了,她的身体就等于被“占有”了。
在现代社会,“占有”别人的身体是一种很可笑、很无知的说法。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有权利去“占有”别人的身体。
原因很简单,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
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专制的那一套之所以行得通,其根源就在于掌权者会向人们灌输这样一种理论: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
例如如果你生在中国古代,你就会被告知: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你的身体是属于生育你的父母,而皇帝则是所有臣民的父亲,那些官员也被称为“父母官”(在现代社会则正好相反,因为现代社会中的纳税人已经明白了他们才是政府和官员的衣食父母)。
哪吒为什么要自杀?
他可能就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父亲,你说我的身体是你给的,那好,我自杀!
我将我的身体还给你!
这样可以了吧?
而如果哪吒是一个现代人,那他就可以对他父亲说:你说我的身体是你给的?
你脑子有问题吧?
你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你征求过我的意见吗?
在我未成年之前,你可以遗弃我,但你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什么过去的皇帝总喜欢制定那么多关于性的戒律和禁令?
因为他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控制你的身体,他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知你,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
这样他们就可以拥有对你的身体的绝对处置权——如果你是女人,他们想上你就上你,他们连“朕射你无罪”这样一句话都懒得说,因为他们会觉得他们上你那是看得起你;而如果你是男人,他们想阉你就阉你,你被阉了还得“谢主隆恩”,当然,他们同样也有可能上你,并且毫不在乎你的性取向是什么,也不在乎你愿不愿意。
现在你知道那些作家、艺术家为什么拼命想要搞出一些被掌权者认定是“低俗”、“堕落”、“下流”的作品了吧?
因为这和个人的自由息息相关——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在没有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们和别人你情我愿地做爱做的事,你有什么权利忽然破门而入把我们抓走,然后把我们关进监狱?
一个国家的公民能活得多自由,和这个国家的性开放程度几乎从来都是成正比的。
而身体所承受的所有压抑,都源于政治的压抑。
所以不要小看或鄙视90后搞出的这个“门”或那个“门”,那些“门”某种程度上也能推动时代的进步。
看得时候总觉得这影片可以更好的。一直对安妮·海瑟薇无感,后半部分稍微看顺眼了点儿。
因為比起你需要我來我更需要你,所以這不公平。最近怎麼這麼多炮友電影且每一對的賣相還都不賴,我還等著黑白天鵝和她們各自的小男銀呢。
前半截是辉瑞制药的超长版广告,植入电影不过是交代了男猪脚的职业。后半截才切入影片正题,不玩煽情的生死恋,而是用较为现实,略带点点幽默的方式,讲述无论疾病还是健康,真爱都是能够让你大喊Yes I do地!“每天你都会遇到千万人,没有一个能真正触动你的心,然后你遇到了她,人生就此永远
one point for love...and tits海瑟薇的真不错。主持奥斯卡的时候还不忘在裸体上开自己玩笑。
看着看着就想唱《innocence》了……
无语。
尺度相当的大
比起你需要我,我更需要你。
早在预告片出现的时候就早已经知道这并不会是一部多么吸引人的电影,但杰克·吉伦哈尔的帅气脸庞与安妮·海瑟薇的漂亮乳房绝对会让你愿意目不转睛的坐上两个小时。★★★
多亏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才有了这么一部大尺度的影片。片子实在很一般,不过有了杰克·吉伦哈尔的屁股和安妮·海瑟薇的乳房。看点倒是十足。
两只大眼仔再续前缘……毫无悬念滴终成眷属……PS两位身材都很辣……*^o^*
2个主演演得真的很认真投入,这部戏有他们俩个人就值得推荐。当然此电影中各种福利也是灰常的多呀~~其实俺以前不太喜欢女主演,看完这部电影对她是大大改观~
跟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最多三星的電影,本來衝著這兩張臉都要四星了,結果結局一出來立馬減分0 0歌頌愛情可以,大團圓可以..可是!!!一定要這麽俗到骨子裏麼?!!!這種片子,只能是純養眼了.唉~就是Anne跟Jake真的還蠻配的耶~就長相來説..一樣的眉眼..
最后也没有看到器大活好的接客给青年帕金森的安妮端屎端尿
剧情散乱。笑点不好笑,感动也没有。主线不明朗。
所谓制造爱,就是做爱的代名词......
没意思
Anne老了。
看的挺悲伤的。可能是自我投射过于强烈吧。以后老了瞎了或者得了糖尿病每天要打胰岛素要吃各种奇奇怪怪的药各种奇奇怪怪的食物的日子怎么想怎么觉得好可怕。